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经典案例分析——“郎酒红花郎”白酒品牌重塑
- 格式:docx
- 大小:39.98 KB
- 文档页数:10
酱香典范---红花郎地点:中国前沿企管总群主讲:半醉引:青花郎是红花郎中的高端产品.09年春节联欢晚会就是以红花郎冠名的.洋河是蓝色经典系列,不是青花。
郎酒的351工程:1)3-5年内在一个区域市场集中3-5个事业部的产品,在该区域3-5年内做到3000万元、5000万元、1个亿。
2)全国市场3-5年内完成30个、50个、100个重点市场布局。
3)从06年起,3-5年内完成30个亿、50个亿、100个亿的战略目标,力争进入白酒行业前三甲。
4)09年郎酒共完成35个亿;2010年完成50个亿;2012年完成100个亿。
郎酒从3个亿到35个亿只用了4年时间!特别是把郎酒以前的“郎啊郎,别太忙”的定位,重塑为“神采飞扬--中国郎”!问:郎酒区别于其他酒的核心是什么呢?答:彰显大气、霸气!分析:郎酒是中国老名酒,一直营销做不上去。
和其它名酒拉开了较大的距离。
问:那是什么原因突然崛起了呢?答:所以它既不能走茅台、五粮液品牌拉动之路!也不能走地产酒渠道为王之路!必须是两者的结合,也是它的一种营销模式,非常实用的模式。
既做品牌拉动,又做终端渠道的推进。
2010年郎酒是央视白酒的标王,共计在央视投入近3个亿的广告、问:很多企业也都两条腿走路的,为什么你们走的这么好呢?答:战略的成功!战术的成功!有了方向,并且有方法,通过战术让战略落地!并且酱香型白酒我们定位是紧随茅台。
问:这个战略是指“神采飞扬--中国郎这个新定位吗?答:351工程和群郎战术。
主要是卢国利老师,为郎酒做的战略规划。
国窖1573就是卢国利老师一手策划推广的!然后是红花郎。
插播卢国利老师采访:川酒记者廖煦昱实习记者吴迎桔上世纪90年代初,贵阳电视发射塔上硕大的“中国五粮液”广告“入侵”黔酒腹地;“你能品味的历史435年,国窖1573”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神采飞扬,中国郎!”助郎酒成为中国好男儿的代名词……一个个白酒品牌营销“奇迹”的缔造,帮助多家四川酒厂在短短数年间销售大幅提升,逐渐以庞大的品牌影响力逐鹿国内白酒市场。
郎酒品牌:如何内外兼修作者:闫芬周再宇马轶红来源:《新营销》2011年第04期汪俊林说:“我们给郎酒的定位就是时尚的、与时俱进的,也就是‘三气两感’:大气、正气、霸气,时代感和神秘感。
”那么,郎酒如何把自己的品牌理念强有力地传播给目标受众呢?一个白酒业起死回生的故事终于找到了主角。
回想起十年前的郎酒,面对《新营销》记者,郎酒集团董事长汗俊林仍不胜唏嘘。
2001年1月~5月,郎酒销售额下降65%,1月~9月销售收入为2.1亿元,当年亏损1.5亿元,累计负债逾10亿元。
媒体纷纷预测说:郎酒将绊倒在WTO的门槛前。
“2001年年底接手的时候,是企业比较困难的时期,每年销售额不到3个亿,企业负债大概是13个亿,销售价格甚至不如一般地产酒的价格,零售价一瓶能卖40元就算比较好了。
企业非常困难,员工思想比较老化。
另外,郎酒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太理想,离中心城市太远。
2003年之后的两年里,每个月的生产都很困难。
”汪俊林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濒临危境的企业,竟然在2007年“斗胆”提出了一个战略发展目标——“351”战略:争取在4年时间里销售额达到100亿元。
而它的销售额基数是,2005年郎酒的销售额不足5亿元。
“我们的品牌怎么定位,我们的产品结构怎么形成,这些东西一旦错了,未来它会影响企业几十年。
所以我们在那几年,也就是从2002年到2005年,每天都在思考这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思考只是形成了一个文件,社会上是看不到这东西的。
你说这些东西未来有巨大的爆发力,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我们提出实现30亿、50亿、100亿元销售目标的时候,当时我们在2005年的销售额还不到5亿元。
别人都说这个汪俊林疯了,提出这样的目标,不可能实现!当时没有一个人相信,包括企业内部都没有人相信能实现。
”汪俊林至今难忘当年郎酒苦练内功的艰辛。
2011年1月,汪俊林在2010年郎酒销售工作总结会议上,又提出了一个名为“123工程”的郎酒发展目标: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郎酒的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郎酒是一家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拥有多个子品牌,包括“红
花郎”、“金牌郎”、“银牌郎”、“纯粮郎”等。
为了实现多品
牌营销,郎酒采取了以下策略:
1. 区分不同品牌定位
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例如“红花郎”注重年轻化
和时尚感,强调个性化和文化内涵;“金牌郎”则定位为中高端白酒,注重品质、口感和文化内涵。
为了实现不同品牌的差异化营销,郎酒将产品属性、外观和包装进行了不同设计和调整,以满足不同
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2. 多渠道营销
除传统的广告和促销外,郎酒也积极拓展多种渠道,例如餐饮、电商、线下粉丝店等,以满足不同消费场景和需求的消费者。
在各
种渠道的营销中,郎酒始终保持品牌一致性,并根据渠道特点制定
相应的营销策略。
3. 社交媒体营销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郎酒也积极拓展了社交媒体营销,例如
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与消费者互动、推广和营销。
通过
社交媒体的营销,郎酒可以快速传播品牌声誉,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4. 整合营销
不同品牌相互之间并不孤立,他们可以在整个产品体系中协同作用。
例如,郎酒可以借鉴“红花郎”年轻化的模式,来设计推广“纯粮郎”的新包装,提高其在年轻消费者市场的占有率。
总之,郎酒采取多品牌营销策略,很好地突显了郎酒在中国白酒市场的头部企业地位,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分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广告对于推动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酒类产品来说,广告更是扮演着引导消费者、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角色。
