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光亮剂配方浅谈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PM-908电镀镍光亮剂配制方法和说明书(周生电镀导师)●电镀镍光亮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十分成熟,国产光亮剂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少量高端市场还是由安美特等少数知名外企占据。
镀镍配方的普及降低了电镀厂的成本,同时竞争也更趋激烈,市场需要一种低成本同时性能可靠的产品。
●特点1.镀层白亮,装饰性好。
2.周生电镀导师之(@q):(3)(8)(0)(6)(8)(5)(5)(0)(9)2.镀层光亮性、柔耐性、套铬性能好。
3.有机分解产品少,槽液不易老化。
4.适用于滚镀及挂镀。
5.操作范围宽阔,单一光亮剂添加,容易控制。
杂质容忍度高。
6.适合作为镀铬、青铜、金、银等金属之光亮镍底层。
7.电镀导师之[(微)(Xin)]:(1)(3)(6)(5)(7)(2)(0)(1)(4)(7)(0)8、需要注意的是:我们的配方是量产的成熟商业配方,网上是找不到的,电镀手册也没有。
网上卖配方书籍的几百元一本含有几百个配方,那种资料只能当做书籍读读,没有商业价值。
有些用户嫌贵了,尽管网上买书好了。
●我们的配方平台帮助了很多中小企业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也有不少个人因此创业成功,帮助国内企业抢占国外知名企业市场,提升国产占有率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溶液维护1.正常生产每通电1000安培小时需要补充PM-908A柔软剂 50-100毫升PM-908B光亮剂 100-150毫升PM-9081强走位剂 100-150毫升2.若镀层柔软性或走位性欠佳,可单独补充 PM-908A柔软剂。
3.若镀层光亮性或整平性欠佳,可单独补充 PM-908B光亮剂。
4.若镀层深镀性欠佳,可单独补充 PM-9081强走位剂。
●转缸方法PM-908B光亮剂可与任何镀镍光剂系统相容,转换其他光剂系统为 PM-908B系统非常方便,只需根据赫尔槽试片的柔软性、走位性及光亮性、整平性、深镀性分别用 PM-908A、PM-908B及 PM-9081强走位剂进行调整,即可顺利转换。
光亮镍电镀工艺
光亮镍电镀工艺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光滑、具有较高耐腐蚀性和美观度的镍层。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光亮镍电镀工艺的主要内容。
1. 预处理
在进行电镀之前,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其表面平整、干净、无杂质。
预处理包括去油、除锈、酸洗等操作,可以采用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的方法。
2. 电解液配制
光亮镍电镀液主要由硫酸镍、硫酸和添加剂组成。
其中添加剂包括缓冲剂、增塑剂和起泡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善电解液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提高电沉积速率和降低氢气析出。
3. 电沉积
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件浸入电解液中,并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使阳极上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阴极上。
在光亮镍电镀中,需要控制电
流密度、电解液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参数,以确保沉积出的镍层均匀、光滑。
