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1. 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作物产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通常衡量一个作物群体叶面积的大小,是用叶面积指数表示的,即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相当于该地面的倍数。

叶面积指数越大,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越大。但是,叶面积指数不是越大越好,各种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都将有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其适宜范围与品种、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测定叶面积的方法较多,其准确度有差异。因此,在应用这方面资料和具体测定时,要作具体分析和必要的说明。

2. 材料及用具

料尺、叶面积测定仪、求积仪、记录表格、鼓风干燥箱、扭力天平(1%g)、干燥器、螺旋测微尺和织物测厚器。

3. 测定方法

(1)测定叶面积的方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方法,因作物不同而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 纸样称重法:将各点取样叶片(未展开的和桔黄叶片除外,)逐叶平铺厚薄均匀的纸上(纸的均匀程度可预先剪同等大小的纸片称重测定),用铅笔沿叶缘描下,然后用剪刀按铅笔所画叶形剪下,或用工程晒图纸晒制叶形后剪下。全部称重得W1,另取已测知面积为A1的纸,称重得W2,则叶面积A2为:

② 比叶重法:

鲜重法:将取样的全部叶片鲜样称重,再选取其中大、小两个类型的叶片各10片,叠集起来,分别用二种规格的已知面积纸板(或木板、玻璃板),压在叠好的叶片上,用刀片小心沿纸板边缘切割,把切下的一定面积的样品在扭力天平上称重。或者用已知面积的打孔器打孔后,将期打孔圆称重。经过计算得出比叶重值(g/cm2),两个值平均后得平均比叶重(g/cm2)。

式中0.0001为北朝鲜平方厘米化为平方米的转换系数。

干重法:按上述方法将切割后已知面积的叶片及期余叶片,测定干重,求出平均比叶重(g/cm2),再求出其取样点的叶面积。

③ 叶面积仪测定法:目前叶面积的型号有多种,有座台式叶面积仪,有手提式叶面积仪。这里介绍国产GCY-200型光电面积测定仪。其原理是:当均匀光源照叶面积仪的磨砂玻璃时,由于漫反射,而使其成为一均匀散亮面,这一均匀亮面经透镜成像于光电池上,使光电池产生电流,经放大后由微安表指示,若将被测叶片放在均匀亮面上,则亮面面积相应减少,光电池上产生的电流也相应减小,其测量关系为:

式中:M(cm2)——亮面面积

A(μA)——未放叶片时,亮面M成像于光电池上产生的光电流读数(μA)

Y——叶片放在亮面下时电流读数(μA)

X——叶面积,

使用叶面积仪,北朝鲜仪器调整好后,将被测叶片夹入有机玻璃夹内,插入磨砂玻璃亮面板下,即可从微安表上直接读出叶面积值。

GCY-200型叶面积仪每测定的叶面积较小,大叶片需要剪碎,实际工作起来比较慢。

L1-3000型叶面积仪,能自动显数,工作次序高,但价格较贵。

④ 求积仪法

将叶片样品在纸上描下叶形后,利用求积仪逐一测定面积,用仪器尖从标记的某点开始,沿叶缘按顺时针方向描述一圈,仍回到原来起点,记下读数,每片叶测定两次,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两次读数平均,即为该叶片的叶面积值。逐叶在记录上登记。

此法较准确,便费时较多,往往是将它作为标准方法来检验期他方法的偏差程度,也可将此法与干重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减少工作量。

⑤ 长×宽积系数法:

长×宽的积,常比实际上的叶面积为大,因些要有一个较正系数。校正系数的求出,一般先将大量叶片以标准方法(求积仪或面积仪)测定出实际的面积,然后用相应的长×宽积去除。逐叶求出其K值,最后求期K的平均值。

不同作物的叶片,或同一作物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叶片。期校正系数可能不同,应用此法之前,需先求出测作物品种叶面积的K值。

⑥ 直线回归法:此法适于叶形较规则、叶片对称性好的活体测定,每张叶片只需测量一个数据就可以回到室内进行计算。其方法是将一定形状的叶片,测量某二点之间的长度,如长或叶宽等,将期长度值平方,现按回归方程计算。

式中:a为回归系数。

第七章 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七章叶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叶的发生组成和叶序 叶是先于根发育出现的结构,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重要场所,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本章主要讲述叶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与功能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叶的发生、组成与叶序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 1.叶的发生 叶由叶原基生长分化而来。当芽形成和生长时,在茎的生长锥的亚顶端,周缘分生组织区的外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侧生的突起。这些突起是叶分化发育的起点,因而被称为叶原基。叶原基是一团原分生组织细胞,将朝着长、宽、厚三个方向进一步生长,逐渐形成具有叶片、叶柄、托叶等结构雏形的幼叶,最终发育成为成熟叶。叶的这种起源发育方式称为外起源(图7-1)。 2.叶的生长 由叶原基发育成叶的过程包括顶端生长、边缘生长和居间生长三个阶段。 叶原基形成后,首先进行顶端生长,不断伸长,成为圆柱状的结构,称为叶轴。叶轴是尚未分化的叶柄和叶片。具有托叶的植物,叶原基上部形成叶轴;叶原基基部的细胞分裂较上部快,且发育较早,分化成为托叶,包围着上部叶轴,起到保护作用。具有叶鞘的植物(如

