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定稿)

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定稿)

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定稿)
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定稿)

农村基层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成因及防治对策

基层腐败行为的危害是巨大的,会严重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会造成社会思想混乱,直接危及政局稳定。严厉惩治基层腐败行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可以有效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因此,正确分析农村基层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成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不仅具有实践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

一、主要表现形式

1.按主体可分为个人腐败和集体腐败。个人腐败是指农村基层组织的个别干部利用职权为自己或有利害关系的人谋取私利的行为。集体腐败是指农村基层组织中两位或两位以上村干部上下联动、相互勾结、上贪下随,共同为各自的私利滥用职权,侵吞村集体财产财物的行为。

2.按性质可分为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经济腐败是指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吞财物等与经济利益相关的腐败行为。政治腐败是指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结党营私、生活腐化等与思想作风相关的腐败行为。

3.按是否被察觉的程度可分为隐蔽的腐败和显露的腐败。隐蔽的腐败是指对某一违法违纪行为不经过认真仔细审查核实而不能被发现的腐败行为,如做假账、少报收入、虚报冒领、收入不入帐、索贿受贿、收受回扣、挪用集体资金归他人或自已使用等。显露的腐败是指容易被人察觉甚至披上合法外衣的腐败行为,如多报开支或重复报销、公款吃喝、请客送礼、借考察学习的名义出去旅游度假、奢侈挥霍浪费等,以及为讨好上级领导,违规操作、暗箱操作,不惜损害村民利益低价转让土地、承包工程等,以达到谋取个人政治利益的目的。

4.按腐败的轻重程度可分为违纪腐败和违法腐败。违纪腐败是指腐败程度已达到了受党纪政纪处理的腐败行为。违法腐败是指腐败程度已达到了受刑事责任追究的腐败行为。

二、成因分析

1.经济上的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村干部的工资收入不断提升,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仍显偏低。基层干部收入偏低,影响了其工作热情与积极

性。在收入低、工作量大的现实情况下,面对现实经济的诱惑,一些基层干部很容易产生不平衡心态,在思想上萌生权钱交易、假公济私的念头,贪污腐败也就成了一种有可行性的选择,进而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私利。

2.思想政治上的因素。在市场经济影响下,部分基层干部放松了对自己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化,滋生了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有些基层干部把当村干部和个人利益直接挂购,认为村委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付出多得到少,吃点、喝点、贪点、拿点算不了什么。甚至个别村干部私欲膨胀,奉行“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信条,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手段,大肆贪污、侵占集体财物,收受他人贿赂,最终堕落成为腐败分子。

3.文化上的因素。腐败文化是一种陋习和糟粕的集合体,可是这种文化却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一定的市场。在基层,腐败文化像病毒一样感染着意志力和抵抗力较差的村官,这种腐败文化的具体表现是:(1)对不良的习俗以及腐败表示理解和容忍。一些人认为,腐败是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要容忍腐败的存在;甚至有些人认为,腐败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一件事通过正常渠道也许三个月都办不成,而只

要通过托关系、找门路,也许一天就办好了。(2)对腐败羡慕和攀比的心理。“笑廉不笑贪”的心理在社会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清廉的干部被孤立,原因就是清廉的干部与已经形成的“腐败文化”格格不入。而原本清廉者由于不能忍受这孤立、排斥和无端的打击,最终也可能走上腐败这条不归路。

4.组织上的因素。社会控制弱化和监管分配制度存在缺陷。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转型期,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不力、监管控制机制落实不到位为那些滥用人民委托的公权力搞腐败违纪和贪污受贿提供了可乘之机,这就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5.财务管理混乱,形同虚设,制度不全,公开不明。村级财务制度不规范, 村干部之间分工不明确,会计出纳一人兼,钱账不分,坐收坐支,缺乏有效制约,财务不向群众公开,没有建立并实施一整套的财务收支审批和经办制度。虽然村一级已推行了财务公开制度,但有些村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1)财务管理混乱。按规定,村主任应主管财经,可有些地方财经全部由村支部书记抓,形成一人说了算的局面,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混乱。(2)财务制度形同虚设。在农村买卖双方往往都没有正式发票,故“白条

子”在会计账目中成了正式发票的代名词,真假难辩;有的村委一把手自己开支的费用自己批,水分较大;有的村干部公款私存,难以透明;有些村级私设“小金库”,一把手用“小金库”的钱就象花自家的钱,想怎花就怎花,最后导致了违纪犯罪。(3)财务制度不规范。会计做假账,用会计的职能来制约村官的管理体制无法实现。个别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懂会计业务,遇事又不坚持原则,唯村支书和村主任命令是从,也给村干部职务犯罪留下了可乘之机。(4)财务公开不透明。有些地方村领导干部想让村民知道就公开,不想让村民知道就不公开;有的搞半公开、假公开,愚弄村民。如有些村对一些正常工作和无关紧要的事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讨论,在公开栏上公示,而对土地转让、土地承包、工程发包、大额资金开支、村民福利发放等重大事项不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而是由村主要领导搞“暗箱操作”。

6.基层反腐力量薄弱。基层反腐工作没有形成合力,仅凭纪检组织开展反腐败工作。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新形势基础上,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实施纲要》及2008-2012年《工作规划》。但从基层实际情况来看,惩治和预防腐败工作仍处于一种零散、孤立状态,存在着为搞

宣传教育而搞宣传教育、为制定制度而制定制度、为开展监督而开展监督的现象,甚至存在把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与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

