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4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驱动系统技术研究摘要: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必备的高效设备之一。
本文主要研究了其驱动系统技术,着重介绍了其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要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是一种能够在田间自主收割谷物的机械设备,相比传统的手工收割或人工驾驶的收割机械,具有高效、自动化的特点。
其驱动系统作为其核心技术之一,对于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收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结构和工作原理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主要由驱动系统、收获装置、底盘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构成。
其中,驱动系统是实现机械前进和转向等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轮子等核心部件组成。
2.1 发动机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通常采用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柴油发动机具有功率大、经济性好等特点,能够为机器提供足够的动力。
在选择发动机时,需要考虑其功率、耗油量、可靠性和排放等因素。
2.2 传动系统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轮子上的关键部分。
常用的传动系统有液压传动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两种形式。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传递效率高、反应灵敏等优点,适用于需频繁变速的场景;机械传动系统则适用于设备稳定工作的场景。
2.3 轮子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通常采用橡胶轮子或金属履带作为行驶装置。
橡胶轮子具有重量轻、减震效果好等特点,适用于平整地形;金属履带则适用于复杂地形和泥泞地区。
3. 关键技术要点3.1 自主导航技术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需要具备自主导航能力,通过GPS和惯性导航等技术实现对机器的自主定位和路径规划。
同时,为了保证机器能够稳定运行,还需要具备避障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3.2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为了提高机器对作物状态的感知能力,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驱动系统中。
通过融合视觉、红外、声音等多种传感器的数据,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作物,实现精确控制和高效收割。
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常见故障与排除作者:王立秋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年第06期摘要脱粒清选装置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关键工作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坏对作业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脱粒清选装置常见故障有脱粒不净、茎秆中夹带籽粒过多、谷物含杂多、脱粒滚筒异响等。
本文阐述了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脱粒不净、谷物含杂多的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关键词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故障原因排除方法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发展速度加快,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由于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操作维修方便的特点,能一次完成切割、脱粒、清选、切碎等功能,而且脱粒净、清选好、损失小,同时具有多种报警功能,深受广大用户青睐。
1脱粒不净(1)故障现象脱粒不净是指作物脱粒后,茎秆上仍留有一定数量的谷粒,或作物仍保留原状未脱粒,以及谷粒上含有较长的茎秆等现象。
这是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业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2)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①脱粒深度过浅。
若脱粒深度过浅,作物穗头不能完全进入滚筒脱粒,从而出现脱粒不净。
排除方法:调整脱粒深度。
脱粒喂入深度一般自动控制,通过调节自动脱粒深度传感器位置,使穗头到达脱离深度指示的位置,这种情况下脱粒性能较好。
②弓齿磨损严重。
脱粒滚筒上的弓齿磨损严重,则脱粒梳刷不足,很难将穗头上的籽粒完全脱下,造成脱粒不净。
排除方法:更换已磨损的弓齿。
③主滚筒转速过低。
若发动机转速小于2000 r/min,则主滚筒的转速过低,主滚筒上弓齿冲击梳刷籽粒的强度不够,导致脱粒不净。
