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过程

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过程

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过程
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过程

一、2014年证监会修订新计算方法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P0÷S

S= S0+S1+Si×Mi÷M0– Sj×Mj÷M0-Sk

其中:P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2.稀释每股收益

在发行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情况下,稀释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P1/(S0+S1+Si×Mi÷M0–Sj×Mj÷M0–Sk+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1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并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其影响,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 Ej×Mj÷M0±Ek×Mk÷M0)

其中:P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 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 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二、2007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计算方法

与2010年计算方法类似,但是删除了全面摊销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及披露。

案例1:某公司资料如下

a上市前分红

2007年3月3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以及公司2006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06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元(含税);

b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7]199号文核准,发行人于2007年8月6日采用网下询价对象申购配售与网上定价发行及向原个人股东同比例定向配售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3,000万股,发行价格为5.68元/股。发行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变为8,000万股。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上[2007]133号文同意,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7年8月17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净额155500900元。

c发行人上市后股本变动情况

经2008年4月17日召开的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8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2股。该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由8,000万股增至12,000万股。

计算过程(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数据为例)

1.每股收益(基本)

2009.09.30 =17,666,522.38/120,000,000.00

2008.12.31 =11,308,871.74/(80,000,000.00+80,000,000.00/10*1.8+80,000,000.00/10*3.2) 2007.12.31 =21,438,193.98/(50,000,000.00+30,000,000.00/12*4)

2006.12.31 =15,515,337.33/50,000,000.00

2.每股收益(稀释)

2009.09.30 =17,666,522.38/120,000,000.00

2008.12.31 =11,308,871.74/(80,000,000.00+80,000,000.00/10*1.8+80,000,000.00/10*3.2) 2007.12.31 =21,438,193.98/(50,000,000.00+30,000,000.00/12*4)

2006.12.31 =15,515,337.33/50,000,000.00

3.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

2009.09.30 =17,666,522.38/413,590,622.14

2008.12.31 =11,308,871.74/395,924,099.76

2007.12.31 =21,438,193.98/386,215,228.02

2006.12.31 =15,515,337.33/214,276,134.04

4.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

2009.09.30 =17,666,522.38/(395,924,099.76+17,666,522.38/2)

2008.12.31 =11,308,871.74/(386,215,228.02+11,308,871.74/2)

2007.12.31 =21,438,193.98/(214,276,134.04+21,438,193.98/2+155500900*4/12-5000000*9/12) 2006.12.31 =15,515,337.33/(198,287,950.48+15,515,337.33/2)

三、几类特殊情况的计算

1、同一控制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报告期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合并日的次月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利润、净资产均从比较期间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案例2:

A公司于2010年6月30日控股合并同一控制下B公司,支付对价1000万,获得B公司100%股权,当日,B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1000万。2010年12月31日,A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万,其中被合并方合并日前实现的净利润50万。A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000万。B公司个别报表净资产1100万。2009年末A公司净资产1650万,2009年净利润200万;2009年末B公司净资产950万,净利润100万。不考虑其他任何因素。

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如何计算?

2010年扣非前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0/(1650+400/2+950);

2010年扣非后=(400-50)/(1650+(400-50)/2+1000/2);

2、反向收购

第九条报告期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且构成反向购买的,计算报告期的每股收益时:

报告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报告期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日起次月至报告期期末的加权平均股数

报告期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方(法律上子公司)加权平均股数×收购协议中的换股比例×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

购买日起次月至报告期期末的加权平均股数=被购买方(法律上母公司)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日起次月到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

报告期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的,计算比较期间的每股收益时:

比较期间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方(法律上子公司)加权平均股数×收购协议中的换股比例

案例3

A上市公司于20×7年9月30日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对B企业进行合并,取得B企业100%股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A公司及B企业在进行合并前简化资产负债表如表24-4所示。

表24-4 A公司及B企业合并前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其他资料:

(1)20×7年9月30日,A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企业普通股,以2股换1股的比例自B企业原股东处取得了B企业全部股权。A公司共发行了1 800万股普通股以取得B企业全部900万股普通股。

(2)A公司普通股在20×7年9月30日的公允价值为20元,B企业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40元。A公司、B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为1元。