三、防治对策

村级组织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村委的工作人员生活在群众之中,天天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评价我们党的党风、政风好坏,很大程度上也看村委工作人员的形象如何。因此,解决村级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廉洁行为和消极腐败现象已属当务之急,势在必行。所以,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从源头上根治腐败问题。

1.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切实筑牢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引导村干部认真学习、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努力将《规定》的主要精神和各项要求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农村得发展、农民得实惠、干部受锤炼的清风正气,着力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针对农村党员文化层次不同、个体素质差异较大的特点,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与学习贯彻党的十

七届五中全会和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相结合,建立健全让农村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二是要与开展基层组织教育培训工作相结合,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进行党纪政纪条规和廉政教育,常敲“警示钟”,不断强化廉洁自律意识;三是要与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相结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宣传,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2.健全完善廉政制度,构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认真督促村一级严格落实已建立的村级财务“一签三审”、“四议两公开”、“五步工作法”等各项制度,努力建立靠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的长效机制。一是着眼于管好“人”,用制度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任用机制,落实村党支部选举的“两推一选”办法,把那些党性观念强、清正廉洁、公道正派、群众拥护的能人选进农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二是着眼于管好“权”,用制度约束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行使。健全和完善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议事制度。凡是重大决策和热点、难点问题,如集体土地的征用、出租、出让、宅基地分配以及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使用等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村民会

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三是着眼于管好“钱”,用制度规范农村基层资金管理。要加强民主理财,严格开支审批,规范报账程序,使村级财物管理做到严格规范、公开透明。同时,要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落实审计责任,严肃责任追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3.扩大基层民主,确保农村基层权力规范运行。一是要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二是要进一步拓展村务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创新公开方式,突出公开重点,做到“日常事务定期公开、重大事务随时公开、临时事务立即公开、热点问题及时公开”,切实防止村干部暗箱操作、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问题。三是要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凡是党内监督条例和其它党内法规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涉及党组织的工作事项,凡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热点问题,只要不违反保密规定的,都必须予以公开,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质询和监督。

4.加强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只有把维护农民群众利益、解决损害农民突出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一是强化对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解决和

处理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中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防止和纠正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贪污私分、低效浪费等问题。二是解决在实施国家扩大内需投资建设项目中引发的征地拆迁领域侵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确保国家土地征用和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三是重视并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信访网络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主动了解和解决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办理农民群众信访举报事项,把各种矛盾化解在农村基层,维护农村基层经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5.加大惩治力度,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的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或失职渎职的案件;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弄虚作假、劳民伤财的案件。同时,要认真研究农村基层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抓住苗头、分析原因,力求查办一起案件、解决一类问题,不断提高查办案件的综合效果,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

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 下面按廉政风险的类别例举了相应廉政风险点的表现形式,仅供大家参考,在排查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要反映不同人员、岗位、部门的特点。 思想道德风险点 1.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对本职工作的重要性、关键性没有充分的认识。 2.工作缺乏主动性,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 3.放松政治学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 4.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脱离实际,形式主义。 5.事业观、政绩观不正确,追名逐利,降低标准。 6.缺乏民主意识,产生特权思想,搞“一言堂”,以我为中心。 7.不能、不愿接受监督,放松自我约束。 8.不能抵制各种诱惑,出现行为失范、道德失准等现象。 9.放松世界观改造,个人私欲澎胀,享乐、铺张浪费,弄虚作假。 10.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应有的自律、自省、自警、自励意识。 11.宗旨观念淡薄,以权谋私,我行我素。 12.理想信念动摇,贪图享受,以权谋私,脱离实际等。

13.工作责任意识不强 14.廉洁自律要求放松。 15.违反职业道德,导致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 16.思想认识模糊,工作积极性不高。 17.宗旨观念不牢固,服务意识不强,廉洁自律要求不高,造成不良影响。 18.上进心不强,作风漂浮、脱离实际,因循守旧、形式主义,以权谋私等。 19.违反职业道德,变相索要、收受请托人现金、礼物等。 20.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有注重业务知识学习、轻视政治理论知识学习的倾向,可能产生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素质下降。 21.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怕承担责任,怕得罪人,可能产生工作般化,不能开拓工作局面。 22.思想保守,理论水平低,不读书、不学习,不钻研业务,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 23.没有树立“一盘棋”思想和大局意识;不服从领导,消极怠工,不 能及时安排、有效落实自己份内工作,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偏差或失误。 24.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干扰执法和办案,可能导致收授请托人的

整治微腐败心得体会

整治微腐败心得体会 从近年来我们查处的基层"微腐败"案例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案件都涉及侵害群众利益。在此整理了整治微腐败参考心得体会,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整治微腐败心得体会篇1 一颗老鼠屎,能坏一锅粥。基层存在的一些"蝇贪",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群众误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进而对基层治理状况和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后果十分严重。干部作风清廉,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增加一份信任;干部作风不正,群众对党和政府就会减少一份信任。"微腐败"虽然看似不大,但损害的不仅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基层"微腐败"不能一查了之,必须在如何坚持标本兼治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下功夫,在做实做细反腐"后半篇文章"上求实效。作为防治基层"微腐败"的中坚力量,县级纪委要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切实履行好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以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效取信于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强化思想引领。强调,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治标只是手段,通过治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是根本

