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与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110.50 KB
- 文档页数:16
轴类零件数控工艺分析与编程(毕业论文)一、选题背景数控工艺分析与编程是加工制造行业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电子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制造业的主流之一。
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零件加工的精度、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力、耗材和时间等成本,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选取轴类零件数控工艺分析与编程为毕业论文的研究主题,是配合当前制造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产业化的趋势为切入点,拟从轴类加工的角度出发,研究轴类加工的数控编程技术和工艺分析。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可行的加工方案和实现数控加工的工艺参数和编程模型。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加工制造行业生产实践,促进加工制造技术的升级观念的转变,提高制造业生产效能,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研究内容1、轴类零件的零件特点和加工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并从加工工艺角度出发,确定具体的数控加工加工流程。
2、基于轴类零件的加工技术和要求,研究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方法以及工艺参数的优选和调整方法。
3、通过数控编程的分析和研究,开发出适用于轴类零件的数控编程软件,实现自动化编程和完成工艺数据的提取和传输。
4、通过实验和仿真,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考察研究结果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四、研究意义1、提高轴类零件数控编程技术和工艺分析的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为加工制造行业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加工方案和实现方法,优化生产制造的流程。
3、拓宽加工行业的思路和视野,促进信息技术和机械制造领域的深度交融,拓展产业化的广度和深度。
4、为制造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五、研究方法1、文献法,收集和综述国内外有关轴类零件数控加工方面的文献,了解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实验法,开发适用于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的程序及专用软件,构建完整工艺数据及参数数据库进行实验验证。
3、分析法,分析轴类零件的技术特性,从加工角度出发优化工艺,提高加工效率和品质。
数控编程加工工艺实例分析文/罗谷清数控机床是一种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它严格按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工件进行加工。
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与普及,现代化企业对于懂得数控加工技术、能进行数控加工编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必将不断增加。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
数控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过程。
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是使用数控机床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理想的数控程序不仅应该保证加工出符合零件图样要求的合格零件,还应该使数控机床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应用与充分的发挥,使数控机床能安全、可靠、高效地工作。
一、数控程序编制的内容及步骤数控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二、编程方法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主要有两种:手工编制程序和自动编制程序。
1.手工编程手工编程指主要由人工来完成数控编程中各个阶段的工作,如图2所示。
一般对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所需的加工程序不长,计算比较简单,用手工编程比较合适。
手工编程的特点:耗费时间较长,容易出现错误,无法胜任复杂形状零件的编程。
据国外资料统计,当采用手工编程时,一段程序的编写时间与其在机床上运行加工的实际时间之比,平均约为30:1,而数控机床不能开动的原因中有20%~30%是由于加工程序编制困难,编程时间较长。
2.计算机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是指在编程过程中,除了分析零件图样和制定工艺方案由人工进行外,其余工作均由计算机辅助完成。
采用计算机自动编程时,数学处理、编写程序、检验程序等工作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的,由于计算机可自动绘制出刀具中心运动轨迹,使编程人员可及时检查程序是否正确,需要时可及时修改,以获得正确的程序。
又由于计算机自动编程代替程序编制人员完成了繁琐的数值计算,可提高编程效率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因此解决了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零件的编程难题。
如何开展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摘要:数控机床加工中,要进行数控编程首先要进行零件工艺分析。
工艺方案的好坏不仅会影响机床效率的发挥,而且将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
本文就如何进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进行讨论。
关键词: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中图分类号】tg659引言:数控加工(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是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数控机床加工与传统机床加工的工艺规程从总体上说是一致的,但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再编制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和加工程序,最后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数控加工人员可根据数控加工工艺包括的内容逐一进行工艺分析。