禾本科),叶原基基部生长活跃,侧向延伸可以包围整个茎端分生组织。在叶轴伸长的同时,叶轴两侧边缘的细胞开始分裂,进行边缘生长(边缘生长进行一段时间后,顶端生长停止)。叶轴的边缘生长,使叶轴变宽,形成具有背腹性的、扁平的叶片雏形;如果是复叶,则通过边缘生长形成多数小叶片。没有进行边缘生长的叶轴基部分化为叶柄,当幼叶叶片展开时叶柄才随之迅速伸长(图7-2)。 当幼叶由芽内逐渐伸出、展开时,边缘生长逐渐停止,整个叶片进入居间生长,最后发育成熟。大多数幼叶叶片的生长基本上是等速生长,但有些幼叶各部分细胞的生长速度并非完全一致,因而在叶的生长过程中,便出现了不同的叶缘、叶形等。叶片在不断增大的同时,伴随着内部组织的分化成熟。 在边缘生长时期,叶轴两侧的边缘分生组织经垂周分裂产生原表皮,将来发育成为表皮;近边缘分生组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交替进行,形成了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在一种植物中叶肉的层数基本是恒定的,是由平周分裂决定的。在各层形成后,细胞停止了平周分裂,只进行垂周分裂,增大叶片面积,但不增加叶片厚度。 一般说来,叶的生长期是有限的,这和具有形成层的无限生长的根、茎不同。叶在短期内生长达一定大小后,生长即停止。但有些单子叶植物的叶的基部保留着居间分生组织,可以有较长期的居间生长。如禾本科植物的叶鞘可以随节间生长而伸长,葱、韭菜等剪去上部叶片,叶仍可继续生长(即割一茬又长一茬),就是由于叶基部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的情况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一、各种元素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和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和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和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和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的原理及意义

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的原理及意义 植物叶片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叶片都担任一个能量转化的场所,是蒸腾作用的场地,检测它的相关参数,不仅是产量形成和品种特点的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合理栽培以及病虫害发生检测的重要手段,这些数据还是研究生理生化、遗传育种、作物栽培的内容,可以说对这个农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其中叶面积的测量是不可少的一项检测参数,一般可以通过叶面积测定仪的帮助来获取。 叶面积测定仪是用在植物叶片的质量检测中,那么它的原理和光学反射有多少人了解那?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相关知识。叶面积测定仪利用光学反射和透射原理,采用特定的发光器件和光敏器件,测量叶面积的大小。从选用的光学器件来分,叶面积测定仪可分为光电叶面积仪、扫描叶面积仪和激光叶面积仪三类;从测量过程中是否移动叶片来分,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测量。叶面积测定仪量叶面积度高、误差小、操作简单、速度快。 目前使用的叶面积测定仪多为日本进口的,要求严格按照使用指导使用。叶面积测定仪的误差多来源于设计本身和使用过程,叶面积测定仪的误差除了本身机械误差外,还跟叶形有关:叶子的长宽比越大,误差就越大;周长越大,误差也越大。 现在我国各项发展逐渐走向正轨,各种的仪器都可以由国内的公司研发出来,托普云农就是我国一家专门生产农业仪器的公司,托普云农的叶面积测定仪是主机、探头一体化设计,操作更方便,采用的是微电脑技术,LCD液晶显示、高性能充电锂电池,无需外部供电,低电压显示,更适用于野外测量。可以说应用在野外检测中非常的方便,被广泛的使用在农业、气象、林业等部门。 为什么要运用叶面积测定仪对植物的叶片面积测定呢?由于叶面积控制着植被的许多生物物理过程,如光协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碳循环和降水截获等。如花生光合面积主要指能停止光协作用的绿叶面积,是光协作用中与产量关系最亲密、变化最大、同时最易受控制的要素,95%以上的干物质源于绿叶

