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客们都干了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红客联盟”的六次对外攻击行动中国黑客曾以“红客”给自己冠名,一时成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集中体现中国大陆黑客对外发起大规模的群体攻击,先后发生过六次:第一次在1998 年8 月,起因为印度尼西亚在暴乱事件中凌虐华人妇女侵害华人利益;第二次在1999 年5 月,起因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军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并造成三名中国记者死亡;第三次在1999 年7 月,起因为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公然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第四次在2000 年1 月,起因为日本右翼在大阪集会否定南京大屠杀;第五次在2001 年 2 、 3 月间,起因为中日两国关系间的一系列摩擦,如【三菱车事件】、【日航事件】、【教科书事件】、【《台湾论》事件】、【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第六次在2001 年 4 月,起因为美国EP3 侦察机在南海上空与中国战斗机相撞导致飞行员王伟死亡。
从这六次攻击看,中国黑客都是在当时政治事件的大背景下,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的一种必然反应。
第一次:1998 年8 月攻击印尼网络1998 年5 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动乱。
在此期间,大批华人受到迫害,华人妇女遭到令人发指的强暴。
至7 、8 月,事件真相才通过互联网陆续透漏出来。
在国内新闻媒体不报道此事的情况下,中国网民通过互联网陆续获得了相关信息。
8 月初,全球华人社会形成抗议高潮,8 月7 日,世界各地华人更同步举行抗议示威。
印尼暴徒的行为激怒了刚刚学会蹒跚走步的中国黑客们,他们不约而同聚集在聊天室(IRC )中,讨论并决定对向印尼网站攻击。
这是中国黑客的第一次对外群体性攻击行动,其表现出的团结与协调成为今后类似攻击行动的典范。
8 月7 日,ChinaByte 责任编辑在网站论坛中发现一个新帖。
这一“帖子”声称中国黑客袭击了印尼站点,同时附上了尚未恢复原貌的站点网址。
编辑印证后当即决定立即在每日发送给订户的新闻邮件中,首次增发“号外”。
“号外”中只有简单两句话及一个网址,但包含了这一新闻事件的核心信息。
中国黑客年代史黑客人物 2007-06-16 01:34 阅读28 评论0字号:大中小图片:黑客们的反应与大众正好相反。
听到=0>"红盟"解散的消息后,一个叫大鹰的黑客说,"那群小孩儿长大了。
"从1994年中国邮电部对普通客户开放网络服务算起,中国的网龄已过10岁,中国黑客的年龄还要更长久些。
1993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院建设了一个试验性质的网络,开通不久,一名欧洲黑客发现了这个陌生的地址并闯进来,成为中国第一个黑客案例。
1996年,为数不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建立BBS。
这一年,英国17岁的女中学生莱安诺·拉斯特凭想象写出的《骇客帝国》,成为那一年的畅销书,"hacker"这个词传入中国,被译为"黑客"。
次年,中国最老牌的黑客组织"绿色兵团"成立,黑客从此有了自己的江湖。
真正的黑客追求的是技术,极少人懂得他们世界的语言。
1998年,一件意外的事件使中国黑客浮了上来。
当年5月,印度尼西亚发生排华事件,直到8月,一部分相关的图片和报道才通过互联网传到了中国,一群愤怒的黑客决定对向印尼网站发起攻击。
这次攻击引起了网民的关注和赞许,为次年的中美黑客大战打下良好基础。
fC5qR D`X fU7 Qt Q1999年5月8日美国"误炸"中国驻南使馆后,中国网民向白宫投掷了大量的垃圾邮件阻塞网路,并成功图改了部分美国军方网页。
在这次行动中,一位黑客赋予了这个群体新的颜色--象征着革命的红色,还发明一个对应的英文单词"honker",意为"爱国的黑客"。
[ *\^D B5PKk w1999年正是网络泡沫年,黑客在这阵势不可挡的浪潮中不可避免地泛起了泡沫,一群技术刚刚起步的黑客开始建设自己的黑客网站。
从1999年到2000年,"中国黑客联盟"、"中国鹰派"、"中国红客联盟"等一大批黑客网站兴起,带来了黑客普及教育。
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黑客事件1、1988年11月:罗伯特·塔潘·莫里斯对阵全球罗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1988年成为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研究生,他研制出一种自我复制的蠕虫,并赋予它使命:确定互联网的规模(go out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inter)。
事与愿违,蠕虫的复制无法控制,它感染了数千台电脑,造成了数百万美元的损失,并促使美国*** 针对电脑创建了应急响应(create a emergency response for puters)。
由于意外的失误,莫里斯最终被指控违反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案(puter Fraud & Abuse Act),被判处1万美元罚金,及400小时社区服务。
莫里斯的源代码存放于一个黑色3.5英寸软盘中,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Boston Museum of Science)中进行展示。
