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5
探讨休闲渔业对渔业经济的影响分析摘要:休闲渔业对渔业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关渔业产业结构转型、政策法规的完善、渔业产品开发及优惠政策制定等方面。
传统的渔业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实现与生态环境形成共同的、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而当前的休闲渔业整合旅游、服务及餐饮等行业资源,实现渔业经济的全方面发展,相关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关注。
因此,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宏观政策支持层面,现阶段的休闲渔业模式对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
关键词:休闲渔业;渔业经济;影响前言:先进的捕鱼方式能够满足渔业生产的需求,避免因过度捕鱼而对环境造成损害。
发展休闲渔业,具有经济价值,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也起到有利作用,是促进渔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国加大了对发展休闲渔业的扶持力度,同时也推动了渔业经济的发展。
1、休闲渔业定义把休闲渔业称为娱乐渔业,是在大都市范围内及周边区域,以渔业活动为基础,密切联系人们的休闲需求(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行为,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交叉产业。
将休闲渔业定义为将各种形式的渔业资源予以有机配置,与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行为、生活相联系,与科普教育、观光游览、特色美食等旅游行为相结合,提供游客休闲渔业体验的一种新型产业或业态。
休闲渔业(Recreational Fishery)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是一项非常流行的大众活动,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发展。
欧洲委员会(The European Commission)将休闲渔业定义为:“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开展的捕猎水产品活动”。
休闲渔业的发展,在中国起步于上世纪 90 年代初,发展较快的省份是广东省、浙江省和福建省,集中在华东沿海地区。
整体研究仍然处在发展阶段。
2、休闲渔业对于渔业发展的直接贡献休闲渔业自身的发展会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进而增加渔业经济的总产值,这可理解为休闲渔业对于渔业经济总值的直接贡献。
因某种因素休闲渔业的发展规模达到了极速的扩张,但这种因素所带来的扩张势头没有得到长久的保持,使得扩张态势在2017年又降了回去。
我国休闲渔业的现状作文Leisure fishing, as a popular pastim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休闲钓鱼作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在中国近年来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Leisure fishing provides people with a chance to slow down, relax, and connect with nature. 休闲钓鱼使人们有机会放慢节奏、放松身心,并与自然联系在一起。
Many people find joy and satisfaction in catching their own fish, whether for sport or for food. 许多人在捕鱼时都能找到快乐和满足,无论是为了娱乐还是为了食物。
There are also economic benefits associated with leisure fishing, such as the revenue generated from equipment sales, tourism, and related businesses. 休闲钓鱼还有经济效益,比如装备销售、旅游业务的收入。
However, there ar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leisure fishing in China. 然而,中国目前的休闲钓鱼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One of the biggest issues is overfishing, which can lead to the depletion of fish populations and harm the overall ecosystem. 其中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过度捕捞,这会导致鱼类种群的衰竭,并损害整个生态系统。
【海洋经济论文】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摘要]海洋休闲渔业是渔业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文章从自然资源、产业优势和政策支持等角度阐述三亚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条件,分析目前三亚海洋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其存在如缺乏统筹规划、专业休闲渔船不足,产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三亚;海洋休闲渔业;经营管理1三亚发展海洋休闲渔业的条件1.1自然环境优越三亚市拥有总长258.6千米的海岸线,其中自然岸线188.4千米,重要海岛10多个,如椰子洲岛、蜈支洲岛、西岛等;主要港湾包括崖州湾、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等,水域辽阔,地理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1.2海洋资源丰富三亚市海洋生物物种多样,水域自然资源丰富。
三亚渔场是海南三大渔场之一,盛产石斑鱼、马鲛鱼、龙虾等适宜海钓的优质海产品;三亚地处热带,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长年无冬,风和日丽,有利于进行游览垂钓等休闲渔业活动。
1.3产业优势海南以农业为主,其中三亚是重要的海产品养殖、捕捞和销售基地,渔民较多;三亚是国内乃至国际闻名的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酒店餐饮等服务业较发达、交通便利,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从业人员和稳定的客源。
1.4政策支持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将海南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支持海南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动能。
海洋休闲渔业是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产业,能够弥补传统渔业大量消耗海洋资源、增长缓慢等方面的缺陷,为渔业的发展找到新的出路;能够利用三亚旅游业发达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产业融合的经济效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符合国家对海南的战略定位。
海洋休闲渔业是三亚传统渔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将会为三亚市整体经济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摘要为更好促进海洋休闲渔业良性健康发展,加快海洋休闲渔船的现代化进程,论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从管理体制、技术标准、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中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明确责任主体,科学构建海洋休闲渔业管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发展,科学编制海洋休闲渔船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安全保障;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海洋休闲渔业市场定位,发展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对策建议,为中国海洋休闲渔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海洋休闲渔业,主要指渔民或渔业合作社等充分利用海洋自然资源、渔业渔具产品、渔业文化传统及渔村人文特色,充分发挥海洋渔文化中包含的旅游以及休闲功能,以海洋休闲渔船为载体,以海洋旅游休闲和海洋文化体验为核心而经营的新兴业态。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如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渔业产业现代化能力提升重大工程》以及海南省出台的《休闲渔业发展规划》等都对新时期休闲渔业的发展提出了最新最明确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国内专业人士也纷纷对海洋休闲渔业展开了深入研究,2021年张宛玉研究了产业融合背景下浙江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发展海洋牧场、海洋海钓和美丽海岛等海洋休闲渔业新业态。
