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降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2
广东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姚小英;王劲松;王莺;吴丽;李蓉【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5(31)26【摘要】为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保障粮食及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利用广东省9个代表气象站1971—201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近40年热量、降水及光照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广东各地平均气温1976年以后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突变年出现在1989年,2007年以后为下降趋势;四季气温亦呈上升趋势,冬季及秋季最为明显,由北到南,冬季增幅最多,夏季变化最小;1990年以后热量资源增加显著。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由北到南,冬季、春季降水量减少,夏季、秋季增多。
潜在蒸散于20世纪80年代最低,21世纪初期最高,冬季增幅最为明显。
日照百分率呈下降趋势。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长、产量品质、种植布局及干旱等气象灾害均带来一定影响。
【总页数】7页(P222-228)【关键词】广东;气候变化;影响【作者】姚小英;王劲松;王莺;吴丽;李蓉【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2【相关文献】1.周口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申晓晴2.讷河市近50a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胡锡英;王占勇;包立红3.近30年宜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游立军4.近30年宜阳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游立军5.近55年田东县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顾雄萍;何麒峰;何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2年11—12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2022年11—12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东临大海,拥有丰富的地理特征和多样的气候类型。
在2022年的11月到12月期间,广东省的天气气候特点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气候带等。
本文将对2022年11-12月广东省的天气气候特点以及其对人们生活、农业和旅游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述。
首先,11月到12月期间是广东省的秋季和初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凉,这是因为北方的冷空气开始南下,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带。
在这个时期,广东省大多数地区的气温逐渐下降,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增大。
在11月初,广东省北部地区的气温通常为15-25摄氏度,而到12月底,气温可能降至10摄氏度以下。
另外,由于广东省的地理位置靠近大海,海上的暖湿气流也会给地面带来潮湿的气候特点。
其次,11月到12月期间的降水量相对较少,这是由于季风的改变以及冷空气的影响。
广东省多数地区的雨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早秋季节,而在这段时间里,降雨量明显减少。
据统计,11月到12月期间,广东省平均降水量通常在50毫米以下,甚至可能出现连续数天无降水的情况。
然而,由于地势、纬度和地形的差异,广东省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会有所不同,例如东部和南部地区相对湿润,而西北部地区则相对干燥。
这种天气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温度的下降使得人们需要逐渐增加衣物的厚度,尤其是在清晨和晚上。
其次,降雨量的减少可能导致干燥的天气,人们需要注意补水和保湿,特别是对于皮肤容易干燥的人群来说。
此外,降雨量较少还可能对农业和水资源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水源的供应。
对于旅游来说,11月到12月期间是广东省的旅游旺季之一。
由于天气适宜,旅游景点的游客数量通常会增加。
此时,广东省的旅游景点如阳江、珠海、深圳等地的海滩和温泉区成为人们热门的选择。
此外,广东省还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迹,如广州的陈家祠、清远的飞来峡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第30卷第10期2 0 1 2年1 0月水 电 能 源 科 学Water Resources and PowerVol.30No.10Oct.2 0 1 2文章编号:1000-7709(2012)10-0006-041953~2010年期间广东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闫桂霞1,李登华2(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4)摘要:根据广东省1953~2010年期间2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系统分析了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在西南沿海的阳江一带形成最大值中心。
以阳江为代表站,利用8个降水指数,由定量分析其极端降水特性可知,近60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显著增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降水越来越集中。
关键词:降水;变化特征;Mann-Kendall趋势检验;降水指数;广东省中图分类号:TV125;P457.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2-02-20,修回日期:2012-03-29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20110103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100405)作者简介:闫桂霞(1982-),女,讲师,研究方向为水文水资源,E-mail:marishaygx@163.com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水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年降水量最多的省份之一,但其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导致近年来旱涝灾害频发。
