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理-1物理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洛理-1物理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洛理-1物理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洛理-1物理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洛阳理工学院 20 /20 学年 第一学期 物理化学 期末考试试题卷( )

适用班级: 考试日期时间:单击此处键入考试日期时间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 A B D A C 6---10 D C B.B C

二、 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能量守恒,方向和限度

2.力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3. 不消耗能量而永远做功,从单一热源吸热用来做功

4.不可逆

5.dS ≥δQ/T, 可逆过程的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热温商

6.ΔA ≤0(<自发,=平衡)ΔG ≤0(<自发,=平衡) 7 大 8.小于 9.减小 10 3,2,2

三、 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已知冰在273.15K 及101.325kPa 时的熔化热为6.002kJ.mol -1,水在373.2K 及101.325kPa 时的蒸发热为40.59kJ.mol -1,在273.15—

—373.15K 之间水的平均恒压热容为75.3J.K -1.mol -1。今在101.325kPa 下,将1mol 冰(273.15K )变为373.15K 的水蒸气,其ΔU,ΔH

为多少?(10分)

解:ΔH = n Δfus H m + nC p,m (T 2-T 1)+ n Δvap H m = {6002+75.3*(373.15-273.15)+40590} J=54.112 kJ(总5分)

ΔU =ΔH –Δ(PV) =( 54112-1*8.315*373.15)J=51.993kJ (公式2分,数据带入2分,结果1分。总5分)

2、298K 时电池

A g ∣AgCl (s )∣H Cl (a )∣Cl 2(g,100 kPa)∣ Pt

电动势为1.136V ,温度系数p

E T ??? ????为 -5.95×10-4V ·K -1。电池反应为 Ag + 2

1 Cl

2 (g,100 kPa) → AgCl (s ) 计算该反应过程的 r ?G m 、 r ?S m 、r ?H m 以及电池恒温可逆放电时过程的可逆热Q r,m 。

解:电池反应 Ag + 2

1 Cl

2 (g,100 kPa) → AgCl (s )过程两极上转移电子的化学计量数 z = 1 r ?G m (T ,p )= -zFE = -1 × 96484.6 C ·mol -1 ×1.136V

= -109.6 kg ·mol -

1 r ?S m = zF p

E T ??? ????= 1 × 96484.6 C ·mol -1 ×(-5.95×10-4V ·K -1) = -57.4 J ·K -1 ·mol -

1 恒温下有 r ?G m = r ?H m - T r ?S m 故

r ?H m = r ?G m + T r ?S m

= -109.6 kg ·mol -1 + 29815K ×(-57.4 ×10-3kJ ·K -1 ·mol -

1)

= - 126.7 kJ ·mol -1 Q r,m = T r ?S m = 29815K ×(-57.4×10-3k J ·K -1 ·mol -

1) = -17.11 kJ ·mol -

1

(每个2.5分,其中:公式1分,数据带入1分,结果0.5分)

3、在100℃下,下列反应的 Δr H m o =105kJ.mol -1。计算:COCl 2(g)=CO(g)+Cl 2(g)

(1) 100℃,总压为200kPa 时COCl 2的解离度为6.37 X10-5,求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2) 100℃下上述反应的Δr S m o ;

(3) 总压为200kPa ,COCl 2解离度为0.1%时的温度;设Δr C p,m =0 (10分)

解:(1) COCl 2(g)=CO(g)+Cl 2(g) P=200kPa α=6.37 X10-5 P o =100kPa

K o =P α2/[(1-α2) P o ] =8.01 X10-9 (3分)

(2) Δr G m o =- RTLn K o = 57.85 kJ.mol -1 Δr S m o =(Δr H m o - Δr G m o )/T=125.6 J.mol -1.K -1 (3分)

(3) P=200kPa α=6.37 X10-5 P o =100kPa

K o =P α2/[(1-α2) P o ] =2 X10-6

Δr G m o =Δr H m o - T Δr S m o =- RTLn K o T=Δr H m o /(Δr S m o - RLn K o ) = 446K (4分)

