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利水电水闸毕业设计

水利水电水闸毕业设计

水利水电水闸毕业设计
水利水电水闸毕业设计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闸址位元于龙坝乡驻地—龙坝河与其左岸支沟交汇口之上游约150m处,拦河闸所担负的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抬高水位,以利引水。洪水时开闸泄水,以保安全。主要用于电站引水发电。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本引水式电站首部枢纽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五级;设计洪水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确定为50年一遇。

第二节基本数据

1、基本概况

电站位置:龙坝乡

水系:岷江水系

开发方式:引水式

引用流量:2.5m3/s

2、流域概况

1)、河流概况

坝(闸)址位于龙坝乡驻地—龙坝河与其左岸支沟交汇口之上游约150m处。河道顺直,纵坡降约55?,河床横宽15~20m。左岸漫滩宽约15m,其后为河间三角形洪积阶地,阶面高出河水面10~15m,边坡稳定。右岸坡麓有崩坡积块碎石,基岩大面积出露,边坡稳定;坝线处为崩坡积层边坡,坡角30~40°,边坡稳定。坝线下游向约

30 m处出露基岩,顺河长约60m,岩层为三迭系上统侏倭组(T3zh)浅灰色薄~中厚层状变质钙质石英砂岩、千枚岩。

沉砂池位于右岸一级阶地上,地形地质条件宜于布置建筑物。阶地表层为砂壤土夹砾碎石,厚度1~1.5 m,其下为冲洪积砂漂块卵石层,粒度大小悬殊,局部有架空结构,均匀性差。池基持力层为冲洪积砂漂块卵石层,能满足沉砂池对承载、抗滑等稳定性要求。

2)、气象

气象特征值统计表

3)、水文、泥沙

(1)径流

多年平均流量42.3m3/s,多年平均年径流深777.6mm,折合年径流量13.37亿m3。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一致。年内分配大致为:丰水期5~10月,主要为降雨补给;枯水期11月~次年4月,主要由地下水和融雪水补给。每年4月以后径流随着降雨的增大而逐渐增大,6、7两月水量最丰,8月份相对较小,9月份次丰,11月起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径流开始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

至翌年3月。径流在年内的分配不均匀,丰水期(5~10月)多年平均流量为69.2m3/s,占年径流量的82.2%,其中主汛期(6~9月)水量占了年水量的61.5%,枯水期(11~4月)多年平均流量为15.2m3/s,占年径流量的17.8%,最枯的1~3月多年平均流量为11.1m3/s,占年径流的6.5%,其中最枯的2月只占1.9%。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最大年平均流量为52.8m3/s(1961年5月~1962年4月),最小年平均流量为30.4m3/s(1971年5月~1972年4月),相差仅1.7倍。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1、2月份,多数出现于2月,最小月平均流量8.48m3/s。

(2)洪水

年最大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的最大值为465m3/s(1967年7月12日),最小值163m3/s(1966年7月14日),两者之比为2.85倍。洪水过程主要为复峰过程。

(3)泥沙

4)、地质

龙坝河位于黑水河中游之北部,地形上属于川西北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由海拔5000~4000m降至约2000m,沿河两岸山势巍峨,层峦迭嶂,高差悬殊,属典型的高山峡谷、构造剥蚀与侵蚀地貌。

本河流全长约26km,河流总体方向由NE流向SW折而由NW流向SE,河流坡降陡,平均坡降约为70?,河谷阶地不发育,间有漫滩断续分布。两岸支沟不对称,左岸比较发育。按河谷地貌形态的表现特征,从上自下大致可分为三段:王母寨沟以上河段,河谷相对开阔,两岸谷坡坡度大致在40~50o左右,谷宽约40~60m;龙坝乡以上至王母寨沟河段,河谷狭窄,河床深切,左岸陡峭,坡度大致在50~70o左右,右岸稍缓, 坡度大致在40~50o左右,谷宽只有20~50m;龙坝乡及以下河段,谷底相对开阔,宽约70m,两岸谷坡坡度大致为40~75o。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位处秦岭东西向构造带、龙门山北东向构造带与金汤弧形构造带间的三角地块内,构造形迹比较复杂。工程区位元于较场和知木林两个山字型构造之间,属较场山字型构造与西尔北西向构造带的复合地带。区内断裂不发育,以弧形线状褶皱构造为主。

坝址位于龙坝河与其左岸支沟交汇口之上游约150m处。河道顺直,纵坡降约55?,河床横宽15~20m。左岸漫滩宽约15m,其后为河间三角形洪积阶地,阶面高出河水面10~15m,边坡稳定。右岸坡麓有崩坡积块碎石,基岩大面积出露,边坡稳定;坝线处为崩坡积层

边坡,坡角30~40°,边坡稳定。坝线下游向约30 m处出露基岩,顺河长约60m,岩层为三迭系上统侏倭组(T3zh)浅灰色薄~中厚层状变质钙质石英砂岩、千枚岩。

距坝线下游约100~160m ,有倾斜状一级阶地,顺河长约60m,横向宽约30m,适宜布置沉砂池;坝线上游两岸有较宽阔的河。

坝基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漂块卵石层,石质以变质砂岩、板岩为主,少量岩浆岩,粒径一般6~30cm,次园~次棱角状,砂砾石含量约占20%,漂石、块石含量约占50%,卵碎石约30%,结构稍~中密,局部具架空现象,均匀性差,透水性强,地下水丰富。该层作为低坝坝基持力层是适宜的,能满足其对承载、抗滑稳定等要求。

左岸为洪积阶地前沿泥砂漂块卵碎石层,结构松散,抗冲刷能力极弱,透水性较强,不宜直接作为坝肩。建议:坝肩嵌入岸坡内2~3m,上游必须护岸,并与枢纽防渗工程连成一体。

右岸为坡麓崩坡积块碎石,结构松散,透水性较强,亦不宜直接作为坝肩。

建议:坝肩嵌入岸坡内1~2m,坝线上游须护岸,并与防渗工程连成一体。

此外,在基坑开挖中,地下水量大,应采取降排水措施;区内有冰冻现象,对建筑物有不良影响,需采取相应工程措施。

沉砂池位于右岸一级阶地上,地形地质条件宜于布置建筑物。阶地表层为砂壤土夹砾碎石,厚度1~1.5m,其下为冲洪积砂漂块卵石层,粒度大小悬殊,局部有架空结构,均匀性差。池基持力层为冲洪

积砂漂块卵石层,能满足沉砂池对承载、抗滑等稳定性要求。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地基不均匀变形,需采取相应工程结构措施;河岸易受洪水冲刷袭击,需沿岸构筑防冲保坎。

