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调查
- 格式:pdf
- 大小:478.87 KB
- 文档页数:6
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用草坪作为空间的基底,以灌木对空间进行填充,提高空间的层次感与丰富度,再通过高大的乔木作为空间的骨架支撑起整个草坪空间,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类型的草坪空间,因此在进行草坪景观设计时,应根据空间的类型进行植物的合理搭配和配置。
本文通过对杭州太子湾公园中典型的不同类型的草坪空间进行调查,根据其植物配置的特点,分析其优势与劣势,进而总结出不同类型草坪空间中植物的配置设计建议。
1实地调查与数据来源1.1草坪空间的类型及特征根据植物配置方式的不同,草坪空间形成的空间感不同,因此根据草坪的空间感可将草坪空间分为敞开式草坪空间、半敞开式草坪空间、覆盖式草坪空间及封闭式草坪空间[1]。
在敞开式草坪空间的植物配置上,高大乔木的使用较少,主要利用地被植物及低矮的灌木作为空间的填充植物,并作为划分空间的主要空间限制因素,一般空间的尺度控制在25m 左右为宜,通过减少高大乔木的使用,使游人的视线高于四周的植物景观,并且将空间敞开、外向,减少空间的私密性。
在半敞开式草坪空间中,植物的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方向性,四周仅部分敞开,植物设计时指向封闭性较差的敞开面,其余一面或多面利用高大的植物进行封闭与遮挡,空间尺度的控制上一般在20~100m [2],限制了游人的视线,降低了视线的整体穿透性。
在覆盖式草坪空间中,主要通过具有宽、大树冠和枝条、树叶较为茂盛、浓密的乔木,对空间的顶部进行遮挡、覆盖进而形成树下空间,一般在空间尺度设计上采用3.5~7.5m 的小型空间组合,使人们在树下空间活动时,处于树丛的覆盖、包裹之中,视线和活动不被完全限制。
而封闭式草坪空间则具有较强的空间限制,通过3.5~3.7m 的小型空间组合,利用高大的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使草坪空间的垂直向、水平向的产生遮挡限制视线的穿透性,形成较强的隐秘性与隔离感。
1.2实地调查杭州市太子湾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南山路,西湖的西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因南宋的庄收稿日期:2022-10-27作者简介:温黎翔(1990—),男,新疆塔城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设计。
杭州地被植物调查地被植物是指那些株丛密集、低矮,经简单管理即可用于代替草坪覆盖在地表、防止水土流失,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并具有一定观赏和经济价值的的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杭州城市绿地中应用的地被植物种类是较为丰富的。
据统计,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共计144种,隶属于53个科。
其中草本类有87种,灌木类有45种,藤本类有12种,这些植物以百合科、菊科植物用得最多。
其中西湖南线绿地是极具代表性的,在已有的乔木林带基础上,大量应用地被植物,充分体现了杭州园林独特的植物配置特色。
地被植物的密集片植方式在西湖南线是比较常见的。
如春鹃、日本栀子花、吉祥草、麦冬等在全范围内的较大面积应用,其他种类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转角处、水岸、斜坡等)进行了大量、密集的片植,给人以一种步移景换的感觉。
如佛甲草,只在一处溪岸边的由水杉、柳树和鸡爪槭所组成的斜坡疏林下进行了栽植,应用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左右,形成了局部的量上的优势,盛花期的黄色小花点缀在密集交错的嫩绿枝叶中,给人以强列的视觉冲击。
同时,在大面积的单色(如沿阶草、吉祥草等)或者一、二年生低矮类地被植物间用石蒜等宿根草花进行混种点缀,能够很好地解决色彩单调和植物枯萎之后的萧条景象。
而部分色叶地被植物品种则以小面积丛植点缀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花叶美人蕉、金边阔叶麦冬等,在单点上种植的面积较小,但在整个绿地中则又有一定的重复出现次数,弥补了色彩、品种和种植方式上的单调性。
色叶和常绿花灌木品种的增多,无形中给了种植设计者更多的选择和发挥余地。
尤其是在色彩处理时,在比较暗灰的背景下,就运用如金山绣线菊这样具有亮丽色彩的花和叶的小灌木来跳一跳颜色,形成了较为强烈的对比。
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
陆生植物为了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必须有发达的根部。
为了支撑身体,便于输送养分和水分,必须有强韧的茎。
杭州花圃调查报告杭州花圃调查报告一、引言杭州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而在杭州市区内,花圃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形式,也成为了游客们喜爱的目的地之一。
本报告将对杭州花圃进行调查,以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杭州花圃的情况,我们采取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对杭州市区内的主要花圃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了其规模、植被种类、景观设计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我们还对杭州市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花圃的认知和满意度。
