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重叠社团挖掘算法_吕晓军
- 格式:pdf
- 大小:450.16 KB
- 文档页数:3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对比和性能评估在复杂网络的研究中,社团发现算法对于揭示网络中隐含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重要意义。
社团发现算法目的是将网络的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社团或群集,使得同一个社团内的节点之间具有紧密的连接,而不同社团之间的连接则相对较弱。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复杂网络社团发现算法进行对比和性能评估。
1. 强连通性算法强连通性算法主要关注网络中的强连通分量,即其中的节点之间互相可达。
常见的强连通性算法有Tarjan算法和Kosaraju算法。
这些算法适用于有向图和无向图,并且能够有效地识别网络中的全部强连通分量。
2. 谱聚类算法谱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谱理论的社团发现算法,通过将网络表示为拉普拉斯矩阵,使用特征值分解或近似方法提取主要特征向量,从而实现节点的划分。
常见的谱聚类算法包括拉普拉斯特征映射(LE)和归一化谱聚类(Ncut)。
谱聚类算法在复杂网络中表现出色,尤其在分割不规则形状的社团时效果较好。
3. 模块度优化算法模块度优化算法通过最大化网络的模块度指标,寻找网络中最优的社团划分。
常见的模块度优化算法有GN算法(Girvan-Newman)和Louvain算法。
这些算法通过迭代删除网络中的边或合并社团,以最大化模块度指标。
模块度优化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实际网络的社团发现中。
4.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通过基于节点之间的相似度或距离构建层次化的社团结构。
常见的层次聚类算法有分裂和合并(Spectral Clustering,SC)和非重叠连通(Non-overlapping Connector,NC)算法。
这些算法通过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方式逐步划分或合并社团。
层次聚类算法能够全面地刻画网络中的社团结构,但在大规模网络上的计算复杂度较高。
5. 基于物理模型的算法基于物理模型的算法通过模拟物理过程来发现网络中的社团结构。
常见的基于物理模型的社团发现算法有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SA)和蚁群算法(Ant Colony Algorithm,ACA)。
基于复杂网络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基于复杂网络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复杂网络是由大量节点和连接组成的复杂结构,它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复杂网络中,社团是一组高度相互关联的节点,而重叠社团则是指存在相同节点的多个社团。
重叠社团发现是一种重要的网络分析技术,可以揭示网络中的隐藏关系,对于研究人类行为、社交网络、蛋白质互作网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复杂网络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聚类的算法,即将网络划分为若干个社团,使得同一社团内的节点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强,而不同社团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
但是,这种算法只适用于发现非重叠社团。
另一种是基于分解的算法,即将网络表示为若干个基本成分的加权组合,其中每一基本成分需要包含许多节点。
这种算法不仅能够发现非重叠社团,更能够发现重叠社团。
重叠社团发现算法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对同一节点在多个社团之间的属于度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算法。
其中比较流行的是Jaccard系数和模块度。
Jaccard系数是一个二元度量,它将两个社团之间的交集和并集相除。
模块度被认为是复杂网络重叠社团发现算法中最流行的指标之一。
它是一个用于度量网络内部的连接强度和社团之间的连接弱度的权重性度量。
在实际应用中,重叠社团发现算法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社交网络中,我们可以使用重叠社团发现算法来识别网络中的小圈子,进一步了解社交网络中的社群结构。
在生物学中,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算法来识别蛋白质互作网络中的蛋白质复合物。
在多媒体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算法来分析大规模图像数据的群体特征。
可见,重叠社团发现算法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基于复杂网络的重叠社团发现算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探索这种算法,加强其理论分析和实际研究,为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研究与评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与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
复杂网络的研究正成为网络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的发现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其涉及到网络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社团是指一群有相似特征或相互关联的节点的集合,在网络中具有较大的内部联系强度和较小的外部联系强度。
社团发现算法的目标是通过网络图的分析,将网络中的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社团,以揭示网络结构的内在组织和功能。
在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的发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是因为复杂网络往往具有大规模、高密度以及随机性等特点,使得社团划分变得复杂和困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社团发现算法,包括基于图变换的方法、基于谱聚类的方法、基于模块度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其中,基于图变换的方法是最常见的社团发现方法之一。
图变换是指将网络图转化为其他数学对象以便进行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图变换方法有K-Means、谱聚类和层次聚类等。
这些方法通过将网络转化为矩阵或向量形式,并利用聚类算法将节点划分为不同的社团。
例如,K-Means算法适用于将节点基于相似度划分为不同的簇。
谱聚类则是通过图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来实现社团发现。
除了基于图变换的方法,还有基于模块度的社团发现方法。
模块度是一种衡量网络社团性质的指标,用于评估社团划分的好坏。
基于模块度的方法通过优化模块度指标来实现社团发现。
例如,Louvain算法就是一种常用的基于模块度的社团发现算法。
该方法通过迭代优化社团的分布,使得社团之间的联系更强、社团内部的联系更弱,从而达到最大化模块度的目标。
评估社团发现算法的性能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常用的评估指标有模块度、归一化互信息、覆盖率等。
模块度用于评估社团内连接的强度与社团间连接的弱度,值越大表示社团结构划分得越好。
归一化互信息用于评估算法对真实社团结构的一致性,值越大表示算法发现的社团结构越接近真实结构。
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研究