2020年薛岩和王建春等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了借助大数据网络平台宣传海洋休闲渔业,分析行业业态,从而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和推动渔业资源整合。
2019年张广海在渔业资源视角下,对自然供给、传统养殖以及海洋牧场三种供给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
2017年孙吉亭借鉴澳大利亚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经验,提出鼓励民众参与、开展海洋休闲渔业执照制度和及时制定休闲渔业法律法规。
推动中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是现代渔业以及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进一步拓展渔业功能,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增加渔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全面建设渔区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西南大学《休闲渔业》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我国的休闲渔业发展学院:植物保护学院专业:生物安全年级:编号:学号:姓名:成绩: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一日浅谈我国的休闲渔业发展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休闲业迅速崛起,这其中包括就休闲渔业。
我国在休闲渔业方面有着很大优势,如渔业资源丰富,海岸线较长,以及气候宜人。
虽然目前我国部分沿海城市休闲渔业发展迅速,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缺陷。
本文从休闲渔业的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发展休闲渔业的优势,在政府政策和渔村(以及休闲渔业基地)两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休闲渔业的特色品牌化发展以及组织管理统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休闲渔业特色品牌发展政策支持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以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而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
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近年来,休闲渔业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有所发展,并且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渔业局在2000年我国渔业发展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适应消费市场的变化,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
但是目前我国的休闲渔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合理的地方,如休闲设施规模小、休闲娱乐品种单一、项目雷同、缺少地方特色、基础设施无序建设以及渔村政府管理失位等问题。
一、休闲渔业目前休闲渔业类型在我国都还没有发展成熟,属于混合发展,未形成特色化和专业化。
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休闲渔业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休闲方式之一,在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本文将会分析在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未来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休闲渔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之上,而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休闲渔业的发展。
例如,采取不合理的捕捞方式会对水环境、水生生物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基础设施不完善休闲渔业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支撑,如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等。
但是在一些地方,这些设施建设不足,游客的出行和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游客体验和满意度不高。
3.管理标准不统一由于休闲渔业的规模、经营方式、经营行为等差异很大,导致各地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会导致管理上的难度增加,同时也会给游客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风险。
4.文化传承难度大休闲渔业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导致文化传承难度较大,难以保护和传承。
二、对策1.强化环境保护加强对水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制订科学合理的捕捞方式和经营规范,控制游客数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休息区、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提高游客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增强游客的满意度。
3.加强管理标准制定休闲渔业管理标准,统一管理方式和管理标准,加强对休闲渔业管理的监督,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
4.加强文化传承制订休闲渔业文化传承计划,通过赛事、讲座、展览等方式推广休闲渔业文化,激发公众对休闲渔业的热情和兴趣,增强休闲渔业的文化底蕴和吸引力。
结论: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休闲渔业的市场空间将越来越大,如何解决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话题。
只有加强管理、保护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传承文化,我们休闲渔业才能够迈入更进一步,成为一种更加发达、成熟的休闲产业。
关于发展休闲渔业的思考休闲渔业是一种结合休闲旅游和渔业资源的发展模式,通过提供钓鱼、赏鱼等娱乐性的活动,吸引游客前来参与,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休闲渔业的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首先,发展休闲渔业能够有效利用当地的渔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传统渔业模式下,捕捞过度、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
而休闲渔业通过合理规划,科学管理,可以使渔业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并保护渔业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持。
另外,发展休闲渔业有助于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
随着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压力和城市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体验农村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休闲渔业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可行的方式,让城市居民有机会前往农村体验钓鱼、赏景等活动,与农民交流互动,增进了解、促进了城乡交流与融合。
