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中考名著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中考名著阅读《儒林外史》综合测试卷及答案1.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东篱,安徽全椒人。
其作品包括《文木山房诗文集》《文术山房诗说》等。
2.吴敬梓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全书共56章。
它揭露了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
3.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李清照。
4.袁枚,元朝末年人,好读书、善画画,虽被赏识,但拒绝入朝为官。
后隐居于会稽山中,以此自终。
5.在《儒林外史》中,足以和范进媲美,被科举制拨弄得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的人是秦桧。
6.贾仁和,五河乡下人,是一个秀才,当了兴贩行的行头。
因说假话,在虞华轩家饿了一顿肚子。
7.在《儒林外史》中,秦桧是以一个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的奸诈、卑鄙小人的形象出现的,围绕这点,作者记叙了好几件事情,其中描写最为生动传神的是秦桧和范进的对话。
8.张铁臂,曾在娄家借钱事件中骗取娄氏兄弟钱财。
此后,他以富商的身份,出入天长县府,后被范进“看破了相”。
9.范进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隔壁开米店的卜老做主把自己的外孙女嫁与他做妻。
后来却恩将仇报,撇下妻子。
为了结交官府,追求名利,他竟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10.《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刻画了范进、秦桧、张乡绅等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热衷功名、趋炎附势的丑态。
11.在《儒林外史》中,传主具体描写的四位“奇人”是在寺院里安身的李铁嘴、卖纸火筒的王九儒、开小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李红袖。
12.书中曾提到有一个书呆子游西湖,指的是袁枚。
13.帮娄家看守祖坟的是赵天监。
24.人物连线题:腐儒的典型:汤奉、王惠八股迷的典型:周进、范进正面典型:王冕、杜少卿贪官污吏的典型:马静、鲁编修25.人物情节归纳:1)“隐括全文”的“名流”——郑光祖2)“暮年登上第”的老童生——杨继盛3)中举前后对比鲜明的疯子——范进4)“忝列衣冠”“胆小有钱”的兄弟俩——崔宗之、崔宗伯5)“铮铮有名”的禀生——吴敬梓6)“穷翰林”——李梦阳7)庸中佼佼的制义选家——杨时8)从拆字少年到内廷教——杨维垣9)由“风流才子”到“铨选部郎”——刘宗敏10)由“豪杰”堕落为败家子弟——曹雪芹11)谦逊恬适的学者——纪君祥12)“渐渐销磨”的“真儒”——王夫之13)“为人以忠孝为本”的父子——田忌、田忌庸14)孝悌君子——孟子之父26.阅读分析:1)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并没有称赞《水浒》为野史小说之冠。
名著《水浒传》阅读中考真题练习题大汇总(带答案)练习题(一)附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歌颂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烈烈,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2.《水浒传》的作者是,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3.绰号豹子头的,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设计误入,刺配沧州,后雪夜上。
4.《水浒传》中吴用绰号,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
5.“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
6.《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山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上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
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两位首领的称谓。
7.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斗杀,为兄报仇。
8.《水浒传》主要人物有及时雨,行者,黑旋风。
9.《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
10.“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
11.朝廷中是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最后破了“连环马”。
12.“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在写的诗。
二、简答题1.“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
略施小计鬼神惊。
”这首诗赞美的是哪位好汉,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出与他有关的情节(四个即可)2.智取生辰纲的好汉有哪几位?3.《水浒传》是以什么为主要题材的?通过一系列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歌颂了什么?三、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⒈大闯五台山鲁智深⒉误入白虎堂林冲3. 风雪山神庙林冲⒋大闯野猪林鲁智深⒌醉打蒋门神武松⒍怒杀阎婆惜宋江⒎大闹清风寨花荣⒏斗浪里白条李逵⒐智取生辰纲吴用,晁盖,公孙胜⒑探穴救柴进李逵⒒浔阳楼题反诗宋江⒓血溅鸳鸯楼武松四、下面各项中,人物的绰号在前、姓名在后,请补充完整a、浪里白跳张顺b、智多星吴用c、赤发鬼刘唐d、插翅虎雷横e、锦豹子杨林f、小李广花荣g、玉麒麟卢俊义h、鼓上蚤时迁I、九纹龙史进j、混江龙李俊k、神行太保戴宗l、病大虫薛永五、简答⒈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史进,九纹龙⒉《水浒传》中三位女将是谁?绰号是什么?A.扈三娘一丈青B.孙二娘母夜叉C.顾大嫂母大虫⒊“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是谁?他的绰号是什么?燕青,浪子⒋请写出《水浒传》中,身怀绝技的人物名字及绰号,简单说出其擅长的绝技.①②③①时迁,鼓上蚤,擅偷②花荣,小李广,擅射箭③戴宗,神行太保,擅神行之术⒌请用简练的语言说出《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⒍“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儒林外史》历年真题(含答案)一、201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题古代小说阅读 (20 分 )小明和你阅读《儒林外史》,发现有不少涉及南京的内容,你俩进行了专题探究。
清凉山这姚园在清凉山上,是个极大的园子,进去一座篱门。
篱门内是鹅卵石砌成的路,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
过去三间厅,便是卖酒的所在,那日把酒桌子都搬了。
过厅便是一路山径,上到山顶,便是一个八角亭子。
席摆在亭子上。
娘子和姚奶奶一班人上了亭子,观看景致。
一边是清凉山,高高下下的竹树 ; 一边是灵隐观,绿树丛中,露出红墙来,十分好看。
坐了一会,柱少卿也坐轿子来了。
轿里带了一只赤金杯子,摆在桌上,起酒来,拿在手内,趁着这春光融融、和气习习,凭在栏杆上,留连痛饮。