黄奇章[1]从时空分布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降水气候特征,指出广东省年降水量和暴雨有三个最大值中心;王祝[2]指出广东省降水“3高6低”的地区分布规律;刘黎明等[3]指出除个别月份外广东省各月降水序列的变化不明显;张金玲等[4]指出广东地区后汛期降水集中度呈逐年微弱下降趋势。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广东省26个基本、基准地面气象观测站及自动站1953~2010年日降水量资料,分析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选择处于西南沿海的阳江站为代表站,通过分析有效降水量、有效降水日数、有效降水强度、年最大连续降水日数和年最大无有效降水日数、年最大1日和3日降水量及年暴雨日数等8个降水指标,从定量角度更加全面和直观地分析了广东省降水特征。
气候特征根据广东省1953〜2010年期间2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非参数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系统分析了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在西南沿海的阳江一带形成最大值中心。
以阳江为代表站,利用8个降水指数,由定量分析其极端降水特性可知,近60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显著增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降水越来越集中。
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是我国的多雨区之一.受季风的影响,年内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干湿季分明.由于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具有长期变化,因而年降水逐年都有较大差别,雨量变率大以下是参考资料1)厂为、省拆舍I’均降水嗣和I小准君变比为牲大,无论是娜水显还是杯准芥份伤•雷州半岛均为用小的区域,广东中部肉是高値区.2)广东春季降水主要冇四种分布类型,分别是全省性早(涝〉型(I)、乐早(涝》0勺涝(早〉型 5)、湘早(涝)北涝(早)型(川〉、东西聲早(涝》屮部涝(早)型(IV〉;英屮第-冲分巾足厂东省春咋降水变化的主??气候特征.3〉线性匕箱分析切儿I东备1=存于降水均没有明也的线性受化匕如I)除了粤东以外•其余区域都存在J. 1年的显苦性查化周期.處东和剧北石在2.5年飽周期变化,粤北有27.8年的长周期.5)在27. 8年时的尺復的网期变化中,各气候区齐序降水变化菓木一致,个倔多飓和两个ft*少期,即195J I960年和1975 1988年和2003年全今为倔多期,1961〜1975年和1989 一2002年为俯少期。
对广陈省册个站存李降水址进行主分址分析,前1个主分量的累计方井贡献率达到79.7J说明用主分就分析逼近广东省、存李降水场的收敛性较好,前1个左分ttLlJx映「存予降水场的主耍分・因此本文选収前I个特征向用场进行分析•农1给出j•前I个分彊的方井、力加率和累讣虫駅率。
由衣1可见.第1个主分星的方并贡献率在62.0%・占『总方井的大部分.图3给出EOF分析扫到的前4个主分星所对应的壮征向M分仏它代衣「广东林降水的凹种分巾类型。
广东省气候干湿状况及其变化特征郭晶;吴举开;李远辉;王春林;景元书【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08(29)2【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及区域性水分平衡、干湿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将发生变化,有关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区域水分循环及干湿状况的变化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站资料,利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该地区1954-2005年逐日潜在蒸散量,采用国家标准(BG/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推荐的相对湿润度指数(MI)对全省进行干湿状况评价,分析降水量、潜在蒸散和相对湿润度指数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广东总体较为湿润,但干湿状况空间分布不均.MI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降水一致,即以恩平、龙门和海丰为三个相对湿润中心.(2)MI季节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呈明显的汛期、非汛期特征.(3)春季和秋季平均MI均呈纬向分布,但变化趋势相反:春季干旱南部重于北部;秋季干旱北部重于南部.全省秋旱重于春旱.(4)近50a来MI呈缓慢减小趋势,即广东地表干湿状况总体呈缓慢暖干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调整种植区划和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参考价值.【总页数】5页(P157-161)【作者】郭晶;吴举开;李远辉;王春林;景元书【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广东省阳江市气象局;广东省新兴县气象局;广东省气候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南京,21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相关文献】1.中国干湿状况和干湿气候界限变化研究 [J], 张方敏;申双和2.极端干旱区边界层高度与干湿的气候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分析 [J], 郭燕玲;毛文茜;王泓宇;张文煜3.河北省气候干湿状况变化特征分析 [J], 刘剑锋;刘学锋;刘芳圆;肖嗣荣4.辽宁西部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干湿状况年代际变化特征 [J], 孙凤华;吴志坚;李丽光5.近60年中国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未来趋势预估 [J], 张存杰;任玉玉;曹丽娟;张思齐;胡川叶;吴秀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乐昌降水情况分析报告一、引言乐昌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潮湿,降水充沛。
了解该地区降水情况对于农业、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乐昌市过去几年降水数据的分析,了解乐昌市的降水特征,为乐昌市的气候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和处理本次研究使用的降水数据来自乐昌市气象局的观测站。
数据时间跨度为2016年至2021年。
通过清理和整理数据,筛选出具有完整记录的降水量数据。
我们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利用图表向读者展示分析结果。
三、乐昌市降水量年际变化通过对乐昌市过去几年降水量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乐昌市的年降水量变化较大。
