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浅论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浅论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浅论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7508511.html,

浅论城市景观雕塑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方胜浩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7期

摘要:城市景观雕塑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景观。杰出的景观雕塑常常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在中国其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这个城市的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使得景观雕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即使这样,从宏观角度来说,我们国内城市景观雕塑做的还不够完善,还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和艺术设计者不断发挥才智,使我们的雕塑与我们的城市真正的相和谐。

关键词:城市;景观雕塑;发展;策略

城市雕塑起源发展于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城市的兴起,城市雕塑的功能由传统的宗教功能及主导建筑的标志功能转向了环境美化功能。这种美化功能不仅是对一个环境点的孤立美化,而且是把这种美化上升到融合环境和提升环境质量上。城市景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对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具有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代替的独特功能。

一、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及寓意

城市景观雕塑能够成为影响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现在研究古代艺术形式的重要物证,几乎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且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进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在古代,雕塑经常会出现于庭园官邸、寺庙陵墓或王公贵族的实用器具上,用以区分社会等级。而在当今社会,雕塑摒弃了其实用功能,且脱离了社会等级的限制,已完全成了精神产物,且成为被赋予更多意义和功能的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与园林、建筑、陵园、宗教、民间艺术等有着密不可分联系的雕塑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逐渐融入到城市之中,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城市雕塑又称公共雕塑、环境雕塑,是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表现,是建筑环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它可以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可以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可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可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可以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通过城市景观雕塑,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读其所在城市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世态民风,更好地让人们充分了解和熟悉其所在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可见,一个城市里好的景观雕塑,其在记录时代、歌颂生活、美化环境、升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二、国内城市景观雕塑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雕塑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被重视,继而纳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议程,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危机。经过一段时间探索,涌现出一批彰显城市个性和文化内涵的优秀雕塑作品,成为城市亮丽的标志,如青岛市海滨的“五月的风”、深圳市政府前的“开荒

电视音频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7508511.html, 电视音频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作者:张磊姜世杰 来源:《中国传媒科技》2017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电视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音频也从单声道、双声道发展到多声道及3D 环绕声的形式。本文从音频技术高清化演进路线入手,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多声道及3D环绕声格式,并对元数据的控制功能进行阐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梳理,预测了电视音频技术会向着全维度再现发展,并且随着元数据功能的完善,未来的电视音频会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及灵活性。关键词:高清时代;3D环绕声;元数据;全维度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12-061-04 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b57508511.html,ki.11-4653/n.2017.02.011 自从20世纪人类发明黑白电视以来,电视已经成为信息采集、交换和传播的主流媒体。电视技术已经经历三次质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电视从黑白过渡到彩色,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彩色视觉体验;20世纪9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视从模拟的单一传像功能向数字化的智能型、交互式、多用途方式转变;而第三代电视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和 3D立体电视,带给观众临场感极强的高清晰度视频图像和极具震撼力的音响效果。在模拟电视时代,电视系统最多只能提供两个声道的链路。当电视的传输链路从模拟进入数字时代以后,电视伴音也从单声道过渡到双声道和多声道。尤其当数字电视的高清时代到来以后,多声道的环绕声系统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1.音频技术高清化的演进路线 人类对于电视伴音重放质量的要求总是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长。而这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体现在重放系统声道数量的增加上。人类的听觉是一种对多种信息的综合性反应。除了最基本的声音要素,如响度、音调和音色以外,还包括反映声音空间特性的因素,比如声源的方向、声源的远近、声场的大小、声场的色彩等。而电视伴音系统声道数的不断增长,也就是为了能够将这些信息尽可能多地予以体现。 在模拟电视时代,电视伴音采用单声道系统,只使用一只或几只扬声器来重放由一只传声器记录的声音信号。这种重放系统只能表现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声源的远近,而对于声源的空间定位等重要特性并不能表现出来。单声道的电视伴音为模拟信号,采用调频传输,这种信号在在传输、存储和变换过程中常会产生下列问题: ①音频信号存储载体的信号动态范围只有40~50 dB,远低于节目源的最大信号动态范围(120 dB);

