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成本

怎样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成本

怎样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成本
怎样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成本

怎样用换手率计算主力成本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我们要计算的是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周K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

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

庄家做庄,正如做其他生意,需从"销售收入"中减去成本,才能获取利润。投资者不妨帮庄家算算帐,目前价位庄家有无获利空间,若目前价位庄家获利菲薄,甚至市价尚低于成本,该股前景光明;若目前价位庄家已有丰厚的帐面利润,庄家操心的是如何将钱放进口袋,亦即是伺机脱逃的问题,此时指望其再攻城夺寨、勇创新高显然不现实,不宜将"钱"图寄托在这样的逃兵身上。

庄家的成本,可从几个方面推断:

1、进仓成本。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升幅,有人看见股价从底刚涨了10%,便担心升幅已大,不敢再买。其实,升20%、甚至50%有可能为庄家在吸筹,关键要看在各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多寡。低位成交稀少,庄家吸筹不充分,即使已有一定的涨幅亦不足惧。全柴动力从走势看,3-4月为庄家的吸筹期,股价最低从3月1日的8.28元涨至4月23日的11.40元,最大涨幅38%,庄家在9元以下能吸到的筹码微无其微:9元以下总成交仅几百万股。将吸货期每天的平均成交价与成交量相乘,然后再平均,发现庄家的平均买价在10元左右。知己知彼,持有该股的就不会在5月中旬的短线回调中抛在最低价了。北海新力(0582)7月中旬急跌后有资金进场吸纳迹象,7月16日-8月13日市价低于10元,共成交约500万股,相对该股5700万流通盘来说,吸筹不充分,目前市价在11元附近,尚处于主力吸筹成本区。总的说来,进仓时耗去的升幅越大,后市升幅越可观。亿安科技去年8月随大盘见底后成交温和放大,可断定9-10月份为吸货期,两个月内成交约4600万股,实现了充分换手,同期股价从6元左右升至9元附近,仅吸货期便耗去50%的空间,庄家为何如此不惜血本?精明的庄家早已知道手中的"货"经过"重组",重新"包装"、"粉刷"之后会卖出更高的价钱,因而进货时极为慷慨。

2、利息成本。庄家资金多数为拆借资金,通常是要付出利息成本的。若某个庄股运作的时间越长,利息成本越可观,越需向上拓展空间。我们来看看最"贵"的啤酒--重庆啤酒(600132)是如何买到如此高价的,从走势看庄家从98年初即开始介入,8-9月份一度将股价从10元附近拉升至15左右,之后便长期陷入沉寂,今年5月重出江湖,神勇异常。投资者可仔细寻找前期有一定表现后便长期默默无闻的个股,这些在利息方面付出了"血本"的个股一旦重新启动都有可观涨幅。

3、拉升成本。正如庄家无法买到最低价,同样亦无法卖到最高价,通常有一大截涨幅是为人作嫁:船小好调头的跟风盘跑得比庄家还快。有的庄家拉升时高举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期会有大涨幅;有的喜欢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成本较低,为日后的派发腾出空间。

投资者可观察手中的货色,若比庄家进价的还便宜,不妨多放一段时间,股市的"通风性"良好,多放些时间并不会长霉,等到春风吹拂往往老树亦能发出新芽

如何计算庄家的持仓成本

1、通过平均价测算庄家持仓成本。若长期低位横盘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此外圆形底、潜伏底也可适用。庄家若拉高建仓则成本偏高一些。

2、统计换手率测算庄家成本。对于老股,在明显的底部放量,可作为庄家建仓的成本区,具体的计算方法是计算每日的换手率,直到统计换手率达到100%为止,以此时段的市场平均价,作为庄家持仓成本区。有时,庄家的成本距本轮最低价有相当大的差距。对于新股,很多庄家在上市首日就大胆建仓,一般可将上市首日的均价或第一周的均价作为庄家的成本区。