图表1展示了乐昌市2016年至2021年的年降水量变化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乐昌市的年降水量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乐昌市降水季节分布乐昌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这与其所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特征相符。
图表2展示了乐昌市2016年至2021年各个季节的降水分布情况。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夏季(6月-8月)和秋季(9月-11月)是乐昌市的降水高峰期,而冬季(12月-2月)和春季(3月-5月)的降水量相对较低。
五、乐昌市极端降水事件极端降水事件对于农业生产和城市防洪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乐昌市过去几年的极端降水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降水极端情况。
图表3展示了乐昌市2016年至2021年的极端降水事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乐昌市的极端降水事件频率有所增加。
六、降水对乐昌市农业的影响乐昌市是一个农业区,降水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至关重要。
适量的降水可以提供灌溉水源,促进作物生长。
然而,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乐昌市的降水特点需要在农业规划和灌溉管理中得到充分考虑。
七、结论和建议通过对乐昌市过去几年降水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乐昌市的年降水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需要进一步关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2. 乐昌市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需要在农业规划和灌溉管理中充分考虑这一特点;3. 乐昌市的极端降水事件频率有所增加,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防洪设施和应急管理措施;4. 乐昌市的降水情况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灌溉水源。
类型21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1.(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南端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便是农业大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等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其传统的农业优势不断减弱,广东省已逐渐由原来的粮食生产大省变为全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下图)。
1998年洪涝灾害和2008年雪灾更是对广东省的粮食供应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保障广东省的粮食生产,专家组进行专项调研。
调研发现:有效灌溉(配备灌溉工程或设备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水浇地)面积,仅次于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化肥的投入对粮食产量影响接近零或者负影响。
(1)据上两图信息,补充完成广东省2004年-2007年粮食需求量变化柱状图。
(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2)广东省降水总量丰富,但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分析其原因。
(3)指出广东省化肥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纵坐标轴名称及单位正确、纵坐标刻度值正确,并能画出柱状图(由于数值估值范围差异大,四个年份的数值介于3500-4000之间,保证前三个年份没有下降即可。
)(2)人口城市众多,工业发达,用水量大,农业生产水资源不足;降水季节变化大,季节性水资源的需求大。
(3)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结构恶化(或者土壤肥力下降)。
改善施肥结构,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
【解析】本题以图为载体以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根据粮食产需差=粮食需求量-粮食产量,则粮食需求量=粮食产需差+粮食产量,图中粮食产量2004—2006年都大约是1500多一点,2007年大约是1300,粮食产需差2004—2006年大约是2000多一点,2007年大约是2500,把四个年份对应的数值相加,估算出四年粮食需求量介于3500-4000之间,三个年份没有下降,按照横轴、纵轴等比例尺即可绘出图表。
广东阳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郭圳勉;黄先伦;唐钱奎;岑思弦【摘要】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alize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of Yangjiang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o do a better job in the climate forecast of Yangjiang summer precipitation. This paper analysizes daily summer precipitation data of Yangjiang from 1953 to 2009 by usingMotlet wavelet analysis, M-K test and MTT. The results show,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f Yangjiang has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now in the stage has big interannual change.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has a period of 7 to 8 a, and abrupt changes occurred in 1963. The main precipitation type is light rain. After 1980, the rainfall days of heavy rain and rainstorm are increasing. The main components of precipitation are heavy rains and rainstorm.