沉砂池至坝线,前段为崩坡积层边坡坡麓,适宜设置箱型暗渠,并与防洪堤工程结合;后段为基岩边坡,其地形地质条件可以设置暗渠。

首部枢纽地基土石主要地质参数建议值

3、水位及流量

电站设计引用流量:2.5m3/s

坝(闸)正常挡水位:2063.00m

隧洞进口水位:2061.00m

洪水资料:

P=0.5% Q=147.0m3/s;

P=1.0% Q=137.0m3/s;

P=2.0% Q=126.0m3/s;

P=3.3% Q=117.0m3/s;

P=5.0% Q=110.0m3/s;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闸孔形式采用无胸腔的开敞式水闸,闸底板形式采用宽顶堰。建造在河道上,枯水期用以拦截河道,抬高水位,以利上游取水要求;洪水期则开闸泄洪,控制下游流量。

一、河闸的特点

拦河闸既用以挡水,又用于泄水,且多修建在软土地基上,因而在稳定、防渗、消能防冲及沉降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稳定方面

关门拦水时,水闸上、下游较大的水头差造成较大的水平推力,使水闸有可能沿基面产生向下游的滑动,为此,水闸必须具有足够的重力,以维持自身的稳定。

2.防渗方面

由于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水将通过地基和两岸的土壤会被掏空,危及水闸的安全。渗流对闸室和两岸连接建筑物的稳定不利。因此,应妥善进行防渗设计。

3.消能防冲方面

水闸开闸泄水时,在上下游水位差作用下,过闸水流往往具有较大的动能,流态也较复杂,而土质河床的抗冲能力较低,可能引起冲刷。此外,水闸下游常出现波状水夭和折

冲水流,会进一步加剧对河床和两岸的淘刷。因此,设计水闸除应保证闸室具有足够的过水能力外,还必须采用有效的消能防冲措施,以防止河道产生有害的冲刷。

4.沉降方面

土基上的建闸,由于土基的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在闸室的重力合外部荷载作用下,可能产生较大的沉降影响正常使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会导致水闸倾斜,甚至断裂。在水闸设计时,必须合理选择闸型、构造,安排好施工程序,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等措施,以减少过大的地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二、拦河闸的组成

拦河闸通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和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一)上游连接段

上游连接段的主要作用是引导水流平稳地进入闸室,同时起防冲、防渗、挡土等作用。一般包括上游翼墙、铺盖、护底、两岸护坡及上游防冲槽等。上游翼墙的作用是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孔并起侧向防渗作用。铺盖主要起防渗作用,其表面应满足抗冲要求。护坡、护底和上游防冲槽(齿墙)是保护两岸土质、河床及铺盖头部不受冲刷。

(二)闸室段

闸室是水闸的主体部分,通常包括底板、闸墩、闸门、

工作桥及交通桥等。底板是闸室的基础,承受闸室的全部荷载,并比较均匀地传给地基,此外,还有防冲、防渗等作用。闸墩的作用是分割闸孔,并支承闸门、工作桥等上部结构。闸门的作用是拦水和控制下泻流量。工作桥供安置起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之用。交通桥的作用是连接两岸交通。

(三)下游连接段

下游连接段具有消能和扩散水流的作用。一般包括护坦、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下游翼墙引导水流均匀扩散兼有防冲及侧向防渗作用。护坦具有消能防冲0…..作用。海漫的作用是进一步消除护坦出流的剩余动能、扩散水流、调整流速分布、防止河床冲刷。下游防冲槽是海漫末端的防护设施,避免冲刷向上游扩展。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结构型式及孔口寸、断面尺寸的确定

一、闸室结构型式及底板高程

本工程孔口采用无胸腔的开敞式水闸,闸底板型式采用宽顶堰。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与河床齐平,即闸底板高程2061m 。

二、拦河闸下游水位

已知设计洪水标准确定为20年一遇,即:Q 设=1103/s ,校核洪水标准确定为50年一遇,即:Q 校=126m 3/s 。根据水闸所在的河道断面图,假设水位高度(H)求各水位断面流量,并绘制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用明渠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Q=AC i

R ,C=

6

1

1R

n

,R=A/x

(《水力学》教材)

式中 A ——过流断面面积,m2;

C ——谢才系数,m 1/2/s ; R ——水力半径,m ;

n ——河槽的糙率,查水力学教材6—3,取n=0.04; x ——过水断面的湿周,m ; i ——渠道底坡,本设计i=0.055。

假设下游水深h s ,求得相应的流量Q ,可列表计算。 计算结果如下表:

根据下游水深与流量表绘制下游水深与流量关系曲线图H ~Q 图,见附图水位—流量曲线图

1

23

50

100150

200250126110Q(m3/s)

H(m)0

1.99

1.91

. 下游断面H~Q 关系曲线图

根据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出河道下游水位:hs 设=1.91m ;

hs 校=1.99m 。

三、拦河闸上游水位

要求枢纽通过:Q 设=110m 3/s(设计洪水流量);Q 校=126m 3/s(校核洪水流量)。

闸门总净宽:本工程河床横宽15-20m ,小型水闸的单孔宽度一般为3-5m ,现拟定b=5m ;闸孔数取n=3。故闸孔总净宽B O =nb=15m 。 墩形:中墩采用半圆形,边墩采用流线形。 设计洪水位情况:

假设上下游水位差△H=0.83m,H o= hs设+△H=1.91+0.83=2.74m hs设/ H o=0.697<0.8,属于自由出流,淹没系数取σs=1。堰流流量系数:m=0.385

《水闸设计规范》中堰流的计算公式为:Q=B oσsεm√2gH o3根据《水力学》教材查图8-6得流线形边墩的形状系数δk=0.4,查表8-6得半圆形闸墩形状系数δ0=0.45。

侧收缩系数:ε=1-0.2[(n-1)δ0+δk]H0/nb(《水力学》公式8-16)

=1-0.2×[(3-1)×0.45+0.4]×2.74/15

=0.9525

实际过流能力:

Q=B oσsεm√2gH o3

=15×1×0.9525×0.385√2×9.8×2.743

=110.45m3/s≈Q设=110m3/s

设‘设

设Q Q

Q ≤5%(故假设成立)▽设上=▽底+H o=2061+2.74=2063.74m

校核洪水位情况:

假设上下游水位差△H=1.02m,H o= hs设+△H=1.99+1.02=3.01m hs设/ H o=0.661<0.8,属于自由出流,淹没系数取σs=1。堰流流量系数:m=0.385

