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考行测做缺桥论证题必知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6.34 KB
- 文档页数:3
行测逻辑判断论证类题目解题技巧加强论证题目是要求考生通过读题,在了解题干中心思想,论证内容的基础上从选项中选出最能加强论证内容的一项。
题型判定:通过设问体现,关键词有:支持,前提,假设削弱论证题目是要求考生通过读题,在了解题干中心思想,论证内容的基础上从选项中选出最能加强论证内容的一项。
题型判定:通过设问体现,关键词:削弱,质疑,反驳一偷换概念偷词,换词一定不选。
偷换概念是指把不同的概念当做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是一种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二话题不一致题干围绕的话题与选项的话题不一致,一定不选。
保持话题一致才可以使论据和论点有机统一,所以在解题时要注意收敛思维,直击问题的范围,排除与题干话题不一致的答案。
三不确定选项题干中含有可能、是否等字眼,一定不选。
如果选项,本身就无法确定,有多种可能情况,那么它就没有任何加强、削弱力度。
四如果两种加强或削弱方式同时存在,依据削弱力度,不选力度弱的。
加强力度:加强论点>加强论证>加强论据削弱力度:削弱论点>削弱论证>削弱论据2021-国家-87史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滇国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历史上的地位颇为重要。
古滇国的青铜文化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精华,然而东汉以后,古滇国却神秘消失,唐代以后的史书上竟没留下任何记载。
近年来,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群出土了数千件古滇青铜器,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曾出土滇王印。
据此,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测?A.在抚仙湖水下古城,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B.按考古常规看,王国都城附近都有墓葬群C.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史料记载的古滇国都位于今云南省境内D.据专家推测,抚仙湖水下古城与古滇国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问题,发现存在“支持”这个关键词,可知此题为加强论证题,题干中的论点是“考古学家推测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就是神秘消失的古滇王城。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真假推理的核心知
识点
一、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1)寻找条件中的真假关系;(2)根据合计有一真或一假来确定其他论断的真假情况;(3)通过确定某些论断的真假,得出确定情况,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二、基本知识点
1.矛盾关系
其特性为:必定一真一假。
常见的矛盾为:(1)“所有都”与“有的不”;(2)“所有都不”与“有的是”;(3)“A是”与“A 不是”。
2.上反对关系
特性为:至少有一假。
常见的上反对关系为:“所有都”和“所有都不”。
3.下反对关系
特性为:至少有一真。
常见的下反对关系为:“有的是”和“有的不”。
4.推出关系
特性为: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常见的推出关系为:所有→某个→有的。
三、推理
1.矛盾关系
根据其“一真一假”的特性,可以根据其中一句话的真假,来定另外一句话的真假。
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为真,可以断定“有的乌鸦不是黑色”为假;“所有的兔子都是白色”为假,可以断定“有的兔子不是白色”为真。
2.上反对关系
根据其“至少一假”的特性,只能根据其中一句话为真,来断定另外一句话为假。
如:“所有的金属都导电”为真,可以断定“所有的金属不导电”为假。
3.下反对关系
根据其“至少一真”的特性,只能根据其中一句话为假,来断定另外一句话为真。
如:“有的国家没有国旗”为假,可以断定“有的国家有国旗”为真。
4.推出关系
完全按照翻译推理的规则进行推理。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017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三段论前提性题目之用规则解题行测答题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定义判断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难度也加大,这就需要我们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技巧不是唯一的,不同的题有不同的技巧,考生们要掌握于心。
本文为广大参加2017北京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整理提供2017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三段论前提性题目之用规则解题。
三段论——一个必然性推理的中的基础推理,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都有所涉及,根据题干的特点,我们将之分为结论型和前提型两类:题干已知多个前提,出现多次“所有”、“有些”,问可以推出什么,这样的题型称之为结论型;题干已知一个或多个前提,出现多次“所有”、“有些”,以及一个结论,问需要补充什么前提才能得到结论,这样的题型称之为前提型。
针对不同的题型我们有不同的解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重点给大家介绍前提型的题目如何快速解题。
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三段论的四种标准形式,分别为:①所有A是B,所有B 是C所有A是C;②所有A是B,所有B不是C所有A不是C;③有些A是B,所有B是C有些A是C;④有些A是B,所有B是C有些A不是C。
