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烈士陈列馆解说词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博物馆英烈讲解稿一分钟大家下午(早上)好:站在这里,我是荣幸的。
站在这里,我是自豪的。
作为一名讲解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纪念馆讲解员,我是自豪的。
而能通过我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们了解革命先烈,我又是多么的荣幸啊。
我知道,我每一次的讲述,都是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都是在宣扬着他们的勇敢他们的伟大,同时也是让更多的人们铭记正是有这些烈士的英勇无畏的斗争才换来我们现在美好的新生活。
XX年,迎来了我们伟大祖国六十年大庆,回想祖国走过的风风雨雨,回想为了祖国的富强祖国的强大而做出各种贡献的英雄烈士,让我作为一名纪念馆的讲解员,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不仅仅是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全无差错的讲解英雄烈士的丰功伟绩,更要用这些所有的历史事迹让现在的人们心灵上得到洗礼得到震撼得到冲撞,让我们现在的人们更加的去珍惜现在我们所有的生活,去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让我们秉承先辈的精神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爱我们的祖国母亲。
先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震撼人心的历史事迹,更多的是一种飘扬在你我他心中的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伟大的祖国,我会用我力量去为你的美好做出我的努力和我奋斗。
”我是渺小的,我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正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凝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一起冲破重重的艰难险阻克服排除所有问题,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亲逐渐的屹立在东方,成为巨龙飞扬在世界上空。
记得刚开始做讲解员的时候,组长就告诉我说,作为一名讲解员,你要把每一次的讲解都当成第一次,保持新鲜感的去解说每次都一样的内容,不可有厌倦感,要不你不会把最好的讲演留给你的听众。
要保持微笑,这样听众会从你的笑容里知道你的投入和你的热爱。
谨记你是一位解说员,是一位讲述光荣讲述历史传输精神的人。
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热情存入自己的讲述中,让更多的人被吸引被感动被震撼。
在工作有过不开心,有过委屈,但有的更多的开心,是感动,是自豪,是热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就是那星星的火点,用我自己微弱的能量去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做出自己的服务。
纪念张自忠将军作为一个宜昌人,张自忠将军公祭纪念碑亭,那是一个让我心里一直崇敬的记忆。
张自忠将军,虽然不是宜昌人,但他却是为了保卫宜昌而牺牲的,让我们每一个宜昌人永远的铭记和怀念。
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然而,1940年的宜昌保卫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却将载入史册而名垂千古,他将被每一个宜昌人所尊敬和缅怀。
每一次经过张自忠将军的纪念碑亭,我都满怀着敬意。
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在抗日战场上为国捐躯。
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将军的品行和气节,永为我中华民族精神浩瀚长河中之瑰宝,每年5月16日,都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张自忠将军坚贞的民族气节,慷慨殉国,感人至深,永垂不朽张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汉族,山东临清唐园村人。
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40年5 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
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
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
5月 7日,率总部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
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
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
5月 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
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
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
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是一个凝固的时刻,这是一个静穆的场面,殷红的热血交织着迷蒙细雨,记录下一个永恒的瞬间——1940年5月16日16时。
你,张自忠将军,一代抗日名将,怀着杀敌救国必死之心,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张自忠将军安卧的灵柩抬上素旌徐展的“民风”轮时,所有停泊在江边的轮船汽笛长鸣。
在长时间的鞭炮声和铜鼓大号军乐声中,专轮徐徐启航。
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作文哎呀,说起咱们宜城的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那可真是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你往那一站,就能感觉到一股子英雄气儿,直往心里头钻。
这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馆,更是咱们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活生生见证。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高大的张自忠将军铜像。
