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2.50 MB
- 文档页数:31
绩效评估过程与面谈技巧绩效评估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系统化的评价。
在评估员工表现时,需要通过特定的流程并运用一定的面谈技巧,确保评估能够精确、公正地进行。
本文将为您介绍绩效评估的过程和面谈技巧,以帮助企业有效评估员工表现。
一、绩效评估的过程1. 设定绩效标准在考核员工时,需要明确的是评估的标准。
因此,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绩效标准,以评估员工在各项工作职责和目标上的表现。
这些绩效标准应该是可以量化的,能够反映出真实的工作表现。
2. 收集评估数据在开始评估之前,需要搜集评估数据以了解员工的表现。
这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询问同事、参考工作报告和项目成果等方式进行。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评估员工在实现公司目标和标准方面的表现状况。
3. 绩效评估当数据搜集完毕之后,需要将数据反映到员工绩效表现中。
在评估过程中,需要认真考察员工是否达到和超越了制定的绩效标准。
如果员工的表现不能满足标准,则需要制定处理方案,并向员工明确未来需要改进的方向。
4. 推动绩效改进绩效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確保员工持续改进工作。
根据评估的结果,需要确定无效措施以及支持员工发展的计划。
推进改进需要依据员工的优势和弱点制订可行的计划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面谈技巧1. 保持专业态度在面谈中,企业需要保持专业态度,以确保面谈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面谈时,应保持冷静,避免冲动和主观性。
对于任何评估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需要用清晰的语言详细地解释,以便员工能够理解收到的反馈意见。
2. 聆听员工意见在面谈中,需要倾听员工的反馈,以了解员工对自己的看法。
问题是评估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
员工可以表达对自己的态度和对领导的看法,以便他们获得针对性的评估。
3. 维持氛围和确保员工信任优秀面谈技巧不仅仅是思想,还涉及管理技巧。
对员工的评估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能让他们对企业更加信任。
因此,面谈时,需要加强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互动,以维护和谐氛围。
39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2021.3设计应用esign & ApplicationD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PTC加热器控制器设计Design of PTC heater controller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electric vehicle王晓辉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根据电动汽车空调系统PTC加热器特性设计控制器,采用PWM方式控制功率开关器件通断实现PTC 加热器功率的线性调节。
控制电路在高压侧,选用反激电源为辅助电源,通讯电路选用隔离CAN电路。
具备下电保持功能进行故障处理,过压、欠压和过流都具有硬件和软件双重保护功能。
功率电路均分为两路,提高了功率器件的可靠性和减小瞬态冲击电流。
通过整车搭载验证,在空调系统实现同等制热效果的条件下具备明显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PTC加热器、控制器0 引言发展电动汽车是国家应对国际环境和能源危机的重要决策,我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并取得显著技术成果,欧美各国从国家高度到企业层面,也已迅速调整发展战略,将汽车电动化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传统燃油车空调系统利用发动机热量制热,电动汽车电驱系统效率可以高达90%以上,损耗产生的热量远不足以供给空调系统制热,所以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热使用PTC (正温度系数)加热器产生热量。
目前比较普遍的方案是使用继电器控制PTC 加热器电源通断,通过风门开度控制冷热风的风量来控制温度,此类方案能源浪费较大。
采用PWM (脉宽调制)方式控制功率开关器件通断PTC 加热器电源,实现PTC 加热器输出功率的线性控制。
本设计中PTC 加热器峰值功率5.2 kW ,输入电压范围260~410 V 。
考虑开关器件的散热需求,将功率电路均分为两路2.6 kW 。
考虑设计裕量,单路最大电流按10 A 设计,同时也有助于减小开关器件开通瞬间的峰值电流。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2. 掌握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 熟悉汽车空调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2. 汽车空调的基本组成: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冷凝器等。
3. 汽车空调的作用:制冷、制热、通风、除湿等。
4. 汽车空调的分类:独立式空调、集成式空调、手动空调、自动空调等。
5. 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制冷循环、制热循环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组成、作用及分类。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空调的各个组成部分。
3.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组成、作用及分类。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资料,了解汽车空调的相关知识。
3. 学生参观实物,认识汽车空调的各个组成部分。
4. 教师演示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学生跟随讲解。
