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膝关节粘连
- 格式:pptx
- 大小:11.14 MB
- 文档页数:31
介绍一种治疗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功能练习的新方法
曲家富;闫连元;马松立;赵晓山;刘宗群
【期刊名称】《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年(卷),期】1996(11)4
【摘要】我们采用麻醉下无痛练习的新方法,即在手术彻底松解伸膝装置后获得最大屈曲度,术后保留硬膜外麻醉导管,每日在麻醉下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易被患者接受,痛苦小,效果好.
【总页数】1页(P251-251)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功能练习;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
【作者】曲家富;闫连元;马松立;赵晓山;刘宗群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骨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05
【相关文献】
1.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不同功能锻炼方式的比较 [J], 王燕;侯惠卿
2.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成形术后康复治疗膝关节僵直 [J], 史桂秋;尹中华
3.伸膝装置用于粘连术后功能练习的临床观察 [J], 董玲生;寇炳祯;刘桂然
4.关节镜下微创松解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伸膝装置粘连13例分析 [J], 韦积华;韦庆军;肖仕辉;李伟岸
5.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 [J], 匡葱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04运动医学279对我院自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并进行康复治疗的36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6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9例,男性患者有17例,年龄在9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1.6岁;36例患者中均为单侧出现功能障碍且存在有明显的功能性活动障碍的表现;36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为左侧骨折的共16例,为右侧骨折的共20例;这些患者中,骨折部位为股骨干的共8例,股骨内侧踝发生骨折的共13例,外侧骨折的共3例,踝间骨折的共5例,胫骨骨折的共12例。
所有患者从手术治疗期到进行康复治疗期的时间为半个月至半年,平均时间为6.5±2.5周。
1.2 方法给予36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首先给予36例患者镜下术手术治疗手段进行传统松解术治疗,先采用钝性探钩放入患者的关节内,用钝性探钩将两侧髁与髌上囊进行分离,从而加大髌骨的关节活动度,再将关节镜置入患者体内,在能够直视的状态下将关节上形成的粗大的粘连带进行切断以及清除,清除后再将关节进行推搬;由于患者关节内的粘连组织已被清除,大部分病例会有细小的撕裂声出现。
但是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肌挛缩,关节屈曲度受到严重影响,则需要在髌骨外处将中间肌进行切断手术。
1.3 疗效评价在对所有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李 斌山西省武乡县洪水中心卫生院 山西省武乡县 046308【摘 要】目的:探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给予36例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
首先给予36例患者镜下术手术治疗手段进行传统松解术治疗,将关节上形成的粗大的粘连带进行切断以及清除,清除后再将关节进行推搬,其次,联合运动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患者的膝关节的活动程度、患膝处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由显著提高,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析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摘要】:目的:调研分析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法松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最近2年内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根据调查医疗记录材料比对分析患者在经过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前后肩关节的疼痛情况。
结果:在患者治疗前后都需要对患者进行CMS评分,其中通过对患者的疼痛感,肩膀活动功能等一系列的分析,发现治疗后患者肩关节囊炎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
同时治疗后会让患者填写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100分满分,其中分数≥60为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
发现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达到92%。
结论: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进行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性关节囊炎效果非常明显,患者恢复快,满意度高。