《水闸设计规范》中堰流的计算公式为:Q=B oσsεm√2gH o3根据《水力学》教材查图8-6得流线形边墩的形状系数δk=0.4,查表8-6得半圆形闸墩形状系数δ0=0.45。

侧收缩系数:ε=1-0.2[(n-1)ζ0+ζk]H0/nb(《水力学》公式8-16)

=1-0.2×[(3-1)×0.45+0.4]×3.01/15 =0.9478

实际过流能力:

Q=B oσsεm√2gH o3

=15×1×0.9478×0.385√2×9.8×3.013

=126.54m3/s≈Q校=126m3/s

校‘校

校Q Q

Q ≤5% (故假设成立)▽校上=▽底+H o=2061+3.01=2064.01m

两种情况下过流能力都小于5%,说明孔口尺寸的选择较为合理,所以不再进行调整。闸孔选3孔,单孔净宽为5m。

四、验算过闸单宽流量

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地基属于砂壤土地基,允许单宽流量10-15 m3/s.m, 取[q]=10m3/s.m。

①通过设计流量时:

q=Q设/B孔=110/15=7.33m3/s.m<10m3/s.m

②通过校核流量时:

q= Q校/B孔=126/15=8.4m3/s.m<10m3/s.m

∴满足要求

第二节消能防冲设计

水闸泄水时,部分势能转化为动能,流速增大,具有较强的冲刷能力,而土质河床的抗冲能力又较低,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消能防冲措施。

一、过闸水流的特点

1.水流形式复杂

初始泄流时,闸下水深较浅,随着闸门开度的增大而会逐渐加深,闸下出流由孔口到堰流,自由出流到淹没出流都会发生,水流形态比较复杂。因此,消能设施应在任意工作情况下,均能满足消能的要求并与下游很好的衔接。

2、闸下易形成波状水跃

由于水闸上下游水位差较小,出闸水流的拂汝得数较低(1.0

3、闸下容易出现折冲水流

一般水闸的宽度较上下游河道窄,水流过闸时先收缩而后扩散。如工程布置或操作运行不当,出闸水流不能均匀扩散,将使主流集中,蜿蜒蛇行,左冲右撞,形成折冲水流,冲毁消能防冲设施和下游河道。

二、消能防冲方式选择

底流式衔接消能主要用于中、低水头的闸、坝,可适应较差的地质条件,消能效果较好。能使下泄的高速水流在较短的距离内有效地通过水跃转变为缓流,消除余能,与下游河道的正常流动衔接起来。由于本工程水头低,下游水位变

幅大,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采用底流式消能。

三、消能防冲设施的设计

(一)消能控制条件分析

水闸在泄流过程中,随着闸门开启度不同,闸下水深、流态和过闸流量也随之变化,设计条件较难确定。一般以上游最高水位、下游始流水位为可能出现的最低水位,闸门部分开启、单宽流量大作为控制条件。设计时应以闸门的开启程序,开启孔数和开启高度进行多种组合计算,通过分析比较确定。为了保证无论何种开启高度的情况下均能发生淹没式水跃消能,应先拟定闸门开启孔数,然后由

水利计算的跃后水深..h

c 与下游实际水深h s比较,选取()

,,t

c

h h

-最大值

的情况,判别水跃形式,作为闸门最不利的情况,消能防冲设计的控制情况。(下游水深根据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查得)为了确保水闸安全运行,可以规定闸门的操作规程,本设计对闸孔按对称方式开启,分别对不同开启孔数和开启度进行组合计算,找出消力池池深和池长的控制条件。

孔口出流流量公式:(e/H<0.65;计算取H0≈H)

Q=μσenb√2g(H0-h c)=φε'σenb√2g(H0-eε')

式中:u——宽顶堰上孔流流量系数,μ=φε'

ε'——收缩系数;查《水力学》教材表8-1

φ——流速系数,φ=0.9~1.0,取φ=0.95

e——开度.

h c——挖池前收缩水深;h c=eε'

nb——净宽.

H 0——堰顶全水头.

h s <h c ″(自由出流) σ=1;h s >h c ″(淹没出流) 跃后水深:

h c ″=???

? ??+1-gh q 812h 3

c

2c 通过跃后水深与下游水深的比较进行流态判别,经过计算,找出最大的池深,池长作为相应的控制条件。同时考虑到经济及其他原因,对池深较大的开启度采用限开措施。关于流态判别如下:

h c "

h c ">h s 为自由出流的远驱式水跃。 计算列表如下:

正常水位情况:(H 正=2.0m )

表1 消力池池深池长估算表

开启度为0.8m 时,hc ”-ht=0.607m ,为最不利情况。

设计水位情况:(H0设=2.74m)

表2 消力池池深池长估算表

开启度为1.3m时,hc”-ht=0.964m,为最不利情况。校核水位情况:(H0校=3.01m)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表,算出在校核水位情况下,开启1孔闸门,开启度为1.6m 时,hc ”-ht=1.108m ,为最不利情况。 (二) 消力池尺寸及构造 1.消力池深度的计算

根据三种情况所选择的控制条件,分别估算正常水位池深为0.4m 、设计水位池深为0.3m 、校核水位池深为0.1m ,用《水力学》教材公式9-5,计算挖池后的收缩水深h c 1和相应的出池落差Δz 及跃后水深h c "。计算如下:

正常水位: E 0=H 0+d=2+0.4=2.4(m )

hc =

c

02

2h g 2q

-E ?

用迭带法求得'c

h =0.4398 h c "=

???

? ??-+18123

2c

c gh q h α=????

?

?-??+14398

.08.959.28124398.03

2

=1.558(m ) 出池落差:Δz= 2

222222"

-

c

s h g q

h g q

δα?α

=

2

2

2

2

2558

.18.9259

.2-

81

.095.08.9259

.2?????

=0.437(m )

验算水跃淹没系数σ,由《水力学》教材公式: d=0σh c ″-s h -Δz σ

=(d+h s +Δz )/h c "

得 σ0=(0.4+0.81+0.437)/1.558=1.057 符合在1.05~1.10之间的要求。

设计水位:E 0=H 0+d=2.74+0.3=3.04(m )

hc =

c

02

2h g 2q

-E ?

用迭带法求得'c

h =0.762 h c "=

???

? ??-+18123

2c

c gh q h α=

???

? ?

?-??+1762

.08.984.4812762.03

2

=2.15(m )

出池落差:Δz=

2

2

2

2

222"

-

c

s

h g q

h

g q

δα?α

=

2

2

2

2

2306

.28.92125

.6-

05

.195.08.92125

.6?????

