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

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满足深渡镇经济社会发展及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参照安徽省有关城镇规划编制的有关规定,编制《歙县深渡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本规划是指导深渡镇城镇发展与建设的法规性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深渡镇范围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均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按本规划执行。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3)建设部《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6)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7)《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8)《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2010)》;

(9)《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0)《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1)黄山市《2011年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实施意见》;

(12)《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3)《歙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4)歙县、深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15)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条例。

第4条规划原则

本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区域统筹发展原则、规划连续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第5条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5年

远期:2016,2030年

第6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第一层次:深渡镇域,即,深渡镇行政辖区范围(99平方公里)。重点在空间上落实深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完善镇村空间布局结构,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的共享共建,实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层次:规划区范围,包括规划建成区以及发展需要进行控制的区域,规划区范围的用地面积45.25平方公里。

第三层次:规划建成区范围,包括深渡社区、大茂社区、凤池村、茂英坦和定潭村,规划用地范围4.66平方公里。

第7条规划重点

(1)切实保护好深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深入发掘徽文化的内涵,强化深渡镇的特色塑造和可持续发展;

(2)从区域的角度对深渡镇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筑深渡镇发展目标体系;

(3)在对发展背景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皖南山区小城镇发展的模式及相应的发展策略;

(4)提出深渡镇特色城镇化路径,优化镇村布局,加强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5)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架构符合地域自然和文化背景的空间形态及城镇景观格局;

(6)加强与歙县、深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做到“三规合一”;加强重点区域规划引导,建立符合深渡发展要求的项目库,综合部署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第8条文本条款中下划线部分为本规划强制性条文。

第二章城镇发展定位研究

第9条总体定位

深渡镇总体定位为:生态休闲,山水名镇。

第10条功能定位

1、经济功能定位——“皖南山水休闲经济发展区、以三潭枇杷为主的现代特色

农业示范区”。

2、文化功能定位——徽文化弘扬区。

3、生态功能定位——新安江畔青山绿水低碳小镇。

4、制度创新功能定位——安徽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发展改革示范区。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第11条战略指导思想

以严格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为前提,以深渡镇成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安徽省扩权强镇镇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三次产业321的结构调整;依托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以生态休闲为核心吸引力,着力打造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旅游及特色观光旅游等五大旅游

板快;调整工业方向,重点扶持旅游相关工业和无污染工业,结合旅游业,发展旅游纪念品生产加工、枇杷、柑橘和有机茶等深加工业;调整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作物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

第12条战略目标

1.总目标

将深渡镇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型城镇,保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皖南率先实现环境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旅游型城镇目标,努力建成为生态休闲型国际旅游名镇。

2.阶段目标

(1)近期目标(至2015年):转型发展阶段

1)经济目标

完善旅游投资环境,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群和产业带,建立第三产业的核心地位,使旅游业成为深渡镇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至2015,地区总产值达到7.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20:34:46,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化水平达到34,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万和1.5万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基本实现全覆盖。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建立资源与环境的监测体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存、恢复和维持,绿化覆盖率达到80%。

-2030年):升级发展阶段 (2)远期目标(2016

1)经济目标

拓展旅游产业链,形成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以旅游业为龙头,巩固第三产业主导地位,协调发展第一、第二产业。至2030年,地区总产值达到15亿元,三次产业调整为15:25:60。

2)社会发展目标

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左右。规划期末高中阶层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0万和2.5万元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实现全覆盖。

3)生态环境建设目标

建立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与科研体系: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充分有效的保存、恢复和维持;城镇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决策建立在科学的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

第13条产业发展模式

采取以“山水映衬文化,旅游主导发展”为特点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可以定位为——“深渡模式”,即:

1.继续坚持旅游业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智能型服务业。

2.围绕旅游抓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

3.围绕旅游促进工业发展。

4.地方文化的再现与文化产业化。

第14条产业发展策略

发展策略:“旅游主导,联动发展,特色经营,现代转型”。

1. 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线,以大旅游促进大发展。

2. 以旅游促农业,推进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

3. 以旅游促工业,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第15条空间发展策略

1. 积极融入“大黄山”旅游圈层。

2. 镇域产业空间一体化战略。

3. 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4.景观与空间形象塑造战略。

第16条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为: “一核一廊、一园四区”。

1.“一核”:即以深渡镇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全镇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2.“一廊”:即新安江山水画廊,作为深渡旅游业发展的主轴线。

3.“一园”:即特色农业经济示范园,包括绵潭-棉溪-漳岭山枇杷片区和漳潭-九砂漳树湾枇杷枇杷片区,创造“三潭枇杷”国家知名品牌,争创全国最大生态枇杷基地,同时结合枇杷种植,发展观光和休闲体验为主的特色旅游,打造皖南地区农业和旅游业有效结合的示范地。

4、“四区”:即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四大农业生产片区,包括定潭桑蚕、有机茶片区;约源山核桃、板栗片区;向丰—安济茶叶片区;漳村湾、三源毛竹、桑蚕片区。

第四章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第17条村镇体系发展战略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资源,积极谋求与大黄山风景区的协调发展与整体促销,达到全方位联动。

2.加强中心镇区的辐射作用,完善中心镇区的职能,提升城镇公共空间与公共设施的品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引领地方发展。

3.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和完善旅游服务基地功能。

4.适度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以人口空间集聚为唯一形式,鼓励旅游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减少对农业的依赖。

5.整合镇村体系和旅游体系结构,协调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第18条镇域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1.镇域总人口预测

近期(2015年):镇域总人口为25633人。

远期(2030年):镇域总人口为26875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深渡镇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4,,城镇人口8940人;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2,,城镇人口13920人。

第19条行政村合并调整

将安济村、棉溪村、向丰村合并为淮源村,将定潭村纳入中心镇区范围。

第20条村镇体系等级结构

在规划期内,将镇村体系等级确定为“中心镇—一般集镇——中心村—基层村”四级结构。

一级:中心镇——深渡镇区;

二级:中心村——约源村、漳潭村、昌中村、淮源村(棉溪村)、绵潭村;

三级:基层村——漳岭山村、九砂村、三源村、漳村湾村等;

表4-1:镇村体系规模结构一览表

第21条村镇体系职能结构 1、中心镇区—深渡镇区

镇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未来镇域常驻人口的主要聚集地,以旅游和商贸服务为主要职能。

2、中心村——昌源村(棉溪村)、约源村、漳潭村、昌中村和绵潭村。应鼓励现有各行政村和自然村人口、村级工业向中心村转移,并重点扶持中心村发展。除此之外,应逐步提高和完善中心村的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

3、基层村

村庄居民生活生产的的聚居点。应改善内部的居住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考虑到农业耕作、园林作业以及拆迁困难等因素,规划期内仍保留一部分自然村作为基层村,同时在建设方面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地控制土地的占用。

