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相关资料(遵义地区适用)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综合性学习篇主题一:寻觅春天的踪迹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即:春雨惊春清谷天)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
从惊蛰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2、请围绕某个春天节气,搜集当地的有关谚语。
(1)立春: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2)雨水: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
(3)惊蛰:惊蛰闻雷米似泥。
(4)春分:春分有雨病人稀。
(5)清明: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6)谷雨: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3、请写出描写春天的古诗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孟浩然《咏柳》(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僧志南《绝句》(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春暖花开春风得意春风化雨春意盎然主题二:到民间采风去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
1、制作宣传册答: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多彩贵州”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栏目四:2、家乡素描你的家乡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你的家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哪些有影响的人物?(1)优越的地理环境:(2)悠久的历史文化:(3)闻名遐迩的历史名人:3、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XX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3)综合性学习——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综合性学习。
1.你班将举行关于“名人效应利弊谈”的辩论会,假如你作为这次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为本次辩论赛写一段开场白。
(不少于50字)正方观点:名人效应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名人效应弊大于利2.在《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场辩论中,庄子与惠子你比较欣赏谁?为什么?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
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
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
某中学八年级(5)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3.在诗歌朗诵这一环节,吴薇同学朗诵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后,王淑涵同学接着朗诵黄器的《我的中国心》。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串联词。
4.活动中,有位同学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下联,使其工整。
上联:看九州方国,普天同庆;江河歌唱,遍地流芳。
下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老百姓多灾多难,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有尽头。
综合性学习。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5.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
6.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至少写出三种)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的象征,弘扬奥运精神,是传播人类文明,实现世界和平的有效途径。
专题09 综合性学习★知识划重点★综合性学习题型及解题方法一、图文转换图表题主要考察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图表题都是有共通的特点,一般都会要求同学们关注题干,认真审题,审出什么呢,看一看题干的要求是什么,看一看题目是什么,当然,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它会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出题。
在进行阅读图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数字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要比较出它们的变化,比较出它们的趋势,然后再通过梳理得出结论。
在表述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词语的运用,尤其是表示诚意的副词。
比如2012年考察的关于水资源的柱状图,在我们的考试说明上面15页是能够看到这个柱状图的: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与国际缺水比较图。
比较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北京水资源是很低很低的,跟那两个柱相差很大,比较过程之中自然就会写出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它是极为缺少的。
在这里,用副词也是很重要的。
三个柱在比较的过程之中有个递进关系,可以用“甚至”这样的连词来做连接。
因此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二、文字概括文字概括的核心就是概括大意,不管它用什么样的类型出,小段的文字我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如果大段的文字,我们要分出层次来进行概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这个就是文字题的核心部分。
概括的时候,建议有中心句、概括句时一定要把它找到,找到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的拿来用了。
如果找不到,再找关健词,自己来进行概括。
在综合性学习里面,图表题和文字题有时候会放在一起出,这时就需要提取信息,提取信息一般是要找到它们的共通点,或者是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我们通过词语把它联结在一起。
或者,是找到共同的部分,把共同点合并同类项概括出来。
文字概括中,还有一种题型是用不同人物的语言来说说感受。
这类题型通常让同学们来概括一下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往往是有字数要求的。
这就要求同学们,第一能够抓住它话语里面的核心词来概括内容,第二就是能够把这几个人的角度给它区分出来。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文学常识和综合性学习复习总结一、完成下面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
1.《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
2.《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竺可桢(填写人名),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3.《恐龙无处不在》作者是阿西莫夫(填写人名),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4.《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
5.唐宋时期,倡导古文运动,主张用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取代当时流行的文辞华丽、无实际内容的骈文,影响最大的八大散文作家被合称为“唐宋八大家”。
这八大散文作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6.《核舟记》选自清代人涨潮编的《虞初新志》这本书,文章作者是明朝的魏学洢。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
8.《诗经》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诗经》经常使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这三种诗歌形式和三种表现手法,合称为诗经六义。