李尚英;高玲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网络社团发现的研究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提出了很多社团划分的算法.本文综述了该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些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Map/Reduce模型的标号传播算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李尚英;高玲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经典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研究与分析 [J], 庄城山
2.基于粒子松密度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 [J], 姜斐;王晓军;许斌;亓晋
3.基于中心节点和局部优化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方法 [J], 王建玺;黄淼
4.基于多属性融合策略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 [J], 乔虹;田玉玲;马建芬
5.基于节点向量表达的复杂网络社团划分算法 [J], 韩忠明;刘雯;李梦琪;郑晨烨;谭旭升;段大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探测和应用研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的出现更是让人类社会变得紧密而复杂。
在网络中,每个节点代表着一个实体,节点之间的联系则代表着这些实体的关系。
如何解析这些关系并揭示网络中的规律,就成为了网络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社团结构探测是网络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研究的是如何将一个大的网络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群体(即社团),每个社团内部的节点之间联系紧密,而不同社团之间节点之间联系相对松散。
社团结构探测在生物学、社交网络、传播学及其他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一、社团结构探测算法在网络中,一个节点的度数代表着与该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数。
一个社团则可以定义为一个节点集合,该集合中的节点之间具有密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则表现为社团内部节点的度数较大。
社团结构探测算法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些社团,并将它们划分出来。
社团结构探测算法可以分为基于聚类的算法、基于模型的算法和基于优化的算法等几类。
1. 基于聚类的算法基于聚类的算法通常采用类似于K-Means的方法来划分社团。
最简单的算法是一种贪心算法,即从一个起始点出发,沿着连接的边逐步地把最邻近的节点加入社团中,直到一个社团被完全发现。
然后,在不同的起始点上重复这一过程,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不同社团。
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其聚类的结果往往非常依赖于起始节点的选择,可能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2. 基于模型的算法基于模型的算法则采用概率模型来对节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并根据模型来划分社团。
一个经典的基于模型的算法是层次化贝叶斯方法。
该方法首先假设网络中所有节点都分属于若干个社团之中,然后结合模型选择算法,寻找最优划分,将各个节点排成一颗树状结构。
最终,可以通过剪枝来决定社团的数量。
3. 基于优化的算法基于优化的算法则将社团划分问题转化为一个优化问题,并将寻找最优解的过程表示为一个涉及分割的图形优化问题。
经典的基于优化的算法包括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贪心算法等。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检测算法性能比较与优化在复杂网络中,社团检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发现网络中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群组。
社团结构的发现对于理解和分析复杂网络的功能和特征至关重要。
随着网络规模和复杂性的不断增长,如何高效准确地检测社团结构成为了研究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对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检测算法进行性能比较与优化。
首先,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社团检测算法,包括谱聚类算法、模块度优化算法和基于模型的算法。
谱聚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图谱的方法,通过计算网络的特征向量来划分社团结构。
模块度优化算法是一种基于网络连接模式的方法,通过最大化网络的模块度来寻找社团结构。
基于模型的算法则是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描述网络中的社团结构。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些算法进行性能比较。
首先是准确性的比较。
准确性是衡量社团检测算法的重要指标,即算法能否准确地划分网络中的社团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算法的NMI(归一化互信息)和Rand指数来评估算法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外部指标,如Ground Truth,来评估不同算法的准确性。
其次是算法的复杂性比较。
复杂性主要包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时间与问题规模之间的关系。
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与问题规模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到算法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在性能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算法的优缺点来进行算法的优化。
对于谱聚类算法,可以考虑使用近似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
对于模块度优化算法,可以考虑结合局部搜索策略来增加算法的收敛速度。
对于基于模型的算法,可以考虑改进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算法进行集成和融合来提高社团检测的性能。
集成方法可以将多个算法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社团结构。
融合方法可以将不同算法的优点进行组合,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将讨论社团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研究与应用复杂网络是由大量相互连接的节点组成的网络结构,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社交网络、生物网络和互联网等。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是一种能够在网络中自动发现具有相似性和内部紧密连接的节点集合的方法。
本文将对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复杂网络中的社团是什么。
