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白的入世与出世

李白的入世与出世

李白的入世与出世
李白的入世与出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公元八世纪(701---762)中国唐朝杰出诗人散文家旅行家,出生于西域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少时随父母迁至四川绵州(绵阳或江油),后出川至长安,结交名士权贵,曾给韩荆州写自荐信未果,后经贺知章推荐,得以觐见玄宗,获翰林院大学士之称。自称先祖为甘肃成纪(天水)李暠(西凉国君)后裔,性豪侠仗义,据说他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擅西域文字,交游广泛,善舞剑书法音律,曾在河南商丘山东任城结交当地名流,在湖北江陵认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学得道家内丹养生之功,据传霓裳羽衣舞曲词系李白所作,因词中有将赵飞燕与杨贵妃作比,高力士向贵妃进谗言,惹恼玄宗,遂逐出长安,赐予金银放还山林。安史之乱后,因参与永王李璘的“谋反”发配至夜郎,途中遇大赦,还归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家,在一次江中饮酒时不慎溺水而亡。李白曾有过三次婚姻,两次都娶了前任宰相的孙女,遗有二子一女。他与杜甫高适等众多诗人文学家的诗酒佳话,流传至今。

李白一生放浪形骸,追求所谓的成仙得道,与当时许多道家人物来往过从甚密,虽然有时忧国忧民,但总体上来看,他还是希望身居高位辅佐朝政,一展自己的雄才大略。但身为布衣的李白,在长安无权无势,当然要投靠名人权贵,可惜韩荆州不识英才,最后只好由贺知章引荐,才得以进入皇宫,见到一帮朝中重臣。但李白生性不受拘束的性格,即便娶了前任宰相的孙女,却也快活不起来,因为有其名无其实的翰林院实际是一帮御用文人的天下,他们除了给皇上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之外,毫无可取之处,李白在自己的人生十字路口第一次遇到无法解脱的烦恼,他的入世图谋遭到来自权贵猜忌和自己散淡情怀的矛盾冲突,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开。

离开长安的李白,犹如鱼得水来去自由,虽然在金钱财富方面时见羞涩困顿,但在精神情感方面,却获得长足的进步。或许由于生存原因,他曾为别人作幕僚说客,但在人格性情方面,始终秉承为人忠厚直言敢谏的正直,从他的大量诗词作品中,都反映其出世的桀骜不驯刚强自信胸怀博大包容万物的海纳百川的性格特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清楚表明了他不与低等动物为伍的高怀雅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表现出诗人心系宇宙高屋建瓴的睿智情愫;“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表现出诗人流寓他乡满怀激情的思乡爱国之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图解出自己最终归路和与月相伴的惆怅忧郁,反映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李白从来都是个同情弱者愿意倾囊相助帮助别人的慈善家。他的诗文虽然很有名,但他从不以此换取金银财宝。只要他有能力帮助别人,他就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比杜甫年长十多岁,但始终对杜甫的才气境遇表示出钦佩同情之心,杜甫因为受到李白的真心帮助,一直心存感激之情。在李白遭遇坎坷的时候,杜甫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对李白的深深思念之情。“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杜甫在忆梦李白的诗词中,表达出对这位才华出众堪称“谪仙”的老大哥兄长的关心系念。唐诗中与李白同时代的许多诗人文学家书画家甚至达官贵人方外道家仙侣多有对李白的赞誉之词。可见在玄宗朝李白对于朝野文化的影响之大,不是任何其他诗人可以替代比拟的。贺知章和张旭是当时耆老,无论在诗词和书法造诣方面都堪称泰斗,李白虚心向他们请教诗文书法方面的知识学问,获得他们

的一致认可,说明李白谦虚和善为人忠厚,但性格的桀骜不驯散淡不拘,终于使他无法在朝中立足。

李白在婚姻方面屡遭坎坷,三次婚姻几乎都以失败告终,他尊重女性,但几乎不为任何事低头屈服的个性导致不可能与任何女性妥协,更不可能去服侍奴役他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充分展现出诗人胸怀豁达大气磅礴的气概,这岂能是那些整天为柴米油盐发愁围着灶台转的区区小女人所理解接受?但他的才气智慧又往往为这些幸运的女子所钦慕所折服,那些曾经和他有过交往的女子一定事后惋惜,悔恨自己的狭隘繁琐限制了诗人的羽翼,因不能与诗人达成心有灵犀一点通而焦虑不已。

