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朝核问题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0.01 KB
- 文档页数:4
朝核问题的症结与解决摘要:朝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其热不仅表现在它是冷战的活化石,同时有表现因其独特的战略地缘价值而牵涉诸多大国的利益,脆弱的和平,危机的潜伏,使得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继续着冷战时期的对抗,合作、对话往往是昙花一现,本文拟从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的角度分析朝核问题的由来和实质,理清朝核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的症结,探索出一条创建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的道路,因朝核问题涉及的国际政治的行为体较多,本论文主要从朝鲜和美国、韩国三个行为体的行为特征来着手分析,以使得论文条理清晰,简洁易读。
关键词:朝核问题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一、朝核问题的现实主义理论分析朝鲜半岛因其独特的地缘价值而成为东北亚地区的“巴尔干”,朝鲜半岛是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四个大国的力量和利益的交汇点。
它不仅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而且还是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和地缘经济中心,成为东北亚安全结构的重心,而按照麦金德的“边缘地带说”,朝鲜半岛正好是典型的边缘地带,因此朝鲜半岛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在陆权国家和海权国家的不断较量中轮番易手,大国为了权力和利益而展开输死争夺,战争和纷争不断。
按照新现实主义的体系和结构的观点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各单位(主权国家)非常相似,能力能够单独决定各种关系,这就描述出一个完全由政治和权力支配的领域”①,因而自1945年冷战开始以来朝鲜半岛的体系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各个大国围绕着权力和利益的分配而展开角逐。
20世纪60年代,中国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的出现,使得体系结构由原来的两极结构向两极三方过渡,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美苏的战略三角影响该地区。
80年代中期日本作为一个战略因素进入了有关国家的安全考虑之中,经过“三角四方”的过渡,逐渐演变成包括中、美、日、俄和南北双方在内的“四角多方”结构,这一结构维持着朝鲜半岛的均势,然而冷战的结束使得半岛体系结构骤然发生巨变,四角六方结构发生严重的不对称,美日韩同盟力量不断增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倒向西方,中国改革开放,外交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与韩国关系正常化建立外交关系,朝鲜的生存安全问题也就摆在了朝鲜领导人的桌前。
内容提要] 朝核问题的几次六方会谈早已经落下帷幕。
尽管其前景仍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毕竟使各方加深了了解,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会谈中起到纽带作用,已经并且仍会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发挥作用。
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促使中国采取积极务实的外交策略,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是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强大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会在朝核问题的解决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朝核问题;会谈;和平崛起朝核问题由来已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作为朝鲜半岛相邻的国家,我们一直关注事态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期朝核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事国举行了几次多边会谈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积极斡旋,多方奔走,为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起到了核心作用。
一、中国积极斡旋于朝核问题中对于朝核问题,中国一直都比较关注,最近的这次更为积极。
对此,可用一句话概括:实力与自信同在,风险与受益并存。
毫无疑问,中国最近几年频频出击,外交成果斐然,中国已越来越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穿梭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在这次复杂的会谈过程中,从四个方面凸显出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朝美之间的“调停者”。
朝鲜寻求的是国家安全,而战争与有核化都不会给它带来真正的安全;美国虽拥有超强军事实力,且正加紧推行霸权战略,但目前,美国对伊战争后,其陷进伊拉克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它虽然不愿看到朝鲜拥有核武器,但也不想陷入同朝鲜的战争。
然而,朝美之间芥蒂之深使得双方很难直接沟通和协商。
特别是美国国内有一些政治势力从本集团利益出发,试图使美国政府采用强硬政策来解决危机,从而使朝美双方更加缺少互信。
此时非常需要一个“调停者”,劝说双方先将挥舞着的拳头放下。