%为解阳江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进一步做好阳江气候降水预测,利用Motlet小波分析理论、Mann-Kendal 检验和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阳江单站57年(1953 - 2009年)6月到8月逐日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夏季降水经历了3个阶段,由降水逐渐增加时期变化到相对干旱时期,再到现阶段降水年际变化大;主要的降水周期为7-8年,1963年是降水的突变点;小雨量级降水为主要降水类型,在1980年以来阳江夏季大雨和暴雨降水日数逐渐增多,而大雨和暴雨量级降水是降水量的主要构成.【期刊名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6)002【总页数】5页(P203-207)【关键词】气候学;气候特征降水周期;气候突变【作者】郭圳勉;黄先伦;唐钱奎;岑思弦【作者单位】阳江市气象局,广东阳江 529500;阳江市气象局,广东阳江 529500;成都市气象局,四川成都 610072;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 引言中国对于降水的研究较多的是有关极端降水的研究[1-5],有关广东地区的极端降水的成果也很多,曾琮等[6]认为冬季风异常对广东前汛期降水的影响比较大,强冬季风年后广东前汛期出现大旱的可能性较大,而出现大涝的可能性很小;陈创买等[7]于1998年采用极值分布理论得出不同重现期广东日暴雨量从西北向东南及沿海增加;梁建茵、吴尚森[8]认为西太平洋副高造成的南海地区较强偏南风和较强东亚大槽以及较强南支西风急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偏多的直接原因,偏旱的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偏弱,亚洲夏季风系统偏强(弱)是造成广东省后汛期偏涝(旱)的最重要因素,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个数对后汛期降水的影响也比较大。
凌源市降水量特征分析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近年来,凌源市的气候变化日益显著,降水量、气温等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本文将对凌源市降水量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降水量年际变化通过对凌源市历年的降水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凌源市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为显著。
在过去30年中,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10年初期下降明显。
而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该趋势有所缓解。
2. 降水时间分布凌源市的降水时间分布比较不均匀,在一年四季中均有降水发生,但降水量较多的主要是夏季和秋季。
其中,7月、8月和9月的降水量最多,约占全年的30%至40%。
而在农业生产中,这种降水时间分布特征比较适宜农作物生长和发展。
凌源市的降水空间分布也比较不均衡,山区、丘陵和平原降水量存在差异。
由于地形和地貌的不同,山区和丘陵降水量相对较多,而平原区则相对较少。
这种降水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特征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在凌源市的蔬菜生产中,降水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由于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较多,对于生长期较长的蔬菜,如番茄、茄子、黄瓜等,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如果降水量过多,则易造成土壤水分过多和根部缺氧,或者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影响生产效益。
凌源市是一个以小麦、玉米、豆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降水量对谷物生产影响较大。
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较多,对谷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利,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
但如果降水过多,容易造成谷物倒伏、秸秆淤根、苗期烂根等不利影响,降低产量和品质。
综上所述,凌源市的降水量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
农业生产者应在实际生产中根据降水量变化情况,采取合理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小降水量对生产的不利影响。
气候特征
广东的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特征是高温多雨台风多,干湿明显变化大。
广东各地年年均气温在18℃~24℃之间。
按气候分季标准,广东大部分地区只有春夏秋三季,夏季长达七个月,仅在英德、新丰、龙川以北的粤北地区才有短暂的冬季,韶关以北的粤北北部,冬季也只有一个半月。
广东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在1350~2600毫米之间。
全省有三个多降水中心和四个少降水区域,三个多降水中心分别位于恩平、普宁和佛山附近,年平均降水量分别达到2500、2300、2200毫米;四个少降水区域是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南澳和雷州半岛南部,年平均降水量都在1500毫米以下。
广东的多雨期是6~8月,这6个月降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
冬春两季降雨较少常出现季节性干旱。
广东是全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平均每年约有10次台风影响广东。
台风会给广东带来灾害,但也带来雨水,广东降雨多与台风多有一定关系。
广东其它灾害性天气,主要有低温阴雨、干旱、暴雨、寒露风和寒潮等。
根据广东省1953~2010年期间26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运用非参数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系统分析了降水时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广东省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降水量在西南沿海的阳江一带形成最大值中心。
以阳江为代表站,利用8个降水指数,由定量分析其极端降水特性可知,近60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显著增加,降水日数显著减少,降水越来越集中。
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是我国的多雨区之一.受季风的影响,年内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干湿季分明.由于季风进退的迟早和强弱具有长期变化,因而年降水逐年都有较大差别,雨量变率大
以下是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