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资料第二章
- 格式:docx
- 大小:54.48 KB
- 文档页数:7
引言、第一章语言的本质学习要点1.古代语文研究主要有哪三个国家地区?它们各有怎样的成果(著作、人物、时间)和擅长?中国古代语文研究的三个分支是什么?代表性著作(《尔雅》《方言》《切韵》《广韵》《说文解字》)、人物、年代?2.历史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成果是什么?代表性人物?“语文学”和“语言学”区别是什么?3.现代语言学的代表人物(索绪尔、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著作、时间、流派?4.解释并举例说明:语言/言语、组合关系/聚合关系、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5.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符号属性?语言符号由哪两个要素组成?试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线条性、稳定性。
6.语言的要素有哪些?如何理解?7.为什么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8.为什么说语言具有社会属性(生理、心理、个人)?怎样理解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9.语言的定义是怎样界定语言的?第二章语音和音位学:1.复述语音的四个物理要素,举例说明其辨义作用。
2.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标出8个正则元音。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在哪里?能够描写8个正则元音及普通话中的元音辅音,能够用宽式国际音标记录普通话。
4.复述并举例说明:音素、音节、复元音、复辅音、开音节、闭音节;音节和音素的关系。
5.举例说明语流音变: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增音。
6.复述并举例说明:音位和音位变体、分布、对立、自由、互补、宽式记音与严式记音、音位系统。
7.举例说明如何归并音位,说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
了解普通话的声韵配合。
8.什么是非音质音位?举例说明调位和重位。
9.什么是音位的区别性特征?举例说明。
10.现代汉语语音有哪些特点?第三章语义复习1.语义单位有哪些?2.举例说明义素(语义特征)分析的过程。
3.语言中为什么存在大量同音词?汉语同音词主要有哪些来源?多义词和同音词有怎样的异同?4.什么是语义场?上下位词、义类词指什么?语义场对语言研究有怎样的价值?第四章复习1.举例说明概念:词法、句法、语法、语素、词、词组、句子、单纯词、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词根、词缀、词干、词尾、形态、句法结构、语法形式、语法意义、语法手段、语法范畴。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一、语言: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一种物质实体。
2.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说话)和解码(听话)的过程。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3.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是不完全一模一样的。
二、口语和书面语的主要差别:1.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书面形式。
3.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比口语更精练、更精确。
5.书面语比口语省略成份少一些。
(多了一些成份)三、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2.书面语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3.口语、书面语基本是一致的。
(一般情况下)四、书面语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口语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五、语言和民族:1.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1)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一种语言。
(2)也有一个民族使用多种语言。
(犹太民族)(3)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
(满族、汉族)(4)尽管语言是最直观的,最容易识别民族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不能单凭“互相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广东上海)六、语言与种族的关系: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不是完全没有联系。
特别就“语系”而言,两者之间的联系还是比较明显的。
(汉语、汉藏语系都有声调)七、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的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先天遗传的,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八、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口语、书面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即口语,而当出现了文字以后,又表现为有形的书面语言即书面语。
《语言学概论》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一语音008什么是语音(★三级考点,单选)1.人类的语言是通过声音表现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栽体或物质外壳2.语音就是“人说话的声音”,更严格地说,语音是人的友人流活发出音、用于人与人之人交际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009语音的属性(★★★一级考点,单选、)L语音具力物理舄性、生理舄性和社会入性。