而中国最适合扮演这个角色: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美国是中国的“建设性合作”伙伴,中国有资格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来调停朝美冲突。
——抑制朝美冲突升级的“缓冲器”。
如果将朝美核危机和伊拉克危机相比,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美国将伊拉克和朝鲜都定为“邪恶轴心”,但对两者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伊拉克和朝鲜面对美国的压力,也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
朝鲜半岛局势反复多变,南北和解并最终走向统一的进程充满着变数和曲折。
朝鲜半岛局势将走向何方,很大程度上那个取决于美国在该地区的政策走向,同时,朝鲜半岛局势也取决于韩国政府对朝鲜的态度,但从李明博当选韩国总统以来,对朝鲜一直持续强硬的态度,再加上由于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在世界各地的“控制力”相对减弱,并且奥巴马上台以来对于朝鲜一直没有明确表明立场和态度,这些都让本来就比较敏感的朝鲜对外态度明显趋强,也使本来比较缓和的朝鲜半岛局势变得异常紧张。
朝核问题可以说是中国周边地区安全环境的最大变数。
总而言之,新世纪初期的朝鲜半岛局势仍将呈现时好时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
因为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冲区,朝鲜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没有朝鲜半岛的的安全就没有中国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最终实现。
为了中国自身利益朝鲜半岛问题必须解决。
朝鲜半岛的历史变迁:根据考古所得,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原始人类居住。
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5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
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
朝鲜族起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朝鲜传统历史的说法为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土著居民组成,现大部为中国移民后裔,见箕子朝鲜,此为有一定史料来源的说法。
而原土著居民究竟来自何方则无定论,日本有说法称为居住在日本的早期居民移居形成,而韩国/朝鲜则自称为阿尔泰人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后形成的,并且有部份移民日本,但均属各自的说法,均无有力证据证明。
因此存疑,此两种说法现均存于世,以待考证。
目前韩国官方采用传说檀君古朝鲜为韩国/朝鲜历史开端。
根据西汉史书记载,朝鲜半岛北部及中国东北分布着夫余、沃沮、濊貊、东濊等部落,而朝鲜半岛南部分布著三韩等部落。
其实我朝核问题对于中国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朝鲜和中国连接的最为紧密,不仅仅是历史连接的紧密,就连现在文化政治经济都联系的非常紧密。
如果中国失去朝鲜这个阵地,可以说中国将失去东北亚,甚至失去东北三省,9.18事变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朝鲜是中国在东北最为关键的桥头堡,在和平时期可以作为我们控制日本海的前沿而在战争时期,朝鲜又可以作为我们的预警阵地。
如果朝鲜真正的拥有核武器,对于中国的建设将产生很不利的影响,我们并不是说朝鲜能拿这些东西来进攻我们,只是在这个时候,日本,韩国还有美国将更加对朝鲜虎视耽耽,将使得我们的东北亚出现持续的震动,这对于我们国内的经济建设是没有好处的,同时也给美国进入东北亚提供了口实,持续增加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这是不符合我们国家利益的。
在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坚持朝鲜问题和平解决,保持东北亚的稳定,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保护朝鲜,不要把朝鲜推给别人。
要时刻记得得朝鲜者得东北亚。
韩国指控朝鲜制造了“天安号”事件,美国却压制韩国防止半岛局势的恶化。
我们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中朝之间的友好关系及其在中国的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中国领导人强调东北亚和平局势的重要性,也重申支持朝鲜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中国对朝鲜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
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为了和谐,我们不着急打台湾,为了和谐,美国炸我们的大使馆可以忍,撞我们的战斗机,我们可以忍,贸易上对我们不公平,我们也可以忍。
中国人不想再进行战争的折腾,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你可以使用经济力量来获得你原来可以用战争获得的任何东西。
在这个时期,中国没有绝对的敌人。
至少在生意上,只要有生意做,对于一个一心发展经济,积极的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来说,战争是最不想见到的东西。
在没有涉及到领土问题的时候,一切问题我们都可以并且只想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
美国对于中国,经济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不可能对中国发动一场纯粹因为意识形态不同的战争。
反对朝核,维护和平朝鲜半岛的朝鲜和韩国在古代本是一个国家,名为高丽。
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中国的属国。