=0.943(m )

验算水跃淹没系数σ,由《水力学》教材公式: d=0σh c ″-s h -Δz

σ0=(d+h s +Δz )/h c " 得 σ0=(0.3+1.05+0.943)/2.15=1.066 符合在1.05~1.10之间的要求。

校核水位:E 0=H 0+d=3.01+0.1=3.11(m )

hc =

c

02

2h g 2q

-E ?

用迭带法求得'c

h =1.003 h c "=

???

? ??-+18123

2c

c gh q h α=???

? ??-??+1003

.18.9125.6812003.13

2=2.306(m )

出池落差:Δz=

2

222222"-c

s h g q

h g q δα?α

=

2

2

2

2

2306

.28.92125

.6-

14

.195.08.92125

.6?????

=1.27(m )

验算水跃淹没系数σ,由《水力学》教材公式: d=0σh c ″-s h -Δz

σ0=(d+h s +Δz )/h c " 得 σ0=(0.1+1.14+1.27)/2.306=1.088 符合在1.05~1.10之间的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取池深d=0.5m 。 2.消力池池长 消力池长度公式:

消力池长度:Lsj=Ls+βLj 式中 Lsj ——消力池长度,m ;

Ls ——消力池斜坡段水平投影长度,斜坡段坡率取m=8; β——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可采用0.7~0.8; Lj ——水跃长度,m 。

水跃长度:Lj=6.9(h c "-h c )=6.9(1.558-0.4398)=7.72m Ls=4m ;β=0.8

Lsj=4+0.8*7.72=8.676≈10.2m 故消力池长10.2m 3.消力池护坦厚度

消力池底板(即护坦)承受水流的冲击力、水流脉动压力和底部扬压力等作用,应具有足够的重量、强度和抗冲耐磨的

水闸设计说明书_毕业设计

水闸设计说明书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毕业设计

一、综述 1.1工程概况 平山水库位于省某县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长辽的支流)的主要支流,全长284m,流域面积为556㎞2,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91㎞2;平山河是山区河流,河床比降为0.3%,沿河有地势较为平坦的小平原,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 1.2枢纽任务 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殖、给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1.3设计基本数据 1)正常蓄水位113.0 2)设计洪水位:113.10m; 3)校核洪水位:113.50m; 4)死水位:105.0m(发电极限工作深度8m); 5)灌溉最低库水位:104.0m; 6)总库容:2.00亿m3; 7)水库有效库容:1.15亿m3;

8)发电调节保证流量Qp=7.35m3/s,相应下游水位63.20m; 9)发电最大引用流量Qmax=28 m3/s,相应下游水位68.65m; 10)通过调洪演算,溢洪道下泄流量Q1%=840 m3/s,相应下 游水位72.65m。 11)校核情况下,溢洪道下泄流量Q0.1%=1340 m3/s,相应下 游水位74.30m。 12)水库淤积高程85.00m。 二、坝址水文特性 暴雨洪峰流量Q0.05%=1860m3/s,Q0.5%=1550m3/s,Q1%=1480m3/s。 多年平均流量13.34m3/s,多年平均来水量4.22亿m3。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m/s,水库吹程8km,多年平均降雨次数48次/年,库区气候温和。 三、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 3.1坝址、库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 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地区,在平山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

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7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床宽一般为400m,河道弯曲很厉害,尤其枢纽布置处更为显著形成S 形,沿河沙滩及两岸坡积层发育,坝址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其覆盖物较厚,基岩产状凌乱。 靠近坝址上游是泥盆纪五通砂岩,坝下游为二迭纪炭岩,坝轴线位于五通砂岩上面。 在平山咀以南,即灰岩与砂岩分界处,发现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坝轴线左岸的五通砂岩特别破碎,产状凌乱,岩隐裂隙很发育。岩的渗水率都很小,两岸多为0.001~0.01升/分,坝址处沿坝轴线是1.5-5.0m厚的覆盖层,k=10-4cm/s,γ浮=10kN/m3,ψ=35 坝区地震为5~6度,设计时可不考虑。 3.2筑坝材料 枢纽大坝采用当地材料筑坝,据初步勘察,土料可以采用坝轴线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且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砂料可在坝轴线下游1~3公里河滩围及平山河出口处两岸河滩开采。料可以用采场开采,采场可用坝轴线下游左岸山沟较合适,其质为灰岩、砂岩,质量良好,质地坚硬,岩出露,覆盖浅,易开采。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工程概况 (4) 1.1工程概况 (4) 1.1.1 流域概况 (4) 1.1.2 流域开发概况 (4) 1.1.3 该枢纽的兴建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4) 1.2水库及主要建筑物的特征 (4) 2 基本资料 (6) 2.1水文特征 (6) 2.1.1 年径流 (6) 2.1.2 设计洪水 (6) 2.1.3 年沙量及气象 (7) 2.2工程地质 (7) 2.2.1地质概况 (7) 2.2.2 厂区工程地质条件和问题 (8) 2.2.3 对外交通 (9) 3水轮机选型设计 (10) 3.1机组台数与单机容量的选择 (10) 3.1.1机组台数的选择 (10) 3.1.2单机容量的选择 (11) 3.2水轮机特征水头的确定 (11) 3.2.1 最大水头Hmax (11) 3.2.2最小水头Hmin (12) 3.2.3设计水头Hr (12) 3.2.4加权平均水头Ha (12) 3.3水轮机型号及主要参数的选择 (12) 3.3.1水轮机型号与装置方式的选择 (12) 3.3.2 HL22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13) D的计算 (13) 3.3.2.1 转轮直径1 3.3.2.2转速器的计算 (13) 3.3.2.3出力校核 (13) 3.3.2.4 吸出高度的计算 (14) 3.3.2.5水轮机的安装高程 (14) 3.3.2.6工作范围的检验 (15)

