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概况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非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
学时:32 学分:2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基础英语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英美文化》是一门集英语国家背景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为一体的选修课,旨在向学生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背景知识,拓宽其知识面,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美两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概貌,使其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基本要求:
1、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3、培养学生的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容忍性;
4、为学生阅读英文报刊、英文原著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第一讲国家历史—英国篇1第二讲国家历史—英国篇2
第三讲国家历史—美国篇1 第四讲国家历史—美国篇2
第五讲政治体制—英美篇第六讲经济体制—英美篇
第七讲文学艺术—英国篇第八讲文学艺术—美国篇
第九讲教育体制—英美篇第十讲社会习俗—英美篇
第十一讲流行文化—英美篇第十二讲宗教习俗—英美篇
第十三讲新闻媒体—英美篇1 第十四讲新闻媒体—英美篇2
第十五讲语言差异—美语、英语的差异第十六讲总结
四、学时分配:
五、主要参考书:
[1]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毛贵荣宗玉《问答美国》外文出版社2001.1
[3] 张奎武《英美概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
教研室主任:
分院(系)领导:。
《英美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文化适用层次、专业:英语本科学时:64 学分: 4课程类型:选修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先修课程:(无要求)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适合英语专业二、三年级学生。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英美国家的各种基本情况和制度,学会与之相关的英语语汇和表达方式。
本课程涵盖量较大,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完全了解英美两国的具体情况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在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生在课外多收集关于英美两国的资料,有助于充分理解各个部分的知识。
2. 教师除了进行课堂讲解外,还应多提供一些知识容有关的资料。
3.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知识的巩固。
二、课程讲授容英国部分(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实验学时:无)Chapter 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United Kingdom(2学时)1.具体容:After learning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have a knowledge of1) British history of invas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each invasion on English culture;2)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art of the UK;3)some political problems in Northern Island and the causes for the problems2.基本要求:了解英国的历史概况和四个组成部分的地方特色。
3.教学重点与难点:the effects of its imperial past;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a significant role of London; cultural and economic dominance of England; invasion from the Roman Empire; settlement of the Anglo-Saxons; strong Scottish identity; Brief introduction to Wales; economy of Northern Ireland; religious conflict between the Irish and the British; IRA’s violence in the 1970s; cooperationbetween the British and Irish governments; 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4.说明:利用多媒体教学,除了教师提供一些知识容有关的资料外,要求学生在课外多收集有关资料,有助于充分理解本章容。
《英美文化与国家概况》课程教学大纲学分:3.0学时:52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应用英语一、课程性质(定位)与任务课程性质: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基础课程,是一门素质拓展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课程目标:通过介绍英国和美国这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及其文化传统,使学生对西方思想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扩展自身人文知识,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扫除缺乏背景知识的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导课程:综合英语后续课程:商务英语、商务英语翻译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国家地理、历史、人文特征、经济、宗教、社会、教育与文化等基本情况以及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理解西方思想的根源,包括英、美两国社会的思想意识的根源与形成;理解英国历史发展对其现今社会、宗教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结构多元化的历史渊源,掌握英、美两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要点,还要求学生通过听讲、阅读、讨论等方式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英语学习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及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及文化思考能力。
素质目标:以认识和解读英语国家文化为切入点,深化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内涵关联,提升学习语言的实效和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能力。
在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文化观察能力、文化思索能力、文化甄别能力和文化探索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要求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 of the UK授课学时:4教学内容:英国的国土和人民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英国国家的组成、地理、气候、旅游名胜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熟悉英国的主要民族及英国人的性格特点。
Chapter 2 The Origins and Shaping of the Nation授课学时:6讲授内容:英国国家起源和形成基本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英国历史,掌握主要历史事件及人物。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概况课程代码:04213020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64 理论学时:64先修课程:《综合英语》适用专业:应用英语、商务英语开课单位:经管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课程性质:《英语国家概况》是英语专业的一门知识性基础课。
本课程以英语为媒介,比较系统地向学生阐述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专业其它语言基础课和在高年级阶段学习英语文学和翻译等课程的基础。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在跨文化语言运用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简介【教学基本要求】对英国的社会及文化背景作全面概括,使学生了解英国社会和文化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
【教学时数】 6【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英国社会背景文化知识介绍。
难点:英国的民族与宗教及政治体制。
【教学内容】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的地理、语言发展和民族特点,以及北爱尔兰地理、宗教信仰及民族独立问题。
第二章英国政府与当代政治、经济【教学基本要求】使学生认识英国的政府统治体制和议会程序及选举制度,同时了解英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教学时数】 6【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英国政府体制的特色;民族等级制度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难点:英国政府议会选举程序。
【教学内容】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议会制度及内阁2、英国选举制度、政党制及政治发展趋势3、英国经济概况、农业及飞机工业的发展第三章英国的对外关系【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文讲解使学生认识英国的发展历史、外交政策及英美两国的关系。
【教学时数】6【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英帝国的扩张历史;难点:对外政策的基础和对外关系发展。
【教学内容】1、大英帝国的扩张历史及现状、英国对外政策的基础和立足点2、英国与北约、欧盟等一些国际组织的关系3、英美两个资本主义大国之间的关系第四章英国社会文化与生活【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英国的教育体制和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况。
英美文化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英美文化教案目标:1. 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和特点。
2. 掌握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英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他们对英美文化的了解程度。
2. 展示英美文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体:步骤一:英美文化的背景和特点1. 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英美文化的背景和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2.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步骤二: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英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音乐、电影、食物等)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