二十世纪后,朝鲜又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后来由于二战后一部分由苏联占领一部分由美国占领从而被分割为两个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
朝鲜战争是北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为朝鲜统一的目的而进行的统一战争,可是在大国的干涉下,使这种统一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而且这场战争使南北朝鲜成了仇敌,更加深了朝鲜半岛两方的不信任感。
在朝鲜领导人看来,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人为的,是大国利益的需要造成,美国人反对北朝鲜发动的统一战争,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尚可以理解,但作为当时的中国与苏联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虑,也并不愿意看到朝鲜半岛的统一,所以战争才在北纬38度线这个开始的地方停止下来,朝鲜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换来的只是国家的破败和朝鲜半岛的永久分裂。
一开始朝鲜在苏联的帮助下发展迅速,可是由于过度依赖苏联,导致苏联解体时,朝鲜蒙受巨大的损失,而当时朝鲜的对内对外政策又为中国所不容,所以朝鲜失去了依靠。
再加上美国的经济封锁,从此朝鲜落后于韩国。
近几年朝鲜不断进行核试验,试图研发核武器。
虽然中国也有核武器,但是核武器的威力在二战中已经有目共睹。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的两颗原子弹带来了一片死寂,也震惊了全世界,威慑了全世界,从而奠定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所以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呼吁防止核扩散,都害怕核扩散。
核武器的威力足以毁灭世界,一旦被某个野心家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关系到全世界全人类的生死存亡。
因此中国提议召开六方会谈,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问题。
由5个与此有关的国家和朝鲜就朝核问题展开讨论,以寻求解决的办法的会议。
这五个国家分别是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的责任在谁?摘要: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于2016年1月6日突然进行了氢弹爆炸试验,这已是第四次核试验,显然违反了安理会相关决议,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严厉谴责和制裁。
此时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和相关国家应集中精力在联合国框架内共同商讨对策,妥善处理这个问题。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美国却公然罔顾事实,居心叵测地无端指责中国,发动了一场“中国责任论”的舆论攻势,美国的一些盟国和西方媒体也跟着炒作。
人们不禁要问:你们到底是真想反对朝鲜拥核,还是在借机遏华、反华?至于要追问谁该为朝核问题发展到如此地步负责,笔者认为责任就在美朝两国,而且美国应负最主要责任。
一,短暂的美朝蜜月期朝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行核开发,直到1987年,在苏联的帮助下才建成一个仅有5兆瓦的小型核反应堆,还有两个在建的核反应堆。
1980年,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了位于宁边的这些核设施。
随后,美国政府一直密切监视,并开始与朝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里进行秘密谈判,通过苏联对其进行施压和利诱,说服朝鲜在1985年加入《核不扩散条约》,并在1989年接受了国际原子能组织从1992年5月~1993年2月的6次不定期检查。
可是,国际原子能组织在美国的唆使下,于1993年2月进行第6次检查时突然提出进行强制性的“特别检查”。
为了迫使朝鲜接受所谓的“特别检查”,美国还恢复了它承诺暂停的“协作精神”军事演习。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朝鲜认为这是对朝鲜国家主权的侵犯和敌对行动,并于1993年3月宣布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从而导致了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
此时,正值比尔?克林顿总统上台,对朝鲜采取了“接触政策”。
据负责解决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加卢奇与其他两位谈判代表合著的回忆录《走向临界点》一书记载,克林顿总统为了打破僵局,决定动用“北京渠道”,希望中国从中调解。
这是中国介入朝核危机的开始。
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中国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建设性的态度,做了大量斡旋调解工作,促使美朝又回到谈判桌上。
浅谈中国在朝核问题中的作用朝核问题的几次六方会谈早已经落下帷幕。
尽管其前景仍充满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毕竟使各方加深了了解,为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会谈中起到纽带作用,已经并且仍会对朝核问题的解决发挥作用。
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促使中国采取积极务实的外交策略,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是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发挥重要作用的强大支撑。
展望未来,中国会在朝核问题的解决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作为朝鲜半岛相邻的国家,我们一直关注事态的发展。