表4-2:深渡镇镇村体系职能结构一览表

第22条镇域空间组织结构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多点”的空间组织结构。

1、一心

即中心镇区强化其作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突出其镇域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加快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驻地的经济实力,从而带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两轴

一是沿大深公路的城镇发展轴,二是新安江山水画廊,为镇域特色旅游发展的主轴线。

3、多点

即镇域内的中心村,分别为淮源村(棉溪村)、约源村、漳潭村、昌中村和绵潭村。

第五章镇域村庄整治规划

第23条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农民自愿和尊重民意的原则

3、事实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4、有利发展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5、节约、集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6、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第24条规划思路

通过落实新农村规划建设和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要求,对镇域内影响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环境、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的村庄予以搬迁,集中安置;对具有徽文化特征的、历史文化价值高的村庄进行保护与整治,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配套,促进城镇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25条村庄整治

1、实行高山移民,控制重点地址灾害分布区的居民点规模,并择机逐步迁出,近期重点将以下村民点迁移下山。包括,昌中村的昌华;约源村的汪山、下产、阳产;九砂村的小亩山;三源村的小源等,上述村庄居民集中安置于镇区南部规划移民新村,

2、结合新安江流生态补偿机制,近期重点对漳潭、绵潭等沿江居民点进行综合整治,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环境风貌整治。

第六章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26条规划目标

保护深渡镇域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性和完整性,达到风景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社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第27条保护模式

以分区保护和分类保护相结合的模式。对镇域内古树名木提出保护措施和要求。

第28条自然景观资源保护

规划将深渡镇的自然风景资源分为:风景游览区、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四类保护区。

1、风景资源游览区深渡镇域内风景游览区有,新安江十里画廊、凤凰岛、漳潭生态观光园、绵潭文化休闲区、棉溪万亩枇杷园、棉溪体验旅游线、凤凰岛度假区、昌源河文化旅游线、昌西古村落景区。

2、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包括新安江及其支流棉溪、昌溪、下关水库。

3、生态保护区

包括镇区内除史迹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和水源保护区之外,坡度超过25,的山地及山谷洼地的非建设用地区域。

4、环境协调区

包括镇域内除以上保护区以外地带。该区域除必要地带安排旅游设施外,基本保留原有生产生活动及土地利用形态,禁止破山建房,严禁开山采石,加强封山育林和绿化建设。

第29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突出其历史上“新安江上第一码头”的称号,保护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历史街巷”

1.古道两边50—100米、古民居周边50米范围划为建设控制范围,在控制范围内,不得建设任何破坏文物保护、妨碍游览观瞻、污染景观环境的设施。若有特殊需要必须经风景区管理机构和当地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2.对所有古建筑要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责任制,落实消防措施。对古树名木要挂

标牌建档,设围栏,防治病虫害,严禁攀折、砍伐。

3.管线等工程施工,不得破坏地质地貌,不得破坏稀有珍贵树木。为保护景观环境,电力电信线采用地埋敷设。

第30条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1.重点保护对象漳潭村千年古樟树。

2.保护措施

(1)由专门机构或派专人负责管理。

(2)对古树名木建立档案、设置标志,加强管理养护技术指导,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和管理养护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确立树冠垂直投影外侧5米范围内为保护范围,严禁在保护范围内进行任何与保护无关的建设行为,如有特殊需求必须报请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31条生态功能区划

将深渡镇生态功能区划分为3个,即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与新建区、生态过渡控制区。生态保育区:指包括镇域内生态敏感度较高山体(坡度在25,以上)、水域及风景资源所在地域;生态提升与新建区:主要为村镇规划建成区;

生态过渡控制区: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与新建区之间的较开敞地区,是村镇生态区与自然生态区之间的缓冲区。

第32条生态分区建设导则

1.生态保育区建设导则

生态保育区称为生态红线区。主要建设导则如下:

(1)禁止进行有损自然生态或者文物古迹、历史遗迹、风景名胜等的开发建设活动,注重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修复。

(2)该区可适度进行旅游、生态农业、休闲度假开发,实施积极的建设性保护方针。

(3)水源保护区内要封山育林和强化水土保持,严格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村镇应建设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排放污水,防止污水随意的流入水库、河流。

(4)强化绿化建设,优化绿化结构,增强生态自我平衡与修复能力,保障区域整体生态安全。

2.生态提升与新建区建设导则

生态提升与新建区称为生态绿线区,控制要则包括:

(1)依据发展需要,强化组团的主体功能;优化村镇体系布局,优化各功能组团间的配置组合。

(2)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比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效益,保持合理的容积率,营造良好的村镇生态环境。

(3)合理配置公共绿地,稳定区域生态功能。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强调人工生态与自然生态组成与空间协调。

(4)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政策,新建区建筑风格应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徽派建筑。

(5)新建区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设施要同时配套建设,依靠若干环境骨干基础工程,保证区域环境质量的稳定与改善。

(6)根据深渡镇现状和发展的需要,应强调对原有的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延续,通过改造提升,逐步扩大人文生态保育区在人工生态环境中的比重。

3.生态过渡控制区建设导则

生态过渡控制区称为生态黄线,主要建设导则如下:

(1)控制区的开发和占用要适度控制,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建设方针。

(2)空间尺度上,不进行高密度城建开发,不规划村镇功能组团。尤其位于旅游路线视线可及的空间范围内,以园林绿化和景观营造为主,强化控制区对游客的良好视觉感受和对村镇居民的休憩功能。

(3)时间尺度上,不布置永久性标志建筑物。在成片开发之前,以原生态绿地为主,贯彻灵活机动的建设方针。

第33条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农村生态保护措施

(1)控制农业面污染。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倡使用高效无(低)毒农药。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与布局应考虑周围环境的承载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2)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推广液化石油气,进一步发展沼气、太阳能热水器、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使清洁能源比例不断上升。

(3)强化水土流失的防护。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适当修筑梯田埂并实施茶园密植。

(4)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高标准林业生态区、农业观光区。重点开发支柱产业,大力指导开发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发展基地,建立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经济体系。

2.森林资源的保护

(1)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扩大公益林比例。划定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功能的生态公益林,进行重点保护,加快生态薄弱地的植被恢复,同时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机制。

(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结合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部分坡度在25度以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林近期工程重点是深潭线(深渡镇区至漳村湾县道)沿江可视范围内的高标准生态示范线的密植工程。

(3)森林保护工程

森林保护工程主要包括防火能力建设,营造防火林带和林道,添置防火器具与消防物资,建造瞭望台哨,完善交通、通讯与火灾报警监视系统,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以林场或林业站为单位设预测预报点;以生物措施防治森林虫害;防止松材线虫等严重病虫害的传入、传播。