2、2009年7月:不知名对阵美国和韩国在2009年7月的3天中,韩国大量日报、大型在线拍卖厂商、银行和韩国总统的网站,以及白宫和五角大楼的网站受到分布式拒绝服务的多轮攻击,逾16.6万台电脑受到影响。
部分人士认为,朝鲜无线通讯部门利用Mydoom蠕虫病毒的后门,进行了这次攻击。
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3、1999年3月:大卫·史密斯对阵微软Word & Excel大卫·史密斯(David L. Smith)在1999年发布了一个计算机病毒。
史密斯使用被盗的美国在线账号,向美国在线讨论组Alt.Sex发布了一个感染Melissa病毒的Word文档。
史密斯的病毒通过电子邮件传播,使得被感染电脑的邮件过载,导致像微软、英特尔、Lockheed Martin和Lucent Technologies等公司关闭了电邮网络。
网络安全大事记网络安全大事记自从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网络安全的一些重大事件:2007年,俄罗斯发起的“沙粒”号卫星攻击,通过干扰美国情报卫星的正常通信,造成了美国对情报信息的极大损失。
这次事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对卫星通信安全的重视。
2010年,美国以色列合作开发的计算机病毒“斯图克网”袭击伊朗核设施,成功瘫痪了伊朗核能产业。
这次事件揭示了计算机病毒可能成为国际政治/军事斗争的一种新型武器。
2013年,美国前情报承包商爱德华·斯诺登揭露了美国黑客组织“国家安全局”大规模监听全球各国的互联网通信,引发了全球对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讨论,并推动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国际协议的修订。
2016年,互联网巨头雅虎公司曝光了涉及超过5亿用户的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
这次事件引发了对企业数据保护措施的重视,并促使了全球各地立法机构制定更加严格的数据保护法律。
2017年,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勒索软件”病毒攻击事件。
这次攻击通过加密受害者的计算机数据,并要求支付赎金以解密数据,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数据丢失和财产损失。
2018年,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曝光了涉及超过8,700万用户的数据泄露事件。
这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对企业数据保护措施的重视,并促使了各国立法机构进一步修订数据隐私保护法律。
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法正式生效,进一步强化了对个人隐私权和网络安全的保护。
这一法律规定了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个人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互联网的使用量大幅增加,网络犯罪也有所上升。
各国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的投入,加强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网络安全威胁。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复杂化。
黑客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个人隐私和企业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的共同任务。
一、金唇窃听器/科技不是解药,而是毒药/“一切窃听器都需要电源。
”这个论断是正确的,在1945年之前。
美苏建交以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饱受窃听器骚扰,无论搬迁到哪里,探测设备总能在室内监测到来自窃听器的微弱电信号。
最后,愤怒的美国人甚至把已有的建筑拆除,从墙里挖出很多连着电线的窃听器。
为了保险起见,新大使馆的一砖一瓦都是在美国人的监督下垒起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听见美国人说什么,成为了苏联“黑客”们需要研究的首要课题。
【含有金唇窃听器的美国国徽】1945年,克格勃安排一群小萝莉和小正太(少先队员)把一个珍贵的礼物送给了美国大使卡里曼。
那是一个雕刻精美的木制美国国徽。
美国人用最先进的科技对这个礼物进行了扫描,没有发现任何供电设备,于是放心地把它悬挂在了大使办公室的背墙中央。
殊不知在木雕里面,苏联人放置了一个精巧的装置:金唇。
这是一个鼓膜连接的钢针,交谈的声音会通过薄膜转化成钢针的震动,而克格勃在对面的楼里用高强度的雷达照射这枚钢针,就可以通过微小的震动信息还原屋内的声波。
【金唇窃听器原理】这个不用电源的纯机械窃听器妥妥地工作了八年,这期间美国大使因为常年被雷达照射,身体异常衰弱,导致八年间更换了四任大使。
直到某个叛逃的克格勃向美国坦白从宽,这个惊天秘密才大白天下。
虽说这样精巧的窃听神奇已成过往。
不过这件事却让相信科技可以解决一切的美国人啪啪打脸。
某种程度上来讲,科技最为无情:如果敌人夺下了这把利剑,那么科技就不再是解药,而是毒药。
正如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中显示,美国依靠技术优势,在中国的骨干网络甚至海底光缆中安插监控设备,理论上可以截获中国境内所有的信息,安全公司知道创宇CEO赵伟把这种开挂的玩法称为:上帝模式的威胁。
