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电离层延迟Klobucha_省略_模型与双频数据解算值的比较与分析_余明
- 格式:pdf
- 大小:174.94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GIM的Klobuchar电离层模型的精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林清莹;郭金运;闫金凤;沈毅;李旺【摘要】The Klobuchar model parameters provided by GPS broadcast ephemeris of the year of 2003-2014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global ionospheric delay,and then analysed the precision of the Klobuchar model by referring high-precision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GIM) data issued by CODE,and explore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correlated with the solar activity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lobuchar model accuracy with solar ac-tivity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according to the mean results of years’difference value.The period of Klobuchar model's precision is six-months and preci-sion of model is higher in January and July and lower in April and October according to the mea n results of months’difference value.Precision of Klobuchar model presents roughly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in north-south hemispheres with low precision in the low latitudes and comparatively high precision in the mid-high latitudes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in solar and geomagnetic activity calm year,model accuracy are similar on global scale.%利用2003年-2014年的 GPS 广播星历提供的 Klobuchar 模型的参数,计算得到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延迟,以 CODE 发布的高精度的全球电离层图(GIM)数据作为参考,对 Klobuchar 模型进行时空精度分析,并探讨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与模型精度相关性。
基于载波平滑的电离层误差技术研究作者:吕超李斌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4期吕超李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陕西西安 710068)【摘要】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电离层延迟引起的误差量级为10米,为了减小电离层延迟误差,传统方法是采用载波平滑伪距差分技术,经过差分修正后,在短基线情况下,电离层延迟误差可大大降低,但是此方法并未考虑载波平滑前后码伪距的电离层延迟误差的改变值,为了进一步提高精度,本文将深入研究载波平滑算法引起的额外电离层延迟误差增量。
【关键词】电离层延迟;载波平滑伪距;差分技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0 介绍GPS系统作为高精度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已经成为军用、民用导航、测量定位的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在应用GPS技术进行高精度导航定位测量中,地球电离层对GPS导航电文造成的时间延迟在最恶劣的条件下可达到300ns左右。
为了消除电离层的影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数学模型估计电离层延迟、载波平滑码伪距结合差分技术等等,数学模型消除电离层影响通常用于单点绝对定位,可粗略的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而载波平滑伪距差分技术可大大降低电离层延迟误差的影响,但是在平滑过程中将会引入额外的算法误差,此误差量级在1~2米。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数学模型经验公式和差分法消除电离层延迟,然后通过数学推演计算出额外的算法误差的数学表达式,并在传统的差分技术中予以消除,以提高定位精度。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节给出应用背景和现有研究的介绍,第二节给出非差电离层修正模型,第三节给出单频差分电离层修正算法,包括静态差分电离层修正和动态差分电离层修正,并分析分析载波平滑和运动速度对电离层修正值的影响,本文结论将在第四节予以总结。
1 非差电离层修正对于单点绝对定位,当使用单频接收机时,由于单频接收机无法利用观测量的值解算出两个频点上的电离层延迟,因此只能借助一些数学模型来估算、校正电离层延迟。
单频接收机垂直方向电离层延迟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从该公式中可以看出,电离层空间梯度对高速用户的影响更大,而对于静止用户没有影响。
GPS KLOBUCHAR模型改正精度异常现象分析鲁强【摘要】For GNSS single-frequency users, the broadcast ionosphere model is the main method for the delayed correction of ionosphere. Currently, the global broadcast ionosphere model has GPSK8 model, BDSSH model, and NeQuick2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model of GPSK8 was analyzed in the northern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in May 17,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bnormality of correction accuracy was found on individual stations. As a comparison model, NeQuick2 model and BDSSH model are analyzed together.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abnormal phenomena show that the anomaly of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correction is caused by the anomaly of the measured datum of the station.%对于GNSS单频用户而言,广播电离层模型是电离层的延迟改正的主要方法.目前,用于全球的广播电离层模型有GPSK8模型、BDSSH模型、和NeQuick2模型.本文对GPSK8模型在17年5月份北半球中纬区域分析时,发现在个别测站上出现改正精度较差的异常现象.作为比对模型,还一同分析了NeQuick2模型和BDSSH模型.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展开研究和分析,其结果表明模型改正精度出现异常的原因是测站的实测基准存在异常所致.【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5页(P146-150)【关键词】GPSK8模型;BDSSH模型;异常现象分析;实测VTEC【作者】鲁强【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0 引言随着GNSS定位技术的发展,电离层延迟误差成为影响GNSS定位的主要误差源之一[1]。