作业与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空调的组成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汽车空调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汽车空调压缩机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及结构。
2. 了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往复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等。
2.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结构:气缸、活塞、阀门、驱动机构等。
3.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压缩过程、膨胀过程、吸气过程、排气过程等。
4. 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故障诊断与维修:常见故障、诊断方法、维修技巧等。
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各个组成部分。
3. 利用动画演示,讲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一、压缩机汽车空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节流管(用于孔管系统结构)、蒸发器、导管与软管、观察窗等组成。
1)压缩机压缩机俗称空调泵,其作用是使制冷剂保持循环。
压缩机的吸气侧抽吸制冷剂蒸气,制冷剂流过压缩机的出口或排放侧时加压( 温度也随之升高),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被压出压缩机而流入冷凝器。
功能:压缩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使系统内建立低压区,二是使制冷剂和冷冻油循环,把制冷蒸气从低压压缩至高压,两种功能同时完成。
①低压条件压缩机入口处的制冷剂处在低压状态,可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出,使节流装置中适量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空调系统中膨胀阀出口到压缩机入口之间是低压状态。
②压缩制冷剂压力的上升会使制冷剂所含热量增加,这对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是必要的。
高压状态存在于压缩机出口到膨胀阀入口之间。
分类:目前使用的压缩机根据工作方式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两种,应用最多是往复式。
压缩机实物图工作原理:(1)定排式往复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每个活塞均配备有一组吸气阀和排气阀及阀片。
当一只活塞处于进气行程时,则另一只活塞处于压缩行程。
通过吸气阀,活塞将制冷剂吸入气缸,然后在活塞的作用下,制冷剂经过排气阀排出去。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处于进气行程时,由于活塞的吸力作用和排气阀上方的较高压力作用,排气阀保持关闭。
同时,吸气舌簧阀开启,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即处于压缩行程时,制冷剂经过排气阀排出,而吸气阀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
压缩机将系统的低压侧与高压侧分割开来。
进入压缩机的是一种低压并略微过热的制冷剂蒸气。
当制冷剂离开压缩机时,它是一种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
冷冻润滑油存放在压缩机的油底壳内,以便保持曲轴连杆和其他内部零件的润滑。
(2) 往复式变容量压缩机(分压力调节式,电磁阀调节式两种)①压力调节式变排量压缩机原理:压力调节式变排量压缩机的旋转运动由输入轴传递给驱动连杆机构,驱动连杆机构通过斜盘将旋转运动转换成5 个连杆的轴向运动。
基于CFD的汽车空调系统内部流场分布模拟一、汽车空调系统概述汽车空调系统是现代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调节车内温度,还能控制湿度、过滤空气,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驾乘环境。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促使了空调系统设计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1.1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和风机等部件组成。
压缩机负责压缩制冷剂,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冷却,使其液化;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使其在蒸发器中迅速膨胀并吸收热量;蒸发器是制冷剂吸热的主要场所,通过吸收周围热量来降低车内温度;风机则负责将冷热空气送入车内。
1.2 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制冷剂在不同压力和温度下的相变过程。
制冷剂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进入冷凝器,通过散热管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从而液化成高压液态。
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节流降压后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低温下迅速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使车内空气温度下降。
最后,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完成一个循环。
二、CFD技术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值方法和算法对流体流动和热传递过程进行模拟的技术。
在汽车空调系统设计中,CFD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预测和分析空调系统内部的流场分布、温度场分布和压力场分布,从而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空调性能。
