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主要疾病的防治—羊衣原体病
- 格式:pptx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3
附件2(略)附件3(略)附件4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2种兽药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一、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说明书和标签(一)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说明书【兽药名称】通用名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商品名无英文名Chlymidia psittaci Recombinant Vaccine,汉语拼音Yang Yiyuantibing Jiyingongcheng Yadanweiyimiao【主要成分与含量】主要成分为基因工程重组表达的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其含量为0.25 mg/ml。
【性状】乳白色乳剂。
【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羊衣原体病。
免疫期为5个月。
【用法与用量】颈部皮下注射。
配种后10日左右母羊,每只母羊2 ml。
【不良反应】与其它油佐剂疫苗一样,免疫后注射部位可能出现肿块,但在3日内可自行恢复,一般无其它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1)健康状态异常的羊禁用。
(2)本品仅用于预防羊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3)本品严禁冷冻或过热,使用前应先使疫苗达到室温并充分摇匀。
(4)本品如出现破损、异物或破乳分层等异常现象切忌使用。
(5)本品一经使用,应在24小时内用完。
(6)用过的疫苗瓶、器具和未用完的疫苗等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规格】(1)250 ml/瓶(2)50O ml/瓶【包装】(1)10瓶/箱(2)20瓶/箱【贮藏与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仅在兽医指导下使用(二)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内包装标签羊衣原体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250(500)ml/瓶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至:【作用与用途】用于预防羊衣原体病。
免疫期为5个月。
【用法与用量】颈部皮下注射。
配种后10日左右母羊,每只母羊2 ml。
【贮藏与有效期】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生产企业】仅供兽医指导下使用二、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说明书和标签(一)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说明书兽用【兽药名称】通用名: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商品名:英文名:Rifaximin Intramammary Infusion(Dry Cow)汉语拼音:Lifuximing Rufang Zhuruji(Ganruqi)【主要成分】利福昔明【性状】本品为橘红色至暗红色油性混悬液。
常见羊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王岩青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9年第1期王岩青台州市路桥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318050摘要:近年来,随着羊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羊养殖数量不断增多,在羊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羊病极大地威胁到了羊的健康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收益,甚至影响到了消费者的健康状况,这就需要养殖者采用合理的养殖方式,构建科学的疾病预防体系。
本文就常见羊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分析,希望对羊养殖业抗病能力以及规避风险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常见羊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1 常见羊病的发生原因造成羊养殖疾病的原因包括生物性因素以及非生物性因素两种,常见的羊病主要包括羊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胸膜炎等疾病。
(1)造成羊常见病发生的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以及真菌等,而极易引发羊疾病的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两种。
羊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微生物入侵羊体引起的,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而且在较短时间内会广泛传播,最终导致羊只的大量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病毒入侵羊体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羊传染性脓包病、口蹄疫和羊痘等,而细菌入侵羊体时一般会引发炭疽病、破伤风和羊肠毒血病等。
