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应用范围与设计标准一、引言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它以钢筋混凝土为基础,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使得混凝土在受力时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如桥梁、高层建筑、地下结构等。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范围和设计标准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原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是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改善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
预应力是指在混凝土未受力时,通过预先施加一定的拉应力或压应力来改变混凝土的内部应力状态,使其在受力时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
预应力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静态预应力,即通过机械或液压装置施加预应力;另一种是动态预应力,即通过钢绞线等材料进行预应力。
预应力的作用是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应力分布,使得混凝土在受力时具有更强的承载能力。
具体来说,预应力可以使混凝土在受力时有更高的应力水平,从而提高其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同时,预应力还可以缩小混凝土的变形,提高其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总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通过预先施加预应力,改善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应用范围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如桥梁、高层建筑、地下结构等。
以下是各种建筑结构中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1、桥梁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在桥梁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具有结构轻巧、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桥梁设计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可以通过施加不同方向的预应力来达到不同的受力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技术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使得高层建筑具有更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施加不同方向的预应力来达到不同的受力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
工程技术综述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侯名飞(江苏文通建设有限公司,江苏淮安223005)喃要】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领域,丸其在房屋建筑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是预应力技术优良特性实现的可靠保证。
陕键词]后张法预应力;施工墩术;应用1工程概况该工程结构类型为预应力框架结构,框架主梁、柱设计中均为有粘结预应力张拉,在外环梁及剪力墙简体中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大厅预应力梁的跨度东西方向为27.9m,南北方向为29.7m,双向主梁的截面尺寸为550X1800m m及550X1800~2100m m(结构找坡的原因);椭圆型服务厅预应力梁的跨度东西方向最大单跨30m,南北方向为46m,其中支撑主梁的8根中1200m m的圆柱也采用单向有粘结预应力张拉。
联系椭圆外圈的环梁及剪力墙筒体采用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有粘结预应力张拉每组为4束7’中15.24的钢绞线组成,无粘结预应力张拉每组为4根中1524的钢绞线组成。
所有梁、柱及剪力墙的预应力筋的设计强度标准值f pu=1860N/m m2.单股面积A s=139m m2,弹性模量为1.95*105M pa的低松驰的钢绞线:张拉端采用O V M l5-54-4型自锚式夹片锚具,锚固端采用O V M l5—5(-4P型锚具;预应力张拉设备采用Y D C240Q型千斤顶,张拉控制应力6c on取0.70pt k=l302M pa:有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外套管采用中72的金属波纹管,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则采用专业钢绞线生产厂家生产的外套塑胶管的预应力钢绞线。
2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21波纹管制作1)金属波纹管须采用手提式砂轮切割机,不使用电焊切割以免波纹管产生破坏:2)在钢筋初步安置成型后,马上开始将波纹管按设计的张拉曲线进行安放,并每隔40cm左右采用中8的钢筋作…S’状与两侧钢筋绑扎,再用铁丝绑扎固定,避免管道在砼浇筑过程中位移;3)金属波纹管管道接头与破洞必须在浇筑砼前用胶带绑扎修补好,由于本工程在波纹管与钢绞线之间增加—道尼龙套管,因此可以确保在砼浇筑过程中浆液等的挤入,从而达到最佳的张拉效果:4)波纹管管道每隔一定距离(一般每隔5m)设一灌浆排气孔管,并在最低点设一处排水孔管。
预应力的作用及原理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其作用是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以下是预应力技术的作用和原理的更深入的探讨:一、预应力技术的作用1. 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预应力技术可以显著地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
由于预应力产生的压缩应力减少了混凝土受拉的面积,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应力,广大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
2. 增强构件的耐久性:预应力技术可有效地抵抗混凝土的裂缝和变形,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少混凝土与环境中的空气、水、盐等物质的接触,从而减缓混凝土老化的过程。
3. 改善施工效率:在采用预应力技术时,可以通过提前制作工厂拧紧预应力,取代传统现场钢筋加固的过程,从而减少钢筋加固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