李白与皇上同榻而卧,令高力士为其脱靴,与唐玄宗李隆基诗酒论文章的故事流传至今。或许他为杨贵妃和宫廷妃子写过许多诗词歌赋,大部分可能都已流失。现存的《李太白集》是在李阳冰收集整理下完成的,可能集中的1000余首诗词远远不能反映出李白诗词的全貌,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诗人伟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激情。正是因为中国有了像屈原司马迁东方朔司马相如等一大批诗人文学家,才汇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文明。

李白一生作为大致上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出四川往河南山东等地结识交游文人雅士游历名山大川至回到长安,大约不到10年时间。第二阶段,自二次进入长安求取功名至离开宫廷,大致有1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他被赐金放还山林至被发配夜郎遭遇大赦阶段。第四阶段,是被赦后回到当涂,安度晚年阶段。从最早求取功名可以看出,他采取了不走科举应试,而是直接拜访名人权贵从而获得官方认可的简捷途径。如果不是贺知章爱才惜才,就不会出现后来李白的青云直上。韩荆州不认可李白的原因,很可能是李白没有向他行贿。以李白的个性,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向韩低头行贿赂之举的。看来贺知章的确是一位好官,他看重的是李白的才华。或许李白在日后与玄宗的交往中,还为贺说过好话也未可知。不管怎样,李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在宫中的所为,一定为贺知章办了不少事帮过不少忙。

李白的入世情节,不仅表现在他热衷功名结交权贵,更表现在他希望通过进入国家上层管理机构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可惜他没有看到,历朝历代的官僚体系,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高力士等人在宫中把持要位,皇上被奸臣谄媚进谗愚弄忽悠,国家正常的管理秩序早已遭到破坏,奸臣当道混淆视听,贪腐横行百姓苦难,难怪杜甫会感叹“朱门酒肉臭(xiu)路有冻死骨”了。这也映证出李隆基荒淫无度,被杨贵妃玩弄,使得杨家外戚不断渗透内宫把持政要的必然结果,或许杨贵妃并无贪欲,只是受到来自杨家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总之,国家政治出现的种种不正常现象,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无论是玄宗还是朝中主要大臣都是负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的。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李白在宫中又能施展怎样的政治抱负呢?他的存在无非是成为御用文人,为杨贵妃等宫中妃子美女写写霓裳羽衣曲,为玄宗朝歌功颂德罢了,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另谋高就,去实现自己未就的事业。但摆在面前的险恶政治环境,令他不再有任何幻想,他只有漂泊于世俗生活之外,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人生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还是打破了李白的美梦。他没有想到,李唐王朝这么快就会大厦将倾,。为了挽救时局,他只有再次辅佐永王李璘,帮助大唐重振雄风,可惜令他想不到的是,此举却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永王的企图恐怕并非“清君侧”那么简单,他是想推翻肃宗取而代之,搞一次真正的宫廷政变。李白作为一个满腹经纶的翰林大学士,怎样也不会想到永王的野心的。如此这般,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为叛逆做了一回臣子,这一定是李白始料未及的。

在事业上遭到重创的李白,从流放夜郎的途中遇到大赦,再次返回他的族叔李阳冰家里的时候,恐怕早已对世事不再关心,心灰意冷的他,在晚年的生活中只能面对每天的日出日落,感叹人生的无常和生活的艰辛。或许他会埋头于道家的丹道养生,日日修行了此一生;或许他会继续纵酒吟诗,满怀激情的与道友品茶论道......李白的入世与出世,都在一个历史的轮回中渐渐远去,逐渐模糊了人们的视野。