而技术进步带来的威胁不胜枚举。
方兴表示,听说最近黑客们在研究一种黑科技,可以通过入侵手环,根据你的手部动作破解出你在键盘上输入了什么内容。
这些攻击手段花样翻新,防不胜防,每次都会超越人们的认知范围。
盘点2013年国内网络安全领域十大事件不亚于斯诺登"棱镜门"在即将结束的2013年里,国内网络安全领域硝烟四起,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安全领域,网络安全事故也是隔三岔五曝出,其猛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斯诺登引爆的“棱镜门”。
更值得关注的是,很多网络安全事故本身就出自各大巨头后院起火。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下,2013年业界发生的十大安全事件。
一、7000多万QQ群数据公开泄露11月20日,国内知名漏洞网站乌云曝光称,腾讯QQ群关系数据被泄露,在迅雷上很容易就能找到数据下载链接。
据测试,该数据包括QQ号、用户备注的真实姓名、年龄、社交关系网甚至从业经历等大量个人隐私。
数据库解压后超过90G,有7000多万个QQ群信息,12亿多个部分重复的QQ号码。
随后腾讯公司回应称,此次QQ群泄露的只是2011年之前的数据,黑客攻击的漏洞也已经修复。
不过这么大规模数据在网上公开,由此引发的后遗症很难消除。
目前已有网站打出“精准营销”的旗号,根据QQ用户的真实姓名、爱好、经历、从业特征发送垃圾邮件;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数据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
如果一个人的真实姓名和QQ号、群关系都在网上暴露出来,诈骗信息将更加难以防范。
二、12306新版上线就曝漏洞为配合新一轮的春运工作,新版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两天前正式上线试运行。
不过,就在上线第一天(12月6日),擅长“挑刺”的IT高手们就发现12306新版网站存在漏洞。
漏洞发现者指出,12306网站漏洞泄露用户信息,可查询登录名、邮箱、姓名、身份证以及电话等隐私信息。
另一个漏洞的发现者也曝出“新版12306网站存在多个订票逻辑漏洞”,该漏洞可能导致后期订票软件泛滥,造成订票不公。
铁路总公司对此回应,“上线当晚漏洞已经弥补”,但12306的安全性也由此被人们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伪基站致各地垃圾短信肆虐今年9月工信部颁布了《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和《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按这一规定用户办理移动电话卡入网时,必须进行实名制登记。
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
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
在这里,我们盘点一下计算机历史上最著名的5位黑客。
1、弗雷德·科恩(Fred Cohen)弗雷德·科恩1983年11月3日,还是南加州大学在读研究生的弗雷德·科恩在UNIX 系统下,编写了一个会自动复制并在计算机间进行传染从而引起系统死机的小程序。
后来,科恩为了证明其理论而将这些程序以论文发表,从而引起了轰动。
此前,有不少计算机专家都曾发出警告,计算机病毒可能会出现,但科恩是第一个真正通过实践让计算机病毒具备破坏性的概念具体成形的人。
也正是他的一位教授正式将他编写的那段程序命名为“病毒(virus)”。
2、凯文·米尼克(Kevin Mitnick)凯文·米尼克凯文·米尼克被美国司法部称为“美国历史上被通缉的头号计算机罪犯”。
他是真正的计算机天才。
他开始黑客生涯的起点是破解洛杉矶公交车打卡系统,并因此得以免费乘车。
他还尝试盗打电话,侵入了Sun、Novell、摩托罗拉等公司的系统。
17岁那年,他第一次被捕。
他曾成功进入了五角大楼并查看一些国防部文件。
当时被称为“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的日裔美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经过艰苦漫长的努力,才于1995年跟踪缉拿到他。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被捕。
五年零八个月的监禁之后,米尼克现在经营着一家计算机安全公司。
3、罗伯特·塔潘·莫里斯(Robert Tappan Morris)罗伯特·塔潘·莫里斯1988年,还在康奈尔大学读研究生的莫里斯发布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
莫里斯称,他创造蠕虫病毒的初衷是为了搞清当时的互联网内到底有多少台计算机。
可是,这个试验显然脱离了他的控制,这个蠕虫病毒对当时的互联网几乎构成了一次毁灭性攻击。
黑客帝国电影观后感范文黑客帝国电影观后感范文1说实话,第一次看《黑客帝国》这部电影时,我并没有看懂,更不用说参透其中的内涵了,甚至一度相信电影中的“Matrix”概念,认为自己确实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由电脑所制造的活生生的虚拟世界中,影片中,墨菲斯问尼奥:“你是否曾做过这样的梦,梦中的一切真切得如同真实一样。
要是你无法从这样的梦中醒来会怎么样?你怎么确定自己能分清楚梦幻世界与真实世界?”我同样也在问着我自己:我现在到底是在梦中还是清醒,到底是生活在现实还是生活在虚幻中?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佛教中的“空”的概念,佛教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是空性的,不仅是世界,连我们自身也是空性的。