4. 实现轻量化: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从而减轻混凝土结构的总重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同时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
二、预应力技术的原理预应力技术是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其原理与混凝土本身的力学性质有关。
建筑结构在受力时,混凝土内部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预先加固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从而在混凝土的受力过程中产生与钢筋相反的压缩应力,在减少混凝土受压应力的同时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预应力技术采用钢筋在施加拉力后,使混凝土块得到压缩,而压缩就意味着混凝土在压缩带域内的应力状态提高了。
由于混凝土在受压状态下的强度明显高于受拉状态,预应力就能够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
总之,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工程技术,其通过施加预先定义量的压缩力,可以提高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从而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抗震性和承载能力。
应用预应力技术能够在建筑施工方面提高效率和减少材料用量,从而实现经济实惠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预应力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加固和改善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其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施工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定义、原理、施工过程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定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在混凝土结构完全浇筑固化后,再施加预应力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技术相比,后张法采用了不同的施工顺序,即先浇筑混凝土结构,再施加预应力。
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的收缩和温度影响,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2.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原理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基于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和预应力的应用原理。
在混凝土固化后,其内应力已经减小到很小的程度,此时施加的预应力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同时,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钢束的位置和应力大小,对结构进行局部加固和调整,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3.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钢筋配置、预应力施加和锚固。
首先,在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预埋钢筋,在预定位置安装张拉器和锚具,然后进行钢束张拉和锚固,施加预应力。
最后,进行张拉钢束的放松和灌浆,保证预应力的传递和固定。
4.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各类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在桥梁工程中,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增加桥梁的承载能力,减少结构的变形和开裂,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其次,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建筑物的墙体和柱子的施工,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此外,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还可以用于隧道、坝体等大型工程结构的施工和加固。
总结: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完全浇筑固化后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在桥梁、建筑物和大型工程结构等领域,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预应力在建筑中的应用摘要:社会的蓬勃发展,使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而预应力技术则是让建筑工程在激烈的竞争状态下胜出的砝码之一。
本文在探究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实际运用,提出了一些意见看法。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建筑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对建筑物的需求也在与日增长,在现代建筑中各种各样的材料、施工技术层出不穷,预应力技术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在预应力技术作用的影响下,无论是混凝土质量还是成本控制上都有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改善。
1简述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在探究建筑工程中预应力的实际运用之前,笔者先简述一下什么是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
繁杂的施工方法几乎每天都在保持增长,这对现代建筑工程而言一方面可以说是好事,因为可供对比的施工技艺多,并且能从中筛选出更适应本建筑工程的方法。
但在面对多的令人感到眼花缭乱的施工技艺和施工材料时,还是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为节约占地面积,随着高楼得出层数越高,在为繁华的都市锦上添花的同时,对所依附的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是绝了整体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即便在多如牛毛的建筑技艺面前,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也是现在建筑工程施工方的首选。