目的。在铁腕治标的同时,要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在惩处违纪违规对象的同时,要引导其从学习党章入手,重温入党誓词,唤醒对"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组织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从而相信组织、依靠组织。开展家访活动,深入了解被处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情况,引导和鼓励他们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开展警示教育。通过通报典型案例、印发忏悔录以及违纪违规对象所在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周围党员、干部受警醒,达到查处一个、教育一片的效果。 补齐制度"短板"。指出,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党、治吏。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牛栏关猫"的制度被试探久了必将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在查处基层"微腐败"的同时要深入研究剖析,查找制度"漏洞",补齐制度"短板",用严密的制度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要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制度执行,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决查处跟制度"叫板"的行为,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充分发挥制度的效力。强化责任追究。列明制度落实的责任清单,针对基层涉农惠农项目实行"一案双查",即项目出了问题,在追究项目实施当事人责任的同时,要追究项目审批和决策者责任,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维护群众利益。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

关于党内腐败问题 论文

如可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但是关于党内腐败事件却层出不穷,且直接或间接严重损害人民的利益。当前世界大国里,中国政府腐败指数是最高的。曾经无意间问一小孩怎么看待当官的,回答却是让人吃惊——贪。甚至有这样的话:治党内腐败亡党,不治则亡国!听起来确实有点耸人听闻,但确实反应了一些真实情况。 一、浅谈党内普遍的腐败现象 1、党员身上的腐败现象 “脑懒了”、“手长了”、“喉粗了”、“嘴馋了”、“心软了”这些可以充分形容当前官员的生活及工作形态。滥用私权是目前最为严重: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利益,欺压人民的例子太多了。不愿意思考,有油水就尽量捞,挪用公款去大大肆消费。每一年就公款数目是非常惊人的,官方都不愿一向外真实公布。文强一案震撼了全国,居然会有这种官员在共产党里混这么多年,今年的江西强制拆迁案发生的悲剧也让人民怀疑党到时是执政为谁。官官相护更是将腐败提升到更高,想当年朱镕基打击党内腐败势力,最终一步步的查到了中央,仿佛每一级官员的有上级官员护着。最近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裙带关系,也很深刻的诠释了党内腐败。 2、党组织的腐败现象 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每个地方的市政府、市委之类的大厦是建的相当好利于壮观,经常与当地环境及市内经济格格不入。一个这么穷的地方却舍得花那么多钱建那么豪华的大楼,只有一样能解释:腐败。 二、正确看待党内腐败现象 1、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 任何一个执政组织都难免有腐败的产生,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因: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是党内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政工队伍无人问津。许多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由于一段时期来,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致使许多干部产生了“淡化党风意识”,“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观念,对马列主义学习不感兴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之不多、不求甚解。由此导致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低下,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只是采取简单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所以这些干部自身素质偏低,容易产生腐败现象。 (二)是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欲望膨胀。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掉了党的理想、宗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私利的工具,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使个别人滋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的病态心理。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视为私有财产。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干部把商品交换关系同权力相结合,进行权钱交易,使权力商品化。这是新形势下党内腐败现象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消除腐败现象的难点所在,这种腐败行为都发生在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身上,它的危害大,影响大。在处理上,由于他们往往以“合法”手段或者他们的“权力”起作用,难以发现,难以查清,难以处理。总之,这种腐败分子,有的钻改革开放的空子,搞以权谋私;有的内外勾结,拉出去,打进来,贪污受贿,出卖国家利益;也有的利用职权直接敲诈勒索;还有的制造合法名义,化大公为小公,化公为私等等。