2.1 CFD技术的优势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CFD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节省时间和成本:CFD模拟可以在设计阶段预测空调系统的性能,减少实验次数和成本。
- 灵活性高:CFD技术可以模拟各种工况和参数变化,为设计提供更多的选择。
- 细节分析:CFD可以提供空调系统内部的详细流场信息,帮助工程师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点。
2.2 CFD模拟的步骤CFD模拟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几何建模:根据实际空调系统或设计图纸建立三维几何模型。
车用空调压缩机的设计与优化方法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用空调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空调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就是车用空调压缩机。
它通过将低温低压的蒸发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并将其释放到冷凝器中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车内空气的冷却。
在设计车用空调压缩机时,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压缩比、制冷能力、噪音水平、可靠性等。
同时,优化设计也是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与优化方法。
首先,压缩比是设计车用空调压缩机时最关键的参数之一。
较高的压缩比可以提高制冷能力,但也会增加能耗和噪音水平。
因此,需要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压缩比。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多级压缩机技术,将压缩过程分为两个或更多的阶段。
这样可以降低每个阶段的压缩比,从而提高整体效率。
其次,制冷能力是评估车用空调压缩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制冷能力与系统内部的工质流量、制冷剂的热物性密切相关。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压缩机的气缸数目、调整活塞冲程或增加旋转式压缩机的转速等方式来提高制冷能力。
此外,优化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设计,提高传热效果也可以有效提高制冷能力。
第三,噪音水平是设计车用空调压缩机时需要关注的另一个因素。
汽车本身就存在噪音,为了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车用空调压缩机的噪音水平应尽量降低。
在设计压缩机时,可以采用噪音减少材料,如吸音棉、隔音罩等,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对压缩机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降低摩擦和振动噪音。
最后,可靠性是设计车用空调压缩机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车用空调系统通常在极端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环境下。
因此,压缩机的可靠性需得到充分的考虑。
在设计阶段,可以采用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材料,以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此外,通过合理的安装和维护,及时更换磨损部件,也能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设计和优化车用空调压缩机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压缩比、制冷能力、噪音水平和可靠性等。
汽车空调模式切换内部机构设计讲解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及科技化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工业自动化程度快速发展,现阶段汽车工业开发思绪方向着重于正向人性化的角度改进,汽车空调系统就是在这方面不断升级,不断改进中取得重大突破;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中一个舒适性起到及其重要部分;良好的空调系统是整个汽车性能重要的评定指标。
本讲解主要针对现代化汽车空调各模式下(吹脸-吹脚-除霜除雾)内部轨迹的运动来实现切换进行设计分析,通过相应的机构运动原理及图表进行说明。
关键词:汽车工业;空调系统;舒适性;汽车性能;空调各模式;机构运动原理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atization in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t presentis to focus on the positive humanizatio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in this area to continue to upgrade, continuous improvementin a major breakthrough.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fo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tive industry technology, and a goo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whole vehicle performance. This lecture mainly aims at the movement of the Interior Track of the Modern Automobileair-conditioning modes (blowing face, blowing foot, defogging) torealize the switch of design and analysis,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movement principle and the chart carries on the explanation. 