最近一段时期朝核问题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事国举行了几次多边会谈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中国积极斡旋,多方奔走,为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起到了核心作用。
一、中国积极斡旋于朝核问题中对于朝核问题,中国一直都比较关注,最近的这次更为积极。
对此,可用一句话概括:实力与自信同在,风险与受益并存。
毫无疑问,中国最近几年频频出击,外交成果斐然,中国已越来越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穿梭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在这次复杂的会谈过程中,从四个方面凸显出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朝美之间的“调停者”。
朝鲜寻求的是国家安全,而战争与有核化都不会给它带来真正的安全;美国虽拥有超强军事实力,且正加紧推行霸权战略,但目前,美国对伊战争后,其陷进伊拉克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它虽然不愿看到朝鲜拥有核武器,但也不想陷入同朝鲜的战争。
然而,朝美之间芥蒂之深使得双方很难直接沟通和协商。
特别是美国国内有一些政治势力从本集团利益出发,试图使美国政府采用强硬政策来解决危机,从而使朝美双方更加缺少互信。
此时非常需要一个“调停者”,劝说双方先将挥舞着的拳头放下。
而中国最适合扮演这个角色: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美国是中国的“建设性合作”伙伴,中国有资格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来调停朝美冲突。
抑制朝美冲突升级的“缓冲器”。
如果将朝美核危机和伊拉克危机相比,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美国将伊拉克和朝鲜都定为“邪恶轴心”,但对两者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伊拉克和朝鲜面对美国的压力,也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浅析朝核问题和国家安全摘要:朝核问题不仅是近二十年来东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际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朝核问题直接影响到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中国作为朝鲜的邻国,又有着特殊的历史联系,同时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与朝核问题利益攸关,国家安全在朝核问题中首当其冲的收到威胁影响。
中国应坚决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但面对中朝之间独特微妙的关系,中国还应同时继续保持中朝传统友谊,采取灵活的对朝政策,进一步加强对朝政治决策的影响力,以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词:朝核问题国家安全中朝关系中美关系一、朝核问题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一)中朝唇齿相依,有共同的安全利益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拥有1300多公里共同边境,与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成属于同一类型,自古以来双方就保持着密切而稳定的联系,且有一种唇齿相依的战略关系。
近代以来,朝鲜半岛多次成为列强入侵或觊觎中国的战略通道,其局势对于我国东北以及首都北京乃至整个北部沿海地区的防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美国颠覆并占领朝鲜,将使中国丧失400千米的安全防线,美日联盟军事也会推进鸭绿江。
届时,中国东北地区将面临空前的安全威胁,需要加强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以防美日的攻击,军事压力随之加重,不利于为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因此,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对中国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朝核问题不仅仅是表面上的针对美日那样简单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能威胁讹诈美日,也能威胁讹诈中国;能打到美日,更能打到北京,在这点上其决定作用的是地理空间,只要朝鲜有核武器,就是对北京、对中国的威胁,是实质性的威胁,如同将国家安全暴露于核弹之下,所以中国就必须要防范。
并且当中国发展进入瓶颈期的关键时期被迫在对朝鲜的防御上将付出巨大的成本。
二)朝核问题可能会引发核竞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对中国来而言,朝鲜半岛无核化对中国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从近期来看,朝鲜为了远离美韩控制区域,确保实验秘密性,其核试验的选址北移,越来越靠近中朝边境,朝核试验有可能引发的核污染和“难民潮”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东北三省和平与发展的现状。
朝鲜核问题车辆142班王吉荣 5902414090朝鲜半岛对中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腹心部位,地处中、俄、日三个大国之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的利益交织处。
但现实情况是,朝鲜半岛的南部受控于美国,而北部则是一个“非正常国家”。
对于中国来说,朝鲜是应付美日军事威胁的缓冲。