植物的形态结构变化

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形态结构的变化 摘要: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适应不同的逆境环境,植物在形态和结构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依此来保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本文详细阐述了植物的根茎叶在高CO2、低CO2、缺氧、高温、低温、干旱、盐因子等不同逆境下所发生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关键词:植物;环境;变化 The plants varia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bstract: The growth of the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s a unified whol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ifferent adversity environments, the plants have corresponding variations in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to keep their normal life activ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lants variation of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such as high CO2, low CO2, hypoxia, high temperature, low temperature, drought and salt factor. Key words:plants; environments;variation 植物体是一个开放体系,生存于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不是恒定不变的,为了适应不良环境,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那么,植物面 对高CO 2、低CO 2 、高温、低温、缺氧、干旱、盐渍等不同环境会发生增氧的变化 呢? 本文讨论了在各种不良环境中植物形态和结构发生的相应变化。 1 大气 大气是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在各种各样的大气环境中,长期的大气变化使其获得了一些适应某种大气环境的相对稳定的遗传特征,其中也包括形态结构方面适应的特征。因此某种大气环境因子突然改变就必然导致植物在形态结构上出现某种变化[1]。

农作物学

1.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层,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表层。 2.土壤肥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 土壤学中把水、肥、气、热——称为四大肥力因素。 3. 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人为肥力:是耕作熟化过程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从肥力的实际经济效益分为: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 有效肥力:是指在当季生产上发挥出来并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潜在肥力:是指在当季生产上未能产生经济效果的那一部分肥力。 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 4. 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本身属性及发挥肥力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条件、人为因素、社会因素)所共同决定的,它是土壤的经济效应 母质:是指经各种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粗细不同的矿物颗粒.它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物质。 5. 自然土壤形成的本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共同作用是土壤发生的基础 6. 自然土壤土体构型:①覆盖层(O)②淋溶层(A)③淀积层(B)④母质层(C) 农业土壤的土体构型:①耕作层(A)②犁底层(P)③心土层(B)④底土层(C) 7. 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的岩浆直接冷凝和结晶而成的矿物称为原生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面,由原生矿物经风化和变质作用后,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性质和成分而形成的新的矿物,称为次生矿物。 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在风化过程中末改变化学成分和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一切有机物质的总称。 8、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矿质化作用——土壤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料的过程,称为有机质的矿质化作用。

叶面积扫描仪测量及操作方法详解

叶面积扫描仪测量及操作方法详解 叶面积扫描仪也叫叶面积测量仪,托普云农的智能叶面积测量系统是由背光装置和装有嵌入式软件的平板组成。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的软件。叶面积扫描仪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田间作物叶面积测量。 YMJ-C叶面积扫描仪具有操作简洁化,应用人性化、智能化和可升级化等特点,叶面积扫描仪带有手动修正功能,可进行剪切、修补、自动切叶柄等,确保测量高精度。 叶面积扫描仪又称叶面积测定仪,是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生产的高精度无损检测仪器,能快速对被测物面积进行测量参数精准,测量方法为:直接测量方法 在冠层结构较小的作物(小麦)、草地地区使用了收获测量法比较准确。直接测量法是一种传统的、相对精确的方法,通常作为间接测量法的有效验证。在测量叶片面积时,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照相法、比叶面积法( SLA)等。 半球摄影方法 半球摄影方法(hemispherical canopy photography (DHP) 采用视场角接近或等于180毅的鱼眼镜头摄影,将整个半球空间投影在影像水平面上成像. 商业化鱼眼镜头有极化投影、正射投影、兰伯特等积投影和立体等角投影 4 种投影

方式,极化投影和立体等角投影为常见的投影方式.DHP 方法早期应用于森林冠层辐射分布测量研究,而冠层辐射分布直接取决于森林冠层LAI 及其空间分布,因此后来DHP方法被推广应用于森林冠层地面LAI 测量。DHP 方法可单次测量上半球方向间隙率,因而其在冠层充分采样的同时可极大提高地面LAI 的测量精度及效率. 与其他光学测量方法相比,DHP 方法在冠层信息永久记录、冠层半球方向直射光及散射光分布测量、冠层聚集效应评估及结构参数测量等方面优势明显。具体产品有如英国的HemiDIG数字植物冠层分析系统; DHP 方法则适宜在黎明前、黄昏后和多云天气条件下观测。采用DHP 方法时,相机曝光设置、相机类型、影像分辨率等观测条件均不同程度地影响LAI 测量精度。 其他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屈永华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测量方法,目的是实现生长期内LAI的长期连续观测。 测量注意事项:尽可能避免直射的阳光,尽量在日出日落时或者多云的天气(阴天)进行测量,如果避免不了,需要注意:1,使用270度的遮盖帽或者更小视野的遮盖帽; 2,背对着阳光进行测量,遮挡住日光和操作者本身; 3,对植物冠层进行遮阴处理; 4,如果云分布不均匀导致光线不均匀的天气条件下要等待云彩飘过并且遮挡了阳光时再进行测量。在非均匀、不连续植被情况下以及复杂地形区的测量结果不理想。 叶面积扫描仪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待机时间长,测量参数精准。已被农科院、农业研究院等众多高等学府和企业个人广泛使用。 叶面积扫描仪,叶面积测量仪功能特点: 叶面积测量仪硬件功能特点: 1、安卓系统具有操作简洁化,应用人性化、智能化和可升级化。 2、背光装置可选。(YMJ-C可选配背光装置即YMJ-CH) 软件功能特点:

什么是叶片厚度测量仪

什么是叶片厚度测量仪?叶片厚度测量仪使用手册 一、叶片厚度测定仪/叶片厚度计简介概述: 叶片厚度测量仪是什么?叶片厚度测量仪还有什么叫法?是大家对于叶片厚度测量仪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作为植物最重要的一个器官,叶片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植物叶片的研究项目也有很多,而叶片厚度测量仪就是其中一款研究植物叶片形态的仪器,其主要作用就是测定植物叶片的厚度,YH-1叶片厚度测量仪的其他叫法还有叶片厚度测定仪、植物叶片厚度测量仪等。 通过叶片的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比如光合作用、水分情况、养分情况等,叶片的研究,对于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索更加精细的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叶片厚度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比如说,利用叶片厚度测量仪来测定分析,并掌握植物叶片厚度的周期性规律,对于研究植物的水分状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农业的精细化发展方面,过去主要是通过研究植物生长的环境,比如说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土壤养分等来作为农业灌溉施肥的依据,而现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中开始探索以植物生理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指导,比如说利用叶片厚度测量仪来测定植物的叶片厚度,通过植物器官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植物的真实水分需求,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的节水灌溉作业,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从这些层面上来看,叶片厚度测量仪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的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叶片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其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如光合作用、水分情况、养分情况等。研究表明,叶片厚度变化具有周期规律性,可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24小时)。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植物水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托普云农生产的叶片厚度测定仪小巧轻便,功能先进,深受国内市场的欢迎。 通常的灌溉系统是以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土壤的湿度作为控制参数,属于开环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托普云农提出了以植物的器官(叶片、茎杆、果实)的几何参数为控制参数的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属于闭环控制。 二、叶片厚度测定仪/叶片厚度计检测叶片厚度的意义; 大部分植物都有叶片,它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同时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使用叶片厚度测量仪对叶片厚度进行研究对农业生产来说意义重大。我们通过叶片厚度测量仪检测的叶片厚薄可以判断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比如光合作用、水分情况、养分情况等等。 不同种类的植物,其叶片性状各异,厚度也不同,叶片的厚度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生长环境较差的植物,其叶片又小、又薄,而生长在肥沃土壤中的植物,其叶面积较大,叶绿素含量更高,叶片更厚,同时叶片储存水分也会更多。经叶片厚度测量仪检测,发现不同厚度的叶片,其作用也会不同,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针形叶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发,再比如温带热带的阔叶,宽大的叶子主要是为了加快有氧呼吸,植物叶片的厚度一般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气候温湿的时候叶片会比较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旺盛的新陈代谢,而气候寒冷的时候叶片会比较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有氧呼吸,保持养分。别看小小的一片叶子,其作用巨大。 三、叶片厚度测定仪/叶片厚度计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6mm 分辨率:0.01mm 精度:0.015mm 接触面积:Φ10mm 读取装置:指针式 其他植物生理仪器:植物营养测定仪、叶绿素测定仪、根系分析系统、叶面积测定仪、光合作用测定仪、果蔬呼吸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植物病害检测仪、植物水势仪、树木无损检测探伤仪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的情况讲课稿

农作物需要各种元素 的情况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一、各种元素的作用 氮: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和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和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和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和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锰:是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参与呼吸、光合、硝酸还原作用。能够提高含糖率、块根产量。 铜:参与呼吸作用,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缺铜时:生殖器官发育受阻。 锌: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子粒重量,改变子实和茎干的比率。水稻的缩苗症、玉米的白叶病是有缺锌引起的。 钼:促进豆科作物固氮,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消除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的毒害作用。缺钼: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氯:参与光合作用,对很多植物有着相反的作用。