第34条水资源持续利用

1.加强水源保护

实施退耕还林,加强水源林的保护。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确保从源头保护水资源。

2.水利、防洪工程建设

规划须采取以下措施:疏浚清理河道,严禁向水体倾倒各种垃圾;严禁建筑侵占河道,尽量扩大河道断面;疏浚完善原有排洪沟,沿河道两侧兴建防护堤岸。

近期重点实施漳源河整治工程,疏浚河道2.5公里,对沿河陡坡实施护岸加固管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提升河道防洪功能。

3.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和防洪工程的建设。水土保持工程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八章旅游发展规划

第35条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 依托品牌,接轨国际;

2. 特色发展,多元复合;

3. 旅游主导,完善链条;

4. 要素支撑,品质提高。

第36条旅游业发展目标

1(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2(黄山—千岛湖—杭州“名山、名水、名城”黄金旅游线上独具特色的旅游节点。

第37条旅游市场规划

1.市场定位

)文化定位:体验徽皖民俗风情,欣赏徽州民居艺术。 1

2)休闲定位:迎合休闲旅游时尚,体验山水生态游

览。

3)养身定位:感受自然天人合一,寻求道家精神哲学。

2.客源市场分析

1)一级市场(核心市场):安徽省以及江浙沪,广东等周边其他省市。

2)二级市场(基本市场):福建,北京,山东,以及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

3)三级市场(机会市场):港澳台,日韩及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国家。

第38条旅游业发展格局

规划形成“一廊两线,一岛一湾,多点”的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

1、一廊:以“新安江十里山水画廊”作为山水体验休闲旅游的主廊道,串联新安江两侧的自然和人文景点。

2、两线:一是“棉溪河线”,主要是休闲采摘、农家体验、写生摄影的旅游分支线。一是“昌源河线”主要是结合有“歙南第一村”称号的昌溪历史、文化、生态古村落,打造官商、府宅文化旅游线。

3、一岛,即凤凰岛旅游区,规划期内将其着力打造成为融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可设计水上游乐等活动项目。

4、一湾,即玲珑湾,围绕古镇区,利用昌源河,将其打造成为高档酒店集聚的旅游度假区。

第39条旅游产品规划

1(山水观光旅游

2(民俗文化旅游

3(休闲度假旅游

4(农业体验旅游

5(商务会展旅游

6(个性亲历旅游

第40条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第41条旅游线路组织

线路一:黄山风景区——黄山(屯溪区)——歙县——深渡——千岛湖——杭州线路二:千岛湖——深渡——歙县——黄山风景区——太平湖——九华山线路三:宏村、西递古村落——齐云山风景区——屯溪——花山谜窟——深渡——千岛湖

第九章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42条综合交通规划

1.镇域公路系统

发展边境交通,接通断头路,以提高道路等级为主,改善其线型,加强主要道路的联系作用。规划通过改造干线,外接内联,形成树枝状为主、网络状为辅的道路网结构。

规划延伸大深公路深渡至霞坑段,增加深渡镇域北部另一对外交通出口,建设长度27.1公里。对大深线和深潭线进行拓宽改造,大深线镇区段拓宽后的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其他路段拓宽后的道路红线宽度为9米。结合村庄整治规划,继续完成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提高基层社区之间的道路等级,完善村与村之间的道路联系。改造深渡长途客运站,规划等级为三级。

2.水上客运专线

规划开辟从镇区至漳村湾的水上客运专线,并沿途在九砂、绵潭、漳潭和漳村湾设置停靠点,远期可将客运专线向西延伸,连接沦潭、南屏和雄村等周边乡镇。

3.水运与码头

规划将现状镇区货运码头迁移至规划安置区北侧,

第43条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选择以新安江和昌源河为主水源,结合水库水(大坞水库)、山泉水和地下水水源。

2.供水量预测

镇域近期(2015年)用水量约为6000吨;镇域远期(2030年)用水量约为8200吨。

3.给水设施规划

(1)镇区规划扩建现深渡自来水厂,规模为5000吨;规划期末实现卫生安全自来水入户率100%。

(2)镇域其它各行政村庄须建设小型集中供水设施,保留各村已有的打手压井、潜水泵井、堨坝汇水、山泉引水等多种形式供水作为补充,以满足生活和生产

发展的需要。供水难以达到的地区,采用相对集中的开采地下水和接山泉水的供水方式。

第44条排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各规划期污水量中,生活污水根据其综合生活用水量乘以0.8的排放系数,工业废水量乘以0.75的排放系数,则规划预测近期污水量为0.4万吨/日,远期为/日。 0.7万吨

2.排水规划

(1)规划期内镇区排水体制确定为雨污分流制。规划镇区新建管道按分流制一次性埋设雨水、污水管道。老城区近期难以改造的部分地段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远期全部采用分流制。

(2)镇区规划建设一处污水处理厂,选址位深渡新区南部,远期日处理能力4000吨/日。

处理规模为300吨/天。其 (3)规划漳潭村规划建设1 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它村庄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合流制。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第45条供电规划

1.35KV变电所的规划:深渡镇域用电将由35KV深渡变、35KV武阳变的10KV出线供给。

2.10KV及以下电网规划:农村10KV配电台区应按“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新建和改造的台区应选用低损耗配电变压器。10KV线路的供电半径一般不大于15公里;容量在315KVA及以下的配电变压器宜采用杆上配置;容量在315KVA以上的配变宜采用落地式安装,四周设置围墙栏。低压配电线路应严格按“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要求进行规划建设。

第46条邮政电信规划

1.邮政设施建设规划

规划期内,镇区设立邮电支局,各中心村设立邮政所,在学校、机关、大的企事业单位,利用社会力量办理邮政业务。同时大力发展报亭、信报箱群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读书看报的要求。在业务拓展上利用邮政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业务,发展代办电信业务。

2.电信工程规划

规划远期拟采用现代化先进技术,建设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多种通信方式、多功能、安全可靠、优质服务的电信网络。远期城镇区还应向宽带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远期农村固定电话装机按1.2门/户计,放号率为90%;移动电话普及率40部/百人;农村广播覆盖率达100%。

第十章镇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47条文化及体育设施规划

深渡镇镇级文化设施,根据深渡镇行政、区域特点,按照现代化标准建成县级文化系统,至2015年新建图书馆、文化馆、文博馆各一座,同时在居住区内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室、科技站、小型图书室等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性的基基本建成镇、村二级文化活动网络,加快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全镇都有规模不等的群众文化场所。

新建城市居住区的公共体育用地要求达到人均0.3—0.5m2,企事业单位、旅游宾馆、中小学都要严格按国家要求建设相应体育场馆和设施。

镇区文化设施,应提高标准、扩大规模,结合现代化标准及自身特点,建设配套齐全的文化中心、俱乐部、影剧院、科技馆、文化广场、图书馆、小型陈列馆、综合娱乐城等。

结合村庄的撤并以及中心村的建设合理布置村级文化室,切实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率及其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

