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2.50 KB
- 文档页数:12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机械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必要条件;(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3)掌握动能、势能的概念,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4)提高运用机械能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5)了解功和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功和功率的计算、用机械能守恒的观点解释实例等习题复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章的习题复习,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解决问题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功和功率的概念;机械功和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难点:做功的两个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任务一:功知识梳理:(2)、没做功的三种情况:2、功的计算:(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距离的单位是,功的单位是,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简称,符号是。
1J=N·m(4)克服重力做功:W= ______【针对训练】(1)根据如图所示的几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女孩搬起一个箱子,女孩对箱子做了功B.司机费了很大的力也未能推动汽车,但司机对汽车做了功C.吊车吊着货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货物做了功D.足球被踢出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了功(2)如图所示,小华用2N的拉力在10 s 内将重6N的木块从底部匀速拉到顶部。
拉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J,克服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
(3)一颗子弹从枪膛里水平射出,子弹在枪膛里受到的推力为600 N,枪膛长为60 cm,射出的子弹在空中飞行了50 m,则推力对子弹做的功为J.任务二:功率【知识梳理】1.与之比叫做功率,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内所做的功.2.表达式:P=推导式:P=(单位:F:;V:)3.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则功率的单位是,它有W.【针对训练】(4)甲机械的功率比乙机械的功率大,表示两机械在做功时( )A. 甲做功多B. 甲更省力C. 甲做功快D. 甲用时少(5)用100N的力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s内小车前进了10m,则在这段时间内:⑴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多大?⑵推力做的功是多少?⑶推力的功率是多大?(6)某汽车的功率为30 kW,若以54 km/h的速度匀速前进,求:牵引力多大?任务三:机械能【知识梳理】2、动能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3.势能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一节功【学习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知道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3.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计算功的大小。
【新课导入】如上图,用细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作出它的受力示意图,哪个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在力学中,我们把对木块的移动作出贡献的这个力,说它对物体做了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功的一些知识。
【设问导读】:一、功让学生自学课本62-63页,完成以下问题:1.力学主要是研究的关系。
如果一个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1.1-2中力做功和11.1-3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小组内讨论总结。
结论:要想做功必须同时具备和两个条件。
【想想议议】1.讨论:以下几个例子中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1)你把书包举高过程的中是否对书包做功?(2)举在高处停留不动的过程中是否做功?(3)张明同学提着书包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张明对书包做功了吗?(4)李强同学用脚踢足球,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了一段距离,脚对足球做功了吗?(5)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知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1.2.3.二、功的计算1. 做功必须有力和距离,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在力学中,把叫做功。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功”的单位是2. 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巩固练习】自学例题完成下列巩固练习1.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
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的功。
(g=10N/Kg)点拨:①在使用公式求功之前,要明确哪个力做功。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一节功【第十周课案1】使用教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功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读中初悟1、导入部分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5.1-1中力做功和15.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2、自主探究展示1)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中自主学习(基础知识)部分,然后分小组交流展示二、思中生成1、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部分)学生结合教材分组开展讨论学案中的探究部分2、小组展示(小组推荐同学展示,教师适时点评)三、练中拓延1、独立或合作完成拓展延伸部分2、组间展示(学生个性独立展示,教师补充、总结)附:课案可以不只是一页。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第一节功【学案10.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学习重点】:理解功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能记住功的计算公式、单位。
2. 能说出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 会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题。
课前预习:各小组对举出的例子互评,正确的予以肯定,错误的进行指正。
学习活动:讨论以下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1.当你端着一盆水不动时,你累吗?你做功了吗?为什么?2.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人累吗?人做功了吗?3.用脚踢出足球,球在地面上滚动,滚动过程中,人对球做功了吗?4.人推着木箱前进时,箱子的重力和支持力做功了吗?为什么?5.人提一桶水沿水平方向前进,提力做功了吗?通过以上几个实例我知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A、B、C、二、通过看书和讨论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活动5:阅读课本,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知道功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计算?用语言描述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力学中的“功”的公式是“功”的单位是1焦耳的物理意义是。