9.《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作者是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10.《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1.《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作者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2.“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13.《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1.综合实践活动。
材料一3月1日下午,地处偏远山区的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中心小学首次举行经典国学考级颁证仪式。
据了解,该校围绕我国古代《三字经》《弟子规》及古诗词等经典国学,分十二个等级,由学生自报进行考级,旨在培养学生从小熟读、传承和弘扬我国古代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复习资料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2、说说下边的谚语指的哪个节气(2个)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
惊蛰闻雷米似泥。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春分有雨病人稀。
清明风若从南起,定主田禾大有收。
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
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主题四:到民间采风去实践活动: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山山水水、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汉中。
1、制作宣传册现在请你协助制作一份宣传“魅力汉中”的小册子,相信你一定能够完成以下任务。
这份宣传小册子已拟有两个栏目,请你仿照它们再拟两个栏目,可以从历史、艺术、名胜、民俗等角度来拟写。
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同。
栏目一:点击文化名人栏目二:遍数名优特产栏目三:栏目四:2、家乡素描【地形特点】汉中地处中国西部,北界秦岭山脉,南界大巴山,总面积2,7246平方公里。
其间由汉江冲积的汉中平原。
属亚热带气候。
汉中市位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中部,地形特点南低北高,市内有平坝、丘陵和山地等三种地貌。
【珍稀动物】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中国大鲵(娃娃鱼)【悠久历史】汉中是汉家的发祥地,自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首置汉中郡,为【秦】36郡之一,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以汉中为发祥地,筑坛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平定三秦,统一天下,成就了汉室天下四百多年,自此,汉朝、汉人、汉族、汉语、汉文化等称谓就一脉相承至今。
【三国】时期,汉中是魏蜀两国兵戎相见的主战场,老将黄忠在汉中定军山下刀劈夏侯渊,骁将赵云汉水之滨大败曹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一代名相诸葛亮在汉中屯兵8年,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鞠躬尽瘁,最终归葬定军山下,其安息地武侯祠,被称为“天下第一武侯祠”。
综合性学习参考资料(参考)一在《学会利用图书馆》的综合性学习中,班上开展一次借阅图书资料的活动。
1、如果你在借《童年》,(1)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哪一类?(2)按照书名目录,应怎么查?答:(1)文学类(2)应查“、”(点)类12划。
2、写出借书的步骤。
首先进入图书馆,到目录检索处寻找自己要看的书的类别,然后根据类别找到自己所要的图书,拿着图书和借书证,到办事员处办理借阅手续。
二、调查社会用字情况(七年级上)在《调查社会用字情况》的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在开展社会用字调查活动中收集到下列一些带错别字的词语,请你按要求答题。
(1)家具店门口:家俱(2)五金店标牌:扦座(3)饭店菜单:鸡旦汤(4)宣传标语:严历打击。
(5)交通宣传标语:亍道(6)补胎冲气(7)车站招牌:仃车收费(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醋(9)失物启示1、将这些带错别字的词语归类,将序号填入下边的横线上,并分析出造成错别字的三条原因。
一类:(3)(6)(9)原因:同音字误用二类:(1)(4)(8)原因:形近字误用三类:(2)(5)(7)原因:随意简化2、请将上边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后连同整个词语工整地填入下边空格中。
(1)具(2)插(3)蛋(4)厉(5)行(6)充(7)停(8)蜡(9)事3、为维护语言文字规范化向有关部门提一条建议。
(1)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国家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2)严厉处罚那些乱用滥用错别字的行为。
根据下面社会用字情况,完成后面问题。
现实生活中经常看见“默默无蚊”“食全食美”“有杯无患”等广告语。
1、请你在下面的括号内写出这些成语宣传的产品名称,在括号内写正确的成语。
(1)好色之涂()(2)咳不空缓()(3)默默无蚊()(4)食全食美(十)(5)洗出望外(喜)(6)有痔无恐(恃)2、请你结合具体的例子,对这种成语运用的语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
例如、①涂料、好色之徒②感冒药、刻不容缓③驱蚊香、默默无闻④餐馆、十全十美⑤洗衣机、喜出望外⑥痔疮药、有恃无恐好处:很有创意,巧用成语,加深印象。
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复习知识清单【内容提要】综合性学习: 1.《倡导低碳生活》 2.《古诗苑漫步》 3.《以和为贵》口语交际: 1.《应对》 2.《即席讲话》一、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1、低碳与低碳生活。
(1)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2)低碳生活: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3)原因: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人类直接面临着气候变暖的威胁。
2、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通俗的说就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煤、石油、天然气大量排放的尾气——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层中形成一层无形的玻璃罩,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
(2)后果:①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②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③导致气候异常,造成灾害天气;④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践行低碳生活:(1)低碳践行原则:减少碳排放,提高碳吸收。
(2)低碳践行做法:①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绿色出行......②提高碳吸收:植树造林、恢复退化生态系统...... (3)低碳生活细节:在家里:①随手关灯;②节约用水;③不浪费食物;④垃圾分类,回收利用;⑤近距离步行或骑自行车,中距离坐公交车;……在学校:①教室及时关灯;②节约用纸,双面打印;③洗手关紧水龙头;④餐厅用餐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⑤上学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4、低碳生活宣传标语。
①低碳出行,绿色领跑。
②选择低碳、选择人生。
③低碳手拉手,环保心连心。
④倡导低碳生活,呵护生态家园。
综合性学习相关资料倡导低碳生活一、主题语(宣传标语):选择低碳,绿色相伴。
增强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共享碧水蓝天。
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节省水电讲环保,低碳生活我来造。
二、了解低碳和低碳生活1、什么是低碳?低碳的具体内涵是什么?①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连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的GDP 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②低碳内涵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