通过对李白的诗文性格的解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爱憎分明、有着极大爱国热情思乡热情的赤子之心,李白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作了千余首诗词作品,都是非常优秀脍炙人口的杰作,他的诗歌他的人格他的生命将与天地同在与时空长存,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李白这个伟大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风格比较 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唐代诗歌的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座高峰。我们分别称他们为“诗仙”“诗圣”。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形成时期 李白诗歌的风格形成于唐帝国最强盛的年代开元盛世。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中国文学史》)他的诗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他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李白的诗更能表现盛唐文人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更能反映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个人经历 李白年少时博览群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还仗剑任侠,“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中国文学史》)他年少是曾广有游历。这一切都对李白自由奔放的性格形成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导致了他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形成。李白尚武轻儒,轻财好施,喜欢豪饮。他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又是积极入世的。他的人格魅力也是别人所不能及的。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重要诗人,所以对杜甫来说从仕与诗歌都是家业。他曾对儿子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深受儒家文化教养,终身都有辅佐君王的愿望,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从而形成了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他的诗歌也因此偏重于现实主义。 性格 从个人魅力上来讲,显然李白的性格更符合中国人的理想。他轻尧舜、笑孔丘、揖天子、交诸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显然是狂傲放旷的典范,他愿意亲近自然,歌咏山川,张扬天性,他还好习剑术,酷爱饮酒,不但好诗,而且任侠,这些都丰富了他的个人魅力。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而杜甫身逢乱世,一生仕途多舛,命运飘零,所以写诗的心情比较沉郁,世事阅历的沧桑,让他的锋芒更加内敛,甚至有时候显得曲与奉承。所以尽管学识过人,忧国忧民,杜甫的个性并不像李白那么张扬,不如李白那么有吸引力。 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讲,李白的一生阅历丰富,交游广阔,涉猎很多,其诗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友谊等等。上至宫廷庙堂,下至江湖山川,都有不少诗作。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特别善于把实写虚,把现实化为幻境,有的时候还超脱尘世,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很多表现出求仙出世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杜甫一生的思想是“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计有时事政治诗,批评讽喻诗,军事题材诗,歌咏自然诗,农工百业诗、怀念亲友诗,甚至某些内容无聊的奉和应酬诗等等,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很多表现出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 所以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总的来说,李白尚虚,杜甫写实,李白的题材更加丰富,个人色彩和理想主义更浓,杜甫对社会现实的体验更深,涉及面更加丰富,刻画也更加深入。 艺术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李白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出热烈奔放的感情;变幻莫测的想象,壮丽而优美的意象,清新明快的语言,豪放飘逸的风格。在风格美方面,李白的飘逸豪迈,谈吐天然是别人所不能学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杜甫经常用刚健的手法,深沉的思考,表现对社会实况的深厚同情。杜甫的诗多含蓄曲折沉郁顿挫。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格律严谨,穷绝工巧,感情真挚,平实雅谈,描写深刻,细腻感人,形象鲜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创作风格。就杜诗特有的叙事风格和议论风格而言,有学者认为是受到《诗经?小雅》的影响,而其悲歌慷慨的格调,又与《离骚》相近。也有学者认为,杜诗具有仁政思想的传统精神,司马迁的实录精神。还有观点认为杜甫诗作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李白偏向于浪漫,杜甫偏向于写实。这也是年轻人多喜欢李白而思想成熟的人多喜欢杜甫的一个原因。