城市景观雕塑设计

《景观雕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33011 课程名称:景观雕塑设计 总学时数:60学时 实验或上机学时:36学时 先修课及后续课:先修课 基础造型、公共艺术媒介、雕塑技法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专业课程,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属于必修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景观雕塑在环境中应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尺度,特别是城市雕塑所选用的基本材质与施工的周期以及各种材质在加工应用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与技术研究。进而在公共艺术中对城市雕塑的应用有一个理论上的指导意义。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对景观雕塑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培养,进而把该方面的知识能够合理和准确地应用于实际的设计项目中。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景观雕塑综述 景观雕塑的特征与分类 景观雕塑的选题与选址 景观雕塑的艺术构思 景观雕塑的基座设计 景观雕塑的总平面设计 景观雕塑的材质 景观雕塑设计的原则 景观雕塑实例分析 景观雕塑模型制作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景观雕塑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创作的步骤与过程,掌握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能够根据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的要求,从文化、环境特点、历史、人文等多个角度来定位雕塑作品的内容、形势,从而进行设计创作,其中也包括雕塑尺度、内容与建筑环境等关系的研究。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景观雕塑的种类;景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景观雕塑模型制作应用技术;景观雕塑的设计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景观雕塑的创作思维方法;景观雕塑的设计及制作过程。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设计陈述。 作业:课堂测验,课题训练。 实验:课程实验。 课外教学:参观,调研。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高清电视现状及发展

高清电视现状及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使高清电视发展驶入快车道。 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分别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促进高清电视发展的通知》、《关于加快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把有线网络作为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确保传输好广播电视节目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清晰度电视和视频点播服务。国务院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广播影视向数字化及高清方向发展进行规划,发展高清电视已确定为我国“十一五”计划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清电视得到迅猛发展。 (二)高清电视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必然之路。 高清电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于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高清电视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重点项目,它顺应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是一项惠及百姓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广电产业升级、拉动国内需求的优质工程,将有力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形成上万亿的产值,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消费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人们期待更多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期盼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高清电视可以极大地满足观众对节目

欣赏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期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享受。(三)高清电视是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内来看,央视从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开始尝试采用高清晰度电视转播国庆庆典;经过十年发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许多电视台高清节目采集制作能力不断提高,节目内容储备持续增加;截至现在,高清平板电视机日益普及,各方面都具备了大力推广高清电视的条件。高清电视是数字电视的最大亮点,广电总局也要求各级广播影视部门要采取有利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高清电视发展各项工作。要求加快数字化改造,加快建设高清电视节目采集、制作、播出系统。要高度重视高清节目,特别是适合高清晰度电视呈现的节目的制作和储备,不断提高高清节目质量,培育高清电视市场。 二、市场分析: (一)优势: 1、高清电视产品展现出来的视觉享受。 高清数字电视分辨率可高达1920X1080,可以实现5.1路环绕声,更具视觉逼真感和震撼力。 2、高清电视互动正成为数字电视新未来。 高清电视融入互动系统,让人们能够自由选择喜爱的节目,能及时了解想要的信息,个性化、时尚性、自主性,功能性较强。 (二)劣势: 1、高清电视频道投入成本高。 高清电视频道的成本主要是高清设备改造、高清节目制作、采购高清影视节目等方面,其投入成本较高,需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促 进乡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企业主体自身发展需求,又是地方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工作目标。该文结合笔者多年乡镇经济管理的工作实践及所在辖区乡镇企业发展的 实际情况,通过入驻企业等多种形式,调查乡镇企业分布、产业结构及发展过程等情况,分析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乡镇企业科学发展提出相关 建议。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发展对策 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带动了区域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涌现一 批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产品,地方特色产业效应逐渐显现。然而,随着外部经济环 境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内在制约因素,也出现了市场化进程相对滞后、竞争力不足、 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发展瓶颈,地方政府经济管理也随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对此, 政府应积极引导,把加快乡镇企业市场化、社会化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 辖区内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辖区内共有 12 个乡镇(街道),其中沿海乡镇(街道)7 个,山区乡镇 5 个,区域内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750 家,从业人员5.2 万余,创造增加值122.7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38.3%。特色产业明显,“一镇一产业”、“一村一产品”的特色 专业镇、村有 20 多个,如蔬菜种植镇、枇杷镇、海蛏养殖镇、电子加工镇、家具生产村、鞋面加工村、渔网村、米粉村、粮行米市村以及豆腐村等。特别是手织鱼网,占 据全省同类鱼网销售市场的优势;特色枇杷吸引省内外客户前来洽谈交易;粮行米市 一直是闽中规模较大的民营粮食加工中心;特色海蛏干畅销省内外。可见,乡镇企业 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产业类别多、产品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地方特色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产业优化升级潜力较大。 2 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2.1 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区域内乡镇企业多数是“宗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主要由有血缘关 系的亲戚组成,管理过程中兼顾亲情关系,公私不分;企业负责人既抓生产、销售, 又管招聘人才、财务,未能充分利用外来人才、信息等优势,没有形成一套适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健全的管理机构;企业管理不注重“以人为本”的宗旨,奖惩制度不完善、“五险一金”保障不健全,企业员工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调研中有多数企业经营管理