(3)20×7年9月30日,A公司除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较账面价值高4 500万元以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

(4)假定A公司与B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

对于该项企业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A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B企业原股东控制,B企业应为购买方,A公司为被购买方。

1.确定该项合并中B企业的合并成本:

A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B企业原股东增发了1 8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B企业原股东持有A 公司的股权比例为54.55%(1 800/3 300),如果假定B企业发行本企业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B企业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750万股(900÷54.55%-900),其公允价值为30 000万元,企业合并成本为30 000万元。

2.企业合并成本在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分配:

企业合并成本 30 000

A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

流动资产 3 000

非流动资产 25 500

流动负债(1 200)

非流动负债(300)

商誉 3 000

表24-5 A公司20×7年9月30日合并资产负债表单位:万元

3.每股收益

本例中假定B企业20×6年实现合并净利润1 800万元,20×7年A公司与B企业形成的主体实现合并净利润为3 450万元,自20×6年1月1日至20×7年9月30日,B企业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

A公司20×7年基本每股收益:3 450/(1 800×9÷12+3 300×3÷12)=1.59(元)。

提供比较报表的情况下,比较报表中的每股收益应进行调整,A公司20×6年的基本每股收益=1 800/1 800=1(元)。

附录1: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

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或披露。

第三条公司编制以上报告时,应以如下表格形式,列示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以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合并净利润为基础,扣除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中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所占份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

第四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 Ej×Mj÷M0±Ek×Mk÷M0)

其中:P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 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 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报告期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合并日的次月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利润、净资产均从比较期间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第五条基本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P0÷S

S= S0+S1+Si×Mi÷M0– Sj×Mj÷M0-Sk

其中:P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第六条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在发行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情况下,稀释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P1/(S0+S1+Si×Mi÷M0–Sj×Mj÷M0–Sk+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1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并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其影响,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第七条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股本、拆股或并股,影响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数量,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比较期间的每股收益。

第八条报告期内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末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合并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按权重为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比较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比较期间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计算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从合并日起次月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和比较期间的稀释每股收益时,比照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原则处理。

第九条报告期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且构成反向购买的,计算报告期的每股收益时:

报告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报告期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日起次月至报告期期末的加权平均股数

报告期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方(法律上子公司)加权平均股数×收购协议中的换股比例×期初至购买日所处当月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

购买日起次月至报告期期末的加权平均股数=被购买方(法律上母公司)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日起次月到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报告期月份数

报告期公司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实现非上市公司间接上市的,计算比较期间的每股收益时:

比较期间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购买方(法律上子公司)加权平均股数×收购协议中的换股比例

第十条公司在编制比较财务数据时,上期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文件正文应包括这些指标的计算过程,摘要可省略计算过程。

第十一条公司公开列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指标若引自经审计或审核(若规定需要)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这些指标计算的准确性。

第十二条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录2: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2007年修订)

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或披露。

第三条公司编制以上报告时,应以如下表格形式,分别列示按全面摊薄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报告期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

全面摊薄加权平均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

归属于公司普通

股股东的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后归属于公司

普通股股东的净

利润

第四条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P÷E

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

公司编制和披露合并报表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金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以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合并净利润为基础,扣除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中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所占份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

第五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E0+ NP÷2 + E i×M i÷M0- E j×M j÷M0±E k×M k÷M0)其中:P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 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

E 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 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 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E 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 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第六条基本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P÷S

S= S0+ S1+ S i×M i÷M0- S j×M j÷M0-S k

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 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 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 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 i为增加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 j为减少股份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第七条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在发行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情况下,稀释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P+(已确认为费用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利息-转换费用)×(1-所得税率)]/(S0+ S1+ S i×M i÷M0- S j×M j÷M0—S k+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影响,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

第八条公司在编制比较财务数据时,上期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文件正文应包括这些指标的计算过程,摘要可省略计算过程。

第九条公司公开列示的净资产收益率或每股收益指标若引自经审计或审核(若规定需要)的财务报告,注册会计师应检查这些指标计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条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净资产收益率等于净利润除以净资产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酸性测试比例)=(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保守速动比率(超速动比率)= (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存货的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 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含应收票据,减除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举债经营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产权比率(债务股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表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该公式的分母是“平均净资产”,也可以使用“年末净资产”。如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100% ROE(杜邦公式)=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盈利能力)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营运能力)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偿债能力)