4. 后处理
电沉积完成后,需要对金属件进行后处理,包括冲洗、烘干、抛光等操作。
这些操作可以去除表面的氢气泡和残留的添加剂,使镍层更加光亮。
总之,光亮镍电镀工艺是一项复杂的技术活,在实践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并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精细的工艺控制和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以获得均匀、美观、耐腐蚀的镍层,为金属制品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装饰效果。
提高镀层耐腐蚀性的电镀镍合金溶液配方
慧聪表面处理网:
特性:
(1)电镀镍溶液成分少,操作简便,镀层光亮度好。
(2)采用本品镀液解决了镍磷合金镀层分散能力差的问题(即低流密度区漏镀的问题)。
(3)具有优异的耐蚀性,采用本品镀液的优选配方得到的镀层与相同厚度的普通镍镀层相比,无论是否镀铬,其中性盐雾试验时间都延长了3倍。
用途与用法:本品主要应用于镀镍
配方(g)
制作方法:将各组分加水溶解,调节pH为2~2.5、定容至1L即得本品。
注意事项:本品各组分质量(g)配比范围为:镍盐10~400,亚磷酸10~100,硼酸10~50,有机羧酸或其盐类10~100,不饱和烃的羟基羧酸5~8,水加至1L。
所述镍盐为氨基磺酸镍或硫酸镍。
所述不饱和烃的羟基羧酸由羟甲基丙烯酸或羟乙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所述有机羧酸为酒石酸、丁二酸或乙二酸;所述盐类为酒石酸钾钠。
所述电镀镍溶液的工作温度为60~65℃。
所述电镀镍溶液的pH为2~2.5。
pH过高磷不易沉积,pH过低则导致分散能力差。
镀镍光亮剂及其中间体1前言镀镍光亮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一般分为四代。
第一代镀镍光亮剂以金属盐为主体;第二代为1.4-丁炔二醇和糖精的结合为主;第三代是1.4-丁炔二醇的环氧化合物及糖精;第四代以吡啶衍生物和炔胺类化合物及丙炔醇衍生物的组合及柔软剂为最典型的代表。
这几代镀镍光亮剂中,第三和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与其中间体的关系密切。
镀镍光亮剂的中间体(以下简称中间体)实际上就是一种可以用来直接配制镀镍光亮剂的某种化工原材料,就象配制酸性镀铜光亮剂的M、N、SP、P等一样。
只要充分认识与熟练掌握了市售的各种类型中间体的效能(用途)、使用方法及配制技巧,把中间体进行适当组合就可以配制出性能良好的第一类(初级)镀镍光亮剂和第二类(次级)镀镍光亮剂。
2镀镍光亮剂的中间体中间体也分为第一类(初级)光亮剂与第二类(次级)光亮剂。
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中的次级光亮剂以吡啶衍生物及炔胺类化合物为主体,再配以丙炔醇衍生物等其它中间体,这种组合最为典型,它们大都是几乎无色透明的液体。
用青岛华龙电镀公司的PHP(吡啶衍生物)200~300g/L,DEP(二乙胺基丙炔)20~30g/L,PAP(丙氧基丙炔醇)30g/L,ALS(烯丙基磺酸盐)30g/L配制的镀镍次级光亮剂与适量糖精配合,在空气搅拌下,电流强度2A,电镀时间3min可得到全光亮的霍尔槽试片,而且镀层的韧性好,其优良的性能可与国外优质镀镍光亮剂媲美,价格则低于进口产品〔1〕。
可以作为第一类光亮剂的中间体主要有:BSI(糖精)、ASNA(不饱和烯烃磺化物)、MHSS或MHEE(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MSEE(不饱和脂肪酸的磺化物)、ALS(烯丙基磺酸盐)、SOB(芳香族磺酸盐)、BBI(磺酰胺类)、VS(烃基磺酸盐)、PN(脂肪不饱和磺酸盐)、PS(丙炔磺酸盐)等,另一种常用的物质是HPSS(有机多硫化合物)。