那么,哪些经典酒类广告案例能够令人过目不忘,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广告案例一:Johnnie Walker “Keep Walking”Johnnie Walker的“Keep Walking”系列广告可以说是酒类广告中的经典之作。
该系列广告以“保持前行”为主题,通过描绘成功人士的故事,表达了努力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些广告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们打破了传统酒类广告的束缚,不再强调产品的味道与品质,而是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
通过吸引观众的情感共鸣,这些广告成功地将品牌与酒类消费者的生活理念联系起来,从而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
成功的秘诀:1. 强调品牌的价值观:这些广告以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保持前行”为主题,让消费者在观看广告时能够与品牌建立情感连接。
2. 通过故事讲述:广告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来传达信息,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并将这种情感与品牌联系起来。
3. 创新和突破:这些广告突破了传统酒类广告的形式,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广告还使用了视觉和音效等多种手段,营造了独特的氛围。
广告案例二:Budweiser “Whassup”Budweiser的“Whassup”广告可谓是酒类广告中的经典之作。
该广告以朋友们相互打电话时不停重复的问候语“Whassup”为主题,展示了一群年轻人的欢乐生活场景。
这个广告成功地运用了幽默和轻松的方式,吸引了观众的关注。
由于广告的独特性和创意性,它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
成功的秘诀:1. 利用幽默和轻松的方式:广告通过朋友们之间的问候语“Whassup”和滑稽可笑的场景,以幽默和轻松的方式吸引观众的关注。
2. 与观众建立联系:这个广告展示了一群年轻人的生活场景,与观众之间建立了共鸣,使他们能够在广告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广告学经典案例分析——“洋河蓝色经典”白酒品牌重塑第一篇:广告学经典案例分析——“洋河蓝色经典”白酒品牌重塑“蓝色经典凸现胸怀——“洋河蓝色经典”白酒品牌重塑核心策略:重塑品牌,促进销售创新点:新定位、心关怀、薪利益本品牌策略跳出白酒广告的老生常谈的“口味”、“文化”、“文物”、“传说”等老一套,创新性地通过价值观塑造,成功地为洋河蓝色经典品牌塑造起“胸襟广阔的男人”形象,从而实现提升“洋河”母品牌的档次,并促成市场的辉煌业绩。
市场综述曾经作为中国八大名酒之一而辉煌一时的洋河,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在消费者心中一度沦为中低档白酒,尽管在江苏大地家喻户晓,尽管江苏人对洋河有很深的感情。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访谈发现,提起洋河消费者便想到是两个瓶子:一个是蓝瓷瓶;一个是飞天形象。
而这恰恰是在江苏风行几十年的洋河中低档酒。
传统、老牌、低档,成为大众对洋河最直接、也是根深蒂固的印象。
同时由于在洋河白酒过去给消费者留下“容易上头”的印象,越来越不利于市场推广。
而在低档白酒利润大幅萎缩的今天,中高档白酒才真正是利润的重头戏。
国家对低档酒征以重税,各大厂家既无法赚到利润,又无法和小作坊及偷税漏税的不法商贩在低端酒市场竞争,于是中高端白酒市场不断成为各厂家的市场争夺重点。
中高端市场的争夺战,用白热化来形容绝不为过。
而在江苏市场上中高端白酒舞台,基本上外地白酒在唱戏。
无论是中端还是高端,似乎都是川酒、皖酒的天下。
五粮液、水井坊、口子窖、百年皖酒、小糊涂仙等等反倒成了洋河家门口的酒席常客。
目标市场销售市场:苏南。
广告辐射江苏全省。
广告运动目标2003年8月,借推出全新的中高端品牌——“洋河蓝色经典”,在中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提升洋河在消费者心中的时尚感、高档感,改变洋河在江苏人心中“低档”、“老土”的形象。
2003年底,实现在苏南各大宾馆挤进中高端白酒销售前三甲,销售目标一年之内,达到3000万元。
在江苏省起到提升“洋河”母品牌的形象,并促进集团其他产品的销售的作用。
四大战略布局,红花郎剑指百亿
陈志林
【期刊名称】《新食品》
【年(卷),期】2016(000)030
【摘要】2016年9月2日,郎平代言郎酒红花郎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
女排主教练郎平和郎酒集团现场签署代言协议,从签订协议日起,郎平代言郎酒红花郎——“喝郎酒,打胜仗,神采飞扬中国郎。
”2015年,红花郎全国市场销售同比上年增长32%。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曾表示,集团公司高度重视红花郎的
发展,红花郎是郎酒的根本,是头狼,要全方位提升能力,加快市场布局深度发展,红花郎要在四年之内突破100亿。
【总页数】3页(P99-101)
【作者】陈志林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39
【相关文献】
1.今麦郎饮品剑指百亿 [J], 亓璐
2.雅生活:剑指百亿 [J],
3.剑指百亿,飞鹤意在重塑奶粉格局 [J], 朱丹蓬
4.再建智慧工厂,大陆马牌剑指百亿规模 [J],
5.越秀集团重组辉山乳业一周年:剑指百亿、布局全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分析及启示在当今社会,酒类广告在各种媒体平台上随处可见。
它们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及精心设计的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试图激发他们对品牌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的酒类广告案例为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探讨这些案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第一部分:走心的叙事在广告界,一个好故事可以说是一切的起点。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往往以一个独特的叙事来打动观众的心弦,同时传递品牌的核心理念。