利润表及填表说明

利润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 本期金额的填法,本期金额如果是年末则是本年累计的发生额!下面的填法是月度报表: 1、“营业收入”项目,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合计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合计填列。 3、“营业税费”项目,本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4、“销售费用”项目,本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5、“管理费用”项目,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6、“财务费用”项目,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7、“资产减值损失”项目,本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项目,如为净损失,以“-”号填列。本项目应当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9、“投资净收益”项目,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净损失,以“-”号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11、“营业外支出”项目,本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填列。其中,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应当单独列示。 12、“利润总额”项目,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3、“所得税费用”项目,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填列。 14、“净利润”项目,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5、“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项目,应当根据每股收益准则的规定计算的金额填列。上期金额的填法:月度时填上个月的数据,半年报的“上期金额”填列本年上半年累计发生数;年度时填上年度的累计数据。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概念及计算公式是什么? 最佳答案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扣除存货之后的余额,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 4、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5、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6、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对外担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除贴现与担保引起的诉讼与仲裁)+其他或有负债。 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8、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100%。 9、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值工人数 10、生产资料运营能力: 周转率=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11、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12、①存货周转率(次)=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②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13、流动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X100% 14、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15、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16、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账+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17、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 18、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商品销售额)×100% 19、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1、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用总额来自企业的损益表。成本费用一般指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期间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2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 2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X100%, 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加权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加权平均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1)净资产利润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2)净资产利润率是从所有者角度来考察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而总资产利润率别从所有者和债权人两方来共同考察整个企业盈利水平。在相同的总资产利润率水平下,由于企业采用不同的资本结构形式,即不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例,会造成不同的净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即*100%)。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

适宜。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目前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除符合本章(即第二章)第一节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二)除金融类企业外,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三)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在2002年6月21日中国监管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 一、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0〕2 号,2010年1月11日) 现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上市公司自2009年年度报告起应按照本规则要求编制并披露。拟上市公司的申报报表审计截止日为2009年12月31日及之后的适用本规则。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年一月十一日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2010年修订) 第一条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真实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标计算的合理性和可比性,特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公司招股说明书、年度财务报告、中期财务报告等公开披露信息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应按本规则进行计算或披露。

第三条 公司编制以上报告时,应以如下表格形式,列示按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公司编制和披露合并财务报表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以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合并净利润为基础,扣除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应考虑所得税影响)中母公司普通股股东所占份额;―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末净资产‖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金额。 第四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 0/(E 0+NP÷2+E i ×M i ÷M 0– E j ×M j ÷M 0±E k ×M k ÷M 0) 其中:P 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 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 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 i 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 j 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 0为报告期月份数;M i 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 j 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 k 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报告期利润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 东的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不同计算方法的区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从业二十年的老会计经验之谈,如果觉得有帮助请您打赏支持,谢谢! 净资产收益率不同计算方法的区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对这两个指标,我们有不同的区分,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同: 1、指标的性质比较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2) 在全面摊薄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1)中,分子是时期数列,分母是时点数列。很显然分子分母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比较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应该是个强度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分子净利润是由分母净资产提供,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净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根据平均指标的特征可以判断通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结果是个平均指标,说明单位净资产创造净利润的一般水平。 2、指标的含义比较 由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 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所以当公司发行股票或进行股票交易时对股票的价格确定至关重要。另外全面摊薄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公司价值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分享:2014-8-19 18:03:46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0.4(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编辑词条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立刻编辑>>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权数,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快速导航 目 录 ?1简介 ?2计算 ?3相关概念 ?4每股收益 ?5区别 ?6举例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1简介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稀释每股收益是个新名词。上市公司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报告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股收益。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其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2计算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辨析