城绿地景观结构分析与生态规划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化过程在推动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并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作为宏观领域生态学……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城市景观;生态研究 Abstract: It is inevitable outcome that city turn that the inevitable trend that the human society develop, is also an economy to develop to progresses with the technology, is a nation to realize modern and important marking.The city turns the process in push human civilization high speed develop, promote social material wealth with spirit wealth quickly increase of at the same time, and also beyond all doubtly, brought mankind a series of urgent the ecosystem environment that demand resolve with person reside environment problem, and already became mankind exist with social economy can kept on develop progress, one of the key problem that face.The city landscape ecosystem studies, being used as the macroscopic realm ecology …… Key words: The city turns the city landscape ecosystem environment ecosystem research

彩电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第一章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极高的发展速度,我国彩电行业也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10年,彩电行业实现了稳步发展,成效显着的扩内需政策和逐步回暖的外需市场共同作用下,2010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增速逐步趋稳,彩电总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点--11493万台,同比增长%,同时我国彩电业市场面临着新技术、新概念、新产品迭出,竞争更加激烈复杂的形势。 本文以我国彩电行业为研究对象,着重于对彩电行业中微观层面的研究,通过对彩电行业的产业布局和市场状况的分析,得出我国彩电行业目前的发展态势,预测我国彩电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对彩电市场供求、价格和竞争三大机制的研究,为我国彩电企业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我国彩电业概述 彩电业的发展历史 从1979年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以来,中国彩电行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保持增长。经过将近30年发展,中国彩电产业已经建立了精密的生产制造体系,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成为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并且形成了以海信、长虹、康佳、创维等为代表的一批能够主导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较高管理水平的彩电企业集团。虽然中国彩电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彩电产业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对于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核心部件仍受制于人。因此,我们要对中国的彩电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根据彩电业在这30年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同的特点,本文将我国彩电业的发展历史具体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产业导入期(1980-1985),即产业的启动阶段这一阶段彩电产业总产量较小但由于基数较小因而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5%。 产业波动期(1986-1989)这一阶段彩电总产出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6%,但1986年和1989年总产量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和%,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当时的一些政策和措施造成的。 产业稳步增长期(1990-1995)这一阶段彩电总产出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4%。 产业的调整和逐渐成熟期:(1996-现在)这一阶段彩电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价格战以长虹公司在1996年3月26日发动降价竞争为标志以及伴随着激烈价格大战的企业兼并重组等产业调整行为。 彩电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作为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彩电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农村地区彩电的低 普及率保证了彩电市场仍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彩电产品