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fort; automobile performance; air conditioning modes; mechanism motion principleKey Words: automobile industr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fort; automobile performance;air conditioning modes; mechanism motion principle1、设计范围及设计规范描述1.1 风门摇臂确定及模式拨盘转动中心确定本讲解描述汽车空调模式机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结构模式运动的理论设计基本思路进行设计;绘制半径等于风门摇臂阀杆的圆,如(图1-1)所示;1)圆Ød表示风门摇臂的运动轨迹;2)O点表示:风门轴运动中心;3)A点表示风门摇臂工作初始点;4)B点表示风门摇臂工作终止点;5)a表示风门摇臂从初始点→终止点的工作角度,(即吹面→除霜风门摇杆以O点为轴线运动的总角度。
汽车空调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和作用;(2)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3)学会分析并解决汽车空调常见故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空调行业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空调概述(1)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2)汽车空调的作用及重要性。
2. 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1)制冷原理;(2)制热原理;(3)通风原理。
3. 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1)压缩机;(2)冷凝器;(3)蒸发器;(4)节流装置;(5)传感器;(6)控制系统。
4.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1)常规检查项目;(2)维护与保养方法;(3)注意事项。
5. 汽车空调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诊断方法;(2)常见故障案例分析;(3)维修技巧与禁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2)汽车空调系统的组成及作用;(3)汽车空调的维护与保养方法;(4)汽车空调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2. 教学难点:(1)汽车空调制冷、制热原理的深入理解;(2)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汽车空调的基本原理、组成和作用;(2)实践教学法:观察、操作汽车空调系统;(3)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空调常见故障案例;(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故障案例;(2)实物演示:观察汽车空调部件,进行实际操作;(3)在线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2)实践操作:评估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的故障诊断与分析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汽车空调的设计与原理姓名:编号: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人们在一贯追求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如今也更加注重对舒适性的要求。
因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为了必然,汽车空调的普及、发展和不断创新已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亮点。
汽车空调的作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随着地球表面气温的日益变暖,人们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空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轿车和客车装有空调,现在不少工程车和卡车上也装有空调装置。
通过教学、设计、科研和维修经验以及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本汽车空调系统进行设计,从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的构造、原理、设计及一些实用维修技术的提高。
关键词:汽车空调,性能匹配,汽车空调设计目录第1章绪论1.1 研究意义及目的汽车空调的作用已经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随着地球表面气温的日益变暖,人们对空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空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不仅轿车和客车装有空调,现在不少工程车和卡车上也装有空调装置。
通过教学、设计、科研和维修经验以及搜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本汽车空调系统进行设计,从而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汽车空调的构造、原理、设计及一些实用维修技术的提高。
1.2 国内汽车空调的发展在中国,汽车空调业在1983年前基本上是一纸空白,汽车空调基本上要靠进口组装,1983年以后,少数企业开始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设备,从1986年开始不少地方和企业争上项目,经过近20年的发展,国内汽车空调业在新品开发及合资合作方面均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近两年汽车业尤其是轿车的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汽车空调作为提高汽车乘坐舒适性的一种重要部件已被广大汽车制造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目前在国内,国产轿车空调装置率已接近100%,在其它车型上的装置率也在逐年提高,汽车空调汽装置已成为汽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部件。