3、根据最低价测算庄家成本。在最低价之上成交密集区的平均价就是庄家的建仓成本价,通常其幅度为最低价的15%~30%

4、用SSL指标测算庄家的持仓成本价。SSL指标是明显股价的成交密集区和支持位,压力位,这一指标用成交量和价位图显示某一时间段内不同价位区间的累计成交量分布情况。这些累计得成交量所显示的价位区间不仅是支持,压力的参考,也是庄家成本的大暴露,成交密集区内平均价位附近对应的巨大成交量的价位就是庄家的建仓成本。

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在分: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 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周转率定义=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下面是相关参考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 二、库存周转率的评析 库存周转率对于企业的库存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制造商,它的利益是由资金→原材料→产品→销售→资金的循环活动中产生的,如果这种循环很快也就是周转快时,在同额资金下的利益率也就高。因此,周转的速度代表了企业利益的测定值,被称为“库存周转率”。 对于库存周转率,没有绝对的评价标准,通常是同行业相互比较,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期间相比拟分析。库存绩效评价与分析,库存周转率是着重评价的内容。 (一)库存周转率的基本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际评价中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使用数量并不等于出库数量,因为出库数量包括一部分备用数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

用换手率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

用换手率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 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总数乘以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40%)/(200%)×100%=20%。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 1.若你用宏汇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Shift+→两个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 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天~60天,即8周~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我们可客观认为是主力的成本区这种算法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偏差10%。作为一个庄家,其操盘的个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00%,则庄家的正常利润是40%,我们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后,然后在这价位上乘以150%,即为庄家的最低目标位,不管道路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这个价位,国为庄家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庄家资金大,进出两难。

如何计算主力的持仓和成本

如何计算主力的持仓和成本(2008-06-03 12:32:19) 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股筹码的分布状况以及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动用的资金量越大、筹码越集中,走势便较为稳定,不易受大盘所左右;动用的资金量越小、筹码分散在大多数散户手中,股价走势涨难跌易,难有大的作为,如何估算主力持仓数量呢?笔者的经验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求和平均来判断: 1、笔者通过实战的摸索,在判断主力持仓量上可通过即时成交的内外盘统计进行测算,公式一如下:当日主力买入量=(外盘×1/2+内盘×1/10)/2,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笔者经验至少换手达到100%以上才可以。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不厌其烦的统计分析,经过笔者长时间实证统计,准确率极高,误差率通常小于10%。 2、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因此,若投资者观察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长线资金介入。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4左右。所以忽略散户的买入量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3或总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庄家持仓量=阶段总成交量×1/ 3或1/4,为谨慎起见可以确认较低量。 3、个股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 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公式三: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 1 / 2

用换手率来计算庄家的控盘程度即持仓量以及庄家的成本

用换手率来计算庄家的控盘程度即持仓量以及庄家的成本 要跟庄,就必须摸清庄家的“底细”,最重要的莫过于庄家的控盘程度即持仓量以及庄家的成本,我们只有通过K线图以及成交量来作分析和研判,据笔者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用换手率来计算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量/流通盘×100%。我们要计算的是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的这段时间的换手率,怎样确认庄家开始建仓呢?周K 线图的参考价值最大,周K线的均线系统由空头转为多头排列,证明有庄家介入,所以周MACD指标金叉可认为是庄家开始建仓的标志,这是计算换手率的起点。 在我们的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度大约在40%~60%之间,这种持仓量活跃程度较好,即庄家的相对控盘,超过60%的持仓量时,即达到绝对控盘的阶段,这种股,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因为在一只股票中有20%的筹码属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当然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的关系。据传0048康达尔的控盘程度达到90%,所以才会有十几倍的涨幅。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左右。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这样我们可得出一个推论:前题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则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100%=13. 3%,当然这里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把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所以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至于成本,可采用在所计算的那段时间内的最低价加上最高价,然后除以2,即为庄家的成本区,虽然简单,但相当实用,误差不超过10%,我们把庄家的成本和持仓量计算出了以后,庄家的第一目标为成本×(50%+1),即若庄家成本为10元,则其最低目标即第一目标为15元,这样我们就可在操作上做到有的放矢。怎样才能从K线图和成交量中巧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总数乘以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 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可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则在一段时间内,庄家持仓量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时换手率为100%,以及下跌时换手率亦为100%时,庄家的控筹程度初算结果。但这样计算过于复杂,我们可粗略计算,在这段换手总率为200%的时间内,庄家可能持筹40%,则当换手总率为100%时可吸纳的筹码应为 (40%)/(200%)×100%=20%。 我们从周KD指标低位金叉以及周成交量在低位温和放大之时开始计算,至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各周成交量加起来为周成交量总量,然后再除以流通盘再乘以 100%,即为换手总率。若换手总率为100%时,主力的持仓量为20%,若换手总率为2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40%,若换手总率为3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60%,若换手总率为400%时,庄家的持仓量为80%。这是依据每换手100%,庄家可吸筹20%的结果推算的,依此类推。 接着,我们还要计算庄家的成本,我们将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来估算: 1.若你用分析软件则最简单,用Shift+→两个键就可估算出换手率及成本价,这是最精确的算法; 2.一般而言,中线庄家建仓时间大约在40天~60天,即8周~12周,取其平均值为10周,则从周K线图上,10周均价线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式及评估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式及评估 2 流动,一种衡量材料在工厂里或是整条价值流中,,英文为一般缩写为ITO库存周转率快慢的标准。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期间内的发出总额/期间内的平均库存 周转天数则反之,=期间内的日平均库存/期间内的日发出总额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是用来衡量一个期间内存货能周转几次,数值越大,库存的利用率越高。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价既要反映服务 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 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 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二)服务水平 1.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3.21 20日均线以及庄家成本的计算

