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以学定教 落实高效课堂
- 格式:pdf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1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关注着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如何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有效的学习,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参考。
一、了解学生特点,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性格、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依据自己的特点得到有效学习。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对于兴趣爱好的追求是很强烈的,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悦和满足,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学生处在成长期,心理变化较大,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一堂校本研训展示课《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案例作者:周爱琴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23期文/周爱琴【案例背景】2013年11月6日,我有幸讲授了一堂校本研训的全校示范课。
本节课内容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
因为我所带的班级是学校的特色班“砚农班”,班上学生的整体数学基础较好,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一定的自主探索能力;并且,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代数的初步知识,系统学习了整式加减法、等式的性质等,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所以,备课组决定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做一些整合,把移项、去括号放在一节课去学习。
本节示范课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经历,下面就这些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
【情景再现】一、课前检测在上课前几天,为了了解学生是否适合这样的课程整合,给学生做了一组测试:1.计算:(1)-2x+6x-7x=______;(2)(2x-7)-(4x-5)_____;(3)4(2x+1)-5(x-3)=______.2.请写出一个方程,并在括号里写出它的解______,().3.解下列方程:(1)2x=6;(2)4x=2x+6;(3)4x-1=2x+5;(4)2x+1=4x+9第1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基本计算能力,这也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正确率依次为100%,91.9%,86.5%;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方程及方程的解定义的理解,以及有没有形成检验的意识,正确率为91.9%,其中写方程都能做对,只是解写错了;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初步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正确率依次为100%,94.6%,89.2%,83.8%。
根据上述测试数据分析,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把这两课时进行整合。
二、自主学习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1)3x=12;(2)8x-20=5x-8;(3)4(2x-5)=5(x-1)-3.在学生解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巡视,并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学校则是孩子们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
在学校里,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态度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而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以学定教。
只有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才能有效地教导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本文将讨论如何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第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置有趣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有益的课堂讨论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由学生主导,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来实现学习目标的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和创新的学习环境。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
”思维过程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一个善于动脑,善于思考,就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前提,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动因和目的,学生如果不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就不能进行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持续学习和创造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就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而设计的。
一、“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先学后教”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先确定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完成自学,暴露问题后注重帮助解决疑点、难点,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学会反思和总结,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该模式的原则是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带动教师的教学活动。
每一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施教。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沉寂的听课氛围为活跃的讨论氛围;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解惑者。
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终身发展的各项素质。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式导语:高效课堂是师生共同塑造的艺术,提升课堂质量的关键途径是优化教学细节、追求高效教学。
让我们静下心来,创设媒体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通过编制口诀、谚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彩的数学课堂;以生活情境作为知识承载媒介,实现教学生活化回归;因时而动,及时提问。
从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一、以学定教,目标导学在初中数学中,采用以学定教的方法来组织课堂教学,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促进其实践能力、问题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往往不是很清楚,学到的知识仅限于课堂上老师教给的。
而在新课改下,由于教师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学生就能主动学习。
由于进行了提前预习,他们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比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教学中学习目标为“(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能准确辨认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重点是要能“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学生在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后,我以问题“(1)什么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来对学生进行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来检查自学效果。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检测学习成效,进而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
而且,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为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奠定实践基础。
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相关的生活资料,使数学教学生活化、真实化、具象化。
三、自主学习,培养能力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并全面贯穿于平时的练习和学习中,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并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
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提前预习与下节课上课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对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做好标记,以在上课听讲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思考。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作者:马翠娟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11期河南濮阳县实验小学(457100)马翠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强调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必须重视“人”的因素。
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决定的。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旧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新观念。
那么,如何做到“以学定教”,创设高效课堂呢?我想可以从这几方面去尝试。
