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201701 水产品 孔雀石绿胶体金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6
孔雀石绿及其危害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属三苯甲烷类染料。
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它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孔雀石绿既是工业性染料,又是一种杀真菌剂,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曾经采用孔雀石绿杀灭鱼类体内外寄生虫和鱼卵中的霉菌,对鱼类水霉病、原虫病等的控制非常有效,而且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只需少量,约每公升水0.03mg的孔雀石绿即有效果。
加上价格便宜,因此广泛使用在水产养殖上。
孔雀石绿对治疗鱼身碰撞刮伤相当有效,可以防止细菌感染,避免伤口溃烂、扩散;部分养殖户不知孔雀石绿是禁药,加上饲料业者或水产品药商低价促销,且使用效果不错,常在幼鱼2~3周龄、或捞捕池中成鱼及后续运输过程,在水中添加孔雀石绿治疗鱼身外伤。
因此,长期以来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业中的使用极为普遍。
另外,在纺织工业中,孔雀石绿还被广泛用作丝绸、羊毛、皮革和纸张的染料等。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研究学者陆续发现,孔雀石绿具有较多副作用,目前已被禁止使用。
1孔雀石绿的危害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
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细胞核也扩大:还影响鱼类肠道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
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给予小鼠无色孔雀石绿104周,其肝脏肿瘤明显增加。
试验还发现,孔雀石绿能引起动物肝、肾、心脏、脾、肺、眼睛、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
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的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孔雀石绿一经使用,养殖动物终身残留。
虽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可以减少一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
广东省大部分使用土池养鳗的养殖场,如果在不知情的条件下拿到经孔雀石绿处理过的鳗苗,在养殖过程中进排水量又不足够的话,整个违禁药物代谢过程相对较慢。
同时,对于以前使用过孔雀石绿这类违禁药物的池塘,在塘内会有残留,鳗鱼属于无鳞鱼类,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而最终导致商品鳗鱼孔雀石绿残留。
I he『esea rch『eviewed水产品中残留孔雀石绿的毒性与检测方法王邦国(靖远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管理站730699)摘要:作为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绿色结晶体的孔雀石绿,在化学界中被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其在戊醇、乙醇、甲醇以及水中易于溶解,水溶液呈现蓝绿色,抗菌效力在药物染料中较强,可作为驱虫剂或杀菌剂,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
下面本文章将对水产品残留孔雀石绿的研究进展加以分析。
关键词:水产品;残留物质;孔雀石绿;研究进展在养殖过程中,我国曾以孔雀石绿作为清塘杀菌剂,同时,也常将孔雀石绿使用在存放池内和运输过程中,它们在鱼体内可分别代谢为无色结晶紫与无色孔雀石绿,因为其母体化合物与代谢物质存在较大的副作用,极易致突变、致畸、致癌,至此多数国家已经在20世纪90年代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用。
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渔民在违规使用,主要是因为孔雀石绿价格便宜,抗菌效果较好,所以有效监测孔雀石绿残留物质是至关重要的遥1孔雀石绿的分布与代谢情况进入机体后的孔雀石绿通常会经过生物转化,变成无色孔雀石绿,属于脂溶性的衍生物,极易残留在组织中。
一些业界人士发现,在鱼体内残留的孔雀石绿物质比水体中孔雀石绿的浓度明显要高,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皮肤、肌肉、肝脏、肾脏以及血浆中,同时体内也会蓄积孔雀石绿,特别是含有较多脂肪的组织中浓度水平更高。
在清除体内的孔雀石绿过程中,除脂肪含量影响与自身解毒能力外,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PH值和温度等。
在体内孔雀石绿的代谢方式有两条:首先,在还原酶的催化作用下,孔雀石绿可降解成无色孔雀石绿;其次,经N-脫甲基作用,在细胞色素催化下,生成次级或初级代谢产物芳香胺。
另外,无色孔雀石绿也有两条代谢方式:首先,基于氧化酶作用下,无色孔雀石绿会被重新氧化成孔雀石绿;其次,无色孔雀石绿经N-脫甲基作用,在催化作用下,酯化后与DNA形成DNA加合物。
2孔雀石绿的毒性与致毒机制据大量研究证实,在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对动物的毒性较强,导致鱼皮肤和鳃上皮细胞轻度炎症,扩大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甚至会影响鱼的生长与摄食,减少鱼肠中酶的分泌量。
