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及附计算实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8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公式与示例电线电缆是料重工轻的产品,其材料用量对成本有很大影响。
依据电线电缆结构进行材料定额(净重)计算,是工艺控制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是电线电缆报价的基础。
电线电缆的定额计算,在王春江编著的《电线电缆手册(第1册)》中的“电线电缆的结构计算”一章中已作了阐述,由于缺乏相关参数和推导,很多读者在理解和应用中感到困难。
本文试图对电线电缆定额计算进行归纳整理、举例说明和详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本篇先整理出材料定额计算的常用公式并举例计算,后面各篇再针对其中问题逐一剖析。
1 电线电缆材料定额计算常用公式 1.1 圆形导体单位长度重量24n m W d n K N K πρη=******* ①式中:W ——导体单位长度重量,kg/km ;d ——单线直径,mm ;n ——单线根数;ρ——导体密度,g/cm 3;n K ——导体单线平均绞入系数;N ——绝缘线芯根数;m K ——绝缘线芯绞入系数;η——紧压系数。
1.2 圆形护层(包括绝缘、护套、屏蔽层等)单位长度重量 1.2.1 实体护层0*()****m W D t t N K πρ=+ ②1.2.2 绕包护层0)**1*(nt nt kW D ρπ+±= ③1.2.3 编织护层20**(2)***2W d D d p πλρ=+ ④②~④式中:W ——护层单位长度重量,kg/km ;0D ——护层前外径,mm ;t ——护层厚度,mm ;ρ——护层密度,g/cm 3;N ——护层线芯根数;m K ——护层线芯绞入系数;n ——绕包层数;k ——重叠率或间隙率;d ——编织丝直径,mm ;p ——编织层单向覆盖率;λ——编织交叉系数。
1.3 圆形成缆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22***)***44(f c m D N D K W ππρτ-= ⑤式中:W ——填充料单位长度重量,kg/km ;fD ——成缆外径,mm ;c D ——绝缘线芯外径,mm ;N ——绝缘线芯根数;ρ——填充料密度,g/cm 3;τ——填充系数;m K ——绝缘线芯绞入系数。
收藏!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附公式及表格】电压损失是指:电路中阻抗元件两端电压的数值差,在工程计算中,电压损失近似取为电压降落的纵分量。
线路的电压损失可以分为两部分:•1、有功功率在线路电阻R上造成的,其表达式为PR/U•2、由无功电流由线路的电抗引起的,为QX/U。
110千伏及以上线路,X与R之比约为4~10,所以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占主要部分。
电缆电压损失如何计算?1、一般照明回路电压损失计算(供电距离最长的回路)1)B2F变电所至SOHO办公强电井一般照明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38(kV)线路密集型母线1600A计算工作电流Ig=850(A)线路长度L=0.20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0.033(Ω/km)电抗x=0.020(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1%=(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850*0.2*(0.033*0.85+0.020*0.53)=2.992)一般照明配电箱至SOHO办公室配电箱:【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10(mm2)计算工作电流Ig=16(A)线路长度L=0.05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2.25(Ω/km)电抗x=0.087(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38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2%=(173/U)*Ig*L*(r*cosφ+x*sinφ)=(173/(0.38*1000))*16*0.050*(2.25*0.85+0.087*0.53)=0.723)SOHO办公室配电箱至最远灯具:【输入参数】:线路工作电压U=0.22(kV)线路型号:导线线路截面S=2.5(mm2)计算工作电流Ig=4.5(A)线路长度L=0.020(km)功率因数cosφ=0.85线路材质:铜【中间参数】:电阻r=8.97(Ω/km)电抗x=0.1(Ω/km)【计算公式及结果】:0.22KV-通用线路电压损失为:ΔU3%=(200/U)*Ig*L*(r*cosφ+x*sinφ)=(200/(0.22*1000))*4.5*0.020*(8.97*0.85+0.1*0.53)=0.594)B2F变电所至SOHO办公最远灯具的电压损失合计ΔU%=ΔU1%+ΔU2%+ΔU3%=2.99+0.72+0.59=4.3结论:电压损失小于5%,满足规范要求。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2011-11-06 1:2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 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电工、电缆、功率、耗电量计算公式大全2011-11-06 1:28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一,名称及标识:1.VV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2.YJV是交联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3.BV电线正确的名称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4.BVR电线中文名: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护套电线.电线结构:导体+绝缘体 .字母B代表布电线,电压:300/500V.字母V代表PVC聚氯乙烯,也就是塑料绝缘层.字母R代表软的意思,要做到软,就是增加导体根数,减少每根线的直径.结构:导体为铜丝,平均每根铜丝直径小于一毫米.常用的国标Bvr线型号从1平方到240平方不等.用途: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缆电线(如配电箱等).二,电力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公式:1.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固定费用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包括生产工资、管理工资、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房租费、运输费用电力电缆YJV-1KV 3*95+1*70表示:意思就是3根95平方毫米加上一根70平方毫米的电缆压在一条线里面国标电线电缆的单丝:BV电线1平方用丝1.14?????1.5平方用丝1.382.5平方用丝1.784平方用丝2.256平方用丝2.7610平方用丝1.3416平方用丝1.70525平方用丝2.1350平方用丝1.83 70平方用丝2.166 95平方用丝2.52 VV电缆1平方用丝1.141.5平方用丝1.382.5平方用丝1.78 4平方用丝2.256平方用丝2.76 10平方用丝1.34 16平方用丝1.706 25平方用丝2.13 35平方用丝2.52 50平方用丝2.52 70平方用丝2.52 95平方用丝2.52 70平方用丝2.52120平方用丝2.52150平方用丝2.52185平方用丝2.52240平方用丝2.52300平方用丝2.52BVR电线0.5平方用丝0.30.75平方用丝0.371 平方用丝0.421.5平方用丝0.5222.5 平方用丝0.414平方用丝0.516平方用丝0.63电缆载流量表电缆载流量口决: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常用电线电缆价格计算公式铜的重量习惯的1.YJV铜芯电力电缆系列价格公式如下:铜的重量X铜价计算:丝经÷2=1.25X1.25X3.14=平方数X丝的根数X0.89X当时铜价+10%的加工费。
2.橡套电缆的成本价格计算平方X1.83=铜的重量X当时的铜价+橡胶的价格(重量X0.4元/斤)=成本价格+10%的加工费电缆的价格=制造材料成本+固定费用+税收+业务费+利润制造材料成本=材料成本*(1+材料消耗)(材料成本即为理论计算出来的值)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1。
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2。
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3。
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4。
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5。
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d= 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6。
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 -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PVC-1.45;LDPE- 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 0.97;PU-1.2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1
1.导线电阻计算公式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主要涉及导线的长度、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导线的截面积。
一般来说,导线的电阻随着导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导线的截面积成反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有关。
