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3.80 KB
- 文档页数:1
春季常见的羊的疾病
概述: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羊病会陆续发生,如何有效的做到羊病防治成为养羊户关注的话题,下面列举了一些羊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
1、急性瘤胀气找一截香椿或柳树棍含在羊口内,两端用绳子绑在羊耳上,让其咀嚼,再赶到上坡运动,促其排气。
也可用香烟两至五支,塞到羊嘴内让羊吃下去,病情轻者一般吃烟后1小时后即愈,还可以用新鲜草木灰10~20克,植物油50~100毫升混合灌服,一般1~2次即愈。
2、腹泻不要猛下给羊青草吃,应干湿搭配,逐渐换口,使羊只肠胃适应,如发现羊腹泻可给羊注射庆大霉素或口服庆大霉素2~3支。
3、误食毒草毒物羊只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青草、有毒青草和野外腐烂物,会发生中毒,其症状为口吐白沫,口鼻发紫,呼吸急促。
此时应紧急抢救,先用刀刺破羊耳缘使其流血,或让羊口含木棍,借唾液排出毒液,然后灌鸡蛋清5只,皮下注射阿托品2~5毫升。
4、感冒病羊精神不振,头低耳耷,流鼻涕,体温升高,不吃草不反刍。
可采用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5~10毫升,或30%安乃近5-10毫升,病情严重时可配以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50万单位。
也可用生姜2两、大葱2根,切碎熬汤,红糖2两混合趁热灌服,一日2剂,连服2天,效果很好。
5、寄生虫病春季3~4月间应给羊只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
驱体内寄生虫可用左旋咪唑、丙硫咪唑或虫克星。
体外可用敌百虫片兑温水
浸洗,或用柏松杀虫粉或虱蚤杀无敌粉剂喷在羊只身上杀虫。
6、过敏反应个别羊只在采食野青草、野树藤时,或接触异味时,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反常,打喷嚏,走步蹒跚,或发出叫声,此时应立即将羊赶离过敏区,一般很快能恢复正常。
春季山羊常见疾病防治
春季气温变化快,各种细菌病毒的感染力增强,羊的体质变弱,抗病力降低,易发生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染病,下面一起学习了解下春季山羊疾病预防要点。
1、羊快疫防治
①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
②发病时转移牧地。
③消除诱因。
④接种三联苗或五联苗。
2、羊肠毒血症防治
①发病时转移牧地或搬圈。
②接种疫苗。
③少抢青抢茬。
④加强羊的运动。
3、羊大肠杆菌病
①搞好,每年两次,不到疫区引种和放牧。
当然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春季还有很多羊需要注意防治,春季来临,养羊户朋友一定要做好羊舍环境卫生消毒以及定期驱虫等。
关于春季山羊疾病预防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动物,但它们也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
为了保护羊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需要重视羊的疾病防控与治疗。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和治疗方法。
1. 肺炎:肺炎是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预防肺炎的关键是加强环境卫生,保持羊舍的通风和干燥,避免过度拥挤。
一旦发现羊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隔离患病羊,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2. 羊胃肠炎:羊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
预防羊胃肠炎的关键是加强羊圈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饲料。
在发生羊胃肠炎时,应及时就诊,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3. 羊疟疾:羊疟疾是由寄生虫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易于在夏季和秋季发生。
防止羊接触感染源(如蜱虫)是预防疟疾的关键措施。
要加强羊群的营养管理,提高羊的免疫力,预防并控制疟疾的发生。
4. 羊肺囊虫病:羊肺囊虫病是由细小线虫囊虫寄生在羊的肺部引起的疾病。
预防该病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羊圈,避免羊和犬的接触。
一旦发现羊患有肺囊虫病,应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5. 羊痘:羊痘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易于在冬季和春季发生。
预防羊痘的关键措施包括定期给羊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环境卫生,控制羊圈的虫害。
6. 羊体外寄生虫感染:羊容易感染一些体外寄生虫,如蜱虫、跳蚤、虱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寄生虫的感染,应定期给羊进行驱虫,保持羊圈清洁干净,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寄生虫感染的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羊圈和环境的清洁卫生、饲料和水源的质量、羊的免疫力等。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才能保证羊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羊的常见疾病防控与治疗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对象之一,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