孔雀石绿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的研制及应用桑丽雅;王振国;柳爱春【摘要】为建立孔雀石绿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板,采用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自制的包被抗原孔雀石绿卵清蛋白偶联物(MG-OVA)、抗孔雀石绿单抗作为原料,将各组分经过调试优化后组装成试剂板.结果表明,该试剂板对阴性水产样品的检测结果与液相-串联质谱法(LC-MS/MS)完全符合,对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 μg/kg和3 μg/kg,整个检测所需时间约30 min.该试剂板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Malachite green(MG) colloidal gold rapid test device is mainly made from MG-OVA developed by us, and anti-MG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the optimized mixture ratio.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pid test device and LC-MS/MS have the consistent results to test negative seafood samples the lowest detection limits for MG and leuco-MG are respectively 1 pig/kg and 3 jig/kg, and the testing time for one sample is about 30 minutes. This test device is rapid, sensitive and accurate.【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21)006【总页数】6页(P186-191)【关键词】孔雀石绿;胶体金;人工抗原;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作者】桑丽雅;王振国;柳爱春【作者单位】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310022;杭州南开日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310022;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杭州31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2孔雀石绿(分子式C23H25ClN2,又名碱性绿、盐基块绿、孔雀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属三苯甲烷类染料,过去常被用于制陶业、纺织业、皮革业、食品颜色剂和细胞化学染色剂。
第1篇一、引言孔雀石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水产品养殖领域,具有防止鱼病、提高成活率等作用。
然而,由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性,长期食用含有孔雀石绿残留的水产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对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本文将探讨孔雀石绿处罚适用的法律问题。
二、孔雀石绿违法行为的法律界定1. 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使用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时,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属于违法行为。
因此,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2. 销售含有孔雀石绿残留的水产品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属于违法行为。
若销售的水产品中含有孔雀石绿残留,则属于违法行为。
3. 生产、销售孔雀石绿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孔雀石绿处罚的法律适用1. 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对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的行为规定了行政处罚,包括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具体如下:(1)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添加孔雀石绿的行为,应当没收违法所得。
(2)罚款: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可以处以罚款。
罚款金额为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3)吊销许可证: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可以吊销相关许可证。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概述■刘毓(长沙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长沙410000)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绿色的结晶体,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代二氨基三苯甲烷,分子式(c23h25cln2)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和戊醇,水溶液呈蓝绿色,它可用来作杀菌剂、驱虫剂,是药物染料中抗菌效力较强的一类,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
我国曾将孔雀石绿作为养殖过程中清塘的杀菌剂,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也常使用孔雀石绿,它们在鱼体内可分别代谢为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由于其母体化合物和代谢物均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将其列为水产养殖的禁用药物。
但是由于其抗菌效果好、价格便宜,不少渔民仍在违规使用,因此孔雀石绿残留监控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从孔雀石绿分布及代谢、制毒机制及检测方法概述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检测研究进展。
1孔雀石绿的分布及代谢孔雀石绿进入机体后,通过生物转化,还原成脂溶性的衍生物无色孔雀石绿,在组织中残留。
国外研究发现孔雀石绿在鱼体内的残留量远远高于水体中孔雀石绿的浓度水平,主要分布在血浆、肾脏、肝脏,肌肉、皮肤以及其它的内脏器官中,并且孑L雀石绿还能在体内蓄积,尤其脂肪含量较多的组织中浓度较高。
