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03.79 KB
- 文档页数:27
- 1 - 诸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雏形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演绎模式。按照这一模式,科学家应从要解释的现象中归纳出解释性原理,再从这些原理演绎出关于现象的陈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子中遗传因子减半是孟德尔归纳出的解释性原理之一
B.“若对F1(Dd)测交,则子代显隐性状比例为1:1”是演绎得到的陈述
C.要确定演绎推理得出的陈述是否正确,需用实验加以验证
D.DNA复制方式的确定与假说-演绎法无关
2.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其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这对基因的遗传方式,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虫与一只黄体雄虫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可以确定显隐性
B.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体为隐性性状
C.若黄体为显性,则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
D.若灰体为显性,则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
3.豌豆花腋生(A)对顶生(a)为显性,红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1号和4号染色体上。腋生红花豌豆与顶生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为腋生红花,F1自交,F2腋生红花豌豆中稳定遗传植株的比例为
A.1/16 B.1/9 C.1/3 D.1/2
4.果蝇眼色的紫色和红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与色素的合成有关。含有基因B的个体可以合成色素,只含基因b的个体不能合成色素,眼色为白色。用纯合的红眼雌蝇与纯合的白眼雄蝇杂交,F1雌蝇均为紫眼,雄蝇均为红眼。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的表型及数量比为红眼:紫眼:白眼=3: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眼色的遗传体现了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
B.紫色是显性性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
广东省东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
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B.分裂前期,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C.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DNA也加倍
D.分裂末期,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
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丝、赤道板、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着丝点
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判断细胞所处的时期
B.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最多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继续分裂
4.下列关于“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材料和试剂可用马铃薯小方块和蓝墨水替代
B.NaOH在体积不同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
C.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增大
D.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血红蛋白的细胞一定是已经分化的细胞
B.衰老细胞内酶的活性都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D.细胞癌变是致癌因子诱发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克隆羊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B.动物细胞由于细胞分化导致全能性难以实现
C.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
D.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离体培养能表现出全能性
7.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word版 高中生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 豌豆种皮的黄色和子叶的绿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孟德尔在研究杂交实验时需要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程度
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性染色体分离 ﻩﻩ B。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
C.性状分离 ﻩﻩﻩﻩD。一条染色体上染色单体分离
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C。 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D. 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4。 猪的卵原细胞中含有20对同源染色体,它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有
A。 10条 B. 20条
C. 40条 D. 60条
5。下列有关DNA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禽流感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B。 DNA和RNA都是松鼠的遗传物质
C. 乳酸菌中既有DNA,也有RNA
D. DNA中有氢健,RNA没有
6。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间分别是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 word版 高中生物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 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间期
7.从理论上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8.要把两个不同物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D. 基因工程育种
2020-2021学年广西南宁市横州市横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白毛和兔的黑毛 B.花的大花瓣和红色花瓣
C.豌豆的黄粒和圆粒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 自然状态下,从杂合高茎豌豆(Dd)所结种子中任取两粒种植,它们都发育成高茎植株的概率是
A.1 B.1/2 C.9/16 D.3/4
3. 按遗传定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所形成的配子有( )
A.4种 B.8种 C.16种 D.32种
4. 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当显性基因R、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都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图所示。现将一个黑色纯种和一个白色纯种小鼠进行杂交,F1雌雄交配(后代数量足够多),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 )
A.黑色∶白色=2∶1 B.黑色∶棕色∶白色=1∶2∶1
C.黑色∶棕色∶白色=9∶6∶1 D.黑色∶棕色∶白色=9∶3∶4
5. 下面四个遗传系谱图中,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是(□○正常男女,□×⊗患病男女) ( )