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辨析 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两个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两个指标。每股收益是指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即每股普通股所获得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是指当期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即单位股东权益所获得的净利润。一般情况下,若某公司的每股收益较高,那么其净资产收益率也较高。但是,当对不同公司进行比较时,每股收益高的公司其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也高。下面举例说明。 例1:公司A和公司B的股本均为5 000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均为5000万股,且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均为2 600万元,但两个公司的股东权益不同,公司A的股东权益为17 000万元,公司B的股东权益为19000万元。这样,尽管两个公司的每股收益均为0.52元/股(2 600÷5000),净资产收益率却是不同的,公司B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3.68%(2 600÷19 000),要比公司A的净资产收益率15.29%(2600÷17 000)低,这从每股收益上是看不出来的。换句话说,公司B比公司A使用更多的权益资本才能获得相同的净利润2600万元,因此,公司B的资本获利能力要比公司A低。 例2:公司E以面值1元平价发行500万元的普通股,无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当年实现净利润为2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4元/股(2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40%(200÷500)。公司F以5元/股的价格发行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500万股,则全部资本为2 500万元(500×5),从而资本公积为2 000万元(2500-500)。假设无盈余公积、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无负债资本,当年实现净利润为400万元,则每股收益为0.8元/股(400÷500),净资产收益率为16%(400÷2500)。可见,尽管公司E的盈利能力(净利润200万元)低于公司F(净利润400万元),从而公司E的每股收益低于公司F,但公司E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大大高于公司F.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公司F使用了投资者投入的除股本以外的资本公积2000万元,这部分资金同样为实现400万元的净利润做出了贡献,而在计算每股收益时却掩盖了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并且把这部分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全部看成了股本创造的收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由于每年的股东权益是变化的,而普通股股本可以几年保持不变,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比每股收益更加准确地反映了股东权益资本所创造的收益。因此,建议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每股收益进行修正: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利润表中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小编导言】我们一起来学习2014《会计》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六章每股收益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的内容。 【考频分析】: 考频:★★★ 复习点拨:本考点2011年出过单选题。 【内容导航】: 一、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高频考点】: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 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教材例26-1】某公司20×7年期初发行在外的普通股为30 000万股;4月30日新发行普通股16 200万股;12月1日回购普通股7 200万股以备将来奖励职工之用。该公司当年度实现净利润为16 250万元。假定该公司按月数计算每股收益的时间权重。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计算如下:(如果是月度报表的话,那就要按实际发行期间或回购期间来计算其相关加权平均数)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 30 000×12/12+16 200×8/12-7 200×1/12=40 200(万股) 或者30 000×4/12+46 200×7/12+39 000×1/12=40 2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16 250/40 200=(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 该词条缺少基本信息栏、词条分类,补充相关内容帮助词条更加完善! 稀释每股收益又称“冲淡每股收益”,是新会计准则所引入的一个全新概念,用来评价“潜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以避免该指标虚增可能带来的信息误导。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上市公司只需要考虑当期实际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份以及相应的时间,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确定即可。

净资产收益率的比例多少才合适

净资产收益率的比例多少才合适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观察一家上市公司连续几年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市公司往往在刚刚上市的几年中都有不错的净资产收益率表现,但之后这个指标会明显下滑。这是因为,当一家企业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净资产的不断增加,必须开拓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并辅之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净利润与净资产同步增长。但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主要是在考验一个企业领导者对行业发展的预测、对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判断以及他的管理能力能否不断提升。 有时候,一家上市公司看上去赚钱能力还不错,主要是因为其领导者熟悉某一种产品、某一项技术、某一种营销方式,或者是适合于某一种规模的人员、资金管理。但当企业的发展对他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他可能就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因此,当一家上市公司随着规模的扩大,仍能长期保持较好的净资产收益率,说明这家公司的领导者具备了带领这家企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能力。对于这样的企业家所管理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给予更高的估值。1.不能比利率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才合适呢?一般来说,上不封顶,越高越好,但下限还是有的,就是不能低于银行利率。100元存在银行里,现在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是3.50%,那么这100元一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就是3.50%。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低于3.50%,就说明这家公司经营得很一般,赚钱的效率很低,不太值得投资者关注。你在认购新股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是5元,而新股的发行价格会是15元。也就是说,为什么原来只值5元钱的东西能卖到15元,这就是因为这家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会远远高于银行利率,于是上市公司溢价发行的新股才会被市场所接受。可以说,高于银行利率的净资产收益率是上市公司经营的及格线,偶然一年低于银行利率或许还可原谅,但如果长年低于银行利率,这家公司上市的意义就不存在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证监会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证监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时,最近三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得低于6%。2。看一眼负债率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越好,但有时候,过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也蕴含着风险。比如说,个别上市公司虽然净资产收益率很高,但负债率却超过了80%(一般来说,负债占总资产比率超过80%,被认为经营风险过高),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小心。这样的公司虽然盈利能力强,运营效率也很高,但这是建立在高负债基础上的,一旦市场有什么波动,或者银行抽紧银根,不仅净资产收益率会大幅下降,公司自身也可能会出现亏损。这就像炒房子,如果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00万元,你只需首付30万元就买了,一年后这套房子升值到200万元,你卖掉房子,赚了将近100万元,你的净资产收益率就超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影响因素分析及实例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笔者谈点看法: 一、性质比较 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比较: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2) 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分子是时期数列,分母是时点数列。很显然分子分母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比较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应该是个强度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分子净利润是由分母净资产提供,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净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根据平均指标的特征可以判断通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