孑L雀石绿和无色孔雀石绿在体内的清除速率除了自身解毒能力以及脂肪含量的影响以外,还受温度和pH值等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
孔雀石绿在体内有两条代谢途径:一是孔雀石绿在还腿的催化作用下降解成无色孔雀石绿;二是在细胞色素催化下经N—脱甲基作用生成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芳香胺。
无色孔雀石绿的代谢途径:一是在氧化酶的作用下被重新氧化成孔雀石绿,二是在催化作用下脱甲基再进一步酯化后与DNA反应生成DNA加合物。
2孔雀石绿的毒性及致毒机制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孔雀石绿对水生动物的毒性较强。
研究表明孔雀石绿能引起鱼鲍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胞核扩大,更重要的是,减少鱼肠中酶的分泌量,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
关于孔雀石绿快速检测卡的使用说明(组织)【概述】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又名碱性绿、严基块绿、孔雀绿,其既是杀真菌剂,又是染料,易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
长期以来,渔民都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而且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在运输过程中和存放池内,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科研结果表明,孔雀石绿在鱼内残留时间太长,且其具有高毒性、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副作用,鉴于此,许多国家均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用途】本试纸卡为定性检测,可用于检测组织,鱼、虾、以及鱼池或者鱼缸水样中的孔雀石绿残留。
适于现场监控和大量样本筛查,注意,去离子水不能作为阴性对照。
【试剂组份】需自备设备:搅拌器振荡器电子天平离心机空气吹干仪移液器【检测原理】本检测卡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在NC膜上预包被偶联抗原和羊抗鼠IgG抗体,样本中残留的孔雀石绿药物和NC膜上预包被的偶联抗原竞争孔雀石绿抗体,抑制抗原和孔雀石绿抗体的结合。
从而通过对检测线和质控线的观察就可以判断样品中孔雀石绿药物是否超过检测限。
【技术指标】孔雀石绿快速检测试纸条技术指标为水样2ppb组织2ppb。
【样品处理】1. 鱼虾蟹、畜禽肉、内脏等去皮、脂肪,用均质器均质样本,取1g去脂肪组织样本,加入到配套的15ml离心管中。
2.向离心管中准确加入2ml MG提取液1和2ml MG提取液2,将瓶塞盖紧密封,用力振荡5分钟,4000rpm离心1分钟(备注:如实验室没有大离心机设备,可以用小离心管取1.5ml上清液,用小离心机离心)。
3.用吸管取0.6mL上清液到小玻璃杯中,吹干滤液(空气吹干仪),然后用0.3ml MG复溶液复溶杯底固体。
此溶解液即为检测液.4.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向试纸孔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3滴检测液。
5.10分钟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的结果判读无效。
(ps:鱼池或鱼缸中水样检测前,需将采取的水样PH调节到中性后,直接进行检测)【使用步骤】1.在进行测试前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试剂板和待检样本溶液恢复至室温(20℃~30℃)。
买鱼警惕孔雀石绿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7年第6期随着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鱼类等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类水产食品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如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违规添加物、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等。
其中孔雀石绿的违规使用最为突出。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水产品养殖环节开展以孔雀石绿为重点的水产品集中治理。
鱼中为何有孔雀石绿孔雀石绿又名碱性绿、苯胺绿、孔雀绿,是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化合物。
其既可作绿色染料,又是一种杀菌药,常用于水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环节。
在生产养殖环节,孔雀石绿用于鱼苗孵化和鱼种、成鱼养殖阶段鱼病的防治,对鱼体和鱼卵的水霉病有特效,对鱼类的鳃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和其它一些细菌性疾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在运输销售环节,为了延长鲜活水产的生存时间,以及延长运输途中造成鳞片受损鱼的生命,孔雀石绿常被用于运输工具、鱼池等消毒。
孔雀石绿有何危害大概在20 年前,很多国家是把孔雀石绿作为“好东西”来推广的,后来科学家怀疑孔雀石绿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威胁,于是对它的使用开始逐步收紧。
2002 年,欧盟正式禁止孔雀石绿用于渔场,同年,我国也将其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化合物清单》(观赏鱼可以用),原卫生部公布的“违法添加黑名单”里也有它的名字。
动物试验证明,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毒害作用。
孔雀石绿可引起试验动物的肝、肾、心脏、脾、皮肤、眼睛、肺等多器官损害。
孔雀石绿在人体蓄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孔雀石绿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蓝绿色,不法分子会用此溶液来浸泡鱼类。
