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三下《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42 MB
- 文档页数:11
第1课爱祖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讨论:红旗代表了什么?2. 导入课题《红旗颂》。
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二、分段聆听《红旗颂》1.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 聆听引子部分。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4.略听第二主题。
(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十月的气候、景色和节日,使学生形象化、感性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能听懂、模仿并演唱歌曲《十月的阳光》,发扬人民大众的高尚情操,感受美好的音乐世界,并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3.能运用简单的音乐表现手段,组合编排简单的歌唱动作,表达“家国情怀”、“乐群意识”,增强集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演唱歌曲《十月的阳光》。
2.难点:运用简单的音乐表现手段,组合编排简单的歌唱动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通过播放国庆节大阅兵、十一黄金周旅游景点游客人数等素材,了解关于十一黄金周和国庆节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了解祖国的意识。
2. 学习歌曲(约25分钟)1.唱歌前调制:指挥师调式即为C大调。
2.听歌(播放歌曲,让学生集中注意听;可以反复播放)。
3.体验歌曲:放歌过程中指挥师提醒同学们用身体去表达歌曲里的蒲公英在“微风中轻轻地飞翔”等情景。
4.分节赏析:分段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A、B、A′)、曲调、节奏、速度等。
指挥师可以借助钢琴伴奏、打击敲击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特点。
3. 结合动作编排(约20分钟)1.指挥师分享编动作的重点,示范摆动作;2.学生跟读指挥师,和指挥师一起大声说出歌曲里的内容,借此学习歌曲的发音、韵律。
3.教师示范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歌曲与动作的配合。
4. 整体演唱(约10分钟)学生按照指挥师的指导,结合歌曲、动作,进行整体演唱。
5. 课堂小结(约5分钟)1.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自觉总结、感悟本堂课的重点、难点;2.结合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爱国主义思想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理解和演唱动作的训练,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对歌曲和文化有所了解。
但整体来看还是比较浅显,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个性特长和团队协作能力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让学生在协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教学的质量。
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课后反思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孩子们喜欢的是唱歌课,欣赏课可能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在他们眼里觉得枯燥乏味。
在得知上这节欣赏课的时候,我也犯了愁,三年级欣赏课,既不是讲故事的《彼得与狼》,也不是想象力丰富的《鸭子拌嘴》,而是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我真的担心把这节欣赏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于是,我又重温新课标, 更深的理解了相关内容:“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欣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静心聆听,全神贯注地感受音乐,让思维在时空中自由驰骋,超越自我。
我从备课入手,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听、看、想、唱、念、奏让学生了解音乐、理解音乐,对欣赏课产生兴趣。
通过这节课前前后后的准备、录制,我也有很多感触:一、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课堂中加入了表演形式,如第二部分打击乐表演、第一部分舞蹈表演、第三部分歌唱表演……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
课堂上根据歌曲每一部分的内容情绪进行选择,表演把作曲家的创作真正成为音乐,将音乐作品从音乐符号变为音乐的过程,学生将在二度创作中更加理解作品内涵。
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至关重要。
作为老师是直接传递给学生情感的人,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三、在音乐欣赏课中重视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到音乐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画一画”、“敲一敲”、“动一动”、“唱一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情感。
听:在语言的引导下,有目的地听音乐,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看: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观看相应的图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视听结合的方法加深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人音版三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一、课堂目标1、用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歌声有感情演唱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2、感受《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不同的情绪,体会歌曲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萌发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二、课堂重点重点:完整、自信、有表情唱好歌曲三、教学过程学习歌曲《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教师:同学们,每当我国奥运健儿夺得金牌,听到国歌奏响,看着国旗冉冉升起,心中会涌现什么样的感情呢?(热血沸腾、满怀自豪,一股强烈的爱国心油然而生)1、初听歌曲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歌,我们先来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祖国的爱。
(播放歌曲动画)2、揭题教师:小朋友想对祖国说些什么?这首歌曲的歌名是《祖国祖国我们爱你》3、复听歌曲教师:再听一遍,仔细感受歌曲情绪,你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呢?(感到很幸福、很愉快,为生长在中国感到骄傲)(前段声音轻巧活泼,后段亲切抒情)4、再听歌曲教师:你能听出来歌曲哪些地方不要唱吗?那是前奏、间奏、尾声(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在前奏、间奏、尾声的地方不要出声,注意停顿)5、教师:现在老师来唱前四个乐句旋律,你们来唱歌词,请注意听哪句旋律出现多次?3 4 5 6 | 5 0 |听听这句音符的排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小朋友们在比一比谁画的好,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踊跃的、开心的)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这四句呢?(开心)(跟音乐演唱)6、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跟随音乐唱一唱后半段,并找出相同乐句。
教师:结尾两句旋律一样,但是结尾拍数不一样,我们把这两句唱一唱为什么“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要重复唱一次?(因为只唱一句不能够表达出对祖国满满的爱,所以还要再重复一次)那这两句要唱得一样吗?力度上应该怎样处理才能表达更强烈的对祖国的爱?(后一句可以唱得强一些)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学唱后半段,老师唱旋律,同学们唱歌词音程跳跃较大,要注意声音的高位置。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领唱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是一首富有节奏感和旋律优美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歌曲以歌颂十月阳光为主题,表达了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的情感。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掌握。
歌词富有诗意,充满童趣,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音符、节奏和简单的声乐技巧。
他们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然而,部分学生在合唱时,音准、节奏和合唱协调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提高音准、节奏和合唱协调性。
3.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十月的阳光美好,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掌握基本的合唱技巧。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合唱协调性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2.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集体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合唱技巧。
3.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情感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的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介绍、歌词、旋律等。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乐谱:准备歌曲乐谱,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4.合唱道具:准备适合学生的合唱道具,如手拍、铃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介绍歌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案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1、在聆听中完整地唱好并表现好这首歌曲。
2、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教学小结。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下册第1课《红旗颂》教案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曲《红旗颂》。
教学目的:感受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准备:录音机、欣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
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出示标题以及作者)二。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材分析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一、三乐句(各4小节)相同。
句中运用八分休止和切分的节奏,旋律作分解和弦进行,轻盈活跃,富有生气。
第二、四乐句除句末终止不同外,其余也均相同。
由于旋律作级进,节奏连贯,显得亲切柔和。
这一部分刻画了少年儿童活泼天真的形象,并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真切感情。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这一部分感情激荡欢畅,这是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温暖的阳光下,少年儿童为友谊、为祖国而纵情放歌。
末尾的4小节采用了第一部分中连贯的上行旋律的音调并加扩充,攀升至歌曲的最高音,将歌曲推向高潮。
第三部分。
这里节奏明快有力,具有进行曲风格,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在歌声中我们仿佛听到了亿万人民在十月的阳光下坚定豪迈、胜利前进的步伐。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为什么?4.分段深入欣赏:(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