正确的疾病防控与治疗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羊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以供广大养羊户参考。
一、疾病防控与治疗1. 寄生虫病寄生虫病是羊群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有肠道线虫病、肺部寄生虫病和外寄生虫病等。
寄生虫病的主要症状包括消瘦、贫血、厌食和腹泻等。
防控方法主要包括定期驱虫、改善饲养条件、控制羊群密度和保持环境卫生等。
对于已感染的羊只,可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2. 传染病传染病是羊群健康的威胁之一。
常见的传染病有口蹄疫、猪瘟、羊痒虫病等。
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
预防传染病的关键在于加强羊只的免疫力、严格控制羊只的交往、增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等。
一旦发生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并咨询兽医为其进行相应的治疗。
3. 肺炎肺炎是羊群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质量差等引发的。
患有肺炎的羊只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
预防肺炎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棚通风良好、避免饲料发霉等。
对于患有肺炎的羊只,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4. 羊痘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气溶胶和直接接触。
羊痘的症状包括高烧、皮肤出现红斑和疱疹等。
预防羊痘的方法主要是加强养殖管理、提高羊只的抵抗力、注意卫生防疫等。
一旦发生羊痘,应立即隔离患病羊只,采取抗病毒治疗措施。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羊只缺乏某种营养素引起的疾病。
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会出现贫血、消瘦、毛发干枯等症状。
预防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合理配饲、提供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
对于患有营养不良的羊只,应根据缺乏的营养素进行及时补充。
以上介绍了羊常见的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控与治疗方法,希望对广大养羊户有所帮助。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对羊只进行健康检查,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养殖环境的卫生水平,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保障羊群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措施。
肉羊的疾病防治及春季养殖管理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迅速发展,饲养人员除了得益于养殖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还要归功于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
在肉羊的养殖工作中,对肉羊的疾病防治和春季对肉羊的精心养殖管理,是降低肉羊的死亡率,从而提高产量,取得效益的关键,所以对于饲养人员来说了解肉羊的常见疾病和防治方法,并了解春季养殖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肉羊的疾病防治及春季养殖管理工作进行详细探讨。
一、肉羊的疾病防治(一)疾病种类肉羊的常见疾病有羊肺炎、羊快疫病、瘤胃膨胀、有机磷中毒、有机氟中毒等。
羊肺炎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异物或者是有害气体被肉羊吸入。
另外,冬季温度过低也是造成羊肺炎的重要原因。
羊快疫病是一种传染病,是因为肉羊被腐败梭菌感染。
瘤胃膨胀发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饲料过于单一,比如给肉羊过多地食用豆科植物,就会引起瘤胃膨胀。
还有可能是因为食用了变质的草料,或者是给肉羊喂食了过多的精饲料,都会引起肉羊的瘤胃膨胀。
如果草料被有机磷杀虫剂或有机氟农药污染而被肉羊食用,就会引起有机磷或有机氟中毒。
(二)疾病防治预防羊肺炎的方法是保持肉羊生长的环境温度为适宜肉羊生长的最佳温度,同时要多通风。
治疗方法是给肉羊注射青霉素、链霉素、10%的磺胺嘧啶钠,连续注射3~5天。
青霉素注射量为80万IU,链霉素的注射量为100万IU,10%的磺胺嘧啶钠20~30mg。
预防羊快疫病的方法是要对羊舍和饲养工具进行定期消毒,消毒液可以用烧碱溶液和或漂白粉溶液,如果用烧碱溶液浓度为3%,如果是漂白粉溶液,浓度控制在20%。
此外,每年还要给肉羊定期注射疫苗。
在羊快疫病高发期,放牧地点要改为干燥地区,放牧时间不要太早。
对于已患上羊快疫病的肉羊,要进行隔离,以免大范围传染。
对于感染羊快疫病而病死的羊,要进行深埋处理。
皮毛不能利用。