社团是由具有密切联系和相似功能的节点组成的集合,它们在网络中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子图。
社团结构有助于我们理解网络中的组织结构、信息传播和功能模块等重要特征。
在复杂网络中,社团发现算法的目标是识别出具有明显结构和内部相似性的社团。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节点之间的连接模式、相似性指标和组合优化等方法来划分社团。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社团发现算法和它们的应用。
第一种算法是基于模块度的社团发现算法。
模块度是一种衡量节点社团划分质量的指标,它计算了网络中实际连接与随机连接之间的差异。
基于模块度的算法可以将网络划分为多个社团,并最大化网络的模块度值。
这种算法在社交网络中的推荐系统、社团结构分析和信息传播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种算法是基于谱聚类的社团发现算法。
谱聚类是一种基于图论和线性代数的聚类方法,它通过计算网络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来划分社团。
这种算法可以克服一些传统算法在处理大规模网络时的计算困难,被广泛应用于社交网络、生物网络和人工智能领域。
第三种算法是基于随机游走的社团发现算法。
这种算法利用节点之间的随机游走路径来发现社团结构。
它通过随机游走过程中的节点转移概率来判断节点之间的相似性和内部紧密连接程度。
基于随机游走的算法在生物学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和社交网络中的用户社区发现上具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介绍的算法只是复杂网络中社团发现算法的一部分,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应用社团发现算法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数据特征选择最合适的算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将不同的算法进行组合和改进,以提高社团发现的准确性和效果。
复杂网络中社团发现算法研究与应用社团发现(Community Detection)是复杂网络分析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旨在识别出网络中紧密连接的节点群体,这些节点在内部连接密集,而与其他社团之间的连接较为稀疏。
社团发现的研究与应用,对于理解和揭示复杂网络中的结构及其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团发现算法的研究1.1 聚类系数聚类系数是社团发现算法中常用的指标之一。
它衡量了节点所在社团内部连接的紧密程度。
在一个社团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数较多且连接所占比例较高,则聚类系数较高。
常见的聚类系数算法有局部聚类系数和全局聚类系数。
这些聚类系数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节点内部连接紧密的社团。
1.2 模块度模块度是衡量社团结构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社团内部连接的紧密程度与社团之间连接稀疏程度的对比。
模块度算法旨在最大化社团内部的连接强度并最小化社团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找到网络中最优的社团结构。
常用的模块度算法有Newman-Girvan算法、Louvain算法等。
1.3 基于随机游走的方法基于随机游走的方法是一种常见的社团发现算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节点之间的相似度和相互影响进行社团划分。
其中,标签传播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基于随机游走的算法,它将网络中的节点与相似的节点进行标签传播,从而识别出社团群体。
此外,基于随机游走的方法还包括了Walktrap算法和Infomap算法等。
2. 社团发现算法的应用2.1 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应用非常广泛。
社交网络中的用户通常会在特定的话题或兴趣领域形成紧密的关联群体。
通过使用社团发现算法,我们可以识别出这些群体,并且在社交网络中进行特定话题的推荐、社交媒体营销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2.2 异常检测社团发现算法也可以用于异常检测。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反映了网络的正常状态,而与该结构不符的节点可能代表潜在的异常行为。
利用社团发现算法,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异常节点,并将其作为潜在的异常事件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复杂网络中的邻域重叠社团结构探测马磊【期刊名称】《物联网技术》【年(卷),期】2012(000)007【摘要】网络,数学家们称其为图,它为许多复杂系统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抽象,从社会网络、计算机网络,到生物网络以及物理系统的状态空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许多确定网络系统拓扑结构的改进实验,但对实验产生的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仍然存在本质的挑战。
目前的社团检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知道网络中有几个社团;二是网络中的顶点可能属于不同的社团,也就是社团中存在重叠结构。
为了了解各种重叠社团检测算法的思想、实现步骤、优缺点比较、算法应用,文中对邻域重叠社团检测算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k-means算法分析了经济网络,同时采用Silhouette指标解决了最佳聚类数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能性。
% Networks, also called graphs by mathematicians, provide a useful abstrac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many complex systems, rang-ing from social systems and computer networks to biological networks and the state spaces of physical systems. In the past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experiments to determine the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networked systems, but there remain substantial challenges in extracting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from the large quantities of data produced by the experiments. There are two main difficulties in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first is that it is not known that how many communities there are in a given network. Secondly,it is a common case that some nodes in a network can belong to more than one community. This means the overlapp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complex networks. 