导线电阻的计算公式如下:R=ρ*L/A
其中,R表示导线电阻,ρ表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L表示导线的长度,A表示导线的截面积。
2.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
电缆截面积是指电缆横截面的面积,通常用于计算电缆的导体负载能力和电缆容量。
电缆截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下:
A=π*r²
其中,A表示电缆截面积,π表示圆周率,r表示电缆的半径。
3.线电压降计算公式
线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导线电阻时产生的电压降,一般使用线电压降计算公式来计算。
线电压降的计算公式如下:
Vd=I*R
其中,Vd表示线电压降,I表示电流,R表示导线电阻。
4.电压降百分比计算公式
电压降百分比是指电缆中电压降与电源电压的比值,通常用于判断电缆输电效率。
电压降百分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VD=Vd/V*100
其中,%VD表示电压降百分比,Vd表示线电压降,V表示电源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适用于直流电路。
对于交流电路,涉及到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公式会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包括导线电阻计算公式、电缆截面积计算公式、线电压降计算公式和电压降百分比计算公式等。
正确使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电线电缆的设计和选择。
电缆线计算公式电缆线是一种用于传输电信号或电力的导线,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电缆线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缆线的长度、电流、电压降、电阻和电感等。
本文将介绍电缆线计算公式,并探讨其在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应用。
1. 电阻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阻是衡量电流通过电缆时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降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阻计算公式如下:电阻 = (电阻率× 长度) / 截面积其中,电阻率是电缆材料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截面积是电缆线的横截面积。
2. 电压降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压降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电压由起点到终点的降低程度。
电压降可以通过电流、电阻和电缆线的长度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压降计算公式如下:电压降 = 电流× 电阻其中,电流是通过电缆线的电流,电阻是电缆线的电阻。
3. 电感计算公式电缆线的电感是指电流通过电缆线时,由于电缆线的自感作用而产生的电压变化。
电缆线的电感可以通过电流的变化率和电压的变化率之比来计算。
电缆线的电感计算公式如下:电感 = (电感系数× 长度) / 自然对数的底数其中,电感系数是电缆线的特性之一,长度是电缆线的长度。
4. 电缆线选择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电缆线。
根据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选择满足要求的电缆线。
5. 电缆线的优化设计在电缆线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电缆线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等因素来优化电缆线的特性。
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总结:电缆线计算公式是电缆线设计和选择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电缆线的电阻、电压降和电感等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电缆线,并进行优化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要求,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选择最合适的电缆线。
通过合理的电缆线设计和选择,可以提高电缆线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收藏备用!电线电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单相电流计算公式I=P÷(U×cosΦ)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三相电流计算公式I=P÷(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I-相线电流(A)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电能表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单位是w或kw,电度单位是kwh,1kw工作1小时耗电量是1kwh(度)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电流作功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公式:W=UQ W=UIt=U2t/R=I2Rt W=Pt 单位:W焦 U伏特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电功,表示电流作功的快慢.【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流作功快.】公式:P=W/t P=UI (P=U2/R P=I2R)单位:W焦 U伏特 I安培 t秒 Q库 P瓦特⒊电能表(瓦时计):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1度电=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耳例:1度电可使二只“220V、40W”电灯工作几小时?解t=W/P=1千瓦时/(2×40瓦)=1000瓦时/80瓦=12.5小时电气线路功率负荷相关计算式功率的基本计算公式为——功率W(P)=电流A(I)*电压V(U)。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 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
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 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 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 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 (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 (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 (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 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 [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 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 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 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 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 (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
电力电缆计算公式及附计算实例
1. 设计电压
电缆及附件的设计必须满足额定电压、雷电冲击电压、操作冲击电压和系统最高电压的要求。
其定义如下: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及附件设计和电性试验用的基准电压,用U0/U表示。
U0——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导体和绝缘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有效值,单位为kV;U——电缆及附件设计的各相导体间的额定工频电
压有效值,单位为kV。
雷电冲击电压
UP——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雷电冲击电压的峰值,既基本绝缘水平BIL,单位为kV。
操作冲击电压
US——电缆及附件设计所需承受的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单位为kV。
系统最高电压
Um——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任何时候和电网上任何点最高相间电压的有效值。
它不包括由于故障条件和大负荷的突然切断而造成的电压暂时的变化,单位为kV。
定额电压参数见下表(点击放大)
33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950kV;500kV操作冲击电压的峰值为1175kV。
2. 导体电阻
2.1导体直流电阻
单位长度电缆的导直流电阻用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