此外,发展休闲渔业还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承与旅游文化建设。
钓鱼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发展休闲渔业,可以推动钓鱼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这些地区感受和学习。
同时,通过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和推广,可以进一步弘扬当地的旅游文化,提升当地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最后,发展休闲渔业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范。
在推动休闲渔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保护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管理规范,明确渔业资源利用的限额、渔业保护区划定等事项,以确保休闲渔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生态保护。
总之,休闲渔业的发展既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度假的需求,又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乡交流与融合,推动文化传承和旅游文化建设。
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应注重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充分调动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确保休闲渔业的良性发展。
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第一篇:休闲渔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湖北地处长江中游,素有“千湖之省”、“渔米之乡”的美誉,水产资源丰富,发展水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近几年来,无论从规模渔业、水产品加工和出口、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还是以垂钓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库区山区渔业、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0年水产第三产业产值148亿元,其中休闲渔业产值达15亿多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崇尚自然、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消费需求日益迫切,休闲渔业应运而生。
“千湖之省的湖北,发展休闲渔业得天独厚。
近年来,休闲观光渔业在全省悄然兴起,发展迅速,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目光,成为全省渔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一、全省休闲渔业的发展现状我省休闲渔业发展有二十余年历史,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
近几年来,我省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通过拓展休闲内涵,拉长产业链,与其他行业巧妙地结合,给休闲渔业增加了新的内容。
形成了三大发展方向:一是从单一的垂钓观赏型向垂钓、观赏、品尝、休闲、示范等功能,向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具有以综合发展为内容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二是从单纯的休闲渔业生产向观光农业、旅游业、服务业和科普教育基地融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都市型渔业新格局发展;三是从单项开发休闲渔业正向与农业示范园区、无公害基地建设相结合,与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相匹配的区域化方向发展。
据各市初步统计,全省现有休闲渔业场所5605个,垂钓场1842个,食鱼餐饮美食城560家,度假村180个;垂钓总水面38万亩;年接待休闲人数1200余万人次,安排就业5万余人,为渔民增收人均15元。
全省休闲渔业直接产值达15亿元。
已初步形成五大类型的具有本省特色的休闲渔业新格局。
(一)养殖垂钓型。
这是从养殖渔业发展而来的类型。
利用池塘、湖泊围栏养殖基地等渔业设施,以养殖鱼类为主,配备一定的设施,开展垂钓业务的休闲渔业。
当前休闲渔业发展解读与探索【摘要】本文围绕当前休闲渔业的发展进行解读与探索。
在文章介绍了休闲渔业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在分别阐述了休闲渔业的定义与特点、目前发展现状、优势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可持续发展措施。
在结论中,讨论了休闲渔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观点和分析,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休闲渔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休闲渔业、发展、解读、探索、定义、特点、现状、优势、挑战、路径、可持续发展、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前景、措施、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对当前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剖析,探讨休闲渔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寻找未来休闲渔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促进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当前休闲渔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探索未来休闲渔业发展的路径,并提出推动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通过对休闲渔业的定义和特点进行梳理,可以更好地认识休闲渔业的本质和特殊之处,为后续讨论提供基础和参考。
通过对休闲渔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目前休闲渔业的发展情况,为制定未来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探讨休闲渔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休闲渔业的发展前景,为寻求解决方案提供思路和启示。
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休闲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其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均衡发展,为休闲渔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方向和支持。
2. 正文2.1 休闲渔业的定义与特点休闲渔业是指在休闲和娱乐的目的下进行的钓鱼活动。
与传统的商业渔业不同,休闲渔业更注重放松身心、体验自然的乐趣。
其特点包括:1. 亲近自然:休闲渔业让人们有机会接触大自然,享受湖泊、河流、海洋等优美环境,感受水域生态的美妙与奇幻。
2. 放松身心:休闲渔业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放松自己的心情,舒缓压力。
西南大学《休闲渔业》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休闲渔业发展意义及推进发展措施学院:专业:年级:2010级学区编号:学号:姓名:范君廷成绩:二零一一年 5 月 14 日休闲渔业发展意义及推进发展措施xxx西南大学xxx,重庆 400715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的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的意义,以及该采取哪些措施和建议来推进我国休闲渔业的全面提高。
休闲渔业,顾名思义,就是指围绕着人们的休闲需求而开展的渔业活动。
休闲渔业是什么样的概念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也就是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一、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在探讨休闲渔业的意义方面,主要集中于对休闲渔业在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增加渔民收入、充分利用资源以及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加以讨论。