正如伟大领袖毛泽东所说“唇亡齿寒”,中国有必要维护朝鲜的独立,以避免其他大国势力在中国的边境上保持其军事存在,直接威胁到中国东北的重工业和粮食生产基地,并威摄首都北京的战略安全及东北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同时中国也有必要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以免大量难民的涌入,使中国一直把努力营造的“和平的周边环境”付诸东流。
最好的情况是朝鲜半岛继续分裂,在半岛北部的是亲中国的正常国家。
朝核问题由来已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
作为朝鲜半岛相邻的国家,我们一直关注事态的发展,我们积极斡旋,多方奔走,为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起到了核心作用。
对于朝核问题,中国一直都比较关注。
对此,可用一句话概括:实力与自信同在,风险与受益并存。
毫无疑问,中国最近几年频频出击,外交成果斐然,中国已越来越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穿梭在国际舞台上。
中国在这次复杂的会谈过程中,从四个方面凸显出不可替代的建设性作用:然而,朝美之间芥蒂之深使得双方很难直接沟通和协商。
特别是美国国内有一些政治势力从本集团利益出发,试图使美国政府采用强硬政策来解决危机,从而使朝美双方更加缺少互信。
此时非常需要一个“调停者”,劝说双方先将挥舞着的拳头放下。
而中国最适合扮演这个角色: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美国是中国的“建设性合作”伙伴,中国有资格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来调停朝美冲突。
——抑制朝美冲突升级的“缓冲器”。
如果将朝美核危机和伊拉克危机相比,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美国将伊拉克和朝鲜都定为“邪恶轴心”,但对两者却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政策;伊拉克和朝鲜面对美国的压力,也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朝核问题浅析重新思考朝鲜核问题:安全与身份【内容提要】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
它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却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并趋于恶化,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
作者认为,朝鲜核问题演变至今乃是社会及政治建构的产物;理解朝鲜核问题处理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冲突模式,需要对朝鲜半岛(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
作者把重点放在对有关视角的讨论上,在引入社会文化视角的基础上,提出在处理朝鲜核问题过程中,对安全和身份之间的密切关系给予充分考虑的必要性。
【关键词】朝鲜核问题;视角;安全;身份不久前,在韩国朋友的安排下,笔者随团从首尔出发前往板门店进行参观。
它给人留下两个特别的印象。
一个印象是,历史的时钟在世界的那个角落似乎停止了走动。
在过去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朝鲜半岛非军事区也许是世界上最为荒芜封闭、军事戒备最为森严的漫长边界。
另一个印象是,充满敌意的、过时的冷战状态仍然是构成当今朝鲜半岛安全难题的主要来源。
具体地讲,有两个潜在的厄运缠绕着该半岛:一是军事冲突升级,再度爆发残酷的战争;二是目前的朝鲜政权能力下降,引起人们普遍担心的朝鲜难民大量外涌,甚至引发内战,从而导致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发生剧烈动荡。
朝鲜核问题——也许是当今世界政治中最为棘手的挑战之一——似乎加剧了人们对厄运可能出现的担忧。
问题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同样处于危险境况但不太显而易见的一个情形是,目前所存在着的对抗局面依旧严峻,“核边缘”情形日趋恶化,它们使得该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处理。
笔者在此提出两个反思性问题:朝鲜核问题的事态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还是社会及政治的建构?在处理朝鲜核问题的过程中,为何出现紧张与缓和反复交替的情形,而且似乎难以从中摆脱?看来,要想使目前朝鲜半岛的不安全文化被一种更为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所取代,从根本上对那里的(不)安全进行重新思考是有必要的。
冰火两重天——论朝鲜半岛核问题2003年8月27日,中国、朝鲜、韩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六国代表齐聚北京,让世界为之瞩目的朝核六方会谈就此拉开帷幕。
2009年4月14日,朝鲜外务省在平壤发表声明,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将按原状恢复已去功能化的核设施,此时第六轮的会谈正在进行。
至此历时六年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就此终结。
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进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2002年10月朝鲜公开宣布将进行核试验,利用核技术来解决本国的能源问题。
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美国的高度警惕,针对朝鲜的经济制裁、谴责随之而来。
但近些年来,朝鲜核实验进程呈显出加快趋势。
从抗议美国干涉到无视联合国决议、驱逐国际无核审查团,朝鲜核试验始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并且已经成功完成了两次核试验。
当然美国也没闲着,发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对朝鲜进行威胁和封锁。
双方明刀暗箭,骂声不断。
不仅如此,在朝核问题的重重硝烟背后还隐藏着更为复杂的矛盾和斗争。
朝鲜半岛原本统一,二战中占领朝鲜的日本战败,在美国和苏联的扶持下南北朝鲜分别成立了韩国和朝鲜,并且置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之下,朝鲜半岛自此分裂。