第48条教育设施规划

”质量和水平,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以上和全面提高“两基

90%以上,文盲率控制在3%以下。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兴办特殊学校;加强三残儿童教育,使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步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30年幼儿入园率达95,以上,小学、初中入学率达100,。

第49条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进一步调整和加强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形成多层次的预防、医疗网络,使医学科技水平、卫生服务质量、防治疾病能力、村镇卫生和人民健康的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

对镇区的中心卫生院加强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服务。规划每个行政村设卫生室一处。

第50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规划

镇区,各中心村、自然村广播、有线电视通播率达到100,,并保证广播信号和电视信号的质量。加强全镇有线电视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设施的安全和有线电视信号畅通。全镇有线电视网络由镇广电站统一安装、统一维护、统一收费管理。

第十一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第51条城镇性质

深渡镇城镇性质为:黄山市新安江水上门户、以新安江山水画廊和徽文化为特色的生态休闲型国际旅游名镇。

第52条人口规模

规划近期(2015年)人口0.89万人,远期(2030年)人口1.39万人。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中国古徽州文化旅游发展战略___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总规划师:姬旭升 中广网11月12日21:18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主题 依托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顺应市场创新需求,创建一个新概念的旅游市场板块,形成一个以黄山为窗口和枢纽、以黟县为综合基地、全面带动7+4的古徽州文化旅游体系。 古徽州文化旅游规划原则 以古徽州的概念来统一整合旅游资源实现高效保护利用,以古徽州的概念来打造一体化的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建立统一的产品大体系并实现产业分工互补,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实现空间的有机有效分工和旅游流的科学引导,以古徽州的概念来吸引大投资商的进入并实现高水准统一管理. 徽文化的历史沿革 徽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在器物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有深厚的底蕴和杰出的创造。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徽文化体系 现存徽文化,是现存中华文化的袖珍缩影。徽州文化的现存,不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语言学、民俗学、教育学、建筑学、美学、医学、艺术、科技,还是从旅游、经济、贸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徽文化体系五要素 C B M E A “C”代表文化(culture) “B”代表徽商、贸易(business) “M”代表医学(medicine) “E”代表教育(education) “A”代表建筑(architecture) 徽文化内涵 徽文化的内涵,不仅体现了中国最正统的儒家思想,也受到了释家、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因此,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徽州是儒家、释家、道家文化的一个厚实的沉淀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的价值研究

安徽省2010年铁路建设先进集体名单

安徽省2010年铁路建设先进集体名单 (共74个) 一、省直有关单位 省监察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国土资源厅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省环保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审计厅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法制办 省电力公司 省投资集团公司

二、市、县(区)有关单位 合肥市发展改革委 长丰县人民政府 包河区人民政府 淮北市国土资源局 淮北市发展改革委 亳州市发展改革委 亳州市交通运输局 宿州市发展改革委 宿州市埇桥区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灵璧县虞姬乡人民政府 蚌埠市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固镇县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蚌埠市淮上区京沪铁路征地拆迁领导小组办公室阜阳市发展改革委 颖东区发展改革委 界首市铁路办 淮南市发展改革委 淮南市城乡规划局 淮南市大通区孔店乡人民政府 滁州市发展改革委

滁州市南谯区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全椒县铁路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 六安市国土资源局 霍邱县发展改革委 六安市裕安区铁路办 马鞍山市宁安铁路建设办公室 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民政府 巢湖市发展改革委 巢湖市铁路建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 无为县铁路建设协调领导组办公室 芜湖市发展改革委 芜湖市弋江区铁路项目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南陵县发展改革委 宣城市铁路工作办公室 泾县铁路工作办公室 宁国市铁路工作办公室 铜陵市铁路建设办公室 铜陵县发展改革委 铜陵市郊区征迁执法中心 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办事处 池州市贵池区杏花村街道办事处十里社区 池州市发展改革委

安庆市铁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政府 安庆市国土资源局 黄山市铁道建设办公室 黄山市徽州区高速铁路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休宁县京福、皖赣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 三、铁路建设单位 京沪高铁蚌埠指挥部 京福铁路客运专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宁安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宿淮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阜六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铁路局合肥枢纽指挥部 上海铁路局阜阳枢纽指挥部 中铁二十四局漯河指挥部 皖赣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 2030简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简介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 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甘棠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1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

【完整版】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黄山市新洲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2.1 施工准备 2.2 原老路改建段水泥砼路面面板挖除施工方案 2.3 C20砼矩形边沟施工方案 2.4 路基整修施工 2.5 天然砂砾垫层施工 2.6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案 2.7 封层、透层施工方案 2.8 5cmAM-16中粒式沥青碎石施工 2.9 培土路肩施工方案 2.10 侧石施工 2.11 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施工 第三章工期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四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章安全管理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第六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七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八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 第九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安全保证体系框图 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框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劳动力计划表

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总说明 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是连接溪头镇至S215的主要通道之一。起于溪头镇,经过上长庆、下长庆、呈村木、下穿皖赣铁路、竦口,跨杨子河,止于S215省道,全长7.646033km。 公路设计等级为三级,设计速度为30kmh,路基宽为7.5米,路面宽6.5米。为沥青碎石路面。 工期为150个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为2012年5月28日,竣工日期为2012年10月24日。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一次性验收合格。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我单位将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单位将组建项目经理部,立即进场,以最快的速度为施工创造条件。展开规模化施工,同时做好排水工作,结合当地气候,季节特征和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抓紧施工,保证计划节点按期完成,确保工期。 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建筑批评学论文

建筑批评学论文

建筑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环境,建筑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符号。为了建筑和人类自身的进步,建筑批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批评全面而又系统的对建筑进行研究、选择、区分、叙述,创造、比较、分析、判断、论证和批判。建筑批评实践是生产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尺度,考察并研究建筑的创造过程,分析建筑话语和符号的结构形式,揭示建筑客体人和建筑的深层系预测并建构未来建筑客体。意大利建筑理论家曼夫雷多塔夫里指出:“任何建筑都拥有自身的批判内核“。一件建筑作品表达了建筑师对文化内涵的深刻体会,对文化艺术的向往,其创作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始终具有批判的一面性,从而揭示出作品及其作者的内在世界。批评可以起到丰富并延伸作品,作者及其价值的利用,赋予作品以开放性以及附加的价值。建筑批评所追求的是作品的内在生命,并且通过批评语言融入到建筑师的思想及其作品中去。正如比利时文艺理论家乔治布莱在《批评意识》(1971)一书中所说的:”批评是一种思想行为的模仿性重复,它不依赖于一种心血来潮的冲动。在自我的内心深处重新开始一位作家或哲学家的我思 ,就是重新发现他的感觉和思维的方式, ,看一看这种方式如何产生, 如何形成,碰到何种障碍;就是重新发现一个人从自我意识开始组织起来的生命所具有的意义.”为了去发现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必须拥有批评的意识,才能据以指导实践,才能充满热情去想象并倡导未来。建筑批评的基本前提是广义的建筑观,把建筑广义的理解为人类聚居的环境和现象,建筑批评是围绕人类居住行为和建筑文化的整体而进行的探索。 我们本学期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第一个任务是文化化设计。文化馆是县、市一级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地方也叫文化中心。[cultural centre] 文化活