4、 在500K 及初压为101.325kPa 时,某气相反应的半衰期为2s ,若初压降为10.1325 kPa 时,则半衰期仍为2s ,求(1)该反应的速

率常数;(2)反应物转化掉75%所需的时间。(10分)

解:一级反应(1分)

k = Ln2/t 1/2 = 0.6931/2s = 0.35s -1(4分)

kt=Ln[1/(1-x A )]

t=Ln[1/(1-0.75)]/0.35 s=Ln4/0.35s=3.96s (5分)

5、 已知某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为58.85mN.m -1 ,在该温度下水中存在一个半径为0.1um 的小气泡,求它所承受的附加压力是多少。 (5

分)

解:Δp=2γ/r=2*58.85*10-3/(0.1*10-6) N.m -2=1177kPa

(5分。其中:公式4分,数据带入4分,结果2分)

四、相图(每小题10分,共10分)

下图为二组分液相完全不互溶的气-液平衡相图,在答题纸上画出此图,在图上写出下图中各区域的相 和自由度数f 解:1.液体 f=2;2.A+液体f=1 ;3. C+液体 f=1 ;4.C+液体f=1 ;5.B+液体 f=1 ;6.A(s)+C(s) f=1

7 C(s)+B(s) f=1 8. 三相线KEL f=0 9. HDI f=0 ( 每个1分,相图正确1分,共10分)

K L

I

H D S

P

B C

A E R

T

x B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1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16题30分) 1. 2 分(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B ) (A) 2Cl- ─→Cl2+ 2e- (B) Cu ─→Cu2++ 2e- (C) Cu ─→Cu++ e- (D) 2OH-─→H2O + 1 2 O2+ 2e- 2. 2 分(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5. 2 分(4910)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A ) (A) Cl2 (B) O2 (C) Cl2与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h,则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V,(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H2析出,溶液的pH值至少应控制在(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4857) 298 K、mol·dm-3的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V,电解此溶液 为:(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V (B) 等于V (C) 小于V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25题,共50分。) 1.ABCE 2.ABD 3.BCDE 4.BCE 5.CDE 6.DE 7.ACDE 8.BCE 9.BCE 10.BCDE 11.ACE 12.BCDE 13.BCDE 14.AD 15.AD 16.BE 17.D 18.ADE 19.C 20.BC 21.ABC 22.ABCDE 23.ABC 24.ABCE 25.ABDE 二、引文解释:(每题7分,2题,共14分) 26.“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或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表示出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构成上的变化”。(引自第1卷第23章) 1)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2分) 2)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单个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需要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加,从而会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进而引起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和可变资本价值的相对减少。(3分) 3)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起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因此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会低于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3分)4)例如…(2分) 27.“周转时间的缩短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直接影响,在于使可变资本部分由此提高效率”。(引自第3卷第4章) 1)资本周转时间包含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短生产时间和由于改进交通而缩短流通时间,都可以增加利润量、提高利润率。(2分)例如:…(2分) 2)资本周转时间缩短引起资本周转次数增多,导致年利润量增加和年利润率的提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资本周转速度本身加快所致。(2分)但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可变资本由于资本周转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了使用效率,即生产出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4分) 三、说明下列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1题,共10分) 28.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区别:①涵义:(2分)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劳动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质、目的和内容;价值形成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量(1分)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区别: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包含剩余价值。(2分)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劳动过程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中创造的价值量影响不同。(2分) 联系:①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构成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1分)②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2分)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精品】物理化学判断题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程不一定是恒压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内容的变化。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错。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7.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解: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 0。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 的总量成正比。 解:错,均相系统的V才与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9.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解:错,两个独立变数可确定系统的状态只对组成一定的均相封闭系统才成立。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解: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 1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解: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 1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W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解:第一个结论正确,第二个结论错。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解: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 1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解: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 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解:对。 16.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解: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变化。 17.1mol,80.1℃、101.325kPa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的气态苯。已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压力下,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Zn(s)+2HCl(aq)= ZnCl 2(aq)+H 2(g),若按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若将系统与环境的分界面设在容器中液体的表面上,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 2、所谓状态是指系统所有性质的 。而平衡态则是指系统的状态 的情况。系统处于平衡态的四个条件分别是系统内必须达到 平衡、 平衡、 平衡和 平衡。 3、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U=f(T)和H=f(T)适用于 ;Q v =△U 适用于 ;Q p =△H 适用于 ;△U=dT nC 1 2 T T m ,v ?适用 于 ;△H=dT nC 2 1 T T m ,P ?适用于 ;Q p =Q V +△n g RT 适用 于 ;pV r =常数适用于 。 4、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在C (石墨)、CO (g )和CO 2(g)之间,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 5、在节流膨胀过程中,系统的各状态函数中,只有 的值不改变。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它的 不改变,即它的节流膨胀系数μ= 。这是因为它的焓 。 6、化学反应热会随反应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 ;基尔霍夫公式可直接使用的条件是 。 7、在 、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焓的增加值 系统吸收的热量。 8、由标准状态下元素的 完全反应生成1mol 纯物质的焓变叫做物质的 。 9、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 系统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此过程的焓变 零;若此反应在恒温(T 1)、恒压和只做膨胀

