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33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co-residential area construction(征求意见稿)主编部门: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施行日期:2013年xx月xx日《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编制组日xx月xx年2013.前言西部大开发是中共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
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以经济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业为关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发展,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各地区经济普遍繁荣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按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2001年到2010年属于奠定基础阶段,2010年到2030年为加速发展阶段。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2012年第12号公告,国家对与西部地区以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规定的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采取税收优惠政策,其中包括生态小区建设。
落实国家鼓励政策,加快我省经济协调发展,急需完善地方相关标准。
为加快推进我省生态小区建设,受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 2.术语;3.基本规定;4.选址与住区环境;5.能源与环境;6.住区水环境;7.材料与资源;8.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认定的申报与评定。
本规范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给中联西北设计研究院(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劳动路81号,邮编:710082,电话:029-84696657,邮箱:)。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晓光柳成辉汪建军石燕李军社李文婕刘涛张江涛席巧玲于海罗兴华孙建华张海涛田伟张浩苗逢雨宋玢高晶本标准主要审查人:目录1 总则 .............................................. ................................................. .. 02 术语 .............................................. ................................................. .. (1)3 基本规定 .............................................. ................................................. . (2)4 节地与室外环境 .............................................. .. (3)4.1控制项 (3)4.2评分项 (3)5 能源与环境 .............................................. ................................................. .. (7)5.1控制项 (7)5.2评分项 (7)6 住区水环境 .............................................. ................................................. (10)6.1控制项 (10)6.2评分项 (10)7 材料与资源 .............................................. ................................................. (12)7.1控制项 (12)7.2评分项 (12)8生态小区认定的申报与评定 .............................................. . (15)8.1生态小区申报程序 (15)8.2生态小区评分系统 (16)本规范用词说明 .............................................. ................................................... 17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 BASICREQUIREMENTS (3)4 SECTION AND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4)4.1CI……………………………………………………………………4 TEMS ONTROL4.2CI (4)TEMS ATEGORIES5 ENERGY AND ENVIRONMENT……………………………………85.1CI..............................................................................8 TEMS ONTROL 5.2CI (8)TEMS ATEGORIES6 RESIDENTIAL WATER ENVIRONMENT (11)6.1CI...........................................................................11 TEMS ONTROL 6.2CI (11)TEMS ATEGORIES7 MATERIALS AND RESOURCES (13)7.1CI…………………………………………………………………13 TEMS ONTROL7.2CI (13)TEMSATEGORIES8 DECL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RESIDENTIAL…158.1E-NP....................................15 ROCEDURES RESIDENTIAL OTIFICATION CO8.2E-RS (16)RESIDENTIAL ATING YSTEM CO17……………………CODE THIS IN WORDING EXPLANATION1 总则1.0.1为了发挥西部大开发政策作用,引导生态居住小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住宅品质和小区建设质量,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资源节约、安全舒适、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居住环境,实现我省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评价标准。
安静居住小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创建奖励方案(考核指标及评分标准)绿色创建奖励方案是为了鼓励居民区、学校等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提供生态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和学习环境。
下面是一个安静居住小区和绿色学校的绿色创建奖励方案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1. 环保设施建设(20分):- 提供垃圾分类设施,并有明确的垃圾分类方案(5分)- 配备太阳能和风能设施,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5分)-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并用于植物浇灌或公共清洗(5分)- 建设有机菜园、花坛或公园绿地,以提供居民休闲空间和自然空气净化(5分)2. 噪音控制(20分):- 设立噪音反馈机制,居民可投诉过量噪音(5分)- 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共区域的噪音设备(5分)- 提供静默区域或儿童活动区,以减少噪音扰民(5分)- 鼓励居民使用低噪音家电和工具(5分)3. 环境保护教育(20分):- 在小区或学校内举办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如讲座、展览等(5分)- 建立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并纳入日常教学计划(5分)- 组织孩子参加植树活动、垃圾回收等环保行动(5分)- 向居民或家长提供环保资讯和可行的环保行动方案(5分)4. 节能减排(20分):- 加强建筑节能措施,如安装节水器、LED照明等(5分)- 鼓励居民和学生节约用水和用电,提供用电用水意识教育(5分)- 推广低碳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自行车,或提供集体交通工具(5分)- 定期进行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垃圾排放的评估和报告(5分)5. 社区参与(20分):- 设立绿色倡议奖励制度,鼓励居民和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环保行动(5分)- 组织居民或学生参与社区清洁和绿化活动(5分)- 建立居民或学生参与绿色创建的意见反馈机制(5分)- 在社区或学校内建立绿色志愿者团队(5分)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绿色创建奖励方案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各项指标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这个方案,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社区单位参与到绿色创建中来,共同建设宜居、环保的社区和学校。