剖析当前腐败现象六大新特点

剖析当前腐败现象六大新特点 网友:萃岚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1年04月06日14:03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1日在中央党校作反腐倡廉专题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主要表现在,腐败行为在一些领域仍然易发多发,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现象依然严重,腐败案件类型、性质和作案手段等出现新变化,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不正之风仍然比较严重。 贺国强谈反腐“两个依然”言之谔谔,发人深省。现在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以笔者观察,在新形势下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六大新特点: 一是腐败“集团化”,个人腐败向团伙、集团腐败发展,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如茂名腐败窝案,2011年2月10日广东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被检察机关以“涉嫌职务犯罪”刑拘之后,茂名市及市属区县陆续有涉案官员和企业老板被专案组带走。据悉,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已经全面崩溃的罗荫国交待出来了100多名处级以上官员。再如,绥化马德卖官案涉案干部260多人,郴州腐败窝案一个地方领导班子几乎烂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二是腐败“高端化”,由一般干部发生腐败发展到中高级干部发生腐败。有人做过统计,自从上一世纪九十年代,有110余名省部级以上腐败高官落马。其中政治局委员有陈希同、陈良宇;人大副委员长有成克杰;省委书记有刘方仁、程维高;省长有张国光、李嘉廷、倪献策、梁湘;省政协主席有韩桂芝、宋平顺;正部级有田凤山等。 三是腐败“部门化”。现在腐败的部门化趋势比较明显,主要特点是“公权私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水楼台先得月”,“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个人化”。如组织人事部门的腐败“卖官鬻爵”、司法系统的腐败“打黑者涉黑”、交通部门的腐败“偷工减料”、教育部门的腐败“钱学交易”等等。 四是腐败“年轻化”。南方某市纪委书记曾向社会透露这样一组数字:在该市2008年违纪违法的222位各级别领导干部中,31岁至45岁的领导干部竟然占了48.2%,凸显了腐败“年轻化”趋势。此论绝非是空穴来风,据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职务犯罪高学历、低龄化现象已日趋明显,由以前的“59岁现象”逐渐变为现在的“3 9岁现象”、“35岁现象”。 五是腐败“落势化”。与腐败“高端化”相对应的是腐败“落势化”,从较高职位向下移落、向基层渗透。如“三最”女贪官辽宁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局长罗亚平,涉案金额过亿,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山西蒲县原煤炭局局长郝鹏俊在北京等地购房36套,仅价款就多达1.7亿元。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怎样理性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一、法制、体制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变革时期。从不少国家的发展进程看,当一个国家处在这种时期,往往是腐败现象的高发期。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数据所作的统计分析,一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265美元至1075美元的阶段,是社会变革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失业严重、犯罪率高、环境污染等,其中也包括出现腐败问题。 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腐败现象会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是因为,一方面这个时期体制、法制建设往往滞后于经济建设,在管理上会有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使腐败分子有空子可钻;另一方面,由于这个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使资源短缺,进而使资源配置不平衡状况加剧,客观上为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提供了机会。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间短,进程快,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监督制约机制还没有根好地建立起来,行政行为、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没有得到严密规范和有效约束,民主与法制也还不健全,这就使腐败的滋长蔓延有了客观条件,有易发多发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能够激发人们讲求效益,鼓励人们注重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它也容易诱发人们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极端个人主义;比如,市场经济的竞争原则,可以使人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人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托关系跑门子,腐蚀拉拢领导干部,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的权力比较集中,权力运作缺乏透明度,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制约,这就容易产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对此,我们既要努力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又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问题,取其长,避其短。既要利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发展经济,又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克服其消极的一面,防止腐败的发生。 三、思想意识领域存在着种种不良因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腐败现象的产生,与人们头脑中的错误思想有关。就目前而言,在思想意识领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因素: 1.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封建社会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特征:一是残酷剥削。地主占有土地,农民只能耕种地主的上地。二是封建专制。政府由个人意志主持,皇权至高无上。三是官僚统治。四是小生产。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分散经营。这种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容易培育出自私自利,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至今不过才50多年,这些封建残余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清除掉,还将长期存在,而且总要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旦条件适宜,就要滋长和蔓延。 2.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条强国之路。但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乘隙而入,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对党风和社会风气都产生了很大的腐蚀作用。 3.改革开放和发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深刻影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各种观念纷繁杂陈。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经不起考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发生扭曲,滋长一些错误思想。 4.社会分配不公使一些党员干部产主心理失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当前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及其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及其对策内容提要:一、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经济犯罪猖獗;(二)、权力运行中弄权勒索、贪赃枉法严重;(三)、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任人唯亲;(四)、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生活腐化。二、防治腐败的对策:(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二)、建立健全法律体系,依法行政;(三)、加强监督,着力预防腐败;(四)加大惩处力度,以警示他人。 所谓腐败,就是公共权力行使者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部门、家族、利益集团谋取经济利益并严重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重要特征是利用职务之便牟取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腐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深恶痛绝的“焦点”。虽然我们党在反腐败斗争中有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还十分严峻,它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紧迫任务。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当前腐败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寻求根治腐败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犯罪猖獗。 1、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领域内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和残酷,随之而来的"腐败"也日渐凸显。近年来,尽管加强了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加大了案件查处的力度,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仍处于易发高发态势。如:陕西省宁强县交通局原局长何超、原副局长刘华斌在2008年至2010年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款拨付、工程招投标等方面分别收受贿赂计人民币52万元和140万元。案发后,法院以受贿罪分别判处何超有期徒刑十年零六个月、刘华斌有期徒刑十四年。 2、金融领域的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推动力。随之而来的各种金融腐败现象也日益突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提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成份、经济要素日趋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利益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腐败现象一日不除,则国无宁日,民无宁日。当前,如何在科学分析腐败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关键词:腐败反腐倡廉原因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有的腐败现象 当前我国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领导干部和部门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贪污受贿,大肆挥霍国家巨额财富,其手段之猖獗,手法之多样,是前所未有、触目惊心的。具体表现为:(一)利用职权,安插亲朋好友、买官、卖官 (二)大肆贪污受贿,挥霍国家巨额资财 二、腐败现象屡屡产生的原因 当前,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败,腐败现象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公务员人数严重超编 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公务员人数每年递增20% ,未来几年将严重超编。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规模是否适度不仅需要考虑“官民比”,而且要考虑公务员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公务员的行政效率。虽然我国财政供养人员占总人口的“官民比例”只有

1比26(那是2005年“两会”时提供的数据,现在肯定要大于这个比值),但是从经济视角考察,财政供养人员与GDP之比看,我国为39人/百万美元,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二)现存机构的弊端和法制建设的滞后必然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从我国目前现存机构来看,的确存在党政机构的权力失衡,权力过分集中,党政行为存在严重的“人治”而不是“法治”现象。同时在法制建设方面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反腐败方面的法规严重滞后,已颁布的法律目前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的情况,与反腐倡廉直接有关的法律很大程度上与当前反腐斗争的需要脱节。对已查清的一些大案、要案的犯罪分子主要是职务较高的人惩处往往打击力度不够,一些贪污受贿动辄数以十万百万的领导干部,从公布的处理结果来看,凡担任过相当一级领导的贪官,几乎都能免予“斩立决”,最终判决往往是死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没有落到实处。 (三)党风不正是腐败现象产生的催化剂 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党内确有不正之风,确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搞特殊化。”当前党风不正主要表现为:第一,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的作风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看不到了,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损害群众利益,脱离群众,腐败现象也就应运而生。第二,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一些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淡薄了,他们名义上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利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谋取私利。这几年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一些大案、要案涉及到我们不少部门和地方的主要领导,党风不正的确起到了催化的不良作用。