叶片面积测量方法总结

叶片面积测定的几种方法 来源:本站类别:技术文章更新时间:2010-7-20 16:33:24阅读59次 叶片面积测定的几种方法 1. 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作物产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通常衡量一个作物群体叶面积的大小,是用叶面积指数表示的,即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相当于该地面的倍数。 叶面积指数越大,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越大。但是,叶面积指数不是越大越好,各种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都将有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其适宜范围与品种、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测定叶面积的方法较多,其准确度有差异。因此,在应用这方面资料和具体测定时,要作具体分析和必要的说明。 2. 材料及用具 料尺、叶面积测定仪、求积仪、记录表格、鼓风干燥箱、扭力天平(1%g)、干燥器、螺旋测微尺和织物测厚器。 3. 测定方法 (1)测定叶面积的方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方法,因作物不同而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纸样称重法:将各点取样叶片(未展开的和桔黄叶片除外,)逐叶平铺厚薄均匀的纸上(纸的均匀程度可预先剪同等大小的纸片称重测定),用铅笔沿叶缘描下,然后用剪刀按铅笔所画叶形剪下,或用工程晒图纸晒制叶形后剪下。全部称重得W1,另取已测知面积为A1的纸,称重得W2,则叶面积A2为: ②比叶重法: 鲜重法:将取样的全部叶片鲜样称重,再选取其中大、小两个类型的叶片各10片,叠集起来,分别用二种规格的已知面积纸板(或木板、玻璃板),压在叠好的叶片上,用刀片小心沿纸板边缘切割,把切下的一定面积的样品在扭力天平上称重。或者用已知面积的打孔器打孔后,将期打孔圆称重。经过计算得出比叶重值(g/cm2),两个值平均后得平均比叶重(g/cm2)。 式中0.0001为北朝鲜平方厘米化为平方米的转换系数。 干重法:按上述方法将切割后已知面积的叶片及期余叶片,测定干重,求出平均比叶重(g/cm2),再求出其取样点的叶面积。 ③叶面积仪测定法:目前叶面积的型号有多种,有座台式叶面积仪,有手持叶面积仪。这里介绍国产G

利用叶片厚度仪及时了解植物生长状况

利用叶片厚度仪及时了解植物生长状况 判断植物生长是否生长的好,是否缺乏营养以及施肥合理,这都需要农民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观察检测,就拿植物的叶子来说,一般都是翠绿的叶子植物生长的好生长的茂盛,那叶子的厚度的检测又有什么意义呢?叶片厚度计使用又有哪些作用呢? 叶片是植物最重要的器官,通过用叶片厚度仪检测其形态变化可以反映出植物生长状态的变化,比如光合作用、水分情况、养分情况等。而且通过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叶片厚度变化具有周期规律性,可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使用叶片厚度计来分析掌握这些规律对研究植物水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许多地方人均用水不足的问题日益恶化,资源正在因为世界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而逐步减少,全球水危机将达到空前的水平。所以节约用水既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的当务之急。而目前,农业灌溉水浪费现象严重,传统的对植物灌溉基本上都是靠人为经验来判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而如今利用叶片厚度计来测定植物的叶片厚度,通过植物器官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植物的真实水分需求,弥补了传统农业节水灌溉的不足,实现了更加精细化的节水灌溉和智能化的节水灌溉作业,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除此之外,使用叶片厚度仪测定叶片厚度,可以分析判断植物的长势,如果厚度较平均值小,说明该叶片偏薄,环境条件不达标,不是光照不足就是土壤养分不足。植物叶片的厚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改变,气候温湿的时候叶片会比较厚,这主要是为了旺盛的新陈代谢,而气候寒冷的时候叶片会比较薄,这样有利于减少有氧呼吸,保持养分。 托普云农YH-1叶片厚度计/叶片厚度测定仪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0±6mm 分辨率:0.01mm 精度:0.015mm 接触面积:Φ10mm 读取装置:指针式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必需元素 氮:就是蛋白质、核酸、叶绿素、植物酶维生素、生物碱的重要成分。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长,使作物叶面积大,浓绿色。缺氮时,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小,发黄;禾木科植物表现为分孽少,短小穗,子粒不饱满;双子叶植物表现为分枝少,易早衰。过量的氮素会使细胞壁变薄且肥大,柔软多汁,易受病虫侵袭,对恶劣天气失去抗性,导致生育期延长,贪青晚熟;对一些块根、块茎作物,只长叶子,不易结果。 磷:促进根系发育及新生器官形成,有利于作物内干质的积累,谷物子粒饱,块根、块茎作物淀粉含量高,瓜、果、菜糖分提高,油料作物产量与出油率提高;使作物具抗旱、抗寒特性。缺磷: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叶色紫红,上部叶子深绿发暗,分孽少,生育期推迟,出现穗小、粒少、子秕,玉米秃顶,油菜脱荚,棉花落花落蕾,成桃少,吐絮晚。过磷:作物呼吸作用强烈,消耗大量糖分与能量,无效分孽增多,秕子增多,叶色浓绿,叶片厚密,节间过短,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因早熟而产量降低;蔬菜纤维含量高,烟草燃烧性差;能引起锌、铁、镁等元素的缺乏,加重可对作物的不利影响。 钾:促进光合作用。适宜钾量的光合速率就是钾量低的2倍以上。促进植株对氮的利用,对根瘤菌的固氮能力提高2—3倍。对粒数与粒重有良好的作用。增强植物的抗性如干旱、低温、含盐量、病虫危害、倒伏等。能减轻水稻胡麻叶斑病、稻瘟病、赤枯病、玉米茎腐病、棉花红叶茎枯病、烟草花叶病等危害。缺钾:叶边缘呈焦枯状,叶卷曲、赫黄色斑点、或坏死。 钙:形成细胞壁,促进细胞分裂,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并能消除某种离子毒害的作用。缺钙:幼叶卷曲,粘化烂空,根尖细胞腐烂死亡。 镁:它就是叶绿素的组成部分,许多酶的活化剂,能促进磷的转化吸收。还能合成维生素A、C以及对钙、钾、铵、氢等离子有拮抗作用。 硫:能促进氮的吸收,对呼吸有重要作用。硫还就是某些植物油的成分。缺硫时叶绿素含量降低,根瘤形成少。 铁:就是叶绿素的成分,对呼吸与代谢有重要作用,缺铁时上部叶子出现失绿症。 硼: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素的正常运转。促进生殖器官的正常发育。还能调节水分吸收与氧化还原过程。缺硼:生长点与维管束受损。过硼:叶形发皱,叶色发白。 锰:就是多种酶的成分与活化剂。参与呼吸、光合、硝酸还原作用。能够提高含糖率、块根产量。 铜:参与呼吸作用,提高叶绿素的稳定性。缺铜时:生殖器官发育受阻。 锌:对植物体内物质水解、氧化还原及蛋白质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能提高子粒重量,改变子实与茎干的比率。水稻的缩苗症、玉米的白叶病就是有缺锌引起的。 钼:促进豆科作物固氮,促进光合作用的强度,消除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铝的毒害作用。缺钼:植株矮小,生长受阻,叶片失绿,枯萎以致坏死。 氯:参与光合作用,对很多植物有着相反的作用。 各种营养元素的作用就是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的,缺一不可,否则整个生长周期不能完成。人们强调施用氮、磷、钾三要素,这仅仅就是由于植物与

