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论文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新闻学论文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新闻学论文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新闻学论文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

摘要:网络以其信息的多向交互性,传播的多媒体性,公众参与的广泛性改写着大众传媒的历史,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传统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介”。互联网为人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自由,网络媒体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网络的互动性使人们自由转换角色,受众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提供传播信息,这种传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在网络世界遭遇巨大的挑战。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传统“把关人”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改变。研究内容涉及对“把关人”角色定位的重新审视,以及面对网络传播过程中对传统“把关人”理论冲击,应如何面对。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从而深化对已有“把关人”理论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传统“把关人”理论,更好的为网络传播活动把好关,净化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关键字:网络传播;把关;把关人

"People's role who spreads middle guarding the

pass" changes a network

Liu Wen zhe

Abstract: Multi-media that the network spreads with whose the information multiway interactive nature,the universality that the public participates in is rewritten the history let masses summon a matchmaker , "fourth intermediaries " following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 , the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dition masses biography matchmaker are called by people. Internet has been that human being has provided hitherto unknown facilitating and liberty , the network medium has broadened the extent and depth spreading, boundary having broken the information propagation form, network interactive sex makes people change a role freely , accept numerous recipient no longer passive information , is to provide propagation information on self's own initiative but, this "the people who spreads architectural change , uses guarding the pass" on tradition significance encounters gigantic challenge in the network world.

The primal problem the main body of a book is studied is: Tradition "guard the pass person " theory spreads hit the target changing in the network. The "person role who studies content involves in guarding the pass face to face" is localized again scan, person " theory pounds , should how to face as well as checking on tradition strictly in facing a network spreading process. By the research to above-mentioned problem, deepen a pair thereby already having "guarding the pass person " theory cognition, enrich composing in reply "person theory developing tradition guarding the pass", be that the network spreads an activity keeping good control on , purifies cyberspace more well, environment building the fine network.

Key words:Network Communieatio;Gatekeepin;GatekeePe

序言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飞速扩张,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力之深广,都超出了人们的大胆预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已达2.1亿人。互联网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交流方式。它使信息的传播有可能突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地理和文化的壁垒阻隔;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革。

在网络出现之前,传统的三大媒体担负着舆论“把关人”的重要角色。但是,网络技术的出现,给这种传统带来了挑战。网络传播最大的特征是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拒绝权威,也就同样拒绝了伴随大众媒介上百年的“把关人”,“把关人”的角色遭到了挑战,甚至面临被消解的的危险。因此,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的角色,可能是和传统媒介时代中的“把关人”是全然不同的,“把关”的规则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将站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关注和研究这些新现象。

一、“把关人”理论诞生的背景及主要论点

“把关人”理论是传播学控制分析领域最具科学性的理论之一。“把关”一词,是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科特·卢因(KurtLewin,1590一1947)在1947年首次提出的。卢因的研究成果主要在于发现了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存在。自卢因之后众多学者对把关进行了不同层面和深度的研究。

对“把关人”的研究始于首次把“传播”与“把关”作为一对术语出现,卢因基于“渠道理论”,进而建立了把关的思想。身为心理学家的卢因认为影响渠道通行的首要的是人的因素,并归纳为“把关人的认知结构”和“把关人的动机”两大因素。

怀特在1949年对一个电讯搞编辑进行的研究首次提供了传播中存在“把关人”的实证依据,同时他得出结论:在“把关”过程中个人的因素(个体的价值判断)起着主要作用。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此外,对把关研究有所突破的,主要还有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把关理论”、墨菲的“沉默的看门狗理论”等。这类把关研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信息传播的流动是单向的,专业的传播者掌握着对信息生杀予夺的大权,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对受众发挥着重要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吉伯 (WalterGieber)为代表,将影响“把关”过程的因素从个人扩大到了组织,重视信源和新闻官僚机构的影响力,“把关人”的模式已经成为社会控制的模式。这些研究以传播者为中心,细致的分析了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各种层面上的因素和压力。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而言,把关理论突出的特色不在于记者、编辑通过把关发挥过滤功能,而在于把关过程是一个传授双方的互动过程。它不仅包括对信息的处理控制,而且包括信息的传输与接受过程。任何一种把关都是信息传播过程中整体组成部分,也是另一种信息发布形式,因此从宏观上说,把关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基本框架的重新建构。

在上述基础上,国内学者对“把关人”的研究又有所深入。如张国良在其《现代大众传播学》一书中指出,受众也是“把关人”。比如受众将筛选出的信息传送给好友,而好友又将向受众提供反馈信息。①又如邵培仁全面总结了把关人的

角色与特征、功能与责任。②他认为,把关人是一个接受者、把关者、传播者统一的三重角色;把关人具有隐形、依附性、追加性、完善性的特征;把关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把关人的责任,是确定编导方针、确保产品质量、加强整体和谐、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

总之,把关主要来自个人、群体和社会等层面。大众传播者对信息进行把关,通过把关选出传播机构认为值得传播的信息加以传播。

二、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职能弱化及产生的后果

(一)网络传播与传统传播模式之间的区别

网络传播是人类新闻传播史上一种全新的形态,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所出现的所有传播类型: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技术的进步为它的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契机和活力。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社会传播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趋势是传统传播模式逐渐被新型传播模式所代替。传播模式的转变意味着传播过程中各种权力的重新分配。由于网络的特点是双向性、交互性、无限性。传播的分工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而固定,受众与传媒之间的双向交流使得受众角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网络媒体中最为突出,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出现意味着传播领域的一次重大转型。

1、传播模式方面

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是考虑到人际传播影响的两级传播模式(又称拉斯韦尔模式),在受众群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先获得信息并能对周围的人产生相当大的意见影响。这一部分人就是意见领袖。此模式中主要采用一对多、点对面的形式进行传播,借用传播学者波斯特的术语,是一种播放型传播,是一种树立中心意识的传播;而在网络传播领域传统的“5W”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事实上,传统的五大要素在这里已经精简变异成了信息源—媒介—网众—信息源的循环链。在这条信息传播链条上,没有首端与末端,没有控制与被控制,没有主体与客体,普通网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他们同时还操控着舆论,影响着大众传媒。除了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外,还有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模式,这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③从受众接受信息的角度看,网民们不像传统传描媒介的受众那样呈现出“大众化”的特色,“大众快餐”开始向着特色化、私人化、个性化的方向转变。网民在传播关系中甚至承担起了大众传媒“把关人”的角色。在信息呈现出无限性、多元化的网络上,我们将会看到由受者启动某次信息流的传播,也将由受者决定信息流的最终呈现状态,并决定信息流的具体内容。