关于腐败现象的论文

浅谈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腐败现象由来已久,自从私有制出现了以后,便产生了腐败现象。在我国当今的社会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在社会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谈论。正确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探讨腐败现象的根源、实质,对于深人进行反腐败斗争,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谈对对腐败现象的认识,简要提出一些对我国现阶段治理腐败现象的对策。 [关键词]腐败现象权力监督 一、腐败现象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在最近几年,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会使得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如果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腐败现象的发生也会变得越来越频繁。 腐败现象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公共职权谋取私利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腐败定义为:“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的利益”。世界银行的定义与此类似,即腐败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滥用权力”。国际透明组织将腐败定义为“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无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非法地富裕起来”。而权力是指特定主体强加给其他主体,比如个人、集体、民族等,使之产生压力继而产生顺从的能力。权力与财富的交换是腐败行为的主要特点,在商人和各种职业群体中也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腐败。因此,凡违反公认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滥用权力(政治权力、行政权力、职业权力、学术权力)和公共资源等谋取私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为腐败。 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很多,根据公权力的不同性质,腐败现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党政领导机关官员的腐败,比如行政监督部门和执法

浅析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特点

浅析新形势下违纪违法案件特点、表现形式及对策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厉打击腐败分子是纪检监察机关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尖锐而复杂的斗争。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发案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对于探讨新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具有引领作用。从近年来我国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的情况看,笔者感到腐败现象呈现出向多样化、复杂化、群体化、高智化、高层次蔓延的特点,且范围不断扩大,其主要表现形式可归纳为心理腐败和行为腐败两大方面。 一、心理腐败的表现形式 1、心理麻木。一些干部面对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麻木不仁,见怪不怪,一切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中心。片面地认为反腐败与经济建设背道相弛,经济要上,反腐败要让。搞经济建设吃喝送礼、办事花钱是必不可少、天经地义的。 2、心灵扭曲。是非标准颠倒,拜金主义至上。当前,一些干部讲艰苦朴素被人瞧不起,受孤立,清正廉洁被认为是无能或傻瓜,单位无论穷富,都敢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相互攀比,认为谁高档谁有本事。 3、思想矛盾。一些干部对腐败问题既痛恨又羡慕。谈起反腐败慷慨激昂,面对腐败问题又心里向往。有的干部终日不思进取,工作平庸,却处心积虑地争官职,争实权,认为“官不在高,有权则灵,人不在能,有钱则行”;有权有钱的单位受重视,个人有政绩,提拔快;没钱、没权的单位上级不过问,出门受冷落,个人没实惠,提拔无指望,于是也开始拉关系走后门,以达到个人升职目的。 二、行为腐败的表现形式 1、吃喝玩乐平常化。单位富也吃,穷也吃,有客人陪着吃,没客人找理由吃,主管部门下去吃,基层联谊互相吃,档次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更有甚至者将单位资产变卖了吃。 2、公款送礼一般化。送的觉得理所当然,收的心安理得。逢年过节、婚丧嫁娶、领导出差、生病住院,送礼者理由充分,明目繁多。 3、私设“小金库”普遍化。国家三令五申不准任何单位以任何理由设立帐外帐,私设“小金库”,但有些单位仍置国法于不顾,截留收入套取资金、公款私存、隐匿挥霍,“小金库”问题的存在,不仅造成企业大量资金体外循环,而且给违法违纪行为创造了腐败的土壤。 4、弄虚作假公开化。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问题正侵袭到政治领域。假收入、假产量、假增长、假数字随处可见。有的为了骗取荣誉主动作假,有的是上边施加压力被动作假,有的则为迎合个别领导好大喜功人为作假。基层干部将其美其名曰为“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弄虚作假风严重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对投机经营的不良风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官僚主义行为化。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事业心、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疏于管理,我行我素,不能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造成工作严重失职,给国家集体造成严重损失。

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对策

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微腐败”实际人数不少,潜在数额不低,危害严重,查处不易,就更需引起足够重视。对基层干部和党员的纪律教育要到位,让他们自觉保持清醒头脑,防微杜渐。以下是小编小编推荐的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对策,快来看看吧。 基层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及对策一近年来,万载县不断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基层腐败问题屡有发生,从近年来查处的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案件来看,农村“微腐败”已成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如何及时掌握农村基层“微腐败”新动向,采取措施防止“微腐败”现象蔓延滋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基层群众身边“微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 “微腐败”也可能造成大祸害。这绝非危言耸听,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破坏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基层干部中存在哪些“微腐败”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漠视群众“高高在上”。少数基层干部在位不作为、慢作为、怕作为,作风懒散,喜欢串岗、溜岗,上班时间办私事,对群众的办事要求要么拖拉、要么推诿,责任担当意识比较淡薄,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克扣截留,套取资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的力度,但是,个别地方在执行国家惠农政策时缩水走样,落实