他穿着军装,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就像是还在指挥着千军万马,保家卫国呢。
旁边的小朋友们啊,都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爸爸,这位叔叔是谁呀?怎么这么威风?”大人们就会一脸庄重地告诉他们:“这是咱们的大英雄,张自忠将军,他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
”往里走,展览室里摆满了各种历史照片和文物。
看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你能想象到当年的烽火连天,将军和战士们是如何浴血奋战的。
还有那些残破的军装、生锈的武器,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将军的亲笔书信和日记。
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有一封写给妻子的信,写得特别温柔:“亲爱的,我又要上前线了,不知何时能归。
你要保重身体,照顾好孩子们。
等我回来,咱们再一起去看那片桃花林。
”读着读着,我的眼眶就湿了。
这样的英雄,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啊。
纪念馆里还设有一个模拟战场,用高科技手段还原了当年的战斗场景。
你戴上VR眼镜,就像亲身经历了那场残酷的战争一样。
枪声、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惊胆战。
但正是这样的环境,锻造出了张自忠将军这样的铁血男儿。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
他们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和榜样。
现在啊,这个纪念馆已经成了咱们宜城的一张名片。
每年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老人、有孩子、有学生、有游客……大家都被张自忠将军的精神所感染。
我想啊,这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吧——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能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张自忠烈士陵园作文你知道张自忠烈士陵园吗?那可是一个充满着庄严肃穆又让人内心澎湃不已的地方。
那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烈士陵园。
一进去,就感觉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就像那些沉默却伟大的英雄们在无声地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陵园里很安静,安静得我都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响。
道路两边的树木就像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圣地。
而在那尽头,就是张自忠将军的墓碑。
我一步步走近,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琴弦上,弹奏出对英雄的敬意。
站在墓碑前,我抬头望着将军的名字,脑海里开始浮现出那些战火纷飞的画面。
张自忠将军啊,那可是响当当的英雄。
他在战场上就像一头勇猛无畏的雄狮,面对敌人,从来没有过一丝退缩。
我仿佛看到他带着士兵们冲锋陷阵,子弹在身边呼啸而过,他却毫不畏惧,眼神里只有坚定和杀敌的决心。
你想啊,在那个时候,战争是多么残酷,可将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他把自己的生死都置之度外了。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爱国,什么叫英雄气概。
这和我们现在的生活可太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可以在和平的环境里,想玩就玩,想吃就吃,可这一切都是像张自忠将军这样的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啊。
我在陵园里慢慢地走着,看着那些介绍将军生平事迹的碑文。
字里行间都充满着对将军的敬重,也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心里就在想,我们现在这些年轻人啊,可不能忘记这些英雄。
不能整天就只知道玩手机、打游戏,得把英雄们的精神传承下去呢。
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应该想想将军在战场上那么难都没放弃,我们怎么能被几道数学题、几篇作文就给难倒呢?在生活中,也要像将军一样勇敢正直,要是看到有人欺负弱小,可不能袖手旁观,得像将军守护国家一样去守护正义。
从陵园出来的时候,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那片安静的地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时光的长河里闪耀着永不熄灭的光芒。
我暗暗对自己说,以后一定要常来这里,每次来都要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对得起英雄们牺牲的人。
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作文今儿咱们聊聊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那地儿,真是让人心里头热乎乎的,一股子英雄气儿扑面而来。
一走进纪念馆的大门,就好像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一进门,嘿,那尊张自忠将军的铜像,高高地矗立着,跟真人似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和不屈。
咱心里头不由得就念叨开了:“这就是咱民族的好儿郎,铁骨铮铮!”旁边儿的小朋友们,一个个也都瞪大了眼睛,看得入了迷,估计心里头也在琢磨这位大英雄的故事呢。
再往里头走,一展厅接一展厅,全是讲张将军生平的。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黑白两色,却比啥彩色照片都有味儿。
你看那张,将军穿着军装,站在战场上,风吹得他的披风呼呼作响,那气势,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旁边还有他写的信,字儿虽然不算特别漂亮,但一笔一划都透着力量,让人感受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谊。