2、与受众的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网络传播提供的这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使受众得以随时与传者沟通交流,形成互动性的传播操作环境。现在不少网上报纸都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调查栏目,针对当前的热点新闻、话题搜集网民的看法。网络调查利用了受众对信息的反馈,从而搜集了全新的信息即“民意”,形成了全新的信息回流和再传播,使传播活动由单向变为双向,进而形成信息的大循环。同时,读者也可以容易的在网上传播自己的信息,整个传播过程表现为网状。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网络传播使得传播者与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网络传播的这些特点,使得受众与传播者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受众可以更

方便的了解信息,有了选择的权利。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传播载体与传播模式的变化以及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再加上网络传播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信息接收的个人化和主动化,使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拥有主动权,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记者、编辑设置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也是“去中心”的,它对于舆论的权威性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以往的舆论“把关人”作用受到了全面的抵制和消解。

(二)网络传播中“把关人”职能的弱化

把关人角色的传统内涵即信息的选择特权已经被削弱,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传统舆论“把关人”把关功能的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些方面:

1、信息数量的极度丰富使“把关人”对信息筛选失去意义

传统媒介诸如报刊,电视分别受到了版面、时间上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采集到的信息发布给受众。“把关人”必须经过周密的考虑,慎重的筛选,去芜存精,有时甚至不得不忍痛割爱。而网络传播的巨大空间突破了时空上的局限,使得海量的信息有了同时存在的可能。④而网络媒体,因为信息储存和发布空间的巨大,传播者不必受版面或播出时间的限制而对信息进行筛选、删节,使得海量的信息有了同时存在的可能。在不考虑信息自身质量的前提下,“把关人” (在这里指的是网站编辑)可以不经压缩,删减而采用来自网站记者,国内外通讯社以及个人的任何一篇稿件。我们可以看到,在雅典奥运会期间,新浪、搜狐等商业网站采用了滚动播出新闻的形式把各项比赛,各局比分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同时传递给受众,这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而多媒体,超文本,超链接技术的运用也使得受众可以不依赖于“把关人”而自由方便地调阅到丰富多样的背景资料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信息空间容量的急剧膨胀使传统“把关人”不必再为在众多稿件中弹精竭虑地挑选感而到烦恼,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信息的控制权,优先占有权被大大地削弱了。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打击,查封非法网站的力度,但总是屡禁不止,相反有愈禁愈烈的趋势。可以说,在国家层面上的“把关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撇开那些非法网站不说,在一些明文规定严禁发表色情、暴力文字、图片以及反动言论的论坛中也总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尽管论坛管理员拥有删贴的权力,但是在发贴与删贴的时间差里还是被有些人钻了空子。他们披着“匿名”的保护套肆意发布非法信息,常常使得网站管理员顾此失彼,鞭长莫及。这不能说是“把关人”玩忽职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只能说他们在防不胜防的网络世界中失去了自己的位置。虽然某些网站标榜着“成人网站”、“未经十八岁严禁进入”的字样,但是受众所拥有的主动性和毫无道德谴责压力的环境大大提高了不良网站的点击率。特别在我国,网民分布仍呈低龄化特征。据200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30岁以下的网民占全部网民总数的49.9%,其中18岁以下的占19.1%,18到24岁的占31.8%。而就网民的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中专)的比例最高,为36%。可以说,大多数网民还不具备理性的信息辨别能力,很容易被不良的传播内容所腐蚀,危害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2、信息空间的高度开放使信息“把关人”形同虚设

网络化的信息系统是个高度开放的电子信息空间,它不同于传统的物理信息空间,整个网络不受某一政府和商业机构的控制,网络用户不分国家、民族,不论思想,政治都可以进入网络,自由地获取和传递信息。⑤普通公民所享有的传播权力,如言论自由、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自由权等在网络空间终于在一定程

度上得到事实上的实现。以前往报社投送一篇稿子很可能几个月都杳无音讯,但现在许多人都在网络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随写随帖,无需“把关人”的审查。他们也拥有了更大程度上的了解真相的权力。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连通访问轻易绕开“把关人”设置的障碍来获取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些国际上有争议的事件,他们通过代理就能够直访国外网站,了解各方面的看法与评论,而不只是被动地听取经过“把关人”过滤处理后的一面之辞。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互联网络上存在着数以千万计的各类网站,并且这个数量还在继续以爆炸性的速度膨胀。在这么多的网站中,难免良莠不齐。网络空间的高度开放为许多非法的色情暴力网站提供了滋生蔓延的土壤,甚至一些合法网站都频频被不良信息骚扰。尽管在1997年12月8日,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20条中规定: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以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但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即使有法可依,执行起来也使困难重重。

3、网络传播的双向互动使“把关人”的角色模糊,给网络把关带来了困难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对于信息不是简单的反馈,而是自由的充当起了信息的发布者。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信息传播的自由化成为网络上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的主要原因。尽管在一些网络媒体上受众发言有所限制,比如资格认证、内容限制、网络管理员的管理等,但受众还是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畅所欲言”,比如通过网络日记、私人网页、聊天室以及借助聊天工具的群发信息功能来达到目的。

4、网络媒体为了追求信息发布和反馈的速度而降低把关的力度,甚至放弃把关

以2007年的NBA联赛转播为例,为了追求速度,新浪、搜狐等网站的体育频道的“NBA直播室”纷纷采用文字直播的方式,不经编辑,即时报道,第一时间发布对正在进行的比赛的报道,以求达到“现场直播”的效果;仍以体育频道为例,为了获得受众对刚刚结束的比赛及时迅速的反馈,对“留言板”的“把关”往往不及论坛的严格,使得一些非文明用语及有恶意或无恶意的重复发言屡禁不止,“留言板”也成了各地球迷相互漫骂攻击的场所。

(三)“把关人”职能弱化后产生的后果

与传统的“把关人”相比,网络传播中“把关人”对信息的把关功能正逐渐弱化这种弱化助长了网络传播的诸多弊病。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1、虚假信息的泛滥

网络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已经不低于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但距离期望值还有一定的距离。网络特有的自由言论空间使任何信息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大规模传播,而验证信息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网络信息发布的无序状态使筛选和把关很难控制,这些都为网上虚假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真实性、可靠性是新闻信息的生命,这是中外新闻从业人员普遍认可的职业准则。在传统媒介传播活动中,由于“把关人”的显著作用,虚假信息很难进入传播渠道。而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功能的弱化,使得虚假信息屡见不鲜。如2007年臭名昭著的“史上最恶毒的后妈”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虚假信息的泛滥,后果轻者毁人名誉、骗人钱财,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经济恐慌、社会动荡。