基于Windows PC端作物叶面积解析软件

基于Windows PC端作物叶面积解析软件 V1.0 使 用 说 明

一、系统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软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2.硬件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技术支持与服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服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2.服务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版权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作物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厚度和叶角度的测定 1. 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场所,作物产量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叶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通常衡量一个作物群体叶面积的大小,是用叶面积指数表示的,即一定的土地面积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相当于该地面的倍数。 叶面积指数越大,表明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越大。但是,叶面积指数不是越大越好,各种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都将有一个适宜的叶面积指数,其适宜范围与品种、气候等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测定叶面积的方法较多,其准确度有差异。因此,在应用这方面资料和具体测定时,要作具体分析和必要的说明。 2. 材料及用具 料尺、叶面积测定仪、求积仪、记录表格、鼓风干燥箱、扭力天平(1%g)、干燥器、螺旋测微尺和织物测厚器。 3. 测定方法 (1)测定叶面积的方法测定作物叶面积的方法,因作物不同而异,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 纸样称重法:将各点取样叶片(未展开的和桔黄叶片除外,)逐叶平铺厚薄均匀的纸上(纸的均匀程度可预先剪同等大小的纸片称重测定),用铅笔沿叶缘描下,然后用剪刀按铅笔所画叶形剪下,或用工程晒图纸晒制叶形后剪下。全部称重得W1,另取已测知面积为A1的纸,称重得W2,则叶面积A2为:

② 比叶重法: 鲜重法:将取样的全部叶片鲜样称重,再选取其中大、小两个类型的叶片各10片,叠集起来,分别用二种规格的已知面积纸板(或木板、玻璃板),压在叠好的叶片上,用刀片小心沿纸板边缘切割,把切下的一定面积的样品在扭力天平上称重。或者用已知面积的打孔器打孔后,将期打孔圆称重。经过计算得出比叶重值(g/cm2),两个值平均后得平均比叶重(g/cm2)。 式中0.0001为北朝鲜平方厘米化为平方米的转换系数。 干重法:按上述方法将切割后已知面积的叶片及期余叶片,测定干重,求出平均比叶重(g/cm2),再求出其取样点的叶面积。 ③ 叶面积仪测定法:目前叶面积的型号有多种,有座台式叶面积仪,有手提式叶面积仪。这里介绍国产GCY-200型光电面积测定仪。其原理是:当均匀光源照叶面积仪的磨砂玻璃时,由于漫反射,而使其成为一均匀散亮面,这一均匀亮面经透镜成像于光电池上,使光电池产生电流,经放大后由微安表指示,若将被测叶片放在均匀亮面上,则亮面面积相应减少,光电池上产生的电流也相应减小,其测量关系为:

(完整版)植物反射波谱特征

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是呈现“峰和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和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和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和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变黄(绿色和红色合成)。 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看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叶面积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及技术参数

叶面积测定仪的使用方法及技术参数 叶片是植物的主要营养器官,叶片的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情况,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关系到作物的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准确测量叶面积能够帮助我们迅速了解叶片发育与叶面积增长规律,叶片的光合作用与水分关系,叶果比例以及制定合理的栽培方案,整形修剪与施肥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叶面积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测量叶面积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方法比较繁琐并且影响了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与生物量的形成,下面就来介绍一种快捷的叶面积测量方法,即使用叶面积测定仪来进行测量。 托普云农叶面积测定仪是一种可以在野外进行测量的叶面积检测仪器。可用于快速测量活体植物叶片,并获取叶片面积、周长、累加面积、平均面积等参数。具有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分析精度高,易维护的特点。叶面积测定仪可广泛应用于植物生理生态学科学研究,应用于农作物、林木、花卉,果树、蔬菜的栽培和育种研究,对于植物研究来说必不可少。 托普云农叶面积测定仪可对正在生长和(非接触扫描、对叶面无损伤)采摘的植物叶片及其它片状物体进行面积测量。可针对任何不规则形状,任何颜色,任何厚度和水份含量的叶片表面积进行测量。测量速度快,可以一次测量多片叶子。自动测量面积周长。活体叶面积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功能:叶片表面积自动测量:系统将自动测量被测叶片的表面。可以一次测量多片叶子。自动测量面积周长。 托普云农叶面积测定仪检测的主要过程是通过使用叶面积测定仪来进行测量植物的叶片面积,再通过他来进行计算叶片的长度、叶片宽度以及叶片的长宽乘积。叶面积测定仪具有一个功能:有计算机接口,数据的查看不再局限于主机上观察了,同时能进行上传到计算机中进行进一步的查看,,同时与仪器相对应的一款数据分析软件,这款软件可打印,转成EXESEL格式。 利用EXCEL软件对叶面积测定仪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显示,叶面积与叶片长度之间的最佳关系为幂函数,通过这样得到最开始的回归方程通

叶面积测定仪在番茄叶面积测量分析中的应用

叶面积测定仪在番茄叶面积测量分析中的应用 叶片面积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而然也会对作物生长产生影响,大部分叶片面积都是不规则的,因此用一般的计算方法会比较费时,同时测量结果也会有误差,而叶面积测定仪对叶面积的测量是比较准确的,番茄叶片面积如何测量,利用叶面积测量仪能够快速的测量叶片面积,包括周长以及长宽比。 有效积温法将叶面积作为生育期(用有效积温确定)的函数来模拟。但在温室作物生产过程中,温室内保温设施的存在以及加温和降温措施使温室内温度和辐射不一定同步,有效积温法只考虑了温度而没有考虑辐射对叶面积的影响,所以模拟效果不佳。比叶面积法将模拟的叶干重乘以比叶面积SLA得到叶面积。 但比叶面积SLA受肥、水供应状况以及作物生育时期的影响很大,只适用于肥水条件不受限制(如根系环境较易控制的岩棉或珍珠岩等无机基质栽培)的作物生长的模拟预测。在土培或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由于根系环境较难控制,在番茄生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水、肥亏缺的情况,比叶面积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因此被打破而难以模拟。而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对比叶面积SLA 这一作物参数极为敏感,微小的比叶面积模拟误差会导致较大的叶面积指数的模拟误差,因而会极大地影响冠层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拟的准确性和模型的稳定性。此外,比叶面积的测量目前只能靠破坏性取样获得,这也限制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实用性和便用性。 为避免因叶面积指数模拟误差导致的冠层光合作用计算误差,本研究通过不同基质、品种和地点的试验研究,首先建立了温室番茄叶面积的计算模型,然后将该模型与已有的光合作用驱动的作物生长模型相结合,建立了适合中国种植技术的番茄光合作用与干物质生产模型,为中国温室番茄生长和产量预测及番茄栽培管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托普云农叶面积测定仪测量叶片面积,速度快、效率高,且该仪器对叶片不会有任何的损伤,完整无缺,叶面积的大小还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面积越大,呼吸作用越强,反之,呼吸作用越弱,由托普仪器生产的叶面积测定仪体积小,