寄生虫病主要是由寄生虫入侵羊体而引起的,寄生虫与病毒和细菌不同,寄生虫入侵羊体之后能够吸收羊体内的营养物质,分泌有毒物质,最终造成羊发育不良、贫血甚至死亡,常见的疾病为肝片吸虫和螨病等。
(2)造成羊常见病发生的非生物性因素。
非生物性因素大多是养殖过程中的养殖管理不合理造成的,包括饲养环境不卫生、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和不重视检疫工作等,其中不卫生的饲养环境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以及羊自身抵抗力的下降。
而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则包括饲料存储不合理、水源保护工作不力和饲料搭配不合理,极易造成羊抵抗力的下降。
忽视了检疫工作则会造成传染病菌和细菌的侵入,诱发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2 羊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策常见的羊养殖疾病包括肺炎、流行性感冒以及胸膜肺炎等疾病。
2019年第7期(总第362期)畜禽业疫病防治母羊流产原因和预防方法分析孙 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1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833411)摘 要:母羊流产后会影响健康情况,还容易继发生殖疾病,导致不育,严重可死亡,给养羊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在母羊流产的原因、症状判断以及防治方法方面进行阐述,希望给养殖户减少损失[1]。
关键词:母羊流产判断;原因;典型症状;防治方法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19.07.085 母羊流产又称羊衣原体病,是指母羊还在妊娠期,由于各种原因母体与胎儿的联系中断,从而导致胎儿流出母体的现象。
母羊流产原因1.1 传染病因素导致母羊流产的原因很多,由寄生虫以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传染病感染。
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布鲁氏菌等,主要危害为母羊胎衣难下、诱发子宫内膜炎等,病毒传染病主要有羊流感、口蹄疫等;寄生虫疾病主要有羊弓形虫病和血吸虫病等较为常见,寄生虫病主要是寄生虫通过吸食母羊的血液来获得营养,从而导致母羊营养缺乏,体质下降,引起流产。
1.2 非传染性疾病因素(1)母羊因素。
母羊年龄较大身体机能下降,或者之前有流产史,产胎次数过多等都有可能导致母羊流产。
(2)疾病因素。
母羊发生生殖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子宫畸形或肝肾等其他器官疾病时也有可能使身体机能下降引起流产。
(3)应激因素。
如果羊舍的温度高低不稳或者进出人员过于频繁都可导致母羊产生应激反应引起流产。
(4)胎儿因素。
母羊妊娠期间胎儿发育异常,如胎儿畸形、先天发育不良等可引起死胎或流产[2]。
(5)遗传因素。
如染色体异常、近亲交配、母羊或胎儿先天性疾病等也可导致流产或早产。
(6)药物滥用。
在母羊妊娠期间使用药物不当或使用有促进宫缩类的药物都可导致母羊流产。
1.3 管理不当(1)饲喂不当。
母羊摄取营养、生殖发育和维持自身的活动都需要通过饲料来获得。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在羊养殖中比较常见,该病由多种致病原导致,能感染不同品种与年龄的羊。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会对羊的采食、走动等造成严重影响,减缓羊生长发育速度。
部分病羊持续较长的病程后,还可能会有衰竭而死现象发生,对羊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传染性较强,易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同群其他健康羊。
一旦出现病羊,要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遏制病情的蔓延。
该文主要论述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例变化及诊断,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
0引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增大各类羊疾病的发生率。
其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其对羊健康生长的危害性极大,且会在全群中蔓延和扩散。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防治,部分病羊会逐渐死亡。
羊角膜结膜发炎是病羊的主要症状,眼睛内会流出较多的分泌物,视觉受到严重影响,减缓羊发育速度,降低羊养殖效益。
因此,养殖人员需做好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控工作,切实保证羊养殖效益。
1流行病学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致病原众多,包括结膜支原体、李氏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等。
现阶段,通常认为本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原为衣原体。
本种不但会对羊造成危害,牛、猪等其他动物也可能遭到感染。
羊患病后,将会有大量的致病原存在于其眼泪、乳汁、尿液中。
若其他羊接触到这些致病原,将会感染疾病。
同时,粉尘、蚊虫等也会对该病进行传播。