1根据图纸,选择数控加工的内容并决定数控机床类型。
1.1选择数控加工的内容我国目前机械加工所使用的机床设备并非均为数控机床,为了充分合理的使用设备,对零件分析,需要数控加工的内容。
在选择时一般按下列顺序考虑:优先选择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重点选择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难保证的内容;在数控机床尚存在富裕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普通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内容。
1.2数控机床类型不同类型的零件应在不同的数控机床上加工,要根据零件图纸中设计要求选择机床。
数控车床适用于加工形状复杂的回转体类零件(包括圆柱、圆锥、圆台、球体等)。
数控铣床适用于平面类零件、变斜角类零件、曲面类零件(如模具、箱体等)。
数控加工中心适用于复杂的曲线、曲面、叶轮、模具、箱体。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适用于硬材料,窄缝类零件。
2零件图工艺分析首先从图中明确加工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再审查和分析零件图样中尺寸标是否充分,对基点坐标进行计算,最后分析定位基准的可靠性。
3加工方案的确定3.1加工方法的选择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许多,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求等全面考虑。
如对it7级精度的孔采用镗削或铰削、磨削等加工方法均可达到精度要求,但箱体上孔一般采用镗削或铰削,而不宜用磨削。
目录一、摘要……………………………………………………二、配合件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零件加工工艺的分析……………………………1.1 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1.2 零件的结构工艺分析…………………………2、编程尺寸的确定…………………………………2.1 计算各节点的坐标尺寸………………………3、毛坯的选择……………………………………4、工艺过程设计……………………………………4.1 板料凸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4.2 板料凹件加工工步顺序的安排………………5、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等…………………………5.1 刀具的选择方案………………………………5.2 铣削用量的确定………………………………6、确定切削用量……………………………………7、工艺文件…………………………………………7.1 工序卡片………………………………………7.2 刀具卡……………………………………………8、编制加工程序单…………………………………三、小结…………………………………………………四、参考文献……………………………………………摘要数控机床的出现以及带来的巨大利益,引起世界各国科技界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
发展数控机床是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来工厂自动化的基础。
数控机床的大量使用,需要大批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技术的人员。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它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更新,现在数控技术也称计算机数控技术,加工软件的更新快,CAD/CAM的应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技术。
如像UG , PRO/E , Cimitron , MasterCAM ,CAXA制造工程师等。
数控技术是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尤其在模具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所以这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很高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知识和数控操作技能。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摘要】:零件的数控加工质量包括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关键词】:数控车削工艺分析控制质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数控车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合理地发挥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保证加工质量,如何保证和提高数控车床的加工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工艺性分析是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前期准备工作,它必须在数控程序编制前完成,因为工艺方案确定之后,编程才有依据。
如果工艺性分析不全面,工艺处理不当,将可能造成数控加工的错误,直接影响加工的顺利进行,甚至出现废品。
因此数控加工的编程人员首先要把数控加工的工艺问题考虑周全,才进行程序编制。
合理进行数控车削的工艺处理,是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因此应根据零件图纸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确定加工方式和加工路线,选择合适刀具及切削用量等参数。
未标注处倒角:1x45°,棱边倒钝0.2x45°,要求在数控车床上完成加工小批量生产1、零件图的加工工艺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普通螺纹等表面组成。
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格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
2、零件图的加工工艺处理。
(1)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数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全部取其基本尺寸即可。
(2)在轮廓曲线上,有两处为既过象限有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3)为便于装夹,坯件左端应预先车出夹持部分,右端面也应该先粗车出并钻好中心孔。
毛坯选φ32mm棒料。
(4)确定装夹方案。
