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TJ1.5(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TJ1.5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基础及主体工序名称模板交底提要:基础承台、地梁及框架柱模板支设工程技术交底交底内容:1、作业准备1.1机具准备1.1.1平刨、压刨、电锯、电钻、线坠、方尺、铁水平等。
1.2材料准备1.2.1多层板:厚12mm。
1.2.2木方:100*100mm木方、50*100mm木方,要求对进场木方进行检查、筛选。
1.2.3螺栓:模板配套M14对拉螺栓。
支撑系统:钢管脚手架。
1.3作业条件1.3.1组织人员熟悉图纸、弹好基础承台及地梁的模板控制线,并经过验收。
1.3.2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留预埋等工作完成,并经过验收,做好隐记录。
1.3.3对交接工序进行复核,水电预留预埋等形成交接检查记录。
1.3.4模板下口与混凝土接触面必须严密牢固,以免漏浆严重,造成烂根。
1.3.5模板合模之前检查模板板面清理、修复情况;检查次龙骨有无变形、偏位、松动现象;2、模板施工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2.1工艺流程模板正式拼装→弹模板位置控制线(距模板500 mm)→找平、模内杂物清理→复线→找平或铺胶条→支一侧模板→安装对拉螺栓→支另一侧模板→支钢管斜支撑→调整加固模板→预检模板并签字→砼浇筑→养护→检验砼强度→拆模申请→审批申请→拆模→码放模板→进入下一循环1、首先总体控制各轴线位置,再由各轴线向内排尺寸,使放线误差消除在各轴线内。
弹好模板的控制线,并经过复核,做好复核记录。
2、剔凿清理首先剔除砼接茬处浮浆及松散砼,露出石子。
合模前,用吹风机清除因钢筋焊接、绑扎施工留下的焊剂、浮灰、杂物。
3、在模板上口拉通线并吊垂直线,调整模板支撑找直;换一方向或位置再次吊垂线找直。
4、支设模板支撑,紧固螺栓和扣件。
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支柱、斜撑的数量和着力点;对拉螺栓、背楞、支撑的间距;支承着力点和模板结构整体是否稳定;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是否符合要求5、施工队组织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项目部质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办理预检手续报监理,会同监理进行最后工序检查。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
技术交底记录TJ1.5
注: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接受交底人,一份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