孔雀石绿进入鱼体内后,会快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成为隐性孔雀石绿,它的毒性比孔雀石绿更强。
孔雀石绿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第二类致癌物。
但由于它突出的抗鱼病药效及低廉的价格,在水产养殖业仍有大量的市场需求。
目前,无论大超市、小市场,还是餐馆酒店,都有孔雀石绿的身影。
附件1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1)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水产品及其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鱼肉及养殖用水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的快速测定。
2原理样品中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经有机试剂提取,吸附剂净化,正己烷除脂后,加入氧化剂将隐色孔雀石绿氧化成为孔雀石绿,经浓缩复溶后,孔雀石绿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颜色深浅的变化。
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 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 试剂3.1.1正己烷。
3.1.2乙腈。
3.1.3冰乙酸。
3.1.4盐酸。
3.1.5吐温-20。
3.1.6氯化钠。
3.1.7对-甲苯磺酸。
3.1.8无水乙酸钠。
3.1.9盐酸羟胺。
3.1.10无水硫酸钠。
3.1.11中性氧化铝:层析用,100目~200目。
3.1.12二氯二氰基苯醌。
3.1.13氯化钾。
3.1.14磷酸二氢钾。
3.1.15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
3.1.16饱和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3.1.6)200g,加水500mL,超声使其充分溶解。
3.1.17盐酸羟胺溶液(0.25g/mL):称取2.5g盐酸羟胺(3.1.9),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mL,混匀。
3.1.18乙酸盐缓冲液:称取4.95g无水乙酸钠(3.1.8)及0.95g对-甲苯磺酸(3.1.7)溶解于950mL 水中,用冰乙酸(3.1.3)调节溶液pH为4.5,用水稀释至1L,混匀。
3.1.19二氯二氰基苯醌溶液(0.001mol/L):称取0.0227g二氯二氰基苯醌(3.1.12)置于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乙腈(3.1.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4℃避光保存。
3.1.20复溶液:称取8.00g氯化钠(3.1.6),0.20g氯化钾(3.1.13),0.27g磷酸二氢钾(3.1.14)及2.87g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3.1.15)溶解于900mL水中,加入0.5mL吐温-20(3.1.5),混匀,用盐酸(3.1.4)调节pH为7.4,用水稀释至1L,混匀。
3.2 参考物质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纯度均≥90%。
表1 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 标准溶液配制3.3.1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标准储备液(1mg/mL):精密称取适量孔雀石绿、隐色孔雀石绿参考物质(3.2.1),分别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2)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制成浓度为1mg/mL的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标准储备液。
-20℃避光保存,有效期1个月。
3.3.2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1μg/mL):精密量取孔雀石绿标准储备液(1mg/mL)(3.3.1)0.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2)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μg/mL的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
临用新制。
3.3.3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100ng/mL):精密量取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1μg/mL)(3.3.2)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2)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ng/mL的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
临用新制。
3.3.4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1μg/mL):精密量取隐色孔雀石绿标准储备液(1mg/mL)(3.3.1)0.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2)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μg/mL 的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
临用新制。
3.3.5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100ng/mL):精密量取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A(1μg/mL)(3.3.4)1mL,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3.1.2)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ng/mL 的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
临用新制。
3.4 材料3.4.1免疫胶体金试剂盒,适用基质为水产品或水。
3.4.1.1金标微孔。
