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自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54
社区环境调查报告(精选13篇)社区环境调查报告(精选13篇)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社区环境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环境调查报告篇1【调查地点】:商洛市桂圆小区【调查时间】:20xx年2月【调查内容】:小区生态绿化环境现状及变化【调查方式】:①实地调查感受。
②问访周围居民。
③查阅相关资料。
④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调查目的】:进一步深入了解社区的绿化生态环境,锻炼自己的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公共关注度。
通过对社区状况的了解,探索社区发展的新方法。
【报告正文】:社区是组成社会生活的一个个集合体,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社区的环境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本次调查通过对社区的人文环境,绿化环境,卫生环境等几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反映了社区环境的综合水平。
(一)绿化环境随着城市住宅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房时除了关注居住区的建筑地段、房价、区位、交通等因素外,更关注的是楼盘的绿化和景观等自然环境的营造,因而对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目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限于一个简单的栽花栽草的美化,而是需要置身于一个融汇着自然、文化、艺术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因而开发商也逐渐开始重视园区绿化的建设,满足人们对绿化的生理和心理上需求,不断推陈出新、精益求精、营造出一个美好的居住环境。
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一般要求绿化率达30%。
经过对社区内部及周围进行实地考察及问访小区有关机构,得知小区绿化总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占小区总面积的28%左右。
其中草坪约占60%,树带约占30%,花卉展区占5%。
桂圆小区绿化情况与国家相关规定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没有完全达标。
居住区绿化以常青型植物为主,如冬青,松树,榆树,低草,月季花等易存活生长期长的植物,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
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7篇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分析调查中的问题和挑战,写调查报告是对调查任务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的书面文稿,网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篇1农村环境卫生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为进一步搞好农村环境卫生,结合本人工作,对全办15行政村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看,虽然做了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仍需下气力,进一步加农村环境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从调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
近年来,办事处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按照“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新思路,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农村改厕稳步推进。
在市爱卫办力支持下,打了农村改厕攻坚战,改厕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虽然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加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农村环境卫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到位。
有部分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加快经济发展上,认为环境卫生工作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更谈不上组织和发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二是卫生观念不强。
少数人治理,多数人污染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三是组织机构不全。
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卫生队伍不健全,环卫设施不配套,长效机制不完善。
四是资金严重不足。
比如农村改厕工作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而农户又不愿投入,这在很程度上影响了此项工作的开展等等。
二、今后工作思路从我办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出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初步确立了今后工作思路。
即:健全一个机制,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一个突破。
(一)健全一个机制。
即:建立健全爱国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根据“户清扫,村收集,办拉运”的思路,逐步完善卫生管理体制。
(二)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改水改厕工作。
旧村改造和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要突出户厕建设,让办事处的改厕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陕西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规范和促进陕西地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显得尤为必要。
一、环境保护标准
1、生态景观:小区内应有充足的绿化率和水体面积,且植物品种应当具有本地特色,生态环境应当得到良好的保护。
2、节能减排:小区应当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并且采用节能设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垃圾处理:小区应当设置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设施,并定期清理、处理垃圾,保持小区环境的整洁和健康。
二、居住舒适标准
1、住宅设计:住宅的设计应当符合人体工程学和环保原则,保证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
2、人车分流:小区内应当设置合理的交通道路和停车场,实现人车分流,保证小区内的交通秩序。
3、公共设施:小区内应当配备健身设施、儿童游乐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社区管理标准
1、物业管理:小区的物业管理应当专业、规范、高效,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生活便利。
2、社区文化:小区应当注重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增进居民间的交流和感情。
3、安全保障:小区应当配备合适的安保人员和设施,确保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上就是陕西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希望可以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帮助。