政策不公开、不公正、不及时、不到位。有的基层干部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有的截留专项补偿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途。 手段翻新,消费隐蔽。在公款吃喝方面,方式更加隐蔽,由过去的宾馆、酒店转移到单位的食堂、乡下农家乐、村组干部家;有的将公款吃喝费用纳入会议费用报销等,部分行政村招待费用支出大。在公车使用方面,极个别单位仍然存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的问题等。 以权谋私,作风腐化。少数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捞取好处,以权谋私。有的农村干部在救灾救济物资发放、特困群体救助等工作中处事不公、优亲厚友;少数干部不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不遵守相关规定,作风腐化,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基层干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警示我们解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二、基层领导干部产生微腐败的原因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寻找产生腐败的薄弱环节是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着重点。 政治思想观念的淡薄是产生腐败的根本原因 有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原则认识不足或认识不端正,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反腐败斗争时紧时松、“一手软”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对腐败打击不力。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 党内腐败现象不是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造成的 1. 腐败现象就其本质而言,是私有制的产物,是与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相生相伴的。从根本上来说, 它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为腐败的滋生和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足又使腐败现象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因此, 只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未能使私有制、剥削阶级以及私有观念彻底地成为历史,腐败现象就仍然有其滋生土壤。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所转移的。 (1中国历史上的腐败现象 中国历代王朝虽然也颁布过一些惩治腐败的条例, 但仍然腐败风行, 造成无官不贪、无吏不污的现象。北魏规定贪污绸缎10匹者杀, 太和八年(228年, 贪官获罪被杀者40 余人。宋代建隆年至开宝年间,因贪污获死罪仅将军以上即达10 多人。明洪武九年(1346年,全国发配贪官1万余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 大学士和珅被告以贪赃枉法而抄家, 全部家产8亿两白银,竟相当于清政府当时20年的国库收入。 国民党统治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搜括,聚敛起巨大的财富。1946 年,其企业资本占国统区全部企业资本的80%。 全国解放后,贪污腐败风气大为好转。建国初期,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挪用公款171.6 万元(其中贪污数万元,被处以极刑。 (2国外腐败现象 从历史上看, 无论西方发达国家或是前苏联, 在其发展商品经济时, 几乎无一例外地腐欲横行。近年来,腐败丑闻几乎年年冲击东西方国

家的政坛。 美国国防部官员几十人舞弊,中饱私囊,数目达数百亿美元。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与全斗焕涉嫌不正当交易先后被捕。全斗焕胞弟全敬焕贪污100 亿元被捕。 前苏联内务部第一副部长受贿65 万卢布被新闻媒介曝光。 比利时副首相兼外交大臣涉嫌行贿案,被迫辞职。 2. 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其本身就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是题中应有之义 (1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包含了反腐败的内容。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 最终目标, 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私有制和剥削阶级伴生物的腐败现象, 自始至终是与我党的性质、宗旨不相容的,反对腐败现象历来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两个文明一起抓”是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特征。党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这条基本路线既强调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又强调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前者是强国之路, 后者是立国之本。党章的总纲中明确写道: “对党员还要进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教育,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 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防范策略

利益冲突的表现、原因及其防范策略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根据这一精神,2010年中央出台的《廉政准则》提出了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中防止利益冲突的要求。这在当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一、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所谓利益冲突,是指政府官员公职上代表的公共利益与其自身具有的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这里的利益,不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专业利益、个人声誉等等。利益冲突走向极端,就会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导致腐败发生。 公职人员发生利益冲突时,其行为并不一定等同于腐败,但如果不加以及时合理解决,任其发展,就会产生腐败现象。实践证明,腐败案件中,有不少是由利益冲突引起的。就是说,先有了利益冲突,然后就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在危害程度上,腐败比利益冲突显得更为严重,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性也更大。换言之,有利益冲突不一定有腐败行为,而腐败过程则或多或少夹杂着利益冲突,它是利益冲突的严重后果。 利益冲突最容易发生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界处,可以梳理为交易型、影响型、复合型、集体型四种类型利益冲突。

交易型利益冲突。就是官员利用职务之便,直接从利益关联者那里收取私人利益。比如一些官员对房地产行业有管理审批权,以超低价从房产商那里买房或直接受贿;对矿产资源开发有管理审批权的官员入股煤矿、投干股等等。 影响型利益冲突。即公职人员利用公共权力的影响力,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自己或亲友的私人利益。如利用职权打招呼、递条子,给亲属安排工作,介绍工程给老乡、战友等。 复合型利益冲突。即公职人员具有公私双重角色,利用公共权力的影响力,在公务过程中以公共角色的身份参与私人事务,从而为自己、亲属或利益相关者谋取私人利益。典型的有自己开公司、兼职,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在位时利用手中权力为私营企业老板谋取利益提供方便,离职或退休后,接受照顾过的私营企业或中介机构的高薪聘任,曲线敛财。 集体型利益冲突。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前期,党政机关、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经商办企业之风,以及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行业垄断、单位私设“小金库”等。 二、产生利益冲突的原因 1、体制机制因素:权力相对集中和透明度不高。权力部门拥有决策权、行政审批权、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等各种权力。由于权力相对集中,一些权力行使不规范、自由裁量权过大的环节上,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少数领导干部因个人私欲膨胀、暗箱操作,为自己、亲属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提供方便。从近年来我们查处的每一起案件中,都可以