预防瘤胃膨胀的方法是各种饲料混合喂养。
不能一次性喂养过多的精饲料或者是豆类饲料。
防止喂养肉羊的饲料发霉变质,对于患瘤胃膨胀的肉羊,可以对其进行穿刺放气。
春季牛羊病防治措施引言春季是牛羊疾病高发季节,气候逐渐转暖,草木复苏,牛羊的新陈代谢活跃。
然而,春季气温的变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都会导致牛羊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增加。
因此,制定并严格执行春季牛羊病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牛羊健康、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
1. 饲养环境的改善春季气温渐暖,牛羊也开始转出室内饲养。
在放牧场或者牛舍羊圈等饲养环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清理和消毒:春季天气变暖,粪便和尿液等污秽物滋生细菌的机会增加。
因此,及时清理饲养环境,做好粪便和尿液的清理,定期进行饲养场所的消毒工作,可以有效地预防病原菌的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生。
•通风和保暖:春季气温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
在放牧场或者牛舍羊圈等饲养环境中,应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适当增加饲养环境内部的空气流动,防止湿气滞留和病菌滋生。
同时,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要注意给牛羊提供足够的保暖措施,避免感冒或者因寒冷引起的疾病。
•饲养密度控制:春季是牛羊发情的高峰期,为了减少发情期间的相互攻击和感染疾病的风险,应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过度竞争。
2. 饲料管理的优化春季是牛羊饲料供需平衡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草料供应和质量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此,有针对性地进行饲料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牛羊病的发生。
•草料质量检测:在春季开始放牧前,应对待使用的草料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水分含量、水溶性糖含量等。
通过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饲喂方案,保证牛羊获得足够的营养,提高免疫力。
•合理的日粮配比:春季过渡期,需要逐渐将牛羊的饲料从饲草过渡到青贮料或者精饲料。
根据牛羊的生长发育和需求,合理配比营养成分,保证其获得全面和均衡的营养。
•饲料采摘和贮存:春季是草料新鲜的季节,采摘出的草料质量较好,但湿度也较高,容易发生霉变。
因此,在采摘后要及时晾晒,减少草料的水分含量,防止霉菌的滋生。
另外,在贮存时要注意采用密封和通风的方法,避免霉变和氧化。
春季羊病防治春季由于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力增强,经过一冬天的物质消耗,羊的体质最弱,对疾病抵抗力不强,同时春季气候变化反复无常,春季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
因此,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工作,注意做好以下5点。
1. 认真做好春季疫苗注射接种防疫工作。
接种疫苗种类包括(三联四防、口蹄疫、羊痘等)2. 定期驱虫。
体内外虫可用:阿福丁、害获灭、伊维菌素注射。
体内虫可用百虫净口服。
3. 羔羊下痢时可对症治疗,脱水时补充液体(水、矿物质、糖、维生素等)同时可用我所研究生产的‘中草药汤剂’灌服,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4. 羊得肺炎时,可用‘拜有利’注射治疗。
5. 春季是产羔季节,早春时节所产的羔羊,由于受气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成活率难以保证,应做好以下工作:(1)护理:羔羊出生后,脐带以自然断裂为好。
如脐带未断,要用手指距腹部5厘米-8厘米处拧断,然后用50%的碘酒涂在断端进行消毒,切忌用剪刀、刀片切断脐带,也不能将脐带结扎。
刚出生的羔羊身上有许多粘液,这些粘液要尽量让母羊舔干,也可用干布或草擦干,擦时,首先应将口、鼻耳内的粘液擦净。
羔羊出生2小时~4小时内,要尽快吃上初乳,因为初乳含有一种抗体,而且含有较多的矿物质。
羔羊及时吃上母乳,一是可促进胎粪排除;二是可供给羔羊抗体,增强对自然界有毒微生物的抵抗力,少发病。
另外,对较弱的羔羊要及时进行人工喂乳。
(2)防寒:羔羊低抗低温的能力很弱,由于早春气温较低,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很重要。
羊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温暖。
母羊和羔羊要单栏饲养。
风和日暖的天气,可让母羊和羔羊晒晒太阳。
(3)补饲、喂料:在哺乳前期,羔羊的营养主要靠母乳,所以,要加强对母羊的补饲。
补饲多少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每天可补饲精料0.5千克、青贮料1千克。
春季防治羔羊疾病的相关措施春季是羔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疾病易发的季节。
因此,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确保羔羊健康生长发育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春季防治羔羊疾病的相关措施。