例如,约翰尼·沃克(Johnnie Walker)的著名广告片“Keep Walking”,通过讲述品牌的起源故事和英勇奋斗的精神,激励观众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用故事来传递品牌价值观的方式,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并有效地塑造了品牌形象。
启示:在酒类广告中,通过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情节来传递品牌的核心理念是非常有效的。
好的故事可以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
第二部分: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在酒类广告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观众浏览杂志、看电视或者上网时,他们经常会被视觉上的吸引所吸引。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往往以美丽的景色、精美的包装设计或者引人注目的艺术元素来吸引观众。
例如,黑方酒(Johnnie Walker)的广告海报以其标志性的黑色和金色系列包装设计为特点,瞬间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视觉冲击力有效地创造了品牌的独特形象,牢牢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
启示:在酒类广告中,通过引人注目的视觉元素来吸引观众对品牌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
要通过美丽的景色、精美的设计或者独特的艺术元素来创造视觉冲击力。
第三部分:与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在酒类广告中,与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经典的酒类广告案例通过巧妙地触及观众的情感点,与他们建立情感共鸣。
例如,百龄坛威士忌(Chivas Regal)的广告“Here's to Real Friends”,以朋友之间的温馨、真诚的时刻为主题,打动了观众的心灵。
红花郎白酒销售产品分析红花郎白酒是中国知名的白酒品牌之一,广受消费者喜爱。
它以其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优质的原材料,在白酒市场上与其他品牌竞争激烈。
下面是对红花郎白酒销售产品的分析。
首先,红花郎白酒在瓶身设计上独树一帜。
其瓶身线条流畅,充满时尚感,采用黑色底纹搭配金色装饰,给人一种尊贵、高端的感觉。
这种独特的瓶身设计为产品增添了色彩,也成为顾客选择的一大理由。
其次,红花郎白酒在酿造工艺上具备不可忽视的优势。
红花郎采用酱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的发酵和陈酿,口感醇厚、芳香浓郁。
其独特的风味,使得红花郎白酒在竞争激烈的白酒市场上脱颖而出,并获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第三,红花郎白酒在价格方面也具备竞争优势。
相对于其他一些知名白酒品牌,红花郎白酒的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这种价格优势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白酒选择,同时也提升了红花郎白酒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红花郎白酒注重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的开展。
不论是通过广告宣传还是赞助各类活动,红花郎白酒积极推广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与消费者建立紧密的联系。
这种品牌推广对于红花郎白酒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红花郎白酒凭借其独特的瓶身设计、出色的酿造工艺、有竞争力的价格和积极的品牌推广,成为广大消费者喜爱的白酒品牌之一。
红花郎白酒未来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其竞争优势,并继续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白酒的需求。
红花郎白酒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一颗明星品牌,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红花郎白酒以其独特的品牌形象和高品质的产品,成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
接下来,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红花郎白酒在销售产品方面的优势。
首先,红花郎白酒注重传承和创新。
作为白酒行业的老字号,红花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红花郎白酒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紧跟市场潮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分析酒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咱今儿不聊喝酒,就来唠唠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酒类广告。
先来说说茅台的广告。
那画面,高山峻岭之间,云雾缭绕,一位老者身着古朴的衣裳,缓缓走向茅台的酒窖。
他眼神专注,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
茅台一直强调的就是其悠久的酿造历史和独特的工艺,这广告就把这种传统和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看看洋河蓝色经典的广告。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广告词,多有气势!广告里那广阔的蓝色海洋,波涛汹涌,一个成功男士站在海边,海风拂过他的脸庞,他手中拿着洋河蓝色经典,那种洒脱和豪迈,真让人向往。
还有泸州老窖的广告。
古色古香的庭院里,一群文人墨客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
桌上摆着泸州老窖的美酒,他们举杯共饮,诗兴大发。
这广告传递出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友情的深厚,让人觉得喝泸州老窖,就是在品味一种高雅的生活。
