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白色污染”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12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全国通用教案名称: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白色污染的危害与影响;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掌握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2. 白色污染的现象和来源;3. 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
教学步骤和活动:活动一: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色污染的现象和危害,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和兴趣。
活动二: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1. 引导学生回顾或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和危害;2. 提问学生,白色污染对环境和生物有哪些危害?活动三:探究白色污染的现象和来源1. 给学生准备一些常见的白色污染物品,如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2. 学生观察这些物品,并分析它们的来源。
活动四: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 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介绍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使用塑料袋、饮料瓶等一次性物品;3. 制作环保袋或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有用的物品,如手工创作或DIY等。
活动五:总结和展示1. 学生小组讨论并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2. 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对减少白色污染方法的理解以及展示成果的质量等;2.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能力;3.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延伸:1. 可借助科普资料、小故事、报纸等拓展学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2. 出席公益活动,如参与环保宣传,参观垃圾分类处理中心等;3. 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白色污染来源,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
(3)讨论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资源等。
(4)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二、活动主题:白色污染的减少与替代1. 活动目的: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替代方案。
2.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如使用环保袋、拒绝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实际行动方案。
(3)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总结出实用的白色污染减少策略。
三、活动主题:环保宣传与实践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宣传环保理念,践行绿色生活。
2. 活动过程:(1)教师讲解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学生分组讨论,策划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宣传海报、录制宣传视频等。
(3)学生分组执行环保宣传活动,向家人、朋友宣传绿色生活理念。
(4)总结活动成果,学生分享自己的宣传经历和感悟。
四、活动主题:白色污染调研与建议1. 活动目的:让学生深入了解白色污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2. 活动过程:(1)教师布置白色污染调研任务,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数据。
(2)学生分组进行调研,总结出本地区的白色污染问题。
(3)学生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如提倡使用环保制品、加强垃圾分类等。
(4)各组分享调研成果,共同讨论如何改进环保工作。
五、活动主题:绿色生活,从我做起1. 活动目的:让学生认识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2. 活动过程:(1)教师强调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
(2)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实践绿色生活的经历,如使用环保制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3)讨论如何将绿色生活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白色污染的定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白色污染现象。
(3) 教师展示白色污染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源等。
(4) 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
二、活动主题:调查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了解身边白色污染的现状。
2. 活动过程:(1) 教师布置调查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2) 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调查过程中的发现。
(3) 学生整理调查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4) 教师总结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
三、活动主题:白色污染解决方案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案。
2. 活动过程:(1) 教师提出白色污染解决方案的要求和方向。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3)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点评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四、活动主题:动手实践,减少白色污染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2. 活动过程:(1) 教师讲解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购物袋、回收废弃塑料等。