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试卷参考答案 一. 听力材料及答案. Ⅰ. 听录音,把你所听到单词的序号填写在题前括号内。(10分) 1.house 2. bedroom 3. wash 4. dishes 5. making 6. dirty 7. women 8. without 9. work 10. dresser 1----5 A B A B B 6----10 B B A B A Ⅱ. 听句子,从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所包含的信息,并将字母标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0分) ( C ) Ming is coming to Canada by plane. ( A ) ’s time to make lunch. ( D ) ’s the sink Here it is. ( C ) did she arrive She arrived at 5:50. ( B ) is Mary’s favourite shape. Ⅲ. 听对话, 用1,2,3……排列下列图片顺序,并将序号写在相应图片的括号内。(10分) 1. A: Is it a refrigerator? B: Yes, it is. 2.A: 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B: I go to school on September first. 3. A: What’s he doing B: He is writing a letter for his mother. 4.A: What’s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B: It’s 20 degrees. 5.A: What’s this B: This is a kitchen. 图片顺序为:1( 5 ),2( 3 ),3( 1 ),4( 2 ),5( 4 ) Ⅳ. 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句子的意思写出句子中所缺的英语单词,每空只填一词。(10分) 1. is going to play the piano . 2.I like to have my boots on a rainy day. 3.This is the way we take a shower , on a Sunday morning. 4.Look! This is the living room .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下)测验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速率常数k =0.1113s )dm (mol ---??,反应 的起始浓度30dm mol 1.0-?=c ,则反应级数n = 2 ,半衰 期t 1/2= 100 s 。 2. 1-1级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K = k 1/k -1 ,等容热效应U ?= Ea 1- Ea 2 。 3. 设物质A 可发生两个平行的一级反应: (a )A →a k Ea B+C ;(b )A →b k Eb D+E ,式中B 和C 是需要的产品,D 、E 为副产品,设两反应的频率因子相等且与温度无关,Ea>Eb ,则反应(a )和(b )相比,速率较大的反应是 (b) ,升高温度对反应 (a) 更为有利。 4. 某反应A+B 1 1k k -?P ,加入催化剂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1k 和/1-k ,且/1k =21k ,则/1-k = 2 1-k 。 5.链反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分别为 链的引发 , 链的传递 和 链的终止 。 6. 0.1mol·kg -1的MgCl 2溶液的γ±=0.70,则其平均摩尔浓度b ±= 3004.0;平均活度a ±= 0.111 。 A B k , E k -1, E a,-1