实时GPS水汽探测技术中的电离层延迟订正
王威;隋立芬;符养;黄贤源
【期刊名称】《气象科技》
【年(卷),期】2007(35)3
【摘要】在水汽监测网中,利用精密预报星历得到的结果与精密星历的结果相差很小,因此可以采用精密预报星历进行实时的水汽探测.由于电离层延迟对水汽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以消除.详细地介绍了Klobuchar模型、双频观测值求解电离层延迟和双频观测值线性组合无电离层延迟3种方法的推导过程.将3种方法消除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大小作一比较,认为双频观测值线性组合无电离层延迟是最好的方法.【总页数】3页(P411-413)
【作者】王威;隋立芬;符养;黄贤源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郑州,450052;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郑州,45005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
【相关文献】
1.应用单历元模糊度算法解决实时GPS水汽探测技术中模糊度问题 [J], 王威;隋立芬;符养;刘雁雨
2.两种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对星载单频GPS实时定轨精度的影响 [J], 王甫红;郭磊;邵晓东;龚学文
3.GPS定位与水汽反演中对流层干延迟的订正研究 [J], 陈兆林;张书毕;冯华俊
4.联合BDS/GPS的北斗广域差分实时电离层延迟格网改正方法研究 [J], 房成贺;陈俊平;兰孝奇;张磊
5.GPS水汽遥感中的大气干延迟局地订正模型研究 [J], 谷晓平;王长耀;王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PS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摘要:介绍目前常用的几种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主要包括Bent模型、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NeQuick模型、Klobuchar模型几种经验模型,并着重介绍了利用双频实测数据建立区域性电离层模型的方法。
关键词电离层,电离层延迟,电离层模型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currently used fur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model, mainly including Bent model,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the ionosphere model IRI, NeQuick model, Klobuchar model several experience model, and introduces mainly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experiments to construct a regional ionosphere model method.Key words the ionosphere, the ionosphere delay, the ionosphere model因电离层的变化错综复杂,我们现在无法完全清楚它对GPS观测的影响机理,但它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电离层特性,我们可以建立有效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
现有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主要有经验模型Bent 模型、IRI模型、NeQuick模型、Klobuchar模型及根据某一时期某一时段的实测数据建立起来的模型。
本文将对经验模型做扼要的介绍,并着重对实测模型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经验模型(一)、Bent模型Bent模型是一种适合用于全球范围的经验模型,它能预算出电离层电子密度及电磁波因摩擦产生的延迟和方向变化。
该模型计算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并由此获得电磁波的传播距离,距离变化率和角的摩擦修正及总电子量。
三种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算法的比较
王梦丽;王飞雪
【期刊名称】《测绘科学》
【年(卷),期】2008(33)4
【摘要】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算法在修正电离层延迟的同时会放大观测噪声等伪距误差的影响。
分析了电离层延迟双频修正、三频一阶修正和三频二阶修正三种修正算法及观测噪声的影响。
以Galileo系统的四个载波频率为例,对不同频率组合下三种修正算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多频修正中,并不是观测量的频点数越多或修正掉的高阶项越多修正精度越高,还与观测伪距噪声的大小以及采用的修正方法有关。
为多频测距系统的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和最佳频率组合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
【总页数】3页(P58-60)
【关键词】电离层延迟;多频伪距;噪声放大倍数;Galileo
【作者】王梦丽;王飞雪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卫星导航研发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67.1
【相关文献】
1.基于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 [J], 欧明;甄卫民;於晓;刘裔文;徐继生
2.卫星测量数据电离层延迟误差多频修正方法 [J], 吴胤霖;战杰
3.三频电离层延迟改正中多路径误差和观测噪声的削弱算法 [J], 王梦丽;王飞雪
4.基于相对电离层延迟模型的单频 GPS精密单点定位算法研究 [J], 张帆
5.基于NTCM-BC模型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单频电离层延迟修正 [J], 胡菡静;王小妮;刘俊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频GPS接收机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霍星明【摘要】针对单频GPS接收机受电离层影响较大的特点,从定性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两种常用经验电离层模型的使用特点和改正精度.利用4个IGS测站的多天GPS 实测数据,采用单点定位的方法,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两种常用经验电离层模型应用于单频GPS用户定位时的改正效果,为单频GPS用户修正电离层延迟,选择合适的电离层模型提供了参考性建议.【期刊名称】《测绘技术装备》【年(卷),期】2005(007)002【总页数】4页(P43-45,32)【关键词】单频GPS接收机电离层延迟改正 IGS Klobuchar IRI【作者】霍星明【作者单位】太原刚玉股份有限公司,太原,03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4电离层延迟误差是任何一种卫星定位系统的最主要误差源之一。