3.3.3 HL23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 (15) 3.3.3.1 转轮直径1D的计算 (15) 3.3.3.2 确定水轮机的转速 (15) 3.3.3.3 出力校核 (16) 3.3.3.4 吸出高度的计算 (16) 3.3.3.5水轮机的安装高程 (17) 3.3.2.6工作范围的检验 (17) 3.4蜗壳的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18) 3.4.1 蜗壳形式的选择 (18) 3.4.2 金属蜗壳设计理论 (18) 3.4.3 蜗壳尺寸的计算 (19) 3.5尾水管形式和尺寸的确定 (22) 3.5.1尾水管形式的选择 (22) 3.5.2尾水管尺寸的确定 (22) 3.6调速器和油压装置的选择 (24) 3.7发电机的选择 (24) 3.7.1 水轮发电机的尺寸和重量 (25) 4.水电站枢纽的总体布置 (29) 4.1厂房枢纽布置 (29) 4.2厂房建筑物的组成 (29) 4.2.1 水电站厂房建筑物的组成 (29) 4.2.2 水电站厂房内部布置 (29) 5水电站厂房设计 (31) 5.1厂房构造 (31) 5.2主厂房的上部结构 (31) 5.2.1 屋顶 (31) 5.2.2 构架 (31) 5.2.3 吊车梁 (32) 5.2.4 外墙 (32) 5.2.5 楼板 (32) 5.3主厂房的下部结构 (32) 5.4主厂房平面设计 (32) 5.4.1 主厂房长度的确定 (32) 5.4.2 主厂房宽度的确定 (33) 5.5主厂房剖面设计 (34) 5.5.1 机组的安装高程 (34) 5.5.2 尾水管顶部高程 (34) 5.5.3 尾水管底板高程 (34) 5.5.4 基础开挖高程 (35)

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毕业设计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概述 一、工程概况 涡河发源于河南省中牟县境内,经开封、通许、尉氏、太康、鹿邑等县,在安徽省与惠济河汇合后流入淮河。汇合口以上流域面积4200km2,涡河在鹿邑县境内属平原稳定型河流,河面宽约200m,深约7——10米。由于河床下切较深,又无适当控制工程,雨季地表径流自由流走,而雨过天晴经常干旱,加之打井提水灌溉,使地下水位愈来愈低,严重影响两岸的农业灌溉和人蓄用水。为解决当地4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上级批准的规划确定,在鹿邑县涡河上修建挡水枢纽工程。 本工程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北约1Km,距汇合口18Km。它是涡河梯级开发中最末一级工程,涡河闸控制流域面积4070Km2。 二、拦河闸任务 涡河拦河闸所担负的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抬高水位,以利灌溉。洪水时开闸泄水,以保安全。 本工程建成后,可利用河道一次蓄水800万m3,调蓄河水两岸沟塘,大量补给地下水,有利于进灌和人蓄用水,初步解决40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并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源,同时渔业、航运业的发展,以及改善环境,美化城乡都是极为有利的。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地形资料 闸址处系平原型河段,两岸地势平坦,地面高程约为40.00m左右。河床坡降平缓,纵坡约为1/10000,河床平均标高约为30.0m,主槽宽度约为80—100m,河滩宽平,至复式河床横断面,河流比较顺直。

附闸址地形图一张(1/1000)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钻孔了解闸址地层属河流冲积相,河床部分地层属第四级蟓更新世Q3与第四纪全新世Q4的层交错现象,闸址两岸地面高程均在43m 左右。 闸址处地层向下分布情况如下: 1、重粉质壤土:分布在河床表面以下,深约3m。 2、细砂:分布在重粉质壤土以下(河床部分高程约在28.8m以下。) 3、中砂:分布在细砂层以下,在河床部分的厚度约为5m左右。 4、重粉质壤土:分布在中砂层以下(深约22m以下)。 5、中粉质壤土:分布在重粉质壤土以下,厚度5—8m。 附闸址附近地址剖面图一张 三、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物理性质 湿容重γa=19kN/m3 饱和容重γ饱=21kN/m3 浮容重γ浮=11Kn/m3 细砂比重γg= 27kN/m3 细砂干容重γ干=15kN/m3 2.内摩擦角 自然含水量时φ=280 饱和含水量时φ=250 3.土基许可承载力:【δ】=200kN/m3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 密实细砂层f=0.36

水闸毕业设计任务书

水闸毕业设计任务书 慈溪市三八江水闸初步设计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水利工程系 二00四年三月

一、毕业设计目的和作用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后一个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育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工程具体问题的一项尝试,是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主要目的作用如下: 1、将学生在专业课程及基础课程内说学到的知识加以系统化、巩固 和加深,扩大学生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大胆提出新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 3、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在设计、计算、绘图、编 写设计文件等方面的锻炼和提高。 4、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设计思想,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 钻研的精神。 二、设计题目 慈溪市三八江水闸初步设计 三、设计内容 (一)围垦工程枢纽总体布置 (二)水闸设计(详见指导书) 1.闸址选择(定性分析) 2.枢纽布置 3.闸室布置 4.两岸连接建筑物设计 5.消能防冲设计 6.防渗排水设计 7.闸室稳定计算 8.地基处理设计 9.水闸主要结构设计 10.施工组织设计和概预算(本次不作要求) 四、设计成果与要求 (一)设计成果 (1)毕业设计计算书说明书各一份 (2)图纸: i.围垦工程枢纽布置图

ii.闸室平面布置图 iii.水闸上下游立视图 iv.水闸纵向剖视图 v.水闸闸底板配筋图及细部构造图 (二)设计要求 (1)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根据设计任务书查找参考 书及有关资料、设计规范,复习教材相关内容。 (2)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理清全部工作程序及基本共作思 路,以便更好更快地搞好设计。 (3)设计计算说明书便写有逻辑,思路清楚,计算公式清楚,架设条件及参数选取有说明,参考资料能及时注明。说明 文字简练,语句通顺,计算必须附以示意简图。 (4)毕业设计期间应严格遵守设计纪律,独立完成各阶段设计 任务。 五、进度安排及各阶段要求 毕业设计时间短,除去答辩、制图、整理计算说明书及五一放假,实际设计约6周,时间安排大致如下表,希同学们能尽量在规定时间完成相应设计任务。 1、毕业设计进度计划: 周数时间各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工作量(%)第9周0405--0409 熟悉资料,工程总体布置10 第10周0412--0416 闸孔布置、水力计算10 第11周0419--0423 防渗排水布置计算、消能防冲设计20 第12周 0426--0507 闸身渗流稳定、抗滑稳定计算及校核20 第13周 第14周0510--0516 闸底板、闸墩、翼墙结构计算20 第15周 0517--0530 制图、整理说明书20 第16周 第17周0530--0604 答辩准备及毕业答辩2、各阶段要求详见毕业设计任务书。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英文翻译,混凝土重力坝

Concrete Gravity Dam The type of dam selected for a site depends principally on topographic, geologic,hydrologic,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Where more than one type can be built, alternative economic estimates are prepared and selection is based on economica considerations.Safety and performance are primary requirements, but construction time and materials often affect economic comparisons. Dam Classification Dams a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uch as concrete or earth. Concrete dams are further classified as gravity, arch, buttres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Earthfill dams are gravity dams built of either earth or rock materials, with particular provisions for spillways and seepage control. A concrete gravity dam depends on its own weight for structural stability. The dam may be straight or slightly curved, with the water load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dam to the foundation material. Ordinarily, gravity dams have a base width of 0.7 to 0.9 the height of the dam. Solid rock provides the best foundation condition. However, many small concrete dams are built on previous or soft foundations and perform satisfactorily. A concrete gravity dam is well suited for use with an overflow spillway crest. Because of this advantage, it is often combined with an earthfill dam in wide flood plain sites.