第四代镀镍光亮剂中的初级光亮剂,一般称为柔软剂,如武汉风帆电镀技术有限公司的柔软剂S含有BBI(C12H11NO4S2)和VS(C2H3SO3Na)等中间体,效果优良。
亮镍光剂配方哎,说起亮镍光剂,这玩意儿可真是个神奇的存在。
你可能会想,这亮镍光剂是个啥玩意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记得那次,我在车库角落里翻箱倒柜,想找点东西来给我那辆老摩托翻新一下。
那车啊,虽然年纪大了点,但性能还是杠杠的,就是外观有点磕碜。
我翻着翻着,突然就翻出了一瓶亮镍光剂,上面还沾着点灰尘,看起来像是被遗忘了很久。
我当时就想,这玩意儿能干啥?看起来像是化学试剂,但包装上也没写是啥。
我随手拿起来,对着光一照,嘿,这亮晶晶的,挺好看的。
我心想,要不就试试吧,反正车也旧了,再差也差不到哪去。
说干就干,我先把车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亮镍光剂倒在一块干净的布上。
这玩意儿黏糊糊的,有点像蜂蜜,但是颜色是透明的。
我轻轻一抹,那光剂就均匀地涂在了车架上。
哎哟,这手感,滑溜溜的,还挺舒服。
涂完以后,我就没管它,去喝了杯咖啡。
回来一看,嘿,这效果还真不错。
那车架上的锈迹斑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层亮晶晶的光泽,就像是新的一样。
我忍不住摸了摸,那手感,简直了,滑得跟涂了油似的。
我心想,这亮镍光剂还真是个好东西。
后来,我上网查了查,原来这玩意儿不仅能让金属表面光亮如新,还能防锈呢。
我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我那老摩托用了这么多年,车架还是那么结实。
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这亮镍光剂。
每次看到朋友家有什么金属物品生锈了,我就自告奋勇,拿出我的亮镍光剂,给他们展示一下我的手艺。
每次看到他们惊讶的表情,我心里那个得意啊,别提多爽了。
所以说,这亮镍光剂,别看它不起眼,关键时刻还真能派上大用场。
它就像是那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到了关键时刻,总能给你惊喜。
哎,不说了,我得去看看我那老摩托,是不是又该涂点亮镍光剂了。
这玩意儿,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啊。
光亮硫酸盐镀镍一、工艺规范:硫酸镍:NiSO4 ·7H2o 280g/L.氯化镍:N icl2·6H2O 60g/L硼酸:H3BO3 45g/l温度:50~60CP H值: 4.0~4.4D K:3~8A/dm2柔软剂:5~10ml/l光泽剂:0.3ml/l搅拌方式:空气搅拌过滤方式:连续过滤阳极:镍板或镍块作用:1、硫酸镍:主盐提供镀层所需之Ni2+,含量高沉积速度快,量低镀层结晶细致,但高区易烧焦。
2、氯化镍:活化剂能提高溶液的导电性,增加镀液的极化度,使镀液的分散能力改善。
量高时,会引起阳极过腐蚀,产生大量阳极泥使镀层粗糙形成毛刺;含量低,阳极易钝化。
3、硼酸:PH值缓冲剂,镀镍时由于氢离子在阳极的放电作用,会使镀液的PH值逐渐上升。
当PH值过高时,阳极周围的氢氧根会以金属氧化物的形式夹杂在镀层中,使镀层的外观和机械性能恶化。
加入硼酸后,因硼酸在水溶液中离解出氢离子,对镀液的PH起缓冲作用,使镀液PH值相对稳定。
硼酸含量低,缓冲作用差,PH值不稳定。
如含量太高,因硼酸的溶解度小,易形成结晶析出,造成毛刺和成本浪费。
4、温度:提高温度,可以使镍离子向阳极扩散速度加快,使阳极附近的浓度差极化降低,所以能提高电流密度,使镀层沉积速度加快。
如温度过高,易造成镍盐水解,尤其是镀液中铁杂质较多时,水解产生的氢氧化铁会使镀层产生针孔毛刺,应特别注意。
如温度过低,镀层光亮范围窄,同时亮度也差,当电流稍高时即易烧焦。
5、PH值:一般情况下亮镍的PH值控制在4.0~4.4之间,因为在这样的PH值条件下,如PH值过低,H+将参与在阳极放电,使镀镍的阴极电流效率降低,镀层易产生针孔;PH过高,呈混浊,使氢氧化物夹杂在镀层内,使其机械性能下降。
