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25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护理【摘要】机器人发展史自1987年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完成,腔镜外科掀起了微创外科的热潮。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持续改进和更新,微创外科再次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机器人手术时代[1]。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治疗与护理。
结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
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提高医疗与护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前列腺癌;机器人腹腔镜;重建类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292-01自从2000年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引入泌尿外科领域以来,最新一代的达芬奇S(daVinci S)机器人于2014年9月11日在我院装机成功,院长完成第一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从此,我院各科陆续开展机器人手术,我院泌尿科有两组医生拿到资格证并且开展泌尿疾病的手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护理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4年9月11—2014年12月31日收集前列腺癌患者70例,术前均行B超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病理报告示“Gleason评分6分~9分不等的病人进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1.2 手术方法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由医生掌控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操作完成。
1.3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优势手术效果明显改善: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创伤及失血,提高手术效果,提高美观性; 扩大手术患者适用范围:高龄患者,高危患者; 提高医院工作效率: 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提高病床周转率;开展更高难度的手术。
1.4 重建类手术后保留了膀胱颈口和双侧神经血管束,改善了排尿功能(尿失禁现象)和性功能障碍的情况。
2 结果2.1 统计70例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10ml~50ml不等,术后拔引流管时间2~5天,肛门排气时间1~3天,下床时间1~2天,术后住院天数4~8天,均平稳过渡围手术期,无护理并发症。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并重度脑性昏迷患者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0):145 148.[7]李丽凡,马海菊.细节化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31 133.[8]AllenBB,ChiuYL,GerberLM,etal.Age specific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thresholdsandsurvivalinchildrenandado lescentswithseveretraumaticbraininjury[J].PediatrCritCareMed,2014,15(1):62 70.[9]刘建荣,王妮,唐小璐,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7,34(4):636 640.[10]王来香,何丹,张春媚,等.强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颅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及术后感染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323 324.[11]鄢敏,李文琳,金朱,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20):92 93.[12]韦献萍,潘少云,龙玉兰.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肢体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62 164.(本文编辑:李小玲)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4.032工作单位:430030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红林: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9-04-06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汪红林摘要 目的 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进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措施,以更好地改进和优化护理方式。
摘要: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列腺癌发展到晚期并发生转移时,治疗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转移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多种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建议。
一、引言前列腺癌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部位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如骨骼、肺、肝脏等。
前列腺癌转移后,治疗效果较差,患者生存期相对较短。
因此,针对前列腺癌转移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药物治疗1. 抗雄激素治疗抗雄激素治疗是前列腺癌转移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通过抑制睾酮的产生或阻断睾酮与受体的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
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包括:(1)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如氟硝丁酰胺、非那雄胺等。
(2)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如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环丙孕酮等。
2. 抗肿瘤药物针对前列腺癌转移,可选用以下抗肿瘤药物:(1)多西他赛:是一种化疗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2)米托蒽醌:是一种新型化疗药物,对前列腺癌有较好的疗效。
(3)奥沙利铂:是一种新型化疗药物,对前列腺癌转移有一定的疗效。
三、手术治疗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转移患者,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和转移灶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手术方式包括:1. 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早期前列腺癌转移患者。
2. 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适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转移患者。
3. 骨转移灶切除术:对于骨骼转移灶较大的患者,可行骨转移灶切除术。
四、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前列腺癌转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分为以下几种:1. 外照射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转移患者。
2. 近距离放射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转移患者,可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放射粒子植入术:适用于前列腺癌转移至骨骼的患者,可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五、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法,通过特异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以下几种靶向治疗药物可用于前列腺癌转移治疗:1. 抗VEGF抗体:如贝伐珠单抗、雷珠单抗等。
咀嚼口香糖对促进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促进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5月至8月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病人手术回室后6h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开始咀嚼炫迈无糖口香糖4粒15分钟;术后第一天咀嚼无糖口香糖2粒,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5分钟;直至肛门初次术后排气。
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不咀嚼口香糖。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首次出现肠鸣音及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咀嚼口香糖可以促进在机器人辅助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手术后的排气排便时间,有利于病人康复。
【关键词】?前列腺癌根治术;机器人;胃肠功能恢复;咀嚼口香糖【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95-02前列腺癌手术已经开展了一个多世纪,一直有着比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1-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采用微创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手术,降低了许多并发症和死亡率[3-4]。
但由于手术有诸多难点,手术效率一直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随着Da Vinci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的出现,腹腔镜前列腺癌手术中的诸多难点被大大降低[5]。
因此,近年来Da Vinci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越来越流行;我科开展的Da Vinci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治疗前列腺癌的新型微创手术,但是,Da Vinci机器人辅助系统下的术后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依然很慢。
这已经成为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
术后胃肠道并发症不仅增加了肠梗阻的风险,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生活质量。
因此,减少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已成为护理的主要工作目标。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诊断和治疗发表时间:2008-10-16 发表者:戴波 (访问人次:3578)戴波,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2000年本科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肿瘤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得复旦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