《黑客帝国》中的主人公原来是芸芸众生的一员,像我们每个人一样,执迷于这个虚幻的世界里。
就像佛教里说的,佛是觉悟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没有觉悟的,因为我们只看到了名利两种东西,一心只追逐名利,反而将自己遗忘。
但电影中的主人公尼奥不愿一辈子在名利的追求中从生到死,他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一切。
尼奥通过网络发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存在,这个发现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他觉悟的过程,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他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虚幻之中,而真实的自己却在另一个空间里被束缚着,也就是说,即使你现在觉得幸福抑或痛苦,其实都是一种幻觉,因为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电脑程序的设计,是你自己意识的一种创造。
所以,要想找回真正的自己,就要把眼前的一切都看空,即佛教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正的自己,是自己的本心。
我们的本心,像电影中尼奥的肉身一样,固定在一个个小小的容器中,难以逃脱,如果不拯救出真实的自己,我们的本心将会一直被囚禁,遭遇一次次的痛苦的轮回,一直生活在假象之中。
最终,尼奥觉悟了,成为了“the one”(救世主),成为了佛,他看透了一切,认识到世界原本是虚幻的,就像一堆程序那样没有实际存在意义,就在尼奥觉悟的那一刹那,他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他可以控制子弹,爆发出神一般的法力,普通人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之所以能力有限,受到电脑人的统治,就是因为将虚幻的世界当做真实,为程序所束缚,影片中尼奥一旦真正相信自己其实根本不受程序之操纵,马上就可以让子弹在空中停留,也可以像电脑人那样不受限制地自由变化,在虚拟世界中随心所欲。
网络安全故事揭示真实的黑客攻击事件网络安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
然而,在一个与日俱增地依赖数字技术的世界中,黑客攻击事件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本文通过揭示几起真实的黑客攻击事件,旨在提醒读者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第一起黑客攻击事件:美国大选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一起黑客攻击事件震惊了全球。
黑客通过钓鱼邮件,成功入侵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NC)的电子邮件系统,窃取了大量敏感信息。
这些信息被发布到公开的网站上,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争议。
这次黑客攻击事件揭示了政治选举中的网络安全漏洞。
黑客利用社交工程和恶意软件,成功诱骗了一些工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泄露了重要的政治消息。
这个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政府和组织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
第二起黑客攻击事件:医疗机构遭受勒索软件攻击近年来,医疗机构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2017年,英国国家健康服务体系(NHS)遭受了一次广泛的勒索软件攻击。
黑客通过电子邮件附件传播勒索软件,导致数百个医疗机构的计算机系统被感染。
这次攻击对医疗服务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医院的手术被推迟或取消,患者的医疗记录被加密,医护人员无法访问重要的患者信息。
为了解锁这些信息,黑客要求支付比特币作为赎金。
这起事件揭示了医疗机构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脆弱性。
许多医疗机构缺乏更新的安全系统和足够的培训,使得他们成为黑客攻击的易受攻击目标。
此事件促使医疗行业加大网络安全投资,并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意识的培训。
第三起黑客攻击事件:金融机构被黑客入侵金融机构一直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2014年,美国一家大型银行遭受了一次规模庞大的黑客攻击,导致数百万客户的个人和财务信息被盗取。
黑客利用先进的网络攻击技术,绕过了银行的网络防御系统,成功入侵并窃取了重要数据。
这次黑客攻击事件引发了广泛的金融恐慌,许多客户担心自己的资金和身份信息安全。
金融机构被迫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包括强化密码策略、加密敏感信息和实施多层次的身份验证。
2011年,黑客们都干了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2011年网友们都遇到了什么类型的安全问题,即将到来的2012又有那些值得我们特别警惕的?安全无小事,从我做起,一起来回顾下那些安全大事件吧!