社会舄性是语音的本质舄性,3.语音的“物理四要素”:青高、音软、音长和音小,都能区别意义。
4. “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声波的岂主,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是曳U的主要构成要素。
“音强”即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声波的蛆⅝°“音长”即声音的长短,它由声音自始至终存在的总时间所决定。
“青质”(并色),即声音的本质和特色,是不同的声音能够相互区别的量提史经捶,是语音的“物理四要素”中最重要的特性,任何语言都必须利用音质的特性来区别意义。
5.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效力叠=⅛,发音体一声章,共喧器一声般由喉腔、咽腔、鼻腔和口腔组成的声腔是语音的共嗅般:.6.按照发音器官能否活动,可以将之分为“主动发音器官”(包括嘴唇、牌头、长得、小舌、下之等)和“就动发音W/” (包括牙齿、曲“、及得等)。
7.从生理属性上看,发青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叁册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声音。
8.语音的社会舄性是语音与其他声音相区别的本质舄性,主要表现在语音和意义之间关系的社会约定性上,还表现在语音的系统性上。
010语音的表现形式(★三皴考点,单选)L语音中最大的单位叫做“音流”,音流可以分解为语调和意义完整的单位“音段”,音段再往下分解得到的单位是“节拍群”,一个节拍群中有的片段组合有轻重之分,这种轻重音组合在语音上称为“轻重音组” 轻重音组再往下分,得到的语音单位就是“音节”。
2.春节是说话时可自然分解和听话时可巧然感知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3.声母、韵母和声调就是比音节更小的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考试重点归纳)语言学概论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3)第二章语言的物质载体——语音 (6)第三章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汇 (10)第四章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 (13)第五章语言的表达内容——语义 (19)第六章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 (22)第七章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 (25)第八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27)第九章语言的获得和学习 (30)第十章语言与文学写作 (32)第十一章语言与民族文化 (34)第十二章语言与科学技术 (36)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认识人类的语言一、语言的性质和类型P491.只有人类才有语言P49(1)内容更多(2)用处更大:①交际功能②标志功能③记录功能④思维功能⑤认知功能(3)能够创造2.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P51(简答)“语言”最初是与“民族”直接相连的,至今也是最直观和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志,但是只有全面了解从古到今的“语言”、“民族”之间,“民族”和“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才能对“语言、民族、国家”三者之间做出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
3.语言的特点和类型P52(单选)(1)从历时的角度看:语言的谱系分,也叫“语言亲属关系分类。
根据各种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是否有共同的来源和相似性大小对语言进行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语言的谱系分类是个层级系统,从大到小:“语系、语族、语支、语言、方言、次方言。
”(2)从共时角度看:语言的形态分类也叫语言的结构类型分类。
二、语言的表现形式P541.语言和言语P54言语:说话的动作和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成品。
语言:说话所使用的工具,是在背后支配着人们怎么说话和听话的规则。
言语属于个人现象语言属于社会现象,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
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象的。
(单选)2.本体和外围P55本体知识:语言系统内部的各要素;语音、词语、语法、语义、语用。
外围知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其它技能、语言运用等。
第二章语音1.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2.音素:元音、辅音3.音位:对立、互补、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4.音位的组合:音节、复元音、复辅音、语流音变一.语音(07):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心理语音学/发音学:研究发音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传递感知语音学/听觉语音学:研究语音感知二.声波:振动的物体对包围它的空气粒子产生压力,受到压力的空气粒子做往复运动,使振动的物体周围的空气忽疏忽密,形成一种疏密波。