2000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了对GPS公众服务信号降低精度的SA政策,电离层延迟被认为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最大误差源,对于单频用户而言,有效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显得尤为重要。
为尽可能地降低电离层延迟对定位结果的影响,国内外众多的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16]。
目前,修正电离层延迟影响,构建合适的电离层改正模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两种电离层经验模型有Klobuchar模型[1,2]和全球参考电离层(IRI)模型[3,4,5]。
上述两种不同模型的输入参数个数、计算复杂程度以及计算的精度不尽相同。
采用哪种合适的电离层模型修正电离层延迟影响,取决于GPS用户所处的观测环境以及定位方式(主要分实时定位和非实时定位两种情况)。
本文首先对上述两种电离层模型做了简要的回顾,比较分析了各个模型的特点,然后利用2001年1月1日至7日中国区域的4个IGS测站连续一周的GPS实测数据,采用单点定位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各个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改正效果,为单频GPS用户修正电离层延迟影响提供了参考性建议。
GPS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网格修正算法的研究
黄建宇
【期刊名称】《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8(016)006
【摘要】建立了一种广域增强系统地面监测网对电离层延迟的观测数据生成网格修正值算法,并在天津,长春,西安三地通过用双频接收机同时采集的电离层延迟实测数据,对广域增强系统的电离层网格修正法的修正精度进行验证,并与一般用户目前采用的Klobuchar模型修正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电离层延迟网格修正法的修正精度普遍大于80%,优于Klobuchar模型修正法,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电离层实时修正法。
【总页数】9页(P6-14)
【作者】黄建宇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49.32
【相关文献】
1.基于CIT技术的广域增强系统电离层延迟修正算法 [J], 欧明;甄卫民;於晓;刘裔文;徐继生
2.WAAS电离层延迟网格校正中的用户算法研究 [J], 孙桦;牛力丕
3.GPS电离层延迟误差修正中二阶项角度的分析 [J], 张成义;赵威;詹煜;杨星星
4.GPS广域增强系统的电离层延迟网络校正法 [J], 王永澄;黄建宇
5.GPS广域增强系统的实时电离层修正 [J], 朱明华;曹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实时GPS 水汽探测技术中的电离层延迟订正王威1 隋立芬1 符养2 黄贤源1(1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郑州450052;2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474007)资助作者简介:王威,男,1977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GPS 气象学研究,Email :w angw ei3983@ 收稿日期:2006年3月28日;定稿日期:2006年8月23日摘要 在水汽监测网中,利用精密预报星历得到的结果与精密星历的结果相差很小,因此可以采用精密预报星历进行实时的水汽探测。
由于电离层延迟对水汽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以消除。
详细地介绍了K lobuchar 模型、双频观测值求解电离层延迟和双频观测值线性组合无电离层延迟3种方法的推导过程。
将3种方法消除电离层延迟的影响大小作一比较,认为双频观测值线性组合无电离层延迟是最好的方法。
关键词 水汽 实时探测 电离层延迟 订正 双频测值引言利用GPS 理论和技术来遥感地球大气参数,进行气象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如测定大气温度及水汽含量,监测气候变化等,叫作GPS 气象学。
GPS 气象学包括地基GPS 探测技术和GPS 无线电掩星技术。
地基GPS 探测技术是通过获得天顶湿延迟(ZWD ),将其转化为大气可降水汽量的垂直积分,它的时间序列被用来研究大气水汽含量的时变性。
地基GPS 探测技术具有连续性、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地面覆盖率的特点。
目前,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相继建立了地基GPS 测量水汽的监测网。
如日本已在1998年建成覆盖全国、站间距为15~20km 、由949个站组成的观测网。
中国的部分地区(如北京、上海)已经建立了实时GPS 监测水汽网。
监测GPS 水汽网需要尽可能精确的GPS 卫星轨道,也就是精密的卫星星历。
根据提供的方式,卫星星历分两种:精密星历和精密预报星历。
由于精密星历一般需要11天后才能拿到,而实时的GPS 卫星轨道只有通过精密预报星历获取。
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及精度分析王健;党亚民;王虎【摘要】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GM AS分析中心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延迟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球谐函数建模结果与CODE差值基本在0~4 TECU之间.大陆地区精度最高,基本在1 TECU以内;海洋地区以及南半球部分地区精度较差,最大能达到4 TECU;各卫星C1-P2的DCB结果与CODE差值在0左右波动,大部分在1.5 ns以内,说明本文的GPS/GLONASS卫星系统DCB精度与CODE相当.【期刊名称】《测绘工程》【年(卷),期】2019(028)002【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电离层;DCB;球谐函数模型【作者】王健;党亚民;王虎【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830;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90;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830;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8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1电离层主要指高出地面60~1 000 km的大气层区域,该层在太阳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和磁层中高能粒子对大气中性气体分子等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整体呈电中性但其中包含大量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的区域[1-3]。
电离层可以反射低频无线电信号,也可以改变穿过其区域的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向、速度等性质,所以研究电离层对人类空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自GPS建立以来,电离层延迟误差已成为影响全球导航定位精度的重要误差源,并且还会给卫星通信等科研应用领域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4-7]。