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浅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绿色建筑和设计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建筑学的一种新趋势,并且正在成为建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近年来,"生态建设""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工程"等新兴理论概念已经成为建筑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但提升了人类的智慧,也为人类文明带来了新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生态;住宅;建筑设计随着时间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
但是近几年由于现代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愈来愈高,绿化生态化住宅成为当今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深入探讨绿化生态化住宅建筑设计的相关理念,希望对有关的研究者提供些许的帮助。
一、绿色生态住宅的概念绿色生态住宅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的建筑形式,它旨在通过"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方式手法,营造出一种安全、良好的生活,从而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一种将技术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复合系统,它能够高效地运用各种资源,使自然环境更加清洁、优雅、舒服,有效地减少由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或暂时失调等因素引发的风险,从而提升小区文明水平,实现稳定、协调、持续发展。
二、发展绿色生态住宅的必要性(一)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自从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我国一直注重于增长经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一直不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逐渐变成了人人都在关心的一件事情,大家都在渴望拥有着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这就需要大众节约平时的资源,不要过度消耗能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住房发展需要更加合理的规划,以进一步提高房屋利用效益,采取合理的建筑设计系统,有效利用建筑空间,尽量减少消耗,保存无可再生资源,多运用自然材料和地方建筑材料,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从而能够促进有关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居住绿地设计说明范文(热门4篇)居住绿地设计说明范文第1篇1、人性化原则环境设计要根据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体现人本效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倡居民参加意识,追求环境的舒适性、多样性,实现对居民的不同需要的满意。
2、协调性原则小区的景观设计要与四周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与主体建筑相协调,充分利用规划设计手段,将住宅、道路、绿化、公建配套、市政配套等在用地范围内进行细心合理的布置和组合,制造有序流淌的小区空间系列。
3、整体性原则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是居住小区的整体性。
通过整个小区的空间组织、住宅建筑群体布置、小区的整体颜色、绿化布局等,构造小区的整体形象。
另外,彼此间的协调也要加以保证,形成有变化、有韵律、疏密有致的居住空间。
居住绿地设计说明范文第2篇整个小区选择适应性强、欣赏价值高的花卉树木,有机的组合,合理的搭配,并形成参差错落,疏密有致,季相变化明显,景色独特的景观。
种植设计中考虑到小区内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在总体植物配置上,采纳自然式植物配置手法,通过散植、丛植、孤植、混植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力求制造疏密有致、凹凸错落、变化丰富的植物生境。
植物与不同的功能空间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制造不同的空间序列和特色鲜亮的植物景观。
居住绿地设计说明范文第3篇植物以常绿乔木、观花灌木、地被为主要搭配方式,营造层次感强的生态景观。
芳香树种可采纳白玉兰、桂花、含笑等;观花树种可采纳漂亮异木棉、大花紫薇、绿叶紫薇、火焰花、黄槐、鸡蛋花等;球形树种可采纳黄金榕、石楠、山茶等;棕榈科可采纳蒲葵、苏铁、棕榈等;观干树种可采纳龙舌兰、小叶紫薇等,地被可采纳野水仙、结缕草等。
其间配置小品有园凳、园桌,有铺装路、鹅卵小径、步汀等。
各景相互辅成,形成幽雅别致的生态环境,融健身、休憩、静坐于一体。
居住绿地设计说明范文第4篇1、人性化原则步行商业街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铺装、小品的设备都应具有人情味。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是当今社会建筑发展的重要趋势,注重环保与可持续性,为居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规划理念
1.生态环境保护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保留自然景观、增加绿化植被,打造宜居的绿色居住环境。
2.可持续发展考虑
规划设计应考虑小区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节能减排、水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处理等,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设计要点
1.绿色建筑材料应用
选用环保、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降低建筑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2.智能化设施应用
引入智能化系统,如智能照明、智能节能设备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实践案例
1.绿色生态社区A区
A区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绿色设计,实现了零碳排放,为住户提供了环保健康的居住环境。
2.生态园林小区B区
B区设计了生态园林景观,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智能节能设备等技术,有效降低能耗,提升居住舒适度。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规划与设计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考虑,选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智能化设施应用,可以打造环保、宜居的生活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走绿色生态住宅的道路,是建设美丽家园、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0篇)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绩呢?好好写写工作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指导将来的工作吧。
那么写工作总结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1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我公司所管辖小区按照街办的统一部署,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完善社区基础设施,通过集中整治和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对于社区市容环境的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制我公司所管辖小区地处昭阳区市中心,人口稠密、环境复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量大、工作标准高、涉及面广、任务艰巨。