李白年谱〔日〕笕久美子

李白年谱,自宋迄今,国内已有六种,即宋人薛仲琶《李太白年潜》,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黄锡珪《李太白年谱》,今人詹瑛《李白诗文系年》,王伯祥《增订李太白年谱》,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海外则仅见日本神户大学教授览久美子的《李白年谱》。是谱曾为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詹瑛先生所称道。余与览久美子教授相识于1991年7月的首届国际李白研究会期间,其归国末久,即不远万里寄所著《中国古典文学鉴赏?李白》一册于余,《李白年谱》乃附其中也。今特将其翻译发表,以供国内研治李白之同好参考。又原文中有错误的地方,为保持原貌,末作更改,如公元七三四年内,秦州地震死者“四千余人”,据两《唐书玄宗纪》,实为四十余人。又如公元七三九年内将岳阳市作岳阳县,公元七四零年内将张九所任的荆州长史作荆州刺史,等等,亦不予注明。 七零一年(式则天长安元年)李白生。字太白。其生地尚无确说。但一般认为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为其故乡。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是年王维生(——762)。王昌龄十二岁(69零?-757)。孟浩然十三岁(689-74零)。 七零五年(中宗神龙元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七一零年(赛宗景云元年)六月,韦皇后毒杀中宗。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平定其乱,拥父相王旦即位,是为睿宗。李隆基立为皇太子(二十五岁)。李白十岁。攻读《诗》、《书》及诸子百家。 七一二年(玄宗先天元年)八月改元,玄宗即位。李白十二岁。是年杜甫生(-77零)。 七一三(玄宗开元元年)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以平定韦氏之乱有功,专权用事,阴谋废立,玄宗赐其死。高力士因参与平太平党有功,封为监门将军(宫廷护卫)。宦官之盛,盖由此始。李白十三岁。 七一四年(开元二年)宰相姚崇奏请玄宗“抑权幸(皇帝身边的权臣),纳谏净,却贡品,禁女乐(女性演奏的音乐)”,均被采纳。新置翰林院,诏选在文章、琴棋(音乐、围棋)、书画、数术(天文、历学、占算)、僧道(佛教、道教)等方面有造诣者,以为翰林待诏(又名翰林供奉)。李白十四岁。 七一五年(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渴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七一六年(开元四年)十二月,姚崇辞相位,荐宋碧自代。碧为相,以提拔贤才为已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于直谏,为唐代四个名宰相之一者,即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李白十六岁。 七一八年(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七二零年(开元八年)苏颋为益州(成都)大都督府长史(州次官)。李白二十岁。出游成都、峨嵋山。谒颋于成都。颋甚赞其才,复励之以学。 七二一年(开元九年)李白二十一岁。春归家昌明。此后三年均在匡山读书。是年王维二十一岁,登进士第。 七二三年(开元十一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中书令(宰相)。玄宗造温泉宫于骊山。李白二十三岁。

李白一生的五个时期

李白一生的五个时期 1、读书与蜀中游历期25岁之前。 五岁随父到江油县,“五岁诵六甲(天干与地支组成六十组干支,其中起头 是‘甲’字的有六组,故称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剑术”、“十五游神仙”、“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不到二十岁,苏颋见到李白,说他“天才英丽,可与相如比肩。”道教大师司马承祯说他有“仙风道骨”。 2、壮游与求仕期。41岁之前。李白不屑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漫游求得引荐的机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到湖北安陆时,与高宗时宰相许圉(YU)师的孙女结婚,在此约十余年。 3、长安三年入仕期。42-44。有人考证,李白曾两入长安,开元后期一次,但无功而返。天宝元年可能由于玉真公主、吴筠、贺知章等人的推荐,召入长安作家供奉翰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但他实际是以诗名来供奉。而李白自恃太高,无心理准备,依旧纵酒狂歌,桀骜不驯:“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后受排挤,赐金放还。二入长安在李白一生中很重要,使其后的创作有着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 4、再次游历期。45——55岁。离开长安,李白又开始漫游。在洛阳遇到了去长安的杜甫,杜随白游历,二人有近一年的交游。(李白有二诗与杜,杜有十二首诗赠白。)之后,白与武后时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结婚。这期间,白热衷于求仙访道。 5、安史之乱期。56——62岁。安史乱后,白隐居庐山。玄宗奔蜀,马嵬后,肃宗在灵武继位。玄宗在成都尚不知时,发布公文,命其子平定天下。永王李璘在江陵招募将士数万人,东下平乱,实则别有野心。他经庐山辟李白为幕僚。白是不懂政治的人,只是出于报国安民的意图,入幕,作《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崩奔似永嘉;但永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肃宗以逆反镇压永王,白以“附逆”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正安县西)。玄宗还都,大赦天下,白得还。据郭沫若考定“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诗即是李白听到遇赦而作,极高兴。他丛九江到三峡走了一年多,而回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趣话打油诗—李白和杜甫的幽默诗 文| 中国名人打油诗三百首趣谈李白和杜甫同为唐代大诗人,他们相互推崇,情深意笃。既然是至交的朋友,有什么话不可说?哪怕是缺点,也可以在笑声中和盘托出,当然是用诗歌的形式。一次,杜甫在《赠李白》中写道: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原来,当时李白浪游四海,热衷于求仙访道,沉迷于虚妄的炼丹长生之术;同时放荡不羁,痛饮狂歌。由此可见,此诗是对李白此种行为善意而委婉的规劝。前两句是笑他追求炼丹之术,只能是徒劳一场;后两句是笑他如此任性放纵,又能为谁人逞雄?还是现实一点吧,不要想入非非太浪漫了。其实这种轻描淡写的规劝,用现在一句时髦的话说,只不过是杜甫“幽”了李白一“默”罢了。此后,李白也曾“幽”过杜甫一“默”。李白在《戏赠杜甫》中写道: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写诗不像李白那般豪放不羁,浮想联翩,自由驰骋。他讲究声律对仗,锤炼字句,风格沉稳,所以李白此诗实际是对杜甫字斟句酌、冥思苦吟的拘谨,提出幽默的规劝。作者在诗中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了杜甫的肖像,头戴斗笠,形容枯槁,俨然一副樵夫的模样,可谓斯文扫地,令人捧腹;同时以尊敬的口吻借问杜甫,怎么别