最后,我们还对相关专家进行了访谈,以获取他们对杭州花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三、杭州花圃的现状1. 规模和数量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杭州市区内的花圃数量众多,分布广泛。
从小型的社区花圃到大型的公园花圃,各种规模的花圃都有涉及。
其中,西湖花圃、浙江大学花圃等知名景点的花圃规模较大,吸引了大量游客。
2. 植被种类杭州花圃的植被种类丰富多样。
除了常见的花卉,如牡丹、玫瑰等,还有一些独特的植物,如杭白菊、蓝花楹等。
这些植被种类的多样性为花圃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3. 景观设计杭州花圃的景观设计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在花圃中,我们看到了仿古建筑、水池、假山等元素的运用,使整个花圃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此外,一些花圃还设置了休闲区、儿童游乐设施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市民和游客的认知和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杭州市民和游客对杭州花圃持有积极的态度。
他们认为花圃是城市的绿肺,为城市增添了生机和美丽。
同时,他们也对花圃的景观设计和植被种类表示满意。
然而,也有一部分受访者提到了花圃管理方面的问题,如缺乏维护和管理、游客过多等。
五、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与专家的访谈中,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杭州花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他们认为应加强对花圃的管理和维护,提高花圃的整体品质。
其次,专家们建议在花圃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和人为破坏。
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植物配置的研究摘要:以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景观的配置特点为主线,论述了花境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目前西湖风景区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针对目前该地区花境配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有利于营造出丰富的花境景观。
关键词:西湖景区,花境,植物配置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趋重视,如何构建植物多样性一直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重点。
早在30多年前,花境已经被引入中国的植物造景当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杭州西湖风景区的花港观鱼所采用的英国自然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尽管其植物配置手法一直备受推崇,可从总体上看,花境在国内的发展相对缓慢,在花境设计及植物选择方面研究仍处于借鉴和模仿的起步阶段,存在很多弊端。
例如植物种类相对单一,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缺乏各观赏立面的动态变化,呆板单调的植物造型等。
随着植物花卉品种的不断引入,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花境将被更为广泛地运用在各城市公共环境当中,以便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1花境的概念随着花境在国内外运用越来越广泛,学者们对花境的定义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
何为花境,花境一词最开始源于西方,英文为Flower border。
花,可供观赏的植物;境,地方,处所。
是指由花组成的境界,由可供观赏的植物组成的一处地方。
在《中国百科大词典》中认为,花境是在园林中由规则式的构图向自然式构图过渡的中间形式,其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种植床的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是由几何轨迹可循的曲线,主要表现植物的自然美和群体美。
随着花境的发展,学者们普遍把花境解释为花卉的一种特殊应用形式,通常以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以及一、二年生花卉为主要材料,通过艺术抽象,提炼设计出宽窄不一,多以曲线为主的自然式花带;其平面外部轮廓多为带状,内部的植物配置采用自然式种植,其目的在于模仿现有自然界树林边缘地段各种野花自然的生长状态,表现植物搭配的群体美。