社区高度重视,迎难而上,将此项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在街道相关部门负责人的指导下,传达了市级相关文件,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将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将居委会工作人员分组,为具体整治工作明确了具体负责人。
二、加强宣传,营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氛围(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治工作的知晓率我公司所管辖小区广泛发动社区志愿者、公益岗位人员、低保人员做好社区宣传。
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群众介绍、讲解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
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开辟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园地,主要向辖区居民宣传相关环境卫生知识,提倡文明新风,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在整个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过程中,积极宣传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充分发挥榜样和先进的示范带头作用,营造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保证此项活动深入开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我公司所管辖小区以打造优美人居环境为主题,对居住环境进行重点综合整治。
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公益岗位人员、低保户、社区志愿者们加班加点的辛勤劳动,共清理卫生死角50多处,清理乱张贴以及牛皮癣100处,清除道路和居民区内杂草、生活垃圾,清理绿化带内的暴露垃圾以及建筑垃圾,更换路板、井盖等,对小区内的栏杆、路灯、健身器材等进行维护。
成都绿色生态小区认定标准 bim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绿色生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都市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小区的目标。
那么,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应该具备哪些认定标准呢?首先,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应该注重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绿色生态小区建设的核心要求之一。
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尊重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的自然资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在小区内应该保留或种植大量树木和草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其次,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应该倡导节能减排。
为了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小区应该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
例如,小区内的建筑应该具备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使用高效节能的空调、照明和电梯设备等。
此外,还应该加强小区内废水处理和垃圾分类处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地的污染。
第三,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应该注重低碳出行。
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交通拥堵造成的不便。
因此,小区应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步行和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
为此,小区应该配备充电桩和自行车停车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
第四,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应该重视社区团结与互动。
社区团结和互动是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区应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组织各种促进邻里关系和交流的活动,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
此外,小区内还应该建设各类公共设施,如健身设备、游乐场等,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
最后,成都绿色生态小区建设应该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绿色生态小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小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成都绿色生态小区的认定标准应该包括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社区团结与互动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通过健全的规划设计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成都可以建设出更多符合绿色生态要求的小区,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小区园林绿化调研报告范文1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关键功效:绿色植物――大家都知道,它对改进城市气候自然环境拥有不可替代的功效。
它能减少酷热的温度,提升气体的空气湿度,降低噪声,吸滞浮尘,消化吸收有害物质,净化室内空气等。
除开这种生理作用外,绿色植物还具备不能替代的心理状态作用,绿色植物自身具备形状美、颜色美、色叶美貌和韵味美,而造型艺术地应用这种特点来开展园林植物配置,就能造就出漂亮的自然风光。
它不但能主要表现平面图、建筑立面的艺术美,还能主要表现健身运动中的艺术美,花开花谢,垂柳依依,与成图形牢固的房屋建筑造成动与静的统一。
因而,绿色植物室外的造景和工程建筑室外的造景应互相衬托,扬长补短,给大城市中的居民小区增加了发火和魅力。
以绿化园林为行为主体的小区园林绿化,更能反映环境卫生的合协统一。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多元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上,注重了人力生态体系与当然生态体系的融合,突显环境效益。
在景观规划及绿色植物室外的造景应该留意多元性,尤其在绿色植物组成上,灌木、灌木丛、的被、草地的有效组成,常绿树与落叶树的占比配搭等,都需要充足重视微生物的多元性。
绿色植物原材料上,灵活运用当地优点绿化植物,常绿植物花卉类:桂花树、广玉兰、夹竹桃花、含蓄微笑、桅子花、金丝桃、杜鹃花等;枯叶花卉类:红梅花、紫薇花、番石榴、白玉兰花、紫荆花、月季、迎春花、木槿花等;观豆类蔬菜:枇杷果、南天竺、火棘、枸骨、柑桔等;观叶植物类:海桐、珊瑚树、大叶黄杨、石楠、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红枫树、杨柳树、山麻杆、红叶李、红叶碧桃、红继木、苏铁、棕榈树、芭蕉、丝兰、毛竹等;荫木类:香樟树、鹅掌楸、喜树、银杏树、悬铃木、梧桐树、泡桐、枫杨、合欢、滦树等;观叶植物针叶类:流苏树、黄杨树、侧柏树、花柏、撒金柏、千头柏、铺地柏、水杉、落羽杉、金钱松等。