(1)发展休闲渔业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在实践中也都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调整当地渔业结构的‘项有效措施,如北京全市休闲渔业发展总体布局划定为四大区域,各区域按照自己的特点发展不同的休闲渔业的项目:大连市根据自身的特点,对滨海休闲渔业的开发进行了分层,统筹规划有重点地发展休闲渔业:上海市则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强化提高渔业效益为中心,以市郊渔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保护为基础,把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来培育,高起点,高标准,综合开发渔业资源。
(2)有利于渔民转产转业近年来,中国的休闲渔业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渔业发展中的新亮点,在为渔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渔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在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以海洋渔业为基础,对不再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进行相应的改造,增设必需的娱乐和安全设施,以海上观光和体验当渔民等方式而展开的休闲活动,包括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渔村风俗文化展示等。
浅谈长海休闲渔业的发展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34-01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逐渐开始从物质生活的满足向精神生活质量提高、回归自然及追求健康的方面发展,休闲渔业作为人们娱乐休闲的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快、效益好、潜力大,所以应把发展休闲渔业纳入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认真研究制定休闲渔业发展的新措施,以休闲渔业发展促进和谐渔区建设。
一、长海县发展休闲渔业的条件及意义我国近岸渔业资源不断枯竭的现状和经济发展迅猛的势头,迫切需要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在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牵动力较强的朝阳产业。
长海县是一个海岛县, 又是重要的渔业产业基地,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和现代旅游氛围,理所应当利用好自己独特的海洋景观和资源优势,来大力发展休闲渔业。
长海县由142个大大小小的岛、坨、礁连成一片,陆域面积虽然仅11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却达7720平方公里,这里有丰富的水面及鱼类资源,适合海上休闲娱乐渔钓时间也比较长,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近几年,祖祖辈辈以渔为生的长海人,背负着沉重的渔业资源枯竭的负担,生活在爷爷吃孙子资源饭的恶境中,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县委政府在致力于拉长渔业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开始发掘宝贵的旅游资源,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发展方向,突出海岛生态和休闲渔业两大特色,全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使海岛旅游业正在逐步成为极具潜力的海岛经济增长点,仅2007年,全县就接待上岛游客82万人次,办理转产从事休闲的渔业船舶近200条,旅游综合收入达2.9亿元,休闲渔业市场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二、长海目前适用的几种休闲渔业类型1、生产经营型:是指以渔业生产为中心产业,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模式。
这是休闲渔业出现的最早模式之一,也是较为单一的一种类型。
我国休闲渔业的现状作文
休闲渔业那些事儿。
出海去!
你知道吗?现在出海可不是只有打鱼那么简单了。
大家带着钓竿、带上好心情,就这么出海啦!清晨的海风,咸咸的,凉凉的,吹在脸上就是舒服。
不是专业钓手也没关系,反正大家就是来图个乐儿,钓上来什么都是惊喜。
内陆也能玩。
别以为只有海边才能玩渔业。
内陆的湖泊、河流边上,也是休闲的好去处。
租个小船,划划船,钓钓鱼,或者就坐在岸边,晒晒太阳,发发呆。
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想一直待下去。
问题也不小。
不过啊,休闲渔业也不是完美的。
听说有些地方为了赚钱,过度捕捞,环境都受到了影响。
真心希望这些地方能注意一下,别为
了短期的利益,毁了这么好的休闲方式。
文化传承。
不过,休闲渔业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它不仅给大家带来了乐趣,还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了渔业文化。
这种文化的传承,比什么
都重要。
希望未来休闲渔业能越来越好,让我们这一代人也能享受
到渔业的美好。
引言作为利用渔业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结合现代旅游业发展起来的集旅游观光、游钓体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渔业对于推动传统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类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休闲渔业呈现产业化、规模化、综合化、多样化等特点,但也存在功能单一、经营管理不规范、海洋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发展空间受到局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休闲渔业健康发展。
休闲渔业作为传统渔业与现代旅游业相交叉产生的新兴产业,其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旅游业基本组成部分的娱乐体验活动。
刘雅丹、许传才等人在研究澳大利亚休闲渔业发展时发现,游钓活动已成为澳大利亚休闲渔业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我国也在厦门、青岛、大连等地先后建起了以观光和捕鱼为主的休闲渔业基地。
渔文化是一种地区文化软实力,实现了休闲渔业的内涵升华。
美国休闲渔业在充分利用渔业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挥休闲渔业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通过建设渔业博览园、海洋博物馆等海洋文化载体,科普海洋文化知识。
我国多地相继建成水族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深度挖掘海洋的文化教育价值,满足游客高层次需求。
目前,休闲渔业较发达的国家已经具备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休闲渔业发展思路,在带动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海洋资源,增加渔民收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休闲渔业内涵更加丰富。
1发展现状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态势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当前休闲渔业的发展既存在着资源,政策,科技进步等多方面的发展优势,也面临着海洋环境污染,经营管理不善,产品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境。
1.1休闲渔业发展中的优势1.1.1游客市场空间广阔祝丽云在研究河北滨海休闲渔业发展现状时提到,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融入自然、健康绿色的休闲生活成为多数人的追求。