公园现状分析

1xx公园建设与xx建设的一体化 (1)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空间是指城市的公共外部空间。现代城市空间己不再是特殊的单一土地,而是综合地向外扩张,追求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开敞与联系的空间。随着城市的结构调整、功能开发,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公园建设不仅是建几个公园的问题,而是要与整个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使公园分布合理,形成“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整体格局。 (2)城市公园的共享性和开放性 公园建设要求与城市构成良性互动的关系,而不是像私家园林那般“孤芳自赏”或传统城市公园那般“固步自封”,它的开放性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公园开放性的实现层次除了考虑公园系统中公园与公园之间的整体性之外(公园系统的建设),还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的融通。公园开放性所涉及到的内容,至少包括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及与城市文化的对应。 (3)多元xx空间的利用 在城市土地资源严重稀缺的今天,合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土地(包括道路、停车场、水道、市场等),通过规划建设,使其成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综合利用空间无疑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的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传统文化要素在城市公园中的发掘、运用和表达 “一个公园必须继承该地域的地方景观和文化。公园在整体上作为一种文明财富存在,必须保持它所在地方的自然、文化和历史方面的特色。”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景观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如何发掘、如何表达、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应该成为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农业行业现状

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十几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此,齐伍军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问题: 1.非市场经济体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首先,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无法通过对土地权的处置获得价值增值。一些地方政府廉价征用农民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农民得到的只是地上物的补偿费,并没有得到处置土地应该得到的回报。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就无法将土地作为资产与投资人、农业企业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增长。 其次,国家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始终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由于没能有效地让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外,没有可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资源。 其三,一些地方政府重工商轻农业,将大量农民土地征用、出卖给开发商开发房地产,忽视了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与工商业发展,不重视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与落后(农民家庭种植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小面积手工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上,生产效率低下,创造的价值较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现代化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与信息化。在美国,3个农民可以种植5000亩土地,而在中国,一家人最多种植几十亩土地。美国3%的农业人口满足了100%美国人口的吃粮问题,而中国70%的农业人口还满足不了中国100%人口的粮食需求问题,每年还要靠进口大量的粮食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

乡镇企业情况及发展规划

乡镇企业情况及发展规划 一、乡镇工业企业情况 (一)、乡镇工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截止到2007年底,全镇企业数达到353家,拥有资产总额11.3亿元,从业人员12303人;完成增加值5.1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4.61亿元、利润1.14亿元,利税1.51亿元。其中规模企业35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乡镇企业工业行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橡胶、童车、汽车配件、工艺品、缫丝、地毯、家具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一批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较高的名牌产品。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10家,创省、市级以上名牌产品4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 (二)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企业通过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拓宽产品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外经外贸稳步发展。截止到2000年底,乡镇企业与外商、港澳合资企业达10家,年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 (三)、社会贡献明显增大 乡镇工业企业提供给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4%,实现财政收入比重占95%,同时,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支持农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二、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乡镇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中央、县委县府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发展为主题,充分发挥优势,深入推进乡镇企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乡镇企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布局合理,为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任务

城市景观的研究及其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其对城市生态系 统的作用 (作者:代龙利学号:2012020733 专业:自然地理学) 摘要:本文从森林景观动态、森林景观干扰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三个方面,综述我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在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研究系统性不强,方法相对落后、研究质、量有限。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当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森林景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展望 前言: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一般来说是诸多种生态过程在各种尺度上作用的结果。景观格局的形成主要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二者的共同作用,它不仅体现了生物、自然和社会的诸多生态过程在各种尺度上的作用的结果,还决定了各种自然环境因子在景观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研究景观功能的基础就是研究景观格局的结构。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突出体现它们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其对景观异质性格局和过程的关系。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对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是城市绿地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西昌市城市绿地的发展规划 为了促进西昌市园林绿化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身心健康,适应西昌未来发展的需要,西昌市编制了城市绿地

发展规划,对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规划部分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西昌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活动,不得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6—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二)规划范围与规模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分为两个层次: 城市建设区:近期用地27.3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远期用地4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 市域:用地2655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 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精神,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系统、高效、安全、宜人的城市绿地系统,把西昌建设成经济高效、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新区。 规划原则: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地方特色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 近期目标(2010年):初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框架,2007年达到省级森林城市的要求,到近期末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实现城市绿地率33%,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园面积10m2/人。 远期目标(2020年):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初步建成绿化体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把西昌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实现城市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面积12 m2/人。

