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机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3.37 KB
- 文档页数:3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防治进展作者:卢庆弘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18期髋关节置换术是严重髋关节疾患的有效治疗手段,它能有效地恢复肢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但术后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如脱位与半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感染、骨折、深静脉血栓、异位骨化、肢体不等长、假体术后损坏、血管神经损伤等,现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1 脱位与半脱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上都带来了痛苦。
主要原因有[1]:①人工股骨头直径过小应力过于集中,脱位发生率增高。
使用小股骨头(22 mm)可使脱位发生率明显增高,使用限制性衬垫则降低。
目前一般使用股骨头直径为28 mm,髋臼直径≤54 mm。
②有效股骨颈长度过短。
如果髋臼假体植入位置太高或太偏内侧或选择股骨颈假体太短,股骨柄假体置入在内翻位,股骨近端骨组织去除过多,会引起股骨颈长度过短,从而导致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减低,关节容易脱位。
③股骨假体颈部与髋臼缘的撞击。
髋臼假体置入后,必须彻底清除髋关节周围骨赘或溢出的骨水泥,否则这些硬物在髋关节活动时会起到杠杆作用,极易造成关节脱位。
④关节周围软组织松弛或松解过度。
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的张力,可能是导致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
⑤术后护理不当或康复失控[2]。
过屈、过度外旋、内收等极易脱位。
为避免术后脱位,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3,4]: ①术中保持正确的前倾角,前倾角过大或过小均易发生脱位。
插入假体时,可在假体柄孔内插一斯氏针控制正确角度,防止击入时假体转动。
②适当扩大髓腔,不宜过大,同时假体座外侧紧贴大粗隆,增加抗扭转力矩,避免假体松动旋转而改变前倾角。
③髋臼帽置入角度要正确,站立时正常髋臼开口缘与地平面呈45°角,向前倾与矢状面成40°角。
人工髋臼帽的安装角度应力求在生理状态, 保证人工关节活动度大,且稳定。
髋臼帽前倾角度过大易发生前脱位,过小或后倾易发生后脱位。
•116・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1期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高表达是导致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其原因在于,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后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异常,致使心室壁压力增高对BNP基因产生激活作用,从而提升NT-proBNP水平,NT-proBNP水平越高则提示心肌缺血越严重,进而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预后产生不良影响㈣。
综上所述,血清Hey、NT-proBNP水平高表达是导致冠心病患者行PCI 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1]李晓冉,赵笑男,李俊峡•冠心病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3):380-381.[2]周迎生,苏申慧,汤雅迪,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4):386-390.[3]刘祥红,师志云,刘会玲,等•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8):920-924.[4]闫小菊,李勇,张羽,等•血清Hcy、NT-proBNP及脂联素与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4):673-678.[5]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J].中医杂志,2018,59(5):447-450.[6]尤威,杨志健,叶飞•微循环阻力指数用于早期预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微循环损伤[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11): 894-900.[7]蔡永江,王丹军,卢琳琳,等.hs-CRP.Hcy.IL-2和Lp-PL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7):831-833.[8]赵亮,谢伟,李娜,等•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标志物水平变化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2): 130-132,136.[9]王晓玲,张立杰,肖四海,等.冠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尿酸和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9,18(3):217-219242.[10]鲜龙,杨丽娟•血浆NT-proBNP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4):533-536.(收稿日期:2020-09-20)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及疗效分析肖靓琨李静文(湖南省岳阳市二人民医院骨外科岳阳414000)摘要: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挽术后翻修的原因及其疗效,为提高初次髋关节置挽术的成功率提供借鉴。