毒二代Duqu蠕虫病毒
Duqu蠕虫出生于2011年4月,属于外籍人士,经过国外安全厂商的鉴定,发现它包含有超级工厂(Stuxnet)的血统。
Duqu它爹以攻击伊朗核电站等工业破坏活动一战成名,相比之下Duqu更像是系统中的后门程序,主要目的窃取高科技企业机密技术资料。
目前看来Duqu更喜欢国外的花花世界,国内的网友可以松一口气。
忙着发补丁的三大“乞丐”
因为太出名软件巨头们成为了黑客们的最爱暴露出大量的超级危险的安全问题,就像衣服烂了就要打补丁一样,软件巨头们时不时给自己的产品打打安全补丁。
有这么三家因为补丁数目多可以说是软件界的三大“乞丐”。
安全无小事,没事用漏洞扫描检测检测漏洞,让电脑补补更健康。
①Adobe(PDF阅读,在线视频播放):单单Flash插件就占领了2011年十大重磅漏洞4个席位,近期流行的PDF漏洞也让国外友人好好担心了一把
②微软(占有率最高的操作系统厂商):十大漏洞中占据了3席,其中包含一个Duqu蠕虫利用的零日漏洞。
③Java(流行变成语言,3亿设备安装):对于普通用户可能对Java不是很了解,但是由于他庞大的用户,逐渐成为了黑客新宠。
一类病毒一个坑,更专业的病毒
2011年的病毒更像是病毒各个领域的专业选手一样,知名病毒都有它独有的“客户”
①伪Qvod快播病毒
目标用户是热衷于研究爱情教育片的男性用户,穿上快播的马甲,疯狂中招用户的网游账户,
通过洗游戏装备来获得丰厚的收入。
② IE篡改类木马
目标用户是绝大多数网友,这类木马会篡改IE浏览器首页,桌面生成不能删除的恶意图标,有些还会强制安装很多不需要的软件,它通过网址导航广告,淘宝客点击,软件推广安装来获取灰色收入.
③游戏外挂类木马
目标用户是网游用户,这类木马经常混入一些免费游戏外挂、游戏辅助工具里面,通过盗取热门网游来获得利益。
④网络购物类木马
目标用户主要是淘宝用户,这些木马通常会被伪装成“专柜证书”或者“宝贝实物图片”等具有迷惑性的名称,诱骗用户运行。
用户不慎运行后并不会觉察出任何的异样。
但当用户进行在线支付的时候,木马会在后台偷偷的将收款方替换成骗子的的账号,从而隐秘地将转移网购用户的钱财,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⑤IM盗号木马
目标用户主要是QQ用户,这类木马不仅通过伪快播下载器传播,也经常伪装成免费刷钻软件,美女图片诱惑用户下载点击,套取用户帐号密码以后通过冒充用户欺骗亲戚朋友诈取大量金钱。
躺着也中枪的用户,今年是资料泄露年
3月份:RSA执行总裁ArtCoviello在3月15日称,RSA遭到黑客攻击,获取认证的SecurID 相关信息被窃取。
4月份:“索尼被黑”事件导致黑客从索尼在线PlayStation网络中窃取了7700万客户的信息,包括信用卡账号。
这一黑客攻击事件导致索尼被迫关闭了该服务。
索尼在5月份表示,攻击导致其损失了1.7亿美元。
12月份:CSDN珍爱网开心网猫扑天涯YY多玩51CTO CNZZ eNet智联招聘酷6网非诚勿扰美空等等知名网站用户数据被盗取泄露,数千万用户密码信息暴露在互联网上,同时大量用户被发现微博帐号被盗,支付宝帐号被盗取。
点个链接就变成了蠕虫传播者
8月份,新浪微博XSS蠕虫大范围传播。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超过3万微博用户受到该XSS 蠕虫的攻击,微博用户只要点击任意一条恶意链接就会自动变成黑客的傀儡将恶意链接传播给自己的好友。
不断发展壮大的网络钓鱼行业
网络钓鱼(Phishing)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网络攻击手段,黑客建立一个网站,通过模仿银行、购物网站、炒股网站、彩票网站等,诱骗用户访问。
由于成本低,收益大,钓鱼网站的不仅种类多了数量也增长迅猛。
2011年除了传统的假淘宝网站、假QQ网站、假网上银行网站,六合彩网站,黑客又发展假sina网站,假机票网站,假药品网站。
2012年我们将遭遇什么?
①手机会更危险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超乎想像,智能手机用户增长迅速,黑客盯上移动互联网以后,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必然会越来越多。
②微博将成为钓鱼传播帮凶
微博用户巨大,而且存在大量的明星用户,如果黑客获得了这些用户的帐号信息发布钓鱼信息将会瞬间影响百万级用户。
③钓鱼网站的类型和数量继续增长
钓鱼这种几乎无本生意获得的巨大利益吸引了更多的网络骗子,钓鱼网站的数量增长也成必然。
④网购类面临更多危险
网购用户继续增长,网购规模快速增长必然催生更多的网购钓鱼木马,更多的网购钓鱼网站,更多的黑客想要获取网购用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