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方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0.34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研究概况慢性盆腔炎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妇科常见多发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生活、工作及身心健康。
现代中医药在长期临床研究和运用中发现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更加安全有效,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目前中医综合疗法已成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治疗方法。
本文就近年来慢性盆腔炎在中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标签:慢性盆腔炎;中医综合疗法1 病名的认识盆腔炎在中医古籍中并无系统论述,根据其临床特点,可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经病疼痛”、”癥瘕”等篇章。
最早有关其临床症状的记载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段,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
”又云”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这均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病与临床特点相似。
《妇人良方》中云:”妇人月经痞塞不通,或产后余秽未尽,因而乘风取凉,为风冷所乘,血得冷则为瘀血也。
瘀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
瘀久不消,则为积聚症瘕矣。
”指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瘀,妇女经行产后,正气不足,寒、湿、热等毒邪乘虚入侵,与冲任气血相互搏结,蕴集胞脉、胞络,反复迁延未愈,耗伤气血。
病久则多虚多瘀,以致虚实错杂。
龙喜英[1]认为本病以肾气不足、带脉失约为本,湿热、瘀血、寒凝、痰湿为标,属本虚标实证。
因月经后期胞宫空虚,体内肝肾精血不足,或因月经前期肾虚肝郁,寒、湿、热等邪趁虚而作,故本病多于月经前后发作或加重。
夏桂成[2]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为气滞血瘀,或兼夹湿热。
然气滞血瘀、湿热等证皆从湿热、热毒、寒湿发展而来,其在表为实证,又因本病缠绵难愈且易反复发作,正邪相持,病邪黏滞缠绵、难以速除,日久气血耗伤,使正气久而难复,无力驱邪,故为因实致虚、虚实错杂之证,本质以虚为主。
由此可见,慢性盆腔炎是由内伤及外感邪气多种致病因素所致,于发病过程中虚实兼夹,虚实错杂。
·101·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4期作者简介:孙情,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疾病治疗。
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湿热瘀结症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分析孙 情(徐州利国医院,江苏徐州 221138)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湿热瘀结症慢性盆腔炎使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8月徐州利国医院收治的60例湿热瘀结症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编号抽取分组,研究组30例,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湿热瘀结症慢性盆腔炎使用大黄牡丹汤加减治疗,可减轻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情,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低,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湿热瘀结症;慢性盆腔炎;大黄牡丹汤加减;不良反应;治疗效果Analysis on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Dahuang Mud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ness Heat Stasis SyndromeSUN Qing(Xuzhou Liguo Hospital, Xuzhou, Jiangsu 22113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Dahuang Mud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ness heat stasis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60 cases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treated in Xuzhou Liguo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as divided into groups. The research group (3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Dahuang Mudan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30 cases)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the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were improved,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was decrease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decreas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ness heat and stasis syndrome using Dahuang Mudan Decoction, which reduces inflammation, promotes blood circulation, improves the condition, has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 with low adverse effect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s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words:dampness heat stasis syndrome;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Dahuang Mudan Decoction;adverse reaction; therapeutic effect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道内多种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炎症,慢性盆腔炎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其发病原因是患者在接受急性盆腔炎治疗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病原菌复发而形成慢性盆腔炎症[1]。
盆腔炎的中医辩证施治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
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
本病与中医学的“带下过多”、“热入血室”、“产后发热”等病证相似;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腹痛、包块、带下多、月经失调、痛经、不孕为临床表现,故又属于“瘾瘕”、“带下”、“痛经”、“腹痛”、“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证范畴。
【辨证论治】1.急性期治疗应本着“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高热阶段属实属热,治以清热解毒为主;热减或热退,则以消瘕散结化湿为法;若邪盛正衰,正不胜邪,出现阳衰阴竭之证,则以急救为先,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1)热毒壅盛[证候] 高热恶寒,甚或寒战,下腹疼痛拒按,口干口苦,精神不振,恶心纳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带下量多,色黄如脓,秽臭,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糙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 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若热毒传入营分,出现神昏谵语,高热汗出,口渴欲饮,烦躁不宁,舌红绛,苔黄燥,脉弦细而数等气营同病之证者,治宜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方用清营汤加减。
神昏谵语者,可以本方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以芳香开窍。
(2)湿热瘀结[证候] 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黄稠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斑点,苔黄厚,脉弦滑。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活血止痛。
仙方活命饮加减。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本病多为邪热余毒残留,与冲任之气血相搏结,凝聚不去,日久难愈,耗伤气血,虚实错杂。
治疗除内服药外,还应结合保留灌肠、中药热敷、理疗等方法。