国家利益的差异使国家之间存在冲突是国际关系中的正常现象,但与一般国家关系不同的是,朝鲜和韩国之间又有着更深层次的矛盾,这就是统一问题。
两国的历任领导人无不把统一朝鲜半岛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因为大家都清楚,如果自己不主动就会背对方统一掉。
而如果自己能完成统一大业,功绩将彪炳史册。
即使未能统一也能借此来集合民众的意志,强化自己的统治,树立自己在本国和国际社会的威望。
意识形态、国际体制、经济差异及大国的干涉等一系列因素决定了用和平的方式只能暂时消除两国的部分隔阂,要想统一只能依靠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官兵向韩国陆军第十七团发动突然进攻,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核问题摘要:近年,朝韩对抗不断升级,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局势高度紧张。
“天安”冶舰事件致使朝鲜半岛南北关系从相对缓和转向直接对抗,美韩频繁联合军演和延坪岛炮击更是为朝韩对抗火上浇油。
朝韩对抗抬高了六方会谈复谈门槛,朝鲜不断固化拥核地位,韩国谋求突破核禁令,致使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
朝鲜与美韩虽然围绕半岛无核化、朝韩体制竞争两大问题持续对抗与摩擦,但双方均不愿局势失控而承受全面开战的严重后果。
从国际舞台上的一系列交往,我们不难看出这源于天安号事件的局势变化,更主要的是朝鲜半岛的局势变化。
朝韩对抗不断升级2009年元月17日,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发言人说,韩国政府在外国势力支持下选择与朝鲜的对抗政策,否定民族和解和合作,迫使朝鲜军队采取强有力的“军事报复措施”,以消灭叫嚣“先发制人”和“惩罚朝鲜”的韩国战争鹰派。
该发言人指责韩国军队对朝鲜频繁挑衅,妄图再次挑起朝鲜西海(黄海)军事冲突,而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也达到了令朝鲜“无法袖手旁观的境地”。
朝方指出,在本来处于停火休战状态的朝鲜半岛,紧张状态升级,必将导致“不可转移和不可避免的战争”。
朝鲜认为,韩国李明博政府逆《北南共同宣言》精神而动,迫使朝鲜军队采取全面对抗态度,“以粉碎韩国政府的对抗政策”。
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鲜发表“全面对抗”声明之后,韩国政府已向南北军事分界线地区增派了军队,并且提高了边境地区戒备。
由于朝鲜在17日发表的“原则性立场”声明中并没有说明“全面对抗”的具体措施,目前尚无法确定朝鲜将采取哪些对抗行动。
但是,朝鲜半岛上空出现的紧张气氛无疑对地区安全和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朝韩对抗抬高了六方会谈复谈门槛,朝鲜不断固化拥核地位,韩国谋求突破核禁令,致使半岛无核化难度增大。
朝韩对抗抬高了六方会谈复谈门槛。
2010 年1 月,朝鲜外务省开出复谈的两大条件,即解除对朝制裁、在六方会谈框架内先讨论和平协定问题。
2 月8 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会见中国中联部部长王家瑞时强调,实现半岛无核化是朝方的一贯立场,有关各方为重启六方会谈倾注具有诚意的努力十分重要。
由朝核问题论世界无核化摘要:前不久,朝鲜又上演了一次核试验,此事件备受世界热切关注,朝鲜一而再,再而三在失言于世人。
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和中国都对其行动进行了严厉指责。
核武器给世界带来的影响,人们有目共睹,为了世界和平,很多国家开始了无核化的追求。
实现无核化达到世界和平,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关键词:核武器朝鲜核试验条约无核化纵观世界格局,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业已形成长达半个世纪多,世界已经迅速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已经比起二战时期有很大的提高。
然而,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自身的领土、主权安全,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正加大了防卫武装,最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研究核武器技术。
在二战时期,世界见证了一次核武器的爆炸。
它造成的不紧是日本人死亡好几十万的巨大数目,更为严重的是给后人留下的恐怖阴影。
原子弹这样的惊人威力,使得各有能力的、甚至是没能力的国家也加大了核武器技术的研究。
至今,美国、俄罗斯都已拥有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多达几千枚,法国英国也拥有几百多枚;第三世界的中国,也拥有战略核武器约100到500枚,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拥有几十枚到一百枚核武器。
如此多的核武器,据美国有关专家计算,要炸毁地球只需要100核武器就可以了。
那么,如今我们的世界拥有如此多的核武器,足以把世界毁灭几百次了。
面对着这样的人类毁灭危机,却还是有一些国家正在研究核武器呢?这还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了吗?那世界所希望的无核化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现今世界,正以以色列和朝鲜的核武器研究开发最为突出。
其中,以朝鲜的核试验最为令人斥责。
首先,朝核问题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美国根据卫星资料怀疑朝鲜开发核武器,扬言要对朝鲜的核设施实行检查。
朝鲜则宣布无意也无力开发核武器,同时指责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威胁它的安全。
第一次朝鲜半岛核危机由此爆发。
但是,2006年10月9日,朝鲜宣布成功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
此核试验受到了各国的热切的关注和严厉指责。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