3.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动交流。
步骤三:学生展示和讨论1. 学生们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问题和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了解英美文化,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英美文化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
2. 图书馆或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3. 小组报告的撰写和展示材料。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报告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2. 全班讨论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质量。
3. 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兴趣的展示。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英美文化展览或文化交流活动。
2. 鼓励学生进行英美文化主题的创作,如写作、绘画、音乐等。
3. 邀请英美文化专家或讲师进行讲座或互动交流。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英美概况》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2307058课程名称:英美概况学时分配:36学时,2-19学分:2分考核方式:考查,闭卷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面向对象:外事二年级学生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英美概况》是介绍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的一门课程。
开设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内容庞杂、信息量大。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又能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致力为祖国的繁荣、发达而努力的人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
同时,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种练习的实践,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通过比较学习不同文化中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词语与表达式,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一些特殊词语的深层次意义,是对词汇的学习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的有益补充;通过开展中外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成功的交际仅有语言是远远不够的,文化方面的因素有时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本身,必将为英语学习者成功地参与国际商务活动,更有效地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英美两国的地理、历史、政体制度、教育、新闻媒体、风俗习惯等内容,目的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并注意借鉴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吸收最新知识,进一步增强其实用性。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美国简况(国家的组成、国土等)(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美国地理简况:国家的基本组成,国土等。
以及美国国家形成的基本历史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美国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教学难点:分析并了解American Revolution产生的原因。
《英美国家文化概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美国家文化概况课程代码:190402043适用专业:商务英语学时:34学时(理论34 )学分:1开设学期:第4学期课程类型:专业拓展课(选修)编写执笔人:江金波编写日期:2020.5.31审定负责人:陈曦审定日期:2020.6.3一、课程定位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该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拓展课,属于选修课。
《英美国家文化概况》是以英语为授课媒介,重点介绍英国和美国等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宗教、政治、教育、体育、经济、娱乐等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背景性人文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和变迁、各国文化间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当今英美的流行文化。
主要任务在于扩展学生的文化和社会视野,引导他们注意到英语语言内在的文化土壤、英语语言外在的多面性、语言和产生其语言的社会一致性、相关性;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其前导课程有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阅读、跨文化商务交际、商务礼仪等专业课程,与之一起开设的还有商务英语翻译、国际人才英语等课程,其后继课程有国际商务秘书实务、国际商情导读、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通过对英美国家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掌握英语相关背景文化知识,与各种商务英语基础课程紧密结合,能全面多维的夯实巩固学生的商务英语知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况,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社会生活以及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理解英美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有关英美等国问题的能力,并能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上所发生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也促进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达到提高其商务英语水平的目的。
目录•引言•英国概况•美国概况•英美文化比较•英美教育制度•英美旅游资源•课程总结与展望引言01掌握英美两国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02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0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内容概述01英国部分介绍英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经济概况、文化传统等。
02美国部分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政治制度、经济概况、文化传统等。
03英美文化比较对比分析英美两国在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异同。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英美概况的基本知识。
讨论法鼓励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英国概况自然环境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山脉有奔宁山脉、格兰扁山脉和斯康迪纳维亚山脉的延伸部分;主要河流有泰晤士河、塞文河等;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承历史发展英国历史经历了罗马时期、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维京入侵、诺曼征服、都铎王朝等重要阶段,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承英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和法兰西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包括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方面。
政治制度与经济体系01政治制度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国王或女王为国家元首,但国家的实际治理权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02经济体系英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包括金融、零售、旅游等方面;制造业和农业也占有重要地位。
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英国人注重礼仪和秩序,喜欢喝茶、看报纸、参加体育活动等。
风俗习惯英国有许多独特的传统和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感恩节等;同时也有许多独特的礼仪和习俗,如穿正装、戴帽子等。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英美文化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宗教、艺术、教育等方面。
2. 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英美文化的基本概况2. 英美文化的差异与融合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接受英美文化差异2. 如何将英美文化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英美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英美文化?二、教学内容1. 英美文化背景知识a. 历史发展b. 地理环境c. 宗教信仰d. 艺术风格e. 教育体系2. 英美文化差异与融合a. 英美文化差异i. 社会制度ii. 价值观念iii. 生活方式b. 英美文化融合i.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ii. 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英美文化差异,总结出适应跨文化交际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英美文化的重要性。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掌握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英美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教学内容1. 英美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a. 礼仪习俗b. 交际方式c. 饮食文化2. 英美文化在职场中的应用a. 职场礼仪b. 跨文化沟通技巧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模拟情景,练习英美文化礼仪。
2. 教师讲解职场中跨文化沟通技巧,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英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
3. 学生将英美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