第三代丰田普锐斯空调系统解析一、系统特征1.高性能第三代丰田普锐斯空调系统采用神经网络控制,使乘客可以精确地控制空调,以获得最佳的舒适度。
微尘花粉过滤模式控制,可去除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身体上部周围区域的花粉,保证驾驶室内空气的质量。
鼓风机手动模式有7个等级,自动模式有31个等级,便于对出风量进行精确控制。
组合仪表集成了显示方向盘装饰盖开关操作的触摸追踪显示器,有助于缩短驾驶员的视线移动距离,使驾驶员专注于路面。
太阳能通风系统通过使用后玻璃嵌板产生的动力,操作鼓风机分总成,将停车时车厢中的高温气体排放到车外。
制冷循环中采用压缩/喷射器循环系统,从而提高制冷效果、降低能量消耗。
正温度系数(PTC)加热器系统利用电加热,可快速加热通过暖风散热器分总成的空气,从而提高加热器性能。
2.轻量化系统采用带内置集成电路的总线连接器,减少了线束使用量,降低整车质量。
3.结构紧凑系统采用电动变频器压缩机、喷射循环(ECS)型蒸发器分总成、直流铝制(SFA)-II型暖风散热装置分总成、带储液器的多流式(MF)-IV冷凝器总成等模块化设计,不但确保了较高的制冷或加热性能,还实现了结构更加紧凑。
二、系统组成及主要零部件功能1.机舱部分如图1所示,机舱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功能为:电动逆变器压缩机,功能为执行制冷剂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放,为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带储液器的冷凝器的总成,功能为提供高效率的热交换;环境温度传感器,功能为检测环境温度,并输出至空调放大器总成;空调压力传感器,功能为检测制冷剂压力,并发送数据至空调放大器总成;ECU,功能为接收来自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将其传输至空调放大器总成。
2.控制部分如图2所示,控制部分主要零部件的功能为:空调控制总成,功能为将操作指令输入系统;空调放大器总成,功能为将数据传输至开关和传感器,并接收来自开关和传感器的数据;阳光传感器,功能为检测太阳光的变化量,并将其输出至空调放大器总成;方向盘装饰盖开关总成,功能为发送方向盘装饰盖开关操作信号至空调控制总成;ECO 模式开关,功能为发送ECO模式开关操作信号至空调控制总成。
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分析新能源汽车是指以新能源为动力来源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空调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设备之一,对于车内环境的舒适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特点1. 高效节能: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相比传统汽车空调系统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采用高效的压缩机、换热器和节能技术,将能耗降到最低,减少对动力电池的负载,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
2. 多元化制冷方式: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多元化的制冷方式,除了传统的压缩式制冷外,还可以采用热泵制冷、热力风机制冷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制冷需求。
3. 智能化控制: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将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到空调系统中,可以通过车载电脑实时监测车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并进行智能调节,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度和节能性能。
4.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还可以配备空气净化器、活性炭滤网等设备,对车内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保障乘客的健康和舒适。
5. 低噪音设计: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在设计时更加注重降低噪音,通过噪音隔离、静音材料等方式,使车内空调运行时的噪音更低,提升乘车舒适性。
二、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1. 节能环保: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和环保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将更加注重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 智能化:随着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也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将实现与车载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远程控制、智能调节和个性化定制等功能。
3. 舒适性:舒适性一直是汽车空调系统追求的目标,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将更加注重车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温度调节等方面的提升,以提升乘车舒适度。