来瘦了许多?这是从前苦心琢磨,字斟句酌,务求工稳的缘故啊!这显然是劝杜甫以后作诗要放达一些,不要太拘束了。此诗用语通俗,涉笔成趣,读来令人解颐,堪称打油诗的上乘之作。李、杜两位大诗人的个性不同,诗风也不同,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仙,一个是现实主义诗圣。他们能够相互幽默的提意见,互相规劝而又不伤感情,在“文人相轻”的封建时代,实属难能可贵,也是诗坛佳话。

七言古诗大全及七言绝句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四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一渝州寄放王道矩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十三初加朝散大夫又转上柱国白居易 紫微今日烟霄地,赤岭前年泥土身。 得水鱼还动鳞鬣,乘轩鹤亦长精神。 且惭身忝官阶贵,未敢家嫌活计贫。 柱国勋成私自问,有何功德及生人。 七宫词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八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浅析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初稿)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年论文 班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1班 姓名:唐莉敏学号:201121010134 论文题目:浅析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 指导教师:张芹职称:副教授 2012年12月22日

摘要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纵览那几十万首的诗词,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有一类便是“酒诗”。诗中有酒,酒中有诗,诗中总有一股浓浓的酒香。诗人借用同一意象——酒,表达出迥异的情感。尤其是唐朝时期的“诗仙”李白饱读诗书,受儒释道及其他思想的影响,在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与性格。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其内心情感的酒意象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活灵活现、个性张扬、魅力无限又极其苦闷的诗人形象。 关键词:李白;“饮酒诗”;酒;意象;启示

目录 一、引言 (1) 二、正文........................................... (2) (一)诗歌意象及意象特征 (2) 1、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2) 2、诗歌的意象具备哪些特征? (2) (1)内视性 (2) (2)象征性 (2) (3)多义性 (2) (二)李白饮酒诗中酒的意象特征分析 (3) 1、表达的极致性,极度,夸张,非比不足以尽兴 (3) 2、以“豪”为特色,“豪”气冲天,量豪,情豪 (3) 3、其“趣”,趣味盎然,酒香四溢,散发出一片氤氲酒气 (4) 4、其“雅”,诗酒结合,即兴创作,“酒气”雅化,醉得儒雅 (4) 5、展现诗人狂傲自信,超凡脱俗,傲岸自负,率真自然的性格魅力 (5) 6、诗人饮酒以醉失天地,忘却忧愁,达到物我两忘的最高人生境界..5 7、体现诗人狂放不羁的秉性与壮志难酬的境遇以及怀才不遇的傲岸情绪 (5) 三、结语 (6) 李白的诗酒情结以及对后世的借鉴与启发 (5) 1、浓郁的诗酒情结 (5) 2、李白的饮酒对后世的启发与借鉴 (5)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40首诗,每个人都应该背下来

“诗仙”李白最经典的40首诗,每个人都应该背下来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极富浪漫气息,他的诗歌气魄宏大、想像力丰富,读来,如登仙山。 李白共留下几百首诗歌,其中,有很多传世经典之作,至今读来,依然吟唱不绝。 今天,推荐李白最经典的40首诗歌,首首经典,一起来感受“诗仙”的浪漫与才华。 【五言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听蜀僧濬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萧涤非_关于《李白与杜甫》