我记得有一次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聊起了酒广告。
有个朋友说,他就是因为看到某个酒的广告,觉得特别有感觉,才买了那款酒。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广告,真的能影响人的购买决策。
像劲酒的广告,“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哟”,这句简单又贴心的提醒,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它没有过多地强调酒的品质,而是从关心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反而让人对这个品牌产生了好感。
还有五粮液的广告,那大气磅礴的画面,精美的包装展示,都彰显着其高端的品质和地位。
总之,这些经典的酒类广告都有各自的特色和魅力。
有的靠历史文化吸引人,有的用豪迈情怀打动人,有的以贴心关怀赢得人心。
它们都通过独特的方式,让消费者记住了品牌,产生了购买的欲望。
不过话说回来,广告做得再好,酒的品质才是关键。
毕竟,咱们喝酒,图的是那一口醇厚的味道和带来的愉悦感受。
希望未来的酒类广告,既能保持创意,又能实实在在地让我们品尝到好酒!。
郎酒复兴,探秘红花郎凶猛本质(上篇)再看头狼" 5 年,销售达到50 亿规模”―这不是红花郎的发展目标,而是新郎酒的全新规划。
阴雨绵绵的六月,成都一反常态没有持续闷热。
在习习凉意中,传来了郎酒集团“次狼”即将出笼的消息。
经过求证,我们得到郎酒集团第二梯队新郎酒、如意郎酒整装待发的消息。
加上郎酒集团中原有中坚品牌老郎酒,我们明显感到,群狼正从“乱舞”的状态,进入到列队前进、有序地组合出击阶段。
一树三花的战略目标,正从蓝图走向现实,在群狼的阵型中逐渐显露雏形。
如今,酱香之花已经绽放,另两朵花正在结蕾,我们需要认真判断。
如果时光倒回到8 年前―2002 年,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 5 年,50 亿元”这样的规划是雄心壮志,因为这更像痴人说梦。
在当时,郎酒集团刚刚经历最低谷的时期,全年销售额不超过25 亿元,各个市场销售全面下滑,企业摇摇欲坠。
但是,伴随着红花郎的横空出世,郎酒集团踏上了回归之路。
从2005 年的5 亿元,到2007 年的13 亿,再到2008 年超过20 亿,2009 年的35 亿元,郎酒集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郎酒复兴”。
在席卷而来的“郎旋风”中,红花郎就是那匹凶猛的“头狼”。
2009 年,红花郎占到了集团总销售额的50 % ,是名副其实的复兴中坚。
重新回顾头狼崛起的路程,我们避开了对红花郎广告战术、市场启动、团购技术等方面的解读,因为研究这些问题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
如果说这些优势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那我们这篇文章就是在力求追踪水面之下的部分―战略、体制、组织和人。
我们希望检索到红花郎快速发展背后的那些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既对行业有借鉴,又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郎酒,判断郎酒的商机。
上篇红花郎“传奇”目新食品产业研究所副所长吴冕死不了的郎酒上世纪90 年代末期至2002 年,郎酒先后两次引进职业经理人,但是都没能遏制住郎酒销售下滑,直到2002 年汪俊林接盘,郎酒才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开始一路猛进。
白酒的品牌传播与品牌推广策略研究案例分析报告一、前言在中国,白酒不仅是饮品,更是文化的载体。
品牌传播和推广策略对于白酒行业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品牌的市场定位、消费群体以及品牌价值的塑造。
本报告通过对某一白酒品牌的案例分析,探讨其品牌传播与推广的有效性及其背后的策略逻辑。
二、品牌背景分析案例品牌成立于1898年,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
其产品线丰富,涵盖高中低各个档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品牌以“醇香”、“传统酿造工艺”和“文化传承”为主要的卖点,试图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树立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形象。
三、市场环境分析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白酒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
除了传统的白酒品牌,还有越来越多的外国酒类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
此外,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白酒的消费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这为白酒品牌的传播与推广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品牌传播策略分析案例品牌在传播策略上,采取了多元化的方式,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渠道触达目标消费者。
首先,品牌利用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进行广告投放,强化品牌形象。
其次,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营销,利用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互动营销,吸引年轻消费者关注。
最后,品牌还积极举办线下活动,如品酒会、文化讲座等,来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和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五、品牌推广活动分析案例品牌在推广活动上,注重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和互动体验。
例如,品牌曾推出“百年坛酒”限量版,以此纪念品牌成立百年,该产品不仅在口感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在包装设计上融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元素,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收藏价值和文化内涵。