7. 氢氧电池的电池反应可写成以下两种形式: (1) O(l)2H (g)O (g)2H 222→+,(2) O(l)H (g)O 2/1(g)H 222→+,则E 1 = E 2,1G ?= 22G ?。 8. 反应)HCl(Ag(s)AgCl(s))(H 2H 2a p +=+可设计成电池: __ Pt , H 2(p )∣HCl(a )∣Ag(s) , AgCl(s)_。 9. 在双液电池中不同电解质溶液间或不同浓度的同种电 解质溶液的接界处存在 液体接界 电势,通常采用加 盐桥 的方法来减少或消除。 10.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阳极的电极电势比可逆时增大,阴极电极电势比可逆时 减小 ,原电池的电动势比可逆时 减小 。 11. 肥皂泡内空气的压力比肥皂泡外空气的压力__大__ ,若泡半径为r , 肥皂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泡内外的压力差为r /4γ。 12. 水中加入表面活性物质将使溶液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 d d c γ < 0;发生 正 吸附。 13.由稀AgNO 3和KI 溶液混合制备AgI 溶胶,当AgNO 3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33])()[(xNO NO x n nAg AgI x m ;当KI 过量时, 胶团的结构为--+-?-??xI K x n nI AgI x m ])()[(。 14.丁达尔效应是光 散射 所引起的,其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 反 比例。 15.一般把90°的接触角作为是否润湿的标准:θ<90°为 润湿 ,θ≥90°为 不润湿 。

《光学》试卷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

《光学》试题(一)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B 10、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① 6.00×10-4 ② 2(n-1)h ③ 0.458 ④ 120 ⑤ 250 ⑥ 3:1 ⑦ 8.3% ⑧ 2I 0/3 ⑨ 1.22λ/D ⑩ 56.1% 三、试用作图法找像的位置和大小(5分) 四、论述题(10分) (1) 同频率 (2)两光波相遇是有固定的位相差 (3)两光波相遇点相同的振动分量 (4)两光波相遇光程差不能太大,要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 (5)两光波相遇点所产生的振动后的振幅不能太悬殊。 评分标准:每小题各占据2分。如没有论述,则酌情扣分。 五. 1.(a )→x=-20mm 180mm =′=′x f f x S'=60-180=120mm (实像) (5分) (b )x=20mm x'=-180mm (5分) S'=60-180=240mm (虚像) 2.由于右边321n n n ,故没有额外程差,而左边3221,n n n n 发生额外程差 对于右边 λj R r n h n j 22 2=2 λ)5+(=25+2 j R r n j 两式相减,可求得波长 Ο A R r n j 6480=5) r -(=2j 25+2λ 对于左j 级亮纹满足

m m r n R r j n R r j R r n j j j j 24.4=18 =62 .1×210×10×6480×10+4×4=2+=)21 +(==21 -37-22 222 2 左左左λλ λλ 3.设光栅常数为d ,可见光谱两面三刀端波长所对应的光栅方程为 760 ?=θsin 400?=sin 2211K d K d θ 如果发生重叠是400nm 的二级与760nm 的一级: 1 221/760=sin /800=/400?2=sin θθθθ d d d 所以不发生重叠。 而当K 1=3 K 1=2时 1 221)(/1520=/760×2=θsin )(/1200=/400×3=sin θθθ nm d d nm d d 发生重叠 发生重叠时,1级光谱的角宽 d d /360=/)400-760(≈θΔ 发生重叠时, 3×400=2×λ λ= 600 nm 所以重叠范围 600~760 nm 4.当晶片引起的位相差对薄些波长形成全波片时,这些波长的光将不能通过系统,即 π2=)-(20K d n n e λ π K的取值范围 7-010×7800)-(d n n e ~7-010 ×3900)-(d n n e 即9~17 K=9时 ΟA l K n n e 7644=9 000688.0=-= λ09

物理化学试卷及答案2套

物理化学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pθ,K下过冷水结成同温度下的冰,则该过程中:() (A) ΔS=0 ΔG=0(B) ΔS>0 ΔG<0 (C) ΔS <0 ΔG<0(D) ΔS>0 ΔG >0 2.在α、β两相中都含有A和B两种物质,当达到相平衡时,下列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A);(B) ;