20日均线与盘中跌幅的重要性 一、一般我们看到的大盘以及个股设置的均线为5、10、20、60日均线。(怎么调出均线), 这些均线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20日均线,当5日和10日均线被击穿时,实际不必那么慌张,那都属于正常的洗盘。(何为洗盘)但是一旦20日线被击穿,大家都要注意了。20日均线历来是主力的生命线,这是从一位大师20多年亲自操作股票总结出来的规律。可以说20日均线得失非常注意。20日线是20个交易日的平均值,由于我们每周只有5个交易日,基本上20个交易日体现了主力1个月内的操作思路。牛市中一单20日线被击穿,(指的是收盘价格被击穿),并且被击穿后3个交易日无法收回,被成为有效击穿,可以判断该股已近走弱,就该清仓。在熊市中,2个交易日无法收回,就该卖出。由于牛市中,整个市场是向上的,包括个股也如此,因此存在骗线的情况,所以牛市中我们以3个交易日为准。 由于20日线基本也是主力的成本线,因此被击穿的情形不多。但是一般被有效击穿,必须选择卖出。另外熊市中大盘基本是创时间在20日线下运行的。那么牛市中是否是在20日线上面去运行呢(随机叫一个人去找出来发到群里)。 二、正常情况下,牛市盘中下跌3.5%--4.5%,属于正常范畴。但是一旦击穿 4.5%位置就该 卖出。而熊市中只要盘中下跌3.5%以上就该卖出。前期是大盘并没有大的波动。盘中主力洗盘也很注意 3.5%这个位置,因为一旦洗盘过猛,会让众多获利盘涌出,对主力的操作不利。 计算主力成本 如何计算主力成本?实际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计算一年内的主力成本,只需要把一年内的股票最低价格加上一年内的股票最高价,然后除以2就可以了。如果在精确点的话,就把突然放量那天的最低价格加上年内最高价格除以2就可以了。