3.4.1.2试纸条或检测卡。
4仪器和设备4.1 移液器:200µL、1mL和10mL。
4.2 涡旋混合器。
4.3 离心机:转速≥4000r/min。
4.4 电子天平:感量为0.01g。
4.5 氮吹浓缩仪。
4.6 环境条件:温度15℃—35℃,湿度≤80%。
5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取适量有代表性样品的可食部分或养殖用水,固体样品充分粉碎混匀,液体样品需充分混匀。
5.2 试样的提取与净化5.2.1水产品准确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1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用红色油性笔标记,依次加入1mL 饱和氯化钠溶液(3.1.16),0.2mL盐酸羟胺溶液(3.1.17),2mL乙酸盐缓冲液(3.1.18)及6mL 乙腈(3.1.2),涡旋提取2min。
加入1g无水硫酸钠(3.1.10),1g中性氧化铝(3.1.11),涡旋混合1min,以4600r/min离心5min。
准确移取5mL上清液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mL正已烷(3.1.1),充分混匀,以4600r/min离心1min。
准确移取4mL下层液于15mL离心管中,加入100μL二氯二氰基苯醌溶液(3.1.19),涡旋混匀,反应1min,于55℃水浴中氮气吹干。
精密加入200μL复溶液(3.1.20),涡旋混合1min,作为待测液,立即测定。
5.2.2养殖用水量取试样2mL置于离心管中,以4600r/min离心5min,移取200μL上清液作为待测液。
5.3 测定步骤5.3.1试纸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吸取全部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3—5min,将试纸条(3.4.1.2)吸水海绵端垂直向下插入金标微孔中,温育5—8min,从微孔中取出试纸条,进行结果判定。
5.3.2检测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吸取全部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室温温育3—5min,将金标微孔中全部溶液滴加到检测卡(3.4.1.2)上的加样孔中,温育5—8min,进行结果判定。
5.4 质控试验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
5.4.1空白试验称取空白试样,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5.4.2加标质控试验5.4.2.1水产品准确称取空白试样2g或适量(精确至0.01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μL或适量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100ng/mL)(3.3.3),使孔雀石绿浓度为2μ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准确称取空白试样2g或适量(精确至0.01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μL或适量隐色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100ng/mL)(3.3.5),使隐色孔雀石绿浓度为2μ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5.4.2.2养殖用水准确量取空白试样2mL(精确至0.01g)置于15mL具塞离心管中,加入100μL孔雀石绿标准中间液B(100ng/mL)(3.3.3),使孔雀石绿浓度为2μg/L,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6结果判定要求通过对比控制线(C线)和检测线(T线)的颜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
目视判定示意图见图1。
6.1 无效控制线(C线)不显色,表明不正确操作或试纸条/检测卡无效。
6.2 阳性结果检测线(T线)不显色或检测线(T线)颜色比控制线(C线)颜色浅,表明样品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高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阳性。
6.3 阴性结果检测线(T线)颜色比控制线(C线)颜色深或者检测线(T线)颜色与控制线(C线)颜色相当,表明样品中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低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阴性。
a)试纸条b)检测卡图1 目视判定示意图6.4 质控试验要求空白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阴性,加标质控试验测定结果应均为阳性。
7结论孔雀石绿和隐色孔雀石绿总量以孔雀石绿计,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对结果进行确证。
8性能指标8.1 检测限:水产品2μg/kg,养殖用水2μg/L。
8.2 灵敏度:灵敏度应≥99%8.3 特异性:特异性应≥85%。
8.4 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1%。
8.5 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5%。
注:性能指标计算方法见附录A。
9其他本方法所述试剂、试剂盒信息及操作步骤是为给方法使用者提供方便,在使用本方法时不做限定。
方法使用者在使用替代试剂、试剂盒或操作步骤前,须对其进行考察,应满足本方法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
本方法参比标准为GB/T 19857—2005《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或GB/T 20361—2006《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本方法使用试剂盒可能与结晶紫和隐色结晶紫存在交叉反应,当结果判定为阳性时应对结果进行确证。
附录A定性方法性能计算表表A.1 性能指标计算方法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验证单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刘畅、王柯、陈燕、李永吉、迟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