(3)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实践活动,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五、活动主题:白色污染宣传周1.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1) 教师布置宣传任务,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宣传。
(2) 学生分组进行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拍摄宣传视频等。
(3) 学生分享宣传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4) 教师点评宣传成果,总结宣传活动的意义。
六、活动主题:走进科学,了解塑料的发明与影响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塑料的历史,以及塑料发明对环境的影响。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白色污染一、活动主题:认识白色污染1. 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资料。
(2)准备白色污染实物(如一次性塑料袋、塑料瓶等)。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展示白色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讲解:介绍白色污染的定义、来源和危害。
(3)实例分析:展示白色污染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其危害。
(4)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减少白色污染,提出解决方案。
(5)总结:引导学生珍惜资源,从自身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二、活动主题:白色污染的调查与分析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白色污染的资料。
(2)制定调查问卷。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
(2)调查问卷: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周围人对白色污染的认识。
(3)数据分析:整理调查问卷,分析人们对白色污染的了解程度。
(4)小组讨论:讨论调查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引导学生从调查中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三、活动主题:绿色生活,拒绝白色污染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绿色生活的意识。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减少白色污染。
(3)提高学生的环保行动能力。
2.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绿色生活的资料。
(2)准备环保袋、可降解塑料等绿色替代品。
(3)分组讨论所需材料。
3. 活动过程:(1)导入:讲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白色污染。
(2)绿色替代品展示:展示环保袋、可降解塑料等绿色替代品。
(3)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白色污染,使用绿色替代品。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绿色生活实践,如购物时使用环保袋。
四年级第二学期综合性学习案例——清除“白色污染”案例设计土门关小学寇占德教学设想:本课是以环保为主题开展研究调查的教学活动。
教材以家乡母亲河变了为引入点,让走到学校前后两边的河边去观察了解,教师讲述当年的后白河的摸样引发思考,认识什么是“白色污染”。
本次活动让四年级一班学生参加,先分成四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要求责任性较强),教师分派任务后以小组形式调查。
擦亮自己的眼睛,抓住身边乱扔塑料袋等垃圾的普遍现象(因为本校门口有四个小卖部经常给学生提供小吃),激发学生认识白色垃圾的危害,在教学过程中以调查、讨论、汇报活动为主,放手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
教学目标:1、各小组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白色污染情况。
2、认识白色污染对环境以及身体的危害。
3、通过讨论,提出倡议,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4、制作环保小报,展示在校园。
教学重点、难点:1、真正认识“白色污染”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
2、让学生绘画手抄报,在学校内外、家庭成员中大力宣传。
教学课时:预计二到三课时完成教学准备:相机、教科书、课件、调查表、彩笔、纸张(每人一份)。
教学过程:(一)第一小组到学校周围餐馆调查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第二小组到集贸市场(做好选一个本地的赶集日),让三、四小组长带领组员到前后、河边实地步行一公里,进行观察记录。
(二)一、进入班级汇报调查结果师:各位同学,老师让大家到市场、河边等处调查了解你们发现什么?生:垃圾、河水、草地等情况……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先让老师你们的记者。
第一组同学调查内容是餐馆使用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和每天的所用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积极与大家分享。
生1:我问过我家门前的小食店,他们每天大约要用一百多双一次性饭筷子左右。
一年就需要3、4万。
生2:我调查过“好再来餐厅”,老板说每天大约需要200多个一次性纸杯,那么一年就需要7万多。
生3:我去过“大老郭饭店”,他们除了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杯子,每天的用量很多,还有送宴上门时所用的餐具算不清楚。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全国通用《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生通过自行调查初步了解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②知道了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2、能力目标:①学生通过自主参与调查,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②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培养独立解决能力,增强实践;③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①在认识白色污染的来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的情感;②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白色污染?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从我做起,做个消灭白色污染小卫士。