存货周转率计算

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和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计算方法 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周转天数越短),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 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比值。也有三种计量方式,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在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销售收入”。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其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实际上,两种周转率的差额是毛利引起的,用哪一个计算都能达到分析目的。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销售增加会拉动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增加,不会引起周转率的明显变化。但是,当企业接受一个大的订单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推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该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先表现为存货等周转天数增加。这种周转天数增加,没有什么不好。与此相反,预见到销售会萎缩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天数等下降。这种周转天数下降不是什么好事,并非资产管理的改善。因此,任何财务分析都以认识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不可根据数据的高低作简单结论。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汇编)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库存周转率 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在这里,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指公司完成的最终产品销售所包含的物料的总成本,而平均库存则是指所有原材料,在制品,成品以及所有在手的呆滞物料的平均库存。这里的平均库存通常是指各个财务周期期末各个点的库存的平均值。有些公司取每个财务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有的是去每个月底的库存平均值。 库存周转率考核的目的在于从财务的角度计划预测整个公司的现金流,从而考核整个公司的需求与供应链运作水平。 很简单的算法,如某制造公司在2003年一季度的销售物料成本为200万元,其季度初的库存价值为30万元,该季度底的库存价值为50万元,那么其库存周转率为200/(30+50)/2=5次。相当于该企业用平均40万的现金在一个季度里面周转了5次,赚了5次利润。照次计算,如果每季度平均销售物料成本不变,每季度底的库存平均值也不变,那么该企业的年库存周转率就变为 200*4/40=20次。就相当与该企业一年用40万的现金转了20次利润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际评价中可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库存周转率=(使用数量/库存数量)×100% 使用数量并不等于出库数量,因为出库数量包括一部分备用数量。除此之外也有以金额计算库存周转率的。同样道理使用金额并不等于出库金额。 库存周转率=(使用金额/库存金额)×100% 使用金额也好,库存金额也好,是何时的金额,因此规定某个期限来研究金额时,需用下列算式: 库存周转率=(该期间的出库总金额/该期间的平均库存金额)×100%=(该期间出库总金额×2/期初库存金额+ 期末库存金额)×100% 库存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以月平均库存周转率为例): 1、原材料库存周转率=月内出库的原材料总成本/原材料平均库存 2、在制库存周转率=月内入库的成品物料成本/平均在制库存 3、成品库存周转率=月销售物料成本/成品在库平均库存

如何计算主力成本

如何计算主力成本 如何计算主力持仓成本 如何计算主力持仓成本 1、最简单的办法 找到最近三十个交易日的最低价。然后往前找成交量最大,换手率大于10,下影线最长,十字形态的K线,然后取其前一日和后一日的均价,基本和近期主力成本接近 2、利用obv指标判断 当一个股票股价经过大幅的下跌之后,0值在0-20的区域内明显止跌回稳,并出现超过一个月以上,近似水平的横向移动时,表明市场正处于一段漫长的盘整期,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耐心而纷纷离场,然而此时往往预示着做空的能量已慢慢减少,逢低吸纳的资金已逐渐增强,大行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当0值能够有效向上爬升时,则表明主力收集阶段已经完成,投资者可根据该收集阶段的股价来计算主力吸货阶段的成本价,计算方法:吸货区域的(最高价+最低价)的平均价跟踪庄家是否进出货,有效的方法是学会使用OBV指标。 OBV指标又称为能量潮,也叫成交量净额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当日OBV=前一日OBV+今日成交量。 注:如果当日收盘价高于前日收盘价取正值,反之取负值,平盘取零。

1、在证券市场中,价格、成交量、时间、空间是进行技术分析的四大要素,由此我们应该清楚OBV指标作为成交量的指标,它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价格曲线同时使用才能发挥作用。 2、OBV指标方向的选择反映了市场主流资金对持仓兴趣增减的变化。OBV指标的曲线方向通常有三个:向上、向下、水平。N字和V字是最常见的形态。 3、当股价上涨,OBV指标同步向上,反映在大盘或个股的信号就是一个价涨量增的看涨信号,表明市场的持仓兴趣在增加。反之,股价上涨,OBV指标同步呈向下或水平状态,实际上就是一个上涨动能不足的表象,表明市场的持仓兴趣没有多大变化,这样,大盘或个股的向上趋势都将难以维持。 4、当股价下跌,OBV指标同步向下,反映在大盘或个股的信号就是一个下跌动能增加的信号。市场做空动能的释放必然会带来股票价格大幅下行,这种情况发生时,投资者应该首先想到的是设 立好止损位和离场观望。在这种情况下,回避风险成为第一要点。 5、当股价变动,OBV指标呈水平状态,这种情形在OBV指标的表现中最常见到。OBV指标呈水平状态,首先表现为目前市场的持仓兴趣变化不大,其次表现为目前的大盘或个股为调整状态,投 资者最好的市场行为是不要参与调整。当股价下跌,OBV指标呈水平状态是股价下跌不需要成交量配合的一个最好的表象。这种股价缩量下跌的时间的延长,必将带来投资者的全线套牢。 举例:综艺股份(600770)。综艺股份是2000年网络股的龙头股

