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概览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概览

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概览
邢台 威县 七级小学 147号 李春蕊

看完李伟臣教授讲的《小学科学"地球与宇宙"教学策略概览》,我对在新时期的小学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了,新一轮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该学习课程很全面的,也很明确的提出了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以及教学中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身为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如何去适应和驾驭新课程的教学?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其中,我对充分利用图示教学,突出事物间的联系(气泡图、概念图、关系图......)这一环节中的图示教学策略很感兴趣。众所周知,人的大脑两半球有明显的分工;左半球为"数字脑",对语言、数字、逻辑等信息敏感;右半球为"模拟脑",对图象、模型、音乐等信息敏感;人们的整体认识是两半球紧密配合的结果。图示教学法使两半球同时接受和传递信息,将其功能统一起来,使大脑的功能充分发挥,比单纯的讲述法更加科学;
另外,任何人的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发挥都是不平衡的。左半球(数学脑)占优势的学生,善于掌握、运用概念进行逻辑推理和判定分析,只靠听觉传输媒介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右半球(模拟脑)占优势的学生,善于掌握图形进行形象思维和空间想像,只靠视觉传输媒介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图示法教学把两种传输媒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个半脑的功能合为一体,从而避免因左、右两半球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学生学习的障碍。
况且,现代教学论认为,最好的教学效果是以视觉刺激为主与听觉刺激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请看下列图表。
表一 不同感官接受信息之比
信息来源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味觉
所占比例 83% 11% 3.5% 1.5% 1%
表二 不同感官的记忆效果之比
信息来源 3小时后保留 3天后保留
听觉 60% 15%
视觉 70% 40%
视听结合 90% 75%
图示法教学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的直观图示,边讲边画,使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合二为一,大大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但对于该课程中讲到的,利用图示的实例 ⑴表示事物间的双边联系

我认为:仅仅用这样简单的图示,给孩子的印象还不够深的,我们的讲解应让孩子定位于理性的认识上。比如:讲"水,土壤和植物"三者关系这一节课时,是否可以让学生分若干组,动动手进行对比实验,因为实验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动手

、动眼、动脑的过程,可以发掘学生较大的潜能。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实验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科学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