2花境的特点2.1植物种类繁多,来源广泛花境最主要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一般选材以低维护、易管理的露地宿根花卉为主,并搭配常绿灌木、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花卉等植物。
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调查与分析杭州市作为中国的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其城市道路绿化水平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杭州市城市道路绿化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其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现状1.绿化覆盖范围:在杭州市区范围内,主城区和郊区的道路绿化覆盖范围普遍较广,街道两旁的绿化带和公园连廊成为了城市生态的一部分。
2.绿化植物种类:杭州市的道路绿化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花卉等,其中以梧桐树、樱花树、紫薇等树种最为常见。
3.绿化养护水平:杭州市道路绿化的养护水平比较高,绿化带内有专门的养护人员定期清理杂草、修剪植物,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美观。
4.绿化效果:城市道路绿化使得整个城市显得生机勃勃,空气清新,给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和娱乐环境。
二、问题分析1.绿化带利用率低:绿化带往往只起到装饰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能,如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等。
2.绿化带连通性差:城市道路绿化带之间的连通性不够,缺乏步行、骑行和绿道等交通网络,导致市民行动受限,无法充分享受绿化带带来的好处。
3.绿化植物种类不够多样化:杭州市道路绿化植物主要以常见的树种为主,缺乏多样性,导致景观单一化,缺乏变化和新意。
4.绿化养护成本高:绿地的养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对于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加大了绿化工作的难度。
三、建议1.制定全面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杭州市应该出台全面的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明确绿化带的布局和功能,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提高绿化带的利用率:绿化带可以设置休闲设施、广场、健身器材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所和活动空间,增加绿化带的利用率。
3.加强绿化带之间的连通性:完善步行和骑行道路网络,使各个绿化带之间可以互相连通,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4.增加绿化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引入更多的本地植物和适应性强的外来植物,增加绿化带的景观变化和新意。
《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研究——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与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杭州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其独特的园林植物配置为国内外游客所称道。
本文旨在研究杭州西湖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群落功能、种类组成,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讨其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植物群落功能1. 生态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形成了丰富的群落结构,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同时,植物群落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为游客提供一个宜人的游览环境。
2. 景观功能:园林植物配置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
杭州西湖的植物群落通过色彩、形态、季相变化等元素,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
3. 文化功能: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配置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等,它们在园林中得到了合理的配置,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文化特色。
三、种类组成杭州西湖的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包括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等。
