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喂入收割机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64 MB
- 文档页数:5
2018年第5期前言现阶段,对花生机械化运作效率的提升方法,已经成为花生产业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
而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作为花生分段作业不可缺少的机具,对花生机械化运作效率的提升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值得对其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设计进行深入探析,从而为操作人员提供切实便利。
1全喂入花生摘果机工作原理对全喂入花生摘果机工作原理的探析是尤为必要的,只有明确其工作原理,才能实现对其更好的运用[1]。
就全喂入花生摘果机工作原理而言,其主要借助梳拉原理来实施摘果,简单来说是在摘果机内喂入花生植株后,弓齿和螺旋纹杆来拽着花生根系进行圆周运动。
在不停旋转之下,花生植株也会随之旋转,并不断加快旋转速度。
弓齿在旋转时,会实现对花生植株的有效梳刷,最终实现梳刷摘果的目标。
花生荚果在受到重力时,会在振动筛上落下,并沿着筛斜度,转移至吸风口位置,风机会将碎落的花生蔓全部吸走,随之借助排风口使其得以排出。
花生荚果会保持住一定斜度,待到其排出于集料口。
全喂入花生摘果机特征主要有如下两点:(1)弓齿与螺旋纹杆在旋转方位运用螺旋设计,有效抑制花生荚果撞击现象的发生,避免花生荚果因撞击受到损坏。
(2)凹版筛栅格由圆柱条组成,滚筒内全部和花生荚果触及的部分都运用圆弧设计。
2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主要部件设计对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主要部件设计来说,应通过摘果装置、传统系统以及清洗系统这三个方面,来实现对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主要部件的有效设计,使其能够满足具体运作需求,避免荚果破碎现象的出现,使花生荚果的质量及外观得到切实保障,最终发挥出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主要部件设计的重要作用。
全喂入花生摘果机主要部件设计,具体内容体现如下:2.1摘果装置摘果装置主要由凹板筛与摘果滚筒这两个部分组成。
其中凹板筛是半圆柱形的,其位置在振动筛上部,目的在于确保物料在振动筛上的正常下落,使其能够为全喂入花生摘果机运作提供保障。
而摘果滚筒属于双螺旋式,其弓齿具有一定间隔,若螺旋纹杆触及花生秧蔓,就很可能会造成荚果碎裂的现象。
留茬高度对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效能的影响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稻秸、麦秸、玉米秸和油菜秸等,其产量大、分布广。
由于农作物秸秆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焚烧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影响交通安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目前,各地区对稻麦秸秆主要是实行机械化全量还田,其中一条技术途径是控制留茬高度在15 cm 以内进行灭茬耕作。
2010 年夏收季节,研究分析留茬高度对工作时间、耗油量、籽粒损失及机具磨损等指标的影响,得出较为经济的留茬高度,为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改进和优化秸秆还田技术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结构与特点1.1 机具组成与工作方式目前常见的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主要为大型自走式,包括轮式和履带式两种。
其主要部件有割台、输送装置、脱粒分离装置、清选装置、行走装置和操纵系统等。
工作流程为:收割→输送(均匀连续)→脱粒→分离、清洗→收集。
收割谷物时,将茎秆根部剪断,全部打乱喂入机具内部,通过脱粒装置进行籽粒分离、清洗。
1.2 机具的特点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时,谷物的茎秆、籽粒全部进入机器内部,致使各工作部件的处理量很大,清粮困难,功耗大,生产效率低。
因此,必须强化工作部件的功能和结构强度。
2 留茬高度对机具作业效能的影响2.1 留茬高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不同的留茬高度使收割机产生不同的喂入量。
降低留茬高度,收割机的喂入量会增加,机器进行脱粒、分离、清洗的运转时间将延长,从而影响收割机收获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作业时间。
详见表1。
表1 中数据表明:两种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作业时,留茬越高作业时间越少,反之时间越长。
福田履带式留茬高度每下降10 cm,作业时间增加4~5 min;福田轮式留茬高度每下降10 cm,作业时间增加2min。
2.2 留茬高度对耗油量的影响在收割过程中,留茬高度直接影响收割机油耗。
留茬越低,喂入量越多,机具运转负荷加大,时间延长,耗油量越大;反之耗油量越小。
一种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组成和调整摘要: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是收获小麦和收获水稻的关键设备之一,本文阐述了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组成和调整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是收储小麦和水稻的主要农机具,它具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的特点,适用于成熟期籽粒含水量12%~20%(小麦)、15%~28%(水稻),草谷比0.6%~1.2%(小麦)、1.0%~2.4%(水稻)的小麦和水稻,能一次完成收割、脱谷、液压卸粮等功能。
1 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结构组成主要由割台、输送槽、脱粒清选机构、液压升降操纵、行走系统等五大部件所组成[1]。
2 全喂入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工作原理当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分禾器将割区内外作物分开,拨禾轮把进入左、右分禾器间的作物拨向切割器,割刀切断作物茎杆;被割下的作物在自重、收割机前进速度和拨禾轮的配合作用下,倒向割台,通过割台搅龙的螺旋叶片将作物送到割台左侧输送槽入口处,由割台搅龙的伸缩杆将作物拨入输送槽口,经输送链耙齿的作用,作物进入脱粒滚筒。