当前女性官员腐败的四种表现形式

当前女性官员腐败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 有数据显示,近5年来女性官员的犯罪人数逐年上升,去年前11个月的职务犯罪人数比2009年全年上升33%。当女性官员也腐败的时候,她们对党和国家的腐蚀作用,并不比男性官员小。总的来看,女性官员腐败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以色谋权。在一些男性官员拥权贪色抱红颜的时候,一些女性官员为获得更大的权力、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更善于以色谋权拥知己,主动利用对方的权力攫取利益,或者积极配合男性贪腐犯罪行为。如,曾被称为三湘第一女巨贪的湖南省建工集团原副总经理蒋艳萍屡屡利用色相,从一个仓库保管员升至副厅级的湖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仅用了10多年时间。又如,近日被中纪委通报的山西**市委原副书记张秀萍和高平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晓波,均被指与他人通奸,这是中纪委首次对女性贪官用此表述,具有极强的震慑作用,也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慎待手中的权力,不能以色谋权。 二是为情所累。相对于男性而言,为兼顾家庭和工作,女性的付出会更多一些。尤其是身处官场的女性,当手中握有一定权力时,常常会为了家庭和子女的发展铤而走险。如原广东省中山市市长李启红,触犯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和受贿罪一案正是源于为家族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与李启红相比,原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郭宝云案更为典型。郭宝云离异后,把儿子当成感情寄托,为扶持儿子发大财贪污受贿93万多元,违法违纪为子女牟利近3000万元,于2004年被判刑18年。 三是为美而贪。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能让自己青春永驻,一些女性官员在美丽面前变得毫无抵抗力,大肆谋取不当利益来为美丽投资,导致美容腐败现象频发。如,**市原国税局女局长刘光明,不仅为了留住容颜花费大量钱财去美容,而且前后花500万元去香港等地整容,光臀部整形费就达50万元,使得旧貌换新颜,平添了许多以色谋权的资本。又如,原北京市财政局干部杨苹利用担任经济二处处长和农业处处长的职务之便,共受贿70.8万元,杨苹将其中的55.8万元用于美容,约占受贿款的八成。 四是物欲至腐。近年来,因受虚荣心的影响而接受贿赂的案例在女性职务犯罪中也十分常见。诸如名表、名包、高档皮鞋、名牌衣物等奢侈品都是很多女官员的心头爱。如有著名LV女王之称的辽宁**市原副秘书长江润黎,在国土规划部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大量贿赂。之后专门用一座190平方米的宅子来存放奢侈品,包括48块劳力士名牌手表、253个LV手提包和600多件金银首饰,所有物品合计2200多件,总价值超过420万元。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

正确认识和对待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重要部署,为了把这一部署落到实处,把反腐倡廉建设推向新的阶段,必须在思想上纠正部分干部群众对当前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的认识误区,从而更加坚定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更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赖,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伟大。 一、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古往今来有之 据史料记载,第一个见诸文字记载的大贪官是春秋时期晋国贵族羊舌鲋,他曾官至晋国大夫、代理司马、代理司寇。羊舌鲋之贪,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大发邾国战争财。二是借兵威胁索贿卫国。三是扣押鲁国人质索要钱财。羊舌鲋身为代理司马、代理司寇,不能以身护法,反而以贪坏法,卖法纵贪,从而成为第一个被以墨罪(中国古代将贪污罪定为“墨罪”、“贪罪”或“赃罪”)论处、杀头示众的人。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前就已有腐败现象产生,也有惩治腐败的记载。所以,腐败现象不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有的,也不是新中国所特有的,更不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是一种历史现象,只是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色不同而已。 二、腐败是一个全球问题,中外各国存在 众所周知,外国政党和政府同样存在腐败现象。尼日利亚前总统阿巴查在当政期间贪污60亿美元居全球之首;秘鲁前总统藤森受到秘鲁官方提出的贪污腐败指控,赃款金额达6亿美元;南非前副总统雅各布祖马赃款金额达30万美元;德国前国防部国务秘书路德维希赃款金额达160万欧元;危地马拉前总统阿方索波蒂略赃款金额达5亿美元;印尼已故总统苏哈托因贪污罪受到法律追究,法庭令其子女为其父出庭审判,并追回贪污的15亿美元公款。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还是小国,腐败现象无处不在,没有绝对清廉之地,只有程度不同而已。 三、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权力形影相随,不是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 腐败是权力的影子,权力走到哪里,腐败就会跟到哪里,一旦条件成熟就会乘虚而入。如今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8个民主党派虽然不执政,是参政党,但在各级领导机构的组成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仍占一定的比例。建国初期,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是党外人士;4位政务院副总理中,有2位是党外人士;15位政务委员,有9位党外人士;政务院所辖34个部、会、院、属、行,就有14位党外人士担任正职,比如傅作义当时就是水利部部长。此外,还有54名党外人士担任省、区、市的主席、副主席。随着形势的发展,民主党派在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据初步统计,到2007年底,我国8个民主党派成员已达到70余万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当选各级人大代表的约17.6万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的有33.7万人,其中,900多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人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有1300多人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5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有大批优秀的党外干部被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共配备党外领导干部19名,列入中央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