关于《李白与杜甫》 萧涤非 一九七二年,郭老的大作《李白与杜甫》发表了。差不多在拜读的同时,就想写封信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向郭老请益。可是一直未能如愿。只是在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兴式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去年十月,我参加了过去我们编写的那部《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的修订工作,住在中山大学,东道主人要求我们每人都得作篇报告,我还被指定要谈谈对《李白与杜甫》一书的看法。由于事出意外,毫无准备,连个“急就章”也没有搞出,拿着笔记本便上了讲台。后来还被邀在广州语文学会、海南岛民族学院和海南师专分别作了内容大致相同的发言。这都不是我的自愿。 我之所以不愿谈,是因为觉得:一,郭老是我们的老前辈,他的成就和贡献又是多方面的,一部著作即使有问题也算不了什么。“明月无瑕岂容易?!”二,郭老过去也是尊重杜甫的,他这次的抑杜,不过是他自己在翻他自己的案,而我们的非议,也不过是以前日之郭老反后日之郭老而已;三,杜甫和他的诗是客观存在,谁也抹杀不了。是非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因此,总觉得能不谈,最好不谈。但近来感到这不是办法。因为只要一有机会,不谈,似乎就过不了关。为了避免这种令人厌烦的旧调重弹,我决计趁这次山大校庆科学讨论会的机会索性把它写成书面的东西。遗憾的是,我再也听不到郭老的教训了。谈的如有错误或欠妥之处,只有请同志们指正。 一、扬李抑杜 扬李抑杜,是《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基调。这一基调,贯串全书,包括从第一页的各章标题直到最后附录的李杜年表在内。郭老专论杜甫的共有六章,这六章的标题是: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的门阀观念,杜甫的功名欲望,杜甫的地主生活,杜甫的宗教信仰,杜甫终身嗜酒。几乎没有一个好标题。全面贬低杜甫的倾向性是一目了然的。 要贬低杜甫,首先就得把“诗圣”和“人民诗人”这两顶新、旧“桂冠”从杜甫头上摘下来。郭老正是从这里入手的。郭老说:“以前的专家们是称杜甫为‘诗圣’,近时的专家们是称为‘人民诗人’。被称为‘诗圣’时,人民没有过问;被称为‘人民诗人’时,人民恐怕就要追问个所以然了。”(《李白与杜甫》大字本196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关于“诗圣”这一称号,据个人所见,从南宋时便已有了。郭老说“人民没有过问”,不,人民是过问了的,而且是批准了的。陕南流传这样一首民歌:“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诗歌作了千万卷,不流千年存万古。”(见《中国歌谣》第二集)这难道不是事实吗?不仅得到人民的批准,

古典诗歌中的酒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酒文化 中国是文化大国,而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璀璨的一部分。中国古代诗词中也包含了许多书写“酒”饮“酒”的诗句。“酒”作为一种符号文化因素出现在诗词创作中,其本身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观,而且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怀和审美趋向。 一、诗酒的起源 中国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也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家。汉字文化是世界文字中的一大奇迹,其历史悠悠数千年,其内涵之深厚非其他古老文字能比拟。酒与汉语文化结缘也是深厚的,酿成香溢的“文化美酒”。中国的酒,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农耕社会,中国最初的诗,大约也产生于这一时期,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远古时期,酒便已经出现。关于酒的历史记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期:《史记》中记载: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酒与“久”谐音,所以无论是亲朋宴会,过节人们都要以酒助兴,举杯畅饮。自然古典诗歌中酒出现了一种以酒意命名的创作。 酒是最重要的饮料之一,人们充分享受饮酒的愉悦与美感,并创造造出一系列有关的汉字。甲骨文中有“酉”字即“酒”字,《说文》中关于酉部的字有数十个,有的关于制造,有的关于酒质,有的关于饮者状态,不一而足。而汉语中反映、记录酒文化的词语、成语、典故、谚语更是数不胜数。 二、先秦时期的诗酒文化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44首涉及到酒,例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可见,酒是社交宴会中的“天使”。推杯换盏之际,美酒堪称传递心意的佳媒,“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还有先秦时期的《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中原有寂,庶民采之。螟岭有子,踝赢负之。教诲尔子,式榖似之。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1、《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唐·刘禹锡