首先,加强羔羊的饲养和管理。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需确保羔羊的舒适温度和环境。
要保持饲养场干燥卫生,每日清理羔羊饲料和排泄物,定期消毒。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严格控制饲喂量和饲喂时间,确保羔羊获得充足的营养。
其次,加强羔羊的疫苗接种。
春季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疫苗接种是预防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常见的疫苗包括炭疽疫苗、猪特病疫苗、肺病疫苗等,根据当地的疫情和疫病的发生特点合理选择并按时接种疫苗,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第三,加强羔羊的驱虫工作。
春季气温升高,各类寄生虫易滋生,对羔羊生长发育造成威胁。
要定期对羔羊进行驱虫,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和方法,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驱虫,并注意驱虫后的观察和护理工作。
第四,加强对羔羊的常规体检。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羔羊身体健康状况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体检内容包括观察羔羊的食欲、精神状态、粪便状况等;检查羔羊的体温、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查看羔羊的皮肤、毛发、眼睛、耳朵等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
最后,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消毒。
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对预防疫病起到重要的作用。
要定期清理饲养场的粪便和垃圾,保持场地的干燥清洁;定期对饲养设施进行消毒,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
综上所述,春季防治羔羊疾病需要综合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羔羊的饲养和管理、疫苗接种、驱虫工作、常规体检以及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消毒等。
只有全面、科学地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证羔羊的健康生长发育。
春季常见羊病及防治技术
羊痘是一种由痘病毒引起的热性接触性传染羊病。
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异的痘疹,个别羊发病后很快蔓延全群。
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或由损伤的皮肤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节流行,饲养管理不好可促使发病。
羊病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抓好膘情,冬春季节适当补饲,注意防寒保暖。
每年定期预防注射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
对发病羊进行隔离,对未发病羊紧急注射疫苗,病死羊尸体深埋,防止扩散病毒。
羊病治疗大羊用鱼腥草注射液10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5毫升,小羊用鱼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2毫克,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两次,连用1~3天。
寄生虫病
羔羊的体外寄生虫主要有疥癣、虱蝇,体内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等。
防治寄生虫病的基本原则:外界环境杀虫,消灭外界环境中的寄生虫病原,防止感染羊群;消灭传播者蜱和其他中间宿主,切断寄生虫传播途径;对病羊及时治疗,消灭体内外病原,做好隔离工作,防止感染周围健康羊;对健康羊进行化学药品预防。
根据寄生虫普遍存在的特点,每年定期驱虫。
通常每年4~5月及10~1 1月各驱虫1次。
还可用辛硫磷(浓度为0.25%~0.5%)、林丹乳油(浓度为0. 025%)、倍特(50~80PPm)5%的溴氰菊酯水剂对羊进行药浴。
一、体内寄生虫的驱除计划:(一)绦虫。
每年春、夏、秋三季各驱虫1次,用硫双二氯酚(别丁)按每公斤体重80~100毫升配成混悬剂灌服。
(二)线虫。
每年春、秋两次或每个季度1次驱虫。
常用药物: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8~10毫升溶水灌服。
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肌肉注射。
丙硫苯咪唑,按每公斤体重5~10毫克灌服。
二、驱除体外寄生虫,可在每年春、秋两季,用阿维菌素注射液按每公斤体重0.2毫克皮下注射,或用阿维菌素预混剂,按每1000公斤饲料中混用2克,连用7天。
三、羊病使用驱虫药物注意事项:(一)丙硫苯咪唑对线虫、吸虫和绦虫都有驱杀作用,但对疥螨等体外寄生虫无效。
用于驱杀吸虫、绦虫时比驱杀线虫时用量应大一些。
有报道,丙硫苯咪唑对胚胎有致畸作用。
所以,对妊娠母羊使用该药时要特别慎重,母羊最好在配种前驱虫。
(二)有些驱虫药物,如果长期单一使用或用药不合理,寄生虫对药产生了抗药性,有时会造成驱虫效果不好。
抗药性的预防可以通过减少用药次数,合理用药,交叉用药得到解决。
(三)目前阿维菌素的剂型有片剂、散剂、针剂等。
有些制品是用菌丝体甚至用药物残渣制成,有的注射液不是缓释制剂,药效不是28天,隔5~6天需要再注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