考虑到微生物的多元性,以常绿树为主导,常绿植物与枯叶配搭占比适当,以提升绿量。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范文(14篇)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篇120xx年,xx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根据街道实际,认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落实环保责任,强化环保考核机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推动街道环保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现将今年开展环保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调整充实环保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环保机制、人员和经费,真正把环保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年初成立了街道突发环境事件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配备了环境应急物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承担环境应急日常工作,同时每季度召开环保会议,将今年的环保目标任务分解成责任书,下达到各居委会。
街道要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明确监督措施,并将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
二是深入宣传动员,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街道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按照上级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环保法律法规。
借“六五”世界环境保护宣传的东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深入社区:6月8日上午街道联合盛光社区开展以“6.5世界环境日,共同建设生态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当天组织居民参加猜迷活动,倡导居民将环保、节能融入学习、生产、生活,合力建设生态低碳的环保绿色城市;组织辖区青少年当一天环卫工人,在社区捡烟头、垃圾,以实际行动参与支持环保。
活动现场,还号召小朋友们把家里的旧电池,旧图书拿来居委会,换取小盆栽;为纪念20xx年“65”世界环境日,浔江社区结合社区暑期夏令营活动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本次活动中旨在进一步普及环保知识、让社区小朋友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鼓励小朋友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12月份,银亭社区制作致社区居民的环保倡议书,通过分发环保餐具,把减少浪费,提倡环保的理念通过实物物品传到每家每户,让社区居民在进餐的了解到减少浪费的重要性,活动累计发放3500套环保餐具。
社区环境调查报告社区环境调查报告1一、提出问题(一)社区居住环境的本情况街道注重提升居民区的环境品质,从市容、环保、绿化等方面着手考虑,每年投入经费为小区改造外环境。
多年来,社区累计有18条弄堂、小区建设成为了亮点小区。
经过平改坡改造、绿化调整、破墙透绿、路面整修、外立面粉刷等工作,小区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二)环境保护的含义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包括,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多方面的措施,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涉及的范围广、综合性强,它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三)环境保护的意义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
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必然产物。
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他们已在偿还工业化起步阶段以来对环境欠下的债务。
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该提前把环境保护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
这既是历史的教训,也是我们面临的必然选择,在环境危机日益深化的情况下一种被动选择。
因为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调查要素(一)调查时间2022年1月20日――20某某年2月10日(二)调查方法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对灵溪镇灵溪村街道各社区部分居民进行调查,社区居民能如实的填写并提出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分别是灵溪镇灵溪村街道各社区,发放了“社区居住环境问题调查问卷”,回收100份,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具有较大的推动。
(四)调查内容不同的居民对本街道各小区的居住环境的评价;居民区绿化、采光、噪音、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方面的调查。
1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自评估报告 申报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名称: 参与单位名称:
评审阶段:初评审□ 终评审□
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
填写说明 1. 本报告适用于申报绿色生态居住小区预评审(设计阶段)和终评审(运行阶段),由申报单位填写。 2. “达标判定”项的填写方式:控制项满足要求的项在□中填写“√”,不参评的项在□中填写“○”;评分项应在对应表格中填写项目实际得分,不参评的项在对应表格中填写“○”。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中填写对应条文实际提交材料的全称。 3
一、 评价标准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不分星级,只有合格与不合格。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各章节控制项必须全部达标,任意一条不达标,则判定不能成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绿色生态居住小区控制项以外均为评分项,当各章节评分项得分均大于等于50分,且项目总得分大于等于65分,则判定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合格。
当某章节个别条文要求不适应该住宅小区的条件时,该条文可不作为参评项,该章节得分需要根据折算系数进行折算。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四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按参评小区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为100 分除以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折算后分值四舍五入。某类指标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的最大分值之和。
生态小区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计算: ΣQ=W1Q1+W2Q2+W3Q3+W4Q4。 表1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分项指标权重 节地与室外环境 W1 能源与环境 W2 住区水环境 W3 材料与资源 W4 预评审 0.35 0.25 0.20 0.20 终评审 0.25 0.26 0.23 0.26
表2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标准 评估标准 得 分 合 格 ≥65分 不合格 <65分
(详见《陕西省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第四章) 4