进入脱粒滚筒的作物,在钉齿、滚筒盖和导草板配合作用下,作圆周和轴向运动。
从滚筒前端移向滚筒后端。
作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钉齿的多次打击、梳刷,在凹板筛上反复揉搓而脱粒,谷粒通过凹板筛孔落下,掉落在振动筛面上,经风扇气流风选穿过筛孔,落进水平搅龙,再经水平搅龙和升运搅龙的旋转将籽粒送入粮箱。
杂余由二次搅龙送入复脱滚筒再散落到振动筛面后重新筛选,杂物被风扇气流吹出机外。
粗的茎杆沿脱粒滚筒移到后侧,在滚筒旋转的离心力作用下抛出脱粒机,经过切碎器被切碎。
完成了收割、输送、分离、清选和碎草的联合收割作业的全部过程。
3 主要部件的使用和调整3.1割台割台是收割机作业时切割作物的部件,主要由割台、搅龙、割台传动机构、切碎器、机架、左右分禾器和拨禾轮等部件组成。
3.1.1分禾器左分禾器和右分禾器,分别固定在割台机架左、右两侧。
专题探讨(总第97期)本栏目由本刊与四川省农机鉴定站合办通过田间试验确定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喂入量的探讨李天成四川省农业机械鉴定站,四川成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收获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物资,尤其是谷物类联合收割机具有拨禾、切割、输送、脱粒、筛选、茎秆切碎、打捆等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收割机的结构主要由割台、输送机构、脱粒清选机构、液压升降及操纵系统、行走系统、配套动力、茎秆切碎器、秸秆还田机构、打捆装置等部件组成,属于农业机械中结构比较复杂的农作物收获机具,具有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工作负荷大、作业时间连续性强等特性。
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以下简称收割机)是指割台切割下来的谷物全部进入滚筒脱粒的联合收割机,可分为自走式、悬挂式和牵引式,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
而收割机的喂入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联合收割机连续加工的作物量,反应了收割机通过测定区时,单位时间内接收籽粒、茎秆和清选排出物的总质量,是表征联合收割机作业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参数,也是各工作部件进行设计计算的重要依据,考核收割机性能时的一个重要作业条件。
1确定喂入量的意义按JB/T8574-2013《农机具产品型号编制规则》的规定,收割机是按喂入量的大小来确定产品型号。
例如“4LZ-4.0”表示机具类别为收获机械类谷物联合收割机,喂入量为4.0kg/s的自走式全喂入谷物联合收割机。
收割机的喂入量从设计到最终确定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首先,生产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结构特性、作业对象设计出产品,计算出理论喂入量;然后,根据各类型的田间试验或通过喂入量测试系统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找出产品的额定喂入量合理范围。
收割机各工作部件只有在设计的额定喂入量范围内时才能发挥出最佳效能。
本文采用4LZ-2.2型谷物联合收割机为例,以一种作物、多组试验的田间试验数据绘制了喂入量与作业速度关系示意图、损失率与作业速度关系示意图、损失率与喂入量关系示意图等示例和探讨喂入量通过田间试验确定的方法。
半喂入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综合比较及发展趋势目前联合收割机按谷物喂入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两种。
半喂入收割机作业效率高、田块通过性好、收谷干净,目前已在日本、欧美、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使用,并完全取代了全喂入收割机。
在我国,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技术较落后、收割损失率较高的全喂入收割机相继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先进、操作方便、损失率较低的半喂入收割机。
另外,国家对现代农业生产投入日益增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调,收割价格也在提升,购买收割机已成了农机用户的最佳选择,一些农机户纷纷到厂家排队购机,尤其是争先购买半喂入收割机,而全喂入收割机的销售状况却举步为艰。
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半喂入收割机与全喂入收割机在性能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发动机性能;目前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进口柴油发动机,质量可靠,动力充足,耗油量相对较低,每亩油费在4-5元之间。
而全喂入收割机普遍选用国产发动机,动力匹配较高,动力损失较大,耗油量相对偏高,每亩油费都在8-10元之间。
如果以每台机每天收割40亩计算,仅此一项,半喂入收割机每天就可以节约油费160-200元。
二、技术含量;生产半喂入收割机大多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
行走采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能较高。
转向采用液压方式,单手柄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各关键部件上都安装了报警传感器,紧急情况时能报警停机,自动化程度较高。
安装有发动机负荷检测装置,能随时检测发动机负荷,从而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而全喂入收割机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普遍采用机械操作,可靠性能和安全性能较低,转向则是采用双手柄或方向盘操作,灵敏度不高,转向困难,操作费力,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在作业中时常出现故障,影响了作业效率与机器使用寿命。
三、脱粒方式;半喂入收割机因只对穗谷部分进行脱粒,且普遍采用双脱粒筒,还原脱粒方式,脱粒干净,处理能力强,浪费少,湿脱性能强,且动力消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