同时,品牌还与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进行跨界合作,通过故事情节的融入,使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
六、效果评估通过对案例品牌的传播与推广活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品牌通过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传播手段,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特别是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品牌通过社交媒体的运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年轻、活力、有文化的品牌形象。
红花郎酒市场定位、操作体系1. 引言红花郎酒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白酒品牌。
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翘楚,红花郎酒一直以来都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红花郎酒需要进行市场定位和操作体系的优化,以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增长。
本文将深入探讨红花郎酒的市场定位和操作体系,为红花郎酒提供发展方向和策略建议。
市场定位是一种确定产品或品牌在目标市场中的位置的战略活动。
对于红花郎酒来说,其市场定位应该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2.1 目标市场红花郎酒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国内消费者,尤其是对白酒文化和传统有浓厚兴趣的消费者。
此外,红花郎酒也可以考虑拓展海外市场,以满足国外消费者对中国文化和白酒的需求。
红花郎酒应该通过强调其品牌传统和历史价值,以及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来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红花郎酒可以定位为高端的传统白酒品牌,以吸引具有购买力和对品质有要求的消费者。
2.3 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将整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市场,并通过满足这些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来实现市场定位。
针对红花郎酒,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进行市场细分,如年龄、性别、职业等。
通过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研究,红花郎酒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 操作体系操作体系是指企业内部的运营流程和管理架构。
对于红花郎酒来说,优化操作体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1 生产流程优化红花郎酒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可以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并加强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稳定品质。
3.2 渠道管理优化红花郎酒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包括与经销商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
通过积极管理和沟通,红花郎酒可以确保产品能够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3.3 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红花郎酒可以通过巧妙的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的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通过参加相关展览会和活动来提高品牌知名度。
郎酒广告语篇一:郎酒广告对比分析郎酒广告创意飞跃7年中国名酒郎酒,始于1898年,其酿造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宫廷贡酒“枸酱酒”即是郎酒前身。
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红花郎酒成为了酱香典范;郎酒的天宝洞和地宝洞被载入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被誉为“白酒兵马俑”,这一切离不开造势策划,离不开营销创新。
在20XX 年与20XX年郎酒有两则经典的广告宣传,以下是我对两则广告的简述和简析。
在20XX年郎酒牵手黄健翔代言,黄健翔作为当时国内最优秀的足球解说员,对事业的执著、独成一格的黄氏解说,以及为人坦率、直言的个性,这些恰恰与郎酒“中国郎”所倡导的那种执着、韧性、本色、社会责任感等品牌内核因子相吻合。
可以说从品牌代言人与品牌个性的默契程度上来考虑的话,郎酒选择黄健翔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十分合适的。
在这则广告语中有两个侧重点,第一“郎”字一语双关,既体现了黄健翔刚毅果敢男人形象,也突出体现这次宣传主要是针对男性群体,同时也与郎酒名字中的郎字相吻合;第二在20XX 年黄健翔世界杯意澳之战解说门事件中评论十分激烈,在球迷心目中尤其是男性球迷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在当时轰动全国,郎酒真在此时与他合作,推出“我们和郎酒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喝郎酒像男人一样”也与此事件相吻合,郎酒也借此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黄健翔也因为这个广告登上各大频道,“重回”央视。