学习活动: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例1、起重机把重为1000牛的货物竖直提高2米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起重机钢绳拉力做了多少功?例3:用20牛拉力向右拉重为1kg小车,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了10米,拉力做功为多少?用20牛拉力向左拉重为5kg小车,小车在水平方向加速运动了10米,拉力做功为多少?用20牛拉力向左拉小车,小车在较粗糙平面水平运动了10米,拉力做功为多少?学习活动:小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能用语言描述展示评价:我本节课的收获是:三、课堂达标:1、小明和小亮体重相同,体育课上小明爬绳,小亮爬杆,两个人都爬到了3m高的顶比较两人做的功( )A.小明做功多B.小亮做功多C.两人做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2、一个同学用12N的力,将一个重为4N的足球踢到25m远处,对他踢球时做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了300J的功B.做了100J的功C.没有做功 D、做了功,条件不足,无法计算3、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W1<W2<W3 B. W1<W2=W3 C. W1=W2=W3 D. W1=W2<W3四、课后延伸:1、一个质量是50kg的人从一楼走上三楼,他克服重力做的功大约是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第十一章第2节《功率》导学案一、基础知识1.(1)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时间长的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2)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均选填“快”或“慢”).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之分是一样的.(3)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时,利用路程和时间之比,即速度来描述.由速度的启发,如果时间和做功多少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利用来描述做功的快慢.2.功率(1)定义:叫做功率.(2)功率计算公式:.其中W表示,单位是; t表示,单位是; P表示,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专用单位是,简称,符号是.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做单位,(1 kW=W)二、典题过关1.甲、乙二人同时开始登山,甲先到达山顶.关于甲、乙的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功率大 B.乙的功率大C.甲、乙的功率一样大D.无法比较2.计算:一位攀岩者的重力为520 N,背着质量为8 kg的背包,用时40 min登上高为9 m的峭壁.求在此过程中攀岩者做总功的功率.(g取10 N/kg)3.某建筑工地上一台升降机的厢体连同货物的质量为1.3 t, 在10 s内从楼的1层上升到4层.如果每层楼高3 m,则升降机电动机的功率至少是W.4.计算: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气垫两栖登陆艇,它的质量约为1.0×105 kg.若登陆艇用3.0×105 N的推进力,以20 m/s的航速行驶10 min,则登陆艇的功率是多少?5.计算: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 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 800 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2)汽车行驶的速度;(3)行驶5 min,发动机所做的功.三、随堂检测1.初中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体重为500 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 m,用时0.5 s.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J,重力的功率为W.2.起重机以0.1 m/s的速度将重400 N的重物匀速提高5 m,起重机做功J,它的功率是W,即kW.3.2020年4月19日,百度公司宣布在长沙市全面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百度地图一键呼叫,免费试乘.某位乘客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3.8 km,用时11.5 min,已知汽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牵引力为 2 000 N,则汽车牵引力做功为J,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W.4.额定功率相同的两辆汽车均正常匀速行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2B.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2C.两车的做功之比为1∶1D.两车的牵引力之比为1∶15.计算: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180 kW,速度为72 km/h,汽车行驶1 h,求:(1)卡车发动机做的功;(2)卡车的牵引力.。
【课题】《机械与功》复习学习目标:1、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知道机械效率,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3、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知道简单机械及相关计算。
难点:涉及滑轮组的计算,机械效率。
【预习导学】 议一议 一、知识结构同学们用一张A4纸把这章的知识点用你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或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出来,进行讨论与评比,看谁做的最好。
二、知识要点讲解 考点一:杠杆 1、杠杆的五要素从右图中分别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2、杠杆的平衡条件下列方案能使图1中轻质杠杆保持平衡的是 ( )A.在a 处挂9个质量相同的钩码B.在b 处挂8个质量相同的钩码C.在c 处挂6个质量相同的钩码D.在d 处挂2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考点二:滑轮3、如图所示,用下列装置提升同一重物,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最省力的是( )考点三:功与功率4、某人用100N 的水平拉力使重为500N 的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5m ,在这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
后来又用沿斜坡方向的100N 的拉力将小车拉上坡顶,该斜坡长为5m ,高为0.5m ,这时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
【自主学习】【学习指导】 1.能够自己回忆本章知识内容,在脑海中构建知识结构图,对知识有全面熟悉的认识与了解。
2.完成导学案时对有疑问,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出标记,对同学交流或请教老师。
ABCD5、俄制米一26TS 是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它在四川地震灾区唐家山堰塞湖应急疏通工程完成后的撤离行动中,把重约14t 的挖掘机在30s 内匀速提升到距工地600m 的空中,在这个过程中它对挖掘机所做的功是 J ,功率是 W 。
(g=1ON/kg )6、两名举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 A.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B.甲运动员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C.甲运动员做功较多,他们的功率相等 D.甲、乙运动员做功相等,功率相等 考点四:机械效率7、如图所示,一个工人用滑轮组提起200 N 的货物,所用的拉力是125 N 。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第一节功导学案拜泉县国富镇中心学校朱杰学习目标:♦1、知道力学中的功的含义。