2、信息污染的问题

垃圾信息、过时信息、色情信息及反动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网络论坛上有个术语叫做“灌水”,即发表无实际意义、没有讨论价值的信息。这些无实际意义的信息如同传播过程中的噪音,对有用信息的传播产生干扰;由于网站管理员没有及时对网页内容进行更新,以至丧失了时效性,不能成其为新闻,反而变成了垃圾信息;如果说虚假信息、过时信息的危害尚不足以“祸国殃民”的话,色情信息、赌博信息以及反动信息的泛滥则会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严重危害。互联网媒体实验室负责人方兴东涌“触目惊心”来形容当前国内网络色情现状。正是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导致了有害信息的泛滥成灾,要想减少有害信息的传播必须严加把关、加大打击力度。

3、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网络传播中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行为的自由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甚至传播病毒和进行网络犯罪。而病毒的破坏程度轻则造成计算机的黑屏、死机,重则破坏计算机硬件,删除重要数据,甚至造成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⑥网络犯罪呈现出高智能性、强隐蔽性、强危害性、广地域性、犯罪行为人低龄性、取证困难性等特点,对社会的危害极大。

由此可见,正因为网络中把关功能的弱化导致了网络传播一系列问题的蔓延,给网络环境以及社会安定带来了严重危害。认清网络“把关人”角色的转变加强对网络的把关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转变及应对冲击的策略

新型的网络传播,极大地颠覆了传统大众传播体系和观念,对信息的优先权获得权、选择发布权不再是“把关人”的特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关人”在网络时代的没落,而是意味着“把关人”的权威性和号召力要有所保证,要有能力成为网络虚拟社会中公认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传统的大众传播体系和新闻传播观念、规范产生重大变化,长期形成的“把关人”的信息特权受到了挑战,虚拟空间的管理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把关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关人”在网络时代的没落。虽然“把关人”失去了信息的优先获得、大量拥有和选择发布的权力,但只要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下及时转换角色,变控制为提供优质服务,从而引导受众,成为“舆论领袖”,“把关人”的权威将会进一步加强。

(一)传播模式的变化导致传统“把关人”角色多向度的变化。

1、由“把关人”向“引路人”的转变:

在传统“集中传播模式”(信息被大量集中,经过严格把关,而后传播给公众)下,媒介是信息的集中地和发送信息的垄断者,与受众相比它拥有优越的特权,媒介的经济、政治利益的获取同样得益于这种特权地位。而在网络传播的分散传播模式(公众自行获取或发布信息)下,“把关人”角色更加广泛化,网络传播环境下全方位、多角度的丰富信息汹涌而来,使得传统媒体的“把关人”的把关功能弱化,甚至“无关可把”,媒体的把关地位受到极大动摇。这并非意味着在网络传播中,媒体工作者的把关角色不重要了。相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媒体从业人员的角色更加突出了,开始向“引路人”转变。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传播时代,人们从网上获得的信息太多,大多数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来分辨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无用信息。尤其是网络受众面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报道而困惑不解无法辨别真假时,传统的媒介“把关人”以其深厚的公信力,既为受众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又为受

众解除疑惑。这样一来,那些专业水平高,权威性强的媒体工作者,对受众接受信息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传统的大众媒介让位于网络时,“把关人”向“引路人”的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完成自身蜕变的“把关人”将以“引路人”的身份,利用自己的各种优越条件,重建网络传播的权威形象。但是后者不仅仅是前者的翻版,必然有一种比“把关人”更加先进的信息控制能力,以适应网络传播的需要,从而确立自己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

2、由“把关人”向“意见领袖”的转变: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领域不是一个新名词,最初出现在1940年。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研究所开始了一项“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影响选民投票”的研究,结果让研究人员感到非常意外:真正能够影响选民投票的,并不是大众传播媒介,而是人际影响。而且人际影响比媒介影响更频繁、更有效。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首先通过影响意见领袖,然后由意见领袖来影响更多的普通人。美国传播学者卡茨与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意见领袖是某个群体关系的轴心。一个事件,总是先影响一批比较敏锐和积极的人,这些人在圈子内具有威望,他们最先形成看法和观点,而他们又将对周围的人产生影响。在网络世界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人际交流圈”。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各种论坛、讨论区中交流思想和意见。这就使得那些富有权威和号召力的“把关人”成为网络虚拟组织的“意见领袖”成为了可能。当然充当这样的“意见领袖”对个人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洞察能力,独到的见解,幽默的谈吐,有效的组织都是一名成功的“意见领袖”所必不可少的。“意见领袖”可以鼓励网民自由地发表言论,更可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他们。当确立了自己的核心地位之后,即使有少数抱着破坏目的的人在这个群体中发布一些煽动性的,反动性的信息,其结果也只能是遭到大多数人的鄙视和厌恶。

3、由“把关人”向“商人”的转变:

新闻事业具有阶级性和很强的倾向性,强调媒体对信息的把关从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角度入手,是对新闻事业本质属性的坚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传媒产生了深远影响。自负盈亏的压力,使媒介“把关人”越来越重视受众的喜好和需求。他们对信息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市场标准—是否合乎受众口味?是否能带来盈利?大部分靠商业资本运作,并且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络媒体,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的把关标准,使得“把关人”角色不断向市场化方向的转变。“以国内网络媒体为例,以《人民日报·网络版》为代表的新闻媒体网站: 初期采取的纸介内容的电子化操作模式,并不能为其带来满意的点击率,经营惨淡,媒介规模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而以新浪网领头的商业网站,建立伊始便引入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商业运作模式,把关标准从舆论宣传的关卡下游离出来,以受众为瞻,向市场化过渡。“把关人”的市场转变对媒介形象亲和力的形成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点击率的直线上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资本的良性循环推动媒介规模的发展和膨胀。由此可见,在传统媒体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是比较明确的,其把关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二)面对网络传播模式的冲击提高“把关人”自身的媒介素养

对于现在这个网络盛行的年代,在中国2.1亿网民中,30周岁以下的占网民总人数的69%(1.449亿),年轻一代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对于网络传播的把关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很好的把传统的“把关人”理论与网络传播的

现状相结合,给网民一个规范、安全的上网环境,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宏观方面:

1、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传播的法律和行政管理。

网络政策规范的制定者在制定网络管理法规时一方面要考虑这些政策规范的传统继承性,另一方面要具有超前的发展眼光,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道德法规与原则,为其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国家还应在建立、试行网络传播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网络传播法并为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培训专门人才,提高政府法制化管理的水平。在具体实践中,政府要严格执行网络新闻发布的有关规定,对网站要实现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国内网站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采写和发布新闻。发布新闻要注明出处,并按传统报纸的转载要求进行转发。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的反动和非法的信息从网上清除,对触犯法律的要进行法律制裁。政府要将网络传播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从各个环节遏止不良信息在网上的传播。