一、以生为本,以情定教高效课堂首先要有强烈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要能如磁石一般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智慧的教师,善于从学情出发,适时创设情境,抛出问题,发散思维,让学生质疑探究。
这样的课堂,不仅能真正训练学生,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个单位时间内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态度。
要想让语文课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就应该从学生出发,在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确定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中都要充分考虑到学情。
只有一切从学生出发,才能使教学有据可依,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加扎实而有效。
在教学设计时,如果教师一味地思考如何让教学过程与众不同,势必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而一切从学情出发,就可以避免很多教学误区,让真实的语文课堂回归现实。
二、以生为本,自主质疑高效课堂应以生为本。
在新课改下,课程的功能已由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由原来单纯地传授知识的一个“支撑点”变成了三个“支撑点”,也就是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最后还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习情感、学习态度的培养,从而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目的。
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设定。
以学定教,创建高效课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而高效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
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是密不可分的。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达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以学定教将是关键的原则。
下面我们将对以学定教的理念进行深入探讨,并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创造高效课堂。
一、以学定教的理念以学定教,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这一理念强调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他们的学习习惯、学科特点、兴趣爱好等,从而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学定教的理念体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发展规律。
这一理念也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科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
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档案、学习情况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2.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学定教的理念强调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包括课堂互动、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反馈等方面。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创建高效课堂,实现以学定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创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发布时间:2021-02-04T11:03:28.66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作者:李绍豪[导读]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须由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
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而定,由学情定设计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旨在通过三个教学片断来探讨以学定教的策略问题,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浙江省龙港市第四小学李绍豪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须由传统的“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
教师的教必须根据学生的学而定,由学情定设计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旨在通过三个教学片断来探讨以学定教的策略问题,努力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本课堂以学定教现实起点正文:“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最有效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快乐地参与学习”。
这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最期盼的。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高效呢?我想藉着《速度时间路程》一课的“体验速度快慢”环节三次试教的不同教学片断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片断一:(1)感受刘翔的速度师:在解读人步行的速度4千米/时后,我们再了解一下跑步的速度,我国有一位跑步很快的运动员,你们知道是谁吗?呈现:刘翔110米栏的速度是9米/秒。
师:你有什么感受?有多快,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生:无法形容。
生:很快!(2)解读猎豹、乌龟的速度呈现:猎豹的速度30米/秒。
师:请大家谈谈自己现在的感受。
生:更快!师:动物的速度有快的也有慢的?呈现:蜗牛的爬行速度9米/时。
师:你笑什么?师:真的好慢呀!评析:此处的教学,他们对于“1秒”——“滴答”一下的短暂没有过真实的体验与感受,也不清楚9米到底有多长。
这两条信息综合后,无形之中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因此,他们无法形容“9米/秒”到底有多快。
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课堂教学则是教育的核心环节。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以学定教”,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深入探讨“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落实。
一、以学定教理念的重要性以学定教,意味着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和超越。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地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内容,学生被动接受和消化这些知识。
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而以学定教的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使他们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倾听学生的声音和理解他们的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深度。
以学定教的理念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职业发展。
教师需要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种对学生和教学的关注和研究,也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促进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职业发展。
二、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方法要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下面将介绍一些贯彻“以学定教”理念的具体方法。
1.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学定教”的理念,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这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才能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以学定教,构建音乐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教和学、学和教是相伴而行的。
在音乐课堂中实施以学定教,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在这种看似活跃和学生自主的背后,课堂的有效性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学生的收获却不多。
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以学定教的有效性呢?一、目标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
教师除了研究和分析教材,也要积极研究和分析学生,通过学生的学情分析来获得课堂教学内容、教材分析的依据。
只有通过分析,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界定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分析,设定有一定坡度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才会有思维“爬坡”的过程,才能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以学定教的教学设计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先学后教,改变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要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课堂。
1.创设课堂情境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充当课堂的主角。
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图片、观察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深入的课堂学习;也可以在欣赏音乐后让学生说感受、给音乐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进行曲谱的创作、节奏的练习,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现音乐。
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导向、解惑释疑,完成学习。
2.设计巧妙过程音乐教师不仅是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分析教材,合理安排教学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自然过渡,让新旧知识得到巩固衔接,使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