水利水电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为面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说明书,根据所给基本资料及面板堆石坝的特点进行调洪演算,本设计中一共选取了四种方案,经过调洪演算并结合下游防洪要求及经济因素等的考虑,最终选择方案四,即选择堰宽为75m的方案。 本设计主要进行了调洪演算、坝体分区设计、溢洪道设计、溢洪道水面线计算、坝体渗流分析及坝体稳定计算等几个方面。本设计中河岸溢洪道布置在河流右岸,为正槽溢洪道。大坝高71.3m,上游坝坡坡度为1.4,下游坡度为1.3坝轴线长度为449.4m,布置在河流转弯处。经坝体稳定分析和渗流计算,本方案满足要求。 关键词: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调洪演算坝体设计渗流计算稳定验算河岸溢洪道

ABSTRACT This paper for the surface of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design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giv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for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the total selection in the design of the four kinds of solutions, through the combined with the downstream flood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and economic factors, finally four options, which chooses the plan of dam is 75 m wide. This design mainly for flood regulating calculation, design, design of spillway, the surface spillway dam partition line, dam seepage analysis and dam body stability calculation. The desig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spillway in the Banks of the river on the right bank of the river, spillway was right in the groove. 71.3 m high dam, the upstream dam slope degree is 1.4, the downstream slope 1.3 dam axis length of 449.4 m, decorate in the bend. This scheme by the dam seepage calculation, stability analysis and meet the requirements. Keywords: concrete face rockfill dam, flood routing, design of dam body ,seepage calculation, Stability calculation, The bank spillway II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进水闸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课程设计 前 进 闸 初 步 设 计 学号: 08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姓名: 封苏衡 指导教师: 潘起来老师 2011年 12 月 19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4) 1.设计资料 (4) 2.枢纽设计 (5)

1.闸室结构设计 (7) 2.确定闸门孔口尺寸 (7) 第三章消能防冲设计 (11) 1.消力池设计 (11) 2.海漫的设计 (13) 3. 防冲槽的设计 (14) 第四章地下轮廓设计 (15) 1.地下轮廓布置形式 (15) 2. 闸底板设计 (15) 3.铺盖设计 (16) 4. 侧向防渗 (16) 5. 排水止水设计 (17) 第五章渗流计算 (19) 1.设计洪水位情况 (19) 2. 校核洪水位情况 (23)

1. 闸室的底板 (24) 2. 闸墩的尺寸 (24) 3. 胸墙结构布置 (24) 4. 闸门和闸墩的布置 (24) 5. 工作桥和交通桥及检修便桥 (25) 6. 闸室分缝布置 (26) 第七章闸室稳定计算 (27) 1.确定荷载组合 (27) 2.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和闸基应力验算 (27) 第八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1.?上游连接建筑物 (31) 2.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1、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该闸有如下的作用: (1)防洪。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规划数据 (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渠底高程为,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比例1:100) 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 (2)灌溉期前进闸自流引胜利河水灌溉,引水流量为300s m/3。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闸下游水位;冬春枯水季节,由前进闸自流引水至下游红星港,引水流量为100s m/3,此时相应水位为:闸上游水位,闸下游水位。 (3)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设计情况,上游水位2204.3m,下游水位2201.0m;校核情况,上游水位2204.7m,下游水位2201.0m。消能防冲不利情况是:上游水位2204.7m,下游水位,引水流量是300s m/3 (4)下游水位流量关系:

水闸设计过水流量和水闸设计规范毕业论文

水闸设计过水流量和水闸设计规毕业论文 1 工程概况 1.1 基本资料 新东港闸是一座拦河闸,防洪保护农田4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5.3万亩。设计排涝面积40万亩。起着引水灌溉和防洪排涝的重要作用。 1.1.1 建筑物级别 根据水闸设计过水流量和水闸设计规(SL-265-2001)的平原区水闸枢纽工程分等指标知本工程规模属于中型,其建筑物级别为3级。 1.1.2 孔口设计水位 孔口设计水位组合见表1-1。 表1-1 孔口设计水位组合表 1.1.3 消能防冲设计 消能防冲设计水位组合见表1-2。 表1-2 消能防冲设计水位组合表 1.1.4 闸室稳定计算 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见表1-3。 表1-3 闸室稳定计算水位组合表