2、通过强化社会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对网络传播进行引导。

在现阶段,法律和技术对网络传播的把关和监控都是有限的,因此道德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无论网络具有怎样的隐匿性和虚拟性,他的行为主体无外乎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个人,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其网络交往行为的文明程度。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虚拟的网络中体现着强烈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网络何尝不是如此呢?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的道德素质越高,相对网络也更健康。

3、以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管理。

网络信息技术在横向上的扩展以及纵向上的层次升级给网络技术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这说明对因特网的控制和管理技术较之因特网自身的发展而言还具有滞后性,但目前对其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方法还是依靠技术。通过建造防火墙,在网络上建立智能化安全系统,主动将不良信息抵挡在外。防火墙技术是近年来发展非常快的一项网络安全技术及产品,在内部的局域网与外部的广域网之间竖起了一道屏障,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访问控制和安全策略,阻断来自外部网络的入侵和攻击,在保护网络安全体系中起到了网络入口安全的作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电脑黑客及网络病毒进攻的可能性。

二、具体措施

1、网络媒体应该借鉴传统媒体采编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有益做法,建立采、编、审、播各程序的严格制度,确立网站的新闻传播与商业行为各自独立的地位和运营模式。

正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那样,公信力的核心在于准确,真实性是新闻的贞操和生命,同时新闻的“时效性”也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上的。所以来说,网络媒体“把关人”如果想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威性,首先要做的就是从新闻的真实性把关,从采写到播出,每个环节都要求有一个严密的把关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媒体的影响力。

2、提高网络媒体“把关人”的政治素养和把关意识。

网络上一切违背法纪的信息、文档、网页、网站等都在网络媒体“把关人”的把关之列,这就需要网络媒体“把关人”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较高的政治修养。“把关人”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就无法识别有害信息,无法传播社会主流文化。这就要求“把关人”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关注社会热点,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融会贯通。

3、网络媒体“把关人”必须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方

面的问题。

因为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很多内容都属于转载而来的,所以有时候很容易引来侵权官司。因此对于网站的经营者或者编辑来说,都需懂得一些知识产权法。因为对于网站的经营者而言,最大可能会引起域名的纠纷,而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说则更有可能侵犯著作权和商标权。所以网络媒体“把关人”转载别人的作品过程中也必须谨慎小心,不要让自己涉入到侵权的官司中去。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对网络媒体“把关人”而言,除了要了解熟悉的法律法规之外,对于这些专业性的法规也要及时关注,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网络把关的作用。

结语

必须承认在网络传播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传统的“把关人”理论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履行其应有的职能。因此,我们必须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了解网络传播的性质。深入的研究现有的“把关人”理论,把现有的理论与网络传播的实际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为大家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注释:

①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1页

②邵培仁.传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5页

③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4页

④赵伟.由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反思传播学研究的发展.[EB/OL]

https://www.doczj.com/doc/af4837368.html,/article 187105.1074353.html

⑤潘知常林纬主编.传媒批判理论.[M]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⑥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参考文献:

1.赵伟.《由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反思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https://www.doczj.com/doc/af4837368.html,/article_187105.1074353.html

2.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5.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af4837368.html,

7.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8.许榕生:《网络媒体》

9.张国良:《传播学原理》

10.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11.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

12.金春郊:《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3.张振兴:《不妨与狼共舞—对网络新闻的认识与质疑》,《兰州学刊》,2001年第3期

14.季峰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职能定位出版发行研究 2002年11月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网络时代下的把关人理论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众获得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平台,尤其是在这两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不时的冒出一段一段的网络上流传甚广的语言,从早期的“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凤姐”“小月月”等等,他们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在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会不时的说出一句来显示我们是潮人。然而我们也要想到,在这些网络文化盛行的时代,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的着他。他的出现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把关人网络传播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中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的,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管道。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怀特认为,新闻媒介的报道活动不是“有闻必录”,而是对众多的新闻素材进行取舍选择和加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怀特的“把关”模式的不足在于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而认为它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 我们可以简单认为把关人就是通过信息的删选人。其在大众传媒中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而我们可以更深刻的把“把关人”是三种人,即信息的接受者,守门者,传播者。他贯穿着传播的始终,首先把关人必须是对信息的接受,他总是先于其他的人读到看到相关的作品,如对于一个报刊编辑来说,他就是新闻稿件和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这时“把关人”完全可以以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来看待这些作品,同时他又是一个守门者,他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认真的审视,反复比较,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最后他又是个传播者,他将通过整理好的信息传播出去,就像古代时候的那些编纂史书或文献的人,通过自己的加工整理成文在进行传播。 网络时代的今天,不乏有很多的网络把关人在管理着我们的网络世界。他们和我们一样也在汲取着网络的资源,同时他们又在通过自己的权限来控制的着网络资源的流通,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们的思想。 传播学里有个理论叫做“议程设置理论”——大众媒介或许无法只是我们怎样去思想,但它却可以决定我们看什么,想些什么,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大众媒介对某些事或问题的强调程度,同受众对其重视程度构成了强烈的正比关系。在以网络为平台的“把关人”更是将自己所掌握的权利运用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强调要发展网络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有要限制一些违反原则性的问题出现,来维护网络的健康、安全。而我们所能看到的也就是“把关人”通过自己的相关手段所展现出来的。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网络“把关人”在传播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很大的。对于不良信息的删选,对于暴力、黄色信息等控制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于控制了这些信息的进入流通领域。从09年到现在一段时间来,国

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4837368.html, 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 作者:龙春晖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22期 摘要:媒介效果研究作为传播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本文主要以迅速蹿红网络的“贾君鹏事件”为样本,从中介变量的四个因素来分析贾君鹏事件走红的原因。此外,还从网络受众特点出发,通过对于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浅谈网络文化。 关键词:中介变量媒介类型传播内容受众使用与满足 传统的效果研究分为受众研究、内容研究和效果分析三个部分。效果研究总是在传送端(媒介)和接收端(受众)之间不停钟摆。中介变量概念的引入使得效果研究逐渐从对传播两端(传播者和受众)的研究转向在传播流动过程中起过滤或折射作用的中间因素的研究。中介变量概念是对于影响传播效果因素的重新划分,增加了效果研究的科学性与开放性,研究者可以随着实证研究的不断进行,补充和丰富中介变量的内涵。此外,传播研究中历来都很重视对于受众的研究,受众是传播的终端,是传播效果的重要意义载体。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效果研究不断深入,新的领域的受众研究会备受青睐。以下则以迅速蹿红网络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事件为例,从中介变量和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两个角度来做分析。 “贾君鹏事件”简介 2009年7月16日,百度贴吧·魔兽世界吧发表了一篇题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文章内容只有“如题”两字。短短五六个小时被390617名网友浏览,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并在接下来的一天时间内吸引了710万点击和30万回复,被网友称为“网络奇迹”。这起迅速蹿红网络的“神奇”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影响由互联网扩大到现实生活。《华西都市报》报道称这起网民的集体狂欢是800名打工者为“饭钱”制造的“假”货,其实质是一起人为的网络策划事件,也可以叫做网络炒作或是网络营销。“贾君鹏事件”产生这样强大的涟漪效果可能是策划者也始料未及的,让人不得不感叹网络力量的强大。 “贾君鹏事件”虽然是一起人为的策划事件,是一次蒙上了“网络恶搞”面纱的营销活动,但是 该事件从网络恶搞成功走向网络营销,其中的原因很值得我们深思。将“贾君鹏事件”视为一次网络世界的传播事件,就从中介变量概念的四个方面以及网络时代受众的使用与满足来分析它成 功的原因。 中介变量的作用 中介变量是指那些在大众传播刺激和受众反应之间的中间因素,是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而又对因变量有影响的处于因果序列中间的因素。顾名思义,中介变量之所以谓之“变量”,是因

