产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二)信用风险的特征
1、信用风险概率分布的厚尾现象(信用风险 中收益与损失不对称的风险特征使风险概率 分布向左倾斜,在左边呈现厚尾特征,而非 正态分布)
2、道德风险是形成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信 息不对称引起道德风险)
3、信用风险兼有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特
征(整体经济形势,借款人财务状况与还款 意愿)
三、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使用 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四种: 1. 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 2.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 3. 信用差价期权(Credit spread Option) 4. 信用联系票据(Credit-linked Notes)
Z模型可表达为:
Z=0.012 X1+0.014X2+0.033X3+0.006X4+0.999 X5
其中X1=流动资本/总资产,X2=保留利润/总资 产,X3=息前、税前收入/总资产,X4=股市价 值/负债帐面值,X5=销售收入/总资产。
经过统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确定借款人违约 的临界值Z=2.675。如果Z<2.675,借款人被
明太祖朱元璋修建南京城墙,“造砖契名”制!
二、运用风险偏好体系——保证业绩, 控制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内 部使用风险偏好体系。风险偏好体系的具体方法是, 通过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 估计收益波动的可能性 及实现这些业务规划的资本需求, 将这些与目标资 本比率、红利等因素相对比, 并将这些结果转化为 每个主要业务板块规划的风险容量。风险偏好的数 值要通过估计集团对宏观经济事件的敏感性来进行 验证这种估计是利用压力测试和情景模拟来完成的 。巴克莱银行集团信用风险总监安德鲁·布鲁斯认 为, 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最 近十几年来通过建立风险偏好体系, 加强限额管理, 强化了经济资本在集团内部的运用。而风险偏好体 系的运用也是国际活跃的银行风险管理成功的普遍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