消除电离层延迟误差始终是电子通讯及导航定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国内诸多学者也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文献[8]就鞍山CORS站的GNSS双频载波相位观测资料和伪距观测资料构建覆盖该区域上空的电离层模型。
实验表明在小范围内,模型的不同阶数设置对模型精度的影响不是非常明显。
基于G PS双频接收机的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姚忠鑫【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4(000)010【摘要】为了建立电离层延迟模型来确定电离层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以电子密度的分布为研究对象,根据基本折射理论分析电离层的色散效应,对电离层延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Total Electron Content)对其影响,并且此影响与卫星信号频率有关。
利用GPS双频接收机和投影函数建立电离层的单层VTEC(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多项式模型,在大庆进行实地连续观测获取相关数据,建立了大庆地区的电离层延迟模型。
总结VTEC昼夜变化规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ionosphere on electromagnetic propagation by setting up the ionospheric delay model,we take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for studying object,analyse the dispersion effect of ionosphere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fraction theory,and analyse the cause of the ionospheric delay.We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in ionosphere on it,and such effect is related to the satellite signal frequency.Then we use dual-frequency GPS receiver and projection function to build the ionospheric polynomial model for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VTEC),and carry out consecutive filed observation to collect the correlated data in Daqing,and build the ionospheric delay model in this region.After that,we summarisethe rule of diurnal variation of VTEC.The results are then analysed and explained.【总页数】5页(P58-61,76)【作者】姚忠鑫【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储运销售分公司信息中心黑龙江大庆1634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67.1;TP3【相关文献】1.基于北斗GEO卫星双频观测值连续监测电离层延迟 [J], 赵坤娟;杨旭海;杨海彦;闫温合;李伟超2.单频GPS接收机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研究 [J], 张勇;张斌;马能武3.基于智能手机GNSS双频原始观测值的电离层延迟提取与分析 [J], 徐黎;张宝成4.GPS电离层延迟Klobuchar模型与双频数据解算值的比较与分析 [J], 余明;郭际明;过静珺5.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 [J], 张小红;李征航;蔡昌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研究与分析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交通、农业、地质勘探、建筑和水利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GPS定位中存在一些误差,其中重要的一个误差就是电离层延迟误差。
电离层是指地球大气中高度约为60km至1000km左右的区域,其主要成分是被太阳光和宇宙射线等辐射所电离的气体。
电离层会对GPS信号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信号的传播速度,造成GPS定位误差。
因此,在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以提高GPS定位精度。
三、研究内容1. GPS信号的传播机制与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产生原因分析;2. 目前已有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分析;3.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改进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4. 对比现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并进行实验验证;5. 结果分析与总结。
四、预期成果1. 对GPS信号传播机制及电离层延迟误差的产生原因有深入了解;2. 对目前已有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进行分析与总结;3. 提出一种改进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4. 对比现有模型和改进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并得出一定结论;5. 发表相关的学术论文。
五、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搜集、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文献搜集阶段,将收集GPS信号传播机制、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
在模型提出阶段,将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
在验证阶段,将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对比现有模型和改进模型的精度与稳定性。
六、进度安排第一年:文献搜集、理论分析;第二年:模型建立与优化;第三年:实验验证、结果分析与总结。