科技小论文600字10篇

科技小论文600字10篇 科技小论文600字10篇align=“center” text-indent: 0px;”>小学科技小论文600字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曾在科学小报刊上看见过一个问题:以下哪种物品在加油站产生爆炸的可能性?1。手机2。尼龙衣。当时的我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手机,因为人们都说加油站不打手机,而至于尼龙衣就没怎么在意,况且那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并不会有什么的。 直到在有一天在电视上看《流言终结者》时才发现,原来手机并不会引起爆炸。而电视上的实验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先找来一张桌子,在桌子上洒下许多油,然后在带有油的桌子上放了4部手机,接着就离开那里到50M左右的地方。好了,第一个实验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完成了。下面,4位工作人员同时拨打电话,远远的就能听见电话的铃声,却并没有发生爆炸。也许有人会问震动呢,震动+声音呢等等什么什么的,都不会引起爆炸,这是因为所谓的手机来电产生火花进而引爆弥散在空气中的油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只有在极其严苛的条件在才有可能发生,而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是尼龙衣的话就有可能不一样了。接下来他们又做了另一个实验,来证明尼龙衣会产生爆炸。首先,他们同样是在桌子上洒满油,接下来,把一根很长的电线的一头固定在带有油的桌子上,接着将线拉倒离桌子90M左右的地方,然后,让一名工作人员穿上尼龙衣。这样,第二个实验的准备工作也已经完成了。 接下来,那位工作人员就用左手拿着电线,用右手就在衣服上进行强烈的上下摩擦,摩擦一会儿后,就将右手的食指伸到电线的一头处,从电视上就能看到从食指上传到电线头处的电流。过了一秒,桌子那边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而其原因是尼龙衣属于化纤产品,一些摩擦就很容易产生静电,所以在穿尼龙衣去加油站是很不安全的。 align=“center” text-inden t: 0px;”>初中科技小论文600字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渐渐发生变化,科学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在以前,农民伯伯每到春天,就要辛辛苦苦的进行插种,播种等的工作,夏天又要杀虫,秋天又要忙着收获,跟着种其他农作物。他们要一年四季,这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顺序,天天佝偻着背下地干活,经常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可有时候天气会喜怒无常,下几场大雨或连续几天的干旱,再加上某些地方环境的污染严重,害虫随处可见,这些足以让农作物无法生长,农民辛苦的劳动得来的却是落得一场空。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太空育种。它是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不可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子发生变异,经过地面多代选育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农业品种来。 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返回式地面卫星,先后进行了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太空的带来的果实,它的重量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好吃得多。 科学之门已经打开,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随处可见,以后科技的发展,还需要我们来探索,来创造。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在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遨游,发现并探索我们生活中的科学,为未来的科技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align=“center” text-indent: 0px;”>高中科技小论文600字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声音统称噪声,不一定分贝高了就是噪声,分贝低了就一定不是噪声。比如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音响声音分贝值很高,经常超过90分贝,但对于看电影的人来说不能称之是噪声。但是,电影院如果隔音效果不好,声音传到旁边的住宅楼里,经过衰减,也许只有50分贝,但对于住宅里的人来说就是噪声,因为这个声音引起人的不适。 下面的是人的听觉承受能力参考值:44分贝-属于可以接受的程度;55分贝-感觉到有点烦;60分贝-没有睡意;70分贝-令人精神紧张;85分贝-让人无法接受而捂住耳朵;100分贝

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精)

关于网络传播中著作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张怡* [摘要]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享受着网络带给我们的方便、快捷的信息,同时,网络技术“双刃剑”的特征也越发显著。面对网络侵权等众多负面效应,权利人防不胜防,也让立法者和相关学者深感忧心。尤其是网络传播中有关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学界应当给予高度重视,这对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惩罚侵权者不法行为,维护网络正常秩序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网络传播著作权 网络技术给予我们的便利自不待言,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然而其负面效应亦如影随形。总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非法入侵网络以危害通信安全;网络侵权行为泛滥;严重的信息污染和各种网络犯罪。①在本文中,笔者主要讨论涉及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一、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主要表现形式 正如日本学者中山信弘所描述的:“现在著作权的世界处于混沌的时代,而加速这种混沌时代到来的是多媒体的出现。”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创作作品和传播作品的手段有了新的拓展,人们对作品的使用形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各种网络侵权行为也层出不穷。目前,网络传播中侵犯著作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的作品上载到网站上使用。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侵权方式,主要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和获得报酬权。2002年4月27日,北京大学陈兴良教授状告中国数字图书馆公司侵犯其著作权,未经许可,就擅自把他的作品放在了该公司的网站上。最后,法院判决被告停止在其网站上使用原告的作品,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8万元。③ 作者实习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2.未经许可,擅自在网站上转载其他网站的作品。某些网站为了节约时间、人力和物力,直接对发表在其他网站上的数字化作品进行复制,抄袭,或直接将他人网站上的内容链接到本站主页上。2002年3月18日,e龙公司状告搜狐公司大量抄袭其网站的内容,最后判决搜狐在七网站主页上发布向e龙公司的道歉信。④ 3.未经许可,将他人未发表的作品上载到网站上使用。这是典型的侵犯他人发表权的行为。同时,还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其他人身权利,例如,名誉,隐私等。 4.未经许可,擅自下载作品,并发表到传统媒体上。在网络中,作者签约授权网站,则网站享有出版权,同时也可依据合同享有其他著作权。擅自下载作品并发表到传统媒体,实为侵犯著作权人著作权的行为。 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与传统著作权之比较 传统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均以实物为载体,如期刊杂志,录音录像制品等。而网络传播中的著作权却以网络为载体,并以此为媒介,通过网络传输,网络终端设备的显示将信息提供给公众。与前者相比,后者的时间性、地域性、专有性随着互联网络的应用而淡化甚至动摇。 1.传统著作权的时间性在淡化。我国著作权法对权利人的著作权规定了法定的期限,在此期限内著作权人的权利将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一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超过法定的保护期限,权利人的作品将进入公有领域,权利人的权利将不再受法律保护,公众对作品的使用也不再受法律的限制。著作权法规定较长的期限,通常为50年。但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作品不仅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范围广,凡是互联网能够触及的角落,作者的作品都能够到达。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公众及时地获取了作品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让权利人更快地获取了经济利益,大大缩短了双方信息交流的时间。由此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再给权利人50年的保护期限似乎不太合理,不利于社会公众的利益,也不便促进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全面、迅速、可持续发展。因此,网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著作权的时间性。 2.传统著作权的地域性在淡化。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著述中对地域性的一般解释是,依据一国法律所取得之知识产权仅在该国范围内有效,在其他国家不