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2008-01-03 22:20:22| 分类:原创感悟|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电视从发明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传统电视在我国电视行业企业生产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进入21世纪之后,高端电视的出现,给传统电视即CRT(显像管)电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高端电视在前进的道路上也不是那么一一帆风顺,可以说,我国电视产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十字路口。所以,研究如何迎接这一巨大的挑战,转危为安,使我国电视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1我国电视产业现状 1.1传统电视发展过程迅速,产能巨大 我国电视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大规模生产,在90年代中飞速增长,年产量已从最初的几百万台增加到现在的几千万台,增幅高达几十倍。同时,产品质量不断升级、类型日益增加、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大大满足了人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目前国民彩电拥有率已由1985年的17%增加到现在的城镇居民彩电拥有率131%和农村居民彩电拥有率67%的较高水平。 1.2传统电视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 我国电视产业起步比较晚,虽然技术水平、规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我国各彩电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价格、技术、规模则成为它们竞争的战略方向。我国彩电业的发展主 要经历了三大“战役”,即价格战、技术战和规模战。 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频频爆发彩电价格战。以长虹、康佳、TCL。为代表的彩电企业频频降价,降价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降价导致彩电业的利润空间不断减小,劣势厂商退出,而优势厂商通过规模效益、成本优势、技术升级等战略行为推出新的产品,促使彩电价格同升,业内竞争再次加剧,新一轮的降价重新开始。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就在这样的价格循环中起伏不定。传统电视的降价高潮也殃及了高端电视,液晶和等离子在不久前也开始面对了价格战的威胁。 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各类电视的价格变化一直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在2005年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2005年度,PDP(等离子)电视在整休产品和重点尺寸(42英寸)月度价格变化上都明显呈下滑趋势。与PDP电视相比,LCD(液品)电视在重点尺寸上(32英寸、37英寸),2005年度月度价格变化也呈现逐步走低态势,在整体价格曲线中,与年初相比整体价格趋势也以下滑为主。 1.3高端电视突起,给传统电视带来挑战2004年5月夏普中国基地悄悄全而停产传统 显像管彩电。接着,LG宣布全面进入中国高端彩电市场。9月,苏宁电器一款46英寸等离子电视的价格首次跌破2万元。同月,国内外各彩电巨头掌门人集体亮相北京长城饭店,参加平板电视发展论坛,并将2004年定为平板电视元年。这些无疑给发展困难的CRT电视又带来了一些沉重的问题。 1.4差异化的特征,隐藏着发展的希望 当前,高端电视机的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市场价格、技术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市场销量难有大的突破。产品功能的差异化使得各种显示技术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CRT(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已经很成熟,在成本、量产能力、VIDEO性能等指标上都很理想,但亮度、体积等指标不尽人意,正逐渐被平板显示更替;LCD(液晶显示)技术在成本、量产能力、绘图显示能力等方面具有强势,但在VIDEO性能方面稍逊一筹;PDP(等离子体显示)技术在亮度、体积、VIDEO性能等方面具有优势,在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文章从社会角度以及环境艺术的角度对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影响城市雕塑的社会因素是:政府领导的城市管理决策水平、规划部门的雕塑规划工作,市民的综合素质等;其次,从环境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城市雕塑的问题,提出目前城市雕塑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善于从创造整体形象的观点出发,不能把雕塑同所存在的空间环境、尺度、形状、文脉背景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主题的选择、空间的放置、色彩的运用、材料的选取、尺度的经营、意境的制造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城市;城市雕塑;环境;艺术;城市文脉 Abstract:Thearticleanalysedthecurrentsituationofcitysculpturefromthesocialangleandtheenviron mentartangle.First,itpointedoutthesocialfactoraffectedcitysculptureis:Thelevelofgovernmentinstr uctionincitymanagementanddecision,theprojectoftheplanningdepartment,thecomprehensivequa lityoftheresidentsandsoon;Second,itstudiedthequestionsofthecitysculpturesfromtheenvironment artangle,andproposedthemainproblemintheXiangtancitysculpturesdesignatpresentis:itcannotdesi gnbasedoncreatingoverallimage,itcannotcombinethesculpturewithfactorssuchasspatialenvironme nt,criterion,shape,culturebackgroundorganically.Inthesubjectchoice,thespatiallayingaside,thecolo rutilization,thematerialselection,criterionmanagement,ideacreationmanyaspects,itneedfurtheren hance. Keywords:City;Citysculpture;Environment;Art;Cityculture 城市是一个集经济、文化、人文、景观、风情等为一体的巨大综合体。随着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变革、整合城市功能尤其是重塑城市形象迫在眉睫,这就使得城市景观形象设计显得尤其重要。城市景观形象是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氛围、物质形体空间及其所形成的运作机制的一种综合空间艺术的表现。它的涵盖面很广,包括建筑、绿化、城市空间、城市道路、铺地、城市公共设施、城市雕塑以及城市色彩等。而城市雕塑是其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美化和装饰环境景观,而且能传达其它艺术形式要素不能取代的信息。因此许多城市雕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城市重要交通路口的雕塑可以起到很好的交通导向和城市标志性作用。广场雕塑可以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的作用。居民小区的雕塑可提高居民的领域感和对“家”的识别性。商业街的雕塑可以为市民增添轻松愉悦的情趣,甚至促进消费。因此,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如果说城市是一本书,那么城市雕塑就是这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好的插图可以为书添色加彩。一座优秀的城市雕塑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时代文化的标志;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留下不易磨灭的形象记忆。例如法国戴高乐广场上的凯旋门,门上有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马塞曲浮雕;我国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表现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画面。 城市雕塑是城市品质的象征,是记录城市历史的画卷,是城市景观中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人们生活互动的纽带,是城市导向功能的标志,是建筑与环境的空间补充,是城市的窗口。但是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雕塑对美化城市环境、愉悦居民心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就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正确指导城市雕塑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具有一定的实际性意义。根据多方面收集资料、调研,发现现代城市雕塑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雕塑形式与雕塑内容的冲突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的存在方式。它包含两个密切联系着的方面:一是内容的内部结构,即题材的各种因素或部分的内容联系和组织;一是形象的外观即形象呈现于感官面前的样式,或者艺术作品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的组成方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包含着对方