根据三段论的这四种标准形式,我们整理出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有且只有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出现两次;前题中出现,结论中未出现的谓中项B,且中项B前至少出现一次所有;前题中出现“有些”,结论中必出现“有些”,反之亦然,且前题中至多有一个“有些”;前题中出现否定,结论中必出现否定,反之亦然,且前题中至多有一次否定。
在明确规则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规则去解决三段论前提型的题目,简单快捷。
具体如下:例:一个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持人,因为主持人不能发音不标准。
上述论证还需要基于以下哪一前提?A.没有一级甲等证书的人多会发音不标准B.发音不标准的主持人可能没有一级甲等证书C.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人可能获得一级甲等证书D.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主持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主持人根据三段论前提型的题型特征,我们在读完题目之后可以确定这是一道三段论前提型题目,在解题时可以根据三段论的推理规则:有且只有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只出现两次。
论证评价掌握技巧三步走一、论证评价掌握技巧三步走1.审清题意是关键。
题干:论证评价的题干通常会给出明确的作答提示,比如错误的数量、常见类型、作答字数等。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不要答非所问。
材料:首先,通读材料明白材料所讲主旨,遇到专业名字做好标记,联系上下文进行解读,便于理清全文思路;其次,对通读材料时认为存在问题的论证语句进行分析,根据常见的逻辑错误特点判断错误类型,在文章中作出相应标记;最后,再次回顾材料,对标记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提炼组合。
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一般存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论证中:(1)例证、数据的表述。
(2)通过因果关系或推理得出结论。
(3)绝对化言论。
2.构建思路是核心。
构思以审题为基础,是审题的延伸。
构思是对论证评价题答案进行思维布局和谋划的过程,这一步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答案质量的好坏,所以构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答案构思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抓住题干,顺流而下。
以审题发现的主要问题为核心,确立答案的基本着眼点,即干流,由此出发,沿流而下,找出与基本类型相关联的错误问题,分别予以分析评论。
(2)突出重点,恰当旁及。
一般来说,命题所陈述的问题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问题等。
要分析评论的内容可能较多,构思时不能不分轻重地全部罗列在一起,应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重点,围绕重点,恰当评及其余问题。
保证答案内容充实,脉络清楚。
(3)注意辩证,立体思考。
在进行论证评价作答构思时,一定不要忘记辩证思维,即以全面、发展、变化的眼光去分析材料论证存在的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复杂纷乱的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同时,也不要忘记立体思考,发散思维,即从思维对象出发,多方出击,或横向联系,或纵向探讨,或顺向求同,或逆向求异。
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质疑问难,才能获得对材料的深透认识,才能快捷地构思出分析评论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点。
3.完整作答是根本。
考生应从题干要求出发,根据自己对答案的构思布局,首先回答该论证的错误类型,然后针对论证错误之处进行简要评述。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缺桥论证
可能性推理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可以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
从文学到历史,从心理学
到社会学均有涉猎,但是各位考生并不需要过于担心。
因为不同的知识点对于做题并不会
有太大的影响。
作为考生最需要的是要能够快速读懂题干的能力。
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将
为各位考生讲解可能性推理中的一种常考考法——缺桥论证。
题干的论据在说A是B,结论在说A是C,在B和C之间存在跳跃的论证。
这里的A、B、C可以是概念也可以是一句话。
缺桥论证从题干的论据至结论类似于三段论补充前提型题目。
例1:美国已经建成的风力发电站中,60%坐落在一条从德克萨斯延伸到五大湖区的狭长
风力走廊上,研究显示过去一年以来美国风力下降最显著的大部分区域恰好与这条走廊重合。
因此,过去一年美国风力发电的电力输出比上年大大减少。
【解析】论据中的主题“美国风力下降”与“风力发电站”重合
结论中的主题“风力发电的电力”“减少”。
此时从风力下降到电力下降之间存在跳跃,所以需要建立桥梁。
缺桥论证通常考察的是加强型人题目,主要的问法有“上述这些人在论断时作的假设是”、“要使以上推论成立,还需要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得到上述结论,隐含的假设是什么”、“上述推论中隐含的假设是”等。
从问法中可以看出,当问法中含有“前提”、“假设”等字眼时,考察的则是缺桥论证。
第一步:找出论据和结论
第二步:提炼论据中的主题和结论中的主题
第三步:确定前后主题是否一致,建立联系。
2017云南省考行测技巧:轻松“拿下”缺桥论证逻辑判断题可说是考试中的“常驻嘉宾”,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分两类: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而作为可能性推理知识点中的常见模型之一的缺桥论证,应该受到广大考生的重视。