确定坯件轴线和左端大端面(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左端采用三爪定心卡盘加紧,右端采用活动顶尖支承的装夹方式。
(5)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按由精到粗,由近及远(由右到左)的原则确定。
3、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刀具材料在切削中一方面受到高压高温和剧烈的摩擦作用,要求其硬度高、耐磨性和耐热性好;另一方面又要受到压力、冲击和振动,要求其强度和韧性足够。
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与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加工是指利用计算机数控系统,通过编写程序控制机床工作来加工零件的一种加工方式。
在工业生产中,数控加工因其高精度、高效率、高灵活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其中数控铣削是一种常见的数控加工方式,本文将从工艺分析、数控铣削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控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分析是数控加工的一项前置工作,它的目的是确定加工工艺,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和刀具,制定加工程序等,从而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
具体而言,工艺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零件的材质和形状:不同材质的加工性能不同,加工时需要选择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刀具;而零件的形状和结构也会影响加工难度和精度,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2. 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根据零件的要求,确定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切削参数和工艺措施。
3. 工序分析:对零件进行逐个工序分析,确定加工顺序、加工方向、加工路径和刀具选择等重要内容,同时把握好每个工序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4. 刀具选择:根据加工材料、零件形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刀具尺寸,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
5. 加工程序制定:通过数控编程软件,编写机床加工程序,包括各种切削参数、刀具路径、指令参数等信息,为数控加工提供参考。
二、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数控铣削是一种高速旋转的刀具在工件表面上进行切削的加工方式,它广泛应用于金属、塑料等材料制件的加工中。
数控铣削在工件制作中具有大量价值和应用,且数控铣削加工工艺也是半自动化和自动化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
要把好铣削的关,需要具备以下几点:1. 刀具选择:刀具的选择是影响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需要考虑切削材料,选择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等材质的刀具;其次要考虑刀具尺寸和形状,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
2. 切削参数:切削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的选定与零件材料、刀具材料、刀具尺寸和表面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题目: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及工艺设计班级:专业: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目录摘要 (1)一、数控机床简介 (2)二、数控激光的概念 (3)三、数控机床的特点 (3)四、数控车削加工 (4)五、数控车床加工程序编制 (5)六、数控车床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5)七、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 (6)八、数控车床坐标的确定 (6)九、运动方向的规定 (7)十、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7)单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5)毕业论文第 1 页共25 页毕业论文第 1 页共25 页毕业论文一.数控机床的简介数控机床是一种用电子计算机和专用电子计算装置控制的高效自动化机床。
主要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立式机床装夹零件方便,但切屑排除较慢;卧式装夹零件不是非常方便,但排屑性能好,散热很高。
数控铣床分三坐标和多坐标两种。
三坐标机床(X、Y、 Z)任意两轴都可以联动,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曲线的轮廓和开敞曲面的行切。
多坐标机床是在三坐标机床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数控分度头或者回转工作台,成为4坐标或者5坐标机床(甚至多坐标机床)。
多坐标机床主要用于曲面轮廓或者由于零件需要必须摆角加工的零件,如法向钻孔,摆角行切等。
摆角形式4坐标的主要为A或B;5坐标机床主要为AB,AC,BC,可根据零件要求选用。
摆角大小由加工的零件决定。
数控机床从组成来看,主要分为以下两方面:1.机床本身技术参数(1)作台工:零件加工工作平台,尺寸大小应根据加工零件的大小进行选用。
(2) T形槽:工作台上的T形槽主要用于零件的装夹,其中T形槽的槽数、槽宽、相互间距,需要根据加工工件的特点进行规定。
(3)主轴:主轴形式,主轴孔形式等,(4)进给范围:机床X Y Z三个方向的可移动距离(行程),移动速度的大小;摆角(A B C)的摆动范围,摆动的速度(5)主轴的旋转:主轴的转速,主轴的功率,伺服电机的转矩等2.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数控车床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一、数控车床的加工工艺1.数控车床主要加工对象数控车床的主要加工对象有:精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表面形状复杂的回转体零件、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