其中,乔木如香樟、朴树、广玉兰等,为园林提供了层次感和空间感;灌木如红枫、紫薇等,丰富了园林的色彩和形态;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则使园林更加生动和自然。
此外,杭州西湖还引种了许多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品种,如造型独特的盆景、珍稀的花卉等。
四、案例分析1. 断桥残雪:断桥作为杭州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其植物配置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在桥的两边,种植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如柳树、桃树等。
春天时,桃花盛开,与残雪相映成趣;夏天时,柳树成荫,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清凉的环境。
这种植物配置不仅美化了景观,还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2.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杭州西湖著名的赏荷景点。
这里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荷花及搭配其他水生植物和岸边植物,形成了优美的水景景观。
每当夏秋时节,荷花盛开,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这种植物配置也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和诗情画意。
花卉学实习报告报告要求:总结杭州地被植物和水生花卉种类及其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杭州花境和花坛的类型、植物种类、设计特点及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情况一、杭州地被植物和水生花卉种类及其在杭州园林中的应用情况1杭州地被植物调查1.1杭州地被植物种类是非常丰富,常见的地被植物有:春鹃、日本栀子花、吉祥草、沿阶草、石蒜、花叶美人蕉、金边阔叶麦冬、藿香蓟、二月兰、半支莲、孔雀草、细叶美女樱、雏菊,玉簪、萱草、鸢尾、红花酢浆草、麦冬、白三叶草、沙地柏、平枝枸子、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扶芳藤、五叶地锦、山葡萄、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玲兰、山罂粟、铁扁豆、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鸢尾、玉簪、萱草、马蔺、麦冬、石菖蒲、万年青、虎儿草、蕨类、霍香、慈姑、水菖蒲、泽泻、草莓、细叶茑萝、栀子花、八仙花、棣棠花、小檗、金银花等。
其中,一、二年生草花地被植物,株低矮、株丛密集自然,花团似锦,能展现出活力,如紫茉莉、太阳花、雏菊、金盏菊、香雪球等;宿根观花地被植物,不仅景观美丽,而且繁殖力强,被广泛应用于花坛、路边、假山园及池畔等处,如玲兰、山罂粟、铁扁豆、葱兰、小菊、矮种美人蕉、鸢尾、玉簪、萱草、马蔺等;宿根观叶地被植物,大多数植物低矮,叶丛茂密贴近地面而且多数是耐荫植物,如麦冬、石菖蒲、万年青、虎儿草、蕨类、霍香等;水生耐湿地被植物,能防止和控制杂草危害水体,如慈姑、水菖蒲、泽泻等,藤本地被植物,草本藤蔓枝条纤细柔软,由它们组成的地被细腻漂亮,如草莓、细叶茑萝等,木本藤蔓枝条粗壮,但绝大部分都具有匍匐性,可以组成厚厚的地被层,如常春藤、五叶地锦、山葡萄、金银花等;矮生灌木地被植物,如栀子花、八仙花、棣棠花、小檗等。
2杭州水生花卉调查2种植于浅水岸边及宽阔水面中间突出的滩地上,黄色的花朵好似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绿叶丛中穿梭飞舞,极为美丽。
5.香蒲,为香蒲科多年生草本。
穗状花序呈蜡烛状,花期6-7月。
多植于浅水湿地处,香蒲叶片清新而飘逸,随风起舞,极具动感。
杭州为例——以上海、杭州为分车带节点花境分车带节点是城市道路景观系统中明显的“点”区域。
在延续较长一段由同一规律重复构成的分车绿带后,分车带节点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变奏点,利用花境营造出不同风格的视觉效果,令等候绿灯的司机、行人耳目一新,舒缓审美疲劳。
图1中花境位于杭州莫干山路中分带的节点处,是典型的分车带节点花境。
由于分车带节点通常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路口处,属高危地带,应尽可能减少管理频度,故此处花境栽植了养护管理相对粗放、无需频繁更换的宿根花卉和具有长期观赏效果的观叶、观花灌木,以尽量减少绿化管理的次数。
另外,为避免遮挡视线、发生危险,该花境设计中未使用叶密高大的乔灌植物,而是以40~90厘米的高茎草本作为花境主景。
同时,花境中每种植物以组团的形式种植在一起,组团大小不一且衔接紧密、疏密得当,宛如自然生长的状态,见图2。
通过借鉴,提出适用于分车带节点花境的配置模式如下:(灌木)红花檵木+火棘+金森女贞+花叶蔓常春——(一二年生花卉)三色堇+虞美人+飞燕草+毛地黄+旱金莲+金盏菊——(宿根花卉)丛生福禄考+山桃草+锦葵+多叶羽扇豆+钓钟柳+石碱花+宿根天人菊+荷兰菊+银叶菊+八宝景天+一叶兰+火炭母+常春藤——(观赏草)五节芒+花叶芦竹;或(灌木)红叶石楠+洒金桃叶珊瑚+十大功劳+南天竹+红瑞木+茶花——(一二年生花卉)矮牵牛+金鱼草+白晶菊+大花马齿苋+孔雀草——(宿根花卉)欧洲报春+车前叶蓝蓟+美人蕉+大花金鸡菊+荷兰菊+四季秋海棠+花叶薄荷+凹叶景天+吉祥草——(观赏草)五节芒等。
交通绿岛花境交通绿岛通常位于十字路口的中心或丁字路口转角处。