振幅:振动的幅度,空气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周期:振动的周期,空气粒子完成一个往返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的次数纯音:只有一种单纯的频率的声音复音:许多纯音组成的基音:组成复音的纯音中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陪音:其他的纯音共鸣器:受到声音影响而被动发出声音的物体三.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长、音重、音质音高:声音的高低。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声调:妈、麻、马、骂音长: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短元音:beat[bi:t]、[bit]音重:声音的轻重。
取决于振幅的大小。
重音:present[‘preznt]礼物、[pri’znt]赠送音质: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点。
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不同四.语音音质不同(06)1.发音体:元音——声带、辅音——口腔中阻碍气流的部位2.发音方法:阻碍气流的方法、声带是否振动、气流强弱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形状的口腔五.人类发音器官由声门下系统、喉系统和声门上系统三部分构成。
主动的发音器官(08):能够自由活动唇、舌、软腭、小舌被动的发音器官:不能够自由活动牙齿、齿龈、硬腭主动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被动发音器官的不同位置就会发出不同音质的辅音。
六.音素:从音质上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是语音研究的最小单位。
n-a-n-k-a-i音节:一般人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nan-kai七.国际音标:1888 国际语音协会主要采用拉丁字母创制的记音符号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功用:分析汉语语音、调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外语教学严式标音八.元音、辅音的区别(04、10):最根本:气流是否受阻1.发元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声门以上的声腔中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个部位受阻或是喉头以上某部位或兼有声带振动。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绪论(语言学及其地位)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所以,我们说,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德·索绪尔(瑞士):20世纪最著名、影响最远的语言学家之一。
他的学说被誉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导致了欧美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诞生和发展,并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十分专门的科学。
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正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作了系统的理论阐述。
其目的是为了纯化语言研究对象。
“语言”是说话所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言语”指说出来的话。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①抽象和具体的统一。
②一般和个别的统一。
③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④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两者之间的联系(索绪尔称为的“第一个十字路口”)第一,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
言语是第一性的,语言是第二性的。
第二,语言来源于言语又反作用于言语,起着决定性的规范作用。
区分的意义首先,它使语言的研究精确了范围;其次,对语言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再则,知道了这一道理,就会对日常生活中许多含混的概念重新建立较为清醒的认识。
语言的存在形式:文字产生以前,语言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口语。
文字产生以后,人们用文字把语言记录下来,产生了书面语,在书面语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文学语言。
口语就是人们通过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以表达意义的言语体系,这是语言的原始存在形式。
对于人类来说,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只使用口头形式。
书面语就是长期使用文字记录口语后所形成的书面言语体系。
口语和书面语的联系:(1)口语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和创造。
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1)存现形式不一样,表现风格不同。
(2)物质基础不一样,发展速度不同。
言语的形式:外部言语:人们可以听到或看到的话语。
内部言语:人们听不到的内心独白(用看不见的肌肉说话)两种形式都是运用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语言学概论复习第一章语言是什么第一节语言是一种声音一、语言是一种声音二、这种声音是人有意识地从发音器官发出的三、这种声音能代表一定的客观现象四、这种声音能分解和组合,这些分解和组合是有规律可寻的第二节语言与说话一、语言不等于说话二、语言是说话所用的材料和规则,语言是抽象的,是全社会一致的三、说话也叫“言语”。
言语是对材料和规则的具体运用,是可感知的,是因人而异的四、语言是通过一定的可感知形式来传递一定信息的符号系统┌听觉语符——音符(语音)┌可感知形式——语符┤│└视觉语符——文字(?)语言┤│┌语汇(词汇)└信息(内容)——语义┤└语法传统上语音、词汇、语法合称语言三要素。