三、教学难点:认识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并了解日常生活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白色污染的产生。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听!窗外树上的鸟儿在歌唱!看!校园枝繁叶茂!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花香。
在这样阳光明媚日子里,大家最想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师:好!跟着老师一起出发吧! (欣赏风景图片)师:我们在来一起看看漂亮的环境多了这些东西,你们感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件,出示白色污染有关图片资料并揭示课题:现在这种污染已经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并称之为“可怕的白色污染”,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二)、了解什么是是白色污染。
1、学生说一说什么是白色污染? 2、学生汇报。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三)、小组合作,统计数据,深刻了解白色污染。
1、说说平常看到的“白色污染”有哪些?(一次性饭盒、各种塑料袋……) 2、小组合作,统计数据(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全班平均每个家庭一天大约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同学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分别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我们的国家有13亿人,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那该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学生讨论、合作计算。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可怕的白色污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白色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白色污染主要指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和废弃物的无序处理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展一次以“可怕的白色污染”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环保意识,而且能够增加他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了解与认识。
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白色污染问题的认识和了解;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 引导学生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白色污染产生。
活动时间:一天活动流程:第一步:导入环境问题(2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观看和感受城市中的白色污染现象,如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过度使用和乱扔的现象。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了什么危害?为什么要减少使用和处理这些塑料制品?通过讨论,激发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了解白色污染的来源和影响(3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报告等形式,让学生自主调研白色污染问题的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如采访、上网查找资料等。
然后,每个小组可以向全班同学进行简短的汇报,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
第三步:实地考察与实践(60分钟)组织学生前往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和观察白色污染的实际情况:学校周边是否存在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等。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调查并记录下来。
在实地考察之后,学生可以回到教室,和同伴一起展示和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第四步:主题体验活动(60分钟)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验白色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与白色污染相关的实践活动。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制作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子或环保餐盒,并进行使用和展示;学生也可以通过DIY手工制作一些艺术品,如利用废旧塑料制品制作的装饰品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深刻地感受到白色污染问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4课《可怕的白色污染》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目前社会环境中的“白色污染”情况。
2、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区有哪些白色污染的现象。
3、从我做起,积极想办法消灭白色污染。
教学重难点:从小学会保护环境,消灭白色污染。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了解“白色污染”、考察“白色污染”一、谈话引入:读题,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你平时看到的“白色污染”有哪些?二、关于“白色污染”,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三、小调查:组成调查小队,进行调查了解“白色污染”的情况。
第一小组:通过看书、上网查询什么是“白色污染”,了解“白色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性。
第二小组:到餐厅、酒家调查使用发泡饭盒情况,每天用量多少?每年用量多少?第三小组:到菜市场、超市调查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情况。
第四小组:到河流、湖边、路边观察“白色污染”的情况。
四、问一问妈妈、爸爸和家里其他人对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有什么样的想法。
妈妈的看法:爸爸的看法:家里其他人的看法:五、组织学生对学校进行“白色污染”的调查。