编者按:为加强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要求,在住宅建设中应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在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导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2.能源系统;3.水环境系统;4.气环境系统;5.声环境系统;6.光环境系统;7.热环境系统;8.绿化系统;9.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10.绿色建筑材料。
《导则》适用于实施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新建工程,目的在于引导小区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适用、先进和集成技术,使能源、资源得到高效、合理地利用,并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达到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目的。
为了便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的建设,在《导则》的附录中给出了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
本刊在此刊载《导则》的总则以及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各系统建议设计指标两部分内容。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摘要)专题专论总则1.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3.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
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陕西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规范和促进陕西地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一、环境保护标准
1、生态景观:小区内应有充足的绿化率和水体面积,且植物品种应当具有本地特色,生态环境应当得到良好的保护。
2、节能减排:小区应当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并且采用节能设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垃圾处理:小区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设施,并定期清理、处理垃圾,保持小区环境的整洁和健康。
二、居住舒适标准
1、住宅设计:住宅的设计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保原则,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
2、人车分流:小区内应当设置合理的交通道路和停车场,实现人车分流,保证小区内的交通秩序。
3、公共设施:小区内应当配备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社区管理标准
1、物业管理:小区的物业管理应当专业、规范、高效,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生活便利。
2、社区文化:小区应当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增进居民间的交流和感情。
3、安全保障:小区应当配备合适的安保人员和设施,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陕西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条文说明1总则1.0.1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资源消耗总量逐年迅速增长。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发展绿色建筑应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1.0.2不同类型的建筑因使用功能的不同,其消耗资源和影响环境的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本标准考虑到我国目前建设市场的情况,侧重评价总量大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消耗能源资源较多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
其他建筑的评价可参考本标准。
1.0.3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周期。
关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保护环境,同时满足建筑功能。
这几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如为片面追求小区景观而过多地用水,为达到节能单项指标而过多地消耗材料,这些都是不符合绿色建筑要求的;而降低建筑的功能要求、降低适用性,虽然消耗资源少,也不是绿色建筑所提倡的。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者之间的矛盾必须放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
l·0·4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与社会习俗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评价绿色建筑时,应注重地域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
1.0.5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是参与绿色建筑评价的前提条件。
陕西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随着国家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注重在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其中,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可以通过节约能源,降低废气排放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为了规范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和评估,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以下为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一、规划设计标准(一)建筑布局1. 建筑间隔距离按照50米以上的标准规划。
2. 建筑的布局应当考虑周边环境的自然景观和绿化。
3. 建筑的朝向应当考虑日照和通风的利用率,并且避免遮挡。
(二)绿化设计1. 绿地率:住宅区不低于30%,公共区域不低于40%。
2. 绿化带和行道树应当达到规定的数量和密度。
3. 绿化带和花坛应当配置合理的灌溉系统并建有太阳能灯光。
4. 植物种类应当选择长期生长的,具有防护效果的植物。
(三)建筑节能设计1. 应当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进行节能。
2. 应当配备高效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
3. 应当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
4. 应当合理设置建筑及周边绿化的比例,提高建筑的自然采光率。
二、施工标准(一)施工质量标准1. 建筑物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定的标准建造。
2. 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卫生和安全。
3. 采取防护措施,保护绿化和自然环境,防止土地沉降和影响根系的方式。
1. 采用木屑砖、空心砖等新型材料进行施工。
2. 施工期间节能设备必须正常运行,保障施工现场的节能。
3. 建筑施工完成后,对使用过的水泥、沙子、钢材等材料的回收利用应有规定。
三、管理标准(一)居民管理1. 居民应当签署环境保护承诺书,遵守小区的环境保护规定。
2. 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3. 农药、化肥适量使用,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二)公共区域管理1. 公共区域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清洁卫生。
2. 在公共区域内必须合理配置绿化和设施,比如健身器材等。
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试行)1.总则1.1目的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要求,围绕建设“三个陕西”的宏伟蓝图,加强对绿色生态城区的规范和指引,探索以绿色、低碳、生态为理念的城区建设模式,推动全省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制定《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试行)》。
1.2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强调尊重生态本底、维持生态安全、优化生态格局,注重生态修复、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城区内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共融。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引导公众参与建设宜居环境,完善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构建和谐社会。