分析叶面积测量仪测量叶面积大小的意义

分析叶面积测量仪测量叶面积大小的意义 叶片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光合作用的强叶面积,对研究爱农田小气候、作物生理生化、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弱,同时也反映了对太阳光能的利用情况,群体叶面积或叶面积指数是决定光合作用产物数量的重要特征,叶面积指数的大小是衡量群体结构的重要指标,因此使用叶面积测量仪对叶面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叶面积大小同样也决定了蒸腾作用的强弱,在当今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方便、准确的获得作物以及调控作物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温、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植物的叶片还具有吸收能力、根外施肥、喷施的农药和除草剂,大多是都是通过叶表面的微小的气孔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而产生作用的,此外,少数植物叶片具有繁殖功能,如秋海棠等,这些植物常用叶插扦的方式进行繁殖的,因此,叶片的作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叶面积测量仪确保叶面积的大小。 如今,叶面积大小对作物的生长影响我们不可忽视,使用叶面积测量仪准确方便地进行叶面积测量,对指导作物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调整群体结构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以获得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虫病灾情的准确预警和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YMJ-C/CH 叶面积测量仪器概述:

高精度叶面积测量系统是由背光装置和装有嵌入式软件的平板组成。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根据叶子特征提取、空间转换、边缘检测原理、形态学等技术综合设计的软件。广发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田间作物叶面积测量。 叶面积测量系统功能特点: 硬件功能特点: 1、安卓系统具有操作简洁化,应用人性化、智能化和可升级化。 2、两种背光装置可选。 系统功能特点: 1.安卓系统具有操作简洁化,应用人性化、智能化和可升级 化。 2.7寸全彩色手触摸屏,800万像素,拍照后软件自动计算叶 面积,输出结果。 3.存储功能强大,自带16G内存卡。 4.数据查看多样化:数据可储存、可查看报表,也可导 出Excel 表格到计算机或WiFi 上传到服务器。数据统计,分析智能化。 5.带有手动修正功能,可进行剪切、修补、自动切叶柄等, 确保测量高精度。 6.有通用、深色、浅色三种算法可选,拍照后,可据叶片颜 色选择合适的算法,保证精度。 7.拍照后,系统可自动计算出面积,周长,叶长,叶宽,虫 洞个数并同屏显示 8.仪器带云平台、APP。可多通道差查管理数据。

农作物基础知识

精心整理 水稻 温度开花最适温度为30~35℃,最低为15℃,最高50℃。一般把20℃作为粳稻的齐穗期的低温指标。发芽的适宜温度10~12℃,低温会减慢发芽速度,易导致出苗不齐的现象。水稻出穗的临界温度是18℃,温度越高,出穗速度越快,达不到这个温度幼穗则停止发育。 水稻出穗后40天内平均温度以20℃左右为宜,超过30℃以上的高温(昼夜温差又小),影响后期淀粉积累,乳白米增多,品质下降。结实期温度在20℃以下低温时, ,大于35 低温 光照 N PH 耐寒性蔬菜能耐-1~2℃的低温,短期内可忍耐-5~-10℃,光合同化作用的适宜温度为15~20℃,如菠菜、大葱、大蒜等。 佰耐寒性蔬菜不能长期忍耐-1~2℃的低温,同化作用适宜温度17~23℃,30℃以上生长不良,如萝卜、胡萝卜、芹菜、莴苣、豌豆、甘蓝类、白菜类等。 喜温性蔬菜同化作用的适宜温度20~30℃,低于10℃或与40℃则停止生长,不能长期忍耐-1~2℃的低温,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 耐热性蔬菜同化作用适宜温度30℃,有的再40℃高温下仍可以生长,如冬瓜、南瓜、西瓜、豇豆等。

各种蔬菜阴天时的生长适宜温度不同,耐寒的根菜和叶菜类是13℃, 半耐寒的土豆、蚕豆、豌豆是16℃,抗寒的葱蒜类、韭菜、甘蓝类蔬菜是19℃,喜温的茄果类、瓜类、菜豆类是23℃,耐热的西瓜、南瓜、甜瓜是25℃ 光强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般蔬菜要求比较强的光照,不足时同化作用和蒸腾作用均显着下降,植物体徒长,结果率下降。在育苗和在塑料大棚里栽培的蔬菜,如果光照不足,会发生各种胜利障碍,如番茄仔光条件弱的情况下,花粉机能衰退,产生不孕花粉;茄子在光弱条件下,产生短花柱花而出现落花现象。 80%左右为宜。水量不足,结果少,产量低,且果面粗糙,商品性差。 光照茄子属于短日照作物,相对于辣椒、番茄等作物对光照时间和强度的要求相对高。开花结果阶段,如果光照充足,则加速生长,提高坐实率,果实着色也好,甚至能减少病害。 土壤与养料茄子适宜中性土壤及微碱性土壤。 番茄 温度番茄是喜温但是不耐热的蔬菜。最适宜生长发育的温度是20-25℃。发芽期最适宜温度28-30℃;开花期对温度较敏感、苛刻。最适宜温度温15-30℃,如果低于15℃,极易出现不能开花或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等生长障碍。结果期夜间温度高于20℃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造成果实发育不良。而温度超过30℃,会抑制番茄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