七、研究意义GPS定位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广泛应用,而提高GPS定位精度一直是研究学者和相关领域工作者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GPS精密单点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可为提高GPS定位精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基于北斗GEO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方法比较与分析薛凯敏;刘瑞华;王剑【摘要】电离层延迟是影响导航定位精度的最主要因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采用Klobu-char模型修正单频接收机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误差,对于双频接收机,可以利用不同频率信号的伪距观测数据解算得到电离层延迟值.为比较两种方法在天津地区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效果,利用NovAtel GPStation6接收机(GNSS电离层闪烁和TEC监测接收机)采集到的卫星实测数据进行计算.以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服务组织(IGS)发布的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为参考,对两种方法的修正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利用双频观测值解算电离层延迟比Klobuchar模型计算结果更加精确,且平均每天的修正值达到IGS发布数据的82.11%,比Klobuchar模型计算值高9.48%.【期刊名称】《全球定位系统》【年(卷),期】2018(043)002【总页数】7页(P33-39)【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电离层延迟;Klobuchar模型;双频观测值【作者】薛凯敏;刘瑞华;王剑【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0 引言目前,全球导航定位技术迅速发展,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经按计划进入第三阶段的组网建设。
为提高导航定位精度,需要减少或消除导航定位中的各类误差,导航信号传播路径中的电离层延迟是其中重要一项[1]。
当前,各卫星导航系统和差分增强系统采用的电离层延迟修正方法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双频改正法、电离层模型法和格网改正法[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采用在长期观测数据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模型Klobuchar模型来修正电离层延迟误差,从大尺度上保证了电离层预报的可靠性,在中纬度地区的改正效果一般在60%左右[3]。
克罗布歇尔模型计算电离层延迟方法嘿,伙计们!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克罗布歇尔模型计算电离层延迟方法。
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电离层延迟。
电离层延迟,顾名思义,就是信号从地面发出到到达目标地点所经历的时间差。
想象一下,你在家里打开电视,突然想看一档热门的综艺节目,但是电视信号却一直不稳定,时好时坏。
这就是因为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电离层的影响,导致了信号的延迟。
而克罗布歇尔模型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这些延迟现象。
那么,克罗布歇尔模型到底是个啥东西呢?其实,它就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与电离层相关的问题。
它的全名是“克罗卜-克罗布歇尔模型”,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简单的方程式。
这个方程式包括了四个基本参数:波长、频率、大气折射率和地球半径。
通过这四个参数,我们就可以计算出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时间。
下面,我给大家分步骤讲解一下如何使用克罗布歇尔模型计算电离层延迟。
我们需要知道信号的波长和频率。
波长越短,频率越高,信号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然后,我们需要知道大气折射率和地球半径。
大气折射率是指大气对光的折射程度,地球半径是指地球表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
有了这三个参数,我们就可以开始计算了。
假设我们要计算一个波长为0.1纳米,频率为300 GHz的信号在电离层的传播时间。
我们需要知道大气折射率和地球半径的具体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实际测量得到。
接下来,我们将这些数值代入克罗布歇尔模型的方程式中,开始计算。
经过一番复杂的计算,我们终于得到了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播时间。
这个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电离层延迟。
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大气条件的变化、地球形状的不规则等等。
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克罗布歇尔模型的基本原理,就能够应对这些问题,为我们提供准确的电离层延迟数据。
克罗布歇尔模型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电离层延迟现象。
GPS 电离层计算方法研究进引言:随着GPS 的发展及应用,GPS 数据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对GPS 误差源的研究也更加精细更加科学。
为了提高GPS 观测数据的精度,人们在接收机、卫星以及各种数据处理的模型方面尤其是在电离层计算方法上面不断进行改进。
目前,对电离层折射的研究,国内外通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大气传播原理建立电离层修正模型。
1、电离层的性质电离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层的顶部,约在地面上70km 以上的范围。
由于氧原子吸收了太阳紫外线的能量,在电离层上,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
电离层分层结构十分复杂,总是随纬度、经度呈现复杂的空间变化,并且具有昼夜、季节、年、太阳黑子周等变化。
由于电离层各层的化学结构、热结构不同,各层的形态变化也不尽相同。
由于太阳和其他天体各种射线的作用,使得该层的大气分子部分发生电离,因此具有较高密度的带电粒子,这些电子离子能使无线电波改变传播速度,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产生极化面的旋转并受到不同程度的吸收。
因此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对电波传播及其修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穿透电离层的星地电波通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参量。
电离层犯C 对经过电离层传播的无线电信号产生相对于真空的附加传输时延,可严重影响到GPS 卫星的定位、导航、授时的精度。
电离层花C 的扰动对无线电系统,尤其是对高频无线电通讯具有重要影响。
GPS 信号是一种电磁波,当电磁波通过电离层时,由于电离层自由电子的干扰而产生电离层误差。
电离层对一次测距的影响,可从最大时的 150m 到最小时的 5m 。
电离层是一种散射介质,在电离层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有关,其折射系数是电波频率的函数,对不同频率有不同影响。
2、电离层对GPS 信号传播的影响由于太阳和其他天体的强烈辐射,电离层中大部分大气分子被电离,而产生密度很高的自由电子,在离子化的大气层中,折射率的弥散公式为:210222]41[et e m f e N n επ-= (1) 其中,t e 是电荷量;e m 是电子质量,单位kg ;e N 为电子密度单位(电子数/m 3); 0ε是真空介质常数(2312s m kg c --)。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