该病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流行于任何季节。
通常春秋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若养殖密度过大,养殖人员没有做好圈舍卫生工作,将会增大疾病的发生几率。
出现病羊后,如果隔离治疗工作没有及时开展,将会在5 ~内向全群扩散。
病羊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后,依然会有病原存在于眼分泌物中。
具有2周左右的病程,部分病羊则具有1个月左右的病程。
病羊如果出现继发感染问题,死亡率将会增加。
此外,部分羊患病后,会有白斑出现于角膜结膜中,继而彻底失明,需及时淘汰。
2临床症状羊患病后,初期有清亮眼泪由眼睛中流出,且有一定的疼痛感产生。
导致羊死亡的几种原因及防治首先要申明的一点,羊没有突然死亡的,出了天灾人祸。
往往导致羊死亡的都是平时在饲养的过程中没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没能及时的发现并治疗,所以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从而导致羊死亡;所以在我们遇到“羊突然死亡”时,我们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病因分析:1、羔羊先天发育不良,抵抗力差(1)怀孕母羊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钙磷等物质时,羔羊发育差,出生时弱小,有的站不起来,多数于1~3天内死亡。
(2)孕羊患有疾病,如衣原体病、布鲁氏杆菌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时,羔羊发育受到影响,早产羔与弱羔很少能存活。
二、遗传与免疫因素(1)进种羊以来,一直自繁自养,近亲繁殖严重,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基因缺陷病、代谢病、免疫缺陷病逐渐暴露出来。
羔羊精神沉郁,很快(1~3日)死亡。
剖检死羔,内脏几乎无可见肉眼变化,有时见肺间质水肿,脑软膜充血,脑水肿,脑液增多。
(2)还有一些羔羊生下来健康,吃奶后逐渐变软弱,直到死亡,剖检见羔羊眼结膜苍白,血液稀薄。
这可能是由Ⅱ型变态反应引起,主要是产羔时胎儿血液由胎盘进入母体或同一公羊连续配种同一母羊,使母羊体内产生某种抗体。
通过初乳进入羔羊体内,与靶细胞的抗原决定簇结合后,发生的一种细胞毒性反应。
三、管理与护理不当(1)产羔时无人护理,会因难产死亡。
产后外界环境恶劣,如寒冷,大风侵袭,羔羊经不住体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极易死亡。
(2)羔羊出生后软弱,吃不到奶,初产羊不让羔羊吃奶,母羊无奶或患乳腺炎,产后母羊死亡,若不及时人工喂奶,羔羊会被饿死,约占16.3%。
(3)因围栏倒下或被其他羊顶撞、踩或挤压,会造成少数羔羊外伤致死,约占5%。
(4)圈舍潮湿、寒冷,有贼风侵袭,产羔舍无垫草,卫生不良,通风差,羔羊易患病死亡。
(5)运输、环境改变,尤其由条件好的圈舍转到条件差的圈舍时,因挤压和应激反应,较弱的羔羊易死亡,且死亡率较高。
四、羔羊患各种疾病(1)肺炎是羔羊死亡的主要疾病。
羊常用的十种疫苗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给肉用羊施用疫苗,可防止多种疾病,提高养殖效益,其常用疫苗主要有以下十种。
01、羔羊痢疾氢氢化铝菌苗预防羔羊痢疾,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各注射1次,注射部位分别在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每只2毫升和3毫升,注射后10天产生免疫力。
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免疫期5个月。
2、羊四联苗(三联四防)或羊五联苗羊四联苗即快疫、粹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苗。
五联苗即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苗。
每年于2月底3月初和9月下旬分2次接种,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
3、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预防山羊痘,每年3~4月份接种,免疫期1年。
接种时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内注射疫苗0.5毫升。
4、破伤风类毒素预防破伤风,在怀孕母羊产前1个月、羔羊育肥阉割前1个月或羊只受伤时,每只羊颈部皮下注射0.5毫升,1个月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
5、第ⅱ号炭疽菌苗预防山羊炭疽病,每年9月中旬注射1次,不论羊只大小,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14天后产生免疫力。
6、羔羊大肠杆菌疫苗预防羔羊大肠杆菌病,3月龄以下的羔羊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3月龄以上的羊每只2毫升。
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
7、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山羊感染衣原体而流产,在羊怀孕前或怀孕后1个月内皮下注射,每只3毫升,免疫期1年。
8、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预防山羊口疮,不论羊只大小,每年3月和9月每只口腔粘膜内注射各0.2毫升。
9、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每只5毫升,免疫期1年。
10、羊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预防山羊链球菌病,每年3月和9月在羊背部皮下各接种1次,免疫期半年;6月龄以下的羊接种量为每只3毫升,6月龄以上的每只5毫升。