景观雕塑设计论述

景观雕塑设计论述 发表时间:2019-07-10T16:50:21.2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李昕莹1 钟玲2 [导读] 我们国家景观设计起源于多种多样的园林艺术,以及受到了当代艺术的较多影响。 摘要:我们国家景观设计起源于多种多样的园林艺术,以及受到了当代艺术的较多影响。现代雕塑通常使用了极简主义以及大地艺术的主题设计,且受其影响很大。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景观雕塑设计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具体的分析不同类别、不同性质的材料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对体现的整体城市文化和内涵做一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景观雕塑;园林规划;设计手法;雕塑设计的风格;雕塑材料 景观雕塑是现代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雕塑艺术在抽象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的影响下,城市景观雕塑设计的风格多样,运用写实、象征、抽象的表现形式,在创作设计过程中,借用民族传统手法与吸收外来手法兼备。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越来越成为人们欣赏艺术的窗口,让最广大的民众都拥有享受艺术美的权利,从而提高民众生活品位,提升城市的艺术内涵。 布局规划设计应具有面带线、线带点的整体思想,从全局出发,综合细节全面考虑,具体从城市景观雕塑规划设计的点、线、面出发,面,根据城市不同功能来划分的区域,突出每一部分的特色;线,把区域内相同商业性质的串联一起,形成特色带;点,根据具体地方,展现具体内容。由政府区、商业区、工业区、科技区、文化区、教育区、居民区、街头绿地的城市空间划分,根据分区,逐步规划设计,设计一些与每个区域相适应的景观雕塑,从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一个有远见的城市景观雕塑设计者和积极参与的公众是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最有力的推动因素,未来将会在更多城市出现更多更具特色的城市景观雕塑。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从单一的设计理念时期进入到多维的设计理念时期,以期用更多、更新的方法去实现景观雕塑的设计。叙事思维的设计表达就是新兴的设计方法之一,“叙”就是叙说,“事”就是故事,“叙事”就是诉说一个故事,“叙事”的最终产物是一个有结构、有情节的文本,它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将文学上的叙事手法运用到景观设计上来,是景观雕塑设计上的一次创新性的尝试。 根据故事的时间顺序依次安排故事场景,组织游览流线,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有条不紊地展开,让人们在这种叙述情节的的引导下去逐步感受各个细节部分的氛围变化和情节的递进。空间上的叙事和时间上的叙事是相辅相成的。人漫步时,随着故事的发展必然会产生空间的转移,就是空间移动。一般来说,人对一件事物的热衷长了,会产生一段疲劳期,所以,需要一段缓和段来调节,即所谓的“间断休息”。作为景观雕塑设计来说,对故事的节奏和停顿要把握得很清楚。设计者在构筑故事场景的时候,要改变相互之间的间距和密集度的平均分布,结合故事的本身突出更多丰富的情节,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事件发生机会,增加情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景观点与景观点之间的过渡衔接处分散地布置一些其他雕塑,形成一种插入空间的雕塑,作为故事承上启下的关键点,同时也形成了导向功能。 景观雕塑作为构成城市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公共环境,而且还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给予了人们美的享受。情感化顾名思义是以人为本,是建立在人的情感基础上对雕塑进行的设计,把人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在雕塑上。