徽州传统建筑的规划特征

浅析徽州传统建筑的规划特征 王梓瑞李超谢东方张梦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合肥10建筑2班) 摘要:徽州古村落的规划中,徽州人形成了以宗族礼制为理念;以风水环境为内涵;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规划思想。探寻其成因渊源,皖南古村落的规划融合了晋唐文化与自然境界、风水文化及徽商文化,体现了徽文化的深厚底蕴。 关键词:规划特征;人文思想;徽商文化 我国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了自然社会因素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价值及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徽州曾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歙、休宁、黟、婺源、祁门和绩溪6县,治歙县。19世纪中叶,历经1000多年形成稳固一体化的地域文化——徽州文化。徽州文化以其典型质朴的浓缩形式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而今学者回眸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之际,对徽州文化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数量最丰富的古村落群之一,其代表黟县西递、宏村是至今为止我国惟一的古村落型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保存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为研究中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地理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本文从聚落地理、文化地理的角度,进行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和机理分析具有较强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一.徽州古村落的产生 成因上,村落有定居型与移民型之分。定居型村落主要指因农业出现要求定居而形成的村落,真正意义上的定居型村落很少,村落大多是移民形成的。事物发展是相对的,历史上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发生大规模移民形成移民型村落,而随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移民,由于人口自然增长则可能自发地产生新的定居型村落。 先秦时期徽州处于山越时代,山越先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20世纪50年代末徽州西周墓葬出土的文物中有碗、盂、钵、尊、盘、罐、鼎和陶器、釉陶器、青铜器,说明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已具有较高的水平。出土文物中的两件“钟型五柱乐器”和一只铜鼎上所绘的舞蹈图反映出当时先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精神生活。农业的出现说明先秦时期村落在徽州已经存在,这时期的村落应属于原始定居型村落。 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据研究,徽州移民主要集中在中国历史上三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时期。南宋以后,很少有移民迁徽,位于徽州主要盆地是徽州早期的移民型村落。 迁居徽州的先民,特别是一些世家大族在徽州境内的后续迁移形成众多村落,许多至今仍有较大影响力。例如宏村的汪氏宗祠,因此,迁徽大族境内迁居是徽州古村落产生的基本形式。 二.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 徽州人最初的村落为古越人的聚居之地,属原始定居型村落。历史上中原人

黄山发展规划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第一篇规划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 1、市域: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 2、黄山市城市市区:由中心城区(包括屯溪城区、新城区、岩寺城区)和甘棠城区组成。城市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8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 3、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 (1)中心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区;徽州区的岩寺镇、潜口镇、西溪南镇;歙县郑村镇、王村镇部分行政区域(徽杭高速公路以西、以北);休宁海阳镇(横江以及合铜黄高速以东,南至花山谜窟风景区边界)、东临溪镇(东、西、北以及东南至行政区划边界,西南至四堂、汕头)以及商山乡部分行政区域(率水以北,合铜黄高速以东);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规划区面积约505平方公里。 (2)甘棠城区 规划区范围包括:甘棠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肖黄山、彩虹桥;北至雾山、马家、弦瑞,总面积约83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 1、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51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85万人。 (1)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为41.5万人,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为70万人。 (2)甘棠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近期2015年为9.5万人,远期2030年为15万人。 2、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1)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控制在44.7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7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甘棠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10.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5平方米左右;远期2030年控制在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第二篇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市域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黄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城市规划,依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的,都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负责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区、县人民政府根据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第四条 黄山市城市规划区由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城市规划区和市域内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村名镇)以及因保护和建设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组成。 屯溪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屯溪行政区域以及歙县王村镇、休宁县临溪镇、万安镇镇域范围内因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面积近350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控制区包括黎阳小龙山至高枧、奕祺、占川一线,新潭至梅林、海宁一线,篁墩至罗田、王村一线,阳湖至临溪一线,万安—徽光一线等,上述范围约70平方公里。 徽州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徽州区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规划重点控制区:东至里光上、环山、择树下;南至罗田、翰山、岩寺煤矿;西至长龄桥、芝簧、西溪南;北至水界山、方塘、梅村,其中位于东北向的属歙县行政辖区,东南侧的有林山地属歙县林场管理,总面积51平方公里。 黄山区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黄山区城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市新区、耿城集镇建设区、绿谷开发区等需要实际控制的区域。规划重点控制区:东至五里塔、饶村、方家;南至黄碧潭水库、二龙桥、大坞里;西至竹园二级水电站、谭家桥、肖黄山、彩虹桥;北至孟山、马家、弦瑞,总面积67平方公里。 世界遗产地、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名村名镇)规划区范围按其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中划定的规划范围确定。 第五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服从规划管理,并按规定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简称“一书两证”)和其他依法应该办理的证件。“一书两证”所包括的附图和附件是“一书两证”的配套证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 城市规划管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的体制。 (一)黄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并负责屯溪区城市规划工作。 (二)黄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黄山区、徽州区分别设立黄山区、徽州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分别负责本地区城市规划工作。两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具有独立的执法主体资格,并建立规划监察队伍,配备专业执法人员。 徽州区建设项目、黄山区重大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会同两区人民政府联席审批。两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核发“一书两证”。建设项目审批后,须报黄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各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本行政辖区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城市规划工作,业务上接受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领导。 (四)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本风景名胜区内规划管理工作。其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实行由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部门根据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设计方案,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市人民政府审查报省建设厅审批后,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部门核发“一书两证”的办法管理。 (五)世界文化遗产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实行由所在地的区、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规划提出初步意见,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经市人民政府审查报省建设厅审批后,由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一书两证”的办法管理。 (六)省级以上历史文化保护区(名村、名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的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实行由所在地的区、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规划提出审核意见,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由区、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一书两证”的办法管理。 (七)黄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核发“一书两证”。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和金盆湾、绿谷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项目由黄山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根据批准的规划提出审核意见,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市人民政府审批,黄山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核发“一书两证”。各管委会负责日常规划管理工作,并协助规划管理部门查处违法建设。 (八)汤口—寨西城市规划区建设项目(含农民建房)实行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黄山区政府、汤口镇政府三级联合审批,黄山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机构核发“一书两证”制度。 (九)本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助市和区、县规划管理部门实施本办法。镇(乡)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和配备规划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合上级规划管理部门做好本镇(乡)辖区的规划管理和监察工作。 第七条 编制、审批规划,实施规划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规划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加强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应当将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第九条 黄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规划管理程序和技术规定。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有权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有权就涉及相关利益的建设行为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查询。