最让俺感动的是那个“血战喜峰口”的展区。
那会儿,日本鬼子凶得跟狼似的,可咱们张将军带着部队,愣是用大刀片子,跟鬼子拼了个你死我活。
墙上挂着的大刀,还有那些染了血的战袍,看得人心里头直哆嗦。
但转念一想,这不就是咱们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吗?张将军用他的行动告诉咱们:只要有骨气,啥样的困难都能挺过去!再往深处走,还有张将军的遗物、勋章啥的。
每一件东西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让人想起将军的英勇和无私。
特别是那枚勋章,金光闪闪的,可俺知道,那不光是金子做的,更是将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荣誉。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天儿已经有点晚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纪念馆的屋顶上,金黄金黄的,显得格外庄重。
俺心里头那个激动啊,就跟吃了蜜似的。
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俺前行的路。
俺知道,以后不管遇到啥困难,只要想想这位大英雄,就啥都不怕了。
回家的路上,俺还跟同行的朋友们说呢:“这趟没白来,张自忠将军的故事,得让更多的人知道。
咱们得学习他的精神,把咱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朋友们都点头称是,咱们的心啊,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这就是俺今儿个去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的感受。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介绍开场白尊敬的读者们,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作为一个重要的纪念场所,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向我们展示了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烈士们的英勇抗争和无私奉献。
通过深入了解纪念馆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展览内容,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那段历史的痛苦与悲壮,更能够从中汲取勇敢与坚强的力量。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为纪念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烈士们而建立的。
纪念馆占地广阔,气势恢宏,是一座著名的革命纪念地。
进入烈士纪念馆,我们首先会被它独特的建筑风格所吸引。
这座纪念馆的设计旨在集中展现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烈士们的精神风貌,整体建筑造型庄重肃穆,犹如一座守护着英魂的巍峨雄伟的宫殿。
进入纪念馆内部,我们将被一系列生动的展览所深深触动。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文物、图片、资料、实物等丰富多样的展品,了解抗日战争期间英勇烈士们的事迹和牺牲精神。
观展的路线设计得非常巧妙,从最初的抗议运动到全面抵抗侵略,再到最后的胜利取得,整个过程将在我们眼前展开。
这种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展示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饱含烈士们血泪和豪情的抗战岁月。
在参观过程中,纪念馆还提供了一系列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通过观看影片、听取讲解以及阅读相关资料,我们可以对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我们会被烈士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所感动,也会对历史中的不幸和伤痛深感痛惜。
这种反思和思考,使我们能够从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是一座具有丰富内涵和教育意义的纪念地。
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英勇事迹,也可以思考战乱带给人们的痛苦和伤害。
无论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烈士精神崇敬而来的游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滋养。
相信每一位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人都会被这里激励和感动,从而更加热爱和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烈士陵园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欢迎您来到即将竣工的**烈士陵园,现在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7650平方米,早于2011年12月10日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完成了规划工作;2012年4月13日完成了整体设计工作;2012年7月9日完成了基础建设、装饰和绿化的招标工作,并于2012年8月3日开工建设。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陵园的停车场部分,停车场将采用混凝土硬覆盖,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可停放45辆中小型客车,足以保障**烈士陵园投入使用后的接待任务。
通过停车场来到了**烈士陵园的正门,大门高9.6米,宽2.84米,东西长24.2米,由砖混砌筑而成,外观采用干挂大理石,门楣正中间篆刻的“**烈士陵园”是由吉林省委副书记巴音朝鲁同志题词。
正门两侧设立警卫室,由专人负责。
我们将**陵园大致的分为五个部分:进入陵园内,首先看到的是由大理石砌筑而成的六个版面,是用于篆刻各位领导为**烈士的题词,作为陵园内的第一部分“名人题词区”。
陵园第二部分是利用花岗岩雕刻而成的**烈士全身雕像,雕像高2.7米,烈士雕像左手握拳弯曲提于左胸前,右手扶于腰间,神情凝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陵园第三部分,也是主体部分由烈士纪念碑和展室组成,烈士纪念碑,由砖混砌筑而成,外挂大理石,碑高19.13米,五菱形外观是保留了原纪念碑的特点,烈士纪念碑正面篆刻“**将军永垂不朽”是由原国家政协副主席赵南起同志题词。