2003年6月起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工作,2006年晋升为主治医师,2010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泌尿系统肿瘤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工作。
全面系统地掌握了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近年来,在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科学论文1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多次荣获科研奖项。
2008年通过全国CUREP(Chinese Urologic Resident Education Program)专业培训并获得证书。
2009年1月在国际顶尖的肿瘤治疗中心——美国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MSKCC)进修学习。
2009年7月被评为第四届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前列腺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临床局限型前列腺癌的标准方法之一,与根治性放疗共同构成前列腺癌两种不同的确切性治疗方法。
自1988年起血清PSA检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此后短短几年中,临床前列腺癌的分期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
已有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比例不断下降,而同期临床局限型前列腺癌患者的比例迅速上升,使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或根治性放疗这样的确切性治疗。
随着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广泛开展,使许多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获得了根治和长期生存。
随着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该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
但是,临床上仍有约40%的患者在术后5年内发生了生化复发,其中多数为期望生存时间较长的年轻患者。
有27-53%的患者最终在术后10年发生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
前列腺癌的术后康复与生活指南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
术后康复和生活指南对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恢复身体健康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前列腺癌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和一些生活指南,助您更好地应对术后的挑战。
1. 术后康复(1)恢复期前列腺癌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期。
这个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术后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按照医生的指示换药和清洗伤口。
- 注意饮食:遵循医生建议的饮食方案,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 避免剧烈运动: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但可以适量进行散步和简单的运动,有助于恢复。
(2)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对于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适合前列腺癌患者的康复锻炼方式:- 盆底肌肉锻炼:前列腺癌手术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功能下降,需要进行相关锻炼。
例如,Kegel运动可帮助加强盆底肌肉,提高尿控制功能。
- 微量运动:患者可进行适量的步行、太极拳、瑜伽等微量运动,有益于术后肌肉恢复和身体康复。
- 有氧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并有助于保持体重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 生活指南(1)管理尿失禁前列腺癌手术后,一些患者可能会面临尿失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管理尿失禁的方法:- 尿控训练: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可以帮助逐渐恢复尿控能力。
- 盆底肌肉锻炼:前面已经提到,盆底肌肉锻炼对恢复尿控功能非常重要。
- 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咖啡因和刺激性饮料可能刺激膀胱,增加尿失禁的发生。
(2)性生活恢复前列腺癌手术可能对性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适当的性生活恢复仍然是可能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 与医生沟通:术后需要了解自己的性功能状况,与医生沟通,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性生活恢复。
- 尝试不同方式:性生活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性行为,可以尝试其他方式,如亲密接触、口交等。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围术期护理方法摘要:在临床过程中,前列腺癌指的是原发于前列腺部位的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主要包括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等等,近几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如果没有及时展开有效治疗,那么也会对患者全身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造成癌细胞转移。
当前对于确诊为前列腺癌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临床会首选手术治疗方案,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这种手术具有术野精确度大、缓解术者疲劳等优势,效果确切。
但为进一步保障手术效果,做好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前列腺癌在我国有极高的发病率,截止到2018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量已高达 6.03万例,这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更是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相对来说,前列腺癌在发病早期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患者多在例行筛查时发现,伴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小便异常、勃起功能障碍、尿中带血、背部、臀部疼痛等症状。
就目前来看,前列腺癌主要病因仍旧没有得出统一结论,但癌症的发生往往与基因突变存在关联,且高龄人群、体重超重、不良饮食习惯等等也是诱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当前手术仍旧是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与常规手术相比,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存在明显优势,但是,前列腺解剖结构复杂,尽管是这类微创手术,也存在较高的风险性,这便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此,笔者着重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工作展开叙述,详细如下:1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也就是成像系统、机械臂系统与操作控制台,在机器人手臂腕部,具有可自由活动的手术器械,能对外科医师手腕部位的操作进行模仿。
与常规手术相比,外科医师只需坐在位于无菌区外的控制台中,用双手、双脚来对器械进行控制,以进行一系列的手术操作,对于多种疾病均可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前列腺癌晚期治疗最佳方法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与早期相比确实面临更大的挑战。
晚期前列腺癌指的是已经扩散到生殖器官以外的区域,如淋巴结、骨骼或其他器官的恶性肿瘤。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下面将介绍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最佳方法。
1. 激素治疗:激素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
晚期前列腺癌细胞对雄激素依赖性较高,通过抑制或阻断雄激素的合成或作用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常用的激素治疗药物包括LHRH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去势葡胺或利舍平)、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如阿尼那替尼)。
激素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并控制肿瘤的生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性。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被广泛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
对于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可以通过杀死肿瘤细胞来控制肿瘤的生长。
对于有骨骼转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可以缓解骨骼疼痛,减少并发症,并提高生存率。
放射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激素治疗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 化疗:化疗在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化疗可以通过经静脉输注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控制疾病的进展。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等。
化疗通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但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辅助药物来缓解。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肿瘤细胞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的方法。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阿比特龙等。
靶向治疗可以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来控制肿瘤的生长,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5.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给予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因子等来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
目前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尼伦帕尼等。
6. 支持性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一系列的症状问题,如疼痛、骨折、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