黄山市文化遗产名录

黄山市列入国家级及省级有关名录 世界自然遗产1处:黄山风景区 世界文化遗产2处: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 世界地质公园1处:黄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黄山风景区(5A)、 黄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5A) 齐云山、 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1处:太平湖 国家4A级旅游景区19处:齐云山、太平湖、黄山赛金花故居·归园景区、歙县雄村景区、芙蓉谷、东黄山、九龙瀑、翡翠谷、唐模、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新安江山水画廊、祁门牯牛降景区、黟县南屏、黄山市花山谜窟——渐江风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3处: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齐云山国家森林公园 一、民间舞蹈(18项) 1、黎阳仗鼓?屯溪区黎阳镇黎阳社区 2、跳钟馗?徽州区岩寺镇?上朱村? 3、柳翠娘?徽州区文化馆?岩寺镇 4、渔翁戏蚌?徽州区文化馆?唐模村

6、狮子舞?歙县溪头镇?森村乡 7、麒麟舞?歙县富堨镇? 8、跳钟馗?歙县雄村乡、徽城镇、郑村镇 9、字?舞?歙县街口镇 10、蛤蜊舞?歙县岔口镇、北岸镇 11、花棍舞?歙县桂林镇 12、“龙凤呈祥”(板凳龙)黟县文化局 13、“山越之秋” 14、雉山凤舞?黟县宏村镇 15、舞龙狮?黟县碧阳镇 16、祁门傩舞? ?1 ?2、徽州漆器制作技艺?黄山市徽漆工艺有限公司?3、屯溪绿茶制作技艺?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4、皖南古民居门罩艺术?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5、“黟县青”与石雕艺术?黟县徽文化研究所 ?6、竹制工艺?黟县宏村镇 ?7、黟县砖雕?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9、黟县米塑艺术?黟县碧阳镇 ?10、食桃制作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11、腊八豆腐制作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12、渔亭糕制作工艺?黟县渔亭镇 ?13、麻布制作工艺?黟县地方志办公室 ?14、孩童传统鞋帽工艺?黟县徽文化联谊会 ?15、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祁门县全县(除凫峰)?16、安茶制作技艺?祁门县芦溪、溶口等 ?17、歙砚制作技艺? ?18、徽墨制作技艺?徽州区曹素功墨厂 ?19、黄山毛峰制作技艺?徽州区漕溪茶厂 ?25、大方茶制作技艺?歙县三阳乡?金川乡 ?歙县福泉山顶谷? ?大方名茶协会 ?26、汤口火腿腌制技艺?黄山区汤口镇 ?27、太平猴魁茶手工技艺?黄山区新明乡 ?28、竹制品手工编织技艺?黄山区龙门乡

安徽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17页word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歙县新安江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第一条新安江是古徽州文明的摇篮,起始于皖南黄山脚下的皖南山地,自西向东穿越歙县县境,是歙县人民的母亲河。 第二条新安江连接安徽与浙江两省,下游淳安因修建新安江水坝而形成了千岛湖,回水直至歙县境内。 第三条新安江旅游开发条件具备,它具有:旅游资源类型多样、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门户地位黄金水道、政府群众热切盼望等有利条件。 第四条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旅游区位于本省“两山一湖”皖南大旅游圈中,又介于黄山、杭州这两大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之间,临近有许多风景区。例如: 歙县主要风景区分布如下: 1、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歙县县城西南约5公里; 2、鱼梁坝,歙县县城南城门处,练江上; 3、斗山街、许国石坊、徽园,老城内; 4、许村古镇、上丰花果山,歙县县城西北约30公里处,离黄山风景区约20公里; 5、雄村、烟村,城南7公里渐江畔。 黄山市主要风景区分布如下: 1、黄山风景区,歙县县城西北约57公里; 2、西递,歙县县城西约81公里; 3、宏村,歙县县城西约90公里; 4、太平湖,歙县县城西北约115公里; 5、九华山,歙县县城西北约182公里; 6、屯溪老街,歙县县城西约27公里; 7、花山迷窟,歙县县城西约20公里; 8、唐模村,歙县县城西约7公里。 浙江西部主要风景区分布如下: 1、浙江清凉峰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浙西大峡谷、浙西天池、石长城、大明 山、瑞金洞等景区,歙县县城东部约140公里。 2、千岛湖,歙县县城东部约55公里。 第五条因此,本风景区可以代表安徽黄山接轨浙江杭州旅游西进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门户通道作用突出,在产品组合及线路推广过程中,可力争主动, 把自己融于不同的旅游板块和线路组合中,化竞争对立的关系为内引外联, 优势互补,强强联合,获得双赢、多赢的关系,破除地方保护与地方壁垒, 实现大网络旅游战略。 第六条本区可在县域范围内与不同的景区点组合成不同的产品,如与徽州古城、渔梁古镇、烟村、许村、棠樾、雄村、上丰乡花果山等进行组合,形成古镇游、 文化游、山水风光游、农家乐等多种旅游产品。 第七条本区可在市域范围内与不同的景区点组合成不同的产品,如与黄山风景区、屯溪老街、宏村、西递、花山迷窟、太平湖等进行组合,形成名山游、古村 落游、古民居游、宗教游、风光游等多种旅游产品。 第八条本区可在安徽与浙江两省间开展最广泛的区域旅游联合,与浙江不同地区联合,可组成不同的产品,如与千岛湖、西湖、浙西的联合,与上海、苏南的 联合,等等,形成一系列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产品。 第九条由于中国国内旅游发展的宏观背景仍旧保持着蓬勃发展的态势,而且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有利因素还在增强,因此,2003年及其以后的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就 有着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旅游业本身也在不断的进步,从这些年来旅游业 发展的总的趋势来看,继续稳步发展所突出的利好因素如下:

施工竣工总结报告(书面)溪头至竦口

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 竣 工 总 结 报 告 黄山市新洲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3年5月20日 目录 1、工程概况----------------------------------------------------------------2 2、机构组成----------------------------------------------------------------4 3、质量管理情况----------------------------------------------------------6 4、施工进度控制-----------------------------------------------------------9 5、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12 6、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16 7、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21 8、工程款支付情况

--------------------------------------------------------21 9、施工体会----------------------------------------------------------------21 施工竣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 概述 歙县溪头至竦口公路改建工程是连接着溪头镇至S215的主要通道之一,部分老路为宽2~3m的石子路,该工程起于溪头镇起点桩号