2、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3、为什么要倡导低碳生活?①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4、低碳生活从我开始,今天你低碳了吗?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为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①手洗衣物:生活中的衣物,尽量手洗。
不要过度依赖洗衣机。
这样,不仅环保低碳,而且节约。
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拒绝环境污染,保护森林资源。
③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增强节水意识。
④使用节能灯: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之举。
⑤减少使用电脑:尽管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和互联网不可分离,但并不代表我们必须时刻都要使用电脑。
电子产品产生的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是可怕的,减少使用电脑,延长你的电脑的使用寿命吧。
⑥使用购物袋:外出购物时,自备购物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⑦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骑自行车出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⑧爱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同植物一样对环境有多方面的保护作用,特别是珍稀动物,国家都把它们列为保护动物。
物种消失最终危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科学结论。
我们要爱护鸟,不吃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
⑨注意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废弃物如果丢弃就是废渣,就要污染环境。
其实,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我们开动脑筋,它们都应该有回收和利用的价值。
如废纸、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很多东西都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
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开动脑筋,尽量做到废物利用。
三、低碳小知识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2.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举报免费热线电话是123693.为保护蓝天,我们在出门时,应该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4.饮用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透明度良好和无色、无臭、无异味、5.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四:低碳生活活动形式:例一:举办以“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形式一:举行以“践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形式二:召开以“低碳校园、低碳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例二:举办低碳知识讲座活动一:召开低碳生活班会活动二:制作低碳社会展板例三:低碳知识我来讲活动一:低碳常识我来记活动二:低碳画册我来制五、演讲比赛活动步骤:步骤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步骤二:选手上台演讲步骤三:评委老师点评步骤四: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古诗苑漫步一、主题语(宣传标语)汲取古诗营养品味古诗芬芳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欣赏古诗词怡情养性漫步古诗苑品味古诗情欣赏古诗情韵传承华夏文明二、活动形式:(一)1、举办有关古诗的手抄报 2、举办有关古诗的黑板报3、举行古诗朗诵比赛4、举行唱古诗比赛5、举行古诗配画作品展(二)1、声情并茂诵古诗(唱古诗)已经谱曲演唱的古诗有:《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李清照的《一剪梅》2、别出心裁品古诗:可以为古诗配画;谱曲;编舞;改成剧本,制成电脑动画等3、分门别类辑古诗: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古诗中的名胜古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诗中的离愁别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古诗中的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谈活动收获:通过开展这次综合性实践活动,我分门别类收集了很多古诗,并编辑成册,给小册子取名;我还参加了诵古诗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了我的朗诵水平,锻炼了我的胆量;我还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陶冶了我的情操,我会更加热爱古诗词,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以和为贵一、主题语(宣传标语):以礼待人,以和为贵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同窗亲崇尚“和”文化,传承“和”思想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二、有关“和”的名言警句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2、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讯3、君子和而不同——孔子4、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歌德三、有关和的成话和气生财和霭近人和霭可亲和而不唱和而不同和风细雨和睦相处和容悦色和颜悦色民和丰年四、讲“和”故事1、“将相和”故事2、“六尺巷“故事3、《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4、《司马微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
”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
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五、1、探“和”之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者,无乖庆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意思是:因为没育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
相反因为有阿比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其他,见课件)概括“和”的含义。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意思:他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
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
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意思: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无所偏倚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之发生都能合乎节度。
没有过与不及则称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
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
如果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万物都能各安其位、生生不息了由以上可概括“和”的含义为:家庭和睦国家和顺感情适中六:活动形式:例一:举行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朗诵比赛形式一:举办以“和谐和睦和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形式二:召开以“我的和谐生活”为主题的座谈会例二:举行“和”知识讲座活动一:召开“和”故事班会活动二:举办“和”诗歌演讲例三:“和”的故事我来讲活动一:“和”的名言我来读活动二:“和”的诗歌我来诵七、演讲比赛活动步骤:步骤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步骤二:选手上台演讲步骤三:评委老师点评步骤四: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