七言绝句大全_诗词完整版

《七言绝句大全》 七言绝句大全(1): 七言绝句大全 1、《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客中行》 唐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9、《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0、《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4、《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5、《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6、《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春词》 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杜甫与李白的故事

杜甫(712年~770年),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李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父亲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因此自称青莲居士。唐代两位顶级诗人,一位“诗圣”,一位“诗仙”,创造了中国古代最辉煌的诗歌文学。两位大诗人一生都曾游遍祖国的奇山秀水,从大自然中汲取了无尽的思想资源和创作激情。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至天宝四载(745年)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他到过金陵、姑苏,渡浙江,泛舟剡溪直至天姥山下。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晚年回忆当时的情景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三峡后,李白首先漫游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元十六年早春,李白来到湖北安陆。在这里,他和曾在唐高宗时做过宰相的许围师的孙女结婚,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生活。他曾隐居安陆境内的寿山和白兆山桃花岩,后又与道士元丹丘一道隐居嵩山。开元二十四年,他去山东,又和孔巢父、韩准等人隐居祖徐山的竹溪,时人号为“竹溪六逸”。天宝三载,李白在东都洛阳认识了比他小11岁的诗人杜甫。杜甫“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其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与李白意气相投。他们情同手足,“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在一起的一段日子里,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分手后,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两位同时代的诗人,按理说互相之间肯定有所评价或看法,况且李白和杜甫认识,而且还意气相投,关系非常好,这样互相之间就应该会更多地有一些评议,或褒或贬,权当切磋诗艺。但我们可以看到,杜甫诗中提及李白的地方很多,且大都是称赞李白之诗的高妙。但李白诗中几乎无一诗提及杜甫,更不要说对杜甫的诗做任何评价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对于李白,杜甫先是称他为“李候金闺彦。”(《赠李白》),杜甫说“两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而正是因为有李白在,才使得他“脱身事幽讨”。后来他又说“李候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还说“更寻佳树传,不忘角弓诗。”(《冬日有怀李白》)。他指出李诗的“清新俊逸”,赞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春日忆李白》)这应该看作是杜甫对李诗的总评,也是准确地对后人发生过巨大影响的总评,也可说是对李诗的最高评价了,后人为了说明李诗的高妙,往往都引用杜甫的这句评语。 诚然,杜甫对自己的诗才是自许颇高的,他曾自夸“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壮游》),还曾说“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健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和“赋或似相如”(《酬高使君相赠》),把自己视为扬雄、曹植和司马相如式的诗人,可见他对自己的诗才很自负,但他却没有“傲倪凌蔑,目空一切”的态度。他对同代的李白、王维、高适、岑参、孟云卿、元结等都作过肯定的评论和评价。对李白的评价我们上面看到了,已经把李诗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了。

高考历史年表[大全版]

高考历史年表 古代中国 ①约公元前8000年: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神农氏发明了原始农业 ②原始社会晚期[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铜技术、发明了丝织技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夏启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 约公元前20世纪,古希腊出现爱琴文明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统治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朝经济上实行土地国有制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说其统治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青铜器技术精湛,出现原始瓷器 朝创立甲骨文,官府垄断文化教育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西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及宗法制 经济上实行井田制 公元前11~前9世纪,希腊进入荷马时代 周文化上出现了《诗经》,官府垄断文化教育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即春秋战国时期 春出现铁犁牛耕,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各国纷纷变法 文化上兴起诸子百家,书写材料是竹木简牍、《诗经》完成 公元前594年(秋七月),鲁国实行“初税亩” 公元前594年(或前593年),雅典梭伦改革 (约公元前571年),老子诞生:以“无为”实现“小国寡民”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以“德治”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 秋公元前509年(或前508年),雅典克里斯提尼执政