纪念碑基座面积470平方米,四面各设立27级台阶,基座内部作为**烈士陵园展室,面积为295平方米,现在我们已着手设计展室内布展格局。
陵园第四部分是**烈士墓,墓高6.14米,墓穴内面积27平方米,并绘制祥云图案,**烈士是满族人,烈士墓外观采用八角形,八角形代表着满族的八旗。
安葬烈士遗骨选用的是大理石材质的石棺,石棺盖上雕刻党徽。
待2013年6月14日**烈士诞辰百年之际,完成身首合葬后,将密封石棺与烈士墓。
(石棺)陵园第五部分是由甬路和绿化组成,甬路面积共4600平方米,采用玄武岩与花岗岩交错铺设而成。
烈士陵园-讲解员解说词范文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这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
这里长眠着为了国家、人民和理想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让我们一起怀着敬仰之心,感受他们为国家民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感受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强烈渴望。
这座陵园始建于民国年间,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依然矗立着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
这里安葬着数以万计的革命先烈,他们来自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为人民的幸福和安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首先,让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这座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而建。
请您仔细瞻仰纪念碑上镌刻的文字,感受那份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接下来,我们将走进陵园内部,这里安葬着许多著名的革命先烈,让我们依次瞻仰他们的墓碑,听我讲述他们的英勇事迹。
首先是长眠在这里的某位烈士,他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却拥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
他投身于革命事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的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铭记他的名字和他所追求的理想。
接下来是某位烈士墓,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也是一位忠诚的爱国者。
在某场著名的战役中,他带领着士兵英勇作战,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宁,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墓志铭上刻着这样一句话:“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正是他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坚定写照。
还有某位烈士墓,他是一位年轻的学生,为了实现他的理想,放弃了舒适的生活,投身于革命事业。
他在某次被捕后,虽然遭受了严刑拷打和折磨,却始终没有泄露革命党的机密。
最终,他被反动政府杀害,但他的青春和生命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走出陵园,我们来到烈士纪念馆,这里展示了许多革命先烈的照片和文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生平和事迹。
在这里,您不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烽火硝烟和英雄豪情,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爬张自忠烈士陵园观后感500字示例文章篇一:《爬张自忠烈士陵园观后感》我去爬张自忠烈士陵园啦,哎呀,这一趟可真让我心里有好多好多想法呢。
一进烈士陵园,那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就像一阵冷风,“嗖”地一下吹到我心里。
这里到处都是安静的,安静得我都不敢大声喘气。
那些树啊,就像一个个严肃的卫士,直直地站在那里,它们好像知道这里安息着伟大的英雄,也不敢乱动呢。
我沿着小路慢慢往上走,看到了好多墓碑。
每一块墓碑下面都躺着一位烈士,我就想啊,他们以前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就像我们一样。
他们也会笑,会哭,会和朋友聊天开玩笑。
可是为了我们现在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就勇敢地去打仗,最后把自己的生命都奉献出来了。
这得多伟大呀!我就问身边的小伙伴:“你说他们当时怕不怕呀?”小伙伴说:“肯定怕呀,但是他们更勇敢。
”我觉得他说得对极了。
再往上走,就到了张自忠将军的墓前。
看到将军的墓,我感觉自己像是看到了一座大山。
将军的形象在我心里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我知道将军在战场上那可是特别厉害,他带着士兵们和敌人战斗,一点都不退缩。
我仿佛能看到将军拿着枪,喊着口号,带着士兵们冲向敌人的样子。
那时候的他,心里肯定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把敌人赶出去,保护好我们的国家。
我就想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有没有这个勇气呢?我可能会害怕吧,可是将军就不会。
旁边有一位老爷爷也在那里,他对我们这些小孩子说:“你们这些娃娃呀,要记住这些英雄。
他们付出了太多,要是没有他们,你们现在哪能这么快活地到处跑,还能来这里参观呀。
”老爷爷的话就像小锤子一样,一下下敲在我的心上。
我在墓前站了好久,我想啊,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好呀。
我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可以吃各种好吃的东西,可以玩好玩的游戏。
可是这些都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呀。
我们怎么能不珍惜呢?我又看了看周围的小伙伴,大家都很安静,我想他们肯定也和我想的差不多吧。
这一趟烈士陵园之行,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英雄们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在照亮我们。