不合格镍镀层之退镀方式:一、金属件:1.钢铁件:氰化钠:70g/l防染盐:70g/l氨水:适量温度:70~80°C时间:退完为止*注意:此退镀剧毒,必须通风良好,操作人必须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及围裙、水鞋。
半光亮镍中间体配方哎呀,说起半光亮镍中间体配方,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儿。
我得先声明,我可不是化学专家,但作为一个对各种配方都有点兴趣的普通人,我倒是可以和你聊聊这个。
首先,咱们得明白,半光亮镍是一种电镀工艺,用在金属表面处理上,让金属看起来既有光泽又不会太亮。
这中间体配方,就是指在电镀过程中,用来调整镀层特性的一系列化学成分。
我记得有一次,我有个朋友在工厂里工作,他们就是专门搞电镀的。
有一次我去他那儿玩,他给我展示了他们的半光亮镍电镀液。
那味道,真是刺鼻,但看着那些金属件在电镀液里慢慢变得光亮,还挺神奇的。
他告诉我,半光亮镍中间体配方里,主要成分有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和光亮剂。
硫酸镍和氯化镍是提供镍离子的,硼酸用来缓冲溶液的pH值,保持稳定。
至于光亮剂,那可是关键,它能让镀层表面更加光滑,减少针孔和粗糙度。
他给我详细讲了讲配方的比例,但我这脑子,记不住那么多数字。
不过,我记得他说,光亮剂的添加量特别关键,加多了,镀层会太亮,加少了,又不够光亮。
他们得通过实验,一点点调整,找到那个“刚刚好”的点。
他还提到,操作的时候,温度和时间也得控制好。
温度太高,镀层容易烧焦,太低,镀层又不均匀。
时间也是一样,太短,镀层太薄,太长,又浪费材料。
我看他操作的时候,真是小心翼翼,每一步都得精确控制。
他说,这行当,经验很重要,得慢慢积累。
最后,他把处理好的金属件拿出来给我看,那光泽,真是漂亮。
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看着那些金属件从普通变得光亮,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所以,半光亮镍中间体配方,虽然听起来复杂,但其实就是一系列化学成分的精确配比和控制。
这背后的科学和工艺,还真是挺有意思的。
市场镀镍初级光亮剂初级光亮剂也称柔软剂,主要成分是糖精,如果用于滚镀镍,宜选用双苯磺酰亚胺,综合性能较好,使镀层面洁白。
其他配方选用PS和ALS、VS,它们的组合作用主要是使镀层形成细致的结晶,脆性降低,晶粒细化,平衡次级光亮剂的张应力,使低区光亮;加入少量ATPN 可加强走位,提高低区深镀能力,消除异金属杂质的不良影响。
光亮剂首先具有一定的增大极化的作用,光亮是由于晶粒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并且具有一定定向排列的结构引起的,光亮剂这种结构面应平行于表面。
表面活性剂除了润湿作用可以消除铜镀层产生针孔和麻砂现象外,还能够在阴极与镀液界面上定向排列和产生吸附作用,光亮剂从而提高阴极极化作用,使铜镀层的晶粒更为均匀、细致和紧密。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有增大光亮范围的效果。
其中应用较多的光亮剂是聚乙二醇(P)和AEO乳化剂。
P是用亲水基原料环氧乙烷和含有活泼氢原子的憎水性原料进行加成反应而制得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滚镀与空气搅拌等镀镍工艺宜加入低泡润湿剂或镍氢,降低界面表面张力,防止针孔产生。
使用润湿剂的另一个好处是能够减少镀液的带出量。
润湿剂以前也称为辅助光亮剂,也可一起复配到柔软剂中,使工艺管理简单化。
由以上几种中间体组成的柔软剂,其效果已相当不错。
光亮剂产品可以提高酸铜溶液的阴极极化作用。
P质量浓度过高,则影响光亮度,并且会在镀层表面产生一层肉眼看不到的憎水膜,影响铜镀层与镍镀层的结合力。
光亮剂乳化剂对低电流密度区的光亮作用有较大影响,与N组合作用时,操作温度达四十度亦不影响光亮作用。