下面专家就为考生讲解如何轻松“拿下”缺桥论证。
一、如何辨认缺桥论证主要是结合题目的问法与题干两方面的特征综合判断。
1.问法形式常见问法形式是“为了使上述论证成立,需要补充哪个选项作为前提和假设”、“上述结论的假设前提是......”等,一小部分题目问法普通,比如“最能支持”。
【例题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
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
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期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例题2】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上述结论的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2.题干特征从题干到结论存在明显的跳跃的论证。
典型的表现形式:题干的论据在说A是B,结论在说A是C,在B和C之间存在跳跃的论证。
【例题3】曾经有一个流行的看法,认为菠菜的含铁量极高,但是最近有检测表明,实际上蔬菜的含铁量并没有那么高,可以断定,这一检测结果一旦为大众所知晓,菠菜的销量将大幅度减少。
题干中说明菠菜含铁量没有那么高,结论是菠菜销量将大幅度减少,在含铁量与销量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
二、如何辨析选项正误1.常见情况一般情况下,找到题干论据到论点的跳跃,可以通过找到跳跃的概念,补充说明存在的跳跃的概念之间的关系的方式解题。
【例题4】台风是大自然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有研究表明:通过向空中喷洒海水水滴,增加台风形成区域上空云层对日光的反射,那么台风将不能聚集足够的能量,这一做法将有效阻止台风的前进,从而避免更大程度的破坏。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模块知识备考定义判断属加种差法定义判断题型在判断推理当中的地位比较尴尬,因其考试的题量较大,一般都会考10道题,所以也是考试中的重点,但同时由于其技巧性较差,所以定义判断又缺少一个很好的解题思路,这本身也是由于定义判断多涉及常识性的内容,如果常识性概念掌握不好就很难提及技巧,而且考生多认为反复看定义,做题慢是定义判断的一种特点,那么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属加种差的方法供大家使用和参考:定义判断中的概念多数是由属和种差两部分构成的定义,如等腰三角形这一定义,三角形是一个图形的属性,而三角形的种类有很多,如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而等腰这一特征就是等腰三角形区别于其它三角形的种差,所以这样一个定义我们只要把握两点,首先搞清选项当中的属必须是三角形,其次搞清定义中等腰的概念,即种差的概念,就可以从选项当中找到对应的选项。
如:【例1】工作倦怠指工作本身对个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资源过度要求而导致工作者感到情绪枯竭、筋疲力尽的现象。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不属于教师工作倦怠的是()。
A.小王老师感到难以完成学校下达的额外教学任务B.现在很多学生非常调皮.一些年轻的老师疲于应付C.因为最近经常加班.小李老师这几天上课总提不起精神D.小张老师因为和丈夫关系紧张,最近上班总是愁眉苦脸的【答案】D【评析】题干中的属实指倦怠,即疲惫的感觉,而种差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导致的疲惫,所以下面选项当中如果有选项不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疲惫那么就不属于该定义,所以答案选D。
该题如果清楚题干中定义的种差再去选选项就可以很快得到正确答案。
再如:【例2】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
A.某小区住房都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B.某粮油食品公司大力推广绿色食品C.某空调公司引进了低能耗空调生产线D.在荒山、滩头、草甸兴建风力发电站【答案】B【评析】该定义是低碳经济,首先属是经济,经济的类型也有很多,我们再搞清楚种差什么叫做低碳,从题干中定义可知低碳是指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以下面选项中如果不是以减少煤炭消耗或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选项就不属于该定义。
2017国考行测备考:明三段之理,习推理之法作为考试中的重要专项——逻辑推理部分,因题型多样,难度适中,虽不如数量关系难度过高,但却具有数学上的理性思维特征,一直是命题者考查的重点。
此专项在题型上以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为考查重点,要从根本上理解逻辑思维,重点是掌握三段推理,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应的解题方法,必能克“题”制胜。
三段之理并非是狭隘的三段论,而是对逻辑判断整体理解的三段推论,将逻辑推理的题目可以划分为三段:一、题干中已知信息;二、问法中推理目的;三、选项中推理结果。
通过前两段的分析,在第三段中选择符合要求的选项,就是广义的三段推理。
要想能明确三段推理,需要考生对题干、问法和选项进行深入理解,利用问法确定推理规则,然后利用推理规则将题干已知信息转化为选项的正确答案。
逻辑推理中的三段推理:对于逻辑推理,题干信息往往能确定题目考点所在,每一类题型在给定信息上都存在相关特征。
例如:量词“所有”、“有些”的出现决定题目考点在直言命题;关联词的使用提示考生此题重在复言命题;题干存在多类元素一般是对应问题的前兆;而可能性推理则以论据和结论同时共存而区别于其他题型,同时通过题干中论据和结论的关系还能细化多种论证结构和论证模型。
这些题型的特征都能在短时间提示考生要注意的考点,节约了阅读时间,大幅度提高了阅读效率,有利于整个行测考试中的时间控制。
问法是区分题目最直接的手段,也是能快速确定题目要求的方法,也能确定题目在推理过程中要利用到的推理规则或是思维角度。
例如:由真到假,由假确定真考查的是矛盾的思路;由真确定真,可以推出则偏向于对推理规则中的推出和等值关系的考查;而可能性推理就更加直白,不管是削弱型、加强型还是解释型、评价型,亦或是结论型,每一类在问法上都有自己最直观的区别,也意味着对题干理解角度的不同。
理解问法有利于快速确定推理目的,针对性的作出正确的判断。