六、实践活动:调查一下本班同学使用塑料食品包装袋的情况,一天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学校一共有多少个学生,每天一共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星期、一个一年又要用掉多少个塑料袋?如果一个塑料袋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如将塑料袋铺开,请你计算一下学校每年用掉塑料袋,占地多少平方米?第三、四课时分析“白色污染”、消灭“白色污染”一、复习上节内容。
二、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白色污染”确实严重,它们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因为:(请你们写出原因。
)三、小组讨论:为什么“白色污染”会这么严重?把讨论结果写下来。
四、辩论题:“政府应不应该禁止使用塑料袋?”五、与同学写一分倡议书,号召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综合实践《可怕的白色污染》活动案例综合实践《可怕的白色污染》活动案例活动目标:⒈通过同学调查、相互沟通、了解白色污染的有关状况。
⒉通过收集有关数据和计算,使同学熟悉到白色污染的可怕性及严峻性。
⒊使同学受到环境爱护训练,树立环保意识,自觉爱护环境。
活动预备:课前调查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
活动过程:一.多媒体出示:(或录象)⒈看一些白色污染物:塑料袋、饭盒等。
⒉看废弃的塑料袋和塑料盒堆放在一起以及漂移在河面的场面。
二.依据以上资料和自己的生活阅历,说一说什么是白色污染,它的危害有多大,并和同学们争论一下。
三.分小组活动:⒈每个同学相互沟通自己家里一天大约要用多少个塑料袋。
⒉将结果填入统计表中,计算一下平均每个家庭一天要用掉多少塑料袋。
附统计表:(也可以自拟统计图)小组成员家里每天要用的塑料袋数⒊告知同学全校同学总人数,同学计算全校同学家庭每天要用多少个袋?一个星期用掉多少个塑料袋?一个月呢?一年呢?四.各小组汇报。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五.假如一个塑料袋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分米,请你计算一下假如把我们学校的家庭每年用掉的塑料袋铺开,占地(),然后引申到更多的地方。
六.依据以上数据,以小组为单位争论并相互沟通。
⒈白色污染的严峻危害性。
⒉如何削减白色污染。
⒊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向全班相互沟通以上两个问题的争论状况。
七.师小结:多媒体出示县里选择实行的环保措施。
八.同学如何从自己做起来削减白色污染,自觉爱护环境。
活动体会: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同学经受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另一方面同学通过触目惊心的数据,熟悉到白色污染的严峻危害,树立了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这次实践活动中,也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学科的紧密联系,使同学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生活中到处有学问。
此外,此次活动大大提高了同学的创新力量,如有人提出办一期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墙报等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同学更加了解了社会生活,进展了社会实践力量。
——可怕的“白色污染”活动理念:本课是以环保为主题开展研究调查的教学活动。
教材以地球母亲的哭泣引入,让学生进行思考,认识“白色污染”。
以小组调查身边一些破坏环境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从身边的现象最直观地认识“白色污染”的严重与危害。
在教学过程中以讨论活动为主,力求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活动目标:1、小组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白色污染情况。
2、认识白色污染对环境以及身体的危害。
3、通过讨论,研究出保护环境的方案,并做到以身作则。
4、动手制作宣传海报,让更多人改掉破坏环境的行为,一起保护地球母亲。
活动重点、难点:1、学生能真正认识“白色污染”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危害,从而由心而发地去保护环境。
2、让学生动手制作宣传海报,起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的作用。
活动准备:教科书、教学课件、调查表、彩笔。
活动过程:一、汇报调查结果引入课堂(课前教师先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进行实地调查活动)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进行的调查活动进行得顺利吗?生:顺利。
师: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先让老师当一回记者。
第一组同学调查内容是餐厅、酒家使用发泡饭盒的情况和每天的所用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积极与大家分享。
生1:我问过我家门前的小食店,他们每天大约要用50个一次性饭盒左右。
一年就需要1万3千多个。
生2:我调查过市场对面的酒家,老板说每天大约需要1百个一次性饭盒,那么一年就需要3万6千个左右。
生3:我去过市场旁边的快餐店,他们除了用一次性饭盒外还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杯子,每天的用量很多,都酸不清了。
生4:对,快餐店大多都用一次性碗筷。
我还看见他们的店铺门口的垃圾很多,其中大部分是一次性用具,……第二组调查的内容是到菜市场\超级市场调查塑料包装袋的使用情况,学生把调查到的都说出来。
生1:我看见市场的出口大多数人买完东西都用塑料袋装的。
生2:有一些人买一次菜要用好几个塑料袋,买菜一个,买肉一个的。
生3:我到过“顺客隆”店员说他们明天要用四五百个塑料袋,那么一年就需要14到15万个…….第三组同学是到河流、湖边、路边观察污染的情况,学生以自己的感观作发言。
生1:我看到我上学的路两旁都有很多垃圾。
生2:我觉得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河河水很脏,还有点臭。
生3:学校外面的小河水面很多垃圾漂着……...教学分析:通过调查学生从身边的环境很直观地初步了解他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中的污染情况,起到了感知、认识的作用。
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认识“白色污染”明白“白色污染”的形成。
师:通过这次的实地调查,相信同学们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那么你看了这些现象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提问:让学生一一说出自己的感受。
生1:到处是垃圾让人看了感到不舒服。
生2:我觉得这些人太没公德心了。
生3:这是因为人们乱丢垃圾形成的。
生4:现在的人环保意识不够好。
师总结: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环境保护意识却越来越差,造成地球污染越来越严重。
