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基础知识2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镀膜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镀膜基础知识点的一些必学内容:
1. 镀膜的定义:镀膜是指在材料表面上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一层物
质覆盖在其上,以改变材料的性质或外观。
2. 镀膜的目的:镀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基材、增强其性能并改善外观。
3. 镀膜的分类:根据镀膜方法的不同,镀膜可以分为化学镀膜、物理
镀膜和电化学镀膜等。
4. 化学镀膜:化学镀膜是利用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生成一层无机或有
机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镀膜有磷化、化学镀铜、化学镀镍等。
5. 物理镀膜:物理镀膜是利用物理原理将薄膜材料蒸发或溅射到基材
上形成膜层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镀膜有蒸发镀膜、溅射镀膜和离子镀
膜等。
6. 电化学镀膜:电化学镀膜是利用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通过电化学反
应沉积在基材上形成膜层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镀膜有电镀铜、电镀镍、电镀铬等。
7. 镀膜的性能:镀膜可以提高基材的硬度、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
性等性能,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8. 镀膜的应用:镀膜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电子、机械、汽车、航
空航天等领域,常见的镀膜应用包括电子元器件镀膜、汽车零部件镀膜、模具镀膜等。
以上是镀膜基础必学知识点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塑料电镀基础知识培训一.塑料电镀概述:1.塑料电镀件的特点:塑料件电镀后,既保持了制品重量轻,抗蚀性好的特点,又赋予其金属的导电性,耐磨性,装饰件等特点.它不仅可用于装饰品,还可用于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塑料电镀件的性能:塑料电镀件与金属零件相比,有许多优越性.a. 重量轻塑料的密度为0.9-2.2g/cm3,最轻的塑料是聚丙烯,密度为0.9-0.91 g/cm3,比水还轻.b. 耐蚀性好塑料件本身抗蚀性能比金属强,电镀后仍比金属强.c. 易成型塑料件易成型,一般形状的零件生产速度比金属快10倍以上.生产装饰性塑料电镀件时,只要模具的表面粗糙度适宜,成型的塑料件可获得光滑的平面,电镀前无需抛光,即可获得高装饰性外观.二.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 塑料电镀件的主要性能是指塑料与金属的结合力,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能,抗蚀性能,生产性能等五个方面.⑴. 结合力结合力的大小,与塑料本身的物料、化学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与金属镀层之间的结合力相差很大.目前用作装饰性塑料电镀件,主要是ABS塑料,其次是改性聚丙乙烯和聚丙烯.⑵. 抗蚀性能: 塑料电镀件因镀层组合以及镀层厚度的不同,其抗蚀性能有很大差别.塑料电镀件的抗蚀性之所以比具有同样镀层的金属件高,是因为塑料电镀件的腐蚀不同于金属件的腐蚀.首先,塑料电镀件是按阳极保护机理进行腐蚀的.轻者,因铜镀层的腐蚀镀层出现铜绿或暗褐色斑点.可能引起局部镀层鼓泡或起皮;重者,由于铜镀层完全被腐蚀,导致铜镀层溶解,镀层全部脱落.因此,对于要求抗蚀性能很高的塑料电镀件,应采用双层镍加微孔铬镀层.其次,塑料与金属镀层不可能形成原电池,即使出现腐蚀斑点,也不可能向深度延伸,仅作横向扩展.⑶. 耐热性: 塑料电镀件的耐热性能,主要取决于塑料本身的耐热能力,以及金属镀层的结合强度.其次,也与金属镀层的耐热性能有关.不同种类的塑料,其耐热性能各不相同.任何一种塑料电镀后,其耐热能力都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下表:ABS塑料的耐热性能和变形温席塑料名称热变形温度(℃)镀层厚度(μm)耐热性能提高率(%)电镀前电镀后ABS 85.5 98.6 Cu30 Ni5 Cr0.2 15.2⑷. 机械强度: 塑料电镀件的机械强度与塑料的种类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塑料件电镀后,其刚性均有所提高.⑸. 生产性能: 金属件的制作,一般要经过冲压、车、钳、刨、磨等繁杂的机械加工工序。
作为一名电镀工,我深知电镀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我的电镀工技术总结如下:一、电镀基础知识1. 电镀原理: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或非金属工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镀过程中,镀层金属作为阳极,工件作为阴极,电镀液中含有镀层金属的离子。
2. 电镀液成分:电镀液由主盐、络合剂、缓冲剂、阳极活化剂、特殊添加剂等组成。
主盐提供金属离子,络合剂使金属离子稳定存在,缓冲剂调节电镀液的pH值,阳极活化剂提高电镀液的导电性,特殊添加剂改善镀层质量。
3. 电镀工艺:电镀工艺包括镀前处理、电镀、后处理等步骤。
镀前处理包括除油、除锈、活化等,以确保工件表面清洁;电镀过程包括挂具安装、通电、控制电流密度等,以保证镀层均匀、牢固;后处理包括清洗、烘干等,以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
二、电镀操作技术1. 挂具安装:根据工件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挂具,确保挂具安装牢固,避免在电镀过程中发生脱落。
2. 通电:启动电源,调整电流和时间,确保电镀过程稳定进行。