20XX年的郎酒红花郎的广告是以叙事性的形式展现,32秒的广告交代了郎酒的出处“采自海拔一千米高度,取自深山一千米深度”其中配的图片是高山流水、稻谷满仓,青翠的谷物嫩芽,在酿酒的水源中清澈的印出“郎”字,表现的酿酒水源的清澈,点明主题。
接下来阐明郎酒酿制过程,吹开箱子上谷物,露出箱子上的文字“八次酿造,七次酿取”、又写出“传承千年酿造工艺,历经一千多个日夜之洞藏老熟”配图片是刻画在陶瓷罐上的酿造过程,成千上百个酿酒罐摆放在藏洞中。
郎酒广告创意飞跃7年中国名酒郎酒,始于1898年,其酿造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当时宫廷贡酒“枸酱酒”即是郎酒前身。
郎酒传统酿制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红花郎酒成为了酱香典范;郎酒的天宝洞和地宝洞被载入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天然酒库,被誉为“白酒兵马俑”,这一切离不开造势策划,离不开营销创新。
在2006年与2013年郎酒有两则经典的广告宣传,以下是我对两则广告的简述和简析。
在2006年郎酒牵手黄健翔代言,黄健翔作为当时国内最优秀的足球解说员,对事业的执著、独成一格的黄氏解说,以及为人坦率、直言的个性,这些恰恰与郎酒“中国郎”所倡导的那种执着、韧性、本色、社会责任感等品牌内核因子相吻合。
可以说从品牌代言人与品牌个性的默契程度上来考虑的话,郎酒选择黄健翔作为品牌的代言人是十分合适的。
在这则广告语中有两个侧重点,第一“郎”字一语双关,既体现了黄健翔刚毅果敢男人形象,也突出体现这次宣传主要是针对男性群体,同时也与郎酒名字中的郎字相吻合;第二在2006年黄健翔世界杯意澳之战解说门事件中评论十分激烈,在球迷心目中尤其是男性球迷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以说在当时轰动全国,郎酒真在此时与他合作,推出“我们和郎酒像男人一样去战斗,喝郎酒像男人一样”也与此事件相吻合,郎酒也借此提升了自己的知名度,黄健翔也因为这个广告登上各大频道,“重回”央视。
2013年的郎酒红花郎的广告是以叙事性的形式展现,32秒的广告交代了郎酒的出处“采自海拔一千米高度,取自深山一千米深度”其中配的图片是高山流水、稻谷满仓,青翠的谷物嫩芽,在酿酒的水源中清澈的印出“郎”字,表现的酿酒水源的清澈,点明主题。
接下来阐明郎酒酿制过程,吹开箱子上谷物,露出箱子上的文字“八次酿造,七次酿取”、又写出“传承千年酿造工艺,历经一千多个日夜之洞藏老熟”配图片是刻画在陶瓷罐上的酿造过程,成千上百个酿酒罐摆放在藏洞中。
最后出现一个郎酒的产品红花郎的红色酒瓶,旁白说出“酱香典范,红花郎”整个广告中涵盖了整个制作过程,让观众融入到制作的过程中来,对整体酿造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更具说服力、可信度、真实度、震撼力。
经典酒类广告案例分析广告案例分析:经典酒类广告酒类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广告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设计常常让人印象深刻。
本文将分析几个经典酒类广告案例,探究它们的成功之处以及背后的策略。
案例一:Johnnie Walker《人生一串》Johnnie Walker是一家享誉全球的苏格兰威士忌品牌,其广告《人生一串》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将品牌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广告以一条人们走过的道路作为主题,道路上横七竖八随处可见的路标代表了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与经历。
通过这个视觉形象的呈现,广告成功地塑造了Johnnie Walker品牌的高尚和积极向上的品牌形象。
案例二:Budweiser《那些年的足迹》Budweiser作为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啤酒品牌之一,其广告《那些年的足迹》以情感化的叙事方式深入人心。
广告通过一只小狗的视角,展示了它与主人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从小狗的角度出发,使得观众产生共鸣并代入其中。
通过这个故事情节的设置,广告成功地让消费者将品牌与温暖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案例三:Martell《激情·法国马爹利》Martell是一家拥有300年历史的法国品牌,其广告《激情·法国马爹利》通过高贵优雅的画面和充满情趣的故事,展现了品牌对于优质生活追求的态度。
广告中酒瓶被描绘成一位古典美女,与主角通过一系列浪漫的交互展现了马爹利的品质和独特性。
这种通过视觉和故事情节相结合的方式,为Martell酒品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酒类广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共同点和成功因素。
首先,故事情节的设置是广告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主题,广告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样,观众对品牌产生情感认同,进而对品牌产生好感。
其次,视觉效果是酒类广告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特效,广告能够让观众眼前一亮,更好地传达品牌的形象与精神。
视觉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和观众的记忆深度。
广告营销推广案例及分析案例分析可帮助企业发现市场机会,为企业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广告营销推广案例及分析相关内容,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广告营销推广案例及分析一清样品牌传播案一、策划背景对于中国白酒企业而言,高端酒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所能带来的高盈利上,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公司整体的品牌形象,并带动其他系列产品的销售。
企业的发展没有固有高端白酒利润与形象支撑,终归是坐井观天。
如何创造高端白酒品牌的差异化、个性化,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是所有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高端白酒市场的厂商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一个既没有文化历史又没有市场基础的品牌面世之前,如何做好品牌定位与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清样酒面世之前,稻花香酒业公司与北京世邦和广告进行了几次深入的沟通,告知要正式进军中国高端白酒领域的一些想法与清样信息,让我们多做些准备。