在国外一些城市以及国内道路绿化水平较先进的城市中,交通绿岛的绿化多采用花境的形式来布置,如图3与图4所示的上海彰武路与鞍山支路路口的交通绿岛花境。
此处花境中的植物是以常绿乔灌木、宿根花卉、观赏草为主,少量点缀一二年生的时令花卉,不过分追求绚丽的色彩。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位于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以柳浪闻莺为主题的公园。
公园总面积为34.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到16.8公顷,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今天我们将针对柳浪闻莺公园的植物配置和空间分析进行探讨。
一.植物配置1.柳树柳树是柳浪闻莺公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
公园里种植了大量的柳树,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清新的空气,还为公园增加了独特的生态风貌。
2.荷花柳浪闻莺公园的荷花种植面积极大,色彩鲜艳、奇妙多姿,每年夏天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公园里的荷花亭、荷塘月色等设施也为游客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场所。
3.樱花柳浪闻莺公园里种植了不少樱花树,春天到来时花开似雪,十分美丽。
公园里的樱花大道、樱花园等区域是游客拍照的绝佳场所。
4.竹子柳浪闻莺公园里还种有大量的竹子,这也是公园里比较独特的植物之一。
竹林之中,龙吟虎啸、风吹竹叶的声响相互激荡,构成了一道道和谐的生态画卷。
二.空间分析1.中央草坪柳浪闻莺公园中央草坪面积广阔,周围种有多种植物,是公园里最热门的休闲场所。
不论是晨练、散步还是踢球、飞鱼,都能在这里找到舒适的场所。
2.林中小道公园中还有很多蜿蜒的林中小道,这些小道穿行在森林之中,充满野趣和神秘感。
这里不仅适合体验自然景观,也是不少人热衷于晨跑、骑行的地方。
柳浪闻莺公园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就是荷花池了。
这里不仅有着广阔的水面,还生长着四季花海。
游客可以在此既欣赏秀美的风景,还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水鸟,感受天然生态的魅力。
4.瀑布柳浪闻莺公园的瀑布是比较典型的景观之一。
瀑布水流潺潺,声音清脆,时而激荡时而静默,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音乐。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纯粹。
综上所述,柳浪闻莺公园是一座景色优美、空间设计合理的城市公园,植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利用,营造出了休闲、健身、学习的多重氛围,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
未来,相信柳浪闻莺公园会不断向更为完美的方向发展,成为市民们更喜爱的公园之一。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以“柳浪闻莺”为主题的公园,占地面积达16.2万平方米,以柳树、谷雨花、春芽等为主要景观,营造出一片美丽宁静的园林景致。
在植物配置和空间分析方面,公园注重营造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漫步的场所。
一、植物配置柳浪闻莺公园内的植物种类多样,布局合理,通过对各种植物的精心搭配,打造出了一片绿意盎然的绿色空间,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天然氧吧中。
1.主要景观植物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其中以垂柳最为著名。
这些垂柳枝条柔软婆娑,随风摇曳,给人以宁静的美好感受。
春芽、谷雨花等花木也是柳浪闻莺公园的主要景观植物,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中开放,为园中增添了绚丽多彩的色彩。
2.绿化布局柳浪闻莺公园的绿化布局精心设计,不仅注重植物的种类,更重视植物的分布和园林的整体效果。
高大挺拔的柳树和繁茂的春芽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公园内还种植了一些观赏性比较强的灌木和花卉,如石楠、迎春花等,使整个公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水域植被公园中的水域是柳浪闻莺公园的一大特色,其水域植被种类繁多,包括了荷花、芦苇、睡莲等,这些水生植物为公园增添了几分野趣,也为来此观光的游客提供了一种清新怡人的休闲体验。
二、空间分析1.景观空间柳浪闻莺公园的景观空间布局合理,整个公园分为了南北两部分,用一条人工挖掘的小溪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在公园内,游人可以感受到园林、水面、树木相互交错的美景,尤其是南部地区的水面和北部地区的盆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休闲空间柳浪闻莺公园内的休闲空间充足,有宽敞的草坪、鸟语花香的花园和静谧的水域,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漫步、阅读、休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3.游憩空间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享受到柳浪闻莺公园的美景,公园内设置了一些游憩设施,如长椅、凉亭、观景台等,游客可以坐下休息或者驻足观赏,感受园林的魅力。