较之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者显然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这是过去的技术在质量和节省材料上都是无法比拟的,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自然也相对较高,这也相当于是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之路上的最大障碍。
上世纪末期开始,从建筑工程中的硂技术的发展便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基本上与发达国家的水平没有区别,它的特点是运用高强度预应力硂钢材以及相关工艺技术,对整体结构施加预应力。
随着社会的繁荣富强、我国的发展已经渗入了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是人们的思想意识。
相比于过去,人们对建筑物的需求并不仅仅是满足于能遮风避雨,而是提出了更多的附加值方面的要求,包括建筑物内部开阔度、舒适等,预应力技术能使这些在过去还属于梦想的愿望成为现实。
预应力发展现状预应力是指在预先施加应力的情况下,将结构构件整体或局部地使之产生预定的初始应力状态。
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包括桥梁、楼房、地基、坝体等。
预应力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刚度、耐久性和抗震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预应力技术已经成为各种大型工程的常见施工技术。
在桥梁领域,预应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梁体、框架、索塔等构件的施工中。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有效地控制桥梁的变形,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少桥梁的施工时间,提高工程效率。
在楼房建设中,预应力技术被用于地下室、楼板、柱子等构件的施工中。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增强楼房的整体稳定性,提高楼房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实现楼房的大跨度设计,增加楼房的空间利用率。
在地基工程中,预应力技术被用于地基的加固和土层的加固中。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使地基变得更加坚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减少地基的沉降。
在坝体工程中,预应力技术被用于大坝的建设和修复中。
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以增强大坝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大坝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此外,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少大坝的渗漏,提高大坝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预应力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预应力技术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应用。
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工程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预应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促进工程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现代商业建筑中的应用【摘要】预应力技术是逐渐兴起且走向日臻成熟的的一项施工技术,它提高了混凝土构件的抗压、抗渗、抗疲劳、抗剪能力,节约建筑材料同时降低建筑结构自身重量,使开裂度和挠度减少。
从而使建筑更加的美观、长寿。
本文通过对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厦门国际银行大厦建筑中的应用的分析,力求找出其在在现代商务建筑中的应用特点,从而总结规律,为更好地利用预应力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预应力;国际银行大厦1预应力施工技术简介预应力技术是二十世纪初逐渐兴起的一项施工新技术,说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其实指的就是其在混凝土的工程里的运用,为了使混凝土的结构能够产生预应力状态并抵消或者减弱外荷载导致的拉应力,相关设计和施工人员必须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进行系统构建,也就是混凝土凭借自身特有的的高抗压度来对它的低抗拉程度进行互补,以此来实现在受拉区的混凝土能够延缓开裂的目的,从而提高承载力。
总的来说,应用到建筑施工中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一般使用的都是高强度的混凝土和钢材,这样就使得预应力混凝土的构件有了高强度的抗压、抗渗、抗疲劳、抗剪的能力,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对钢材和混凝土的应用起到了节约的作用,也能使得建筑结构自身的重量降低,这样就能使得它的开裂度和挠度减少。
而且预应力混凝土的技术能使建筑更加的美观、长寿。
所以在目前的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因可以确保材料高强度的性能得以充分地利用,且还可以对混凝土的开裂进行预防和阻止,鉴于这一系列的优点使得它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被广泛地拿来进行应用[1]。
2现代商务建筑应用预应力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到运用的必要性,先说下现代商务建筑的特点,最显著的是办公类的建筑,特别是现在城市里最多的高层商务办公楼,高层办公建筑往往以其宏伟的尺度和超大的体量,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决定和影响着所在城市区域的艺术风格和美感,作为现代办公建筑,功能要求必须放在首位,目前,“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建筑成为人们所青昧的一种建筑形式,创造舒适、健康的空间环境是永恒的话题。
预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结构应用中问题的思考摘要:在科技水平、社会持续发展下,建筑技术取得显著进步,促使更多新型技术和方法受到广泛运用。
此类新型技术、理念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施工工艺的简化,而且还可以提升工程整体施工效率。