而此前在世邦和与稻花香合作的几年中,稻花香酒业已经连年实现利润增长约50%,为此次工作做了铺垫。
11月份伴随着稻花香清样品牌部传真的到来,世邦和清样品牌服务小组正式成立,也揭开了“中国浓酱兼香型白酒典范——清样”品牌定位的序幕。
世邦和清样品牌服务小组凭借以往的经验与大量资料积累发现,高端白酒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品牌,如何去满足我们目标消费者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
这个工作被我们归结为——高端白酒形象打造工程。
二、行业分析1. 中国酒业中的马太效应高端白酒市场原有的五粮液、茅台两大品牌控制天下的格局伴随着水井坊与国窖的出现已被打破,但目前绝对市场份额无法撼动!以国窖1573、水井坊等为代表的一批新品牌在不断地扩大着目标市场的势力范围,同时不断有新的品牌成员加入进来,像郎酒的红花郎、剑南春的金剑南、酒鬼的新酒鬼洞藏系列、汾酒的国藏汾酒、洋河的蓝色经典等等,逐渐形成新的高档白酒品牌竞争格局。
如今的高端白酒市场已经显现出垄断迹象: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五大品牌在高端白酒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
郎酒集团概况四川郎酒集团,是一个以生产销售中国名酒郎酒为主业、兼营房地产开发、能源开发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
集团下设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万华房屋开发有限公司、成都万华投资有限公司、四川郎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泸州宝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宝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麓山国际社区,是郎酒集团主导的标杆建筑作品之一,完美展现了郎酒集团跨界发展的独到眼光和雄厚实力。
2010年郎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逾120亿,其中郎酒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
郎酒历史可追朔到汉武帝时期,当时宫廷贡酒"枸酱酒"即是郎酒前身。
郎酒因产地四川省古蔺县二郎镇得名,二郎镇地处赤水河中游,与茅台毗邻,为国家级原产地保护区,环境天然,造就了郎酒成为唯一采用深山矿泉酿造酒的佳话。
利用纯天然的天宝洞、地宝洞使郎酒完成洞藏、老化、生香,让郎酒获得鬼斧神工的酱香,是郎酒的神来之笔。
在卓越品质的基础上,郎酒的品牌价值从2009年87.79亿元大幅攀升至2010年的122.39亿元,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59位,再度蝉联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价值品牌。
目前,郎酒集团正倾力打造郎酒藏品公司,以奢侈专卖店形式直营30年红运郎酒、50年青云郎酒以及100年纪念郎酒,倡导中国郎共享"红云当头三十年,青云直上五十年,红红火火一百年"的人生体验。
随着"卓越郎酒"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郎酒集团为郎酒提出了更高发展目标————"123战略宏图",即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2020年实现销售输入300亿。
郎酒集团致力于将郎酒打造成为中国白酒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巨大影响者。
邀您共赏春晚为您整点报时郎酒再创7亿投标新高2012年央视再掀“郎酒时刻”2011年11月8日,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黄金资源招标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
继央视网络招标成功获得《春晚联合特约》这一黄金资源后,郎酒集团以1.998亿元再度续写中央电视台 201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整点新闻报时组合》,在众多有力竞争对手中获此黄金项目,再创2012年激动人心的“郎酒时刻”。
自2009年起,郎酒这个“红红火火、神采飞扬”的白酒品牌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年度经济人物”及“军事节目战略合作伙伴”等备受瞩目的央视广告项目一起,从崭露头角、平地崛起、连创佳绩,仅用了四年时间。
在这短短四年时间里,郎酒始终坚持“品牌升空、营销落地”的发展方针,央视持续高空拉动与地面营销的稳步推进同步进行,让郎酒这个百年品牌不断焕发新生,郎酒品牌价值实现大幅攀升——从2009年87.79亿元跃升至2011年的 177.55亿元,连续三年稳居中国白酒品牌第三位,“神采飞扬中国郎”步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美酒。
2012年,郎酒集团将继续坚持品牌高空拉动、坚持以时间换空间,继续复制郎酒营销传奇:目前郎酒已中标《春晚联合特约》、《整点新闻报时组合》、签约认购了《2012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战略同盟》、《2012年度经济人物》、《2012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秋晚会》、《晚间剧场独家冠名》、及“军事节目战略合作伙伴”、具名赞助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等广告项目,2012年郎酒集团在央视广告投放金额已超过7亿元,比 2011年郎酒在央视投放的广告总额增长近一倍。
2012年郎酒电视广告覆盖范围包括央视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综艺频道、军事节目、电视剧频道、纪录频道以及凤凰卫视等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流媒体节目;郎酒在广告项目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市场走势,除了有贯穿全年的财经频道战略同盟等优质项目和常规资源,另外加强了销售旺季的宣传力度,如第一季度的春晚特约广告、第三季度的央视中秋晚会、第三、四季度的整点新闻报时等。