休闲渔业作为一种贴近自然且体验性强的娱乐方式,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消费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休闲渔业》课程论文《休闲渔业》课程论文____ 年 __ 大学通识选修课《休闲渔业》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学院:__ 学院专业:__ 专业年级:__ 级别:__ 学号:__ 姓名:__ 《休闲渔业》课程论文目录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休闲渔业的内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内涵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狭义与广义 ................................................. 3 2.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 ........................................ 3 2.1 相关背景 ................................................... 3 2.2 休闲渔业的发展状况 ......................................... 4 2.3 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 ......................................... 6 2.3.1.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 6 2.3.2. 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 6 2.3.3.有利于其它各行业的发展................................ 7 2.4 制约休闲渔业发展的因素 ..................................... 7 2.4.1. 渔区自然资源的优势问题 .............................. 7 2.4.2. 观念问题 ............................................ 8 2.4.3. 资金问题 ............................................ 8 2.4.4. 劳动力素质问题 ...................................... 8 2.4.5. 市场环境问题 ........................................ 9 3.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的对策 ........................................ 9 3.1 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地区优势 ............................... 9 3.2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 10 3.2.1. 建立渔区的转移支付制度 ............................. 10 3.2.2. 扩大渔区的公共工程支出项目 ......................... 10 3.2.3. 实行渔业税费调整政策 ............................... 10 3.2.4.加强金融政策保险方面的工作力度...................... 11 3.3 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素质,加强技术培训 ........................ 11 3.4 完善管理机制,健全保障体系 ................................ 11 4. 参考文献.. (12)第 1 页《休闲渔业》课程论文1. 休闲渔业的内涵:1.1内涵背景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 ,休闲渔业不仅称谓有所不同 ,而且含义也不相同。
全面分析休闲渔业第一篇:全面分析休闲渔业休闲渔业,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一种产业,但在我国还是新兴产业。
它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迅速崛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休闲、娱乐、健身逐渐发展到旅游、观光、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实现了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
它既充实渔业的内容、扩大渔业发展空间,又能为渔民、渔业创造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我国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
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是以钓鱼为趣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三是食鱼形态,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四是游览形态,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五是教育文化形态,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请看下述资料美国的水域资源得天独厚,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海岸线长22 680 km。
内陆水系密布和众多的湖泊水库。
然而美国的商业渔业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休闲渔业却不然,不仅十分发达,而且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特别重视,在美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现代渔业的支柱产业。
据资料显示,美国每年约有3 520万成年(16岁以上)钓客,在休闲渔业上的花费达378亿美元。
若把休闲渔业当成一个企业来说其创造的收入足以在美国《财富》杂志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13位,其收入甚至比一些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如德士古石油公司(T exaco)和杜邦代学公司(Dupont)还高。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全球观赏鱼的贸易额高达50亿美元左右。
有专家预测,如果我国生产的观赏鱼能占全球贸易额的10%~30%,每年可以解决10万~20万人就业,带动相关的饲料、鱼药、技术服务等20万~30万人就业,帮助30万~50万农民致富。
休闲渔业的概念休闲渔业(Leisure Fishing)一词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而后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普遍认可,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渔业旅游发展的代名词。
大学《休闲渔业》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休闲渔业学院:专业:年级:编号:学号:姓名:成绩: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一日浅谈休闲渔业重庆 400715论文摘要:休闲渔业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本文对休闲渔业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进行探讨,发现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概念类型意义存在问题建议一.休闲渔业概念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
正如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20世纪是劳动时代,21世纪是休闲时代;20世纪是劳动型文化,21世纪是休闲文化。
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
江荣吉教授给休闲渔业概括了这样一个定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因此,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二.休闲渔业类型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
一是运动形态。
主要是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二是体验形态。
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三是食鱼形态。
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四是游览形态。
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五是教育文化形态。
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