这日社少卿大醉了,竟携着娘子的手,出了国门,一手拿着全杯,大笑着,在清凉山网子上走了一里多路。
背后三四个妇女嘻笑笑着,两边看的人目眩神摇,不敢仰视。
杜少卿夫妇两个上了轿子去了。
姚奶奶和这几个妇女采了许多桃花插在轿子上,也跟上去了。
……娘子笑道: “朝廷叫你去做官,你为什么装病不去? ”杜少卿道: “你好呆 ! 放着南京这样好玩的所在,留着我在家,春天秋天,同你出去看花吃酒,好不快活!”雨花台萧金、杜慎等又走到山项上,望着城内万家烟火,那长江如一条白练,琉璃塔全碧辉煌,照人眼目……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
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 “兄弟,今目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杜慎卿笑道: “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玄武湖玄武湖是极宽的地方。
左边台城,望见鸡鳴寺。
那湖中菱、藕、莲、芡,每年出几千石。
湖内七十二只打鱼船,南京满城每早卖的都是这湖鱼。
湖中间五座大洲,中间洲上ー所大花园。
园里合抱的老树,梅花、桃、李、芭、桂、菊,四时不断的花。
又有一因的竹子,有数万竿。
园内轩窗四启,看着湖光山色,真如仙境。
2020年各地中考语文卷《儒林外史》名著阅读题及答案汇集2020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三)名著阅读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3~16题。
(11分)【甲】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
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
”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
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
”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
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扎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13.请简述周进和范进两人之间的关系。
(2分)14.周进一到贡院就撞死在地下后,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你赞同众人的判断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2分)15.请各用一个字概括周进与范进二人相反的行为表现,不同行为表现的背后有着怎样相同的社会根源呢?(3分)16.范进中举前后,他老丈人胡屠户有不同的表现,请各举两例。
(4分)【分析】《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地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解答】(13)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
专题11 九下名著阅读《儒林外史》(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20分钟题量:3题满分:18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9·射阳县第二初级中学初三月考)名著阅读(1)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将_________作为主要揭露和讽刺的对象,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的贤者,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请写出一位贤者的名字:____ ___ __。
(4分)【答案】科举制度封建科举制度王冕、杜少卿、虞育德、庄徽君等【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危害。
根据阅读积累,列举任意一位贤者即可,如杜少卿。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他在省城要看贡院①,不想才到天字号②,就撞死在地下。
众人都慌了,只道一时中了邪。
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
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
众人扶着他立了起来。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注)①贡院:明清时期省城乡试、京城会试的场所皆称为贡院。
②天字号:贡院连贯排列着隔离考生的窄小单间,天字号即第一号。
①他是《儒林外史》中的________________(人名)。
(2分)②他见到天字号和号板,为什么要一头撞死?他和范进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 _【答案】①周进②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所以想一头撞死。
俩人都醉心于功名,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都半生潦倒,受人欺凌和嘲笑侮辱。
都晚年中举,飞黄腾达。
【解析】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
九下名著《儒林外史》综合练习和中考真题综合练习一、填空题。
1.《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书中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揭露和讽刺的主要对象是封建科举制度。
2.“这些衙役百姓,一个个被他打得魂飞魄散,合城的人,无一个不知道太爷的利害,睡梦里也是怕的”中的“他”指王惠。
3.《儒林外史》中有一个人物,少年时和王冕一样孝亲勤学,后来却日趋堕落,这个人物是匡超人,请概述一个他因追逐功名富贵而成为卑鄙小人的情节:匡超人的老师欣赏他的才学,要把外甥女嫁给他,他谎称未婚,就成了亲。
4.牛浦郎原本与祖父相依为命,后娶米店老爹的外孙女为妻,但后来撇下妻子。
他结交官府,追求名利,冒名顶替,到处招摇撞骗。
5.年过六十的徽州府穷秀才王玉辉,年年科举,屡试不中,但他却恪守礼教纲常。
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夫,公婆不肯。
他反而劝亲家让女儿殉节。
6.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梅玖和王惠的羞辱及市井小民的轻蔑,但他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7.金东崖的儿子想考学,但没有学问,想出银五百两找人替考。
经过潘三爷仔细筹划,由匡超人替考,并顺利考中。
8.王冕自学成才后,不愿与知县时仁和乡绅危素来往,避走山东济南卖画为生。
后来,朱元璋取了天下,他为避免入仕,归隐会稽山。
9.杜少卿家产将尽,听从老管家娄焕文的劝告,移家南京,得识各地齐集南京的名士。
少卿与娘子同游清凉山,自由自在地生活。
10.沈大年送其女琼枝去扬州宋为富家完婚,但宋为富以讨妾对待,她只身逃往南京,写扇作诗,为人刺绣谋生。
11.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
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名著易考点 07 儒林外史★◆★作家名片:吴敬梓(1701—1754年),清代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
秦淮寓客,安徽全椒人。
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就最高。
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主题卡片:《儒林外史》以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制度为中心思想,对科举制度及儒林人士的严峻批判和辛辣讽刺。