科技小论文范文

科技小论文范文之一 论癌症 癌症已成为当今人类医学的重大难题之一,其较高的发病率、致死率和难以治愈的特点让人谈癌色变。 通过参加“夏令营”的学习,我对癌症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癌症与绝大多数的病不一样,它不是因为细菌或是病毒感染引起,而是机体自身细胞的病变所至,也就是所说的癌细胞。具体的讲,是因为机体受到某些致癌的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比如核辐射、油炸食品、甲醛污染……),激活了细胞中的原癌因子,导致细胞的分化紊乱,使得分化出来的细胞不是正常的细胞,而是幼稚状态的不完善的细胞,这些细胞就称为癌细胞。癌细胞的分裂不受机体的控制,其分裂速度之快,并且疯狂的夺取营养,导致其周围的正常细胞因缺乏养料而枯竭。癌瘤表面的毛细血管常因跟不上其生长速度而崩裂,所以癌症病人容易出现出血现象。癌细胞表面的糖类物质比正常细胞少,黏附力弱、易脱落,脱落到血液里便会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并且,细胞的癌变是不可逆转的。这些特性都为癌症的研究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至今,医学界都还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癌症的有效方法,目前对于癌症治疗最普遍的办法就是放疗和化疗,但这两种方法都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都无法保证治愈,癌症病人常受到病痛与治疗的双重折磨,生不如死,或者因无法承受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而死去。一代又一代的癌症研究人员可谓是前仆后继,付出了一生心血,最终事倍功半。回首人类坎坷的医学史,天花、肺结核、小儿麻痹症、F D……这些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灾难的不治之症,在人类医学的发展程中都一一地失掉了威风,伴随着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的进行,我相信,艾滋病的攻破也指日可待了。但是,为什么癌症仍迟迟未能被攻破呢?我们还要在恐惧癌症的阴影中生活多久呢?……在遇到一个始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们应该停下来好好想想: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研究方向不正确吗?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不全面吗?或者……这究 竟是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吗?我们目前的研究有意义吗?……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的,癌症和其他很多疾病不一样,所以,或许我们不能用研究一般疾病的方法来研究癌症。它到底是一种病吗?也许癌症根本就不是病,而是一种……这!也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说到思考癌症,我想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人类的诞生史,思考一下人类的本质吧…… 从第一只类人猿前肢离地,双脚站立的那一刹那开始,地球母亲绝对不会想到:他会在极端的时间里(之所以说短,是因为它和地球的诞生史相比算短)演化成为一个达60亿之多的新种群——人类,注意:在这里我用“演化”而没有用“进化”。让我们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自从人类演化开始,他们的智慧开始飞速膨胀,他们开始疯狂地消耗地球资源,而且越来越快。人类的活动范围从最早的小部落,到现在几乎平均分布于全球,这些都远远的超过了一个正常物种的进化速度!然而,我们扪心自问,这样的演化除了带给地球癌症般的痛苦,还有什么?物种飞速灭绝、能源危机、各种污染等等。如果我们将人类的演化史与癌瘤在人体内生长过程相类比的话,我们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竟存在着诸多的相似:都是由母体中的个体异常演化而成;都疯狂掠夺资源,导致其他个体的灭绝以及母体的衰竭;都具有极强扩散能力等等。所以,癌症……我看,不过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是我们受到的报应罢了。或者说是人类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映射演绎(就是人类→地球=癌症→人类),正如癌症摧残人类一般,人类也正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地球。然而,我们知道母体在癌瘤的摧残下走向灭亡的同时,癌细胞也将无法生存。那么,要是有一天,地球不堪污染的重负,最终走向了灭亡,人类将如何存活呢?寻找别的星球?呵……要是真的实现了,恐怕癌症也就具

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_沈继睿

第25卷第1期潍坊教育学院学报Vol.25No.1 2012年1月JOURNAL OF WEIFANG EDUCATIONAL COLLEGE Jan.2012 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沈继睿 (中原工学院,郑州450007) 摘要:从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分析当代前沿技术———网络所带来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描述其不同的特点。通过对网络传播问题的分析,进而研究这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成因 中图分类号:B82-0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080(2012)01-0046-03 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技术的重大变革: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变化,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也大为不同。在新工具快速发展时,我们总是会面对这样一些问题:新工具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进步的同时,如何影响到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其负面影响有哪些,其成因是什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等。网络时代的到来好像打破了潘多拉魔盒,在我们惊讶于网络巨大生产力的时候,在我们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生活便利的时候,在我们为当代人类工具理性欢呼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批判的反思,需要价值理性的指引。 一、网络社会和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种类 网络从出现那一天就是泥沙俱下的,其中的伦理问题随着网络的发展显现出来。从1994到今天,我国网民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达4.57亿。[1]在我们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尤其需要特别关注各种社会问题,网络传播伦理就是问题之一。 网络传播问题来源于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从微观上看是一种社区型的社会,即通过地域、文化、职业、爱好等组成的网络社区,其中的传播活动往往是一种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从中观上看是指整个信息网络,包括各类终端和之间的数据连线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庞大信息工具,即“赛博空间”。从宏观上看,网络社会是指网络在全球范围被广泛应用后的当代全世界范围的社会,是指网络传播影响下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之和。[2]15本文所关注的是基于宏观网络社会的负面问题,关注网络影响下的总体社会所表现的伦理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传播伦理问题,有些学者把网络伦理问题分为三大类:具体问题、交叉问题、理论问题。[3]具体问题也可称为实践问题,是在网络实践中所发现的伦理问题。这类问题有的是违反了现实社会原有的并且在网络中依然适用的伦理道德,有的是危害到了网络的正常发展,还有的是用网络作为犯罪的工具。交叉问题是指网络出现后影响到现实社会进而产生的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网络中的伦理问题与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互相影响,对网络和现实社会都造成了不利影响。理论问题是指网络伦理问题中理论化的讨论,其“思辨”意味较浓,牵扯到哲学性的讨论。比如对网络社会中人的本体论———人的存在形式的探讨。[4] 网络与现实紧密相连,三类网络伦理问题并不能截然区分,具体问题往往就是交叉问题,理论问题也来自现实经验并指导问题解决。所以在具体研究的时候可以把网络传播中的伦理问题分为五种:网络社会的安全问题、知识产权的问题、负面信息传播问题、人格和生活方式异化问题及价值观念一元化冲击问题。 二、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归纳网络伦理问题的种类只是认识问题的第一步。罗杰斯在《传播学史》中说道:“任何涉入一条新的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5]我们对于网络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必须有所了解,探讨这些伦理问题产生的成因和有效的解决办法已刻不容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探究网络伦理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认识问题的第二阶段,是有效解决网络伦理危机的前提。 1.网络技术自身特点是网络问题产生的前提。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性给网络伦理危机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弱化了传统伦理的约束力。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处在熟人社会的环境里,在熟人圈里,我们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十分小心,以免被熟人圈排斥。但在以数据表示自己存在的网络虚拟世界里,失去了熟人的舆论、身份的监督,传统伦理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在显示器后的隐藏者,由于交流的虚拟化,不了解对方,使得网民失去了监督而变得十分自由。表现出与现实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相符合的状况。 其次,网络的开放性造成了网络伦理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工具,在网络上多元文化并存,不同民族国家 收稿日期:2011-11-23 作者简介:沈继睿(1986-),男,河南郑州人,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64