2.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选择适合在数控车床上加工的零件,确定工序内容;分析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明确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确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工序的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调整。
3.数控车床加工路线的拟订车削加工工艺路线的拟订是制定车削工艺规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划分工序以及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等。
(1)加工方法的选择。
每一种表面都有多种加工方法,具体选择时应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及生产类型等因素,选用相应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
(2)加工阶段的划分。
粗加工阶段:其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多余的金属,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半精加工阶段:其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精度,留有一定的精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精加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光整加工阶段:对零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的表面,需要进行光整加工,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尺寸精度、减小表面粗糙度。
(3)工序的划分原则。
工序集中原则:指每一道工序包括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从而使工序的总数减少。
工序分散原则:就是将工件加工分散在较多的工序内进行,每道工序的加工内容很少。
(4)加工顺序的安排。
先粗后精、先远后近、内外交叉原则、基面先行原则。
二、零件加工工艺分析1.零件图的分析图1如图1,该零件是一个典型的螺纹轴(带内孔)零件。
零件长度中等,而且长度尺寸要求不高,均属于自由公差范围。
该工件右侧有一直径为28mm、公差为0.021mm、深度为14mm的内孔,表面粗糙度值为1.6μm,可以作为同轴配合的孔。
三.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一)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1.概述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首先要将被加工零件图上的几何信息和工艺信息数字化。
先根据零件加工图样的要求确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刀具参数,再按数控机床规定采用的代码和程序格式,将与加工零件有关的信息如工件的尺寸、刀具运动中心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速、切削进给量、背吃刀量)以及辅助操作(换刀、主轴的正转与反转、切削液的开与关)等编制成数控加工程序,然后将程序输入到数控装置中,经数控装置分析处理后,发出指令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加工。
数控车床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数控车床工作大致分为下面几个步骤:1)根据零件图要求的加工技术内容,进行数值计算、工艺处理和程序设计。
2)将数控程序按数控车床规定的程序格式编制出来,并以代码的形式完整记录在存储介质上,通过输入(手工、计算机传输等)方式,将加工程序的内容输送到数控装置。
3)由数控系统接收来的数控程序(NC代码),NC代码是由编程人员在CAM软件上生成或手工编制的,它是一个文本数据,表现比较直观,较容易地被编程人员直接理解,但却无法为软件直接利用。
4)根据X、Z等运动方向的电脉冲信号由伺服系统处理并驱动机床的运动结构(主轴电动机、进给电动机等)动作,使机床自动完成相应零件的加工。
2.切削加工必须具备的两种运动1)主运动:主运动是切除工件多余金属层,形成工件新表面的必要运动。
它是由机床提供的主要运动。
主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
切削加工中只有一个主运动,它可由工件完成,也可由刀具完成。
如车削时工件的旋转运动、铣削和钻削时和钻头的旋转运动等都是主运动。
2)进给运动:进给运动是把切削金属层间断或连续投入切削的一种运动,与主运动相配合即可不断切削金属层,获得所需的表面。
进给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小、消耗功率少。
切削加工中进给运动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
它可以是连续的运动,如车削外圆时,车刀平行于工件轴线的纵向运动;也可以是间断的运动,如刨削是工件或刀具的横向运动。
鲑塑龃.浅谈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性分析温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机械系,山东潍坊261206)喃要】数控加工工艺路线设计往往不是指酞毛坯到成品的整个工艺过程,而是仅饭砖于凡道数控咖工工序工艺过程的具体描述,因此进行零件的数控加工时,需要对零件图样进行详细的加-r-r艺分析,选择最适合最需要妁加工内容和工序,充分发挥数控加工优势。
拱键阑】敷控车床;车鲥;工艺分析1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数控车削是数拗Ⅱ工中用的最多的加工方法之一,与常规的车削加工相比较,数控车削加工的主要对象有以下几类:1)几何形状复杂、尺寸繁多、精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
2)表面相糙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
3)轮廓形状特另0复杂或者是难以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
4)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
2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车床加工工艺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刀具的走刀路线、切肖4用量等等。
2.1分析零件图是制定加工工艺的首要任务对被力l IT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是零件工艺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合理的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嚣等。