汽车空调出风口及风道设计作者 :胡成台单位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录第 1 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 (4)风道介绍 . (4)出风口介绍 . (5)相关法规 / 标准要求 (6)国家 / 政府 / 行业法规要求 (6)1.3.2 FCC 相关标准要求 (6)第 2 章风道及出风口设计规范 (7)风道及出风口结构 . (7)风道结构 (7)出风口结构 . (7)出风口及风道实例 . (8)资料 (8)风道及出风口整车部署 . (8)风道整车部署 . (8)出风口整车部署 . (9)通风性能 (10)风道中的压力损失 (10)出风量 (10)通风有效面积 . (11)出风口水平叶片部署方式 (12)叶片数量 (12)叶片尺寸要求 . (12)叶片间距 (13)出风口垂直叶片部署方式 (13)叶片数量 (13)叶片尺寸要求 . (13)叶片间距 (13)气流性能 . (13)气流方向性 . (13)泄漏量 (19)出风口手感 . (19)拨钮操作力 . (19)拨轮操作力 . (19)第 3 章试验考据与评估 (20)设计考据流程. (20)设计考据的内容与方法 (20)第 4 章附录 (22)术语和缩写 (22)设计工具. (22)参照 (22)第 1 章风道及出风口介绍在整个汽车空调系统中,风道和出风口组成空调的通风系统,担负着将经过办理(温度调治,湿度调治,净化)的气流送到汽车驾驶舱内,以完成驾驶舱内通风,制冷,加热,除霜除雾,净化空气等的功能。
图 1 某车型空调通风系统及周围环境结构爆炸图风道介绍风道连接空调器与出风口,是空调系统中制冷和制热空气的通道。
目前空调系统由空调厂商供应 ,作为空调系一致部分的风道设计, 需汽车整车设计部门做般配设计,车厢内的空气流场与温度场不但与车厢结构以及空调制冷系统相关,还与空调风道的结构形状亲近相关。
风道的部署走向、风道占用空间 (截面积 )以及风道中空气的流速等均影响车厢内的制冷收效 , 影响系统的经济性和外观造型。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名称 汽车空调控制系统 所属课程名称 实训 实 训 日 期 2015年1月5日~1月16日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电信12-1班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工程实训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践概述: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实践目的及要求】 (1)学习怎样使用keil4以及AltiumDesignerSummer9软件; (2)学习设计汽车空调系统; (3)在设计过程中,完成如何利用软件实现仿真; (4)基于AT89C52控制3相6拍步进电动机,压缩机,4X4键盘,LCD显示,DS18B20温度传感器,风机调速模块、鼓风机来实现汽车空调智能控制
【实践原理】
汽车空调系统是应用于汽车上的普遍的一个系统,而本次实训的目的就是实现汽车空调系统的基本功能,由于条件有限本次实训只是做出了一个基本的模型,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AT89C52芯片控制4X4按键、控制步进电机和鼓风机的制冷制热过程,读取安装在车内、车外和蒸发器上的三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感应三点温度,传到LCD显示车内外温度。通过LCD显示的菜单内容来进行“制冷”、“制热”以及“自动调节”和“返回”来自己或者自动控制汽车室内温度。 (一)、AT89C52的基本功能和参数指标 AT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具体见图1。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 AT89C52单片机 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模块有4X4键盘、LCD显示、DS18B20温度传感、3相6拍步进电机、压缩机以及风机调速模块控制下的鼓风机等,下面介绍上述各模块。 1.4X4键盘 4X4键盘的“5”“6”“7”“8”分别控制“制冷”“制热”“自动”“返回”。“1”对应“目标温度”即自己想要达到的温度。“2”和“3”则是对应目标温度的加减。具体见图2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2 4X4键盘模块 2.LCD显示 车内、车外和蒸发器上的三个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实时感应温度通过芯片显示在LCD上,还有我们根据实时温度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操作,我们的操作指令也会显示在LCD上。由于ADS库没有LCD显示的器件,所以在这里我用LED的显示来代替。具体见图3。
图3 LCD显示模块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3.DS18B20温度传感器 我们要根据车内的温度来判读是否达到我们究竟是要‚制冷‛还是‚制热‛,就需要有数据。我们在车内、车外和蒸发器上各有DS18B20温度传感器。收集实时温度数据。具体见图4。
图4 DS18B20温度传感器模块 4.3相6拍步进电动机 步进电动机主要是控制风门的开关,按照一定频率来进行风量的控制。具体见图5。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5 3相6拍步进电机模块 5.压缩机 给高低电平控制压缩机工作与否,压缩机开启进行制冷模式,关闭进行制热模式。具体见图6。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6 压缩机模块 6.风机调速模块、鼓风机。具体见图7。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7 风机调速模块、鼓风机模块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实验设备: 实验硬件:(1)仿真器1台。 (2)+5V的直流稳压电源1台。 (3)PC机1台。 实验软件:AltiumDesignerSummer9,Keil uVision4。 实践内容: 【实践过程】(实践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 1.设计汽车空调系统示意图 如图8所示:
AT89C51 4X4键盘
车内温度 DS18B20 车外温度
DS18B20 蒸发器温度
DS18B20
LED显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8:示意图 驱动电路 3相6拍步 进电动机
风门执
行机构
DC-SSR 压缩机电 磁离合器
风机调 速模块 鼓风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2.汽车空调控制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如图9所示:
N Y
开始 初始化 调用读取温度子程序 温度传感器 都被检测到? 都
调用温度处理、温度显示子程序,一次显示各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N Y N
Y N
Y N
Y
调用读取温度、温度处理、温度显示子程序,显示车内温度
制冷标志为0? 制冷标志为0? 制冷标志为0?
制冷标志为0?