2017年国考地市级行测推理判断一、引言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我国最重要的招录方式之一,其中地市级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
推理判断是地市级行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考生需要通过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来解答问题。
本文将围绕2017年国考地市级行测推理判断展开讨论,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这一部分。
二、推理判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规则或原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推理判断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根据问题要求,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出正确的结论。
推理判断在地市级行测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涉及对问题的准确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推理判断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推理判断的题型多样,常见的有命题判断、条件判断、逻辑判断等。
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和条件:题目中往往会给出一些条件,考生需要对这些条件进行仔细理解和分析,从中找出关键信息。
2.辨别题目类型:不同类型的推理判断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考生应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适合的解题方法。
3.运用逻辑推理: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和已有的知识,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分析和判断,找出正确的答案。
4.注意排除法:有时,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考生可以通过分析选项中的逻辑关系和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来缩小范围,提高答题准确率。
四、推理判断的练习和备考建议为了提高推理判断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多做题: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不同类型的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2.分析解题思路:在做题过程中,考生可以尝试分析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总结经验,找出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推理判断的核心能力,考生可以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4.关注实际问题:地市级行测中的推理判断题常与实际问题相关,考生可以通过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增加自己的背景知识和思考广度。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突围逻辑判断通过最新贵州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贵州中公教育整理了贵州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逻辑推理是每年行测中的必考题,备考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毕竟这算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大的分类,如果没有详细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现失误的问题。
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就来讲一讲逻辑推理题的题型特点与解题方法,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一、题型特点前提型题目一般是在题干中给出了某一论据和结论,但由该论据不足以推出结论,还需要补充一个新的论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
二、解题步骤1.仔细阅读题干,弄清楚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其中的漏洞。
2.分析选项,排除那些明显不能弥补漏洞的选项。
3.用对应解题方法来验证那些可能正确的选项。
三、解题方法及应用前提型题目其实就是补充论据。
大家在解题时,可以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题干论述中所缺少的论据,或将选项代入,找出使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一项,即为正确答案。
在考试中,可以从建立联系、排除他因和推论可行这三个角度来补充论据使得论证有效。
同时,如果考生无法识别出必要条件的选项,此时可以采用否定代入法。
1.建立联系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M与N之间有明显的跳跃);所需前提:在M和N之间“搭桥”,建立联系。
例1:曹操又称魏武王,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用魏项石”的石枕等随葬品。
所以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