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number of clusters in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o analyze the economical network, select-ing the Silhouette validity index and setting initial clustering centers based on maximum and minimum distance algorithm. Simulation experi-ment and analysi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bove-mentioned algorithm.【总页数】6页(P56-61)【作者】马磊【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利用堆数据结构实现邻域重叠社团结构挖掘 [J], 任成磊;韩定定;蒲鹏;张嘉诚2.完全子图的邻域重叠社团结构探测 [J], 杨欢;韩定定3.完全子图的邻域重叠社团结构探测 [J], 杨欢4.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的快速探测方法 [J], 贾宗维;崔军;王晓芳5.复杂网络重叠社团结构的发现及在情报信息领域的应用 [J], 张聪;沈惠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杂网络中社团发现算法的研究黄蓝会【摘要】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到社团发现中,提出了结合模块度的基于层次聚类的社团发现算法.由层次树得到的社团结构层次清晰,仿真实验证明,利用该算法,当信号传播次数取值为3时社团划分准确度最高.%Based on complex network,clustering analysis method in data mining is applied to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detection.A new measured method for node similarity--node dissimilarity coefficient in multi-subnet composited complex network is proposed.A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in complex network based o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is proposed.By using this algorithm,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derive from the hierarchical tree is very clear.Experiments prove that when the number of signal propagation is 3,high accuracy rate of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 are received in network.【期刊名称】《微型电脑应用》【年(卷),期】2017(033)010【总页数】2页(P11-12)【关键词】复杂网络;网络聚类;数据挖掘;社团发现【作者】黄蓝会【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宝鸡721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11复杂网络是一个涉及数学、统计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自动控制等众多领域的交叉学科。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发现算法综述随着社会网络的日益发达,社交网络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些网络往往都是由大量的节点和边构成,而且具有非常复杂的拓扑结构。
对于这样的复杂网络,如何有效地发现其中的社团结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社团结构是指在网络中存在一些密度较高、连通性较强的子图,其中节点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而与其他社团的节点则联系较松散。
社团结构的发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网络中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社交网络的数据挖掘和信息推荐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社团发现算法按照算法思想的不同,可以分为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和基于图分割的方法。
其中,基于模型的方法是使用概率模型描述网络,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推导出社团结构;基于聚类的方法是将网络中的节点聚类成若干个社团,每个社团内节点之间的相似性要求较高;基于图分割的方法则是将网络切分为若干个部分,使得每个部分内的节点之间的连通性要求较强。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经典的社团发现算法:1. 基于模型的方法(1) 随机游走社团发现算法(Random Walk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RWCD)RWCD是基于随机游走模型的社团发现算法,它将节点的相似性定义为它们之间的转移概率,然后使用PageRank算法迭代计算各节点的权值,在一定阈值下将权值较高的节点聚合成社团。
RWCD算法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对大型网络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2) 右奇社团发现算法(Modularity Optimization Algorithm,MOA)MOA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块度优化的社团发现算法,它将社团内节点的连接强度与所有节点的连接强度相比较,然后计算模块度值,寻找最大模块度值时的节点聚类。
MOA算法的思想简单易懂,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资源。
2. 基于聚类的方法(1) K-means社团发现算法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它将网络中的节点分成K个组,每个组是一个社团。
复杂网络重叠社团挖掘算法吕晓军【期刊名称】《计算机与现代化》【年(卷),期】2013(0)8【摘要】针对Ahn等[1]提出的基于边划分的重叠社团挖掘算法,本文利用扩展模块度做了改进,得到一种新的以边为研究对象的重叠社团挖掘算法,使之可以处理小规模非高度重叠网络,并取得了比较好的划分结果.%A new overlapping communities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links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which made the result better for using the extended modularity comparing the algorithm proposed by Ahn[1].The algorithm can deal with small-scale non highly overlapping networks and obtains a good partition result.【总页数】3页(P46-48)【作者】吕晓军【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1【相关文献】1.复杂网络健壮社团挖掘算法 [J], 王艳;李应兴;靳二辉2.基于LeaderRank和节点相似性的多标签传播重叠社团挖掘算法 [J], 王林;饶仁杰3.复杂网络中基于WCC的并行可扩展社团挖掘算法 [J], 亚森·艾则孜;李卫平;郭文强4.复杂网络的局部社团结构挖掘算法 [J], 袁超;柴毅5.面向大规模网络的快速重叠社团挖掘算法 [J], 李政廉;吉立新;黄瑞阳;兰巨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