郎酒销量逐年递增,在央视的品牌热度更是有增无减,这是郎酒稳健发展的积极信号,也是营造品牌氛围的必然选择,郎酒将携手央视经典时段,不断强化“郎酒时刻”,铸就消费者心中恒久经典的郎酒形象。
“邀您共赏春晚、为您整点报时”,郎酒集团一树开三花——红花郎、新郎酒、郎牌特曲,三支代表产品将花开央视,并蒂而生,与衷情郎酒的消费者共同体验郎酒“红运当头三十年、青云直上五十年,红红火火一百年”的品牌理念。
近年来,郎酒品牌投放力度在白酒类别中已位居前列,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2011年郎酒集团力争突破百亿销量,在销售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郎酒品牌投入也必将同步上升,此次央视黄金资源招标中再次展现了郎酒对品牌塑造的重视以及对白酒市场的信心。
郎酒,将不断强化品牌信心、营造良好氛围,在未来五年、十年乃至五十年、一百年,我们将与热爱郎酒的消费者和经销商团队向更高销售目标进军,书写郎酒传奇!郎酒集团公司在“神采飞扬·中国郎”品牌昭示下,以郎酒品质为基础,以产品为载体,以群狼战略为手段,全面实施“351工程”。
即:在一个地区集中3至5个事业部和3至5个商家,集中郎酒和商家资源在该地区形成郎酒品牌第一、销售第一,从而使该地区形成3000万、5000万、10000万的年销售额。
用3年时间达到年销售额50亿元,再用3年时间达到年销售额100亿元,成为白酒行业的旗帜之一。
郎酒集团近三年的销售目标任务是: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
“群郎”战略指着“酱香至尊百年郎”红太阳式的酒瓶,李明政开着玩笑说,“郎酒当年做这种超高端的酒品,只想提升品牌形象,没想真能卖出去。
这款酒3668毫升装,大概在七斤三两左右,2010年定价68000元,今年提价,1瓶10万元。
”如今,以“百年郎”领衔,从10万一瓶的奢侈品到100多块的普通郎酒,郎酒金字塔型的产品梯队已经完成。
其中,定位在中高端“红花郎”为主力产品,成为郎酒的“突破口”,2010年58亿的销售额中占到约6成。
郎酒发力是在2004年。
当时,中国大部分名酒厂在品牌诉求方面,多从历史中寻找品牌的“信任状”,多强调“历史多长”、“在什么年代获过什么奖”,就在当年,汪俊林自己提出了“神采飞扬·中国郎”的品牌概念,应和“中国人在全世界慢慢找到自豪感”的时代背景,这个理念借助央视的传播平台,首先在雅典奥运会期间进行传播。
在“中国郎”品牌概念之下,郎酒集团实现“群郎战略”,形成了高端酱香、高端兼香,中低端浓香的架构。
郎酒的地理位置横跨四川、贵州交界,处于酱香型的茅台和浓香型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之间,是名酒中唯一能做到“一厂三香”(酱香、浓香和兼香),有助于其实现产品线的全覆盖。
在“金字塔”的产品线中,100年、50年、30年的酱香酒,处于奢侈品级,售价在1万至10万之间,20年酱香“青花郎”为高端酒,约1500元一瓶左右,酱香的“红花郎”(10年陈酿的售价400多元,15年的售价在800多)和兼香的“新郎酒”(18年陈酿是1000多块钱,12年是700块元左右,9年是300多元)构成主力品种,其下则为价位在100元至300元的“如意郎”、“贵宾郎”以及新推的“郎牌特曲”等产品,主要以浓香型为主。
汪俊林十分满意金字塔型的产品线构成,认为其大大提升了集团战略的灵活性,“不管行业内产品怎么涨价,我们都是高兴的,每一个产品段,我们都可以跟涨,比如茅台涨价,其他的酒厂如果不跟着涨,产品没有地位,但是一涨就涨死了,因为缺少对应的品型,就卖不掉”。
其中,“红花郎”在郎酒集团内部被誉为是“头狼”,仅仅是其陶瓶选型和代表中国红的色泽,郎酒就耗费了3年多时间。
包装在高端白酒往往是“一两拨千斤”,郎酒曾一度曾尝试采用过玻璃瓶的设计,就是卖不出价格,最后还是回归陶瓶。
红花郎的首次力推,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期间“中国郎”概念提出,郎酒不惜重金,首次在央视投入2000多万,发布3个内容的5秒广告,当年郎酒全年销售额也不过3.65亿元。
如今主管品牌推广的李明政回忆,“那时候公司没钱,能够投1000万是很不错,不像现在花一二个亿都不心疼,那些年广告投放的策略,总是先找大事件,然后点、线、面慢慢才起来。
”李明政印象深刻的是,汪俊林当年常说,“咬紧牙关投,以时间换空间”,所谓“时间”不指央视的时间,而是说品牌成长的时间,郎酒做市场的时间。
果不其然,中国白酒行业迅速迎来了繁荣期,据统计,2010年与2005年相比,11家主营业务收入全部为白酒的上市公司营业利润合计增加了510%,同期营业收入合计增加了196%,尤其是随着消费升级的浪潮,“酱香热”方兴未艾,大大推升了郎酒的销售业绩。
二线品牌突围如今,郎酒在广告的投入一直占到销售额5%-7%左右,业内有人开玩笑,“现在央视一招标,就说‘酒疯子’来了。
”而郎酒的红色和洋河的蓝色,成为中国白酒“新锐”的标志色。
“金字塔计划”品牌高举高打的同时,渠道如何跟进,实现营销落地?为此,郎酒拥有一支超过2000人的销售团队。
“郎酒以销售为主线,实行了事业部和办事处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这是郎酒和其他名酒厂最大的区别之一。
”郎酒总经理刘毅说道。
郎酒从一开始就改变了行业传统做法,茅台、五粮液等名酒企业主要依托总经销、大经销商,没有自建的大规模销售队伍,而郎酒的销售则较为扁平化,不允许总经销。
比如在成都市,分高端、超高端、中高端三类经销商,每个人只负责一块,一个地区分3-5个厂家,各自负责细分的消费群体。
这样一来,经销商数量较多,每一个经销商规模相对较小,但同时,需要的支援也多,于是,郎酒直接去各地设立办事处,帮助经销商扩展渠道和市场,管控市场价格,郎酒基本会在每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县,都会派驻人员,实现终端的管控。
“这样做的好处有三样:没有一个经销商能跟我叫板;营销决策可以两三天内迅速落地;方便控制假货。
”汪俊林总结道。
在郎酒内部,这套体系起始于2006年的“351工程”在一个地区集中3-5个事业部和3-5个商家,集中郎酒和商家资源在该地区形成郎酒品牌第一、销售第一。
大规模派驻销售员的做法,与郎酒的初始资源有关。
汪俊林坦言,以郎酒起初的品牌影响力,“走茅台、五粮液的道路是走不下去的,只能是品牌和渠道双驱动、双管控,我们才可能超越。
”具体运作方面,郎酒的渠道策略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各个渠道相互配合,郎酒会就不同渠道的定位和分工做详细规划,二是掌握渠道推进的顺序,多以“餐饮”渠道为启动引擎,通过与餐饮渠道的强力运作,提高目标消费群的品尝率。
2010年,郎酒开始实施“金字塔”计划,即一个销售总部,管5个事业部,加8个大区,用5-7年时间,让全国每一个经济较好的县都有1-2个郎酒自己的营销人员,将团队建设到县级市场,将产品铺到乡镇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