调用制冷子程序 调用制热子程序 调用自动子程序 调用返回子程序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9:流程图
(二)、实验的具体操作: 1.程序调试:打开Keil uVision4软件里的汽车空调主程序,编译,看程序是否有误。如图10所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0程序调试 2.连接器件,如图11所示。
图11器件连接 3.打开烧录软件,将写好的程序下载到电路板当中。如图12所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2 烧录软件 4.上电。显示空调系统的初始菜单。如图13所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3 初始菜单 5.点击按钮,让空调温度达到自己的所设定的界限温度。如图14所示。
图14 设置温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6.此程序也可以手动调节制冷和制热,点击之前程序的“制冷”选项,鼓风机、压缩机转动,LCD显示目标温度以及当前温度。如图15所示。
图15制冷模式 7.点击“制热”按钮,压缩机停止工作,鼓风机转动加热。如图16所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6制热过程 8.当人们不想自己手动控制温度,可以选择”自动”选项,LCD将会显示实时的温度,当温度达到我们设定的温度范围界限时,将会自动制冷或者制热。如17图所示。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图17 自动控制 结果分析: 当汽车空调系统开始工作,LCD显示预设主菜单:1,TD (Temp Down 制冷模式) 2,TU(Temp Up 制热模式)3,am(auto matic 自动模式)4,fh(返回菜单)。当选择制冷模式时,步进电机开始工作,打开风门,直流电机工作,继电器闭合,LCD显示工作后的温度,直到返回停止制冷;当选择制热模式时,步进电机工作打开风门,直流电机工作,继电器打开,LCD显示工作模式后的实时温度,返回时停止制热;当选择自动模式时,若温度过低,则自动进入制热模式,若温度过高,则自动进入制冷模式。直到返回停止自动模式,由于用LCD显示比用LED显示更直观,在具体的实验中,我们用LCD代替LED,更加符合这次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结论: 我们将根据原理图编写的程序烧录到芯片中,各个功能模块达到了我们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的要求,并且与分析结果完全一样。所以符合这次设计的目的。 【小结】 为期两周的课程实训快要结束了,通过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整合,自己设计原理图,然后根据原理图编写程序,基于AT89C52控制3相6拍步进电动机,压缩机,4X4键盘,LCD显示,DS18B20温度传感器,风机调速模块、鼓风机来实现汽车空调智能控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和对于我们我们专业更加具体的认识。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也意识到了自己犯得错误。我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到问题总结如下: (1)在设计原理图的时候要注意单片机的功能引脚,比如外部中断口等。否则有些功能是实现不了。 (2)在编写程序的时候要紧扣原理图,各个引脚的定义,赋值都要切合实际。 (3)我们在连线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则,否则会使程序下载不到单片机里,或者会将芯片烧了。 (4)在遇到困难时,我们要理清思路,一步一步查找问题,耐心的解决问题。 (5)这次设计,让我觉得我们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非常贴近,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可以和实际结合,而不是一味的苦学课本知识。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评语: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射频实验室 实训报告 /******************************************************************************* * 实 验 名 : 汽车空调系统 * 连接方式 : 见电路图"shixunyuanlitu.SchDoc" *******************************************************************************/ #include #include"lcd.h"
//定义I O口// #define GPIO_KEY P1 #define speed 1 sbit DSPORT=P3^7;
//声明函数// void Delay1ms(uint ); uchar Ds18b20Init(); void Ds18b20WriteByte(uchar com); uchar Ds18b20ReadByte(); void Ds18b20ChangTemp(); void Ds18b20ReadTempCom(); void Go(); int Ds18b20ReadTemp();//Motor sbit I01 = P0^2; sbit I11 = P0^3; sbit I02 = P0^4; sbit I12 = P0^5; sbit dianji=P2^0; sbit jidianqi=P3^6; sbit beep=P3^0; void delay(int time); //定义变量// unsigned char PuZh[17]="Zhe ge zhi :"; unsigned char caidang[]="1.ZHILENG 2.ZHIRE 3.ZIDONG 4.FANHUI"; unsigned char zhilengzhong[]="ZHILENGZHONG "; unsigned char zhirezhong[]="ZHIREZHONG " ; unsigned char shezhi[]="Gianbian" ; unsigned char auto1[]="Zidong" ; unsigned char Key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