精度及技术要求分析的主要内容,一是分析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是否齐全、是否合理:二是分析本工序的数控车削加工精度能否达到图t'4-要求,若达不到,须采用其它措施补救时,则应该给后续工序留有一定的余量;三是找图样上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这些表面应该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四是对表面旧糙度要求高的表面,应确定用恒线速度切削。
22数控车削加工方案的确定22_1确定装夹方案釜起腔加工时选择夹具尽量选择通用夹具如:三爪卡盘、顶尖、四爪卡盘等,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尽量减少装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装夹后,)JoT出全部待加面。
Z猃确定加工顺序安排零件车削加工JI酾耐—般遵循以下原则:1)基面先行原则:用作基准表面应优先]b0"r出来,因为定位基准表面越精确,装夹误差就越小。
Vol l9 No 2 2oo6 机械研究与应用 MECHANICAL RESEARCH&APPLICA 兀ON 第19卷第2期
2006年4月
数控铣削工艺的分析与处理 林朝平 (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擒耍:通过数控铣削工艺分析.提出有关处理与改进方法。 关键词:数控铣削;工艺分析;工艺处理;改进方法 中圈分类号:TG54 文献标识鹤:A 文章编号:1007—4414I2006)02—0052—02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process in NC—milling
Lin Chao——ping (Jiangsu Changshu college.Changshu Jiangsu 215500.China) Abstract:Throughprocess analysis ofNC-miHng.itpresented kind oftreatment andimprovement mc ̄n8int}d8paper.
Key words:NC—milling;process analysis;process treatment;improvement mean
1 引 言 数控铣削是数控加工中最常用的加工工序之一。数控铣 削中除了遵循常规的铣削工艺规程外,还应根据数控铣削效 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程序高、质量稳定等特点,合理分析零件 的材质及精度要求、加工工艺性及定位基准等因素,提出相应 的处理与改进方法。 2工艺分析与处理方法【l 】
(1)由于数控铣削时不能使用通用铣床加工常用的试削 方法来接刀,往往因零件重新装夹而接刀困难(即与上道工序 的加工面接不齐或造成两对应面的轮廓错位等)。为减少2 次装夹误差,最好采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即零件上最好有合适 的孔作为基准孔。如果零件上没有基准孑L,也可专门设置工 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台或在后续工序 要铣去的余量上设置基准孔作为工艺基准。 (2)数控铣床上铣削平面常选用可转位硬质合金面铣刀 和立铣刀。粗铣平面时,因加工表面材质不均,宜选择直径较 小的铣刀,以减小切削扭矩:精铣时。铣刀直径应大些,最好能 包容加工面的宽度,以提高切削效率和保证加工精度。加工 余量小且表面质量要求高时,可采用立方氮化硼刀片的面铣 刀进行精铣。 (3)加工凸台或凹槽时,通常用高速钢或硬质合金立铣 刀。精度要求较高的凹槽内表面可使用直径小于槽宽的立铣 刀,先铣削凹槽的中间部分,再利用刀具补偿功能,如(G41) 或(G42)铣削槽的两侧边至尺寸要求 (4)用立铣刀的侧刃铣削平面零件外表面轮廓时,为减 少接刀痕迹,保证零件表面质量,铣刀的切人点和切出点应沿 零件轮廓曲线的延长线上切人和切出,并编制合适的切人和 切出程序,而不应沿法线方向直接切入零件,以免产生刀痕。 有些数控系统拥有专用的功能代码,如切向切入功能代码 (G37)指令,及切向切出功能代码(G38)指令。且选择合适的 进给路线保证加工质量。尤其是精铣削的编程更应谨慎。 (5)用立铣刀铣削封闭的内表面轮廓时,由于切入点和 切出点都无法外延,须将切入点和切出点选在零件轮廓的2 个几何元素交点处,并采用接近平面曲线内延线的方向切人 和切出,以免产生干涉现象。 (6)在连续轮廓曲线岜动铣削中,应尽量避免进给停顿。 否则会因切削力的突然变化,引起零件、夹具、机床工艺系统 的弹性变形,造成工艺系统失去平衡,从而在停顿处的轮廓表 面留下刀痕,影响表面质量。尤其是表酉质量要求高的零件, 应安排于最后一道工序进给,且连续自动铣 。 (7)粗铣时可采用逆铣.而精铣时应选用J噼铫,尤其是精 铣铝镁合金、钛合金或耐热合金时,应尽量采用顺铣.盛按顺 铣方式安排进给路线。 (8)对于一些零件的内转接圆弧半径较小、而槽深和壁 板高度较大时,因铣刀刚性较差,加工困难,通常可采用直径 大小不同的两把立铣刀分别进行粗、精铣削。应注意,防止因 盲目选用直径过大的粗加工立铣刀而引起在精加工后留下未 能铣去的“死角”;或因留给精加工的余量过大则造成精加工 困难等弊病。 (9)在铣削内侧壁与槽底衔接的圆弧时,立铣刀端刃圆 角半径应与零件图样尺寸要求一致,粗加工时因立铣刀尚未 切割到零件的最终轮廓尺寸,圆角半径可适当选得小些(O一 0.5mm),但在编程时应关注粗加工后留下余量的多少,以保 证精加工立铣刀按图样加工出圆角半径,避免造成根部“缺 肉”现象。 (1O)对于既要铣平面又要镗孔的零件,应采用“先面后 孔”的工艺原则划分工步,以提高镗孔的 ̄Jn-r精度。反之,如 先镗孔后铣平面,则铣削时极易在孔口产生飞边、毛刺,且影 响孔的精度。 (11)铣削中有时会遇到某些特殊情况,例如:对于单件 (或小批量)加工时,为取代多轴数控机床,常采用鼓形铣刀 或锥形铣刀加工一些变斜角型面零件;在五轴数控机床上加 工某些球面零件,宜选用贸齿面铣刀,其生产效率比使用球头 铣刀高近1O倍,且加工精度高。 (12)立体型面和变斜角轮廓加工,多采用球头铣刀、环
1 / 1
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处理
1 / 1
姓 名:
专 业:机械加工与自动化
班 级:
前言:
数控加工作为一种先进的加工方法, 被广泛地用于航空工
业、舰船工业以及电子工业等高精度、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在
数控加工中,阻碍数控加工质量的因素专门多,即工艺系统中的
各组成部分,包括机床、刀具、夹具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
1 / 1
刀具使用中的磨损等都直接阻碍工件的加工精度。也确实是讲,
在加工过程中整个工艺系统会产生各种误差,从而改变刀具和工
件在切削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位置关系而阻碍零件的加工精度及
质量。
1 / 1
1 / 1
摘要
从加工工艺角度论述了提高数控加工精度,表面加工质量的
解决措施,只在提高数控加工质量,利于更高效的使用数控机床,
提高数控车床质量,第一要合理考虑工艺因素;第二要掌握数控
车床的三大操作技巧,即一刀多尖、刀具圆弧半径补偿和刀具磨
损参数的有效运用。
浅谈提高数控车床加工质量的措施
一:机床的合理选择
数控加工在中国制造业中差不多有了较长的使用时刻,尽管
有严格的数控机床操作规范、良好的机床维护保养,然而其本身
的精度损失是不可幸免的。为了操纵产品的加工质量,我们定期
对数控设备进行检测维修,明确每台设备的加工精度,明确每台
设备的加工任务。关于大批量成批生产的零件加工工厂,应严格
区分粗、精加工的设备使用,因为粗加工时追求的是高速度、高
的去除率、低的加工精度,精加工则相反,要求高的加工精度。
而粗加工时对设备的精度损害是最严峻的,因此我们将使用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