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等仪表,防止电流过大或过小。
3. 控制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影响镀层质量的关键因素。
根据工件材质、镀层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电流密度,以保证镀层均匀、牢固。
4. 温度控制:电镀液温度对镀层质量有较大影响。
根据镀层要求,调整电镀液温度,确保镀层质量。
5. 溶液维护:定期检查电镀液成分,及时补充消耗的主盐、络合剂等,确保电镀液质量。
三、电镀质量控制1. 镀层外观:镀层应均匀、光滑、无气泡、无裂纹、无脱落等现象。
2. 镀层厚度:根据工件要求,控制镀层厚度,确保镀层具有足够的耐腐蚀性。
3. 镀层结合力:镀层与工件表面应结合牢固,无起泡、脱落等现象。
4. 镀层内应力:控制电镀过程,减少镀层内应力,避免镀层变形、开裂。
四、安全操作1. 电镀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触电、烫伤等事故发生。
电镀工艺基础知识3 电镀技术在新世纪的展望3.1贴近现代工业需要二十一世纪对工业有许多苛求,要求高质量、高苛刻、高效率的同时,还要节能节耗和爱护环境。
因此,开发高效节能而又无或少污染的电镀新工艺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和观念的更新,新世纪的电镀工艺将更多地在设备上做文章,大电流短时刻的高速电镀过程将会普及,温度、浓度、 pH 值等的操纵和镀液净化等都将逐步向全自动化进展。
无排放的电镀工艺将显现。
这些差不多上为的更加适合工业各界对电镀的需要,只有贴近现代工业的各种需要开发新工艺,电镀加工工业本身在新世纪才有立足之地。
3.2制造新型材料电镀技术传统上是用于防护和装饰用途,但随着电镀技术的进步,电镀加工差不多不仅仅只用于防护和装饰领域,而且能够成为一个重要的新材料生产工具。
电镀技术差不多成功地用来制作非晶态材料。
非晶态材料是相对结晶材料而言的新型材料,它在硬度、强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都比传统材料要好。
现在大伙儿经常能听到一个词,确实是“纳米”。
21世纪也被称为纳米世纪。
所谓纳米是一种物质集合状态,当原子或分子处于千万分之一米到10亿分之一米的范畴时,显示出一些新的性质。
当材料结晶的大小介于几个或几十个纳米时,这种材料就有了意想不到的新的特性。
比如几纳米长的电极,就能够将芯片运行速度提高几万倍;由纳米材料制成的金属强度比一般金属高十几倍,而自身象橡胶一样富有弹性;纳米陶瓷保留了陶瓷的耐高温顺高强度的特性却又表现出塑性。
还有许多关于纳米的奇异的性能和应用的故事。
总之,人们对纳米寄予了专门大的期望。
目前世界上纳米晶体材料的制作技术能够分为三大类:一是外力合成法,如机械研磨;二是电沉积的方法,如电镀沉积、等离子体沉积;三是相变界面形成法。
其中电镀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专门多单一金属能够被电镀出来,二是技术难度相对较小。
因此,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和需求的增长,使用电镀技术来研制和生产纳米材料将可不能是专门远的情况。
电镀基础知识
表面处理是什麽?
简单来说,表面处理是指改变物件的表面,从而给予表面新的性质。
表面处理的对像可以是金属(例如钢铁),也可以是非金属(例如塑胶)。
表面处理的种类
基於不同物质的表面性质有差异,而完成品所需表面新的性质要求也各有
不同,所以表面处理过程有很多种类。现在列举一些例子:
镀(Plating)
o
电镀(Electroplating)
o
自催化镀(Auto-catalytic Plating),一般称为"化学镀
(Chemical Plating)"、"无电镀(Electroless Plating)"
等
o
浸渍镀(Immersion Plating)
阳极氧化(Anodizing)
化学转化层(Chemical Conversion Coating)
o
钢铁发蓝(Blackening),俗称"煲黑"
o
钢铁磷化(Phosphating)
o
铬酸盐处理(Chromating)
o
金属染色(Metal Colouring)
涂装(Paint Finishing),包括各种涂装如手工涂装、静电涂装、电
泳涂装等
热浸镀(Hot dip)
o
热浸镀锌(Galvanizing),俗称"铅水"
o
热浸镀锡(Tinning)
乾式镀法
o
PVD 物理气相沈积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阴极溅射
真空镀(Vacuum Plating)
离子镀(Ion Plating)
o
CVD 化学气相沈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其他: 表面硬化、加衬......
Coming soon!
电镀基础知识
电镀原理及方法 电镀 自催化镀及浸渍镀 阳极氧化与染色 常见电镀品种
铜镀层
镍镀层
铬镀层
乾式镀法 电镀用化学品 电镀前处理 电镀後处理 电镀过程控制及镀层测试 安全与环保 电镀小辞典
锌镀层
贵金属镀层
铜基合金镀层
铅-锡合金镀层
枪色锡基合金镀层
自催化镀层(化学镀层)
常见电镀过程
铜-镍-铬
塑胶电镀
特殊材料电镀
电镀常用公式及数据
电镀原理及方法
电镀
简单来说,电镀指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在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导
电体例如金属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
电镀常用公式及数据
公式
1. 单镀层厚度
2. 合金镀层厚度
3. 侯氏槽一次电流分布
4. 镀液分散能力
1.单镀层厚度
2.合金镀层厚度
3.侯氏槽一次电流分布
CD=I(c1-c2 log L)
267ml、 534ml 及 1000ml 槽
CD 电流密度(A/ft2)
I 总电流 (A)
L 与高电流密度区边缘的距离(in)
c1, c2 常数
250ml 槽
CD 电流密度(A/dm2)
I 总电流 (A)
L 与高电流密度区边缘的距离(cm)
c1, c2 常数
常数
267ml及534ml槽
c1=27.7 c2=48.7
1000ml槽
c1=18.0 c2=28.3
250ml槽 c1=5.10 c2=5.24
L 介乎於0.64至8.25 cm
制作:杨正金 日期:2006-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