排除方法:调整发动机转速至标准转速(2800r/min),或检查主滚筒传动皮带的张紧度。
④喂入链松动打滑。
喂入链松动,使茎秆输送紊乱,少数穗头不能送入脱粒室,造成未脱。
排除方法:调整喂入链的张紧度。
⑤凹板筛加强板磨损过大。
凹板筛的加强板可增加梳刷能力,可将一些不易脱下的籽粒进一步梳刷脱粒,若凹板筛加强板磨损过大,则其辅助脱粒功能失效,一些不易脱下的籽粒仍会保留在穗头上,造成脱粒不净。
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全喂入)的技术改进与提升研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人工收割谷物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农田的需求。
为了提高收割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发展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然而,目前的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在处理各种谷物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全喂入、脱颖不净等。
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技术改进与提升的方向。
首先,全喂入是自走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在收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传统的收割机容易因为喂入不够饱满而导致产量的损失和工作效率的降低。
因此,改进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喂入系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
通过加强喂入系统的功率和灵活性,确保谷物能够充分喂入到机器中,避免因为喂入不饱满而造成的损失。
另外,改进喂入系统的设计,增加喂入宽度,使其能够适应各种谷物的收割需求,提高收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次,脱颖不净也是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存在的一个难题。
脱颖部分的不彻底会影响谷物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进脱颖系统和技术,确保谷物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脱颖,同时不会对谷物的品质造成损害。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谷物的脱颖情况,调整脱颖系统的参数和工作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脱颖效果。
此外,优化脱颖系统的结构设计,增加脱颖的效率和准确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谷物的品质。
除了解决全喂入和脱颖不净的问题,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提升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性能和功能。
例如,引入智能化技术,让机器能够自动感知谷物的生长状态、土壤的湿度和营养情况,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收割策略,提高收割的效率和谷物的品质。
此外,还可以将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与其他农业机械进行无线通信和配合操作,实现集成化的农田管理,提高农田利用率和效益。
在技术改进和提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可持续发展性和环境友好性。
通过采用更加节能高效的动力系统和减少排放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N o n g j i y u w e i x i u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集收割、脱粒、分离、清选、集粮等功能为一体的联合作业机械。
联合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工作环境恶劣。
由于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不断变化,加上机器保养的好坏与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联合收割机技术状况会发生变化,必须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与调整。
拨禾轮是联合收割机割台的主要部件,其功用是把割台前方的谷物拨向切割器;在切割器切割谷物时,从前方扶持茎秆及时推送给割台输送搅龙。
目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上均采用偏心式拨禾轮,可以收割直立或中等倒立的谷物。
偏心拨禾轮的偏心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可按作业需要的方向调整压板或弹齿的空间角度,并在拨禾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角度不变,有利于扶起倒伏作物和铺放割后的茎秆,减少对谷物的打击,避免回转时的带草现象。
因此,在联合收割机收割作物时,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不同的作物状态对拨禾轮进行调整,以保证收获质量和收获效率。
1.拨禾轮转速的调整。
拨禾轮的转速应与联合收割机的前进速度保持一定的比例,若拨禾轮转速过低,拨禾轮的扶持切割作用下降,向搅龙推送作用亦下降,即不能及时将切断作物输送到割台搅龙上,造成割台作物堆积。