(完整word版)网络传播学概论重点

网络传播学概论 第一课互联网发展历史 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1969—1985:初步形成阶段; 1985—1995:渐进发展阶段; 1995—2003:规模高速扩张阶段: 2003年至今:两大方向: 在“网内”实现Web2.0式传播; 在“网外”呈现媒体融合状态。 二、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我国互联网的开发建设比美国晚20年左右;1995年,基本上与世界网络保持了同步的态势。发展历史分3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筹划至1994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 1994年至2001年“三网融合”目标的提出; “三网融合”目标的实施与发展阶段。 第二课 一、人类信息传播阶段 二、网络传播 特点与优势: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 3、低成本全球传播 4、检索便捷 5、多媒体 6、超文本 7、互动性 三、“新媒体”的界定P10 四个角度:1、“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 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

4、“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三课、Web2.0 的传播理念(了解理论的应用、阴影不用背) 一、长尾理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大多数,却是次要的。 优点:成本低、风险低、效益高、选择多元化缺点:收益时间长 在Web2.0时代,公司的利润不再依赖传统20%的“优质客户”,而是许许多多数量庞大的原先被忽视的客户;长尾理论因此也成为Web2.0商业价值的重要诠释。 该理论本质上强调“个性化”和“小利润、大市场”。Google和亚马逊都是典型的例子。 二、六度分隔理论:该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认识所有的人。 在Web2.0时代,六度分隔理论可以让现实世界的60亿人通过互联网,建立紧密的联系。每一个Web2.0网站都是网络中的一个提供社会网络服务(SNS)的站点。 类似“150”法则(MSN) 三、公共领域理论:通俗地说,它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公民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发表言论,而不受国家的干涉。在这个空间内,公民间的交往是以阅读为中介、以交流为中心、以公共事务为话题的“公共交往”。 人类活动的现实世界区分为三个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 网络论坛、博客、贴吧等都是构成网络公共领域的具体形式。 例如: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响着美国总统的政治营销手段。 20世纪30年代的罗斯福与收音机; 60年代约翰.肯尼迪与电视; 2008年的奥巴马与Web2.0。 四、后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为媒介主导传播、消费主义蔓延、大众文化盛行。90年代以后,网络大规模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使后现代主义思潮成为全球主导的文化模式。非中心性、平面性、无深度性、商品性和大众化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形式。 在其功用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个认为其专讲摧毁和否定;另一个认为其还蕴含着积极、肯定、建构性的内涵。 其建设性功用表现为: 1.倡导创造性, 2.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重构世界的多样性; 3.倡导对世界的关爱; 4.主张建立关于生活世界的生命哲学,真正关心人,教化人。 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有着鲜明的后现代性,其社会意义也体现出多重性。 第一,表现形态的虚拟性与“超现实” 第二,传播主体的个人化与“去中心化” 第三,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内爆 第四,传播语境的“超时空” 第五,表现形态的多媒体化与“视觉快感” 第四课、网络传播方式(网络人际传播、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 一、网络人际传播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媒体也由以报纸、杂志、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进入到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科技的进步改变的不仅仅是传播的媒介、传播的方式、信息流的海量化,更对传统媒介“把关人”理论形成了很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对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定义、特征、把关过程、把关人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展示新媒体时代传媒把关人角色的转变以及应对此变化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进而说明在新媒体时代中“把关人”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进一步对传媒把关人角色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把关人角色研究网络媒体把关人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ra of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represented by newspapers, magazines, television era development into the new media age, which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s not only just chang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bringing great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gatekeeper" theory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through the respects of defini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checking process, “gatekeeper” function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Necessar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This paper will also reveal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gatekeepers existenc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and re-defines the role of gatekeeper. Key words: New media gatekeepers Role study Network media Gatekeepers research 引言 传统大众传播时代是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在这一时代中产生的把关人理论认为把关人处于信息链条的首端,掌握着信息的发布权。把关人按照一定的倾向来筛选信息并传播给受众,而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发挥它的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功能并引导舆论,发挥其身为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逐渐的发展壮大,一种虚拟的空间在构建,并越来越多的影响现实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平板、智能手机等的普及,使得上网更加方便快捷,而网络构建的跨时空、跨年龄、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更使得信息传播模式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信息源不再只为传播媒介所有,它的掌握权被分为三种力量:“上网媒体”、“网上媒体”、“自媒体”,相应的把关人力量也被分解为三种,新媒体把关人权力

网络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传播的优势与劣势 网络传播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有人认为,,“网络传播” 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 我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网络传播有以下优势: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传播互动化(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双向互动式传播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与受众一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伙伴;网络用户不仅可以平等地发布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网络传播的劣势: 1. 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 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短信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内容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2;. 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这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 3. 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希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4. 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5. 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现在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形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6. 网络传播能使网络犯罪更加容易。 综上所说,网络传播是把双刃剑。我们要多利用它的优势做些该做的,而不是荒废时间,