如果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推断?A.随葬品是证明墓穴墓主身份的重要证据B.如果在墓穴中没有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就不能证明该墓穴是曹操墓C.只有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的字样的随葬品,才能证明该墓穴是曹操墓D.只要在墓穴中发现刻有“魏武王”之类字样的随葬品,那么该墓穴就是曹操墓【参考答案】D。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chinarsks.com.cn
2017年国考行测做缺桥论证题必知技巧
离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还剩下二十多天的时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目前已经进入
最紧张的冲刺阶段,在这最后备考时段,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往往比硬背一些知识点更重要,
下面我们解介绍一下做缺桥论证题应该掌握的一些技巧,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缺桥论证是最近几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常出现的一种题型,下面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下这
种题型。
1、缺桥论证指的是:题干的论据在说A是B,结论在说A是C,在B和C之间存在跳跃
的论证。需要我们补充缺少的条件的一种论证方式。
例如:我饿了,我要吃饭。
缺少前提:饿了就得吃饭。
2、缺桥论证的常见问法是
为了使上述论证成立,需要补充哪个选项作为前提和假设。
3、缺桥论证的模型
前提是AB之间有因果
结论是AC之间有因果关系
【加强】建立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削弱】切断前提与结论的联系
4、缺桥论证的母题
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
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第二周相比上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
势发展,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确认楼市完全回暖,但未
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削弱:成交量虽然提高了,但是随着《国六条》等政策的出台,房价没有上涨的趋势
加强: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5、需要注意的问题
缺桥论证的目的是:补充条件保证题目的论证完整,所以选择的选项要在前提和结论建
立联系。脱离题干的前提,只是单独支持结论的选项不是最好的选项。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chinarsks.com.cn
【例题】通常的高山反应是由高海拔地区空气中缺氧造成的,当缺氧条件改变时,症状
可以很快消失。急性脑血管梗阻也具有脑缺氧的病症,如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危及生命。由于
急性脑血管梗阻的症状和普通高山反应相似,因此,在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
特别危险。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
A. 普通高山反应和急性脑血管梗阻的医疗处理是不同的
B. 高海拔地区的缺氧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工作,降低其论断的准确性
C. 急性脑血管梗阻如及时恰当处理不会危及生命
D. 高海拔地区缺少抢救和医治急性脑血管梗阻的条件
答案:A。
解析:题干前提“急性脑血管梗阻的症状和普通高山反应相似”,结论:“在高海拔地
区,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特别危险”,为什么反应相似,就能推出这种病很危险?缺少的
条件是“普通高山反应和急性脑血管梗阻的医疗处理是不同的”,那么急性脑血管梗阻被误
诊为普通高山反应,使用的治疗方法不同,因此,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特别危险。
这道题的迷惑性选项是D项:“高海拔地区缺少抢救和医治急性脑血管梗阻的条件”确
实可以保证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特别危险,但是这个时候,无论急性脑血管梗阻的症状和
普通高山反应是否相似,都会推出“在高海拔地区,急性脑血管梗阻这种病特别危险”,所
以这个选项虽然能支持结论,却不是这个题目论证所缺少的条件,所以不如A选项好。
6、典型例题
【例题】人们一般都认为,科学家的思维都是凭借严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借形象思
维。但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手段,因此,形象思维
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上述结论是建立在下列哪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A.有条理的、逐步的推理对于一般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B.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能力凭借形象思维来进行创造性思维
C.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为聪明和勤奋
D.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
【答案】D。
解析:题干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推出“形象思维有
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上述论证缺少“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网址www.chinarsks.com.cn
之间的联系,因此D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是论证成立的前提。故答
案选D。
希望考生熟练掌握上诉技巧,将这类题目的分数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