简而言之,情感化是一种思想、感情的交流,是一种生活方式,最终会和所需要的事物产生共鸣。 城市雕塑是城市历史底蕴、精神风貌、民族精神和文化以及历史传承的直观表达,既承载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又通过艺术加工的形式给与人们更直观的视觉感受和精神上的共鸣和震撼。因而,它逐渐在人们心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环境相对趋于和平,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中西方交流日渐深入,当代西方的艺术理念和雕塑综合材料纷纷被引进国内,从而为城市雕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综合材料雕塑”这一个概念和运用已经逐渐在我国雕塑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已经开始由政府机构筹备举办城市雕塑创作营活动,至21世纪初期,我国雕塑创作营呈现雨后春笋之态势。城市雕塑创作营的蓬勃发展不仅为优秀雕塑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契机,也为城市公共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快速而卓有成效的提升了当地社区文化艺术品位,同时带来的还有经济效益的带动和提升。虽然城市雕塑创作营活动作为一项开放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在普罗大众中宣传普及了雕塑艺术,同时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平台和机遇。 对于雕塑家而言雕塑设计制作也是一门熟稔的工艺技能,在一些特殊材料的把握上更能体现他们高超的工艺。 一直以来在雕塑行业对石材的运用方式多种多样,石材也是整个雕塑工艺中最为基础的一种材料。运用到城市雕塑建筑的建设中时,就可以引入一些花岗岩、大理石或者一些普通的砂石。由于石材性材料突出的一项特性是它拥有优秀的耐久性,这对于一些城市中的大型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而言是一项很好的选择。 对木材进行雕刻也是传统雕刻手艺其中之一。木材相较石材来说,硬度小一些,密度小,但是色调偏暖,作为一种古朴传统的材料从古至今一直得到沿用,在很早以前,人们将一些小的木雕当做信奉的宗教信物。木雕技术也作为一项传统的工艺类型得以流传下来。一般来说不会选择将木材运用到大型的标志性雕塑上,大部分情况木材也不选择单独使用,通常都是与其他几种材料一起使用,在一些关键的部件上发挥它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金属材料顾名思义拥有较强的硬度和可塑性,对一些易熔的金属材料进行后期的锻造也是一门技术要求极强的工艺。由于它们的可塑性和保持的持久性,一些城市内的雕塑建筑业开始大规模采用金属材料,既能满足性能上的要求,还可以保证美观的要求,真正做到美观实用相结合。 有时单一的材料不能满足景观雕塑整体的需要,恰当的选择一些符合需要性能的材料进行组合才能更加有助整体价值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和雕塑中开始运用两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构建,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筑更高层次的性能需求,同时在美观价值的体现上也能更好地表达出来。随着现阶段时代不断地进步和技术不断地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也有利于整体结构的更新,使雕塑建筑和城市文化能够更加完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类创造性材料开始出现在城市中的雕塑建筑中,这些新兴材料不仅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而且为城市氛围增添了一丝现代化的气息。如现在北京的798艺术园区中就有大量的创新性材料的交叉使用,人们对一些废弃的工厂零件或者车辆上的巨大轮胎进行简单的创意改良,让它们变成一件崭新的艺术品。越来越多的技术雕塑家开始发现身边生活中用到的一些材料,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和创造,就可以形成一种崭新的材料应用。比如对一些丢弃的易拉罐或者酒瓶子进行收集、喷漆和一些后续的加工,形成一个全新的雕塑艺术品。