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静脉符合麻醉手法松解粘连性关节囊炎由于目前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为展现自身的实力,越来越多的人将大多数时间投入到了工作当中,为了得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人们需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引起的身体不适症状越来越多。
当然其中就包括了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这是很难避免的[1]。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发病的年龄一般在50-60岁,但现在有明显提前的趋势,从我院收治病患的情况看,发病年龄都发生在40岁左右。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发病后会出现肩膀疼痛和僵硬,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肩膀及后背的活动。
现我院为了提升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治疗水平,对过去的病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找到最优的治疗方式[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课题为满足实验要求挑选的研究对象全部来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2例。
年龄在20岁-78岁,平均年龄为(45±9)岁,所有患者均被我院告知实验详情并接受实验治疗。
选择标准包括:入院资料完整,十分愿意配合治疗,病情相对严重且对生活造成影响,病情持续时间有超过3个月的患者。
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疗效及对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黄 兵,刘兰兰,钟 凯,刘佳慈,耿翊宁(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节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将2016年3月—2019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功能锻炼治疗,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疗程均为4周。
评价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屈曲伸直角度、关节活动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关节肌力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 )膝关节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 )。
2组治疗后屈曲角度、关节活动范围、关节肌力评分、HSS 膝关节评分及ADL 评分均显著提高(P 均<0.05);伸直角度和疼痛VAS 评分均显著降低(P 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粘连松解法合中药外敷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促进肌力恢复,提高关节总体功能,并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出现。
[关键词] 粘连松解法;中药;外敷;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僵硬;关节功能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0.22.020[中图分类号] R683.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0)22-2480-04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类型之一,占四肢骨折总数的5%~7%,约占成人胫腓骨骨折的12%[1]。
膝关节僵硬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因骨折导致膝关节结构破坏、膝周肌肉挫伤及术后关节长时间制动导致膝关节挛缩加重,关节屈伸功能障碍,且往往伴肌力和患肢本体感觉下降,严重影响患者步行活动能力及康复进程[2]。
膝关节僵硬的Zhao松解术(微创小切口松解术)切口入路•从髌骨外上极的近侧2cm开始,向大腿近侧方向做一个2-4cm 的手术切口。
•切开皮肤、筋膜层、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纤维腱膜,直至股骨。
•深层解剖上,该切口对应于股外侧肌和股直肌肌腱的交界处,略偏外侧。
▲手术切口松解外侧支持带•用组织剪,从切口指向胫骨结节外侧,先在皮肤下做潜行分离,随后沿髌骨和髌韧带外侧缘剪开髌骨外侧支持带,直至胫骨结节外侧缘。
▲松解外侧支持带•轻度粘连的患者可能只做这一步松解就可以,接下来只通过手法松解就能够完成屈曲。
该松解步骤造成一部分股外侧肌从髌骨解离,在整个松解过程结束后需要将股外侧肌与髂胫束分开,将解离的股外侧肌缝合至股中间肌肌腱。
松解股四头肌远端与股骨,重建髌上囊•将剪刀从切口伸入股四头肌肌腱与股骨之间(原髌上囊部位),剪开股四头肌肌腱与股骨之间的纤维连接。
•如果在切口近侧股四头肌与股骨仍有粘连,向近侧做相应松解。
•但是向近、内侧的锐性松解要非常小心,需要紧贴股骨进行,并且适时更换骨膜剥离器等钝性器械,以免伤及股动脉。
•另外注意紧贴股骨前缘松解,避免对股中间肌肌腱的损伤。
▲重建髌上囊松解髌股关节、髌韧带与髌下脂肪垫•沿股四头肌肌腱与股骨之间刚刚建立的间隙,将剪刀伸入髌股关节,松解髌股关节。
▲松解髌股关节•髌股关节的粘连以周缘性粘连为主,由于粘连组织的封闭,以及股骨髁部骨质的隆起,有时准确探及髌股关节缝隙并不容易,需要边用手指探查边松解,盲目剪切会伤及股骨滑车或者髌骨软骨。
•当髌股关节松解完成后,将剪刀弯弧向后,经髌股关节插至髌韧带后侧,松解开髌下脂肪垫与髌韧带。
松解内侧扩张部•将剪刀弯弧向上,斜行经髌股关节,抵住股内侧肌内下侧的扩张部,沿内收肌结节至髌韧带中部内侧缘,从关节内向外剪开扩张部直至皮下。
▲松解内部扩张部•内侧扩张部的松解不影响股内侧肌于髌骨附着的完整性。
随后向内外侧推动髌骨,检查髌骨活动度。
•如果活动度不佳,需要对支持带和髌股关节进一步松解。
关节松动技术概 述关节松动技术(joint mobilization)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的⼀种⾮常实⽤、有效的⼿法操作技术,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病⼈痛苦⼩、容易接受等特点。