春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 秋 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 战(公元前471年),老子去世 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美德即知识 公元前451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429年,希腊伯利克里去世。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理想国》、理念论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去世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建立阿卡德米学园国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逻辑论证体系战(约)前372年,孟子出生:民为贵,性本善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实行郡县制和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任亚历山大的教师公元前340年,屈原出生:《离骚》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去世。 公元前289年,孟子去世。 公元前281年,韩非子出生:以“法治”,实现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公元前278年,屈原去世 公元前233年,韩非子去世 战国时期发明“司南”、石申著《石氏星表》、 国《黄帝内经》问世、帛画《人物龙凤图》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秦统一中国,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 朝经济上实行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 公元前207年 (楚汉战争) 公元前202年 西初期尊奉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实行郡国并行制。

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

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 作者:詹颖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8期 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物质文化,酒对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创作心态以及创作风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数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尤其是诗人十之八九都与酒结下过不解之缘,正所谓“宜言饮酒者莫如诗,饮,诗人之通趣也”。并且,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不少诗人都写到了酒,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有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以诗为名,亦以嗜酒闻名于后世。因此,其有“诗仙”之称的同时,还有“酒仙”“酒圣”之称。其写到酒的诗句极多,方勺曾在《泊它编》卷上说白诗“二千八百首,饮酒者八百首”,约占全诗的四分之一,堪称唐代诗人之最。可以说,酒在李白的笔下,直接变成了一个醒目而独立的文学意象,酒不仅对其创作有巨大的影响,还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诗人的真性情,增强了其诗歌的感染力,尤其是其诗歌中体现出的酒文化,具有极高的文化意蕴和艺术价值。 一.何谓酒文化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酒的王国,酒在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酒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饮食中存在,同时它还代表着一种文化出现在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中。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古住今来,无论是文人墨客、才子佳人,还是豪侠壮士、英雄好汉,都与酒结有不解之缘。喝酒尽管是一种世俗性的行为,但是透过喝酒,透过与酒有关的诗文,能够反射出文人的精神世界,心灵世界。 酒能以其特有的色香味的魅力能使人产生飘飘欲仙的神奇效果,可以使人们毅然抛弃伪饰,回归本真的自我,忘记忧愁,解脱束缚,并陶陶然地进入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大胆而纵情地去追求理想和体味生活。数千年来,诗人饮酒想起诗,作诗想起酒,“酒朋诗侣”,酒与诗歌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酒是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的一种灵感激发剂。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诗酒一家之说。 因此,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广义上来说,它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酒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它特指人类所创造的有关酒的精神财富。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它深深地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世界酒文化的历史长河里,一直散发着自己特有的芳香。 二.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 李白笔下的酒和诗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的酒充满着诗性智慧,是一种心灵的诗性之思,他更是一种将物质享受的饮酒乐趣上升为了高级精神享受的行为。可以说,李白诗歌中的酒文化是一门极具特色的艺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七言古诗大全

七言古诗大全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三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蜂——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二杜甫《客至》(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四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河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浪淘沙——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六春思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九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十答丁元珍(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长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十一渝州寄放王道矩苏轼 曾闻五月到渝州,水拍长亭砌下流。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归梦不成冬夜永,厌闻船上报更筹。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以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为例 中文081班张俏玲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在诗坛上,涌出了许多名家,大师辈出。“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更是其中两颗璀璨的巨星。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从诗歌史的地位上来说,两者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把诗歌创作提到了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此两人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从诗歌思想的角度,他们同样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反对侵略战争,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如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兵车行》都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从天而降,写出了一泻千里,不可抵挡之势。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

(完整版)诗词中的酒文化汇总

中国诗词中的酒文化 要目 ? 一、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 ? 二、唐诗中的酒文化 ? 三、宋词中的酒文化 ? 四、与“酒”有关的诗词曲赋 ? 五、吟诗读词唱曲说酒 ? 六、诗酒诗选 ? 一、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 ? 魏晋文学,有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 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和大诗人陶渊明。 ? 他们虽然文学主张不同,作品风格各异,但却都留下了与美酒有关的千古佳作。 ? 其中代表作,是曹操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建安诗人通过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生命之歌。 ? 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 ?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壮。 ? 它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 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沉, ? 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 ? 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 ? 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就是“酒”。 ? 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得上“名士”的标准。 ? 《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 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 ? 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程度。 ? 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都是能饮善文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