科技小论文(精选10篇)

科技小论文(精选10篇) 科技小论文(精选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WTT为大家收集的科技小论文(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技小论文1 一天,我在一本科学书上看到糖水可以制作隐形的墨水,于是,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糖水调好,用毛笔蘸糖水在纸上写了“开门大吉”几个大字,然后把纸门晾干,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怀疑书了,最后,我用打火机稍微烧了一下,看见了一个“开”字呈现浅褐色的,我一见,欣喜若狂马上对正看电视的婆婆说:“婆婆,快来,我给你表演魔术!”于是,我又重新拿了一张白纸,写上“婆婆”两个大字,用吹风器把它吹干,就什么也没了,我赶忙问婆婆:“你信不信,我可以不用笔,用火能写出‘婆婆’两个字来。”婆婆,摇了摇头,显然是不信。 我找来打火机,烤了一会儿,可是烤得有点儿久,把纸不小心给烧了,婆婆笑了笑,我有点急了说:“别得意,你等一等。”我又在一张白纸在写了那两个字,然后晾干,这次我只是

稍微烤了一会儿,字便显现了出来,我得意地笑着,婆婆赶快从我手中夺去纸翻来覆去地看着,就是不明白。 小伙伴们,你们明白吗,不明白,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因为用糖水在纸上写了字后,晾干了,字形,图案,就会消失,火烤之后,字形图案会因糖分脱水,而呈现浅褐色。 动动脑筋,想一想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呢? 科学神奇吧! 科技小论文2 周末到了,妈妈让我把家里的皮鞋擦一下,我顺口答应了。走到鞋柜前,看着这些沾满尘土的皮鞋,我马不停蹄的擦起来。忽然,我脑子里闪过一道问题,为什么皮鞋会越擦越亮? 实验: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把一只鞋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另一只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第一只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另一只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一) 〔内容摘要〕“数字鸿沟”带来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相关,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无法忽略的一个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沟;社会经济地位;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数字鸿沟 前言: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 当前,正当人们还沉浸在数字化传播所带来的种种神话中时,“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又译“数字区隔”等)的严峻现实却已摆在我们面前。“数字鸿沟问题是在全球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程度的不同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造成的‘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问题。”⑴数字鸿沟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积累沟”,它是国家、地区、群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社会发展差距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数字鸿沟表现在4个方面,简称“数字鸿沟ABCD”。A(access)指互联网接入与使用渠道。互联网不仅需要信息基础设施,而且对终端用户来说,互联网接入价格由硬件/软件、提供接入费用及电话服务费三者组成,因此,社会经济差异是产生数字鸿沟的一大主导因素;B(basicskills)指数字化时代需要掌握的“信息智能”。群体间信息智能的差异往往造成互联网利用能力方面的鸿沟;C(content)指网上内容。在四通八达的网络世界里,谁主导着多媒体、多语言的信息内容和网络信息产品,这些内容与产品又以哪些群体的利益、爱好为取向,最终决定了这些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的鸿沟;D(desire)指个人上网的动机、兴趣。不同的“使用与满足”类型,决定了互联网用户在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方面的鸿沟。 上述ABCD所带来的种种信息落差、知识分隔和贫富分化,是互联网发展必须应对的难题。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国家、社会、群体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此背景下,网络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的区隔已成为社会分层的新维度,它对传统的社会结构正形成势不可挡的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效果研究更是传播学界一个无法忽略的课题。鉴于此,传播理论中原有的“知沟假设”(knowledgegaphypothesis)所关涉的传播过程中由社会分层形成的知识差异现象,理应成为数字鸿沟时代传播学研究的题中之议。 “知沟”理论假设的文献回顾 1970年,美国学者蒂奇纳等人提出了“知沟假设”,其实质是对大众媒介普及时代信息流通的均衡性、公众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平等性提出了质疑。该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长,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⑵假设以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SES)作为考察媒介效果的变量(主要以受访者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作为SES的有效指标),尤其关注公共事务⑶、科技新闻等与公共决策、社会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媒介内容能否为不同社会阶层所平等获取。他们认为印刷媒介的中产阶级价值取向加剧了传播中的“知沟”现象。 “知沟”假设被置于“社会变迁”(socialchange)的理论框架中,认为社会变迁以公共事务和科技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其进程表现为公众对某些观念或科技的不断接受——也就是社会学理论中的“积累变化模式”(accumulativechangemodel)。由于社会结构的次系统(如各社会群体)之间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差异,某些次系统能较快适应变革,而另一些次系统反应较为迟钝,甚至一开始有所抵触,因此导致在接受变革能力和速度方面的“鸿沟”(gap)。在这一理论框架中,“知沟”假设揭示了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即:随着社会信息流量的增加,高SES

传播学教程.doc3-4-把关人

《传播学教程》笔记(3) 飞行雷达 https://www.doczj.com/doc/af4837368.html,/u/1249867365 2006-08-18 12:12:21 Chapter Nine:传播效果研究 一、名解 1、子弹论: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这种观点也被称为“魔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有限效果论:是克拉帕在对“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后提出的观点,该观点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论”。 3、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生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有拉扎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卡兹等人的《个人影响》、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4、政治既有倾向:是指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主场和态度,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他们在对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5、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并不是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媒介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媒介内容加以接触;选择性接触行为的结果更容易在强化人们原有态度的方向上起作用,而不是导致它的改变。这是拉扎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 6、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其特点是:A、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等级关系;B、广泛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C、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D、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意见领袖在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 7、两级传播:是关于“传播流”的一种理论。拉扎菲尔德等人根据意见领袖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提出大众传播的信息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中介,即表现为“大众传媒—>意见领袖—一般个人”的两级过程。后罗杰斯对此做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须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或“n级”模式。8、传播效果:具有两种含义,在狭义和微观方面,指具有说服或宣传意图的传播活动在传播对象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动的变化;在广义和宏观方面,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和受众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和。 9、信源的可信性效果:是霍夫兰等在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越小。这个概念说明,争取受众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10、“休眠”效果:霍夫兰等在实验中发现,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而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后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称为“休眠效果”。“休眠效果“的存在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 1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一面提示是指仅向对象提示己方或于己有利的观点和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指在提示己方观点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方的观点。这两种做法各有利弊,一般在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明或宣传之际的酌情使用。 12、警钟效果: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是指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向特定方向发生变化。 13、“自信心假说”:贾尼斯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以“社会不安感”、“委曲求全性向”和“感情抑郁程度”为自信心强弱的三项指标得出结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 二、简答 1、传播效果分为哪些层面 答: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和表现阶段分为三个层面:(1)外部讯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的知识量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观念、意识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外化为人们的言行,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 2、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答: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是:(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