(1)湿热瘀结[证候] 少腹隐痛,或腹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或秽臭;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尿赤便秘;舌黯滞,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清热解毒方在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的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7-04-21T14:54:54.04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作者: 文雯[导读] 针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湖南旺旺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目的:研究清热解毒方应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细胞沉降率为13.4±2.7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3±4.2g/L(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为8.3±1.3g/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1.6±3.5g/L(P<0.05)。结论:针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清热解毒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疗效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Qingre Jiedu Decoc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with dampheat and blood stasis.Methods: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96 cases of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 in patients with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hoice of Qingrejiedu Decoction on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analysi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o improve symptoms,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after treatmentof patients with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of 13.4 + 2.7g/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28.3 + 4.2g/L(P<0.05);aft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 reactive protein was 8.3 + 1.3g/L,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21.6 +
3.5g/L(P<0.05).Conclusion: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thetreatment of clearing heat and detoxicating prescription can get good curative effect. Heat 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 prescription;damp heat and blood stasis type;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urative effect
近年来,除了常用的西药疗法外,中药在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效果越来越显著[1]。为了研究清热解毒方应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为今后的慢性盆腔炎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7月至
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具体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96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本次96例研究对象均属于女性,所有患者年龄均在21岁至46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34.5±5.5岁。本次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关妇科临床检查,均被确诊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其临床诊断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关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相符。所有患者均出现腰酸背痛以及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患者存在子宫后倾以及附件区疼痛等临床表现。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经有性生活,且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本次研究排除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96例患者均接受清热解毒方治疗。选择本院自行配置的清热解毒方,其基础方中饱含紫花地丁、蒲公英以及大青叶分别15克,另喊生蒲黄15克、刘寄奴15克,含桔梗以及金银花、升麻分别15克,另外,方中生甘草含量为6克。按照每天1剂服用以水煎服,按照每天2次,每次200毫升服用该药物,坚持用药6星期。在用药过程中,分阶段对研究对象具体临床体征以及临床症状开展详细记录,配合相关临床检查,每个星期均应认真检查患者血常规,并实施尿常规检查,服药之间和结束用药之后均应检查患者肾功能等状况,患者在月经期间停止用药。 1.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综合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及临床生命体征,根据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将临床治疗效果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1)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局部体征消失,同时没有发现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存在异常;(2)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超过50%的局部体征消失,同时患者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3)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局部体征未消失,同时患者肾功能及盆腔B超等常规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2]。 1.4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SPSS21.0数据统计包对相关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和处理,借助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通过T检验组间计量资料对比,如果检验结果表明P<0.05,意味着患者在相关数据对比上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腰腹酸痛症状明显缓解,宫颈疼痛等问题大大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细胞沉降率为13.4±2.7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3±4.2g/L(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为8.3±1.3g/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
21.6±3.5g/L(P<0.05)。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细胞沉降率、者C-反应蛋白指标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96例研究对象接受清热解毒方治疗过程中,有恶心反应的有1例,有呕吐反应的有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均较为轻微,用药后均自行缓解,不会对药物使用造成干扰。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属于临床常见面慢性疾病之一,该妇科疾病病情相对较为复杂,病程相对较长,患者必须要接受长时间治疗。慢性盆腔炎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以及结缔组织连同盆腔腹膜等位置发生的慢性严重,该疾病诱发原因复杂,患者通常会出现腰酸背痛、月经不调等现象,部分患者伴随出现白带异常的灯问题[3]。目前,临床上还没有针对慢性盆腔炎的确实有效的方法。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属于常见盆腔炎类型,西药应用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中能够及时发挥效果,然而其产生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大,且容易引起复发。站在中医角度上,慢性盆腔炎被拿去“妇人腹痛”范畴,通过中药清热解毒方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副作用,且大大降低不良反应等,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本次研究发现,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腰腹酸痛症状明显缓解,宫颈疼痛等问题大大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细胞沉降率为13.4±2.7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8.3±4.2g/L(P<0.05);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为8.3±1.3g/L,明显优于治疗前的21.6±3.5g/L(P<0.05)。本次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均较为轻微,无明显干扰。该研究结果与杨鉴冰等人关于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治疗的相关研究数据基本相符[4]。这意味着,中医清热解毒方确实能够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发挥较好疗效。
总而言之,针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选择清热解毒方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可以大大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优于其临床体征,同时还能够促进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的降低,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等,建议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阮越容,董莉,胡国华.朱氏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02:302-304. [2]徐薇.清热解毒方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6:3175.[3]钟高堂.清热调血汤配合消癥散外敷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4:1533-1535. [4]杨鉴冰,陈瑶,窦志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4:45-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