式(2)中计算出的结果是个平均指标,说明单位净资产创造净利润的一般水平。 二、含义比较 二、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含义比较: 由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 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所以当公司发行股票或进行股票交易时对股票的价格确定至关重要。另外全面摊薄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公司价值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三、计算选择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计算选择: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 计算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含义及计算选择: 计算表 (本表须经执业注册会计师核验) 填表人: 填表日期: 项目金额(万元) 年末净资产 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 年度净利润

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年度非经常性损益: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扣除前后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者的简单平均(%) 定义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2/(本年期初净资产+本年期末净资产) 杜邦公式(常用)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杠杆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 所得税率按(利润总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推算 根据资料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因素分析: 分析对象:10.56%-16.44%=-5.88% 1999年:[16.68%+(16.68%-7.79%)×0.4757]×(1-21.34%)=16.44% 第一次替代:[11.5%+(11.5%-7.79%)×0.4757]×(1-21.34%)=10.43% 第二次替代:[11.5%+(11.5%-7.30%)×0.4757]×(1-21.34%)=10.62% 第三次替代:[11.5%+(11.5%-7.30%)×0.2618]×

常用财务指标计算公式

财务指标公式计算说明 一、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补贴前利润总额÷归属于母公司的平均净资产×100% 归属于母公司的平均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年初净资产+归属于母公司的年末净资产)÷2 二、EVA值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管理费用中研究开发费用)×(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无息流动负债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和“其他流动负债”。 三、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成本费用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四、工业企业制造成本率 工业企业制造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五、工业企业管理费用率 工业企业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六、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七、工业企业综合利润率 工业企业综合利润率=(补贴前利润总额+当年计提折旧费+当期计提的安全生产费用+自主研发费用合计)÷主营业务收入×100% 八、工业企业速动比率 工业企业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九、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补贴前利润总额÷平均总资产 平均总资产=(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十、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总资产 十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分析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前海首华将为您准备更多的相关金融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您产生帮助,感谢您的学习。 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收益率的上升。 企业资产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资,即所有者权益(它是股东投入的股本,企业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另一部分是企业借入和暂时占用的资金。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其中,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该公式的分母是“平均净资产”,也可以使用“年末净资产”。如公开发行股票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可按下面公式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度末股东权益×100%

ROE(杜邦公式)=净利润/净资产=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财务杠杆)。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盈利能力)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营运能力) 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偿债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净资产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2)一般认为,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就越好。

净资产收益率

杜邦公式(常用)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杠杆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销售收入)*(销售收入/ 总资产)*(总资产/净资产) 所得税率按(利润总额—净利润)/利润总额推算 根据资料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因素分析: 分析对象:10.56%-16.44%=-5.88% 1999年:[16.68%+(16.68%-7.79%)×0.4757]×(1-21.34%)=16.44% 第一次替代:[11.5%+(11.5%-7.79%)×0.4757]×(1-21.34%)=10.43% 第二次替代:[11.5%+(11.5%-7.30%)×0.4757]×(1-21.34%)=10.62% 第三次替代:[11.5%+(11.5%-7.30%)×0.2618]×(1-21.34%)=9.91% 2000年:[11.5%+(11.5%-7.30%)×0.2618]×(1-16.23%)=10.56%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 10.43%-16.44%= -6.01% 利息率变动的影响为: 10.62%-10.43%=十0.19%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为: 9.91%—10.62%=—0.71% 税率变动的影响为:10.56%-9.91%=十0.56% 可见,公司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下降引起的;其次,资本结构变动也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带来不利影响,它们使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了6.72%;利息率和所得税率下降给净资产收益本提高带来有利影响,使其提高了0.85%;二者相抵,净资产收益率比上年下降5.88%. 3意义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4公式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