拨禾轮转速调整方法,因机型不同有多种方法,主要有更换链轮法、机械式无级变速法、液压式无级变速法、电动式无级变速法。
(1)更换链轮法。
通过更换不同齿数的链轮,使拨禾轮获得不同的转速。
这种方法调整拨禾轮转速时,要停车更换链轮,影响生产率。
目前在联合收割机上已很少使用。
(2)机械式无级变速法。
北京-2.5型、新疆-2型、福田谷神4LZ-2型等联合收割机都采用机械式无级变速皮带轮装置进行调速。
顺时针转动手柄,拨禾轮转速提高,反之则降低。
调整时必须在拨禾轮运动中转动变速轮调速手柄才能调速。
(3)液压式无级变速法。
驾驶员通过驾驶台上的液压分配器控制手柄,根据作业的需要随时进行无级变速。
国产东风联合收割机就采用这种结构。
1.引言所谓双滚筒式脱粒装置,就是两个脱粒装置的组合。
它的第一滚筒为钉齿式,第 二滚筒为纹杆式。
脱粒时作物经第一滚筒脱出的成熟麦粒通过第一凹板分离后,未 脱下的较难脱的麦粒和茎杆进入第二滚筒,然后将麦粒完全脱净。
4LQ-2.5联合收割 机滚筒转速(转/分)的调整范围:钉齿:400/1330,纹杆:400-1200共八级,滚筒 与凹板间隙(毫米)调整范围,钉齿上侧间隙5,纹杆入口:0-60、出口:0-45。
由于 这些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选择的不恰当,脱粒过程中常常引起麦粒的破碎。
麦粒的 破碎率是衡量脱粒装置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因此,合理选择滚筒的速度和正确的 调整滚筒与凹板的间隙, 用正交法对4LQ-2.5联合收割机脱粒机构进引室内性能试验 是降低麦粒破碎率的必要措施。
2.理论介绍本次设计的是纹杆——钉齿双滚筒,第一个滚筒有喂入的谷物层均匀和拉薄作用, 进入第二滚筒谷物层较均薄,因而脱净率高,而破碎较低,但作物经二次脱粒,碎 秸草增加,清选工作负担大,因此功率消防大。
双滚筒装置对潮湿的作物适应性较 强。
双滚筒脱粒装置的第一滚筒大多采用钉齿式滚筒,第二个滚筒为纹杆式滚筒。
第一滚筒用钉齿式有利于抓取作物,脱粒能力强,第二滚筒 用纹杆式有利于提高分 离率,减少碎茎杆。
这种形式适用于收获稻麦。
配置双滚筒要注意保持作物脱粒工艺流程通畅。
要使第一滚筒脱出的作物秸杆 能顺利地喂入第二滚筒,中间设置过渡板,过渡板作用是保证正确的喂入第二个滚 筒,保证脱粒工作顺利的进行。
脱粒装置工作复杂,工作原理主要靠冲击,揉搓,梳刷等原理脱粒。
双滚筒脱粒装置采用前后两个脱粒滚筒,前脱粒滚筒为钉齿式,转速较低。
使 成熟饱满,易脱落的谷粒快速脱落下来,然后将未脱净的稻杆投入后齿杆脱粒滚筒, 使稿杆上剩余的较不易脱落的不十分成熟和不饱满的谷粒在较高速滚筒更强力的打 击落下来。
常用滚筒型式有圆柱形和圆锥形钉齿滚筒,滚筒圈有闭式也有开式:考虑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脱粒质量要求,选择圆柱形滚筒连同钉齿整体铸造。
故障与修理脱粒不净与筛选不清是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作业中最为常见的故障。
两种故障的症状可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其中一种,或某种症状较重而另一种较轻。
脱粒不净与筛选不清虽说是性质不同的故障,但从现象上看有许多相似之处,使一些缺乏经验的机手难以迅速、准确地区别,容易混淆,造成判断失误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影响了收割作业质量。
判断脱粒不净与筛选不清的故障,应联系收割机各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零部的功能,结合故障特征,通过认真分析,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111...脱脱脱粒粒粒不不不净净净脱粒不净一般指作物脱粒后在谷穗部分仍保留一定数量的谷物。
主要原因是脱粒机构在工作时对进入脱粒室的作物不能全部进行充分、有效的打击、揉搓和梳刷,从而产生脱粒不净。
从脱粒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分析其产生原因如下。
(1)脱粒齿磨损严重。
当齿单侧厚度小于2.5m m 时,脱粒齿刚度不足,打击谷穗的力度减弱,脱粒有效性变差,造成漏脱。
此时应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脱粒齿。
(2)脱粒齿与筛网磨损后间隙变大(标准间隙为3~5m m ),造成脱粒室容积逐渐增大,揉搓力减小,脱粒效果变差,产生脱粒不净。
因此对使用时间较长的收割机应注意检查和调整其间隙。
(3)脱粒输送链与导轨间隙增大,作物在脱粒输送过程中易产生作物夹持不紧,使茎秆进入脱粒室,造成负荷过大,脱粒困难。
因此导轨间隙必须小于1m m ,对磨损的导轨及时修复或更换。
(4)收割速度过快,割幅过宽,使脱粒机构超负荷工作,谷穗不能得到有效、充分的脱粒,严重时出现脱粒后底下一层作物的谷穗部仍保持原状。
此时应降低车速、减小割幅,以合理控制作物的喂入量。
(5)收割时脱粒深浅位置调整过浅,使切割后的作物进入脱粒室的深度不够,造成一些作物的谷穗不能进入脱粒室的有效工作部位得到打击、揉搓和梳刷,只是通过脱粒室。
在收割时应经常根据作物长度调整脱粒深浅位置。
(6)收割时发动机未达到额定转速,造成脱粒滚筒转速过低,打击,梳刷和揉搓力度不足,脱粒效果差。
半喂入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综合比较及发展趋势目前联合收割机按谷物喂入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半喂入收割机作业效率高、田块通过性好、收谷干净,目前已在日本、欧美、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完全取代了全喂入收割机。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技术较落后、收割损失率较高的全喂入收割机相继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损失率较低的半喂入收割机。