描绘了封建社会广阔的社会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从而揭示了这个社会必然灭亡的命运。
并通过书中少数淡泊名利、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奇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易考金点★◆★易考拾遗一、填空:1.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艺术高峰是《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作家吴敬梓。
2.《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为中心思想的长篇小说。
书中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各种丑恶现象。
3.匡超人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4.宋神宗下诏表彰的贤人中,唯一的女子是沈琼枝。
5.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
【甲】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
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
”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牙箸来。
【甲】又不肯举。
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
”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
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
选段中【甲】指的是范进,该选段中的细节描写暴露了【甲】虚伪做作的特点。
6.【乙】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
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乙】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九年级名著《儒林外史》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含答案)1名著复习一、名著阅读题1.请结合你对于名著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回答:马二先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品析作者是怎样写人的。
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
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
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2.《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_________是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_________是曾经诚实质朴的乡村青年最终堕落为泯灭人性的功名蛀虫;___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的吝啬鬼形象”;_________是作者以自己为原型塑造的寄托了对理想社会追求的真儒名贤。
3.请根据有关《儒林外史》的阅读积累,在下面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4.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先生,我现今衣食缺少,还拿甚么本钱想读书上进?这是不能的了。
只是父亲在家患病,我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兽也不如。
所以几回自心里恨极,不如早寻一个死处!”上面的话出自______(人物)之口。
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他_________的性格。
5.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文段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人物。
6.按要求填空。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①______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②______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③______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7.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1)灵魂扭曲、鱼肉乡里的乡绅。
(________)(2)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弟子。
三 名著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0分)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
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
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
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
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
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
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
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
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3、《范进中举》节选自我国清代一部长篇小说《 》,作者
是 。4分
14、用一句话概括选段文字的主要事件。(3分)
15、本段可分为四层,请将层意概述出来,每层层意不超过四个字。(4分)
16、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 ,造成他如此境况的根
本原因是: 。
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
是: 。本段文字创设了一
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
是: 。(4分)
17、选文的另一种技法是侧面描写,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来,并选一处谈谈它的作用。(5
分)
答案:
13.《儒林外史》 吴敬梓
14.范进因中举而发疯。
15.①昏厥;②疯跑;③跌倒;④疯走上集
16.因中举而喜极发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意
思对即可);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意思对即可
17.如: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
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此处侧面烘托,写出了范进中
举之后邻居们对其恭敬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