A. B. C. D.
6. 血友病是一种隐性伴性遗传病,患者的凝血功能丧失。如果科学家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位未婚女性血友病患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凝血功能正常。她与正常人婚后生育的男孩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 )
A.0 B.1/4 C.1/2 D.1
7.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肝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8. 如图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曲线,对此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
B.曲线BC段完成了着丝粒的分裂
C.曲线DE段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现象
D.曲线FG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一致
9.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如图所示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单元达标检测卷
生 物(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合成,克里克认为要实现碱基序列向氨基酸序列的转换,一定存在一种既能识别碱基序列,又能运载特定氨基酸的分子。该种分子后来被发现是
A.DNA B.mRNA C.tRNA D.rRNA
【答案】C
【解析】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不能运载氨基酸,A错误;mRNA以DNA分子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将DNA的遗传信息转运至细胞质中,不能运载氨基酸,B错误;tRNA上的反密码子可以和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tRNA也能携带氨基酸,C正确;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结构,不能运载氨基酸,D错误。
2.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是从DNA模板链的起始密码子开始的
B.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均在细胞核发生
C.翻泽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tRNA、氨基酸、能量、核糖体等
D.翻译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者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基因的转录是从DNA模板链的启动子开始的,A错误;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核糖体,B错误;翻译过程需要成熟的mRNA、tRNA、氨基酸、能量、核糖体等,C正确;翻译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二者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
2020-2021学年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九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麦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淀粉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C.性激素属于脂质
D.脂质都不含磷元素
参考答案:
C
2. 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应检查它( )
A.有无叶绿体 B.有无液泡 C.有无中心体 D.有无细胞壁
参考答案:
D
3.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 水 B. 蛋白质 C. 核酸 D. 淀粉
参考答案:
B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化合物是蛋白质,所以B选项正确。
4.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
B. 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
C. 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ATP
D. 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
参考答案:
D
分析】
本题考查需氧呼吸过程。分析题图可知,阶段A为糖酵解过程,即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即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中物质①为[H],物质②为水。
【详解】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物质①([H])和ATP,A错误;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少量ATP,B错误;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但不提供ATP,C错误;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D正确,所以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发生场所。
安徽省蚌埠市刘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测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体的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参考答案:
A
【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
2、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是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解答】解:人体的脂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故选:A.
2. 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Ⅰ代中( )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参考答案:
B
3. 如图所示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生物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 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C. 丙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4
D. 睾丸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参考答案: D
【分析】
甲着丝点在赤道板,有同源染色体,为有丝分裂的中期;乙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着丝点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甲、乙含同源染色体,丙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由丙图不均等分裂可知,该生物为雌性,乙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B错误;丙无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该生物为雌性,如丙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出现在睾丸中,D正确。故选D。
4. 制备细胞膜时,通常选取的细胞和处理的方法分别是( )
A.红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B.白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C.红细胞,将其放入清水中; D.白细胞,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联考
高一生物试卷
本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演绎推理”
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且雌雄配子数量比为1:1”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进行验证
D.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某种水果果皮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果肉酸味(R)对甜味(r)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个体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比例是( )
A.9∶3∶3∶1 B.1∶1∶1∶1 C.3∶l∶3∶1 D.1∶1
4.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2表现型的比例 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1表现型的比例 ⑤F2遗传因子组合的比例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②⑤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分离→复制→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6.下图是某种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图乙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种类相同
C.图丙中,染色体的复制正在进行,着丝粒尚未分裂
D.图丁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
7.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
B.ATP中含三个高能磷酸键
C.ATP水解和合成发生的场所相同
D.ATP需求量大,但在细胞内存量却很少
参考答案:
D
【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分析】1、ATP的结构式可简写成A﹣P~P~P,式中A代表腺苷,T代表3个,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通常断裂和合成的是第二个高能磷酸键.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腺苷、3个磷酸基团、2个高能磷酸键.
2、ATP的合成和水解比较如下:
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反应式 ADP+Pi+能量→ATP ATP→ADP+Pi+能量
所需酶 ATP合成酶 ATP水解酶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的需能部位
【解答】解:A、ATP中A为腺苷,A错误;
B、ATP中含二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
C、水解发生在细胞吸能反应的部位,合成的场所主要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场所,C错误;
D、细胞内ATP含量少,但与ADP的相互转化很快,D正确.
故选:D.
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h后测得该容器中氧气减少了1mol,二氧化碳增加了2mol,则在1h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三分之一 B.二分之一 C.二倍 D.三倍 参考答案:
A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
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
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2第1~6章。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某生物的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该生物的基因型可能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2.孟德尔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植株中出现高茎:矮茎=3: 1,产生此性状分离比的原因是.