♦2、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理解功率,知道什么是功率及功率的物理定义,知道计算功率的公式及功率的单位。
♦5、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功的概念和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
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习过程一、复习,知识准备1、力的三要素是什么?2、水平推箱子,推力方向怎样?3、向上提箱子,拉力方向如何?4、重力的方向如何?二、预习导学1、找出带“功”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学里所说的“功”,它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学习:1、分析课本想想议议物体做功的实例:在什么力作用下,这个力的方向是怎样?沿什么方向移动通过了一段距离?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2、的功包括哪两个必要因素?(两者必须需要,缺一不可)3、讨论物体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并能举例(1)有力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力和距离相互垂直。
4、功的计算:(1)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做的功越多。
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正比。
(2)功的计算公式:W=Fs(3)功的单位:N·m,也叫焦耳,简称焦(J), 1J=1N·m 物理意义: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1米所做的功为1焦耳。
四、练习:1、起重机把8000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5m后又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2m,在这一过过程中钢丝绳向上的拉力对物体做功多少焦?2、一个人沿水平方向匀速推一辆受阻力50N的车前进2m,求这个人对车做功多少?3.起重机把重为1000牛的货物竖直提高2米后,又沿水平方向移动1米.起重机钢绳拉力做了功?五、我的收获六、达标检测:1.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
安达市吉星岗镇第一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物理课科导学案主备人:审核组长:集体备课备注课型新课课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2〕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3〕理解功的概念,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功都不省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计算公式。
三、预习感知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1〕〔2〕2.从“探究斜面〞实验我们看出:利用斜面提升重物可以省,但不能省.利用其他机械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省力的机械费,省距离的机械费.3.马用200N的力拉着重为1500N的车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100m,拉力对车做的功为J,重力对车做的功为J.4.在水平桌面上,将重为20N的木块沿直线匀速向前推了5m,所用的推力为4N,撤去推力后,木块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m,那么推力所做的功是J,重力所做的功为J.5.用200N的推力对车做600 J的功,小车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m的距离.四、合作探究〔一〕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功概念的讨论(1)观察课本P63页“想想议议〞图11.1-2,这些做功实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观察课本P63页“想想议议〞图11.1-2,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对做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第11章第一讲:功专题一、导学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功与力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导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功的概念2.功的计算方法3.功与力的关系4.实际问题的解决三、学习重点1.学会计算功的公式2.掌握力和功的关系3.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四、学习方法1.认真听讲,理解概念2.做好笔记,方便复习查阅3.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4.配合教师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五、导学过程1. 功的概念功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
强调了力对物体的影响,是一个标量量,用符号W表示。
常用单位是焦耳(J)。
2. 功的计算方法当力的作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一致时,功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来计算。
公式为: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的大小,s表示物体的位移,θ表示力的作用角度。
3. 功与力的关系功与力成正比,力越大,做功也就越大;力越小,做功也就越小。
4. 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运用所学知识,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当一个箱子用力推开一段距离时,我们可以计算出所做的功,进而判断所需的力量大小。
六、课堂练习1.题目:一个力为10N的物体向前移动10m,计算该力的做功。
解答:根据公式W = F * s * cosθ计算,力的大小为10N,位移为10m,夹角为0度,所以做功为10N * 10m * cos0° = 100J。
2.题目:一个力为5N的物体向上移动8m,计算该力的做功。
解答:根据公式W = F * s * cosθ计算,力的大小为5N,位移为8m,夹角为180度,所以做功为5N * 8m * cos180° = -40J。
七、课后作业1.题目:一名旅行者向前推动一个重量为60N的箱子,箱子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0N,旅行者推动箱子向前移动10m。
计算旅行者对箱子所做的功。
课题:11.1功(1课时)连续课时(本章第1课时)学习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了解功的物理意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62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阅读课本P63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学习1、观察课本P63的图11.1-2中两个图,观察分析找出两个实例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并且都在力的方向上,所以两图中力都功。
2、观察课本P63的图11。
1-3中两个图,力都没有做功,小组合作分析一下,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以上二例分析讨论,物理学中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必须同时,缺一不可。