3、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
引导土地利用的混合型和集约型布局模式,强调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4、坚持动态发展的原则。
综合考虑国家和地方发展定位、技术水平、经济水平、标准更新等因素,制定动态适用性的指标体系。
1.3定义绿色生态城区指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筑、交通、产业配套等方面,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管理运营且功能相对完善的城区。
1.4适用对象本指标体系评价对象为陕西省内城市及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5平方公里并具有相对完善功能的绿色生态城区。
1.5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立足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全过程,从规划建设到管理运营阶段,全面指导并推进陕西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和管理。
2.指标设置2.1设置原则本指标体系遵循普遍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先进性和可实现性相结合的原则,以陕西省的实际出发,为陕西省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引。
2.2指标选取与分类1、本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利用及空间开发、绿色建筑、环境与园林绿化、资源与能源、基础设施、城市经营与管理、历史文化遗产及特色保护、产业共8大类、23中类、60项指标。
2、为使本指标体系更具弹性和可实现性,体系中采用了控制性指标与引导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控制性指标33项,引导性指标27项。
绿色生态小区认定标准一、前言嗨,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住的小区也可以是绿色生态的呢?就像住在一个超级棒的大自然小天地里。
现在呀,人们制定了绿色生态小区认定标准,这样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样的小区才是绿色生态小区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范围这个标准是用来认定各种各样的小区的哦。
不管是高楼大厦的小区,还是那种矮矮房子的小区,只要是人们居住的小区都可以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不过呢,那些还在建设当中,没有完全建好的小区,可能需要等建好了再按照这个标准来认定。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这里面会提到一些其他的文件呢。
比如说《建筑节能标准》,这个就像我们画画的模板一样重要。
因为绿色生态小区里的房子要节约能源呀,这个文件就能告诉我们房子怎么建才能节能。
还有《环境保护基础规范》,小区里的环境要好,就得按照这个规范来保护,就像我们遵守游戏规则一样。
四、术语和定义1. 绿色生态小区这就是那种很环保、很健康的小区啦。
小区里有很多绿色的植物,像大树、小花、小草,而且房子的建造、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很环保,就像一个绿色的小世界。
2. 绿化率绿化率就是小区里绿色植物覆盖的面积占整个小区面积的比例。
如果绿化率高,就说明小区里有很多的植物,像一个小森林一样呢。
五、要求1. 环境方面- 绿化率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比如说至少30%。
这样小区里就会有很多树可以给我们遮荫,还有漂亮的花可以看。
- 要有干净的空气和水。
不能有很多污染的东西,就像不能有工厂在小区里冒烟或者排污水。
- 要有合适的噪音控制。
不能太吵啦,不然我们都不能好好睡觉或者做作业了。
2. 建筑方面- 房子要节能。
比如说窗户要能隔热,冬天不让暖气跑出去,夏天不让热气跑进来。
- 建筑材料要环保。
不能用那些对我们身体有害的材料,就像不能用会散发奇怪味道的油漆。
3. 生活设施方面- 要有方便的垃圾分类设施。
这样我们就能把垃圾分得好好的,让地球妈妈更开心。
- 要有一些环保的交通工具设施,像自行车停放点,鼓励大家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于2001年5月27日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承担研究和编制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导则》进行了科研成果评审。
经专家组讨论,一致同意该《导则》通过评审。
现将《导则》全文刊登,向公众征求意见。
1总则1.0.1为了在住宅建设中充分贯彻执行“节能、节水、节地、治污”的“八字方针”,加强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十五”计划纲要的指导精神,参照世界各国在住宅生态环境建设上所采用的技术及标准,结合我国国情,特制定《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以下简称为《导则》)。
本《导则》实施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为总体目标,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治污总体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1.0.2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以下简称为: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政策,并符合地方总体规划与建设要求。
1.0.3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强制性标准和规范。
1.0.4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
并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1.0.5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废热资源等)的使用,绿色能源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
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统优化。
1.0.6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考虑节地原则。
应合理规划住宅、公建、道路、公共绿地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提倡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限期淘汰粘土实心砖等建筑材料。
1.0.7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和再生材料(3R 材料)。
居住小区绿化养护等级标准小区绿化是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小区绿化的养护等级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绿化养护的目标、标准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小区绿化的养护目标是什么?我们知道,绿化不仅仅是种植一些绿色植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
因此,小区绿化的养护目标应该是要营造一个美观、整洁、有序的绿化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我们来谈谈小区绿化养护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
在我国,对小区绿化的养护等级有着明确的标准,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精心维护,二级是一般维护,三级是基本维护。
精心维护的小区绿化,要求植物整齐、绿化带整洁、花草清新,无杂草、无病虫害,整体景观效果良好;一般维护的小区绿化,要求植物生长正常、绿化带整洁,花草清新,偶有杂草,病虫害不明显,整体景观效果一般;基本维护的小区绿化,要求植物生长正常,绿化带基本整洁,偶有杂草,病虫害较多,整体景观效果较差。
最后,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小区绿化的养护等级呢?首先,要加强对绿化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责任心;其次,加大对绿化养护的投入,包括植物的更新、病虫害的防治等;再次,要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小区绿化的养护,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使绿化养护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最后,要建立健全的绿化养护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加强监督。
总之,小区绿化养护等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加强对小区绿化的养护,才能营造出一个更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小区绿化的养护工作,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