⼀、基本概念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种针对性很强的⼿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在实施时其操作⼿法的速度⽐推拿术(manipulation)要慢,具体应⽤时常选择关节的⽣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段。
1.⽣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关节在⽣理范围内完成的运动,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
⽣理运动可以由病⼈主动完成,也可以由治疗者被动完成。
2.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关节在⾃⾝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完成的运动,是维持关节正常活动不可缺少的⼀种运动,⼀般不能主动完成,需要由其他⼈帮助才能完成。
例如:⼀个⼈不能主动地使脊柱任何⼀个关节发⽣分离,或者,相邻椎体发⽣前后移位、旋转,但他⼈可以很容易完成上述活动,这些活动就属于关节的附属运动。
3.⽣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当关节因疼痛、僵硬⽽限制了活动时,其⽣理运动和附属运动均受到影响。
通常,⽣理运动改善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附属运动的改善⼜可以促进⽣理运动的改善。
⼆、与我国传统医学⼿法的区别关节松动技术类似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法治疗,但在理论体系、⼿法操作及临床应⽤中,⼆者均有较⼤的区别。
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推拿⼜称按摩,⼆者所指相同。
但在西⽅治疗技术中,推拿术与按摩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按摩术(massage)西⽅的按摩术是指作⽤于⽪肤、⽪下组织、肌⾁、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些⼿法操作,其⼿法⽐较简单,主要有揉法、推法、扣击法、振颤法。
临床上常⽤来治疗软组织损伤,如烧伤后的⽪肤疤痕,肌腱移植或缝合术后的组织粘连和疤痕等。
2.推拿术(manipulation)西⽅的推拿术是指作⽤于脊柱及四肢关节的⼀种快速、⼩范围的⼿法操作,多在关节活动的终末端,乘病⼈不注意⽽突然发⼒。
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松动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松动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自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结合影像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肩关节重度骨质疏松、骨破坏、感染及肿瘤病变;排除全身严重器质性病变。
病程1个月-3年。
年龄最小32岁,最大75岁。
对52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均采取臂丛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后关节松动手法治疗,随访3个月,根据疼痛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5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有效率100%,优良率达94.2%。
结论臂丛麻醉下肩关节手法松解+松动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确切,效果好。
【关键词】肩周炎臂丛麻醉关节松动手法手法松解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在我科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52例,均据临床症状确诊,并经X线、CT或MR检查排除肩关节肌肉韧带撕裂、骨破坏、感染及肿瘤病变。
病程最短1月,最长3年。
年龄最小32岁,最大75岁。
1.2 方法麻醉下松解手法:臂丛神经麻醉成功后,首先对患肩施以拿、捏等手法,然后双手协调配合,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幅度从小到大,使肩部放松,接着使肩关节做旋内、旋外、外展、后伸各方向活动3-5次以松解粘连,并屈肘使手背沿脊柱向上抬3-5次;接着让助手保护患肩前方,强力上举肩关节以达到手触及对侧耳朵;最后,医者双手配合使患肘向健侧肩关节方向扳动,以松解关节囊后下部粘连。
松解后再次环转患肩,各方向运动时阻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满意。
麻醉松解术后第1天即施用关节松动手法,患者行松解术后肩关节活动度改善通常较满意,以疼痛为主,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针对性Ⅰ-Ⅳ分级手法进行治疗。
松动手法针对肩部各关节进行①盂肱关节的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向前向后的滑动及进级、上举进级;②肩锁关节的滑动;③胸锁关节的前后、上下各方向滑动;④胸壁肩胛关节分离牵引;⑤最后做患肩的环转运动、被动摆动及放松手法。
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疗效。
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5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手法松解术,另对照组15例行手术松解,术后辅以膝关节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膝关节僵直行手法松解术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膝关节正常活动度;伸直型膝关节僵直;胫骨平台骨折;手法松解术。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普遍认为是屈曲0-150?0,过伸状态下可有5-10?0的活动度。