其中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因为可以改善建筑结构耐久性、稳定性,所以,使其不断受到人们应用和认可,只有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合理掌握,才能保证该项技术得到科学运用,真正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结构应用中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建筑工程;结构应用;问题1预应力混凝土的相关概述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由混凝土与钢筋融合而形成的高强度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为避免混凝土出现早裂现象,从而在结构构件使用(承载外力负荷量)前,预先为混凝土构件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在混凝土受拉范围内,对钢筋进行人工施力张拉,产生回缩力,从而使混凝土产生预应力。
利用预应力混凝土制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当结构受外力拉伸时,其所具有的预应力会进行抵消处理,从而限制了外界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这种技术被称为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2预应力混凝土在建筑工程结构应用的重要性2.1有利于调整结构内力由预应力混凝土相关概述可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对建筑工程整个结构的内力具有有效的调整作用,当建筑工程受力拉伸时,在进行力传递时,也对力进行了抵消处理,从而降低外部荷载力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影响,避免结构变形、开裂等问题的产生,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整体稳定性。
2.2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结构性能目前,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与认可。
利用预应力混凝土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与优势,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结构的承载性能;有利于降低建筑工程墙壁开裂、裂缝延伸等问题的产生;纵向预应力对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能的提升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相较于普通混凝土结构而言,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提升钢筋混凝土对受力的荷载性能,从而实现了建筑工程项目抗震性能的优化,有效改善地震对建筑结构的损坏。
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桥梁施工中的应用预应力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施加预先应力来提高其抗压、抗弯和抗剪等能力的技术。
在现代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广泛,被认为是提高桥梁结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的有效方法。
一、预应力技术的基本原理预应力技术采用张紧预应力钢筋的方法,将钢筋张拉到一定长度,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张紧的钢筋上,待混凝土硬化后,将预应力钢筋缆松弛,使之发挥预应力作用。
预应力技术是一种在施工时施加预先应力,以增大混凝土梁在使用时的承载能力的方法。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提高桥梁的抗弯和抗扭能力,并保证桥梁长期稳定性。
其具体应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1. 主梁预应力作为桥梁的主要承重部分,主梁的治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桥梁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因此,在桥梁施工中采用预应力技术对主梁进行加固是非常必要的。
主梁的预应力加固方法一般包括后张法、同向法、交叉法等多种方式。
2. 悬索索预应力悬索桥梁是特殊的桥梁类型,预应力技术在悬索桥梁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悬索桥梁的构建过程中,悬索索受到极大的张力,需要采用先张紧,后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预应力加固。
通过应用预应力技术,不仅可以增强悬索的稳定性,而且能够显著提高悬索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桥墩的强度和稳定性是桥梁的重要保障。
预应力技术可以通过对桥墩进行预应力加固来增强其抗震、抗风性能,使之具有更好的抗震能力和稳定性。
4. 钢筋混凝土板预应力预应力技术不仅适用于桥梁主梁和桥墩,而且还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的预应力加固。
在混凝土板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先张设预应力钢筋,可以增加混凝土板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提高钢筋混凝土板的使用寿命。
1. 预应力技术可以使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压能力大大提高,从而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预应力技术可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
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各种预应力结构形式的分类说明,和对预应力平板结构优点的重点阐述,分析和比较预应力结构的竞争力所在及其适用范围,达到预应力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的目的。
[关键词]:预应力现场施工
中图分类号:tu378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29- 0272-01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住房和工作环境及消费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要求有较好的内景,办公室要求有开阔舒畅的空间,建筑要追求较大的净高,预应力结构的出现,轻松的实现了这些要求。
1、预应力平板结构
传统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需在柱间及隔墙下设置框架梁和次梁,这必然导致室内明梁纵横交错,降低了楼层的有效高度,影响了室内美观和使用功能,装修也较难处理;由于室内明梁的存在,隔墙布置的任意性受到限制,室内功能的重新调整比较困难,而一栋建筑物在其50年甚至70年使用期内都不需对空间重新分隔和变换使用功能是很难想象的。
若设计中楼盖体系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结构或预应力平板结构,以上问题则迎刃而解;工程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由于内隔墙较多,附加荷载较大,要使普通钢筋混凝土平板的裂缝控制等级及挠度满足规范要求,计算所需板厚较厚,同时普通钢筋用量也较大,不经济。