《皖南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文本(草案)

《皖南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文本(草案) 一、总则 1、规划目标 在对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整体价值科学认知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性保护框架。 为省级层面建立保护与发展框架,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利用之间的关系。 探索区域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管理创新,建立管理协调机制。 2、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安徽省的长江以南部分,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铜陵市,以及马鞍山市、芜湖市的江南部分,共涉及六个设区市,国土面积 3.65万平方公里。 3、规划地位 本规划为指导皖南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类规划、相关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应以本规划为依据。 4、适用范围 本规划中“皖南”范围基于传统的认知界定,限定为今安徽省的长江以南部分。研究涵盖江西省婺源县。 本规划所指历史文化资源包括与人类活动相关度较高的自然资源、人工资源和人文资源;其形式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其中物质文化资源包括风景名胜类、历史聚落类、文物古迹类和线性遗产等资源,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历史地名、名人、事件等历史文化信息。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不包含于本规划中。 二、历史文化资源特征与价值 皖南的物质和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显著的地域文化背景,附带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在建筑、环境、景观、文学、

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这些自然、人文和人工的历史文化资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动态发展的区域文化生态系统。因此,其整体价值不仅具有超越任何个体的极其重要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对皖南整体复兴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保护框架 1、保护内容 皖南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以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为基底的“面”,以河网水道、古驿道等交通通道为轴线的“线”和以聚落为领域的“点”共同构成“网络状”空间分布特征。 保护内容可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资源和非物质历史文化资源。 点状资源即文化节点,包括三种类型:文物古迹类资源、历史聚落类资源、自然景观类资源。 线状资源即文化线路,包括两种类型:历史水系和古道。 面状资源即文化基底,包括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 表1 皖南历史文化资源构成表 注1:根据《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2004),皖南古民居是指安徽省长江以南地区1911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宅、祠堂、牌坊、书院、楼、台、亭、阁等民用建筑物。黄山市在具体实施时提出,对经市文物部门认定具有特殊价值的古民居,年限延长至1949年。 注2:2014年开始,黄山市实行“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在原皖南古民居的概念基础上,将徽州古建筑的涵盖范围扩大为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古戏台、古码头、古塔、古桥、古亭、古道、古井、古碑。

黄山区汤口镇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 一.汤口镇概况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市内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区南大门仅1km,素有“黄山门户“之称,成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 汤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30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2058mm,其中70%的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均适宜旅游。而且由于全镇地面海拔标高在500m左右,盛夏之夜,常需拥衾而眠,也是避暑之理想胜地。 在地质构造上,汤口与黄山风景区一脉相承。黄山主脉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断层、节理极为发育,加之多种外力作用于不同构造、不同性质的岩体,形成群峰如林、雄伟壮丽之态势。黄山盛景以峰为体,而山上之溪涧必行山谷而下,在谷底悬崖之处,飞瀑落地而击石,久而久之,掘成深潭;在谷底坡度突然陡峻或直立处,折而骤下,形成瀑布。如果说山水相映、动静结合赋予黄山勃勃生机的话,那么山上以峰林、怪石、奇松著称,黄山南麓的汤口则以峡谷幽深、悬瀑飞落、潭池溢彩闻名,多姿多彩的水景与雄奇壮观的山景相互依存,交相辉映,构成汤口旅游资源的显著特色。 汤口始建于唐代,古称汤川。因境内逍遥溪上游温泉,水温如汤,其味芳香,旧称温汤,而汤口是进入温汤之路口,故明代万历年间该称汤口。汤口原属徽州地区歙县,是区乡政府所在地。1983年12月1日撤消太平县成立县级黄山市,汤口乡划归县级黄山市管辖,1984年12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1987年成立地级黄山市后,隶属黄山市黄山区。现汤口镇镇域面积129.35km2,辖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26万。

千岛湖地发展战略规划

千岛湖的发展战略规划: 淳安千岛湖 :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千岛湖的资源、生态优势,积极实施 旅游强县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以湖兴县的发展道路,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健 康、持续发展。 千岛湖的旅游开发从1982 年正式拉开序幕,经历了起步(1982—1992)、壮大(1993—1997)、提高(1998—2001)、转型(2002— 至今)四个阶段,游客接待人次持续攀高 ,品牌知名度日益响亮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着力推进观光旅游向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水上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提升转型,打造休闲度假胜地,建设旅游经济强县,千岛湖旅游业得到 快速发展。 2008 年,全年共接待游客 261.5 万人,增长 18.3% ;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 30.7 亿元,占全县 GDP 的 33.2% 。在二十余年的探索实践中,我县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举措不断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千岛湖实际、具有千岛湖自身特色的旅 游业发展之路。 千岛湖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定位大目 标 我县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从兴旅活商到第三产业的 龙头,再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本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湖兴县” 的发展 定位,把旅游产业确定为淳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在县十二次党代会和县十二届人大 一

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旅游产业是淳安最具优势的朝阳产业、最具潜力的生态产业、最具带动力的引擎产业和融入都市的先导产业,并把“旅游强县”确定为县域经济社 会发展六大战略中的主打 战略,把打造休闲度假胜地确定为我县全力打造的五大品牌之首,并提出把千岛湖建成长三角首选、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成全国乃至世界湖泊旅游的典范。 着眼大目标,我县在旅游发展上始终坚持以高标准来落实旅游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度假酒店发展方面,大力引进国际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和酒店规划设计公司参与酒店的建设管理,积极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参与我县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在景区管理上我们主动寻找差距,完善管理,优化服务,着力提升风景区服务接待和旅游管理水平;在旅游集镇建设方面,按照城镇旅游的思路,致力于千岛湖镇的城市规划、文化内涵、旅游氛围等方面的提升和优化,重点规划建设千岛湖西部旅游集镇—姜家镇;在湖泊旅游发展方面,我们积极学习瑞士日内瓦、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经验,积极推进游艇产业的发展,丰富湖泊旅游产品,并加大环境资源的保护力度,确保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大体制 千岛湖旅游的发展过程就是千岛湖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不断深 化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注重把握政府主导的原则, 政府做到核心资源主控、旅游品牌主打、基础设施主建、旅游秩序主 抓。具体来说,就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对门票分配体制、景点经营 体制、景区管理体制、游船艇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更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国家战略物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物资储备局,简称国家物资储备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的正司局级机构,负责拟订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战略和规划,组织国家战略物资的收储、动用、轮换和日常管理。 主要职责 1.研究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提出战略物资储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政策建议,拟订主要矿产资源的资源储备和用户储备的相关政策。 2.研究提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发展战略,负责拟订和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中长期规划;监测评估中长期规划实施情况;组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效益评估。 3.监测分析国际国内主要能源资源的供求格局和变化趋势并进 行预测预警,承担运用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进行经济调节、公共服务预警体系建设,组织编制和负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日常管理。负责拟订和组织实施国家战略物资的收储、动用和轮换计划。 4.研究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负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体制改革工作。 5.监测分析国家应急物资保障状况,研究提出依托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做好应急物资保障的政策建议;参与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相关工作。