城市雕塑规划设计总结

城市雕塑规划设计总结(总结) 在城市雕塑进程中,规划是不可忽略的环节。这意味着我们怎么运用有限的视野对雕塑建设进行最周全的考虑,这其中需要考虑的方面很多,无论宏观微观,背景还是寓意,都是我们规划的范围之内。对于此次的规划工作,我对雕塑规划有了更为崭新的认识,也意识到雕塑规划作为雕塑进程中不可分割的环节,它的重要性是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认识。下面,我将对这次的雕塑规划工作作一简单的总结。 一、制定规划框架过程中的考虑核心 在雕塑规划中,我们需要抓住重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避免雕塑意像的核心削弱和衔接缺失。 (一)城市文化的梳理和定位 雕塑是一门有深刻内涵的城市公共艺术。城市雕塑,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反映城市的时代面貌,具有个性,坚持体系建设和持续完善的动态思维。 (二)空间结构的完善 雕塑的占有空问指的是形体占有着实体空间。它由点、线、面的结合。构成“物理”概念下占有空间的体积。特定环境中的雕塑作品必须从属特定的环境空间,一部作品,即使雕塑的工艺水平如何精湛.如果不能与其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而让人产生奇怪甚至突兀的感觉.那也只会成为一个失败的作品。尤其是作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体因素之一的城市雕塑。即使是以雕塑为主体.亦不可忽视其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谈论雕塑的时候。雕塑自身及其环境空间自然地被摆在了极其重要位置。 (三)意向雕塑的带来的作用 东方古代雕塑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一般简练、明快,以少胜多而又耐人寻味,多数不像西方雕塑那样精确地塑造物象,而常常给人运行成风、一气呵成、痛快爽利的艺术享受。中国古代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意象”,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尤其重要。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读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填补艺术家所见所感,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去体验美术作品“模糊层面”的意象之美,起到提高自身审美能力的积极作用。 二、城市雕塑规划中的具体情况分析 在此,我以鄂尔多斯的雕塑规划为个案,做一个详细的情况分析。 (一)文化上的冲击 鄂尔多斯历史资源丰富和人文资源,所以,在规划编制时充分尊重并利用这一资源,将雕塑题材分为历史事件、民俗文化、历史人物、文学艺术和历史建筑几大类,将无形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雕塑的形式物化。梳理了近代卢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结合已批准的文物保护建筑,形成雕塑的主要题材。 (二)空间上的取舍 鄂尔多斯,虽然人口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地势平坦,这样的地缘因素造就了鄂尔多斯独具风格的城市面貌。但作为雕塑这样具有工艺性质的建筑元素,空间上的设置不能仅凭只要有地就能建的思维进行。从政府的角度看,对于公共空间雕塑的设置则由区规划局牵头,雕塑设置地所在的道路、绿化、广场等相关主管部门为主体,所以,对于雕塑的规划,需要向区政府申请专项资金,进行雕塑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