因
此,为了提高整个楼盖的抗裂性能,减薄板厚,减轻结构自重,提高其使用功能,采用近年来在大量工程中得以广泛应用的现代高效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将整个楼盖设计为后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这种结构具有各种预应力结构的许多共性,其优点主要有
(1)有利于减少地下室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
对于有地下室的大型建筑或高层建筑,常常把地下室作为车库或商场。
底板、顶板均可做成预应力平板;局部配电房,发电机房等需层高较高者,可局部下挖,使之达到设备高度要求;这样,在地下室中,则降低了层高,减少了水压力,减少了底板支模工序及基坑开挖深度,减少了外墙砼用量,从而降低造价。
若是把上部结构也做成预应力结构,或选平板结构或选有梁大板结构,均能扩大柱距,使柱子和基础数量减少,也增加了室内的净面积。
车库可以比上部结构做普通结构多出许多个车位出来,商场则可以摆放更多的货品栏。
(2)利于增加建筑物楼层的净空高度或者减少层高
对于6~9m跨度的楼盖体系若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梁板需要占去700~1000mm的净空,若采用预应力楼板后,室内明梁取消,板厚为180~200mm(托板部分总高度300~350mm),这样在净空部变的情况下,每层可以减小500mm以上的层高。
(3)利于改善结构的使用功能
现在业主根据自已的爱好,经营商品的组成变化,需要对商场
及办公楼进行重新分隔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不同时期因业主的变化,都会有不同的间隔要求。
预应力楼板对用途的改变极容易适应,在任意位置均可以设置隔墙,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可给用户最大的自由度,使房屋使用功能及档次得到很大的提高,是房屋销售的一大卖点。
另外预应力楼板取消了室内明梁,避免了由于管线及通风管道的铺设使层高大大降低的问题,同时也为管道的安装提供较大的方便,预应力平板的分隔墙可以任意间隔,更是解决了各层各户布置均不同带来的普通梁—板结构设计及使用之间的矛盾,这点也对回迁房的分割带来极大方便。
(4)具有优越的抗裂性,减少钢筋用量,降低结构的造价。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种预应力筋可产生一个向上等效荷载,同时在板中产生一个轴向压力,使平板刚度提高,挠度大大减少,抗裂性能也大为提高。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平板结构可以降低结构的造价是因为,第一普通钢筋用量减少,因为1)预应力筋强度高(是普通钢筋强度的3-4倍),且一条预应力筋在跨中作底筋而在支座又弯上做面筋,使预应力筋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2)有梁板往往以极值代替平均值进行抗弯设计,无梁板直接以平均值进行抗弯设计;3)无梁板充分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较有梁结构箍筋用量省很多;4)预应力结构不需要为控制裂缝或提高刚度增加普通配筋,裂缝控制要求越高,预应力结构优势越大(如地下室底板、有填土的顶板等);5)规范规定的预应力板的构造配筋率比普通板低。
(5)施加预应力后楼板的模板就可以拆除,施工方便,速度快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施工进度可以加快,这主要是因为:a. 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取消了许多梁,模板用量明显减少;而且模板安装简单方便,节省时间。
b. 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结构后,楼面结构的普通钢筋用量将减少,而且减少的大多是绑扎费时费力的梁钢筋,平板钢筋绑扎快捷方便,预应力筋与普通钢筋的绑扎可以交叉进行,节省时间。
由于以上预应力无梁结构施工省人力、省模板及铺材、模板周转加快、施工周期缩短(从而人工费用减少)的特点,有过体验的土建施工单位,更乐于这种结构的施工。
2、有梁大板框架(或剪力墙)结构
有梁大板结构是柱子于柱子之间布明梁,大板上布置隔墙的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于平板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柱距比较大,由于省去了次梁,避免了室内错综复杂的次梁,内景好,增加净空,抗裂好,省材料省模板和拆模人。
由于结构种还带有明梁,结构仍然属于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可以用于平板结构所不太适宜的高层或抗震设防烈度比较大的地方。
有梁大板结构适合用于住宅和办公楼,尤其是住宅,不设次梁,既避免了室内难看的次梁景观,也利于住户自行隔断房间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即使更换了新住户,改造房子时仍然可以再次自行布置房间。
3、特种结构及其他
随着公共事业的发展,各种特殊功能的构筑物不断出现,有些特殊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受力性能常常需要预应力技术才能实现,
预应力技术在这些特殊功能构筑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大悬挑结构
体育建筑在各大中城市兴起,体育建筑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使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丰富多彩。
如南京为承办第三届城运会兴建的四座体育馆,关键结构部位都是采用预应力技术;江苏省的仪征化纤体育场、无锡市体育场都采用了大悬挑的预应力混凝土雨蓬。
随着钢结构的发展,许多雨蓬采用钢结构,可以获得更大跨度,所以在适当跨度内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还是有很大的优势。
(2)储罐与筒仓一般地,储罐与筒仓对抗裂要求比较高,预应力技术广泛用于这种结构主要利用预应力主动轴力来抵抗混凝
土拉应力来提高抗裂性能;尤其是圆筒结构,环壁的混凝土只受环向轴力作用,正是预应力最适合的结构形式。
绕丝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水池在国内应用了几十年,主要采用预压应力来抵消由于水对筒壁产生环向拉应力。
这样用高强钢材提高了抗裂性能就可以在同等抗裂条件下减小截面尺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其他
各种用途的塔式结构如电视塔、通信塔、灯塔及各种水塔中,预应力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
5、结语
预应力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工程实践和不断研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项工程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将日臻完善。
工程实践告诉我们,预应力技术以种种优势,在某些建设领域有着强大的生
命力和竞争力,甚至在其还未完全占领的领域仍然具有强大的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