①F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D: d=1: 1②F 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豌豆为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④基因型为DD与Dd的个体表型一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生物学家对某海岛上单- -毛色的老鼠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发现,多年前单-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现代种群。基因Au (黄色)、A2(白色)、Aa(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u对A2.As为显性,A2对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胚胎致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黄色老鼠的基因型有2种
B.黄色老鼠与黄色老鼠交配,子代最多有3种表型
C.基因型为AlAs和A2As的老鼠交配,子代有3种表型
D.若白色老鼠与黑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黑色老鼠所占比例最大为50%
4.下图表示某人体内正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细胞(仅显示出正在分离的两对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中显示出的染色单体有7条 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一、单选题(每个1.5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选择山柳菊和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提出问题”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C.孟德尔“作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D.为验证作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2.RNA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核酸分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RNA通常为单链,内部不含氢键 B.某些RNA能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真核生物中某些RNA的合成与核仁有关 D.禽流感病毒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3.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2n=10)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若不考虑变异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判断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示细胞中含有5对同源染色体
C.图示细胞的染色体①和②中含有等位基因 D.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最多可达20条
4.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
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⑤
5.人的卵原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不考虑交叉互换),1个女性个体和1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可形成的卵细胞种类数理论上分别是( )
A.222和23 B.222和1 C.223和1 D.223和46
6.2020年10月,三位科学家因对丙肝病毒(HCV)的重要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图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CV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与HIV不同 B.由①过程可推知人体细胞含有HCV受体蛋白基因
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系列)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 姓名、考生号和座号,
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
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性状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细胞分化
2.胰腺癌曾夺走了乔布斯的生命。研究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名为HSATⅡ的非编码
RNA(不编码蛋白质),可作为生物标记用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下列有关HSATⅡ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为胰腺癌的生物标记,其翻译的蛋白质中一般含21种氨基酸
B.HSATⅡ可自由进出核膜上的核孔
C.HSATⅡ彻底水解,均可得到6种终产物
D.HSATⅡ在胰腺癌患者细胞的细胞质中合成
3.我国科学家通过“天宫一号”将精选的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利用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诱发变异进行育种。
下列有关这些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B.有利于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C.为人工选择提供原材料D.能大幅度改变生物的性状
4.将某二倍体杂合植株的花药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
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A.有杂种优势B.高度不育C.能稳定遗传D.体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
5.放线菌素D是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能插入到双链DNA中,妨碍RNA聚合酶沿DNA分子前进,
但对DNA的复制没有影响。放线菌素D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
A.核糖体沿信使RNA向前移动B.信使RNA与tRNA的碱基配对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五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两个着丝点 B. 有四个DNA分子
C. 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 有四条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四分体是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此时一个四分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两对姐妹染色单体=四个单体=四个DNA分子=两个着丝点=八条脱氧核苷酸链。
考点:减数分裂 四分体
点评:考查四分体这一重要概念,将四分体概念搞清,有助于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2. 科学家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一般不选用植物细胞,其原因是
①植物细胞细胞液中的有机酸会溶解膜结构
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细胞,看不到细胞膜
③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较薄
④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提取细胞膜的过程比较繁琐
⑤植物细胞内有其他生物膜结构
A. ①④ B.④⑤ C. ②⑤
D.②③
参考答案:
B
3. 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步骤,其中步骤D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分别属于( )
A. 实验组,对照组
B. 实验组,实验组
C. 对照组,对照组 D. 对照组,实验组
参考答案:
A
该实验属于自身对照实验,所谓自身对照是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是实验前后之间的对照。步骤D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在质壁分离实验中属于实验组,而在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属于对照组。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名师点睛】关于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4个注意点
(1)将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置于低浓度的溶液或蒸馏水中,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但如果所用溶液为葡萄糖、KNO3、NaCl、尿素、乙二醇等,发生质壁分离后因细胞主动或被动吸收溶质而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会吸水引起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 1 - 重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1. 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沉淀物,S1~S4表示四次离心后的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过程为差速离心法,获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膜也是使用该方法
B. 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 S1、S2、S3和S4中均有多种酶
D. P1、P2、P3和P4中均有膜结构
2. 在下列有关实验叙述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①用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的组合可用来鉴定蛋白质,也可用来鉴定还原糖
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使用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③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④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需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先置于生理盐水中以维持正常形态,再滴加健那绿染液染色
⑤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中先后用低倍和高倍显微镜观察三次,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 2 - ⑥科学家通过伞藻的嫁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控制着伞藻帽的性状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3. 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
原生质体相对大小 90% 60% 30% 30% 30%
A. 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1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入学自主检测
生物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事实中,不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它有纤毛可以运动
D.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
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某草原上的一头荷斯坦奶牛 ②某草原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草原上的全部荷斯坦奶牛 ④荷斯坦奶牛的红细胞 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⑥整片草原 ⑦某草原上的所有生物 ⑧荷斯坦奶牛的心脏
⑨荷斯坦奶牛的血液 ⑩荷斯坦奶牛的循环系统
A.⑤④⑧⑨⑩①③②⑦ B.④⑨⑧⑩①③⑦⑥
C.⑤④⑨⑧⑩①③②⑦⑥ D.④⑨⑧⑩①②⑦⑥
3.下图表示细胞内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中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③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③一定是RNA
C.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
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
4.下列关于实验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
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变小紫色变深 2 C.要将图③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移动
D.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5.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材料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新高一第二次月考精品试题生物(B)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是因为( )
A. 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 不进行寄生生活,可以独立生活
C. 细胞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细胞中能合成如蛋白质等有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蓝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误;
B.不进行寄生生活,可以独立生活不是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的原因,B错误;
C.细胞中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正确;
D.细胞中能合成如蛋白质等有机物不是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的原因,D错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代谢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多细胞生物体生命活动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
B. 人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的生命活动
C. 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D. 病毒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属于个体水平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属于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详解】A、多细胞生物体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A项正确;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B项正确;
C、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C项正确;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属于非细胞生物,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D项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