羊流产衣原体灭活疫苗对绵羊流产的治疗效果观察王文勇; 刘宝汉; 马元莲; 解安敏; 周继章; 蔡金山【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8(054)01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灭活疫苗; 流产衣原体; 治疗【作者】王文勇; 刘宝汉; 马元莲; 解安敏; 周继章; 蔡金山【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互助810599;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家畜疫病病原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46; 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青海西宁8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7衣原体(Chlamydia) 是严格胞内寄生的革兰阴性细菌,直径0.2 ~0.5 μm,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能够通过0.45 μm 滤膜,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生长,不能像大部分细菌一样生长在琼脂平板上。
衣原体病由不同种的衣原体感染引起,广泛地流行于动物界和人类,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其中,流产衣原体主要寄生于猪、牛、羊等多种动物生殖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内,能够引发生殖道黏膜受损,导致母畜流产、产死胎、弱胎等,还可能引发公畜睾丸炎、尿道炎、龟头和包皮炎等,并且偶尔也会对妊娠妇女产生巨大的威胁,引起流产或急性感染[1]。
流产衣原体是羊地方性流产(OOEA)的病原,也能引起猪、牛等多种脊椎动物在妊娠晚期发生流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作为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其防控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及经济意义。
我国对羊衣原体病的研究开始于1978 年,科研人员对青海、西藏、内蒙以及甘肃等地的羊流产病料进行了分离、鉴定和免疫学研究[2-3],调查报道这些地区山羊的流产率高达20% ~25%。
何存利等对宁夏各地区的16 个规模化羊场进行了衣原体病调查,发现羊场的阳性率为100%,羊群的平均阳性率为19. 3% [4]。
何成基等采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对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祁连县、刚察县和海晏县的1 223 份羊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公羊血清阳性率为6.18%,生产母羊血清阳性率为8.07% [5]。
如何有效防止母羊流产?母羊多在秋季发情配种,孕产期正处在气候寒冷、青饲料短缺的冬春季,如果饲养管理不好,很容易造成母羊流产。
生产实践中可采用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加强疫苗预防预防衣原体性流产:可用羊衣原体流产病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注射3ml/只,免疫期7个月。
预防羊布氏杆菌病:可采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活菌苗或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活菌苗。
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活菌苗,可用于饮水免疫。
剂量为100亿~200亿活菌。
可分两次饮服或-次饮服完。
灌服时,稀释比为1:10。
免疫期约半年至-年。
应每年饮苗l~2次,并连服3~5年。
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活菌苗,可用作注射免疫或气雾免疫。
气雾免疫在室内按每立方米50亿活菌来计算菌苗剂量,露天气雾免疫的剂量为每只羊50亿活菌苗。
将羊赶入室内后,关闭门窗。
从比羊头高1米左右的水平线上向四方喷射。
菌苗喷完后再停留20分钟,使羊自由吸入后即可放出。
露天操作人员手持雾化器,将稀释的菌苗通过雾化器喷射,喷头要与羊体等高,朝羊头方向均匀喷射,喷完菌后,羊群在栏内再停留+几分钟即可。
治疗急、慢性子宫炎多发生在怀孕初期。
慢性子宫炎在临床上无明显表现,急性子宫炎时,阴道流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在卧地时排出的分泌物更多,并黏连于尾根部,颜色灰红或棕黄,常作排尿姿势,可用0.1%高锰酸钾反复冲洗子宫,务使在子宫内的黏液全部排出。
病情严重的除应用抗菌消炎药物,还应对症使用强心、健胃、补钙药物,并改善饲养,精心护理,以尽快恢复母羊的生产性能。
强化饲养管理.冬春季要抓好补饲,秋季要抓好膘肥。
给孕羊多喂胡萝卜和草粉等配合饲料,适当添加精饲料和含硒元素添加剂,以增强羊只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在母羊怀孕后期2个月中,必须加强补饲,将优质干草和精饲料放在此时补饲,要注意蛋白质、钙、磷的补充。
能量水平不宜过高,不要把母羊养得过肥,以免对胎ㄦ造成不良影响。
注意饲料、饮水卫生。
禁止饲喂霜草、霉烂变质的饲料饲草,禁止饮用冰碴水。
随着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调整,对羊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的养羊业位居世界生产大国之列。