1.1.5 地质资料 本拦河闸持力层为局部含砂砾,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的棕黄夹灰色粘土、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态,中压缩性,直接快剪c=55kPa ,φ=17°。地基允许承载力220kPa 。 1.1.6 回填土资料 回填土采用粉砂土,其摩擦角17,0c ?==,湿容重3 /18m kN ,饱和容重为 3/20m kN ,浮容重3 /10'm kN =γ。 1.1.7 地震设计烈度 地震设计烈度:7。 1.1.8 其他 上下游河道断面相同均为梯形,河底宽分别为40.0m ,河底高程4.2m ,边坡1:2.6。河道堤顶高程与最高水位相适应。两岸路面高程相同8.2m 。交通桥标准:公路Ⅱ;双车道。 1.2 工程概况 东新港闸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排涝。该闸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共5孔,每孔净宽 6.0m 。闸墩为钢筋砼结构,边墩和中墩厚为 1.0m ,缝墩厚 1.2m ,闸室总宽36.40m 。闸底板为砼结构整体式平底板,顺水流方向长16.0m ,底板厚1.5m ,顶高程与河底同高为▽4.20m 。钢筋砼铺盖长18.0m ,厚0.5m ,顶高程▽4.20m ;下游消力池为钢筋砼结构,厚0.8m ,池长19.0m ,顶高程▽3.5m 。海漫前1/3浆砌块石结构;后2/3干砌石结构,并设有混凝土格埂,长21.0m 。公路桥为C25钢筋砼斜空心板结构,公路桥标准:公路Ⅱ,双车道,桥面高程▽9.64m ,桥面宽8.0m ,两边人行道为0.8m 。工作桥为钢筋砼π梁式结构,且在上面建房子。工作桥桥总宽3.9m ,启闭机房墙厚0.24m,机房净宽3.42m 。纵梁高0.6m ,宽0.4m ;横梁高0.4m ,宽0.25m 。闸门为露顶式平面钢闸门,门顶高程▽8.7m 门底高程▽4.2m 。在闸门上游侧设有胸墙,胸墙顶高程▽11.0m ,胸墙底高程▽8.5 m 。采用2×16 t 双吊点卷扬式启闭机5台套,上、下游翼墙均为反翼墙;上游翼墙分为5段;下游翼墙分为4段。上游翼墙后回填土高程9.5m ;下游翼墙回填土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南(本科) 教学大纲 (终审稿) 2003年6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设计是完成电大开放式教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针对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依据本课程的知识,完成一个较简单的设计问题,以加深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工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学会运用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提高专业绘图及编写设计文件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是完成电大开放式教育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最后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在完成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已建或在建工程的资料分析,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或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提高专业基本技能及工作能力的一项指导性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掌握工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设计图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程,提高设计计算、专业绘图及编写设计文件等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还可以全面考察和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学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之前,必须修完全部课程(或取得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应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时间约12周。 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特点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习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以及计算、绘图和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 设计与课程作业不同,在许多情况下方案的选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等不是唯一的,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设计、施工、管理、运行、环境、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做出合理的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2) 前言 (2) 1 设计基本资料 (3) 1.1 基本概况 (3) 1.2 自然条件 (4) 2工程综合说明 (8) 2.1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8) 2.2水库特征水位 (9) 2.3枢纽主要建筑物组成 (9) 3 水闸设计 (10) 3.1闸址、闸型选择 (10) 3.2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拟定 (11) 3.3闸底高程的确定 (13) 3.4闸顶高程的确定 (14) 3.5 水闸消能防冲设计 (14) 3.6 闸室布置与构造 (24) 3.7闸室稳定计算 (30) 3.8 闸室防渗排水设计 (37) 3.9 上下游连接建筑物设计 (42) 4 两岸挡水坝段设计 (42) 4.1 剖面设计原则 (42) 4.2 基本剖面拟定 (43) 4.3 实用坡面的设计 (43) 4.4 各项荷载的计算(单位长度) (45) 5基础及库岸边坡处理 (48) 5.1 连接坝顶的地基处理 (48) 5.2水闸基础加固处理 (50) 5.3 库岸边坡处理 (50)

6引水发电系统的简要布置 (52) 6.1 引水系统设计 (52) 6.2 发电厂房的布置 (54) 7结论 (55) 总结与体会 (56) 谢辞 (57) 参考文献 (58) 附录 (59)

摘要 本设计结合兴马电站基本资料,采用岸边引水式方案进行首部枢纽初步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首部枢纽建筑物的布置、水闸设计、引水和发电建筑设计、两岸挡水坝段设计、基础及库岸边坡处理。本设计参照相关规范和书籍资料重点进行挡泄水建筑物设计,首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闸坝及建筑物等级,由地质资料确定坝址,进行水利枢纽工程的总体布置;然后进行水闸设计,确定水闸等别、闸坝高程,进行闸孔设计、闸室布置及稳定计算、消能防冲设计、防渗排水设计、两岸连接物的设置等;接着对引水和厂房进行了简要设计,然后对两岸挡水坝段进行设计,采用重力式方案确定挡水坝段剖面尺寸,并进行稳定验算;最后对基础及边坡防护进行简要的说明。 关键词:兴马电站;首部枢纽;河床式厂房;水闸;挡水坝段 Abstract This design unifies the xinma power, using the shore basic data plan first hub diversion type,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layout, first hub building design, water diversion and power generation locks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cross-strait block dam section design, foundation and library shore slope processing. This design related standards and reference books material with the focus on the building design, discharge water retaining first according to determine the passage and building design information, the geological data to determine level of dam site,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Then, determine such damages to the gate design elevation, passage: don't, the sluice hole design, chamber arrangement and stability calculation and elimination of can prevent blunt design, anti-seepage and drainage design, cross-straits connectives Settings etc; Then the water diversion and building a brief design, then sections of cross-strait block dam design, adopted a gravity type plan against dam section profile, and stability checking size; Finally based and for slope protection for briefly. Keywords: xingma power station; First hub; Riverbed workhouse; Sluices; Block dam section 前言 水闸是一种利用闸门挡水和泄水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多用于河道,渠系及水

毕业设计——泄水闸设计算书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1) 1.1兴建缘由和效益 (1) 1.2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1) 1.3枢纽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2) 1.4泄水闸的工程布置 (3) 第2章枢纽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的设计资料 (5) 2.1设计基本资料 (5) 2.2建筑物的设计参数 (6) 2.3泄水闸 (7) 第3章泄水闸的闸孔设计 (9) 3.1堰型、堰顶高程的确定 (9) 3.2闸孔净宽及泄流能力的校核 (9) 3.3校核洪水位时上游水深计算 (10) 第4章泄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 (11) 4.1消能水位 (11) 4.2消能计算 (11) 4.3消力池深度D (13) 4.4计算消力池池长L (13) 4.5护坦厚度T (13) 4.6海漫设计 (13) 第5章泄洪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15) 5.1地下轮廓线的拟定 (15) 5.2闸基渗流计算 (16) 5.3防渗设计 (19) 第6章泄洪闸闸室布置和稳定计算 (21) 6.1泄洪闸的闸室布置 (21) 6.2泄洪闸的闸室稳定计算 (24) 第7章泄洪闸的底板结构计算 (32) 7.1闸墩、底板剪力分配系数的计算(设计水位) (32) 7.2作用在单宽板条上的荷载 (34) 第8章连接建筑物的设计 (37) 8.1翼墙的形式 (37) 8.2翼墙的结构、尺寸拟定 (37) 8.3翼墙的稳定计算及结构计算 (37)

第1章工程概况 1.1兴建缘由和效益 函江位于我国华东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375km,流域面积为176万km2,是鄱阳湖水系的重要支流,也是长江水系水路运输网的组成部分。 该流域气候温和、水量充沛、水面平缓、含沙量小,对充分开发这一地区的水路运输具有天然的优越条件。 流域内有耕地700多万亩,土地肥沃。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工矿企业发达,有国家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工程铜基地及腹地内的建材、轻工、电力等工业部门和十多个粮食基地;原料及销售地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各省、市地区,利用水运条件十分优越。 流域梯级开发后,将建成一条长340km通航千吨级驳船的航道和另一条长50km通航300吨级驳船航道,并与长江、淮河水系相互贯通形成一个江河直达的内河水路运输网;同时也为沿江各县市扩大自流灌溉创造条件,对促进沿河地区的工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该工程以航运为主体,兼有泄洪、发电、灌溉、供水和适应战备需要的综合开发工程,它在经济上将会具有非常显著的效益。 1.2工程等别及设计标准 1、工程等别 本枢纽工程定为三级工程;主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4级建筑物设计。 2、洪水标准 设计洪水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校核洪水按300年一遇标准设计;最大通航洪水按5年一遇标准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 《七家田水电站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水电112班 学号: 1108070222 学生姓名:余官荣 指导教师:陈亚梅 2015年6月5日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诚信责任书 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设计作者签名:余官荣 日期:2015 年6月5日