二、 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控制项全部达标,评分项总得分为 分。各章节评分项得分情况见表2:
表3 项目评分项得分情况 一般项(共43项) 节地与室外环境 能源与环境 住区水环境 材料与资源 合计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共100(分) 实际得分值 权重后分值 (W1Q1) (W2Q2) (W3Q3) (W4Q4) 不参评分值 5
三、 自评内容 5、节地与室外环境
分项 指标名称
指标内容
分得 分项 小计
控制项 5.1.1 □ 5.1.2 □ 5.1.3 □ 5.1.4 □
5.1.5 □
5.1.6 □
5.1.7 □
评分项 土地与环境利用
5.2.1 5.2.2
5.2.3 5.2.4 6
室外环境
5.2.5 5.2.6 5.2.7
5.2.8 5.2.9 5.2.10
5.2.11
5.2.12 5.2.13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
5.2.14 5.2.15
5.2.16 7 8
5.1 控制项 5.1.1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项目场地区位图、地形图、总平面图以及上位规划图等其他证明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现场核实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1.2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项目场地区位图、地形图以及当地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现场核实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9
5.1.3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地形图、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及环评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现场核实应对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其有效性。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1.4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审核竣工图,或现场核实。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10
5.1.5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设计文件和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审核竣工图及日照模拟分析报告,或
现场核实。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1.6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审核竣工图,或现场核实。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11
5.1.7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提供消防验收报告并审核竣工图,或现场核实。
1) 达标自评: □达标;□不达标
2) 达标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 评分项 Ⅰ 土地与环境利用 5.2.1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相关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对设计阶段评价结论进行现场核实。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12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2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施工图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审核竣工图,或现场核实。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3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地下空间设计的合理性。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核实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4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规划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场地现状保护利用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核实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13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Ⅱ 室外环境 5.2.5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设计阶段审核图纸、光污染分析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阶段: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查玻璃幕墙及照明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6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环境噪声影响评估报告以及现场测试报告,达到评价要求或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后达到评价要求。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是否达到要求。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14 15
5.2.7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检查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实测。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8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检查热岛模拟分析报告,或对应的具体技术措施的场地设计、景观设计说明和相关图纸。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实测或核实改善措施的实施情况。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16
5.2.9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设计阶段审核规划设计文件与日照分析报告。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Ⅲ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5.2.10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设计阶段审核规划设计文件,审核场地周边公交站点分布图。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 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17
5.2.11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相关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
5.2.12
设计阶段评价方式:审核规划设计文件。 运行阶段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评价方法之外还应现场核实,其中拟实行错时停车的应在设计阶段相关图纸中标注出停车区域,运营阶段现场核实是否确实施行了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空间。
1) 自评分值: 分; 2) 自评概述:
3) 实际提交证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