而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所需要的活动度普遍认为至少应大于90?0。
[1]造成膝关节僵直的传统病因是骨性关节炎和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高能量损伤造成膝关节构件损伤最终导致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比例在逐渐上升。
严重的膝关节损伤后,尤其是开放性损伤,常因超膝关节外架固定时间较长、感染或患者担心固定物不牢固及惧怕疼痛等原因,导致伸直性膝关节僵直。
[2]恢复膝关节生理活动度和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膝关节僵直的患者恢复膝关节正常活动度,主要的方法有手术松解和手法松解,主要的手术方式有三种,一时传统手术切开松解,二是关节镜下松解,三是小针刀松解。
[3]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均会带来二次创伤,并且患者需承受手术风险。
本次临床观察主要探讨手法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行的疗效。
本次临床观察的30例病患均为单侧胫骨平台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后3个月膝关节僵直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0-150,年龄:20-70岁,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
按Schazker分型:Ⅳ型9例,Ⅴ型12例,Ⅵ型9例。
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Ⅳ型4例,Ⅴ型6例,Ⅵ型5例;实验组:Ⅳ型5例,Ⅴ型6例,Ⅵ型4例。
对照组行手术松解,实验组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并予以石膏外固定1-3天,拆除石膏后均与对照组进行相同方式的后期功能锻炼。
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作者:匡葱葱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9期【摘要】目的总结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持续CMP训练、电刺激和局部按摩法治疗了3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观察上述综合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该综合方法治疗后3周~3个月内膝关节活动功能总的优良率78.13%。
结论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有利于患肢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伸膝装置;粘连松解;股骨干骨折;膝关节功能关节僵直是由伸膝装置粘连所致,原因多为股骨干和膝部损伤术后并发症。
笔者所在医院2005~2010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患者3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2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者32例,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0~85岁;术后3个月内治疗者26例,3个月以上者16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摔伤16例,车祸伤11例,其他原因伤5例。
按照根据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1],中(56~71分)22例,差(0~55分)10例。
X线片检查:膝关节骨性结构无畸形,关节面完整。
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取髌骨上2 cm前方“S”形切口,即从大腿中部起绕髌骨内侧或外侧至胫骨结节结口,沿股直肌与股内侧或外侧之间分离,显露骨中间肌及髌上囊,松解粘连[2]。
注意保留股骨前面的纤维和骨膜覆盖,被动屈膝活动。
选择切开髌骨两侧的髌支持带及关节囊,行关节囊内松解手法屈膝关节。
膝部给予冰敷,保留硬膜外置入持续给药后返回病房。
心电监护及输液等常规治疗下,即将患肢固定于CPM 机上行被动屈伸训练,活动范围0°~30°开始,持续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至24 h后去除硬膜外麻醉,以缓慢持续被动训练2~3 h,休息1~2 h为原则,每天训练总时间达6~8 h。
上肢关节松解术操作方法
上肢关节松解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包括手腕、肘、肩等关节。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松解或去除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放松关节,使得关节的活动范围得到改善并减轻关节的疼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术前准备:患肢清洁消毒,给予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腕关节松解术:在手腕背侧或掌侧进行切口,松解腕屈侧和腕背侧的韧带,解除跟桥下的压迫。
3.肘关节松解术:在肘关节后方或内侧切口,松解肘后侧的韧带和肘内外侧的柔软组织,解除肘关节的压迫。
4.肩关节松解术:在肩胛骨上缘或前方切口,松解肩袖、肱二头肌和纵向韧带,以放松关节。
5.术后处理:术后给予局部止痛、抗炎和物理治疗,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上肢关节松解术是一种手术风险相对较小的手术,但术后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
在手术前,应进行全面评估,
确定手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76投稿邮箱:sjzxyx88@162作者简介:江睿(1995-),男,研究生,山东中医药大学。
·临床研究·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及其术后康复治疗膝关节粘连江睿1,杨久山2(通讯作者*)(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倍他米松及其术后康复治疗膝关节粘连的疗效。