(C);(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3.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 (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 (C) K,pθ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 (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 和O2在绝热钢瓶中化学反应生成CO2的过程:( ) (A) ΔH = 0 (B) ΔU = 0 (C) ΔS = 0 (D) ΔG = 0 5.在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情况下,下列哪一个过程肯定可以自发进行:() (A) ΔH>0,且ΔS>0 (B) ΔH>0,且ΔS<0 (C) ΔH<0,且ΔS>0 (D) ΔH<0,且ΔS<0 6.公式d G = V d p -S d T可适用下述哪一过程:( ) (A) 298K、101325Pa 下的水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 (C) 电解水制取氢 (D) N2(g) + 3H2(g)=2NH3(g) 未达平衡 7.同一温度压力下,一定量某纯物质的熵值:() (A) S(气)>S(液)>S(固); (B) S(气)<S(液)<S(固); (C) S(气)=S(液)=S(固);(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得更多NO2,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温和减压(B) 降温和增压 (C) 升温和减压(D) 升温和增压 9. 对于二组分系统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数为:( ) (A) 1 (B)2 (C)3 (D)4 10.下述分子熵最大是:(), (A)CH4 (B)C2H6 (C)C3H8 (D)C10H22 二、问答(30分) 1. (5分)冰在0℃转变为水,dS>0,但在0℃P=Pθ时,冰与水处于平衡状态,而dS=0是平衡条件,对吗 2. (5分)在绝热过程中,∵Q=0∴dS=0,对吗 3. (10分)试问下列过程哪些状态函数的改变值等于零 ?1)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 ?2)液体水在正常沸点汽化为水蒸气 ?3)H2与O2在绝热的钢瓶中反应生成H2O(l) ?4)理想气体向真空容器中膨胀 4. (10分)说出下列公式的使用条件 (1)ΔG=ΔH-Δ(TS);ΔG=ΔH-TΔS (2)(ΔG)=W'f (3)ΔG=∫VdP ΔG=nRTlnP2/P1 (4)ΔS=Q/T

物理化学上册判断题及答案题库

一 1、体系在某过程中向环境放热,则体系的内能减少。 2恒温过程的Q一定是零。() 3、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对 4尽管Q和W都是途径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径无关。()5、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则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错 6、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初终态()对 7在绝热、密闭、坚固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U一定为零,△H 不一定为零。() 8不可逆过程就是过程发生后,系统不能再复原的过程。() 9、因△H = 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 10、理想气体,不管是恒压过程,还是恒容过程,公式?= ?dT C H p 都适 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3.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而与溶质挥发性无关。( ) 4.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 5.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效果比较理想。() 6.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ΔH = Q p = 0。( )

7.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当p A = p B = p 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8.系统由V1膨胀到V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 )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 10.对于计量系数?ν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增加压力和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点。( ) 1、(×) 2、(×) 3、(×) 4、(√) 5、(√) 6、(×) 7、(√) 8、(×) 9、(√)10、(√) 三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程不一定是恒压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内容的变化。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错。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和答案

中考物理化学试卷和答案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考号,然后用铅笔涂准考证号、考试科目代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4分)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凸面镜 2.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电笔可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 B.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电源 C.熔丝被烧断,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故障 D.熔丝被烧断后,可用铜丝代替熔丝接上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4.在下面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BCD 5.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B.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C.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 6.下列四个电路中与右边实物电路图对应的是

7.知识的价值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不安全的事故。在下列安全提示中与 惯性知识有关的是 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站台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外 C.高压危险,请勿靠近 D.高温蒸汽,小心烫伤 8.下面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 B.空中加速下落的冰雹 C.匀速上坡的汽车 D.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的列车 9.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A.①汽化②液化 B.①液化②汽化 C.①升华②液化 D.①升华②凝华 10.从下面的图像得到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在以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图丙表示导体的电阻随电压增大而增大 D.图丁表示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 11.当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铝导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导线的电阻大 B.细导线的电阻大 C.长度相同,粗导线的电阻大 D.粗细相同,长导线的电阻大 12.电流看不见、摸不着,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下面是小红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四个研究实例,其中采取的方法与研究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方法相同的是 A.通过测100张纸的厚度来测1张纸的厚度 B.人们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认识分子的运动情况