(新)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怎么计算(DOC)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怎么计算?(DOC)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净资产利润率越低,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获利能力越弱。 一般来说,负债增加会导致净资产利润率的上升。 企业资产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股东的投资,即所有者权益(它是股东投入的股本,企业公积金和留存收益等的总和),另一部分是企业借入和暂时占用的资金。企业适当的运用财务杠杆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借入的资金过多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一般可以提高盈利,借入的资金过少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股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利润÷期末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P/[E0+NP÷2+ Ei×Mi÷M0-Ej×Mj÷M0]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有关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有关净资产利润率分析如下: ①净资产利润率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所有者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②净资产利润率是从所有者角度来考察企业盈利水平高低的,而总资产利润率别从所有者和债权人两方来共同考察整个企业盈利水平。在相同的总资产利润率水平下,由于企业采用不同的资本结构形式,即不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例,会造成不同的净资产利润率。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资产收益率 开放分类:经济经济学术语经济术语经济理论证券交易制度 编辑词条分享 目录 1 名词解释 2 作用及意义 3 净资产收益率概述 4 净资产利润率分析 5 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还以上述公司为例。其税后利润为2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1]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2] 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还以上述公司为例。其税后利润为2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 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 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目前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的通知的规定: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的计算公式如下:ROE = P/【E0 + NP÷2 + Ei×Mi÷M0 - Ej ×Mj÷M0】 . 其中:P为报告期利润;NP为报告期净利润;E0为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在2002年6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一、上市公司申请增发新股,除应当符合《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外,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10%,且最近一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二)增发新股募集资金量不得超过公司上年度末经审计的净资产值。资产重组比例超过7 0%的上市公司,重组后首次申请增发新股可不受此款限制。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比较: 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2) 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分子是时期数列,分母是时点数列。很显然分子分母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比较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应该是个强度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分子净利润是由分母净资产提供,净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将引起净利润的增加或减少。根据平均指标的特征可以判断通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结果是个平均指标,说明单位净资产创造净利润的一般水平。 二、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含义比较: 由于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的性质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 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1)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所以当公司发行股票或进行股票交易时对股票的价格确定至关重要。另外全面摊薄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公司价值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 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2)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

·证监会发布3项修订后的信息披露规则,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计算有新规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施行,证监会日前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证监发[2001]160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 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 益》(证监会计字 [2004]4号)等 3项修订后的信息披露规则,新规 则适用于按新会计准则编制并披露 财务报告的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 司。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少 数股东权益在净资产下列示,不再 在流动负债下列示,少数股东损益 并入净利润,但按照《公开发行证 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 ———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 计算及披露》的规定,计算每股收 益时,分子“净利润”不包括“少 数股东损益”,分母“普通股数” 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的股份数,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分子“净利润”不包括“少数股东损益”,分母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 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增至15项,新增了5项,删除了4项,删除的4项是:短期投资收益、以前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资产转换损益、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其中短期投资收益已变更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对应收账款的列示、库存股、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预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和调整,使财务报告更易读易懂。 为配合新会计准则的施行,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会计司等各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性的信息披露规则。证监会新发布的这 3 项信息披露规则在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会计准则保持了良好的衔接的同时,又不致造成因会计准则的施行而使某些财务指标出现异常的波动。 ·各类券商可从事股指期货介绍经纪业务 据中证报披露,有关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公布的券商以IB 形式参与股指期货的制度将会有重大修改,将券商范围由创新类券商扩大到各类券商。只要获证监会批准,券商便可开展此项业务。目前,新方案正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 今后,一家券商只能为一家期货公司做IB 业务,而一家实力雄厚的期货公司也则由多家券商代理股指期货IB 业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