方法 对47例膝关节粘连患者行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倍他米松,并早期进行康复锻炼指导,使用Judet 分类[1]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观察疗效。
结果 本组47例,随访时间平均27.8个月(12个月~51个月),根据Judet 的分类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3.6%,较术前的0%有显著改善。
结论 关节镜下粘连松解术结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倍他米松并积极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是治疗膝关节粘连是有效,安全的方案。
关键词:关节镜;膝关节;粘连;关节腔注射;康复中图分类号:R322.7+2 文献标识码:A DOI : 10.19613/ki.1671-3141.2019.76.082本文引用格式:江睿,杨久山.关节镜下膝关节粘连松解结合关节腔注射及其术后康复治疗膝关节粘连[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162-163.Arthroscopic Release Combined with Anticular In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or Knee AnkylosisJIANG Rui 1, YANG Jiu-shan 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Jinan Shandong; 2.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arthmscopic release combined with hyaluronate sodium and betamethasone anticular in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or knee ankylosis.Methods Arthroscopic release was performed on 47 cases withknee ankylosis.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were used immediately and joint injection of sodium hyaluronate and betamethasone after the operation.Judet classification was used to comparethe knee range of motion (ROM)of patients before operation and last follow-up.Results 47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2 to 51 months and the average time was 27.8 month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Judet 93.6 % of the patients achieved functional satisfaction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0% before surgery.Conclusion Arthroscopic release combined with hyaluronate sodium and betamethasone joint in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for knee ankylosis which was a useful and safe technique.KEY WORDS: Arthroscopic; Knee joint ; Adhesion; Arthroscopic injection; Rehabilitation0 引言膝关节粘连是膝关节及其周围疾患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康复方案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的康复功能练习是较为困难,周期较长,且苦痛较大的一类。
虽然部位不同,但其练习方法类似、指导练习的原则相同,故归为同一康复方案加以叙述。
关节活动受限及练习的机制:长期关节活动度受限后,不仅关节腔内会产生粘连,其相应的组织(如关节四周的肌肉、韧带、关节囊等)在长期得不到充分的牵伸后,亦会发生挛缩(即长度变短、延展性下降),进而加重关节活动度受限。
因此,术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达到术中松解推拿的角度。
而必需通过长期的功能练习,牵伸相应的组织,使其渐渐延长,才能获得良好及敏捷的关节活动。
康复原则:1)个体差异性关节粘连松解术后功能练习的进度难以明确制定。
因粘连的部位不同,程度不同,术中松解推拿达到的角度不同,术后的临床表现(发热、引流量等)不同。
因此无法规定练习的进度,只能依据详细状况随时调整练习。
2)早期康复的原则关节粘连松解术后为避开再次粘连,应尽早开头功能练习。
3)随时观看组织状况练习过程中应亲密留意受牵拉部位组织的张力。
如局部发硬,肿痛明显,则应临时削减活动度练习的量,增加冰敷的次数及加强等长肌力练习(即绷劲练习)。
并准时告知医生。
4)持续牵伸的原则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以持续牵伸为主要方法。
如有必要时,应由医生进行被动推拿(不行盲目追求角度,否则可能有危急或引发骨化性肌炎)。
练习中应在可耐受苦痛的角度处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使组织在适当拉力下渐渐延长,不但可保证组织的平安性,同时可提高关节的敏捷性。
5)功能练习生活化习惯化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应使关节随时处于尽可能大的屈曲或伸展位置,而应避开长时间处于“休息位”,否则不但影响功能练习的进度,且不利于关节敏捷性的提高。
即平常应屈曲至微痛、有牵拉感的位置保持;或尽可能大的伸展位置保持。
疲惫或无法连续保持时,交换位置。
6)平衡练习的原则活动度练习应与肌力练习共同进行,否则肌力过弱时将会造成关节不稳,导致新的损伤发生。
屈曲与伸展练习应共同练习,否则由于相应组织张力的不平衡,会产生新的活动度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