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0.10 MB
- 文档页数:73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计划)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学问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同学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把握相应的数控编程学问。
(2)技能目标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通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同学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质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同学相应的办法能力、社会能力、互相交流和团队配合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
同学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把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学问,培养同学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为便于教学并让同学把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挑选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情境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应把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
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情境涉及的理论学问。
理论学问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学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有用性。
3、课堂仿照操作。
每个情境应当有同学的仿照操作,让同学体验和把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同学课内实践。
按照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同学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
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学问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同学自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三、教学组织形式设计(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详细支配方式等,假如是多位老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老师分工支配)四、教学办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理论学问;仿真软件练习把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把握基本能力。
机械制造专业数控编程与加工优秀教案范本一、教案概述本次教案旨在帮助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掌握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控编程软件,进行加工工艺规划与数控机床操作。
教案内容包括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编程技巧,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和加工流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数控编程任务。
2.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加工流程,能够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数控加工。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基础知识1.1 数控编程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2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3 数控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1.4 G代码和M代码的基本指令及其应用2. 数控编程技巧2.1 常用的数控编程软件及其功能介绍2.2 数控编程的几何元素和命令格式2.3 数控编程中的常用指令和参数设置2.4 模拟仿真和错误排除技巧3. 数控机床操作与加工流程3.1 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点3.2 数控机床的主要操作界面及其功能介绍3.3 加工工艺规划和数控编程实践3.4 数控机床的手动操作和自动加工过程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介绍数控编程和加工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讲解数控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实践操作设计实验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课堂练习定期组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任务,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设计数控编程和机床操作的综合考试,考察学生对数控编程和加工流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实习评价安排实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地进行实习,并由实习单位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水平。
3. 作业评价布置编程和操作作业,对学生的数控编程结果和机床操作过程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和指导学生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