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令人歆羡的骄傲。但是,随着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中华名族逐渐放慢的他矫健的脚步,最终,由于闭目塞听,以欧洲工业革命为标志,我国逐渐被世界先进水平远远抛下。经历了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奋勇不怕牺牲的努力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在毛主席的口中被庄严的宣告天下。然而,那时的中国人民仍处于贫苦饥饿中。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党内腐败问题也逐渐变得令人不敢小觑。那么,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应如何看待党内腐败问题呢? 首先,我认为,腐败与反腐败是我党义新时期自身发展的一种矛盾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律认为,任何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前进的,是在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中呈螺旋式发展变化。矛盾的这种相互转化,则是事物发展的最终动力。我们党,从他的建立之初,在其自身发展的80多年的历程中,就是不断克服各种困难、迎接各种挑战、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独立,建立民主,最终发展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纵深拓展,在国际交往和合作日益紧密和频繁的新时期,腐败和反腐败这一社会矛盾的凸显,对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内极少数高级干部的伏法,为我们正确对待和认识这一矛盾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腐败和反腐败是党在新时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矛盾动力。腐败显现了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弱点、不足,反腐败是正视问题、勇敢面对的体现,是克服弱点、弥补不足不断完善的过程。腐败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积聚和丰富的产物,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封建残余意识及陋习是滋生腐败的历史渊源。虽然新中国建立已半个多世纪,但封建社会“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动机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思想残余仍在党内和社会生活中发生作用,以致有些党员干部因迷信金钱万能和权能通神而陷入腐败之中。西方社会腐朽的生活方式也是诱发腐败的重要因素。实行改革开放,借鉴和利用世界先进的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也会通过各种渠道趁机钻进来,使一些分不清什么是人类文明进步健康的生活方式,什么是腐朽没落低级趣味生活方式的党员干部陷入腐败之中。心理失衡也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了,对这一现象,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但少数掌握一定权力的党员干部产生了难以平衡的心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也陷入腐败之中。有的单位对干部选拔任用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在干部的使用管理中不慎、不严,使一些腐败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虽然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软弱,权力的运行过程缺乏有效程序制约,不能很好地遏制腐败。 其次腐败形式多样,危害严重,反腐形势严峻。党内的腐败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经济腐败,就是一部分掌握公共权利的官员大搞权力寻租,将权力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有效手段,主要表现为贪污和受贿。2、组织腐败,就是在干部任免过程中不遵守法定程序和制度,任人唯亲,把金钱和关系作为考察干部的唯一指标,形成利益集团,官官相护。3、作风腐败,主要表现在工作生活过程中,无视党的最基本的纪律、党的方针政策,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之风盛行,不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专搞形象工程,无视党的形象、无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尽管根据腐败的方式的不同将腐败划分为经济腐败、组织腐败和作风腐败,但是大部分腐败,集经济、组织、作风等腐败于一身,经济上贪污受贿、组织上买官卖官、作风上奢侈

浅谈腐败问题

浅谈腐败问题 腐败,本质是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被世人称为“灰色癌症”,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公敌。为了追逐财富这个诱人的东西,贪污、腐败像恶性肿瘤,在世界不断膨胀和恶化。腐败不仅引发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有时还会诱发政治危机,动摇政权的根本。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腐败已经日益成为阻碍各国发展的严重威胁。无论是经济发展缓慢的贫困国家,还是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家,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不受到腐败现象的困扰。在2001年,世界经济论坛等有关国际组织发表报告认为,腐败在未来将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反腐肃贪给人类一个纯洁的世界,已是全球人民的共同期待。 腐败,像幽灵追随着人类脚步,似毒瘤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铁锈一样腐蚀着国家管理系统。为了达到罪恶目的,腐败行为不仅在某一个国家之内泛滥,甚至延出国界。在新世纪之初,腐败的浪潮再次穿过亚非,横扫欧洲、席卷全世界。 “从国际角度看,腐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发生在公共管路领域的腐败。第二类是商业交易中的腐败。第三类是国际腐败网。” 2001年5月,联合国预防犯罪和刑事司法委员会第十届会议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会议主题之一是“全球反腐败行动取得的进展”,与会者主要就政府打击腐败行为的举措和非法资金来源地返还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这次会议上,联合国发表了一份关于全球腐败问题的最新报告,据告称:“政府的腐败每年都要是全世界损失大约6000亿美元的资金。这意味着每天当我们送走夕阳的时候,世界上的腐败官员就又卷走了16.43亿美元。在全世界的190多个国家中,每个国家都有一些人在行使其权力的时候,收取贿赂或佣金。”联合国的报告还认为,收取贿赂得来的钱财,其低廉的“生产成本”,足以让殖民时代洗劫加勒比与太平洋地区的强盗们感到妒忌。据估计,利用职权进行欺诈的行为,耗费的成本只占所得“收益”的不到3%。 而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奋斗历程中,一直在同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进行着顽强的斗争。近年来,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但“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任务还相当艰巨和繁重”。一方面成绩很大,一方面问题很多,这就是我国现阶段反腐败的现状。 现在我国腐败犯罪出现了新动向和怪现象:“色情腐败”现象;贪官善于作秀和包装;“前腐后继”现象;“红粉腐败”现象;“教育腐败”现象;“腐而不败”现象;“臭豆腐”现象;“笑廉不笑贪”现象;腐败案件已从需求型、贪婪型发展到疯狂攫取型;“集体腐败”现象。如果说一个人的灵魂颖包含善良、正直、快乐、美丽,那么一个国家的灵魂应包含清廉、团结、向上。一份贪污成风的国家,将会变成一个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躯壳。反腐败事关民族命运。 当前,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它不仅造成各种经济损失,而且还构成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合法性的严重挑战,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关注和忧虑。“党内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有的情况还日趋严重。如果治党不严,发展下去不是没有亡国亡党的危险啊!” 总之,腐败现象是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消极因素,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对立的、不相容的。然而,现在竟该有一些人坚持认为,消极腐败现象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这种论调是不符合事实的。 我国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管制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约束不足、民主法治建设还需要较强等等问题还都存在,决定了反腐败斗争既有严重性和尖锐性,游游艰巨性和长期性,对此,需要全力以赴,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全党动手反腐败的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