6.研究提出与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相关财税、金融、价格和费用标准的政策建议,负责国家物资储备财务管理工作,组织编制部门预算和决算,承担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7.起草国家战略物资储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草案和部门规章,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 8.组织拟订国家战略物资储备行业规范、技术标准、统计指标,负责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日常管理,推进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 9.拟订国家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和改造规划,负责储备仓库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负责拟订和下达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及派出机构的国有资产管理;对中央其他部门储备仓库建设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10.领导所属国家物资储备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授权,管理各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应职级干部;负责国家物资储备系统人事管理、机构编制、队伍建设等工作;负责战略物资储备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 11.指导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监督安全生产;负责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的教育、培训、保密、档案、外事、离退休干部等工作。 12.负责国家物资储备系统纪检监察、审计和信访工作;指导所属国家物资储备管理机构的党群工作。 13.承办国家发展改革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歙县溪头镇发展规划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非官方) 民间纲要,抛砖引玉,期待官方纲要,因为一个梦想急需实现 为建设歙县强镇,歙县东乡地区的龙头和桥头堡,改变至今的落后面貌,让溪头人民百姓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喜人成果,特制订溪头镇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本纲要承载着溪头人民几十年来的梦想,是践行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理论和贯彻县祁藤原书记调研溪头镇时重要讲话精神,溪头镇人民政府将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克服种种困难,以实现百姓梦想,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祉。实现梦想,科学发展,提高效率,敢为人先,创新突破,创造中国大地的又一个像深圳一样的奇迹。 一.科学发展,交通先行。 溪头镇,物产丰富,茶叶菊花毛竹等土特产品享有盛名。旅游资源亦十分丰富。但由于交通区位的限制,至今仍是歙县比较落后的乡镇。因此发展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交通区位条件。“要想富,先修路”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法则。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分析,可喜的是,我镇落后的交通区位状况还是非常容易得以突围的。 1.修建我镇至歙县县城的快速通道。 按照“溪头镇-----上下叶祁------竦口-----县城”路线,一定要按双车道标准设计。积极多方筹款。然后争取溪头到县城的公交化运作。如此为今后招商引资,成立歙县东乡农产品工业园区奠定基础。 2.打通我镇至绩溪县的快速通道。 为节约成本,可以就地取材,将合福高铁溪头至绩溪段施工便道进行适当改造和硬化,按双车道标准打通。或者和各方协商,★争取绩溪县东到黄山风景区的快速通道经过溪头镇,并申请设立绩黄景区高速溪头出入口,这样就可以统筹资源,达到资源的 以上三条通道,是溪头镇发展的三大法宝。即便是资金困难,也要敢想敢做,可以通过贷款等多种渠道。也可以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二.规划溪头镇新城区 溪头老城区即溪头村,街道狭窄,不利于镇域经济发展。应当规划新城区,类似先例有岩寺镇。岩寺镇老城区也不利发展,所以规划了滨河新区。同理,溪头镇的新城区最佳选址应该是三条主干交通通道的交汇点,最好还要滨河。据此,新城区最佳地点应该是镇东双竦河沿线的西坡村,潘东寨,上叶祁一带,双竦河两岸。更因为这里离绩溪县城最近。未来大溪头镇应该西至蓝田村,中部老城区和东向延伸至双竦河畔新城区的结合体。阻隔新老城区的小山丘可以推平获或将小山作为公园。 西塘亭水塘以及莲塘一片湖泊较多,可以扩塘为湖以建美丽公园或依山伴湖建新的溪头镇人民政府,内含政务中心等。具体见所附溪头镇未来设计规划效果图。

安徽竹产业发展规划

- 第一节安徽竹类资源概况 一、安徽竹类资源现状 安徽省现有竹林面积万公顷,毛竹(刚竹)林面积为万公顷,占总面积的%,小径竹万公顷,占%;其中,公益林面积万公顷,占总面积的%,商品林面积万公顷,占总面积的%。目前,安徽省17个市均有竹资源分布,而以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和六安五个市最为集中,现有竹林面积万公顷,占全省竹林总面积的%;全省毛竹面积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区)有广德县、宁国县、霍山县、黄山区、休宁县、泾县、宣州区、歙县和金寨县9个县(市、区)。竹林资源按经营目的分,现有材用竹林万公顷,笋用竹林万公顷,笋材两用林万公顷,其它用途林万公顷。按经营水平分,一类竹林万公顷,二类竹林即一般经营的万公顷,三类竹林即粗放经营的万公顷。从利用上看,全省每年采伐利用竹材约9000万根,小径竹约20万吨,竹笋25万吨,笋干10万吨,全省竹产业年产值80亿元。全省竹林经营由过去的零星分散走向基地经营,除淮北平原竹林资源主要为小径竹外,其他地区则以毛竹为主。 各类竹林分布现状和面积分别详见附表4安徽省竹产业发展规划各种林种面积统计表、附图1安徽省竹林资源分布示意图和表1-1安徽省竹林资源分布现状表。

二、安徽竹区分布情况 (1)世界及我国竹区分布情况 由于大洋的分割,全球的竹类植物可以明显地划分为三大分布区,即:亚洲和大西洋竹区、美洲竹区、非洲竹区。长期的隔离生长和立地条件的不同,使各大竹区繁衍着自己所特有的乡土竹种,全世界很难找到完全相同的竹种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竹国,无论是竹子的种类、面积、蓄积量还是竹材、竹笋的产量都雄居世界首位,已知竹子种类39属500余种,竹林面积约800万公顷。竹林资源集中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以及西部地区的广西、贵州、重庆、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山区,其中以福建、湖南、江西、浙江4省最多,占全国竹林总面积的%。《中国植被》将我国竹林划分为五大竹区,即:北方散生竹区、江南混合竹区、西南高山竹区、南方丛生竹区、琼滇攀援竹区。江南混合竹区是我国人工竹林面积最大、竹材产量最高的地区,而尤以毛竹为甚,是我国毛竹分布的中心地区,竹业生产较为发达。我国竹林资源分布状况详见图1-1中国竹林分布图。 ~ (2)安徽省竹区分布情况 安徽省位于我国北方散生竹区,与江南混合竹区接壤。在安徽省内竹林分布范围内,根据立地条件和竹林的生长状况大致可分四个区域,即皖南山区、大别山区、沿江丘陵平原和淮北平原。若以毛竹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