库存周转率计算案例【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计算案例【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在分: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周转率定义 =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下面是相关参考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 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 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

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 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

用区间换手率估算庄家持仓和成本

用区间换手率估算庄家持仓和成本怎样才能从,线图和成交量中,计算庄家的持仓量和成本呢,其实,很简单,用换手率来计算应当是准确的。换手率的计算公式:成交量/流通股数*100,。 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5、10、20,当周,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无论是短 ,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 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因为一只股票流通量的20,一般是锁定不动的,这些是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而剩余的80,流通筹码中,只有其中的20,是最活跃的浮动筹码,如果你把这20,的筹码收集完毕,市场上就很少浮筹了,所以能够大体控盘。而最后的60,就是相对稳定的筹码,若庄家再吸纳一半,即30,,那么庄家手中的筹码就是50,的控盘,加上长线投资者的20,,等于庄家控制了70,的筹码。这样,庄家就能控制股价的运动方向。若庄家控盘60,以上,外面的浮筹只有20,。庄家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股价。投资者要跟庄时,最好跟持仓量超过50,的庄。一般而言,股价在上升时庄家占的成交量为30,左右,而在下跌时为20,,而上涨时放

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库存周转率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在分: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 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周转率定义=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下面是相关参考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2. 进、发货准确率=(期内吞吐量. 出现差错总量/期内吞吐量)×100% 3. 商品缺损率=(期内商品缺损量/期内商品总数)×100%

能估算主力成本的公式

能估算主力成本的公式 主力成本的公式(大智慧行情软件) V ARIABLE:K=1; V AR1:=SUM(VOL,0); V AR2:=V AR1/CAPITAL; N:=FLOOR(V AR2); IF N=REF(N,1)+1 THEN BEGIN STICKLINE(C,0,80,4,1); DRAWTEXT(C,80,’ 第’),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70,’ ’+NUMTOSTR( N)),ALIGN0,COLORRED; DRA WTEXT(C,60,’ 次’),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50,’ 完’),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40,’ 全’),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30,’ 换’),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20,’ 手’),ALIGN0,COLORGREEN; DRAWTEXT(C,10,’ ’+NUMTOSTR( K)+’天’),ALIGN0,COLORGREEN; K:=1; END ELSE K:=K+1; 日换手:SUM(VOL,1)*100/CAPITAL,colorf0f000,LINETHICK0 ; 五日换手:SUM(VOL,5)*100/CAPITAL,colorf0f000,LINETHICK0 ; 十日换手:SUM(VOL,10)*100/CAPITAL,colorf0f000,LINETHICK0 ; 二十日换手:SUM(VOL,20)*100/CAPITAL,colorf0f000,LINETHICK0 ; 百日换手:SUM(VOL,100)*100/CAPITAL,colorf0f000,LINETHICK0 ; AA:=VOL/((HIGH-LOW)*2-ABS(CLOSE-OPEN)); 成交量(手):VOL,ColorC700FF,LINETHICK0; 主动买 盘:IF(CLOSE>OPEN,AA*(HIGH-LOW),IF(CLOSEOPEN,0-AA*((HIGH-CLOSE)+(OPEN-LOW)),IF(CLOSE