活动分析:通过提问,让学生认识到这种现象的起因,明白会形成污染,自己也有一份责任。
激起同学们保护环境的信念。
三、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
(课件出示)“白色污染”的图片。
提出问题:认识了“白色污染”之后,你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吗?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生1:丢弃的塑料袋回污染水源。
生2:塑料有毒回危害健康。
生3:垃圾会发出臭味,污染空气……师:不错,下面我们听听特报记者是怎么说的。
(放录音,出示课件)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
它可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元凶。
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
实验:燃烧作业本纸与塑料袋。
让学生从产生的烟、火的颜色、气味和燃烧后的残留物等方面直观了解“白色污染”对环境与人体的危害。
生1:纸可以烧成灰,塑料袋不可以。
生2:塑料袋在燃烧时会产生浓烟,而作业本纸没有。
生3:燃烧塑料袋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气味。
…….活动分析:通过实验,学生对“白色污染”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了解学生家庭中每天使用塑料袋与一次性饭盒情况。
师:同学们你们有用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吗?生:(齐)有。
师:那么你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用?生1:买菜时会用。
生2:买早餐时通常用到。
生3:到商店买日用品时用到。
生4:买书时用塑料袋装的。
…….师:原来这塑料袋在我们同学们的生活中用途有这么广,那么你们用完这些塑料袋会怎么处理?生1用完后就用来装垃圾。
生2:用完后就丢垃圾桶。
生3:可以用来装其它的东西,多次使用。
……师:其实我们现在也有一些垃圾回收店,路边也有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我们可以把垃圾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循环再用,减少浪费。
活动分析:通过这样的问答,让学生了解垃圾回收的方法,知道其实垃圾也可以有它的用处,可以循环再用,明白减少浪费的方法。
师:那么你们每天、每个家庭大约要使用多少个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学生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
调查内容是组员每7个家庭一天要用多少个塑料袋和一次性饭盒,全组明天一共的使用梁量是多少?我们小组家庭每天产生有害垃圾数调查问卷我们小组家庭每天产生有害垃圾数调查问卷完成后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可怕的白色污染》社会调查活动方案(一)、调查目的:更好地了解家乡白色污染的情况。
(二)、调查周边人们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情况并作好记录:(三)、活动过程记录: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塑料制品,特别是各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各种塑料袋……随着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数量不断地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我们小组展开了调查,首先我们小组一行人来到了步行街,因为这是使用塑料制品特别多的地方,一路上,我们看见几乎每个行人的手上都拿着三至五个塑料袋,有的甚至十几个之多。
为了得到真确的数据,我们小组一行人走进了一间鞋店,向老板调查本店的塑料袋的用量。
起初老板根本不想跟我们透露,可在我们的一再追问下终于说出了一大约的数据(一天):店里生意不好的时候三四十个塑料袋是没有问题的,生意好的时候就至少要一百多个左右!这个数据使我们整组的人都吃了一惊,虽然在调查之前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这个数据实在太惊人了。
一间普通的鞋店不好生意的时候都有三四十个就以这个数据来算,一条步街为例一天就可使用一万多个塑料袋。
而且步行街并不是顺德最热闹的街道。
就可想而知顺德白色污染的情况有多“乐观”了!之后,我们来到了某市场,市场的环境不用说一个字“遭”!我们来这的目的是为了人们对白色污染了解多少!在接受“采访”中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的对白色污染都有一定的了解!但向他们提出用可重幅再用的物品代替时有九成人表示不接受或回避回答。
在我们初步估计不用三十年顺德的垃圾场会全面超载!处理他们是政府的一道难题!(四)、学生心得:经过这次调查使我们认识到家乡的污染十分严重!改善白色污染迫在眉睫!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师总结:(出示课件)以这组同学为例,他们每天一共要用18个塑料袋左右,那么平均一天就是3个,我们按每天3个来算(出示课件)我们学校250个学生,每天就是750个,每个月就是22500个,一年就是273750个。
这么让人惊讶的数字,那么我们村、镇、区、市你想一下会有多少个?这数字太惊人了。
五、提出减少“白色污染”的建议。
师:这样下去,我们的地球母亲不知道会变成怎么样了,可能一百年,二百年之后,我们人类就没法生存了,那你有什么方法去改变这种现象?下面我们分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对保护环境的建议,后提问。
生1:我以后要少用一些塑料袋。
生2:用后的垃圾分类放进指定的垃圾桶。
生3:要把垃圾处理好不乱丢。
生4:让爸爸妈妈也少用一些塑料袋。
生5:以后买东西也带一个篮子去装……师:不错,希望你们都能做到,老师也给大家一些保护环境的建议。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活动分析:通过讨论这个问题,学生知道了怎样做才可以保护环境,增强了学生对保护环境的信心。
六、动手制作保护宣传画。
师:可是只有我们的力量是不足以保护好环境的,我们还要让更多人去保护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做个环抱小卫士,做一回宣传大使,……学生分组进行宣传画制作,指导学生想一想:1、怎样才让别人看后能爱护环境?2、你制作的宣传画准备贴在哪儿?3、用什么画什么语句表达保护信息?画完后进行展示、评比。
学生评价:我们看了这些图画后觉得爱护环境真的很重要,我们认识到家乡的污染十分严重!改善白色污染迫在眉睫!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应该从今天开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做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活动分析:通过宣传画的制作,充分发挥叙述的想象与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加深学生对保护环境的信念。
七、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白色污染”有了更深了解,希望大家从今天起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做起,一起保护我们美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