判断下列说法的是否正确(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手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63-64功的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合上课本,填写下列空白.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功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也就是: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 功-----_____ ____( 单位是:) F----____-----____ _ (单位是:)S----____-----______ ___(单位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达标巩固练习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3、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 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 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C 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 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4、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5、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 6×103JB 9×103JC 3×104JD 3.9×104J6、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 750JB 150JC 没有做功D 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 拉大车做的功多B 拉小车做的功多C 拉力对两车做的功一样多D 无法比较8、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50N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求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9、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求马拉车前进的距离是多少?10、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课题:11.2功率(2《1》课时)连续课时(本章第2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2.能进行功率的简单计算.3.了解功率的应用.自主学习1、知识回顾在上册学习机械运动中,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物理量,把物体所通过的与所用之比叫。
公式是。
2、阅读课本P65一、段内容,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并填写下列空白: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___ ______来计算,运送同样多的砖,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_______(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______(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_____,时间长的做功较_____。
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______,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______.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_______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_______之分是一样的.3、阅读课本P65-66三至五段内容,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 P表示_______,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_做单位,1kW=__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___之一.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补充内容在机械中,有时用“马力”来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的大小.“马力”是功率的单位, 1马力=735W,这个单位我们在物理上一般不用,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合作学习1、讨论分析课本上的例题,学会写文字说明和步骤.(注意单位要统一)2、典型例题分析:例1.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W?合多少KW?(g=10N/kg)例2.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达标巩固练习1、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P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另外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做功率的单位,1KW=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之一.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 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C 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 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3、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 W、J/sB KW、PaC W、N/mD N/m2、N·m4、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A 2400WB 1200WC 20WD 50W4.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 )A 10JB 2.4×107JC 6×105JD 104J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 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B 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C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D 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6、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KW,合__________W;某洗衣机的功率是350W,合_______kW. 7、建筑工地上有300块砖,已知每块砖的质量是1.2kg,把这些砖运送到15m高的楼顶,如果用起重机需要1min,而如果用工人则需要1个小时,分别计算起重机和工人的功率.(g=10N/kg) 已知:m=1。
2kg,n=300块,h=15m,t起=1min=60s,t人=1h=3600s,g=10N/kg求:起重机做功的功率P起和人做功的功率P人解:8、课外完成P66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课题:11.2功率(2《2》课时)连续课时(本章第3课时)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各物理量的单位,会计算应用公式较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
学习重难点是理解和计算。
自主学习知识回顾: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物理学中,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就是__________.其中F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s表示_____,单位是_____;W表示______,功有两个单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P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或________,它们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另外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做功率的单位,1KW=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之一. 物别注意:功是物理量用字母W表示,功率的单位是瓦用“W”表示,“W”与“W”写法不同,表示的含义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