换手率计算与的应用换手率计算方法

换手率计算与应用换手率计算方法:换手率计算公式为:换手率=(成交股数/当时的流通股股数)×100%。按时间参数的不同,在使用上又划分为日换手率、周换手率或特定时间区间的日均换手率等等。一般来讲,换手率高,反映资金进出频繁。如果换手率高且伴随股价上涨,说明资金进入意愿强于退出意愿;而换手率高伴随股价下跌,则说明资金退出意愿强烈。实际上,换手率的高低仅反映交投活跃度,至于资金是进还是退其实很难判断。成交量也反映出一定的交投程度,但没有换手率实用效果好。如中信证券(600030)在4月30日成交量创出2005年9月27日以来的单日最大成交量,但换手率仅为4.15%。可见,很高的成交量,并不意味着很高的换手率。大盘股和高价股很容易出现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跃度则需要借助换手率来进行判断。这就是换手率相比于成交量的优势。中信证券在较长时间里出现单日成交巨量,而日换手率却不太高,说明较多筹码被锁定,较多流通股股东抱着坚定持有的信心。中信证券4月30日的股价当时为历史最高,如果仅看成交量创出天量,就会误以为有大规模套现行为,但实际上交投处于中等水平,因此,后市仍迭创新高。换手率的具体应用:在具体应用方面,换手率过高的确需要加以关注。小盘股换手率在10%以上便处于值得警惕的状态,中盘股在15%左右,大盘股则在20%以上。另外,在阶段性或历史性高位出现大比例换手率,并不一定意味着出货行为,投资者尚需分析判断公司的基本面质地和潜在的利好或利空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通常情况下,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是很高的。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越高越好 .因为在新股申购的时候,股票是以现金进行申购中签获得的,持股相当分散,而在上市首日出现极高的换手率,则说明吸筹积极。如重庆钢铁在2007年2月28日上市首日换手率高达78. 52%。尽管次日便出现下跌,但不久便持续走高。总体看,换手率主要还是反映市场交投的表象,要据此来判断机构动向和股票后势走向,则还需要借助其它指标和基本面因素来综合评判。 量比和换手率选股 量比是当天每分钟平均成交量与前五天内每分钟平均成交量的比,公式是:(当天即时成交量/开盘至今的累计N分钟)/(前五天总成量/1200分钟)。这个指标所反映出来的是当前盘口的成交力度与最近五天的成交力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值越大表明盘口成交越趋活跃,从某种意义上讲,越能体现主力即时做盘,准备随时展开攻击前蠢蠢欲动的盘口特征。因此量比是超级短线临盘实战洞察主力短时间动向的秘密武器之一。换手率=(成交股数/当时的流通股股数)×100%。按时间参数的不同,在使用上又划分为日换手率、周换手率或特定时间区的日均换手率等等。很高的成交量,并不意味着很高的换手率。大盘股和高价股很容易出现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跃度则需要借助换手率来进行判断。这就是换手率分析的重要意义。具体应用中,换手率过高的确需要加以关注。小盘股换手率在10%以上便处于值得警惕的状态,中盘股在15%左右,大盘股则在20%以上。实战中,这二者配合运用,与股价走势进行共同研判,可以非常准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库存周转率=年销售额/年平均库存值 还可以在分:原材料库存周期率=年材料消耗额/原材料平均库存值 在制品库存周转率=生产产值/在制品平均库存值 周转率定义= [(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领料金额)×12]÷(当年度自购直接材料月平均库存金额) 下面是相关参考 传统的存货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从物流的角度来看,由于物料在各 个状态的转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中,处于闲置的物料即为存货。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一切闲置用于未来的资源都是存货。 一、存货的绩效评价量化指标 对存货明确而又一致的绩效评价是存货管理过程中的关键一部分,绩效评 价既要反映服务水平又要反映存货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货水平上,计划者就会倾向于存货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对服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与此相反,如果把绩效评价单一地集中在服务水平上,将会导致计划者忽视存货水平所以绩效评价应能够清楚地反映企业的期望和实际需要。 (一)仓库资源利用程度 1. 地产利用率=(仓库建筑面积/地产面积)×100% 2.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3. 仓容利用率=(库存商品实际数量或容积/仓库应存数量或容积)×100% 4. 有效范围=(库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 5. 投资费用化=(投资费用/(单位库存/单位时间)×100% 6. 设备完好率=(期内设备完好台数/同期设备总数)×100% 7. 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二)服务水平 1. 缺货率=(缺货次数/顾客订货次数)×100% 2. 顾客满足程度=(满足顾客要求数量/顾客要求数量)×100% 3. 准时交货率=(准时交货次数/总交货次数)×100% 4. 货损货差赔偿费率=(货损货差赔偿费总额/同期业务收入总额)×100% (三)储存能力与质量 1. 仓库吞吐能力实现率=(期内实际吞吐量/仓库设计吞吐量)×100%