另外,国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调,收割价格也在提升,购买收割机已成了农机用户的最佳选择,一些农机户纷纷到厂家排队购机,尤其是争先购买半喂入收割机,而全喂入收割机的销售状况却举步为艰。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发动机性能;目前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进口柴油发动机,质量可靠,动力充足,耗油量相对较低,每亩油费在4-5元之间。
而全喂入收割机普遍选用国产发动机,动力匹配较高,动力损失较大,耗油量相对偏高,每亩油费都在8-10元之间。
如果以每台机每天收割40亩计算,仅此一项,半喂入收割机每天就可以节约油费160-200元。
二、技术含量;生产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走采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能较高。
转向采用液压方式,单手柄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各关键部件上都安装了报警传感器,紧急情况时能报警停机,自动化程度较高。
安装有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能随时检测发动机负荷,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全喂入收割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普遍采用机械操作,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较低,转向则是采用双手柄或方向盘操作,灵敏度不高,转向困难,操作费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作业中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了作业效率与机器使用寿命。
三、脱粒方式;半喂入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且普遍采用双脱粒筒,还原脱粒方式,脱粒干净,处理能力强,浪费少,湿脱性能强,且动力消耗小。
N o n g y e j i x i e将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技术的价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装置运行当中出现突发性故障,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拓展此类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范围。
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确保各类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为清选装置的性能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作用,才能够更大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工作发展的实际需求。
目前,在许多地区都已经开始引入小型联合收割机,在下我是当中,我们就具体对于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技术进行分析。
一、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技术分析、单风道风机振动筛清选装置常见的单风道风机振动筛清选装置可以分为单层振动以及双层振动两大类型。
其中,单风道风机单层振动筛清选装置主要由单层振动筛以及单风道离心风机共同构成,其结构类型较为单一,应用也更具便捷性。
但此种形式的机械设备也存在着较大的缺陷,那就是清选效果较差,很多时候难以充分满足水稻托出谷物清选的需求,这不仅对于作业的效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单封道风机单层振动筛的应用广泛性。
单风道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主要是由单风道离心风机以及双层振动筛构成,此类装置的清选效率更为突出,能够较大程度上满足小型联合收割机清选装置的实际运行需求,因而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双风道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深入对于双风道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此类装置不仅性能优质,且具备着较为突出的清选效果。
在具体进行此类装置应用的过程当中,双峰道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小型联合收割机的平稳有序运行需求,同时还具备着较为优质的应用前景。
此类装置主要由双风道离心风机和双层振动筛共同构成,当下风道气流袭来时,该系统能够将常规的杂物转至筛尾,不会对于上风道造成影响,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系统的运行稳定。
、双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相对于上述的几类清选装置而言,双风机双层振动筛清选装置更具复杂性,其主要由离心风机,横流风机以及双层振动筛共同组成。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系统
作者:顾文威李克孙晓静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系统的工作性能对收获质量的影响很大,而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极易对脱粒清选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从脱粒清选系统的主要结构、工作流程、收割前的调节、收割过程中的故障排除以及日常的维护保养等方面详细介绍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系统。