第三节语言的功能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人类有多种交际工具:(二)这些都比不上语言重要。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一)人类左半脑掌管与语言有关的抽象思维;右半脑掌管与语言无关的形象思维(二)抽象思维是否一定要语言参与(三)语言只是一种符号,是一种替代品,人们能利用语言进行思维,也应该可以利用其它的替代品进行思维。
(四)人类有了语言之后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思维第四节语言是符号系统一、什么是符号(一)符号就是用一种东西(甲)来代替另外一种东西(乙),通常是用具体的、浅显的、通俗的来代替抽象的、深奥的、孤僻的。
(二)语言也是一种符号,是听觉符号(三)语言符号的特点1.约定俗成(任意性)2.线性(四)符号与客观二、语言的层级体系(一)层级体系的构成(二)语言层级体系的特点: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一)组合关系(二)聚合关系第五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一、语言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一)生理条件:一定的大脑容量,使之具备抽象、概括能力(二)心理条件:听觉系统和发音器官(三)社会条件:即到了有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二、其它动物不具备语言条件第二章语言学第一节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语言学的简要历史一、人类早期关于语言的神话传说二、语言学问题的哲学探讨三、语言研究的语文学阶段(一)中国的语文学研究(二)印度的语文学研究(三)古希腊罗马的语文学研究四、传统语言学五、现代语言学(一)历史比较语言学(二)结构主义语言学(三)转换-生成语言学第三节语言学的分类一、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一)微观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
第二章语音1.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2.音素:元音、辅音3.音位:对立、互补、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4.音位的组合:音节、复元音、复辅音、语流音变一.语音(07):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心理语音学/发音学:研究发音声学语音学:研究语音传递感知语音学/听觉语音学:研究语音感知二.声波:振动的物体对包围它的空气粒子产生压力,受到压力的空气粒子做往复运动,使振动的物体周围的空气忽疏忽密,形成一种疏密波。
振幅:振动的幅度,空气粒子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周期:振动的周期,空气粒子完成一个往返振动所需要的时间频率: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的次数纯音:只有一种单纯的频率的声音复音:许多纯音组成的基音:组成复音的纯音中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陪音:其他的纯音共鸣器:受到声音影响而被动发出声音的物体三.语音四要素:音高、音长、音重、音质音高:声音的高低。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声调:妈、麻、马、骂音长:声音的长短。
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
长短元音:beat[bi:t]、[bit]音重:声音的轻重。
取决于振幅的大小。
重音:present[‘preznt]礼物、[pri’znt]赠送音质: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点。
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不同四.语音音质不同(06)1.发音体:元音——声带、辅音——口腔中阻碍气流的部位2.发音方法:阻碍气流的方法、声带是否振动、气流强弱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形状的口腔五.人类发音器官由声门下系统、喉系统和声门上系统三部分构成。
主动的发音器官(08):能够自由活动唇、舌、软腭、小舌被动的发音器官:不能够自由活动牙齿、齿龈、硬腭主动发音器官接触或靠近被动发音器官的不同位置就会发出不同音质的辅音。
六.音素:从音质上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是语音研究的最小单位。
n-a-n-k-a-i音节:一般人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nan-kai七.国际音标:1888 国际语音协会主要采用拉丁字母创制的记音符号制定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功用:分析汉语语音、调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外语教学严式标音八.元音、辅音的区别(04、10):最根本:气流是否受阻1.发元音时,声带振动,气流在声门以上的声腔中不受阻碍;发辅音时,气流在发音器官某个部位受阻或是喉头以上某部位或兼有声带振动。
2.发元音时,除声带外,发音器官各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那个部位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弱;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比较强。
九.舌位:舌头隆起的最高点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十.舌面元音的分类标准(07):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舌面元音:舌面向上腭抬起发出的声音元音舌位图(05):十一.舌尖元音:舌尖向上腭抬起发出的舌尖前元音[ɿ]、舌尖后元音[ʅ]均为不圆唇十二.卷舌元音:发舌面元音时,舌尖同时向硬腭翘起发出的。
[ər]十三.口元音:发音时软腭、小舌上升,堵住鼻腔通路,让气流从口腔流出。
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小舌下降,打开鼻腔通路,让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