测试题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测试题一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读图题:(8分) (1)A、辽,B、北宋,C、西夏;(2)澶渊之盟;(3)金、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4)郾城大捷,岳飞;(5)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每空1分) 三、连线题:共5分。 ( B )苏轼( A )宋应星( E )关汉卿( C )施耐庵( D )白居易 四、材料解析:第1题9分,第2题8分,本大题共17分。 1、(1)唐太宗;(1分)重视科举,扩充国学;(1分)文成公主入吐蕃(或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唐太宗为突厥将

领疗伤等)。(1分)(2)武则天时期的治世(2分)和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2分)。(3)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治者大都重视发展生产;科举制为唐朝选拔了大量人才(或统治者大都重用人才);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友好往来等等。言只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 2、(1)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宋朝鼓励海外贸易,还设置了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2分)对外开放政策。(2分)(2)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交往滋生事端,便利洋人侵略中国;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2分)闭关锁国政策。(2分) (3)唐宋的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声望;(2分)清朝的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启示: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落后挨打。我国今天应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 五、融入情境,探究问题(13分) (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卫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段边界。(4分) (2) 西藏地区:1.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历世达赖、班禅的继承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雍正时,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与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

物理化学(上册)判断题与答案

1、体系在某过程中向环境放热,则体系的能减少。 2恒温过程的Q一定是零。() 3、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对 4尽管Q和W都是途径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径无关。() 5、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则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错 6、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初终态()对 7在绝热、密闭、坚固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U一定为零,△ H 不一定为零。() 8不可逆过程就是过程发生后,系统不能再复原的过程。() 9、因厶H二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 H。() 10、理想气体「不管是恒压过程,还是恒容过程,公式H C p dT都适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 的?S < 0。() 2. 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3 .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而与溶质挥发性无关。 () 4. 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W的值一 般也不相同。() 5. 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效果比 较理想。() 6 ?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A H = Q p = 0。( )

7.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当p A = p B = p 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8?系统由V i 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 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O C 、200kPa 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 环=100kPa ),绝热膨 胀达 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0. 对于计量系数? v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增加压力和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 点。() 1、(为 2、(为 3、(为 6、 (% 7、 (“ 8、(为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 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 PB=Nb (RT/V )都 成 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 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 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 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 相同。 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 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 程不一定 是恒压过程。 5. 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容的变 化。 6. 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 错。理想 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7.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 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解: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 U = 0,A H = 0。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 NaCI(s)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 度、压力一 4、(话 5、(话 9、(话 10、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卷一(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三、(本大题4小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卷二(非选择题,共70分) 四、(本大题5个小题,共15分) 21.(5分) 想要研究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通晓古往今来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言。 22.(3分)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3)胜似闲庭信步。 (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相逢何必曾相识。 【评分标准】如果答题超过三句,选择正确答案给分。答对一句得1分,答对三句即得满分,答题错误不倒扣分。句中有错别字或漏字、添字,该句不得分。 23.(4分) 五、(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4.(3分) (1)树比人活的长久,但并不以此傲人;(2)树绝对不伤人;(3)树比人坚忍;(4)树