现在国内外很多较新型的光亮剂也可以用聚胺矾类,以及含有特殊官能团的聚胺类化合物作载体光亮剂,此类化合物具有光亮范围宽和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等优点。
电镀镍光亮剂配方浅谈
广东科斯琳电镀添加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巴斯夫公司电镀镍中间体进入中国市场,在取得高
额利润的同时,也带动了国内中间体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市
场现有镀镍中间体三十多种,
近二十个品牌。
通常光亮镍中间体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两种。
第一类光亮镀镍中间体主要起消除镀层内应力,增强延展性,提高低电位分
布能力,抗杂等等作用。品种有:对甲苯磺酸钠,对甲苯磺酰胺,苯磺酸酰亚胺,
苯磺酸,苯丙炔磺酸钠,双苯磺酰亚胺,乙烯磺酸钠,烯丙基磺酸钠,丙炔基磺
酸钠,脂肪不饱和磺酸盐,糖精钠等,多为含硫或含有磺酸机团的化合物。
由于分子结构的不同,在极化性能上也会有所不同,事实证明某些第一类光
亮镍中间体在使用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如工件镀镍后出现套铬发花,烘干后
低电位容易泛黄等。
第二类光亮镍中间体主要起增强阴极极化,提高光亮填平,长效等作用。常
用品种有:丙炔醇,丁炔二醇,丙氧基丙炔醇,乙氧基丙炔醇,丙氧基丁炔二醇,
2-乙氧基丁炔二醇,2-丙氧基丁炔二醇,二乙基丙炔脘,吡啶嗡盐等。
事实证明,由于国内合成工艺及提纯工艺滞后,某些第二类光亮镍中间体,
在赫尔槽实验中,极化性能很好,但在电镀生产过程中效果不太明显。有些中间
体电镀加工后镀层洁白光亮,但放置一些时间后整个镀层发黄。广东科斯琳电镀
添加剂,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检测手段,生产的电镀镍光亮剂系列质量稳定,
品质优良,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赢得电镀厂家的一致好评,某些性能指标达
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光亮镀镍添加剂的搭配
根据电镀镍中间体的不同性能,光亮镀镍添加剂一般可分为主光剂,辅助剂
两大类。
主光剂起主要作用,一般是以第二类中间体为主,第一类中间体为辅进行搭
配。在镀槽中起增加阴极极化,光亮,整平等作用。因各生产厂家工艺条件不同,
不可能迎合所有厂家的要求,但高品质的主光剂应具备以下几点:
1,消耗稳定,分解产物少;
2,镀层光泽一致,厚薄均匀;
3,低电位走位佳,分散性能好;
4,应力水小,镀层无脆性,
5,出光速度较快,填平能力好,镀层清晰,
6,抗杂质能力强,提高容忍度。
主光剂搭配不当会产生镀层泛黄,镀液稳定性差,分解产物多,消耗量大,
分散能力差,应力大,添加剂范围狭窄,消耗不平衡等不良后果。
辅助剂按使用性能,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开缸剂,开缸剂的应用较多,一般用以弥补主光剂不足之外,开缸剂多配
以初级光亮剂,柔软,走位,抗杂等成分。
2柔软剂,提高镀层延展性,起抵消内应力作用,过量时会增加镀层压应力,
而产生其它负面影响。
3走位剂,帮助低电位施镀,提高金属分散性能,搭配不当添加剂时会影响
镀层物理性能。
4除杂剂,一般由多种除杂中间体配制而成,能除去有机或无机杂质,可按
系统分为除铁,除铜,除锌剂等,有利于低区走位。
5湿润剂,一般分为两种,适用于空气搅拌的称为低泡湿润剂,适用于阴极
移动的称为高泡湿润剂。主要起消除镀层针孔,降低镀液表面张力,使氢气泡不
滞留于工件表面的作用。
结语:优胜劣汰,市场无情,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变化,广东科斯琳电镀添
加剂只有不断获取资讯,加强开发研究,提高产品品质,突出自已的特点,塑造
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