[~]十四.辅音1.发音部位:阻碍气流的部位双唇音:上下唇[p][pʰ][m]唇齿音:上齿、下唇[f]舌尖—齿音:舌尖、上齿尖;舌头平伸到上下齿之间[θ]舌尖—齿龈音/舌尖前音:舌尖、上齿龈/上齿背[t][tʰ][n][ts][tsʰ][s]舌尖—硬腭音/舌尖后音/卷舌音:舌尖向上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层阻碍[tʂ][tʂʱ][ʂ]舌叶—齿龈音:舌叶、齿龈[ʃ]前舌面—前硬腭音/舌面前音:舌面前部、硬腭前部[tɕ] [tɕʱ][ɕ]中舌面—后硬腭音/舌面中音:舌面中部、硬腭后部[c]后舌面—软腭音/舌面后音/舌根音:舌面后部、软腭[k][kʰ][x]舌根前—小舌音:舌根前部、小舍[χ]舌根—喉壁音/喉音:舌根、喉壁[h]喉塞音[ʔ]2.发音方法(1)形成阻碍、解除阻碍的方式:塞音/闭塞音/爆破音/爆发音/破裂音:发音器官某两个部位完全闭塞,堵住气流,短暂持阻后,突然解除阻碍,气流骤然冲出而发出声音。
[p][t][k]擦音/摩擦音:发音器官某两个部位给气流留出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发出声音。
[f][s][ʂ][x]塞擦音:发音器官某两个部位完全闭塞,堵住气流,阻挡气流的部分略微放开一道窄缝,让气流摩擦而发出声音。
[ts][tʂ][tɕ]鼻音(07、08):口腔中某处完全闭塞,阻挡气流,同时软腭、小舌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流出而发出声音。
[m][n]边音:舌尖抵住上齿龈,气流从舌头两边缝隙通过而发出声音。
[l]颤音:舌尖、小舌连续颤动发出声音。
[ʀ]闪音:舌尖、小舌快速地、轻轻地颤动一次发出的声音。
[ɼ]半元音:口腔通路接近于开放,气流通过时稍微带有摩擦。
[j][w][ʮ](2)声带振动与否清音:声带不颤动的辅音。
[p][t][k][f][s][ʂ][ts][tɕ][tʂ]浊音:声带颤动的辅音。
[ʐ](3)除阻时送出气流的强弱不送气音:除阻时气流较弱的辅音。
[p][t][k][ts][tʂ][tɕ]送气音:除阻时气流较强的辅音。
[pʰ][tʰ][kʰ][tʂʰ][tsʰ][tɕʰ]十五.音位: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归纳音位的原则(06、11):对立、互补、语音相似、经济十六.对立(06、08):两个或几个音素可以在相同的语音位置上出现且可以区别词的意义。
[i]、[u]、[y]、[A]都可在[l]后出现,且区别了这几个词的意义。
互补(05、09、10):两个或几个音素不可以在相同的语音位置上出现,它们各自有出现的语音位置。
[m]只在元音之前出现,做声母;[ŋ]只在元音后出现,做韵尾。
十七.最小对比对儿/最小对立体:只在同一个语音位置上有差别的两个词。
[pu⁵¹][pʰu⁵¹]最小对比组:只在同一个语音位置上有差别的几个词。
[li³⁵][lu³⁵][ly³⁵][lA³⁵]十八.音位变体(10):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
自由变体(04):能在同样的语音环境中互相替换而不区别意义的音素。
兰州话的[n]、[l]条件变体(06):具有互补关系的音位变体。
英语[p]、[ph]音位变体是音位的具体发音,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音位是从具体的音素中抽象出来的功能单位。
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十九.音质音位:归并音素而得到的音位。
可以独立存在。
非音质音位(05、11):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长、音重。
必须依附于一定的音节或音质音位。
调位:由声调充当的非音质音位。
/ma⁵⁵//ma³⁵//ma²¹⁴//ma⁵¹/重位: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重音。
Instinct[in’ʂtiŋkt] (活泼的)[‘inʂtiŋkt](本能)时位: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长。
广州话考[ha:u³⁵] 口[hau³⁵]二十.区别特征(08):能够把音位区别开来的语音特征。
爸[pa⁵¹] 怕[pʰa⁵¹]靠/p/,/pʰ/对立来区别意义,/p/不送气,/pʰ/送气二十一.音节:听感上最容易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也是音位组合的最小的结构单位。
音峰:肌肉紧张的顶点。
/a/ /e/音谷:紧张逐渐减弱的最低点。
/i/ /m/分界处领音(07):处在音峰位置的音起音(10):领音之前的收音(05、12):收音之后的十一.音节结构:领音[i]起音+领音[iA]领音+收音[ai] 起音+领音+收音[iɛn]音节:(辅音)+元音+(辅音)V/C+V/V+C/C+V+C(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开音节:以元音收尾的音节闭音节:以辅音收尾的音节汉语普通话只有以鼻音收尾的少量的闭音节(10)二十二.复元音:在一个音节内部元音和元音组合起来构成。
滑动的、音质逐渐变化,元音之间无明显界限[ei]、[uai]复辅音/辅音丛/辅音群(12):同一音节内同处在起音或收音位置上的辅音的组合。
各辅音有自己的发音过程,音质变化有明显界限。
汉语没有复辅音。
[blou] [la:st] [spriŋ] [liŋkt] [ɡlimpst]二十三.语流音变(10、11):音位在语流中发生的临时性变化。
起因:音位之间互相影响;音位处于不重要的位置而发音变轻;快速说话类型:(1)同化(07、12):两个不同或不相近的音位在语流中一个影响另一个,使之变得与自己相同或相近。
逆同化:后面的音同化前面的音面[miɛn]+貌[mɑu]=面貌[miɛmmɑu]顺同化:前面的音同化后面的音Dog[dɔɡ]+s[s]=dogs[dɔɡz](2)异化: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在语流中一个影响另一个,使之变得与自己不同或不相近。
[214]+[214]=[35]+[214] 海水、美好、管理拉丁语的音节如前后有两个r,有的在英语中异化成l和z。
如:turtle来自拉丁语的turtur。
(3)弱化:有些音在语流中的发音变弱。
清辅音变浊辅音塞音变擦音复元音变单元音高、低、前、后元音向央元音靠拢/变成央元音[pA⁵¹]+[pA⁵¹]=[pA⁵¹bə] [ʂɑŋ⁵¹]+[lai³⁵]=[ʂɑŋ⁵¹lɛ]英语中冠词a,强式发音[ei]、弱式发音[](4)脱落:有些音在语流中消失[uomen]=[uom] [ukɤ]=[uə] [tʰiɛn tɕʰi]=[tʰiɛn tɕʰ]现代汉语辅音的国际音标 21声母+ng+零声母=23辅音现代汉语元音的国际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