目前,我国饲养量、羊肉产量、绒产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养羊业有着美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也明确要把大力发展畜牧业做为农业经济机构调整的重点,提高综合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全面振兴畜牧业。
1规模化养羊场的常见疫病及流行特点1.1主要病原规模化养羊场的常见疫病有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传染性脓疱、羊痘、魏氏梭菌病、衣原体病、李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虫病等。
1.2流行特点羊疫病的危害极大,不但直接影响羊的生产性能,影响畜产品贸易,布鲁氏菌病、炭疽等人畜共患病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定。
目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治方面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整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依然处于比较薄弱的情况,疫病防控工作较为被动。
某些重大动物疫病使畜牧业遭受重大冲击,同时也影响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近年的一个新趋势是动物疫病传播速度加快,单一动物感染会很快会传染给其他动物,因此动物传染病预防工作就变得更为重要。
候鸟的迁徙和人类的流动,贸易的频繁和交通的便捷,都加快了传染病传播速度,也促进了传染病的全球流行。
2规模化养羊场的疫病防控措施疫病流行快,对羊场威胁巨大,甚至可以导致整个羊群覆没,造成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规模化羊场传染病、寄生虫病等多种疾病的防控工作,是减少羊疾病发生,保障养羊业顺利发展的重要环节。
2.1选址和建设羊场科学选择厂址要选择交通便利、供水供电便捷、地势高、排水良好、背风向阳、通风干燥的地方。
羊舍要干燥、清洁、通风、采光良好、冷热适中、污物排放条件好、有运动场、粪尿沟等。
羊舍的建筑面积可以根据羊场的饲养规模来定,一般以1.0-2.0m2/只为益。
羊场四周要有隔离带(防护沟)和围墙。
还要建有蓄粪池和干粪堆积场。
门口要建有消毒坑,对进入车辆和人员全面消毒。
2.2饲养管理全面有效的加强饲养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降低羊疫病发生,推进羊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羊易发传染病的免疫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养羊技术把养羊及杂交利用进一步加强,提高养羊业的科技含量和繁育水平以及育肥水平,进而合理恰当地加以利用,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经营目标。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羊易发传染病的免疫羊一些常见病的防治。
1、免疫对羊只传染病做到环境优化,及早预防。
应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夏洛莱羊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按本地多发的和临近地区多发的传染病,采用目前的常用疫苗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口蹄疫弱毒苗肌肉注射。
在可能发生流行地区按口蹄疫类型定苗,1个月以下羔羊不注射,1~3个月0.5毫升/只,3个月以上1毫升/只。
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一般为6个月。
为了避免羊只抗体减少,出现免疫力下降,可在5个半月时进行下次免疫;羊痘鸡胚化弱毒苗,分山羊痘苗和绵羊痘苗,预防山、绵羊痘疫病。
每年3~4月进行1次,免疫期为1年,接种时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只;羊三联四防苗(快疫、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每年2月底至3月初和9月下旬分别2次接种,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只,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
免疫力为6个月;小反刍兽疫苗免疫,先用生理盐水将刀豆素稀释后与小反刍血抗混合注射,用于治疗,预防也同样有效果。
一般注射2次即可,如果病情严重最多注射3次。
如有继发感染请配合抗生素分点注射效果更好;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专给妊娠母羊注射,以便羔羊通过吃奶获得被动免疫。
妊娠母羊分娩前20~30天和10~20天时,分2次注射,注射部位分别在2条后腿内侧皮下,疫苗用量分别为2毫升/只和3毫升/只,注射10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5个月;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皮下或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3毫升/只,6月龄以上5毫升/只,注射后14~21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1年;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预防山羊口疮,每年3月和9月2次注射,大、小羊一律口腔黏膜内注射0.2毫升/只;羊流产衣原体油佐剂卵黄灭活苗预防绵羊原体性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