4.活动空间柳浪闻莺公园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些活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这些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丰富了公园的活动空间。
园林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及常用配置方法——以杭州城市绿地为例园林学院专升本园林051 胡高鹏25摘要:通过调查对杭州绿地中地被植物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不同地段地被植物的配置情况,分析讨论了杭州绿地中地被植物的配置特色,最后,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地被植物;应用现状;研究1 前言园林地被植物是指覆盖在地表面,用来园林绿化的低矮植物[1]。
地被植物高度不超过110cm,生育期内可以露地栽培,具有覆盖能力强、观赏价值高和可粗放性管理等特点。
狭义的地被植物是指除草坪植物以外的符合上述定义的植物。
国外地被植物的概念明确将草坪排除在外。
杭州地处东经120010',北纬30015'。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有关资料显示:杭州已有的地被植物种类85种,隶属于35个科,其中草本类有20种,灌木类有18种,藤本类有8种,新型地被植物33种,在本地生长良好的优良品种13种。
此次调查研究在查阅有关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浙江省绿化水平较高的杭州市各类绿地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样点进行调查,具体包括花港观鱼、杭州植物园、太子湾公园、西湖南线、西线。
2 杭州地被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中,像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杭州植物园等一些传统的绿地当中,还是以应用吉祥草、麦冬等传统的地被植物种类为主,且成片状的大面积栽植,虽也有一些新优地被植物的应用,但数量还不够多,应用还不够广,多呈零星的点缀布置[2]。
而在西湖西线等杭州新建绿地中,则是一些新优地被植物的聚集地,这些新建绿地在保持杭州传统绿地地被植物应用特色的前提下,已经推广应用了大量新品种,如佛甲草、矮紫薇、花叶锦带花、金边麦冬、花叶蔓长春花、银边六月雪、过路黄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些新建绿地在地被植物的配置上,更讲究丰富的色彩与层次,彩叶地被植物日益受到园林界的重视,观赏价值较高的地被植物已经在园林中大量应用。
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主要配置模式和应用探讨章红;陈丽庆;龚稷萍;龚仲幸【摘要】介绍了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的主要配置模式和应用现状,对其在花境理念认知、花境植物应用及花境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发展城市花境的应用,加大对花境植物的引种、开发和利用的建议.【期刊名称】《浙江林业科技》【年(卷),期】2007(027)001【总页数】5页(P61-65)【关键词】花境;植物;配置;应用【作者】章红;陈丽庆;龚稷萍;龚仲幸【作者单位】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07;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07;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浙江,杭州,310007;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2花境是指将多年生球宿根花卉及一、二年生花卉、灌木等植物材料,根据自然界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规律,通过艺术加工,以带状形式为主,组合栽植在林缘、路缘、水旁及建筑物前等处,以营造一种自然、生态的园林花卉景观。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着手对其研究和推广应用,杭州亦属于走在前列的城市之一,其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花境自然式的配植手法与杭州自然山水园林和自然式植物配置风格非常一致,为此,我们于2000年起进行了杭州地区花境植物材料的引种、筛选及配置模式的研究,经过4 a多的研究和实践,共引种筛选出200多种适合杭州地区应用的优良花境植物材料,并在西湖风景区及部分城区推出了几十个花境配置实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对杭州西湖风景区花境配置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杭州西湖风景区内花境的配置形式已日渐丰富,且每年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目前主要配置模式和应用类型有以下几种。
1.1 根据花境立地环境进行配置1.1.1 路缘花境路缘花境多布置于景区游步道转角处,起对景或点景作用;或布置于游步道两侧起引导和渲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