张自忠烈士陵园参观感想参与者:赵腾,金高正,贾智强,李玉闯调研方法:文献调研法“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
如今,在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革命先烈生前完全不同的时代环境,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革命先烈奉献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7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育着怎样的内涵?我认为,不管时光如何流逝,这种奉献精神的内涵始终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将赋予其新的内容,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
为了感受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我们小组参观了张自忠烈士陵园和纪念馆,回顾革命先烈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从中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正是这种奉献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开始伟大的民族复兴。
我们在历史书中认识了张自忠将军,他是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周恩来称其为: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李先念评价他为:抗日名将,民族英烈。
高风亮节,气壮山河;胡锦涛赞美其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足见张自忠烈士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我们小组四人怀着对张自忠烈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拜访位于重庆市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麓的张自忠将军墓。
张自忠将军墓位于重庆市北碚到青木关公路侧梅花山麓。
梅花山原名雨台山,1942年,冯玉祥将军题写此山名,并亲自栽植大量梅花树,借用“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的历史事件,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
张自忠将军在1940年阵亡后,11月16日下葬于此。
正面总介绍
欢迎来到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参观,我是解说员XXX,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张将军的照片和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永垂不朽几个大字。
右边是毛泽东的题词:“尽忠报国,”周恩来的题词:“为国捐躯。
”朱德的题词:“取义成仁。
左边是蒋中正的题词:“英烈千秋”,李宗仁的题词:“英风不泯”,冯玉祥的题词:“荩忱不死。
”
中国抗战军人之魂张自忠
张自忠,字荩忱,1911年春考入天津法政学堂,加入同盟会。
次年转学济南法政专门学校,继续参加革命。
1914年投笔从戎, 1935年4月,先后任察哈尔代理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天津特别市市长,北平代理市长,1938年10月晋升第33集团军总司令,11月任第5战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
国运艰难,投笔从戎
1891年张自忠出生在山东临清河岸边的唐园,父亲张树桂清廷五品官员,1905年任江苏赣榆县巡检,1894年11月22日日寇侵占旅顺,疯狂屠杀当地贫民,1895年1月日军又登陆山东,1918年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失败后,张自忠决心从军救国,1914年赴奉天新民屯投陆军20师39旅78团,后进入冯玉祥部。
九一八事变后,将军任29军38师师长,常以恢复河山勉励所部。
长城抗战,冀察从政
1933年3月,日军侵占我东北,将军出奇兵以大刀队重创日军,取得了喜
峰口和罗文峪战役大捷。
1935年将军任察哈尔省代主席,天津市市长,一面整军经武,以备非常变故,一面忍辱含愤与日寇折中周旋,不卑不亢,力撑危局,保卫国家利益,因当时天津签订塘沽协议不能有驻军,将军巧妙地将部队伪装成保安,既不违规又保证了天津的安全。
忍辱负重尽忠报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
三封叠电宋哲元,命其带主力部队退守保定,宋哲元让将军留任北平城防总司令,应对各种复杂关系,国人不理解,骂将军“张邦昌”后南京政府了解实情后,让将军回到部队代理59军军长。
挥鞭淮沂,重创日军
在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军又直逼徐州,38年,日军攻陷日照直扑临沂,当时守卫临沂的部队伤亡惨重,将军奉命率59军火速增援,在临沂反击战中鏖战七昼夜,击溃日寇板垣师团,为台儿庄大捷拉开序幕,后又奉命殿后护部队突围成功。
1939年张将军任命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总司令,保卫鄂西,因战功卓著获“宝鼎勋章”,同年赴重庆述职接受大公报采访时曾说:“我张自忠绝不是韩复渠,他日血流沙场马革裹尸你们始知我取自荩忱之意!”
枣宜会战,壮烈殉国
1940年5月,日军发起枣宜会战,7日张将军率部分兵力从宜城渡河,侧袭敌人,16日战况惨烈,张自忠将军退守南瓜店山坡中间的高岗上,此时,张总司令已两处负伤,刚包扎好头部,正在包扎第二处伤时,弹片又洞穿了他的
前胸。
又被日军刺中,一代英雄张自忠将军英勇牺牲。
将军殉国后,忠骸运抵北碚安葬于雨台山下,冯玉祥题写梅花山。
忠灵不朽
1940年5月28日,将军灵柩到达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介石委员长抚棺恸泣,还为将军殉国颁发《褒扬令》,国民革命政府派代表到梅花山墓地致祭。
、在将军殉国三周年时蒋介石、冯玉祥、林森等分别题词:大仁大义,至勇至忠,江河万古,国士之风。
忠霊不朽,将军部下和亲属也多次到梅花山致祭合影。
英灵不死,浩气长存
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到梅花山祭奠张将军,市政府、区委统战部领导也来梅花山参与祭奠将军的活动。
每年的5月16日将军女儿及其亲属和他的部下都会到梅花山祭奠将军,让将军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