主力成本线,是判断股市牛熊的重要分水岭。

主力成本线,是判断股市牛熊的重要分水岭。 、主力成本线主力成本线在计算中考虑了成交量的作 用,可以真实的反应最后的持股人的成本。主力成本线指标分5日、13日、34日及8(无穷)四条线,前三条线为市场交易中大盘或某只个股最近该日内买入股票者的平均建仓成本,8(无穷)线是大盘或某只个股所有持筹者的平均建仓成本。如某日13 日主力成本线为10 元,表示13 日以来买入该只股票的人平均成本为10 元。无限长的主力成本线 8)则表示市场上所有的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主力成本 线比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所以比移动均线的表现要好。比如,主力成本线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主力成本线表现出明显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尤其是34 日主力成本线和8主力成本线,其支撑压力作用更为明显。主力成本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8主力成本线,它是市场 牛熊的重要分水岭,股价在此之上,市场在玩追涨游戏,是市结束的标志。8主力成本线的速率相当稳定,相比之下,有限时间的移动均线都有随行情波动不够稳定的特点。8主力成本线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很显著,在熊市中可以明显看到 牛市;股价在此之下,市场在玩割肉游戏,是熊市。1、熊8主力成本线构成了一次一次反弹的高点,直到它最终被

标志。在牛市中,s 主力成本线很难被短期回调打穿,成为 明显的支撑;而当股价最终跌破这条线的时候则常常是最后 的出逃机会,必须立刻倾仓。因为此线之下支撑力量顿减, 旦突破会有一段较快的下跌,而且以后S 主力成本线将开 始发挥压力作用,熊市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所以可以把s 主力成本线作为最后的止损线。如果以向上突破主力成本线 持股期间成本抬高的部分, 这是一个较温和的获利。 34 日主 都无法突破 34 日主力成本线。短期主力成本线随价格波动 比较明显,支撑和压力作用减弱,但比较起来仍比同时间的 力成本线在上,长期主力成本线在下称多头排列,反之为空 头排列。 2、主力成本线的多头及空头排列都相当稳定,在 主力成本线( s )主力成本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s 主力成本 线,它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 股价在此之上往往是牛 在此之下市场可能步入熊市。 (s )表示证券市场的总平均 成本,股价在无穷主力成本线的上方就代表多数人是获利状 态,就可以成为牛市,否则相反,无穷主力成本线是主力成 本线中最重要的一条,它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现价在 轮有力的带量上涨突破,才宣告熊市结束。 2、 牛市开始的 为买入信号, 以向下突破主力成本线为卖出信 号,则获利为 力成本线也有较好的支撑和压力作用, 中等力度的回调一般 移动均线的表现好。二、主力成本线的形态特点 1、短期主 行情真正反转之前,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 3、无穷 市;

存货周转率计算

存货周转率计算和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计算方法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销货成本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即存货周转率或存货周转次数越大、存货周转天数越短),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的速度就越快,这样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通过存货周转速度,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用水平。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销售效率和存货使用效率。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经营顺利,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得越快,企业的销售能力越强。营运资金占用在存货上的金额也会越少。 存货周转率的变动主要是“主营业务成本”与“存货”金额变动引起,所以在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当中可以通过存货周转率反映其与“计价和分摊”有关的认定。 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存货的比值。也有三种计量方式,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在计算和使用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现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销售收入”。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应统一使用“销售收入”计算周转率。如果是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其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实际上,两种周转率的差额是毛利引起的,用哪一个计算都能达到分析目的。 2、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存货过多会浪费资金,存货过少不能满足流转需要,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 3、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销售增加会拉动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增加,不会引起周转率的明显变化。但是,当企业接受一个大的订单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推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该订单没有实现销售以前,先表现为存货等周转天数增加。这种周转天数增加,没有什么不好。与此相反,预见到销售会萎缩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天数等下降。这种周转天数下降不是什么好事,并非资产管理的改善。因此,任何都以认识经营活动的本来面目为目的,不可根据的高低作简单结论。 4、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