目录 1.摘要 (1) 2.前言 (2) 3.方案比较 (3) 3.1坝址选择 (3) 3.2厂址选择 (7) 3.3坝型选择 (7) 4.枢纽布置 (9) 4.1坝体布置 (9) 4.2取水口布置 (9) 4.3厂房和公路布置 (10) 5.坝高的确定 (10) 5.1水文资料 (10) 5.2 坝区工程地质资料 (24) 6.应力计算 (27) 6.1正常蓄水位加温降 (27) 6.2设计洪水位加温降 (28) 6.3校核洪水位加温降 (28) 7.坝肩稳定计算 (28) 7.1稳定分析方法 (28) 7.2稳定计算方法 (28) 7.3计算结果 (30) 8.溢流坝段设计 (30) 8.1溢流曲线 (30) 8.2闸孔设计 (31) 8.3消能设计 (31) 9.冲沙底孔设计 (31)

10.进水口设计 (32) 11.厂房设计 (32) 11.1概况及基本资料 (32) 11.2厂区枢纽平面布置 (35) 11.3主厂房设计 (36) 12.结论 (38) 13参考文献 (39) 14致谢 (40) 15.附录 (40) 15.1坝顶高程确定 (40) 15.1.特征水位计算 (40) 15.1.2坝顶高程 (43) 15.2拱冠梁设计计算 (45) 15.2.1坝底高程 (45) 15.2..2坝底厚度 (45) 15.2.3确定上游面曲线 (45) 15.2.4拱圈厚度曲线 (45) 15.2.5圆心连线的无确定 (46) 15.2.6顶拱半径图 (47) 15.2.7坝体左岸半边拱的圆心连线 (48) 15.2.8坝体右岸半边拱的圆心连线 (48) 15.3应力计算 (50) 15.3.1正常蓄水位加温降,左半拱 (50) 15.3.2正常蓄水位加温降,右半拱 (55) 15.3.3设计洪水位加温降,左半拱 (59) 15.3.4设计洪水位加温降,右半拱 (65) 15.3.5校核洪水位加温降,左半拱 (69) 15.3.6校核洪水位加温降,右半拱 (75)

水利水电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级水利水电自考助学班 指导老师李云强 题目重力坝剖面构造设计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2012年11 月 28 日

1、选题的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两年以来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通过对鄂——01水利枢的了解和对个人所掌握相关知识的考虑,本次选择《重力坝剖面构造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 鄂——01水利枢纽的河道J水发源于山区,流经H,C等县市,而于H市附近汇入S江,其于流总长197公里,流域积3356平方公里,坝址控制流域面积711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1%,J水属于山区性河流,流域内多为山区和丘陵区,起河床比降为: 上游河段:由河源至石门 1.21% 中游河段:由石门至神山头0.44% 下游河段:由神山头至河口0.24% 流域内雨量充沛,H市站多年平均雨量为1447.7公里,且雨量多集中于3~8月份,约占全年平均雨量的70%,尤以4~6月份雨量集中,每到雨季,山洪爆发,流域内中,下游地区农田(50余万)和城乡人口(30余万人)经常遭到洪水灾害和威胁,甚至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本次水利枢纽是一座以发电,防洪,改善航道为主的综合性利用水库,建成后,可保护下游中等城市,减少减轻洪水威胁。 本次选题丰富了重力坝的设计理念,加深了对设计实例的了解,方便了今后对于重力坝的研究。 2、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抗滑力满足稳定要求:同时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压力所引起的拉应力,以满足强度要求。由于混泥土重力坝自重大,温控难度高,所以在严寒或者温差大的地区应对重力坝在严寒地区施工的温度应力问题进行分析。 混泥土重力坝在严寒地区施工的温度应力问题研究现状: 2.1、按设计的坝体建立一个完整的模型 (即竣工后的完整坝体 ) ,并按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薄层碾压混凝土建立相应的层单元。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二) 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

西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铜钱坝坝水利枢纽布置 及泄水建筑物设计 专业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工082班 学生王勋 指导教师王飞虎 2012

铜钱坝水利枢纽工程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 摘要 铜钱坝水库坝址位于汉江支流玉带河下游,该水库是以供某工厂工业用水为主,兼补偿下游农田灌溉用水,以及防洪、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本次毕业设计分析了坝址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对比几种坝型最终选取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和坝轴线并进行了枢纽布置。枢纽建筑物包括泄水建筑物、挡水大坝、底孔、供水管道和电站等。然后对该工程的溢流坝及底孔的形式和消能及防冲进行了设计。坝体剖面的稳定和应力计算,荷载组合取了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两种不同的情况,以正常蓄水位时的荷载组合作为基本组合;以校核荷载和地震荷载作为特殊组合。设计中选取了坝基面和廊道底部截面作为计算截面,对坝体的两种稳定和强度都进行了计算,结果都满足要求。本次设计的主要成果有:设计说明书1份,设计图纸6张以及其他相关附图附表等。 关键词: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底孔;设计。

Copper cash dam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layout andWater discharge building design ABSTRACT Copper cash dam located in hanjiang river dam site tributary jade belt linked to the downstream, the reservoir for a factory in industrial water is given priority to, and compensation of farmland irrigation water downstream, and flood control, power generation, fish,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use of water conservancy hub project. The graduation design analysis of the dam site topographical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compared several dam type selection ultimately 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 and dam axis and the general layout.Hub buildings including outlet structure,Block water dam,underport,Water supply pipe and power stations.Then the spillway and bottom outlet in the form of engineering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and scour protection design.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profile and stress calculation, the load combination to take thebasic combinations and special combination of two different situation, normal water level of theload combination as the basic combination; c hecking loads and seismic loads as special combinations.In the design of the dam foundation and corridor on the surface as the section at the bottom section on the dam two stability and strength are calculated, the result is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main achievements are: a design specifications, design drawings and other relevant drawings six pictures schedule, etc. Keywords: normal concrete gravity dam; Overflow dam; underport; Desig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