会帮助人。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 25、(3分) 这句话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比喻)的手法,表面上说的是树,实际上说的是人(1分)。“不曾”说明人往往是很坚强的,能够战胜各种不幸和灾难(1分),“却”字使句 意发生了转折,指出人们常常会被名利和赞扬所压垮(1分) 26、(3分) 虔诚、尊敬——嫉妒——自卑、伤感——自信、自强(每一点1分) 27、(3分) 文章的主旨(2分):我们不管身处何种环境,地位如何卑微,都没有理由也不应该自惭 形秽,而应像小草那样坦然、快乐地生活。 草的特征(1分):不因卑微而羞愧、安然的怡然挺立。 28、(3分) 感悟如下均可:自卑人人都有,但要勇于面对;人们虽然会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但不 能自惭形秽,要豁达自信;人应该坦然快乐地生活,你就能走出自卑的泥潭,收获属于 自己的成功。 【评分标准】(只要谈到其中的某一点,意思相近即可得2分,能结合实际生活谈2分)六、作文(45分) 29.【评分标准】 说明:①不写题目扣2分; ②不足700字,每少50字扣2分; ③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3分; ④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能进入一类卷。 范文 1、学会转身,是生活的智慧 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让达成目标的人们重新审视生活;转身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摒弃名利后的一种本质的回归;转身也是一种选择,是对光鲜外表下深藏的隐患的警醒。二战时期纳粹法西斯在欧洲大肆残杀犹太人,匈牙利处于腥风血雨之中。 当时那里有一位意大利籍商人叫佩拉斯卡,在纷乱的战世中,却选择留在匈牙利解救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五)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4-1 由溶剂A 与溶质B 形成一定组成的溶液。此溶液中B 的浓度为c B ,质量摩尔浓度为b B ,此溶液的密度为ρ。以M A ,M B 分别代表溶剂和溶质的摩尔质量,若溶液的组成用B 的摩尔分数x B 表示时,试导出x B 与c B ,x B 与b B 之间的关系式。 解:对于A ,B 二组分溶液,溶液中物质B 的物质的量n B 与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物质B 的摩尔分数,符号x B 。即 A B B n n n += B x 物质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溶液 V n B =B c 。在二组分溶液中,溶质B 的摩尔分数x B 与其浓度c B 之间的关系为 溶液溶液 溶液V M m c c V n c c n n V c A A B B A B B A B B /x B += + = += A B B B A B B B M V m m c c V M m m c c /)()(-+ = -+=溶液 A B B B B A B B B B M M c c c M V M n c c )()/( -+ = -+= ρρ 式中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为kg·m -3 ;A 代表溶剂。 而物质B 的质量摩尔浓度则是溶液中溶质B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即 A B B m n b = 其单位为mol ·kg -1 。在二组分溶液中溶质B 的摩尔分数x B 与质量摩尔浓度b B 的关系为 A B B A A A B B A A A B A B M b b M n n b b m n m n m n /1)/(/// x B += +=+= 4-2 D-果糖C 6H 12O 6(B )溶于水(A )中形成的某溶液,质量分数W B =0.095,此溶液在20℃时的密度ρ=1.0365Mg ·m -3 。求此果糖溶液的(1)摩尔分数;(2)浓度;(3)质量摩尔浓度。 解:(1)0104.018 /905.0180/095.0180 /095.0/)1(//=+=-+=B B B B B B B M W M W M W x (2)333547.0100365.1/1180 /095.0dm mol dm mol c B ?=??= (3)113583.0101000 /)095.01(180/095.0--?=??-=kg mol kg mol b B 4-3 在25℃、1kg 水(A )溶解有醋酸(B ),当醋酸的质量摩尔浓度b B 介于0.16和2.5mol ·kg -1 之间时,溶液的总体积V/cm 3 =1002.935+51.832×(b B / mol ·kg -1 )+0.1394(b B / mol ·kg -1 )2 。(1)把水(A )和醋酸的偏摩尔体积分别表示成b B 的函数关系式;(2)求b B =1.5 mol ·kg -1 时水和醋酸的偏摩尔体积。 解:(1)mol n p T B n n p T B B A B C b V n V V 5.55,,,,)/()/(=≠'??=??= ={51.832+0.2788 b B / mol ·kg -1 } cm 3 ·mol -1 1 32 11 A 15 .55)/(1394.0935.10025.55/V 015.181000 /----??-=-= ∴?+=+=mol cm kg mol b mol kg b V V mol V kg b V n V n V V B B B A B B A A B B ={18.0681-0.0025(b B / mol ·kg -1 )2 } cm 3 ·mol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