[关键词]收割机;全喂入;脱粒清选
[中图分类号]TB1 [文献标识码]A
脱粒清选系统是收割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台收割机的脱粒清选系统的处理能力决定了其工作效率,工作状态的好坏又直接影响收获的损失率、破损率、清洁度等性能指标。
所以说,脱粒清选工作是谷物收获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收割机操作手,必须熟练掌握脱粒清选系统的各方面知识,并且在实际收割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脱粒清选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来降低谷物收割过程的损失,提高收割质量与效率。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系统主要由脱粒滚筒、振动筛、凹板筛、主风扇、二次风扇、一次搅笼、二次搅笼、提升搅笼、送尘调节阀等结构组成(见图1)。
1:送尘阀调节手柄 2:脱粒室上盖板 3:主滚筒 4:前滚筒 5:割取喂入室 6:主风扇 7:一次搅笼 8:二次风扇 9:二次搅笼 10:振动筛 11:凹板筛
图1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系统结构示意图
作业时,被切割下来的作物茎干从喂入室不断传输进入到脱粒室,在脱粒滚筒钉齿的高速打击的同时沿螺旋运动不断与凹版筛产生搓擦、碰撞,使谷粒和部分短茎分离出来,随即通过凹板筛的缝隙落到振动筛上,未能通过凹板筛的大量茎秆则会向脱粒室后方传送并被排出脱粒室。
而掉落到振动筛上的籽粒和混杂物则不断受到振动筛的抖动与推送,部分筛选干净的谷粒会穿过振动筛孔落到下方的一次搅笼里,经过一次搅笼的输送及提升搅龙的提升进入粮仓,而筛面上未清选干净的连着短小秸秆的谷粒会被振动筛继续往后推送从而掉入二次搅笼,二次搅笼会将这些茎秆重新传送至振动筛上再次进行振动清选,通过再次清选的谷粒掉入一次搅笼并最终输送至粮仓,而短小茎杆和杂物,由于筛面的阻隔和风扇的气流作用,最终从筛尾抛出机外。
这就是脱粒清选工作的主要过程。
那么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到底该如何操作才能保持脱粒清选系统处于良好的作业状态,本文就从收割前、收割过程中和收割结束后三个过程来分段说明。
1 收割前的准备
操作手会遇到许多不同的作物情况,有湿度大的,有杂草多的,有倒伏严重的等等情况,那么为了应对这些不同作物情况,操作手需要在收割前根据经验预判以及对田块的了解等综合因素,对脱粒清选系统要进行一定的作业前的调整。
(1)调节送尘阀,送尘阀调节手柄位于机器脱粒清选部的顶盖上方,是用来调节草屑在脱粒滚筒内流动速度从而控制滞留时间长短的部件,送尘手柄往关的方向拨则表示滞留时间加长,反之则滞留时间缩短,要注意的是延长滞留时间就意味着滚筒的负荷会加大,超出一定范围脱离滚筒会发出异响,这时应将手柄往回拨。
例如在收割倒伏严重的作物时需要降低割台高度,将会有更多的茎干进入脱粒室并增大脱粒负载,这时就可能需要加快送尘速度或者减慢收割速度。
(2)调节振动筛筛片角度,转动调节手柄,一共有五个档位,随着手柄的转动,振动筛片的角度也在改变,筛片之间的间距同时在发生变化。
往开的方向拨,角度变大,间隙也在变大,那么谷粒掉落的速度就会越快。
反之,则掉落速度减缓。
例如在田间作物比较潮湿的情况下,作物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从而导致振动筛选会比较困难,振动筛容易堵塞,此时可以通过加大振动筛片角度以缓解堵塞。
(3)调节清选风量。
在主风扇的侧面有一个可以上下调节的风门板,通过调节风门板的位置来改变风门口的大小,可以改变出风量的大小,增加清选风力。
例如在田间的杂草较多的情况下就需要适时加大风量增加排杂能力。
2 收割过程中的故障排除
由于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多变,在实际收割作业时,脱粒清选系统经常出现多种故障,需要农机操作手及时发现并排除,本文就列举并分析常见的几种故障发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具体见表1。
在分析故障原因时,不仅要分析设备的故障,还需要考虑作物本身的原因,比如在收割湿度大或者密度大的作物时,也很容易造成脱粒系统堵塞,这时就需要降低收割前进速度或者等作物干燥一段时间再收割。
此外,作物成熟度的高低对脱粒质量也有较大的影响,成熟低的作物籽粒质软易损,成熟度过高的籽粒脆性增加,脱粒清选时容易发生破损。
3 收割结束后的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直接影响着一台机器工作状态的好坏和使用寿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
针对脱粒清选系统的维护保养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主要清扫点:脱粒滚筒、凹板筛、振动筛、搅笼等处残留的作物茎干杂物。
(2)主要注油润滑点:脱离滚筒的传动箱润滑油,要求每工作400小时更换一次;搅笼转折处的伞齿轮日常清理注油;各部轴承处的日常清理注油。
(3)注意观察各零件的磨损情况,若有零件磨损严重则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或更换。
(4)每季作业完成后,将设备上的传动皮带、链条拆除并清洗保养,需要更换的及时更换,然后规整的保存在合适的环境,待下一季使用前再安装。
[参考文献]
[1] 乔颖.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常见故障与排除[J].农机与维修,2016(09):117.
[2] 孙夕龙.水稻脱粒带柄率的影响因素与分析[D]. 镇江:江苏大学,2007.
[3] 陈永星,马洪亮,等.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倒伏作物的试验研究 [J].农业机械,2009(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